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第23章 盧氏三考

草屋七八座,越往裡年數越久,當被裴三郎帶入那一座門前掛着形似竹筒風鈴的草屋時,杜士儀忍不住瞥了一眼旁邊的崔儉玄。此時此刻,這男生女相的美少年也不再是剛剛那大大咧咧沒事人的樣子,那張一開口就得罪人的嘴亦是緊緊抿着。只在發現他那打量的目光時,崔十一郎仍是立刻扭過了頭。

杜士儀正打量那居中主位上坐着的國字臉濃眉中年人,暗想這位赫赫有名的隱逸高士盧鴻還真是器宇軒昂的人,聽到裴三郎一聲二師兄,他就知道自己是弄錯了。相比他的斟酌,崔儉玄的反應就強烈得多,當即直截了當地問道:“怎麼,莫非盧公不肯見人?”

“若是來求學拜師,便需過盧氏三考,這是盧師多年以來的規矩。當然,即便不能過三考,只要願意留下來的人,交了束脩一樣能夠附廬聽講,來去自便。”那國字臉濃眉大眼的中年人聲若其人,猶如洪鐘一般的說話聲直接把崔儉玄的疑問壓了下去,“從前這盧氏三考都是盧師親自主持,如今草堂求學的弟子太多,所以便由我等三個從盧師最久的主持。適才杜郎君和崔郎君已經得了三師弟的首肯,所以眼下是我有一問請教二位。”

剛剛竟然已經算是過了一關?

杜士儀立刻瞥了一眼裴三郎,見其依舊毫不動容,也沒有解說的意思,這一次,他便主動開口問道:“請問裴兄,適才所試我二人的是……”

“遇人危難能及時相救,且不慌不忙依舊持常心,光這一條便足證二君品行心性。更何況……”裴三郎頓了一頓,若有所思看了杜士儀一眼,這才冷冰冰地說道,“捕蝗有利與否暫且不說,能不忍於民之飢而死的人,盧師必然也會取這份悲憫之心。”

崔儉玄這才恍然大悟。想想輕而易舉便過了第一關,原本擔心要考詩賦策問文章的他立時長舒一口氣。可下一刻,他便聽到那國字臉的二師兄微笑着一指案頭紙筆說道:“二位郎君可隨意在紙上書寫詩賦一首。”彷彿是發現了崔儉玄遽然色變,國字臉的二師兄又笑着補充了一句,“不拘本人所作,抑或是古今先賢甚至佚名所作。即便不成詩,只爲句亦可。”

聽到不用自己做詩,崔儉玄頓時放下了心。他上前拿過紙筆,想都不想地提筆一蹴而就,將那墨跡淋漓的白麻紙遞給了對方之後,他索性讀出了聲:“鵝鵝鵝,曲項向天歌,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

讀完之後,他還帶着幾分挑釁的語氣嘿然問道:“這首詩是昔日駱賓王七歲所作,應也算吧?”

“自然算。”二師兄絲毫不以爲忤,欣然點頭後接過紙掃了一眼,又看向了杜士儀。

杜士儀聽到崔十一那打頭三個字,就已經明白這傢伙還在故意折騰,此刻輪到了自己,他執筆沉吟片刻,想想之前杜十三娘正糾纏着自己那兩句詩不放,他一時起意,索性就提筆書寫道:“飛流直下三千里,疑是銀河落九天。”

盧氏三考由來已久,形式也始終不拘一格,但此刻二師兄這一考倘若遇到別人,必然都會欣喜若狂大呼簡單。長途跋涉到這裡來求學的,哪一個人沒有幾首拿得出手的詩賦佳作?然而,崔儉玄偏偏直接拿了駱賓王當年被人稱之爲神童的詩湊數。而杜士儀則成句而不成詩,可句中那股凌人氣勢卻撲面而來,再加上那力透紙背的筆力,就連起頭已經聽過那兩句詩的裴三郎也不禁微微挑了挑眉。

二師兄接了這兩張白麻紙,斟酌片刻片刻便開口說道:“三師弟引他們去見大師兄吧。”

這就算是過了第二考?

本以爲到這盧氏草堂求學,必然千難萬難的崔儉玄一時瞪大了眼睛。直到杜士儀拉着他跟上那裴三郎出了這一座草屋,他才猶自不可思議地說道:“竟然真這麼簡單?我一首詠鵝就糊弄過去了?”

話音剛落,前頭的裴三郎便頭也不回地說道:“你們也不用高興得太早,二師兄宅心仁厚,他那一考幾乎人人都能通過。”

一句話立時把崔儉玄那神采飛揚給完全打擊沒了,而杜士儀爲之莞爾的同時,想起這盧氏草堂的規模,當即又開口問道:“適才聽二師兄所言,即便不過三考亦能聽講?不知如今附廬聽講的,親傳的又有多少人?”

“盧師授課,素來有教無類,附廬聽講和我等並無區別。”裴三郎仍舊徑直自顧自地往前走,口中卻說道,“只是若過了盧氏三考的弟子,盧師每月考問一次,倘若偷懶耍滑不思進取,則留觀後效一月,若還是如此,日後也就不用留在盧氏草堂聽講了。”

這樣的規矩並沒有太出乎杜士儀的意料,說穿了也就是正式生和旁聽生的區別,正式生得參加考試才能結業,否則就要記過留級開除不等,而蹭課的旁聽生只需聽講不用考試,僅此而已。只是,此刻見崔儉玄勃然色變,彷彿正在思量是不是該立刻溜之大吉,他索性不動聲色地一把拽住了這傢伙。眼看裴三郎大步走在前頭,須臾已經把他們倆落下了老長的距離,他方纔低聲對崔儉玄說道:“你講點義氣,難道打算讓我一個人去見那位傳說中的大師兄?”

一句講義氣抵得上其他任何大道理,一時間,本來打起了退堂鼓的崔儉玄只能硬着頭皮說道:“什麼傳說中的大師兄,他很有名麼?算了,就衝着義氣,我再陪你一程……不過杜十九,要真的是我答不上來的難題,那就怪不得我丟下你一個了!”

“這都只剩最後一關了,莫非你怕了?”

崔儉玄立時挺起了胸膛:“誰怕了?我崔十一這輩子就不知道什麼叫怕字!”

隨着裴三郎踏進那座幾乎依着山崖壁而建造的草屋,杜士儀卻發現裡頭空無一人。這屋子裡不像先頭那位二師兄房中一樣整潔雅緻,坐席座墊扔得橫七豎八,筆墨紙硯文房四寶也不是好好地擱在小几上,而是七零八落散落各處,甚至那些外袍襪子之類的衣物,亦隨處可見。面對這種情形,不但崔儉玄的臉色異常古怪,就連裴三郎的臉也黑了。

“大……師……兄!”

裴三郎那咬牙切齒冷冽如冰的三個字剛一出口,下一刻,外頭便傳來了一個爽朗的笑聲:“來了來了,哎呀,三師弟還是這麼心急!”

無論是杜士儀還是裴三郎,當瞧見那敞襟露懷衣衫不整赤着雙腳的年輕男子從外頭踏進屋子的時候,全都露出了一臉不可置信的表情。然而,見人彷彿絲毫不覺有異似的,笑呵呵走到居中的主位坐下,又熱情地招呼他們落座,兩人方纔確信這個不拘小節的年輕男子竟真是盧鴻的首徒。甫一坐下,杜士儀就只聽裴三郎用比剛剛更冷峻的聲音開口說道:“大師兄,他們倆只剩下你那最後一考了。”

“欸,不着急不着急,二師弟宅心仁厚也就罷了,難得有人能通過三師弟那鐵面考問,不容易不容易。須知這些年來,得以列名草堂弟子的,幾乎都是手持薦書而來的人……”

“大師兄,光陰寶貴,別再耽擱了!”

年輕男子見裴三郎打斷自己說話時,那白皙的臉上分明籠罩着漆黑如墨的怒氣,輕咳一聲便彷彿沒看見似的,依舊極其熱情地笑道,“鄙人盧望之,自幼爲盧師撫養長大,所以雖無德無能,依舊佔了名分。今日這最後一考麼……”他突然東張西望了一番,最後看着地上落着的兩襲衣裳,笑眯眯地問道,“便請問二位郎君,地上那絲衣和布衣,你們更偏愛哪一種?”

“自然是絲衣!”最初的詫異勁頭已經過去,儘管這問題奇怪得很,崔儉玄仍是不假思索地搶先答了。

“爲何?”

“絲衣滑爽舒適,遠勝布衣百倍,有絲衣不穿卻喜布衣,豈不是故作簡樸沽名釣譽?”

聽了崔儉玄這乾淨利落的回答,那盧望之頓時笑了起來,隨即又看向了杜士儀。

杜士儀來此之前的那些患得患失,早在到了盧氏草堂,又過了前頭兩次考問後消失殆盡。此刻目睹這位大師兄爲人處事出人意料,又親和有趣,他便從容笑道:“不過四個字,量力而行。”

“何解?”

“家境貧寒,則穿布衣;家境富足,自然穿絲衣。這就叫量力而行,而不是打腫臉充胖子!”

“好一個沽名釣譽,好一個量力而行!”盧望之撫掌大笑,隨即便站起身拱了拱手道,“有請二位郎君,隨我去見盧師。”草屋七八座,越往裡年數越久,當被裴三郎帶入那一座門前掛着形似竹筒風鈴的草屋時,杜士儀忍不住瞥了一眼旁邊的崔儉玄。此時此刻,這男生女相的美少年也不再是剛剛那大大咧咧沒事人的樣子,那張一開口就得罪人的嘴亦是緊緊抿着。只在發現他那打量的目光時,崔十一郎仍是立刻扭過了頭。

杜士儀正打量那居中主位上坐着的國字臉濃眉中年人,暗想這位赫赫有名的隱逸高士盧鴻還真是器宇軒昂的人,聽到裴三郎一聲二師兄,他就知道自己是弄錯了。相比他的斟酌,崔儉玄的反應就強烈得多,當即直截了當地問道:“怎麼,莫非盧公不肯見人?”

“若是來求學拜師,便需過盧氏三考,這是盧師多年以來的規矩。當然,即便不能過三考,只要願意留下來的人,交了束脩一樣能夠附廬聽講,來去自便。”那國字臉濃眉大眼的中年人聲若其人,猶如洪鐘一般的說話聲直接把崔儉玄的疑問壓了下去,“從前這盧氏三考都是盧師親自主持,如今草堂求學的弟子太多,所以便由我等三個從盧師最久的主持。適才杜郎君和崔郎君已經得了三師弟的首肯,所以眼下是我有一問請教二位。”

剛剛竟然已經算是過了一關?

杜士儀立刻瞥了一眼裴三郎,見其依舊毫不動容,也沒有解說的意思,這一次,他便主動開口問道:“請問裴兄,適才所試我二人的是……”

“遇人危難能及時相救,且不慌不忙依舊持常心,光這一條便足證二君品行心性。更何況……”裴三郎頓了一頓,若有所思看了杜士儀一眼,這才冷冰冰地說道,“捕蝗有利與否暫且不說,能不忍於民之飢而死的人,盧師必然也會取這份悲憫之心。”

崔儉玄這才恍然大悟。想想輕而易舉便過了第一關,原本擔心要考詩賦策問文章的他立時長舒一口氣。可下一刻,他便聽到那國字臉的二師兄微笑着一指案頭紙筆說道:“二位郎君可隨意在紙上書寫詩賦一首。”彷彿是發現了崔儉玄遽然色變,國字臉的二師兄又笑着補充了一句,“不拘本人所作,抑或是古今先賢甚至佚名所作。即便不成詩,只爲句亦可。”

聽到不用自己做詩,崔儉玄頓時放下了心。他上前拿過紙筆,想都不想地提筆一蹴而就,將那墨跡淋漓的白麻紙遞給了對方之後,他索性讀出了聲:“鵝鵝鵝,曲項向天歌,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

讀完之後,他還帶着幾分挑釁的語氣嘿然問道:“這首詩是昔日駱賓王七歲所作,應也算吧?”

“自然算。”二師兄絲毫不以爲忤,欣然點頭後接過紙掃了一眼,又看向了杜士儀。

杜士儀聽到崔十一那打頭三個字,就已經明白這傢伙還在故意折騰,此刻輪到了自己,他執筆沉吟片刻,想想之前杜十三娘正糾纏着自己那兩句詩不放,他一時起意,索性就提筆書寫道:“飛流直下三千里,疑是銀河落九天。”

盧氏三考由來已久,形式也始終不拘一格,但此刻二師兄這一考倘若遇到別人,必然都會欣喜若狂大呼簡單。長途跋涉到這裡來求學的,哪一個人沒有幾首拿得出手的詩賦佳作?然而,崔儉玄偏偏直接拿了駱賓王當年被人稱之爲神童的詩湊數。而杜士儀則成句而不成詩,可句中那股凌人氣勢卻撲面而來,再加上那力透紙背的筆力,就連起頭已經聽過那兩句詩的裴三郎也不禁微微挑了挑眉。

二師兄接了這兩張白麻紙,斟酌片刻片刻便開口說道:“三師弟引他們去見大師兄吧。”

這就算是過了第二考?

本以爲到這盧氏草堂求學,必然千難萬難的崔儉玄一時瞪大了眼睛。直到杜士儀拉着他跟上那裴三郎出了這一座草屋,他才猶自不可思議地說道:“竟然真這麼簡單?我一首詠鵝就糊弄過去了?”

話音剛落,前頭的裴三郎便頭也不回地說道:“你們也不用高興得太早,二師兄宅心仁厚,他那一考幾乎人人都能通過。”

一句話立時把崔儉玄那神采飛揚給完全打擊沒了,而杜士儀爲之莞爾的同時,想起這盧氏草堂的規模,當即又開口問道:“適才聽二師兄所言,即便不過三考亦能聽講?不知如今附廬聽講的,親傳的又有多少人?”

“盧師授課,素來有教無類,附廬聽講和我等並無區別。”裴三郎仍舊徑直自顧自地往前走,口中卻說道,“只是若過了盧氏三考的弟子,盧師每月考問一次,倘若偷懶耍滑不思進取,則留觀後效一月,若還是如此,日後也就不用留在盧氏草堂聽講了。”

這樣的規矩並沒有太出乎杜士儀的意料,說穿了也就是正式生和旁聽生的區別,正式生得參加考試才能結業,否則就要記過留級開除不等,而蹭課的旁聽生只需聽講不用考試,僅此而已。只是,此刻見崔儉玄勃然色變,彷彿正在思量是不是該立刻溜之大吉,他索性不動聲色地一把拽住了這傢伙。眼看裴三郎大步走在前頭,須臾已經把他們倆落下了老長的距離,他方纔低聲對崔儉玄說道:“你講點義氣,難道打算讓我一個人去見那位傳說中的大師兄?”

一句講義氣抵得上其他任何大道理,一時間,本來打起了退堂鼓的崔儉玄只能硬着頭皮說道:“什麼傳說中的大師兄,他很有名麼?算了,就衝着義氣,我再陪你一程……不過杜十九,要真的是我答不上來的難題,那就怪不得我丟下你一個了!”

“這都只剩最後一關了,莫非你怕了?”

崔儉玄立時挺起了胸膛:“誰怕了?我崔十一這輩子就不知道什麼叫怕字!”

隨着裴三郎踏進那座幾乎依着山崖壁而建造的草屋,杜士儀卻發現裡頭空無一人。這屋子裡不像先頭那位二師兄房中一樣整潔雅緻,坐席座墊扔得橫七豎八,筆墨紙硯文房四寶也不是好好地擱在小几上,而是七零八落散落各處,甚至那些外袍襪子之類的衣物,亦隨處可見。面對這種情形,不但崔儉玄的臉色異常古怪,就連裴三郎的臉也黑了。

“大……師……兄!”

裴三郎那咬牙切齒冷冽如冰的三個字剛一出口,下一刻,外頭便傳來了一個爽朗的笑聲:“來了來了,哎呀,三師弟還是這麼心急!”

無論是杜士儀還是裴三郎,當瞧見那敞襟露懷衣衫不整赤着雙腳的年輕男子從外頭踏進屋子的時候,全都露出了一臉不可置信的表情。然而,見人彷彿絲毫不覺有異似的,笑呵呵走到居中的主位坐下,又熱情地招呼他們落座,兩人方纔確信這個不拘小節的年輕男子竟真是盧鴻的首徒。甫一坐下,杜士儀就只聽裴三郎用比剛剛更冷峻的聲音開口說道:“大師兄,他們倆只剩下你那最後一考了。”

“欸,不着急不着急,二師弟宅心仁厚也就罷了,難得有人能通過三師弟那鐵面考問,不容易不容易。須知這些年來,得以列名草堂弟子的,幾乎都是手持薦書而來的人……”

“大師兄,光陰寶貴,別再耽擱了!”

年輕男子見裴三郎打斷自己說話時,那白皙的臉上分明籠罩着漆黑如墨的怒氣,輕咳一聲便彷彿沒看見似的,依舊極其熱情地笑道,“鄙人盧望之,自幼爲盧師撫養長大,所以雖無德無能,依舊佔了名分。今日這最後一考麼……”他突然東張西望了一番,最後看着地上落着的兩襲衣裳,笑眯眯地問道,“便請問二位郎君,地上那絲衣和布衣,你們更偏愛哪一種?”

“自然是絲衣!”最初的詫異勁頭已經過去,儘管這問題奇怪得很,崔儉玄仍是不假思索地搶先答了。

“爲何?”

“絲衣滑爽舒適,遠勝布衣百倍,有絲衣不穿卻喜布衣,豈不是故作簡樸沽名釣譽?”

聽了崔儉玄這乾淨利落的回答,那盧望之頓時笑了起來,隨即又看向了杜士儀。

杜士儀來此之前的那些患得患失,早在到了盧氏草堂,又過了前頭兩次考問後消失殆盡。此刻目睹這位大師兄爲人處事出人意料,又親和有趣,他便從容笑道:“不過四個字,量力而行。”

“何解?”

“家境貧寒,則穿布衣;家境富足,自然穿絲衣。這就叫量力而行,而不是打腫臉充胖子!”

“好一個沽名釣譽,好一個量力而行!”盧望之撫掌大笑,隨即便站起身拱了拱手道,“有請二位郎君,隨我去見盧師。”

394.第394章 小婿見丈人472.第472章 兵不厭詐588.第588章 不願拜相願封疆1050.第1050章 安西傳大捷34.第34章 驚雷一舞振人心82.第82章 崔氏奔告急,杜郎護馳歸366.第366章 速刑杖殺,滅口遭疑361.第361章 欲撼張嘉貞,捶死王胖子87.第87章 心悅卿兮卿不知551.第551章 錢糧人口,不可或缺620.第620章 欣欣向榮1027.第1027章 一呼百應726.第726章 枝繁葉茂勢已成383.第383章 愛之深,恨之切257.第257章 妙筆如刀,妓家商未來1062.第1062章 人心所在828.第828章 誰是郭子儀?461.第461章 決勝於千里之外1276.第1276章 傳奇的結束和開始637.第637章 州學講春秋877.第877章 一波更比一波高803.第803章 但使龍城飛將在1015.第1015章 不蹚渾水55.第55章 琵琶聲後胡騰舞1034.第1034章 軒然大波651.第651章 以下凌上343.第343章 亂謀逆象,紛至沓來293.第293章 投桃報李,憐君孤零879.第879章 不得不動811.第811章 隴右第一炮227.第227章 大義之名731.第731章 追根溯源,河西節度1026.第1026章 倒行逆施,分量不夠17.第17章 驅鴨吞蝗968.第968章 割袍斷義乎?286.第286章 公堂逞威322.第322章 一日之內見三絕958.第958章 玲瓏心竅87.第87章 心悅卿兮卿不知1251.第1251章 立東宮115.第115章 朱坡京兆公1095.第1095章 羅鉗吉網164.第164章 善惡到頭終有報173.第173章 誰人得利904.第904章 使臣,各懷雄心527.第527章 親迎,卻扇589.第589章 副使何人785.第785章 蹣跚起步如幼童256.第256章 知合孫吳,可以運籌帷幄212.第212章 美人計之下622.第622章 清官難斷家務事327.第327章 下獄,上封12.第12章 薦師895.第895章 惠妃薨1259.第1259章 喪子之痛575.第575章 大敵當前364.第364章 宴集揚名,當堂鎖拿944.第944章 王權再易主424.第424章 奴薄命,郎無情25.第25章 盧門弟子754.第754章 風雨來兮1026.第1026章 倒行逆施,分量不夠159.第159章 勢在必得930.第930章 霸主將衰342.第342章 長安不安天下亂1171.第1171章 兵諫逐節度1243.第1243章 苦肉計砸了1075.第1075章 直面酷吏581.第581章 大局已定817.第817章 事後算總賬278.第278章 君子不奪人之功735.第735章 替罪羊,心不平313.第313章 大功告成563.第563章 暗度陳倉200.第200章 幷州酒中豪472.第472章 兵不厭詐1218.第1218章 重見天日51.第51章 人心向背260.第260章 今科誰制頭841.第841章 等價交換873.第873章 斷腕求活264.第264章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805.第805章 紅山之上,布達拉宮409.第409章 民心向背74.第74章 禮書經算技,閨門需五藝428.第428章 天理公道1022.第1022章 願爾白頭偕老1123.第1123章 獻策安祿山414.第414章 易主170.第170章 藏鋒之劍1225.第1225章 兒孫如芻狗693.第693章 點睛之筆1004.第1004章 雄城奠基20.第20章 招搖逢窘迫1153.第1153章 奇冤未雪,怎傷遺孤?98.第98章 色戒嗔戒680.第680章 走馬上任1149.第1149章 自刎1137.第1137章 文士烈膽192.第192章 帝妃會羣英
394.第394章 小婿見丈人472.第472章 兵不厭詐588.第588章 不願拜相願封疆1050.第1050章 安西傳大捷34.第34章 驚雷一舞振人心82.第82章 崔氏奔告急,杜郎護馳歸366.第366章 速刑杖殺,滅口遭疑361.第361章 欲撼張嘉貞,捶死王胖子87.第87章 心悅卿兮卿不知551.第551章 錢糧人口,不可或缺620.第620章 欣欣向榮1027.第1027章 一呼百應726.第726章 枝繁葉茂勢已成383.第383章 愛之深,恨之切257.第257章 妙筆如刀,妓家商未來1062.第1062章 人心所在828.第828章 誰是郭子儀?461.第461章 決勝於千里之外1276.第1276章 傳奇的結束和開始637.第637章 州學講春秋877.第877章 一波更比一波高803.第803章 但使龍城飛將在1015.第1015章 不蹚渾水55.第55章 琵琶聲後胡騰舞1034.第1034章 軒然大波651.第651章 以下凌上343.第343章 亂謀逆象,紛至沓來293.第293章 投桃報李,憐君孤零879.第879章 不得不動811.第811章 隴右第一炮227.第227章 大義之名731.第731章 追根溯源,河西節度1026.第1026章 倒行逆施,分量不夠17.第17章 驅鴨吞蝗968.第968章 割袍斷義乎?286.第286章 公堂逞威322.第322章 一日之內見三絕958.第958章 玲瓏心竅87.第87章 心悅卿兮卿不知1251.第1251章 立東宮115.第115章 朱坡京兆公1095.第1095章 羅鉗吉網164.第164章 善惡到頭終有報173.第173章 誰人得利904.第904章 使臣,各懷雄心527.第527章 親迎,卻扇589.第589章 副使何人785.第785章 蹣跚起步如幼童256.第256章 知合孫吳,可以運籌帷幄212.第212章 美人計之下622.第622章 清官難斷家務事327.第327章 下獄,上封12.第12章 薦師895.第895章 惠妃薨1259.第1259章 喪子之痛575.第575章 大敵當前364.第364章 宴集揚名,當堂鎖拿944.第944章 王權再易主424.第424章 奴薄命,郎無情25.第25章 盧門弟子754.第754章 風雨來兮1026.第1026章 倒行逆施,分量不夠159.第159章 勢在必得930.第930章 霸主將衰342.第342章 長安不安天下亂1171.第1171章 兵諫逐節度1243.第1243章 苦肉計砸了1075.第1075章 直面酷吏581.第581章 大局已定817.第817章 事後算總賬278.第278章 君子不奪人之功735.第735章 替罪羊,心不平313.第313章 大功告成563.第563章 暗度陳倉200.第200章 幷州酒中豪472.第472章 兵不厭詐1218.第1218章 重見天日51.第51章 人心向背260.第260章 今科誰制頭841.第841章 等價交換873.第873章 斷腕求活264.第264章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805.第805章 紅山之上,布達拉宮409.第409章 民心向背74.第74章 禮書經算技,閨門需五藝428.第428章 天理公道1022.第1022章 願爾白頭偕老1123.第1123章 獻策安祿山414.第414章 易主170.第170章 藏鋒之劍1225.第1225章 兒孫如芻狗693.第693章 點睛之筆1004.第1004章 雄城奠基20.第20章 招搖逢窘迫1153.第1153章 奇冤未雪,怎傷遺孤?98.第98章 色戒嗔戒680.第680章 走馬上任1149.第1149章 自刎1137.第1137章 文士烈膽192.第192章 帝妃會羣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