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6章 火箭之利,腹心之言

鮮于仲通以隴右節度推官的名義回京主持鄯州進奏院,憑着長袖善舞的手段,以及其進士及第的文名,他周旋於達官顯貴中間自是如魚得水。而他不在鄯州,杜士儀身邊的事務亦是內外分明,但凡往來雲州及朝貴機要,歸於掌書記張興;外間代爲接見文武軍民,則歸巡官顏真卿;至於杜甫,則常常以杜士儀私僚的身份,出訪各家,應答文士。而主持秦州賑災重建大半年,如今業已歸來的節度判官段行琛則是負責統籌內外,參贊機務。

四人各司其職,衙推奏記薛懷傑陸炳鬆亦是精幹,再加上杜士儀禮賢下士之名,又常有文士慕名來見,一時鄯州都督府常常是門庭若市。

去歲長安博學鴻詞科的結果,天下誰人不知誰人不曉,隴右節度副使兼鄯州都督杜士儀舉薦的李白孟浩然王之渙,所作《公孫弘開東閣賦》,技驚四座,就連如今執文壇牛耳的中書令張九齡,以少年神童聞名的侍中裴耀卿,都爲此讚不絕口,一時天子召見同遊,無論口占何題指物賦詩,三人均是應答如流。天子大喜之下,立擢三人校書郎,知翰林供奉。

如此斐然文采,使得三人每出一詩,坊間便立時傳唱,時人固然盛讚盛世出賢才,可誰人不道是杜士儀慧眼識珠舉薦人才之能?

於是,在人稱神州解送的京兆府等第難如登天的現如今,求州道長官舉薦本來就已經蔚然成風,隴右鄯州既然有杜士儀在,怎不叫士人趨之若鶩?

這一天午後,杜甫代表杜士儀邀一衆文士登都督府後院的觀星臺,以此爲題,令人記錄下了好些詩篇。下樓之際,他正巧看到張興往這邊來,連忙迎上前笑道:“奇駿兄怎有閒到這裡來?”

張興亦笑道:“哪裡有閒,是大帥得知今日文士雲集遊觀星臺,而他公務繁忙不得與會,遣我來見子美,訪佳文觀之。”

聽兩人對答,文士中間又有人認得張興,再加上聽得杜士儀竟是索佳文一觀,誰都知道這是最好的機會,一時衆多人心中振奮狂喜。然而,當看見杜甫笑着接過旁邊從者抱着的那一卷今日觀星臺集,遞給了張興的時候,間中卻有人不滿足,彷彿覺得就此讓自己的詩賦和別人的混在一起送到杜士儀面前,不能凸顯自己之能,竟是高聲問道:“聞聽張郎爲隴右節度掌書記,文武全才,大帥許爲隴右第一,不知可有佳文讓我等鑑賞?”

此話一出,四面皆靜。節度使府的屬官之中,顏真卿出自琅琊著姓,官宦書香世家,進士及第;鮮于仲通進士及第,漁陽鮮于氏固然如今不顯,可也算是源遠流長的古姓了;而節度判官段行琛更不必說,在洮州深得民心,此前秦州賑災重建殫精竭慮,萬民讚頌,而且也並非門蔭,而是明經及第。就連杜甫,亦是文名卓著的杜審言之孫。如今天下昇平,士人若不從科場出身,大多會遭人不齒鄙視,此時此刻的這種安靜,恰是也顯出了其他人的小心思。

憑什麼一出身鄉野寒門的粗鄙之輩,竟能得杜士儀如此青眼相加!

在這隴右將近兩年,杜甫只覺得視野心胸較之當年都大有進益,此刻這些士人的態度,竟是讓他想到了自己當年,頓時又好氣又好笑。可還不等他說些什麼,就只見非但張興不以爲忤,反而似笑非笑地說道:“鄙人在節度使府,旁事從不沾手,只是幫大帥整理整理案牘。但凡拜送朝廷的奏疏,朝中諸公卿宰輔的信函,親朋好友處的私信,倘若大帥忙不過來時,我偶爾會代筆一二。要說佳文,實在是要讓諸位失望了。”

剛剛那挑釁的士子聞言輕蔑地冷笑一聲,正想繼續說話,卻發現左右人等面色有異,下一刻,他就明白了張興的言下之意,登時面色大變。張興就算沒有別的佳文,可能夠代替三頭及第素來文采爲人稱道的杜士儀給朝廷草擬奏疏,寫信給各家高官,甚至答和親朋好友,才具怎能沒有獨到之處?否則,杜士儀難道不怕被人認爲是江郎才盡?頓時他爲之訥訥,竟是不知道如何開口是好。

要是杜士儀在此,興許會藉此敲打這些士子一下,可張興卻沒這等興致,再說了,別人對他本不服氣,他何必多此一舉讓人生恨?於是,他微微頷首一點頭,取了東西就這麼欣然轉身離去了,甚至等這一卷詩集送到杜士儀手中,他都沒有提到這一場風波半個字。見杜士儀一目十行覽卷閉目,他就問道:“大帥覺得這些詩賦如何?”

“珠玉在前,未免眼光太高,畢竟,世上只有一個李太白。”

儘管只提了李白一個,但張興何嘗不知道,就是孟浩然王之渙這樣的文采卓絕之輩,也是如今慕名來見者難及十分之一的。於是,他也就不再多言,正要回座的時候,突然只聽得杜士儀開口說道:“奇駿,陪我出城。”

面對這突如其來的吩咐,張興未免有些納悶。情知今天的日程安排上並沒有這一項,可想想如今河隴一片太平,並無他事,他也就一口答應了。可是,等到按照杜士儀的吩咐換上微服,與其在側門處會合,發現隨行的不過七八個杜士儀的私人從者,頭前領隊的卻是赤畢,他就知道,此次出城之行恐怕別有玄機。果然,等到出湟水城,沿着官道疾馳了約摸十里之地,又拐了小道,穿過樹林,最後竟是繞過了一座小山,路途顯然很遠,他這才真正奇怪了起來。

這到底是要去哪?

鄯州久戰之地,民戶遠遠少於軍卒,而且大多數都聚居在湟水、龍支、鄯城三座城池之中,其他零零散散的村莊小鎮也都是位於三座城池附近,爲的就是戰時有利於躲避。至於不利耕種,又不利於取得食物以及其他生活必需品的山上,則是人跡罕至。所以,眼看衆人穿過兩山之中一處狹縫,前行數百步後,面前赫然是一處山中平地,內中又可見草屋數間的時候,張興終於忍不住問道:“大帥,這是何處?”

“你很快就會知道了。”

當杜士儀再次見到陳立傑和毛江的時候,就只見這兩位當初滿臉菜色的遊方道士,如今竟已經微微發福,但面對他的態度卻越發畢恭畢敬。情知這種生活在山中的日子,即便衣食無憂,而且賞金豐厚,可仍舊難免讓他們心生驚懼,他問過進展之後,便對兩人吩咐道:“你們新實驗出來的火箭,讓我好好見識一下。”

火箭?那種綁上油布及引火之物的火箭有什麼好看的?

張興正嘀咕,等到其他迎上前的三五從者小心翼翼搬出一個木箱子,又開始給弓上弦,他這才發現,這山中幽谷中的,草屋那兒頗有草木,只是此時冬去春未來,看上去還一片枯敗景象,但另一邊則是完完全全一片平地,不但寸草不生,而且瞧着彷彿還有些焦黑。而在這一片焦土之上,則是一間簡陋得不能再簡陋的木屋。當那些從者預備好弓之後,方纔從木箱中拿出了一支箭桿上有所不同的箭矢來,緊跟着,一人張弓,一人上前點燃了什麼,可卻只有少許一丁點火星。

隨着那一支長箭劃過一個優美的弧度,繼而穩穩落在了那木屋上。見瞬間毫無變化,瞪大眼睛的張興登時大爲奇怪,可下一刻,就只聽砰的一聲巨響,緊跟着,就只見那木屋中猛地爆開一團火光,不消一會兒,整座木屋便熊熊燃燒了起來。

面對這種光景,張興不禁瞠目結舌,好一會兒方纔恢復了語言功能:“這是……這是什麼火箭,竟有這等威力?”

“因爲它不但用了引火的藥線,而且箭桿上特製的火筒中,還有其他的東西。”杜士儀微微一笑道,“因爲其中多有入藥之物,又能引火,故而名曰火藥。”

“火藥……火藥……”張興喃喃自語了兩句,繼而就失聲驚呼道,“大帥,倘若此等東西用在行軍打仗上……”

張興失聲嚷嚷出的這一聲大帥,讓陳立傑和毛江頓時面面相覷,隨即就醒悟到這位重金讓他們研製這個勞什子火藥的是什麼人。放眼整個隴右鄯州,能被人稱爲大帥的,除卻鄯州都督兼知隴右節度的杜士儀,哪裡還有第二個人?而這會兒,赤畢見兩人無不噤若寒蟬,當即帶着從者把兩人趕回了那邊草屋中去,只留下地方讓杜士儀和張興說話。

“這火藥若是用在行軍打仗上,你可是覺得會殺傷力非凡?”杜士儀見張興點了點頭,他就繼續說道,“你可知道,雖則火箭已經勉強可供實戰,但我並未上奏朝廷。”

“這又是爲何?”張興險些生出了一個最最大逆不道的念頭,可緊跟着就強壓了下去,“大帥是在擔心什麼?”

“此物無論攻城,還是野戰,全都是非同小可的利器,尤其是在敵人驟不及防時,恐怕用於邊鎮征戰時,開疆一二千里都不在話下。陛下如今業已漸漸倦政,然則對開疆定邊的軍功卻是嘉賞非常,張守珪險些因平契丹功而拜相,你應該知道了。”

張興登時想起之前鮮于仲通從洛陽發來的文狀,一下子就沉默了。利器歸利器,一旦大動干戈,就意味着軍費便會節節攀升,而邊疆軍民亦要死傷無數!而且,天子倦政對於不少州縣長官來說,還是很遙遠根本無法得知的事,但他隨着杜士儀這些年,已經深有體會了。

“大帥確實想得透徹。可是,大帥年方三十許便節度一方,再過十年,恐怕會官爵到頂,再無可上升的地步。到了那時候,若有人翻出大帥私制火藥的舊事,恐怕就不是功勞,而是罪過了。”張興終於再次開了口,繼而聲音低沉地說道,“此物還請大帥務必小心隱秘,決不可爲人知!興亦三緘其口,不對外人言一字!”

“那你覺得,是該繼續研製,還是就此擱置不前?”

“自當繼續!”張興想都不想便沉聲答道,“是否兇物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使用,何時使用!”

第1251章 立東宮第553章 慈悲爲懷第799章 天子賜琵琶第113章 近鄉情怯第822章 文武歸心第234章 奚族之主,殺機隱現第330章 造勢!第268章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第586章 羽翼漸豐,天子好玄第1156章 偷襲和反偷襲第237章 心若鐵石語如刀第1219章 納降第931章 遊說北歸第1194章 譁衆取寵第812章 貪得無厭第943章 以血盟誓,重振榮光第1016章 畢其功於一役第172章 借刀殺人第473章 極品好茶,利於美白第627章 六州之主,風儀無雙第5章 診治第850章 激將法第1191章 登聞鼓訴冤第386章 大膽十三娘第401章 相逢一笑道國策第442章 要人第601章 吾兒廣元,採煤供幽州第1055章 貪利者上鉤第667章 奪其心志,許其復仇第888章 義兒安祿山第814章 河州老卒第95章 驚鴻一曲震天地之上第601章 吾兒廣元,採煤供幽州第147章 出場,應變第899章 昔日故人今雄主第1233章 存亡之秋第1025章 掃塵相迎,俶爾炸雷第737章 節度幕府第55章 琵琶聲後胡騰舞第947章 日月換新天第101章 珠聯璧合訪張旭第941章 拖延之計第774章 斬首示衆第649章 震怒!第336章 死則死爾!第178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第219章 夜半佳人來第550章 託君以軍權第810章 蛇之七寸第1099章 破罐子破摔第836章 生死之間跨一步第951章 大軍調停第940章 波譎雲詭第75章 掃席待知己第770章 收拾善後的隴右採訪使第150章 自留虎穴第1133章 將才難展,忠義難全第325章 離心離德第308章 陛下此言差矣第592章 再得貴子,籌謀外任第842章 毒餌第962章 人之將死第1253章 以道事君,不可則止第538章 國之支柱第970章 子當明父志第1225章 兒孫如芻狗第454章 楊玄琰第637章 州學講春秋第852章 成敗論英雄第664章 論功行賞,時不我待第426章 一哭二鬧三上吊第233章 豪俠之道,飄零金枝第127章 情到濃時情轉薄第864章 軍功由邊釁起第601章 吾兒廣元,採煤供幽州第538章 國之支柱第206章 爭鋒第93章 美人如玉劍氣如虹第1050章 安西傳大捷第1071章 名將之心胸第64章 入宮第323章 秦王戰鼓第600章 弄璋之喜第892章 風雲變幻迷人眼第275章 星光螢火,烹茶待君第87章 心悅卿兮卿不知第1077章 喪心病狂,兩不相見第488章 吳郡之盛,顯宦不絕第815章 圖窮匕見第637章 州學講春秋第982章 獻俘獻捷第854章 血戰出強將第679章 言辭逼人,壓力山大第974章 勾魂奪魄,香消玉殞第641章 禮賢下士第474章 託以愛子,教諸愛徒第629章 巧言令色,雷厲風行第1147章 大難臨頭各自飛第16章 一盤好菜
第1251章 立東宮第553章 慈悲爲懷第799章 天子賜琵琶第113章 近鄉情怯第822章 文武歸心第234章 奚族之主,殺機隱現第330章 造勢!第268章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第586章 羽翼漸豐,天子好玄第1156章 偷襲和反偷襲第237章 心若鐵石語如刀第1219章 納降第931章 遊說北歸第1194章 譁衆取寵第812章 貪得無厭第943章 以血盟誓,重振榮光第1016章 畢其功於一役第172章 借刀殺人第473章 極品好茶,利於美白第627章 六州之主,風儀無雙第5章 診治第850章 激將法第1191章 登聞鼓訴冤第386章 大膽十三娘第401章 相逢一笑道國策第442章 要人第601章 吾兒廣元,採煤供幽州第1055章 貪利者上鉤第667章 奪其心志,許其復仇第888章 義兒安祿山第814章 河州老卒第95章 驚鴻一曲震天地之上第601章 吾兒廣元,採煤供幽州第147章 出場,應變第899章 昔日故人今雄主第1233章 存亡之秋第1025章 掃塵相迎,俶爾炸雷第737章 節度幕府第55章 琵琶聲後胡騰舞第947章 日月換新天第101章 珠聯璧合訪張旭第941章 拖延之計第774章 斬首示衆第649章 震怒!第336章 死則死爾!第178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第219章 夜半佳人來第550章 託君以軍權第810章 蛇之七寸第1099章 破罐子破摔第836章 生死之間跨一步第951章 大軍調停第940章 波譎雲詭第75章 掃席待知己第770章 收拾善後的隴右採訪使第150章 自留虎穴第1133章 將才難展,忠義難全第325章 離心離德第308章 陛下此言差矣第592章 再得貴子,籌謀外任第842章 毒餌第962章 人之將死第1253章 以道事君,不可則止第538章 國之支柱第970章 子當明父志第1225章 兒孫如芻狗第454章 楊玄琰第637章 州學講春秋第852章 成敗論英雄第664章 論功行賞,時不我待第426章 一哭二鬧三上吊第233章 豪俠之道,飄零金枝第127章 情到濃時情轉薄第864章 軍功由邊釁起第601章 吾兒廣元,採煤供幽州第538章 國之支柱第206章 爭鋒第93章 美人如玉劍氣如虹第1050章 安西傳大捷第1071章 名將之心胸第64章 入宮第323章 秦王戰鼓第600章 弄璋之喜第892章 風雲變幻迷人眼第275章 星光螢火,烹茶待君第87章 心悅卿兮卿不知第1077章 喪心病狂,兩不相見第488章 吳郡之盛,顯宦不絕第815章 圖窮匕見第637章 州學講春秋第982章 獻俘獻捷第854章 血戰出強將第679章 言辭逼人,壓力山大第974章 勾魂奪魄,香消玉殞第641章 禮賢下士第474章 託以愛子,教諸愛徒第629章 巧言令色,雷厲風行第1147章 大難臨頭各自飛第16章 一盤好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