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志同道合

二月二十七在安國寺獻演劍舞之後,公孫大娘又在那兒連演了三場,隨即則是在南市最大的酒肆中演了兩場,在胡祆祠前又演了兩場。因安國寺此後兩場漸漸多放了些百姓進來,後頭四場更是萬人空巷,前兩日天子召公孫大娘宮廷獻藝的消息傳得滿城沸沸揚揚,得知公孫大娘今日啓程,一時間洛陽全城百姓竟是扶老攜幼,都到長夏門前相送。

儘管公孫大娘不是洛陽人,成名亦非在洛陽,然則如今她自洛陽受天子召入大明宮,人們自然而然把她視作了自己人。圍觀人羣中,有人嚷嚷着懇求公孫大娘收自家女兒爲徒,有人送上自家新釀成熟的春酒,各種自制的胡餅麪食,也有文人雅士賦詩相贈,至於送上橫笛胡琴等等樂器的,更不在少數。

面對這整座長夏門都幾乎被堵塞了的盛況,被人羣遠遠擋在後頭的杜士儀極目遠眺,見被一羣兵卒簇擁在當中的一輛牛車中,一個女子突然探身出來,他不禁微微一愣,待到那山呼海嘯一般的歡呼陡然之間響起,他立時明白,出來的竟是公孫大娘本人!

“奴一介飄萍舞者,多謝各位父老擡愛,此去長安,不知歸年,雖知城門乃關津要道,斗膽請獻舞一曲,不知天使可能允准?”

公孫大娘不過一介民女,此來替天子下詔召見的那年輕官員乃是從九品太樂署樂正,此刻身着綠袍,聞言原本微皺眉頭,但見百姓一時歡呼吶喊,就連城門守卒都爲之振奮,他想了想便立時決定順從民意,爽快應承了下來。一時間,就只聽後一輛馬車中倏忽間傳來了琵琶聲,而公孫大娘信手接過牛車中嶽五娘遞來的一雙劍器,竟是立時振袖舞動了起來。

和從前那幾場劍舞所用樂曲比起來,這一首曲子猶顯哀婉,在人羣后頭的杜士儀耳聽此曲,盯着那白裳劍影,心中百感交集。他能夠聽得出來,那曲子雖然隨意,可意由心生,顯見彈奏的樂師心中滿是離愁別緒。正可謂一入侯門深似海,從此蕭郎是路人。侯門如此,更何況宮門?見那一套凌厲劍勢和自己見過公孫大娘從前所演的套路截然不同,多了幾分柔媚婉麗,竟是配合那即興之曲爲即興之舞,他忍不住想起了那一晚初見只聞聲音不見人的情景。

而王維卻一面看舞,一面分神猶如手撥琵琶似的按着虛空中根本不存在的琴絃,直到遠處那一團銀光依稀只見劍影不見人,恰是神乎其技,他方纔一無所覺地停下了手上動作,心思全都被那條條劍氣所吸引。一曲終了,當公孫大娘徐徐收勢而立,深深施禮之後轉身回了牛車,足足又過了好一會兒,人羣中方纔爆發出了猶如雷動的喝彩。

劍舞既完,那綠衣官員自然立時吩咐啓程,而隨着城門守卒立時放行,百姓雖依依不捨,然則還是零落散去,被一度堵塞的長夏門大街也漸漸恢復了通行。杜士儀這一行人隨着前頭的人流漸行到了城門,一個守卒查看過公驗,立時二話不說地放行。這時候,杜士儀突然聽到一旁傳來了一聲驚咦,扭頭一看,卻只見是一個依稀有些相識的隊正。那隊正原本還在訓誡兩個猶自沉迷於公孫大娘劍舞的兵卒,可剛剛側頭一看杜士儀,他便撂下他們上了前來。

“可是去歲從盧公到東都的杜郎君?”

“是……康隊正?”

“年餘不見,我都險些不敢認了,沒想到杜郎君還記得我。”康庭蘭爽朗一笑,隨即看了一眼後頭馬車牛車上的記認是崔家的,一面吩咐人讓路通行,一面又順手牽了杜士儀的繮繩到門洞一邊,卻是開口問道,“杜郎君此去可是往長安?”

見杜士儀點了點頭,康庭蘭沉吟片刻,便開口說道:“從洛陽經潼關往長安,一路八百餘里,倒是不算太遠,杜郎君此行又有崔家家丁護衛,等閒應可保無虞。然則近日桃林附近有巨盜出沒,一支商旅遭劫,陝州郭使君已經派人前去圍捕,還請杜郎君小心些,畢竟隨行應有女眷。”

此等好意,杜士儀自然連忙謝過。待到他最後一個出城,少不得策馬上前對王維王縉兄弟言說了此事。不等王維說話,王縉就笑着拍了拍腰間所懸寶劍道:“且不說咱們一行護衛二十人,就連我也是自小學過劍術。若真的有人不識深淺打主意,自然讓他來得去不得!”

話音剛落,後頭也傳來了一個大大咧咧的聲音:“說的沒錯,頂多不過幾個小蟊賊而已,怎會敢打咱們的主意?阿爺可是給我留了高手在,有什麼好怕的!”

杜士儀回頭一看,見神氣活現的崔小胖子身後亦步亦趨跟着一個身材高大的魁梧大漢,哪裡不知道這就是他口中的高手。他可沒興趣和這個小傢伙擡槓,嗯了一聲便徑直拍馬到最前頭去了。而王維周旋於達官顯貴之間多年,對崔二十五郎這樣自視甚高的貴介子弟早見得多了,見其對杜士儀的無視惱火得緊,他輕輕巧巧一兩句話將其哄得高高興興,等到人得意洋洋回車上去了,他方纔若有所思地沉默了下來。一旁的王縉見兄長突然發呆,沉吟片刻就策馬追上了前頭的杜士儀。

他比杜士儀還年長兩歲,自幼未曾遭遇過什麼變故,性格爽朗活躍,竟是比王維更健談。故而此時他因兄長的緣故有意結交攀談,不一會兒就已經和杜士儀熱絡了起來。不多時,他便趁熱打鐵地試探問道:“杜十九郎,你今次回長安,可打算應今年的京兆府解試?”

“嗯,確有這個打算。”

“真的?”

王縉不禁吃了一驚,拐彎抹角又打聽了兩句,隨即又是一陣東拉西扯,最後方纔藉故又回到了兄長身側。趁着杜士儀去後頭看望牛車中的杜十三娘,他便低聲衝王維說道:“阿兄,杜十九郎說,他回長安是打算應今歲京兆府解試。”

“意料之中的事。”王維並沒有多少動容,發現王縉不吭聲了,他側頭一瞧,這才發現弟弟赫然滿臉不得勁,當即笑道,“怎麼,這天底下有資格參加解試的人多了,莫非我要去解試,就得把別人都一個個攔下來?”

王縉被王維的反詰說得訕訕的,隨即方纔訥訥說道:“可阿兄既然與杜十九郎交好,又對解頭勢在必取,何不請他暫緩一年?阿兄年長,他卻年少好幾歲;他是京兆府人,阿兄卻是好不容易方纔得以寄籍京兆府參加考試;杜氏關中大族,阿兄雖爲太原王氏,可自祖上就遷出了太原……”

見王維神色倏然冷了下來,他立時明白自己說錯話了。兄長的傲氣他從小就是知道的,剛剛他脫口而出幾未深思的話,難道不是說杜士儀若參加京兆府解試,興許會把自己的兄長名次壓下來?然而,還不等他嚥下一口唾沫,想方設法補救剛剛的言語之失,就只聽王維淡淡說道:“你只瞧見他如今聲名鵲起,崔氏垂青,豪門貴第延爲佳客,可你怎就知曉人家不曾歷經艱辛?就猶如阿兄我在兩京一樣是公卿貴第昂首直入,可其中苦楚便只有自己心裡有數。”

“阿兄……”

“府試之前還有長安萬年二縣的縣試,而京兆府和同華二州的解試向來爲天下名士趨之若鶩,又不只杜十九郎一人!若你再說這種話,那長安你也不用去了!”

接下來這一路上,一行人日行夜宿,每日前行不過七八十里,走得不疾不徐。這一程都是平坦官道,最最好走,然而,因爲隊伍中有個吃不得苦的崔小胖子,常常藉故停下歇息也就罷了,到了旅舍還要挑揀房間和酒食,甚至有時候還打罵婢僕指桑罵槐,杜士儀一時不勝其煩。

這一日傍晚,一行人終於入了桃林縣。這座縣城佔地並不算大,名聲在陝州卻是不小,因南有古函谷關,城外又有武德年間所置桃源宮,又地處長安到洛陽的要道,來往此間的文人墨客很不少。因而,當杜士儀一行連尋了三家旅舍卻全都得到了客滿的答覆時,已經精疲力竭的崔小胖子終於暴跳如雷。

“杜十九郎,你這磨磨蹭蹭的幹什麼!就算真的一間空屋子也沒有,多給他們錢,讓他們騰出屋子來!我就不信砸下錢也沒人搬!”

這小傢伙這一路上每日間總有幾次諸如此類的找碴舉動,杜士儀終於只覺得耐心殆盡,冷冷看了他一眼便沉聲說道:“若是你不怕敗了崔氏和你阿爺的名聲,大可讓人背幾貫錢到那些旅舍去挨個房間用錢砸門,讓人給你騰屋子!”

“你……”

崔小胖子從小最崇拜的就是崔儉玄這個兄長,當初其到登封縣來,他還覺得很高興,可不想轉瞬間崔儉玄就被杜士儀拐去懸練峰盧氏草堂了,他一兩個月都難得見一次。這次父親崔韙之赴任之前把他和崔十七娘留在永豐裡崔宅,雖則是因叔祖母過世,崔儉玄方纔不再回嵩山,可他還是暗自有些慶幸,又能跟着這位阿兄,可誰知道舅舅前時讓表兄弔唁的時候還沒說什麼,過了個年卻竟然來信要接他去長安,而且偏偏還是讓杜士儀送!

麪皮青紫的崔小胖子終於發了狠,氣咻咻地說道:“好,好,沒錯,我就會以錢砸人!你走你的,我走我的,要是今夜你們找不到宿頭,可別再來找我!來人,我們走!”

第534章 天助我也第533章 最毒婦人心第41章 故人相見未從容第742章 千金買馬骨第567章 無恥小人的下場第728章 勸君惜取少年時第1071章 名將之心胸第1102章 殺羅第483章 急於求成第382章 東宮見太子第670章 結親還是結仇?第134章 睚眥必報第789章 天下寒士盡歡顏第136章 強中更有強中手...第6章 婉拒第1057章 諍諫諷諫第1084章 了卻君王天下事第1126章 兵分兩路第1066章 殺王第361章 欲撼張嘉貞,捶死王胖子第201章 蟄伏待飛時第1243章 苦肉計砸了第580章 凌厲反擊第959章 將相之私怨第145章 畫龍點睛的第二...第278章 君子不奪人之功第1198章 丟臉的禁軍第743章 用人的信號第1042章 懷柔,副帥第1050章 安西傳大捷第965章 老驥伏櫪,夫妻依依第955章 兩面可汗第434章 製茶之道第112章 名門夜宿,大風...第987章 封公封疆第369章 簡在帝心,念君靈犀第734章 一線生機第1177章 巧言勸弒父第647章 雁門賦第283章 袖手觀狗吠第596章 無地之縣,一窮二白第259章 丹心和腹心第668章 出兵和留守第355章 恃強逼凌第561章 釜底抽薪第884章 諫君寬仁,名士風流第517章 宰相吵架,御前和稀泥第556章 囚徒困境,商道命脈第990章 異域團圓第676章 此心此情,可昭日月第96章 驚鴻一曲震天地之下第770章 收拾善後的隴右採訪使第659章 故人再見鬢微霜第681章 預備後手,宇文之謀第1173章 巧計攻雍丘第720章 忽悠和跑官第442章 要人第776章 山崩地裂第681章 預備後手,宇文之謀第646章 名士雲集第85章 弔唁之日,親疏遠近第781章 詩品高下,河州刺史第108章 驚變第1082章 獅子大開口第250章 不求貪歡,護短師兄第1277章 終章一 華年不再第748章 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第277章 驟貴第10章 線裝書第858章 夾起尾巴隱忍第715章 軒然大波第377章 世人皆羨清貴好第1040章 人心思變第249章 鳳求凰第402章 主客之爭,分化之道第943章 以血盟誓,重振榮光第869章 死到臨頭,反咬一口第964章 巧舌如簧第477章 出蜀揚帆天下第192章 帝妃會羣英第485章 仁至義盡第913章 故人何紛紛第1044章 葛邏祿的決意第762章 惟願郎舅再聚首第268章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第662章 老吾老,幼吾幼第1143章 挺身而出第805章 紅山之上,布達拉宮第468章 別有風情第975章 瞞天過海第1100章 大亂將起第905章 三蕃朝千秋第265章 不測之禍第1131章 火中了斷君臣義第186章 面聖第895章 惠妃薨第555章 小別勝新婚第464章 高升第239章 寒光雄曲,一箭穿心第609章 許君給事中
第534章 天助我也第533章 最毒婦人心第41章 故人相見未從容第742章 千金買馬骨第567章 無恥小人的下場第728章 勸君惜取少年時第1071章 名將之心胸第1102章 殺羅第483章 急於求成第382章 東宮見太子第670章 結親還是結仇?第134章 睚眥必報第789章 天下寒士盡歡顏第136章 強中更有強中手...第6章 婉拒第1057章 諍諫諷諫第1084章 了卻君王天下事第1126章 兵分兩路第1066章 殺王第361章 欲撼張嘉貞,捶死王胖子第201章 蟄伏待飛時第1243章 苦肉計砸了第580章 凌厲反擊第959章 將相之私怨第145章 畫龍點睛的第二...第278章 君子不奪人之功第1198章 丟臉的禁軍第743章 用人的信號第1042章 懷柔,副帥第1050章 安西傳大捷第965章 老驥伏櫪,夫妻依依第955章 兩面可汗第434章 製茶之道第112章 名門夜宿,大風...第987章 封公封疆第369章 簡在帝心,念君靈犀第734章 一線生機第1177章 巧言勸弒父第647章 雁門賦第283章 袖手觀狗吠第596章 無地之縣,一窮二白第259章 丹心和腹心第668章 出兵和留守第355章 恃強逼凌第561章 釜底抽薪第884章 諫君寬仁,名士風流第517章 宰相吵架,御前和稀泥第556章 囚徒困境,商道命脈第990章 異域團圓第676章 此心此情,可昭日月第96章 驚鴻一曲震天地之下第770章 收拾善後的隴右採訪使第659章 故人再見鬢微霜第681章 預備後手,宇文之謀第1173章 巧計攻雍丘第720章 忽悠和跑官第442章 要人第776章 山崩地裂第681章 預備後手,宇文之謀第646章 名士雲集第85章 弔唁之日,親疏遠近第781章 詩品高下,河州刺史第108章 驚變第1082章 獅子大開口第250章 不求貪歡,護短師兄第1277章 終章一 華年不再第748章 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第277章 驟貴第10章 線裝書第858章 夾起尾巴隱忍第715章 軒然大波第377章 世人皆羨清貴好第1040章 人心思變第249章 鳳求凰第402章 主客之爭,分化之道第943章 以血盟誓,重振榮光第869章 死到臨頭,反咬一口第964章 巧舌如簧第477章 出蜀揚帆天下第192章 帝妃會羣英第485章 仁至義盡第913章 故人何紛紛第1044章 葛邏祿的決意第762章 惟願郎舅再聚首第268章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第662章 老吾老,幼吾幼第1143章 挺身而出第805章 紅山之上,布達拉宮第468章 別有風情第975章 瞞天過海第1100章 大亂將起第905章 三蕃朝千秋第265章 不測之禍第1131章 火中了斷君臣義第186章 面聖第895章 惠妃薨第555章 小別勝新婚第464章 高升第239章 寒光雄曲,一箭穿心第609章 許君給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