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9章 薦才於天子

當今天子酷愛馬球,此事兩京官民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當年還是臨淄郡王的時候,李隆基就曾經和幾個兄弟組隊打敗了從馬球發源地而來的吐蕃人,即位之後,他的這一愛好仍然絲毫未改。從北門禁軍中精挑細選出來的馬球健兒足有好幾支隊伍,天子興之所至便會下場親自揮杆參賽。至於公卿子弟之中那些頗爲擅長馬球的,更常常被天子叫到宮中陪練,出身貴介的竇鍔和姜度都是最常來常往的人。

然而,身爲高階文官卻被強邀參加這樣的活動,杜士儀是開天闢地第一個。當李隆基輾轉得知這個消息的時候,不禁也有些意外,然而卻彷彿默許了似的,沒有任何異議。

等到了馬球賽的這一天,他這個天子在武惠妃以及一應宦官宮人的陪侍下,來到陶光園那座佔地廣闊的馬球場時,就只見其他人都已經來齊了。竇鍔和姜度都是一色的大紅衣衫,光王李洽和壽王李清亦然,而杜士儀儘管也身着緋袍,卻是文官常服,身後跟着一個虎背熊腰的健碩大漢,只一打量,李隆基便知道,這就是光王李洽和壽王李清之前對他稟報時所言,杜士儀說的替補了。

至於參戰的這一隊吐蕃人,原是從西邊跟着一支商隊過來,在這一年馬球賽中打得上下無敵手的常勝隊伍。儘管如此,因爲每年參加過馬球賽的人,多數各有任用,下一年便不能再上場,故而他們雖則志得意滿雄赳赳氣昂昂,但今日得以前來觀戰的人卻都知道,這場比賽的結果還不好說。

光王李洽是皇子諸王之中騎射最佳的,竇鍔不但胡騰舞跳得好,因爲身形敏捷,馬球也打得好,姜度在這上頭更是子承父業頗爲不凡,壽王李清固然因爲最年少,可大約因爲李隆基好馬球,他在這上頭也沒少下功夫,再加上近來風頭正勁的杜士儀,每個人都覺得今天的比賽興許會很有看頭。

這會兒,諸王三三兩兩聚在一塊,皇太子李鴻便和鄂王李涓,忠王李浚並肩而立。身爲儲君的李鴻見李隆基召了杜士儀過去正在說什麼,臉上不禁流露出了相當複雜的表情,一不留神就錯過了李涓的話。好在忠王李浚看出了兄長的走神,當即於咳一聲道:“雖則今日下場之人僅論球技,未必在那些吐蕃人之下,可馬球講的是彼此配合,不是我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結果如何還真的是不好說。”

李鴻這下子終於回過神來,再次往那邊廂看了一眼,一想到父子君臣的距離,竟還遠過外臣,他心裡便好似火燒一般,遲疑片刻方纔強笑着說道:“八弟素來勇猛,他既然自告奮勇,說不得是有所成算了。”

李涓卻知道今日這場馬球賽背後的角力,此刻便聳了聳肩道:“忠哥所言不是沒有道理的。說實話,別人也就罷了,聽說杜中書本來已經當面回絕馬球打不好,可卻被八弟和十八弟硬是趕鴨子上架。要我說,他身旁那位不知道來自何處的勇士若是上場,興許還更可靠些。”

別人是如何評判自己的,杜士儀此刻無心理會。身在御前,他自然而然就換上了絕無破綻的溫文爾雅面具,幾句君臣奏對的老套之後,聽到李隆基開口問自己背後的人,他便讓開一步,笑着引見道:“陛下,這是臣任代州長史時,拔擢的河東節度掌書記張興張奇駿。我離任之際,本打算將其引薦給河東節度使宋大帥,沒想到奇駿從未來過兩京,寧可暫時解任到洛陽來一覽東都風采,我也只好隨了他。”

“哦,竟然是你的掌書記?朕看他的身材,還以爲是你不知道從哪裡招攬來的勇士”李隆基也是第一眼被張興那魁梧的身材給吸引住了,聞聽竟然是文官,他不禁生出了更多的興趣,“看張卿身量,不遜於戰場勇將,弓馬可精熟否?”

平生第一次進皇宮大內,第一次見天子,張興自然難免緊張。杜士儀在兩日之內緊急培訓丨了一下他的禮儀,再加上他本來就是越大場面越能夠把持得住的,這會兒便沉住了氣,恭恭敬敬行禮答道:“陛下,臣自幼隨同軍中退職校尉精研弓馬,勉強還算精熟。至於這身量,是因爲飯量實在是太大,若是放開肚子吃,一頓鬥米,肉十斤不在話下。故而從前一度隱居雁門山讀書,山中飛禽走獸被臣禍害殆盡,若非杜中書慨然相助,只怕欲求一飽尚不可得。”

“哈哈哈哈”李隆基終於忍不住大笑了起來,他欣然頷首道,“那有何難,若是你今天能夠好好表現一場,朕就賜你美酒佳餚這樣吧,杜卿如今官居中書舍人知制誥之重,馬球場上比拼的卻是馬術和技巧,萬一他受了點傷,到時候朕豈不是要痛失一大臣?他既然帶了你來,今日你便全程替他下場如何

之前杜士儀就提過天子極有可能會做這樣決斷的可能性,還着重指出,若要達到這個目的,他就得盡全力引起天子的興趣。此刻見事情果真如此,張興一面佩服杜士儀的先見之明,一面慨然應諾道:“臣必定盡心竭力”

今日之事是武惠妃早就籌劃好的,只要杜士儀在這種場合在御前就行了,倒並不是一定需要其下場揮杆。因此,等到張興跟着一個宦官前去換衣服了,坐在天子之側的她便笑着說道:“三郎,若不是杜中書明言,誰能想到如此勇士竟然還精通經史?早就聽說杜中書最擅長簡拔人才於民間,今日一見,果然名不虛傳。”

“杜卿確實素來慧眼識英才。”李隆基欣然點頭,眼見得要下場的人全都去準備了,他方纔再次問道,“據說杜卿曾經在成都鄉野村莊之中,覓得英才收在門下,如今那個弟子還在雲州教導矇昧孩童?”

陳寶兒跟了自己這麼多年,有心人早就都知曉了,而李隆基這個天子竟然也會知道,不外乎是有意打聽,亦或是有人稟報,所以,杜士儀不慌不忙地說道:“回稟陛下,臣首徒陳季珍確實是臣當初在成都令任上收錄門下的,那時候正逢登籍逃戶和居人爭搶一處茶園……”

杜士儀原原本本將當時那樁案子娓娓道來,尤其是突出了當時還是童子的陳季珍仗義執言,見李隆基果然大爲驚異,他又將陳寶兒前些年跟着自己爲記室,在成都、在江南、在雲州之戰,林林總總的表現都渲染得淋漓盡致,末了方纔說道:“他的底子已經很厚實了,但因爲出身低微,因而不欲早仕,更願意趁着年輕好好做幾樁實事,臣就依從了他留在雲州主持培英堂。”

“果然是少年出英雄。”這一次換成武惠妃讚歎連連,她看了一眼場上預備下場的姜度竇鍔以及光王李洽壽王李清,含笑說道,“不過開元十二年至今,也已經八年了,杜中書收了一個弟子之後,怎不曾再多收錄幾個弟子在門下

“臣當年在成都時初見陳季珍,也是見他年紀幼小,在山野之地卻能夠勤奮苦讀,如此良才美質埋沒實在是可惜了,這才動了惜才之心,將他帶在身邊言傳身教。至於此後數任,一直都太過繁忙,哪裡還有工夫收錄弟子?不過,之前宇文夫人倒是曾經提過,讓我教導他家大郎,我和宇文兄當年相交一場,故而推辭不過,只能答應了,其實心裡着實是誠惶誠恐得很。”

李隆基聽到杜士儀竟然還答應了收宇文融長子爲弟子,不禁有些微微吃驚。可想到杜士儀對宇文融一貫恪守朋友之道,如今照拂其長子也並不奇怪,他便嘆了一口氣:“宇文融流死嶺南,朕其實也惋惜得很。他固然有罪過,但罪不至死,更何況他財計之能甚至更勝裴耀卿,朕本來還打算大用他的。你既然答應了他的夫人,便多盡心力吧。倘使其長子真是人才,記得向朕舉薦。”

“是,臣代宇文審多謝陛下”

杜士儀竟然不下場,姜度竇鍔對視一眼,嘀嘀咕咕說了一句便宜他了,而壽王李清和光王李洽卻各自都有些不得勁。至於旁觀這場比賽的諸王,沒有費太大勁就得知了御前的那一番談話,對於天子竟然如此體恤信賴杜士儀,自然是羨慕嫉妒恨。

身爲皇太子的李鴻甚至在和鄂王李涓單獨相處時,低聲說道:“我等名爲皇子親王,真是遠不及杜君禮一介外臣”

李鴻和鄂王李涓光王李洽的關係最爲密切親近,聽到這樣怨望的話,李涓甚至壓根沒有去勸解,而是嘿然笑道:“何嘗不是?阿爺對於有才能的外臣多半會不吝重用,可對我們這些兒子卻如同防賊似的。你身爲太子,現在卻連東宮都不讓呆了,至於我們,成婚後就住在勞什子的十王宅,連出個門都難甚至就連咱們的名字,也是今天改一回明天改一回,聽說之前又有人說過有什麼不好,反正只憑阿爺隨心所欲改就是別看十八弟現在風光,想當初咱們誰沒有那樣的時候?”

是啊,想當初他們的母親深得聖眷的時候,他們這幾個從小就聰明伶俐朗秀俊俏的兒子,何嘗不是父親的心頭肉?

李鴻苦澀地嘆了一口氣,等想到太子妃的殷殷囑咐,他纔打起精神來。就在這時候,場中突然傳來了一陣陣歡呼,他慌忙擡起頭來,卻發現最後一個出來的張興已經上場了。只見那紅衣大漢手提鞠杖上馬,一勒繮繩後,身下駿馬竟是載着舉杖而立的滴溜溜轉了一圈,直到他向天子在內的衆人齊齊致禮之後,方纔最終放下了前蹄。

而這時候,李涓更是冷笑道:“如這樣的勇士,我們兄弟誰不想簡拔提攜在身邊,可我們誰敢?”

第710章 一夜驚風雨,卻是銓試日第79章 名動天下第858章 夾起尾巴隱忍第1250章 十六王宅大抄檢第269章 恩怨幾許,豈可無回敬?第262章 纔出試場,又爲試官第404章 強項令第718章 斬盡殺絕第237章 心若鐵石語如刀第449章 悲劇的那囊氏第518章 文壇新秀,濟濟一堂第1132章 大軍入雲州第780章 從一而終第504章 雷霆第830章 鬼迷心竅第380章 聖眷恩貴主第982章 獻俘獻捷第560章 明修棧道第958章 玲瓏心竅第416章 誰家玉人最知音第1065章 誰比誰更狠第148章 道曲動人心,貴...第66章 出宮第832章 父罪不及子第441章 白刃戰第424章 奴薄命,郎無情第613章 冥頑不靈第7章 崑崙奴第550章 託君以軍權第1175章 格殺勿論第420章 酒不醉人人自醉第437章 香茶美樂,弟子隨侍第50章 禮有大倫第924章 千里終南三日回第596章 無地之縣,一窮二白第227章 大義之名第235章 戮力同心!第117章 此心安處是吾鄉第729章 笑入胡姬酒肆中第1245章 疾風驟雨的前夕第764章 煽風點火第142章 不死不休第1002章 得隴望蜀第354章 求親第468章 別有風情第1148章 誅楊第304章 門下省履新第811章 隴右第一炮第697章 蕃將投效,羽翼漸豐第946章 鴻鵠之志,名將事敗第273章 覆雨翻雲第1033章 羅鉗吉網第348章 逆轉第365章 報應不爽第416章 誰家玉人最知音第1166章 親臨前線第415章 奪人權柄,一言九鼎第219章 夜半佳人來第1006章 夫人政治,赤膽忠心第1049章 含沙射影第339章 催妝卻扇送新人第405章 金屋藏嬌,辭君遊天下第788章 安西來客第915章 整肅軍紀第548章 覆滅第279章 衆口鑠金第563章 暗度陳倉第834章 三軍易得,一將難求第208章 贈君琉璃,願君榮歸第529章 負荊請罪第810章 蛇之七寸第1241章 風雲際會第968章 割袍斷義乎?第369章 簡在帝心,念君靈犀第492章 長痛不如短痛第748章 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第539章 出鎮一方第468章 別有風情第303章 不招人嫉是庸才第1060章 兒女之孝第842章 毒餌第718章 斬盡殺絕第211章 美人計之上第41章 故人相見未從容第748章 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第984章 高家的不速之客第1080章 戰略資源,奇襲契丹第529章 負荊請罪第723章 主動請纓第519章 薦友得儐相第1131章 火中了斷君臣義第922章 心灰若死第1179章 勢如破竹第686章 監考使第57章 酒逢知己千杯少第589章 副使何人第446章 楊氏姊妹第148章 道曲動人心,貴...第337章 拼命杜十九郎第16章 一盤好菜
第710章 一夜驚風雨,卻是銓試日第79章 名動天下第858章 夾起尾巴隱忍第1250章 十六王宅大抄檢第269章 恩怨幾許,豈可無回敬?第262章 纔出試場,又爲試官第404章 強項令第718章 斬盡殺絕第237章 心若鐵石語如刀第449章 悲劇的那囊氏第518章 文壇新秀,濟濟一堂第1132章 大軍入雲州第780章 從一而終第504章 雷霆第830章 鬼迷心竅第380章 聖眷恩貴主第982章 獻俘獻捷第560章 明修棧道第958章 玲瓏心竅第416章 誰家玉人最知音第1065章 誰比誰更狠第148章 道曲動人心,貴...第66章 出宮第832章 父罪不及子第441章 白刃戰第424章 奴薄命,郎無情第613章 冥頑不靈第7章 崑崙奴第550章 託君以軍權第1175章 格殺勿論第420章 酒不醉人人自醉第437章 香茶美樂,弟子隨侍第50章 禮有大倫第924章 千里終南三日回第596章 無地之縣,一窮二白第227章 大義之名第235章 戮力同心!第117章 此心安處是吾鄉第729章 笑入胡姬酒肆中第1245章 疾風驟雨的前夕第764章 煽風點火第142章 不死不休第1002章 得隴望蜀第354章 求親第468章 別有風情第1148章 誅楊第304章 門下省履新第811章 隴右第一炮第697章 蕃將投效,羽翼漸豐第946章 鴻鵠之志,名將事敗第273章 覆雨翻雲第1033章 羅鉗吉網第348章 逆轉第365章 報應不爽第416章 誰家玉人最知音第1166章 親臨前線第415章 奪人權柄,一言九鼎第219章 夜半佳人來第1006章 夫人政治,赤膽忠心第1049章 含沙射影第339章 催妝卻扇送新人第405章 金屋藏嬌,辭君遊天下第788章 安西來客第915章 整肅軍紀第548章 覆滅第279章 衆口鑠金第563章 暗度陳倉第834章 三軍易得,一將難求第208章 贈君琉璃,願君榮歸第529章 負荊請罪第810章 蛇之七寸第1241章 風雲際會第968章 割袍斷義乎?第369章 簡在帝心,念君靈犀第492章 長痛不如短痛第748章 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第539章 出鎮一方第468章 別有風情第303章 不招人嫉是庸才第1060章 兒女之孝第842章 毒餌第718章 斬盡殺絕第211章 美人計之上第41章 故人相見未從容第748章 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第984章 高家的不速之客第1080章 戰略資源,奇襲契丹第529章 負荊請罪第723章 主動請纓第519章 薦友得儐相第1131章 火中了斷君臣義第922章 心灰若死第1179章 勢如破竹第686章 監考使第57章 酒逢知己千杯少第589章 副使何人第446章 楊氏姊妹第148章 道曲動人心,貴...第337章 拼命杜十九郎第16章 一盤好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