第496章 賓主盡歡,破空一箭

吳中士族起於漢末,盛於東吳,至隋唐依舊不衰。在自己的地盤上,無論是山東士族還是關中士族,張豐都不會有絲毫敬畏之心。因而,從陸宅之中大步出來上了馬,他見左右從者簇擁了上來,便一揮馬鞭淡淡地吐出了一個字。

“走!”

儘管從者們對於張豐匆匆衝進陸家,而又在不多時後面色不悅地出來,心裡無不有所猜測疑惑,但誰都不敢出言問上一個字,慌忙打馬跟上了策馬從巷子裡出去的張豐。等回到了張宅,其中一個平日素來頗得張豐寵信的從者方纔大膽問道:“郎君是和陸十五郎有什麼口角?”

“陸十五縱有天大的膽子,還不敢對我還口!”

張豐眯了眯眼睛,見那從者噤若寒蟬不敢多問,他方纔手執馬鞭冷冷吩咐道:“傳我的吩咐,張家上下所有佃戶,若有敢私自改稻田耕地,去種植什麼茶葉的,一律奪佃再不續租!就說是我張九的話,江南魚米之鄉,只聽說捕魚種稻米,卻不曾聽說那不能墊飢,不能禦寒的茶葉有什麼要緊!”

直到此時,衆人方纔明白這位少主人此前不哼不哈,骨子裡竟然是這般反對種茶,一時不禁面面相覷。沉寂了好一會兒,在張豐喝令還不快去的催促下,有人慌忙去張氏的那些田地上報信,卻也有人忍不住上前勸說道:“郎君,杜侍御和裴御史畢竟是領了上命到江南來,而且聽說有意在蘇州設江南東道茶引司。據說顧氏三郎與之頗爲友善,郎君何不……”

“我張氏又豈是顧氏能夠相提並論的?”張豐惱怒地打斷了話頭,厲聲斥道,“顧陸兩家當年在北朝時便曾經屈身侍虜,論風骨名節,抵不上我張氏萬一!如今顧氏漸漸走了下坡路,便不惜媚上附和茶引司這等前所未有的無稽之談,簡直是丟了他們顧家幾百年傳承的臉面!至於陸十五,他還不至於和顧氏那樣卑躬屈膝,只不過陸家上下素來都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性子,他又懶散,指望不上他!”

說到這裡,張豐的語氣中,赫然帶出了幾分捨我其誰的興味:“我已經拜書給父親,此等關係到吳郡的大事,務必請他建言一二!近來還有些蜀郡中人在其他各州郡推行種什麼木棉,這全都是給那股言利之風帶壞的!此風倘若助長,豈不是沒了秩序,丟了根本?江左飲茶本是魏晉時已經有的,山中採茗即可,何必佔用耕地,疲弊上下?再說,山中野茶方纔爲茗,這等田間種出來的,反而失了清雅,更何況還要在市井之中流傳,以此取利!這些京兆子弟,一個個都是自以爲是,哼!”

自家郎君既然是吃了秤砣鐵了心,字裡行間又提到幾個月前的那舊事,張家上下固然有不少人心存異議,卻也不敢與之相抗。一時間,張九郎下令張氏佃戶絕不許改種茶葉的事情傳開了。

由於這些年茶葉漸漸風靡,蜀茶又一度價高,江南飲茶的士人有不少試種茶葉,民戶之中也有精明人嘗試,所以吳郡雖只有數千畝茶園,卻有不少翹首觀望乃至於躍躍欲試的。張豐此道禁令一出,反而讓那些不知道的人爲之詫異心動,就連不喝茶的人,往往也會在茶行中買個一兩散茶回去研究如何烹煮。而另一個直接的結果就是,杜士儀從出蜀之後,在路上閒來無聊新寫的茶譜,一卷寫完傳抄了幾份副本流出,須臾就在坊間瘋傳。

尤其是其中關於品茗之水的評論,那句山水爲上,江水次之,井水爲下,甚至考證了蜀中不少有名的山泉水,一時更是有本地好茶之人動了心,也將江南東道各地的水分個高下。就連臘月二十九這一天,蘇州刺史袁盛再次請了杜士儀和裴寧到刺史署設宴款待時,也不禁笑眯眯地評論了幾句。

“前幾日見杜十九郎評點蜀中名泉,我在這水城蘇州爲刺史也已有經年,對於水之好壞,卻也應該有幾分發言權。淮南江南之水,以我之見,揚子江心水爲第一,虎丘石泉第二,廬州石橋潭水第三,松江水第四……”

今日設宴,袁盛遍邀了刺史署的所有屬官,甚至吳縣縣署中從縣令到縣丞主簿縣尉等等官員也一個不拉,一時偌大的廳堂高朋滿座,一片熱鬧氣象。

所以,他在座上興致勃勃地這麼評點着江南淮南什麼水烹茶最好,在品茗之道上有些心得的官員還能夠參加這種閒適的討論,別人就只能在旁邊無趣地乾坐着。也不是沒有如同張豐這樣對杜士儀和裴寧此行不以爲然的,可當面纔剛站起來要駁斥,就被重重放下茶盞惱火不已的袁盛給逼退了回去。

“今日只談風月,不論國事,但凡煞風景的便自行退去就是,別在這裡攪擾了別人的雅興!”

杜士儀心知肚明,是因爲自己耐着性子陪袁盛探討音律,補齊古譜,甚至和精通醫術的裴寧一道,給到了冬天就手足發冷的袁盛斟酌了一個補益元氣的方子,又送了兩斤從雅州起行時,那位葉鬼主所贈的蒙頂芽尖,所以徹底拉攏了這位一把年紀不思上進的老刺史。果然,有了袁盛這麼一句話,說話的人沉着臉坐下,不多時便悄悄逃席而去,但其他人立刻知趣地只談風月。

袁盛好樂律,這年前的最後一場盛宴,刺史署自然是出條子請來了本州最有名的幾位歌姬舞姬。酒酣之際,袁盛親自擊羯鼓取樂,屬官之中自然頗有鼓瑟擊掌爲之壯聲色的,於是,袁盛一相邀,杜士儀便拉着裴寧從善如流地要了琵琶來,最初有些微妙的盛宴自是一片歡喜的氣氛。尤其當袁盛一大把年紀親自下場邀舞的時候,就只見上至六十歲老翁,下至二十出頭弱冠青年,場中紅綠青色官袍的官員們且唱且舞,看得杜士儀不禁爲之莞爾。

“杜十九郎,來,不要只乾坐着,下來和老夫同舞!”

只一愣神,杜士儀就被上前來的袁盛一把拽了下去。而裴寧還不及幸災樂禍地露出笑容,就被袁盛另一隻手給拽住了。拉了兩人一左一右之後,面色醺然的袁盛卻還不罷休,目光在那些尚未下場同舞的賓客中掃來掃去,很快就落在了盧聰身上。

“盧四郎,下場同舞!”

盧聰只覺得頭大十分,可身邊早已沒了別人,甚至連根可以遮擋視線的柱子也沒有,他只得硬着頭皮站起身,下了場後一聽樂起就有些慌神。他是個名副其實的樂盲,因跟着父親盧奇在任上,盧奇又是個出了名身體不好不赴宴的,他藉着侍疾的藉口,縱使代其赴宴,也是少坐片刻就立刻逃席而去,哪曾遇到今天這樣趕鴨子上架的場面?於是,見老老少少大笑着揮袖踢腿轉圈,舞得那叫一個瀟灑不羈,他甚至沒工夫去羨慕嫉妒恨。

完了,他該怎麼糊弄過去?

“盧四郎?”

盧聰扭頭一看是杜士儀,不禁更加尷尬。可讓他意外的是,後者並沒有取笑他,而是隨手一拽他的袖子,低聲說道:“看你這樣子也是沒有下過場的,不用慌,看我的動作隨便跟着做就行了,又不是要你跳胡旋或是胡騰!”

拍肩,拍胸,拍手……盧聰小心翼翼跟着杜士儀跳了片刻,便知道這讓自己發怵的主人賓客大聯歡,並沒有從前想象的那麼難以應付。尤其袁盛已經面色酡紅,分明醉意已深,其他跳得最起勁的人也大多如此,剩下來的就是和自己這樣隨便動動手腳敷衍的,根本不虞被人笑話,他登時鬆了一口大氣。可是,當杜士儀再次拽了拽他的袖子,強拉他跟着退出人羣的時候,他卻不禁一顆心高高提了起來。

這是要幹什麼?他……他可沒有龍陽之好!

“杜……杜侍御……”

“意思意思就差不多了,裴御史早已經退場溜了,你還真的打算在這兒陪袁使君跳一個天昏地暗?”

盧聰這才恍然大悟,面上不禁有些發紅。等到悄悄離開了那座燈火通明的大堂,和外頭另外設席款待的一應從者們會合,出了這座蘇州刺史署時,他聽到杜士儀頭也不回說了另外一句話,這下就更怔住了。

“本來只打算在蘇州建茶引司,轄鄰近各地茶引分司的事,但現在看來,我打算把江南東道茶引司就設在蘇州,而不是潤州或是越州。你自己對哪些科目的制舉最有把握,不妨告訴我,若有消息,我就可以立時讓人引薦你參加。要知道,這有出身和無出身,入仕之後就是兩碼事!”

由處士出仕立時授美職的,大唐歷史上並不是沒有,但相比正途出仕的就是鳳毛麟角。而一旦先入仕,那麼明經進士等常科就再也不能參加,唯一能夠在自己的資歷上增加濃墨重彩一筆的,就只有制科。因此,盧聰恍然醒悟到了這其中的差別,登時心中感念十分。可越是如此,他越是想到了當初想借由裴寧提醒杜士儀的話,此刻咬了咬牙便開口說道:“杜侍御,有件事我早就想說了,你既然早已功成名就,爲何始終沒有……”

這後頭娶妻生子四個字他還沒來得及說,就只聽見耳畔陡然之間傳來了一聲尖銳破空聲。那一刻,他只覺得一陣發愣,直到一聲小心,緊跟着又被一股巨力掀落馬背,後背重重撞在了牆壁上,他才猛然間爲之一驚。

這是……

“有刺客!”

第20章 招搖逢窘迫第546章 利害之下的決斷第416章 誰家玉人最知音第694章 君已陌路第486章 籌謀江左第65章 玉真公主第1186章 內外交困的李隆基第136章 強中更有強中手...第599章 走馬上任第698章 二王相邀第1154章 孤家寡人第1166章 親臨前線第864章 軍功由邊釁起第1267章 趕緊去死!第798章 最是涼薄帝王家第476章 傷別離第599章 走馬上任第321章 縱橫睥睨無敵手第795章 杜氏幼麟第1237章 破城第1134章 自綁手腳第1036章 越鬧越大第706章 交鋒前夜第1246章 目標長安!第852章 成敗論英雄第629章 巧言令色,雷厲風行第517章 宰相吵架,御前和稀泥第582章 慶功之喜第778章 重建和迎親第667章 奪其心志,許其復仇第1046章 取爾父而代之第404章 強項令第163章 驅虎吞狼第525章 阿姊來賀第877章 一波更比一波高第272章 當頭一棒第299章 見微知著,大獲全勝第328章 餘怒第491章 父舅之心第567章 無恥小人的下場第1001章 利誘韋堅第467章 夫唱婦隨第1177章 巧言勸弒父第30章 竹林之中論疾苦第649章 震怒!第1238章 殺史第128章 第二波的造勢第1175章 格殺勿論第457章 新春長樂,萬事如意第1226章 殺人祭旗第696章 血緣難斷第354章 求親第460章 運籌於帷幄之中第454章 楊玄琰第1021章 寧極堂前話聯姻第516章 破碎一片“芳心”第5章 診治第295章 先爲親友後蒼生第463章 士爲知己者死第791章 幕府再添英才第576章 死戰之動員第898章 勃勃野心第468章 別有風情第1011章 人生有取捨第707章 十銓之始,請託薦人第559章 糧荒第976章 海闊憑魚躍第344章 破家縣令,滅門令尹第574章 不速之客第704章 醉狂真名士,憐卿孤寂情第1031章 灞橋驛大火第539章 出鎮一方第1267章 趕緊去死!第480章 傷逝第637章 州學講春秋第1228章 軍心向背第880章 闖宮第788章 安西來客第950章 漠北烽煙第650章 巡軍第632章 代州事,代人治第632章 代州事,代人治第1210章 援軍奇襲第197章 賞春會上羣英萃第1270章 有毒的誘餌第780章 從一而終第565章 敲山震虎第541章 此去俟待封疆回第113章 近鄉情怯第1054章 團圓教子第374章 小妹有喜,麗正修書第486章 籌謀江左第899章 昔日故人今雄主第936章 貴戚將相第257章 妙筆如刀,妓家商未來第770章 收拾善後的隴右採訪使第634章 殺伐果斷第750章 千里奔救第953章 三方博弈第1194章 譁衆取寵
第20章 招搖逢窘迫第546章 利害之下的決斷第416章 誰家玉人最知音第694章 君已陌路第486章 籌謀江左第65章 玉真公主第1186章 內外交困的李隆基第136章 強中更有強中手...第599章 走馬上任第698章 二王相邀第1154章 孤家寡人第1166章 親臨前線第864章 軍功由邊釁起第1267章 趕緊去死!第798章 最是涼薄帝王家第476章 傷別離第599章 走馬上任第321章 縱橫睥睨無敵手第795章 杜氏幼麟第1237章 破城第1134章 自綁手腳第1036章 越鬧越大第706章 交鋒前夜第1246章 目標長安!第852章 成敗論英雄第629章 巧言令色,雷厲風行第517章 宰相吵架,御前和稀泥第582章 慶功之喜第778章 重建和迎親第667章 奪其心志,許其復仇第1046章 取爾父而代之第404章 強項令第163章 驅虎吞狼第525章 阿姊來賀第877章 一波更比一波高第272章 當頭一棒第299章 見微知著,大獲全勝第328章 餘怒第491章 父舅之心第567章 無恥小人的下場第1001章 利誘韋堅第467章 夫唱婦隨第1177章 巧言勸弒父第30章 竹林之中論疾苦第649章 震怒!第1238章 殺史第128章 第二波的造勢第1175章 格殺勿論第457章 新春長樂,萬事如意第1226章 殺人祭旗第696章 血緣難斷第354章 求親第460章 運籌於帷幄之中第454章 楊玄琰第1021章 寧極堂前話聯姻第516章 破碎一片“芳心”第5章 診治第295章 先爲親友後蒼生第463章 士爲知己者死第791章 幕府再添英才第576章 死戰之動員第898章 勃勃野心第468章 別有風情第1011章 人生有取捨第707章 十銓之始,請託薦人第559章 糧荒第976章 海闊憑魚躍第344章 破家縣令,滅門令尹第574章 不速之客第704章 醉狂真名士,憐卿孤寂情第1031章 灞橋驛大火第539章 出鎮一方第1267章 趕緊去死!第480章 傷逝第637章 州學講春秋第1228章 軍心向背第880章 闖宮第788章 安西來客第950章 漠北烽煙第650章 巡軍第632章 代州事,代人治第632章 代州事,代人治第1210章 援軍奇襲第197章 賞春會上羣英萃第1270章 有毒的誘餌第780章 從一而終第565章 敲山震虎第541章 此去俟待封疆回第113章 近鄉情怯第1054章 團圓教子第374章 小妹有喜,麗正修書第486章 籌謀江左第899章 昔日故人今雄主第936章 貴戚將相第257章 妙筆如刀,妓家商未來第770章 收拾善後的隴右採訪使第634章 殺伐果斷第750章 千里奔救第953章 三方博弈第1194章 譁衆取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