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此心安處是吾鄉

對於東臨東市,西臨啓夏門大街,北瞰春明大街,南接宣陽坊的平康坊,就如同那一夜所聽到的王維王縉兄弟談話一般,在前世今生都不曾踏入過此地的杜士儀想象中,一直以爲此坊既然諸妓羣居,必然是聲色犬馬胭脂水粉之地。

然而,車馬入平康坊西門,他立時知道自己錯了。

在這種三月末天氣正適宜的春光明媚時節,路上的女子並不多,錦衣華服策馬揚鞭的風流郎君也不多見。一路行去,反而可見一處處屋舍整齊規制幾乎一模一樣的院落,門前懸着除卻打頭一兩個字,餘者全部一模一樣的匾額。

見杜士儀若有所思打量着這些地方,劉墨就知道他恐怕是第一次來平康坊,當下便笑着解釋道:“京城諸坊之中,就屬平康坊進奏院最多,計有同、華、河中、河陽、襄、徐、魏、夏州、容州等衆多進奏院。這些進奏院皆列於十字街之北,最是顯眼。每逢歲舉,常有各州士子借住。坊間北門東邊三曲,私妓雲集,也是因爲這許多進奏院年年衆多鄉貢進士和鄉貢明經雲集的緣故。”

果然,正如劉墨此言,平康坊興許有那麼些銷金窟,但總體卻頗爲清淨,寺廟道觀便有數座,此外還有不少官員府邸。其中,黃門侍郎崔泰之的宅邸位於南門之西北,南邊則是緊挨着刑部尚書王志愔的宅第。若以崔泰之曾經當過工部尚書來說,竟是南北二尚書的格局。

然而,和東都永豐裡崔氏六房同居,因而宅院寬廣庭院深深相比,崔泰之的這座宅邸便要簡樸得多。門前不但未列戟,更因爲沒有挨着坊牆,雖位列正三品,卻也沒法向坊牆開門。

進了崔宅那座樣式簡樸的烏頭門,便是第一重大院,待到第二重正門之際,早有管事迎了出來。大約是早就得了東都那邊的吩咐,那中年管事分外殷勤,親自領了杜士儀等人在前院東南隅的一處兩進院子安置了之後,又笑着解釋說這從前就是崔宅招待客人的小院,清幽雅靜云云,又把杜士儀隨行的那幾個石工安排在前頭的那東西廊房中,至於劉墨這些家丁們,也都各有安置之處。

而等到這一切都安頓好,已經是傍晚時分了。當那個殷勤而又不失小心謹慎的管事崔武再次進屋,字斟句酌地詢問,是不是要撥兩個婢女來的時候,杜士儀便搖頭說道:“不用,舍妹那兒已經有一個婢女一個乳媼在,我在山中時習慣了一個人打理起居,若是其他雜役閒事,還有田陌在。”

“那倒也是。”崔武笑着點頭答應,思量片刻卻又小心翼翼地試探道,“杜郎君連日奔波辛苦,未知今日可打算出去鬆乏鬆乏?近日平康坊北曲之中聽說是連場酒會,名士雲集,常有好詩傳唱出來。”

杜士儀冷不丁想到昨夜王維和王縉的談話,一時莞爾。可還不等他回答,就只聽外頭傳來了杜十三孃的聲音:“鬆乏什麼,那種風月之地,都是些虛情假意強顏歡笑,縱有好詩,也不過是香豔之詞罷了!”

進了屋子的杜十三娘有些不悅地斜睨了崔武一眼,見其打了個哈哈附和稱是,不消一會兒就溜了出去,她不禁氣惱地說道:“看他這鬼鬼祟祟的樣子,要是崔家主人知道他竟然如此不領顏色,肯定要責他多事!”撂下這話,她卻又衝着杜士儀挑了挑眉,“阿兄,你可不能對不起五娘子!”

杜士儀被杜十三娘這自說自話逗得哭笑不得,當下只得站起身來沒好氣地扳着她的肩頭,把人往外推道:“之前說崔家有意把九娘子許配給我也是你,如今又讓我不要對不起五娘子也是你……你這人小鬼大的丫頭,別隨隨便便把你阿兄給賣了!好好回房去歇着,秋娘畢竟是乍離鄉里,面上不露,心裡必然傷心,你去好好陪着他,我這不用你瞎操心!”

好容易把如今越來越愛管閒事的杜十三娘給哄出了屋子去,杜士儀這才擦了擦額頭那些許汗漬,隨即來到西邊的寢室,直接重重倒在了那矮矮的臥牀上。從東都到長安這一路上,他已經遇到了一件匪夷所思的事情,乍一到長安回樊川,又是另一件讓他沒法高興的事,此時此刻腦袋裡滿滿當當是各式各樣的念頭,足以讓他昏昏沉沉。半眯着眼睛在昏暗的光線下看着那有些晦暗的屋頂,他不知不覺就生出了深深的睏意。

也不知道過了多久,當田陌探頭進來張望的時候,發現屋子裡靜悄悄的,不免躡手躡腳進來查看,待發現杜士儀睡着了,他不敢貿貿然叫醒他,連忙退了出來,又去稟告了杜十三娘。

等到杜士儀一覺醒來的時候,就只見室內只餘一盞火苗如豆的小油燈,外頭一片漆黑。他有些迷迷糊糊地爬起身來,揉了揉眼睛一掃四面環境,這才意識到自己今夜是宿在崔宅之中。可下一刻,他又聽到了一陣清清楚楚的咕咕聲,愣了一愣才意識到竟是肚子在抗議。

中午在杜思溫那兒用飯的時候,他因爲思量那些話而心不在焉,本來就沒有填飽肚子,這晚飯再一錯過,這會兒是真的餓了!

此前婉拒了崔武撥兩個婢女過來,這會兒趿拉着鞋子,掌了那一盞小小的油燈起來找吃的東西,杜士儀便隱隱之中有些後悔。他是不喜歡身邊杵着個陌生人,而且是別有用心的陌生人,可難不成此時此刻要忍飢挨餓到天明不成?藉着那昏暗的燈光一路找到了西邊闢作書屋的那間房,這纔在居中堆放書卷的矮足大案上,發現了一個用厚厚皮套子包裹的東西,解開一看,卻只見是一個四四方方的木盒,裡頭一碗青精飯,另有兩個小巧玲瓏的酥卷。

儘管青精飯還有些溫熱,但別無佐菜,在夜半時分自然難以下嚥,杜士儀自然只得拿了那酥卷果腹。然而,此刻肚子正餓的時候,這兩樣東西下肚非但沒有解餓,反而因爲不頂用,而讓他更加飢餓難耐。就當他掌了燈一路摸索到門口時,卻聽到外頭傳來了輕輕的叩門聲。他微微一愣連忙上前開門,卻只見是秋娘披着一件外衫站在外頭。

“大媼?”

“郎君,奴睡得輕,聽到動靜就出來看看。見這屋子裡掌了燈,想來郎君不及吃晚飯,是不是餓了?”

杜士儀原本想搪塞過去,可肚子偏偏極其不爭氣地在這時候咕咕叫了一聲,他頓時赧顏,不禁訥訥說道:“是有些耐不住飢……”

“幸好奴晚上就問過附近是否有小廚房,也好自己預備些點心吃食。那位崔武管事有心,說是前頭院子裡會留着竈,晚上也會頓着熱水。”秋娘微微一笑說了一句,隨即便說道,“郎君且等一等,奴去那兒瞧瞧還有什麼。”

眼見其披衣而去,杜士儀不禁愣了一愣。回到屋中坐具上坐下,他一時思緒繁雜,時而想想杜十三娘,時而想想遠在嵩山的盧鴻和一衆師兄弟,偶爾崔儉玄那張臉也會浮現出來爭搶回憶的空間,腹中飢餓倒是漸漸有些忘了。然而,當屋子的門被人推開,繼而一陣香氣傳了進來的時候,他立刻又驚覺了過來。

“一時找不到什麼東西,就下了一碗雞蛋湯餅,郎君將就些用吧。”

所謂雞蛋湯餅,便是用手捻成一片一片的面片下鍋,然後打上一個雞蛋,再撒上碧綠的蔥花和幾滴香油,就算成了。儘管簡陋,但在眼下餓得能夠吞下一頭牛的杜士儀看來,自然沒有比這更美妙的美食了。一碗下肚,他只覺得身上冒汗,原本腸胃那種極度空虛的感覺也得到了填補,一時竟是舒服地長長吁了一口氣。想到秋娘大半夜地爬起來,只爲自己做一碗雞蛋湯餅,他少不得謝了一聲,卻不料秋娘笑着搖了搖頭。

“奴本已經想一死了之的時候,是上天把郎君和娘子又送到了奴眼前。些許小事,何值得郎君說一個謝字?”她一面說,一面怔忡地端詳着杜士儀,許久纔開口說道,“更何況,郎君不嫌棄奴是不祥之人,不啻是給了奴第二條命!不早了,郎君吃完漱口早些歇了吧,明日還有明日的事。”

等到秋娘服侍他漱過口重新躺下,杜士儀聽着那遠去的腳步聲,心裡已經明白了她爲何要拋棄舊宅跟隨他兄妹二人的緣由。無論是前世今生,他記憶中的母親印象都很模糊,可此時此刻的秋娘,卻給了他幾分母性的感覺。

說是崔家清淨更適合預備解試,但解試和歲舉一樣,雖然考三場,但第二場雜文方纔是重中之重,反而第一場那死記硬背的帖經即便萬一不成,可以用詩賦來彌補,所謂贖帖,便是這意思,第三場策論因是最後一場,便爲人看輕了。因而,臨場抱佛腳自然是大多數士子都不會採用的笨辦法。有這等時間,還不如多謁見幾位朝中有名的公卿,抑或是赴幾場文會詩會,一揚名聲來得划算。

杜士儀既然住進了崔宅,第二天便喚了管事崔武來,彷彿不經意似的問了長安城中近來發生的各種事,尤其是東市西市的鬥寶大會,他更是問得極其仔細。當得知自己想打聽的那個人果然常常出入其間時,他便若有所思盤算了起來。

就如同杜思溫說的,既然杜家不足以助力,他也不能事事都靠崔家,事到如今,便只有如此了!

第290章 殺雞儆猴第721章 捷足先登第903章 世態炎涼,經略四鎮第663章 光風霽月第660章 不可無權柄第274章 此消而彼長,人約黃昏後第1086章 人走茶涼,結盟約對敵第194章 梅花風骨世無雙第478章 天倫之樂第989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第619章 千里回雲州第317章 寶劍贈英雄,珍籍贈知音第460章 運籌於帷幄之中第191章 吏部關試第508章 制舉之始,重逢之樂第226章 尊卑長幼第617章 度量和鬧事第282章 一箭雙鵰第722章 有你之處,便是故鄉第231章 稚子之心第710章 一夜驚風雨,卻是銓試日第1241章 風雲際會第984章 高家的不速之客第622章 清官難斷家務事第1105章 反擊第657章 親情如水第882章 股慄無人言第790章 薦君使吐蕃第654章 廣結羽翼,雅州報喪第903章 世態炎涼,經略四鎮第117章 此心安處是吾鄉第610章 醉不糊塗吳道子第490章 家務事第403章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第469章 都督好茶第1009章 一代新人換舊人第864章 軍功由邊釁起第1221章 范陽請降第154章 今夜星光燦爛第1053章 厚此薄彼第649章 震怒!第266章 醉翁之意不在酒第166章 宗祠訓誡,京兆...第663章 光風霽月第575章 大敵當前第138章 人非草木鐵石第1157章 安北援軍第64章 入宮第868章 公報私仇第570章 招兵買馬第217章 慶功宴後美人約第660章 不可無權柄第331章 貶官反爲榮第203章 面唾不容情,他鄉遇故知第609章 許君給事中第949章 天寶第559章 糧荒第391章 仗義方爲友第496章 賓主盡歡,破空一箭第488章 吳郡之盛,顯宦不絕第242章 制書褒獎,天子之賜第53章 勳戚相邀約第1154章 孤家寡人第705章 冷麪師伯和漂亮師姊第1122章 一條道走到黑第1121章 心灰意冷的死遁第621章 雲州培英堂第83章 同姓之誼,憶往昔崢嶸蕭索第424章 奴薄命,郎無情第688章 雲州降格,舞弊之道第915章 整肅軍紀第15章 蝗雲如蓋第166章 宗祠訓誡,京兆...第925章 問君心何許第705章 冷麪師伯和漂亮師姊第434章 製茶之道第592章 再得貴子,籌謀外任第623章 奚人降戶第503章 明 經及第第360章 翻舊賬第373章 樹倒猢猻散第273章 覆雨翻雲第783章 火藥第40章 銅膽鐵腕第659章 故人再見鬢微霜第150章 自留虎穴第240章 阿姊第190章 千金易取,知己難得第166章 宗祠訓誡,京兆...第46章 全肉宴第171章 戶部集閱第1000章 名師高徒第892章 風雲變幻迷人眼第188章 名相風儀世無雙第425章 天字第一號大壞蛋第471章 滾!第610章 醉不糊塗吳道子第227章 大義之名第692章 蛇之七寸第1266章 搶肉骨頭的狗
第290章 殺雞儆猴第721章 捷足先登第903章 世態炎涼,經略四鎮第663章 光風霽月第660章 不可無權柄第274章 此消而彼長,人約黃昏後第1086章 人走茶涼,結盟約對敵第194章 梅花風骨世無雙第478章 天倫之樂第989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第619章 千里回雲州第317章 寶劍贈英雄,珍籍贈知音第460章 運籌於帷幄之中第191章 吏部關試第508章 制舉之始,重逢之樂第226章 尊卑長幼第617章 度量和鬧事第282章 一箭雙鵰第722章 有你之處,便是故鄉第231章 稚子之心第710章 一夜驚風雨,卻是銓試日第1241章 風雲際會第984章 高家的不速之客第622章 清官難斷家務事第1105章 反擊第657章 親情如水第882章 股慄無人言第790章 薦君使吐蕃第654章 廣結羽翼,雅州報喪第903章 世態炎涼,經略四鎮第117章 此心安處是吾鄉第610章 醉不糊塗吳道子第490章 家務事第403章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第469章 都督好茶第1009章 一代新人換舊人第864章 軍功由邊釁起第1221章 范陽請降第154章 今夜星光燦爛第1053章 厚此薄彼第649章 震怒!第266章 醉翁之意不在酒第166章 宗祠訓誡,京兆...第663章 光風霽月第575章 大敵當前第138章 人非草木鐵石第1157章 安北援軍第64章 入宮第868章 公報私仇第570章 招兵買馬第217章 慶功宴後美人約第660章 不可無權柄第331章 貶官反爲榮第203章 面唾不容情,他鄉遇故知第609章 許君給事中第949章 天寶第559章 糧荒第391章 仗義方爲友第496章 賓主盡歡,破空一箭第488章 吳郡之盛,顯宦不絕第242章 制書褒獎,天子之賜第53章 勳戚相邀約第1154章 孤家寡人第705章 冷麪師伯和漂亮師姊第1122章 一條道走到黑第1121章 心灰意冷的死遁第621章 雲州培英堂第83章 同姓之誼,憶往昔崢嶸蕭索第424章 奴薄命,郎無情第688章 雲州降格,舞弊之道第915章 整肅軍紀第15章 蝗雲如蓋第166章 宗祠訓誡,京兆...第925章 問君心何許第705章 冷麪師伯和漂亮師姊第434章 製茶之道第592章 再得貴子,籌謀外任第623章 奚人降戶第503章 明 經及第第360章 翻舊賬第373章 樹倒猢猻散第273章 覆雨翻雲第783章 火藥第40章 銅膽鐵腕第659章 故人再見鬢微霜第150章 自留虎穴第240章 阿姊第190章 千金易取,知己難得第166章 宗祠訓誡,京兆...第46章 全肉宴第171章 戶部集閱第1000章 名師高徒第892章 風雲變幻迷人眼第188章 名相風儀世無雙第425章 天字第一號大壞蛋第471章 滾!第610章 醉不糊塗吳道子第227章 大義之名第692章 蛇之七寸第1266章 搶肉骨頭的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