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6章 隴右節度

四月末的長安城外灞橋,恰是楊柳鬱鬱蔥蔥,行人最多的時節。儘管這一科的省試已經結束,但長安萬年兩縣的縣試即將開始,緊跟着便是決定神州解送的京兆府試,故而那些致力於科場,不惜在長安一呆十幾年的士子們縱使再以家鄉爲念,也不得不依舊寓居長安。與此同時,還有更多有志於在科場上一試身手的年輕士子往長安城來,因此這時分灞橋上竟是上京的遠過於離京的。

這其中,一個帶着兩個小童的青年翹首往東邊官道上眺望,當終於瞧見那個白衫大袖眉目闊朗的熟悉身影時,立刻又驚又喜地撥馬迎了上前,大聲招呼道:“阿兄,阿兄”

自從王維開元九年外放濟州司戶參軍,而後又辭官回家之後,就再也沒有踏上長安洛陽這兩京一步,算起來王縉竟是和兄長一別整整十二年。此時此刻,他跳下馬來疾步上前,眼見得王維亦是下了馬,他情不自禁地握着對方的雙手,想要說什麼,喉頭卻哽咽得一句話都說不出來。良久,他方纔擠出了一個笑容道:“阿兄,十二年了,你總算是肯到長安來了。你的侄兒們都已經老大不小了,卻還從來沒見過你這位伯父。”

見四周圍的路人都在悄悄打量自己二人,還有人在竊竊私語,王維便掙脫了弟弟的手,繼而笑了笑說:“此次我回鄉,阿孃狠狠教訓丨了我一頓,而且家中弟弟妹妹都已成人,你嫂子也已經故去了,我思來想去,也只能來投奔你了。夏卿,你十幾年來獨自在兩京打拼,我也幫不了你什麼,可筆墨案牘料想還能勝任。”

“阿兄這是哪裡話,你既然回來了,我自當竭力向陛下引薦……”

這話還沒說完,王縉就只見兄長微微搖頭,頓時心裡咯噔一下。果然,下一刻,他就只聽得阿兄嘆了一口氣。

“仕途官場一切隨緣就好,你不要強求。你能夠在制舉之後不數年便官居殿中侍御史,已經是超遷了,御史臺不是善地,勿要讓人抓着把柄。”

兄長既是如此說,王縉想到如今蕭嵩和韓休之間雖還不像當年和裴光庭那樣水火不容,可也說不上有多融洽,有一次據說還在御前直接頂了起來,而御史臺亦是如同割草一般換了一茬又一茬御史,也就暫時打消了操之過急的舉薦。畢竟,爲了避免重蹈當年王維被人暗算的覆轍,他在交往方面極其小心,爲人處事亦是中規中矩,否則也不會當年張審素二子向他求救,他卻只是接濟了一些錢。

這一天他是午後就請了假來接人,把王維徑直接到了自己家之後,很快,崔九娘就聞訊迎了出來。嫁人已經多年,崔九娘當年那古靈精怪我行我素的性子已經收斂了很多,膝下也有了兩個兒子。支使兒子們拜見了伯父之後,她便笑着說道:“阿兄,我知道你喜歡清靜,所以早就讓人收拾出了東邊靠花園的一處院子,那裡還有一間書齋,原本是夏卿買來書後隨手一丟的地方,積年的古卷不知道有多少。他只管買不管整理,簡直是暴殄天物,還請阿兄幫他整理整理”

儘管長安有的是舊友,但也有的是慘痛的回憶,故而王維初到這裡,並不想立時三刻就去拜訪友人,而是打算靜一靜。所以,崔九娘拜託他的這件事,無疑極合他的胃口。不等王縉開口說什麼,他立刻就答允了下來。

而王縉見崔九娘衝自己露出了一個得意的笑容,就帶着兩個兒子在前頭引路,他一面請兄長入內,一面就輕聲問道:“對了,聽說崔顥之前相從阿兄一塊回了蒲州,怎不見他到長安來?如果我沒記錯,他辭了雲州戶曹參軍一職,也應當是選人了。”

王維想起自己回鄉面對靈位棺柩的淒涼,醉酒之後彷彿對崔顥說出了和玉真公主的一番苦戀,和妻子一直都只是相敬如賓,罕有真正的交心,如今後悔莫及,那個休妻如同換衣服的傢伙翌日一早就失魂落魄地離開了。儘管他不禁有些擔憂,可想想崔顥也是成年人,他便苦笑道:“他大約是想暫時冷靜一下

“他也該冷靜一下了。雲州如今雖由下都督府降格爲州,可從王子羽以下,上下屬官都是簡在帝心。雲州五年減免租庸調已過,去歲的租調再加上戶稅地稅,竟是在整個河東道都是數得着的,雲州復置這才幾年?”王縉說到這裡,竟有一種恨鐵不成鋼的衝動,“而他耽誤了這一回,那就過了這個村沒那個店了”

王維雖不贊同崔顥那種妻子如衣服似的隨便,可也不想在背後繼續評論朋友,當即輕描淡寫地岔開話題道:“聽說君禮去了鄯州?”

“已經走了一個多月了。”王縉點了點頭,想到剛剛得知的那個消息,便索性原原本本告訴了王維,“君禮和左金吾將軍李儉,河西討擊副使王忠嗣,侍御史苗晉卿,左拾遺唐明一塊從鄯州直送了一道奏疏回朝……”

崔九娘在前頭走着,聽王縉在那對王維解說鄯州那一場匪夷所思的互毆,她不禁眼眸連閃。雖說她對杜士儀並沒有什麼情意,當初那險些提出口的婚事也是家裡長輩一廂情願,可每次想到阿姊就那麼年華逝去,她總難免會生出幾分彆扭的心理。可是,阿姊不止一次告誡過她,絕不許露出什麼不應該的口風來,而如今杜士儀也已經兒女雙全了,她只能把那僅有的一絲不平壓在心底。此刻,她就忍不住暗自腹誹了一句。

走到哪都會遇上這等亂七八糟的勾當,這杜士儀還真會惹事

而王維在一言不發聽完王縉這長長的一番陳述之後,已經踏進了崔九娘爲他準備的院子。他四下裡一掃之後,口中吐出的卻是另一番話。

“君禮行事,謀定而後動,而且不比別人上下鑽營,只爲求一京官,若能爲天子近臣更是欣喜若狂,可君禮一出成都令,乃是主動請纓;二出爲雲州長史,雖是彼時李元所薦,可觀他在雲州如魚得水,足可見他未必就不願意,故而陛下拔擢他爲代州長史兼河東節度副使,顯見就是酬他治雲州之功了;至於此次他前往赤嶺立碑,我倒是覺得,難不成他又當膩了中書舍人,情願在外經略一方?”

王縉是聽着杜士儀露出的口風,方纔覺察到此事的,但就連妻子崔九娘都未曾吐露過一個字,沒想到兄長剛到長安就已經明悟了。見崔九娘轉過身來,面上顯然是驚愕莫名,他便對其打了個手勢,暗示其到四面屋子裡瞧瞧可有外人,這才佩服地看着兄長道:“我是君禮暗示方纔覺察到一二,阿兄實在是洞若觀火”

“竟然是真的?”王維一下子瞪大了眼睛,見王維苦笑點頭,他登時悵然若失,“雖然當年我與他同樣名噪兩京,然則所求卻截然不同。他似乎從很早開始,便一直有一個明確的目標,不像我……”

僅僅是次日,幽州道副總管郭英傑便被追授左衛大將軍,諡忠毅,而與此同時,鄯州柔遠府左果毅,知鄯州軍兵馬使郭英又,卻被天子下旨召回長安,授左衛郎將。儘管看似是體恤忠烈之後的加官,但只要不是沒腦子的人,仔細思量思量,都能品出那滋味來。而又等了一日之後,鄯州刺史知隴右節度事範承佳左遷洪州長史,至於空缺出來的隴右節度副使一職,則是出乎大多數人意料,驟然落在了某人的肩膀上。

以中書舍人知制誥杜士儀檢校鄯州都督,兼鄯州刺史,隴右節度副使,知隴右節度事,知經略支度營田等諸留後事。侍御史苗晉卿,爲河州刺史。左拾遺唐明,爲鄯州都督府錄事參軍事。至於兩個門下錄事,則是一個爲戶曹參軍,一個爲法曹參軍。

乍一看,此次監赤嶺立碑事的一行人中,除卻一個左金吾將軍李儉,其餘人竟是盡數出外,可苗晉卿和唐明也就算了,杜士儀竟是陡然接替了範承明,這一任命自然如同一石激起千層浪。很快,確切消息便傳了出來,是蕭嵩在御前力挺杜士儀。

當宣陽坊杜宅之中的王容得知這一訊息時,她不禁爲之輕輕吸了一口氣,而她身邊的杜廣元不禁擡頭問了一句:“阿孃,鄯州都督是什麼,比中書舍人還大麼?”

王容聽得兒子問出了這樣的問題,不禁啞然失笑。她摩挲了一下杜廣元的頭,繼而輕聲說道:“鄯州都督的官階自然比中書舍人高,但外官和京官孰高孰低,不是以官階來算的。未必每個中書舍人都願意去當鄯州都督,但也不是每個中書舍人都能當好鄯州都督。廣元,咱們要收拾一下了,等到旨意正式傳達,你阿爺履新上任之後,咱們預備預備,到時候也去鄯州,和你阿爺團聚。

“夫人,夫人”

王容才囑咐完兒子,聽到這聲音後立刻囑咐了一聲進來。須臾,一個從者便進了屋子,目不斜視地低頭行禮後,便恭恭敬敬地說道:“夫人讓我去打聽此前幽州榆關之外那場戰事的細節,我已經都打聽清楚了。郭英傑郭將軍和麾下裨將吳克勤戰死,裨將烏知義、羅守忠逃得生天,而去年在幽州之戰立下軍功,回朝後深受天子信賴,又經李林甫舉薦,授幽州兵馬使的契丹人李明駿,因爲不在郭將軍所部六千人中,而是獨領一軍,因而擊退一股突厥兵馬後,現在榆關養傷。”

杜士儀是對自己說過這麼一個人的,並讓她利用自己的網絡,密切關注此人的進展,因此,聽說其至少保住了一條性命,王容不禁輕輕舒了一口氣。等到吩咐那從者退下,她想起如今身在鄯州的杜士儀,不禁仍有幾分擔憂。

儘管隨行的苗晉卿和唐明以及那兩個門下錄事都就地委職外放,看似是蕭嵩排除異己,杜士儀則額外收穫,可算來算去,杜士儀能用的人還是太少了。李白等人固然名士,可是否能用於幕府還要另說,可總不能指望他們上陣去打仗,而河隴之地多驕兵悍將,收伏豈是易事

第521章 知制誥第246章 金枝玉葉無福求第626章 代州履新第824章 心無所屬,情牽依第1161章 收復長安,駐防禁宮第1059章 御前爭桃子第603章 宇文拜相第92章 羣貴雲集,張顛吳狂第688章 雲州降格,舞弊之道第928章 陳屍當場,依依話別第537章 求之不得的中傷第289章 君知我意,我體君心第1256章 不記名投票推舉第809章 東宮唾手可得第228章 送卿回京,與君惜別巡第931章 遊說北歸第350章 不如回家賣蕷薯!第221章 凜然風骨第458章 波瀾乍起第194章 梅花風骨世無雙第461章 決勝於千里之外第833章 處分和大閱第1076章 沉鬱之下的大爆發第1129章 風雨飄搖的東宮第678章 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第867章 從天而降第844章 鬧劇第222章 妾心堅如玉第1060章 兒女之孝第1138章 相見盡歡,忠肝義膽第635章 代州裴主代州事第13章 謁縣令第1018章 橫插一槓子第197章 賞春會上羣英萃第352章 盡得聖心,撼張不難第130章 萬年縣試第108章 驚變第927章 水越渾越好第634章 殺伐果斷第385章 事發第438章 再一次的交鋒第918章 教化之功在千秋第725章 團拜辭諸相第917章 塵泥之下慕青雲第463章 士爲知己者死第1256章 不記名投票推舉第1168章 河洛攻略第391章 仗義方爲友終章二變天第460章 運籌於帷幄之中第534章 天助我也第1152章 身首異處第804章 藝高人膽大第608章 河東節度第1226章 殺人祭旗第671章 大動干戈,不死不休第172章 借刀殺人第801章 節度之威第226章 尊卑長幼第261章 天下第一尉第978章 新婚燕爾,御前言志第1236章 內訌第54章 竇宅夜宴下馬威第679章 言辭逼人,壓力山大第721章 捷足先登第764章 煽風點火第401章 相逢一笑道國策第1011章 人生有取捨第159章 勢在必得第680章 走馬上任第1115章 漠北新聯盟第573章 備戰請纓第21章 救人如救火第204章 千里之行爲殺人第539章 出鎮一方第907章 姊妹如花第895章 惠妃薨第20章 招搖逢窘迫第602章 雙姝使幽州第413章 撬動第240章 阿姊第9章 宗主第588章 不願拜相願封疆第242章 制書褒獎,天子之賜第817章 事後算總賬第358章 得見天日第1085章 得志便猖狂第8章 有志不在高第316章 紛至沓來的佳人們第814章 河州老卒第245章 從容面聖,天子意招婿第607章 長安急召第1046章 取爾父而代之第405章 金屋藏嬌,辭君遊天下第1133章 將才難展,忠義難全第1105章 反擊第1237章 破城第1061章 聽壁角的長輩們第550章 託君以軍權第874章 心細如髮,危機乍
第521章 知制誥第246章 金枝玉葉無福求第626章 代州履新第824章 心無所屬,情牽依第1161章 收復長安,駐防禁宮第1059章 御前爭桃子第603章 宇文拜相第92章 羣貴雲集,張顛吳狂第688章 雲州降格,舞弊之道第928章 陳屍當場,依依話別第537章 求之不得的中傷第289章 君知我意,我體君心第1256章 不記名投票推舉第809章 東宮唾手可得第228章 送卿回京,與君惜別巡第931章 遊說北歸第350章 不如回家賣蕷薯!第221章 凜然風骨第458章 波瀾乍起第194章 梅花風骨世無雙第461章 決勝於千里之外第833章 處分和大閱第1076章 沉鬱之下的大爆發第1129章 風雨飄搖的東宮第678章 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第867章 從天而降第844章 鬧劇第222章 妾心堅如玉第1060章 兒女之孝第1138章 相見盡歡,忠肝義膽第635章 代州裴主代州事第13章 謁縣令第1018章 橫插一槓子第197章 賞春會上羣英萃第352章 盡得聖心,撼張不難第130章 萬年縣試第108章 驚變第927章 水越渾越好第634章 殺伐果斷第385章 事發第438章 再一次的交鋒第918章 教化之功在千秋第725章 團拜辭諸相第917章 塵泥之下慕青雲第463章 士爲知己者死第1256章 不記名投票推舉第1168章 河洛攻略第391章 仗義方爲友終章二變天第460章 運籌於帷幄之中第534章 天助我也第1152章 身首異處第804章 藝高人膽大第608章 河東節度第1226章 殺人祭旗第671章 大動干戈,不死不休第172章 借刀殺人第801章 節度之威第226章 尊卑長幼第261章 天下第一尉第978章 新婚燕爾,御前言志第1236章 內訌第54章 竇宅夜宴下馬威第679章 言辭逼人,壓力山大第721章 捷足先登第764章 煽風點火第401章 相逢一笑道國策第1011章 人生有取捨第159章 勢在必得第680章 走馬上任第1115章 漠北新聯盟第573章 備戰請纓第21章 救人如救火第204章 千里之行爲殺人第539章 出鎮一方第907章 姊妹如花第895章 惠妃薨第20章 招搖逢窘迫第602章 雙姝使幽州第413章 撬動第240章 阿姊第9章 宗主第588章 不願拜相願封疆第242章 制書褒獎,天子之賜第817章 事後算總賬第358章 得見天日第1085章 得志便猖狂第8章 有志不在高第316章 紛至沓來的佳人們第814章 河州老卒第245章 從容面聖,天子意招婿第607章 長安急召第1046章 取爾父而代之第405章 金屋藏嬌,辭君遊天下第1133章 將才難展,忠義難全第1105章 反擊第1237章 破城第1061章 聽壁角的長輩們第550章 託君以軍權第874章 心細如髮,危機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