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 行路難(上)

“怎地十九哥不知道青之的職事嗎?”

楊執一一臉愕然的表情,顯然有些吃驚。

楊承烈搖頭道:“自五月初一我抵達這裡後,就少與外界聯絡,又怎知道青之的情況?”

“這孩子也真是,這麼大的事情,怎麼也不告訴你。”

楊執一道:“不過具體的情況我也不清楚,只知道他是隨中散大夫狄光遠前往蘇州。前段時間,蘇州那邊傳來消息,長洲縣令被人毒殺,案牘卷宗被大半損毀。青之既然是司刑寺評事,想必是隨同中散大夫前去查看,瞭解那邊的案情。”

真是這麼簡單?

楊承烈做出恍然之‘色’,不過內心卻不太平靜。

長洲縣令被毒殺?這的確不是一個小案子,可是也用不着讓楊守文去吧。司刑寺八大評事,六大司直,那用得着讓一個輪得到楊守文前去?要知道,不管楊守文在文壇上人氣有多高,但在司刑寺卻是個菜鳥。讓他前去無非兩種可能,一個是這案子很簡單,不需要資深評事前去;另一個就是這案子和楊守文有關聯。

難道說……

楊承烈在電光火石間,就想到了元文都秘藏的事情。

那元文都密室是楊守文發現,他也見過元文都的筆記,所以被武則天派去蘇州?

若是如此,倒也能解釋的通了。

“清風。”

想到這裡,楊承烈忙高聲呼喚。

清風就在不遠處候着,聽到楊承烈的喊叫聲,連忙快步跑過來。

“去找楊從義,問他一下,最近神都可以書信送來?”

“是。”

楊執一見此情況,就明白楊承烈的確是不知道這件事情。

難道說自己猜錯了?亦或者說是楊再思猜錯了?楊承烈在朝中並無任何關係,他是依靠楊守文的名聲纔得到重用?據說楊守文和東宮有婚約,難道是太子舉薦?

楊執一今天來找楊承烈,可是抱有目的。

他如今的情況很尷尬。隨時都可能遭到張易之兄弟的打壓和報復。而家中給予他的支持越來越少,也讓他感到了緊張。也正是這個原因,他纔來找到了楊承烈。

“卅七郎,這件事我確實不太清楚。若非你說,恐怕我都不知道兕子已經不在神都。

我現在有些‘亂’,就不再留你。

若真如你所說的那樣,聖人要我出任洛州司馬,我一定會想辦法幫你。但現在……”

“十九哥不必管我。先‘弄’清楚青之的情況再說,我先告辭了。”

楊執一見狀,立刻起身告辭。

楊承烈把他送到青牛宮前院,目送楊執一離去之後,眉頭緊蹙一團。

這時候,從青牛宮的大殿裡走出一個黃冠道人,他來到了楊承烈的身後,輕聲道:“文宣,出了什麼事?”

這道人,就是青牛宮的住持。同時也是明珪的族叔。

要知道平原明家可是大族,不是那種小‘門’小戶的人家。家族的成員雖然比不得那些名‘門’貴胄,但同樣也有不少族人。這青牛宮的住持,也是明家特意安排。

楊承烈輕聲道:“明叔,剛纔楊執一說,青之去蘇州了?”

“怎麼?”

“我一點風聲都沒有聽到,所以有些擔心。”

“擔心什麼?”

“如今局勢如此複雜,我擔心青之……”

道人聞聽,忍不住笑了。

“怎地,你對青之沒有信心?”

“這個……”

“你忘了。他去年單人獨騎闖‘蕩’塞北,又從塞北南下滎陽。之後到神都,更憑他自己的能力站穩了腳跟。文宣,休要小看你的這個孩兒。他可不是那莽撞之人。

沒有通知你,說明他心中已有計較。

而且,你不可能總關照着他,他日後的成就,絕非你可以相比,你只管放心吧。”

道人的勸慰。讓楊承烈總算是心裡舒服了一些。

但要說放心,終究不是那麼容易。

“對了,你爲何不把你和聖人的關係,告訴楊執一?”

“告訴他幹什麼?”楊承烈沉聲道:“他越是小覷我,我也就越好行事,何必說破?”

道人臉上,浮現出了一抹古怪笑容。

半晌,他輕聲道:“文宣,你比當年,的確是穩重了許多。”

“嘿嘿!”楊承烈笑了兩聲,突然看着那道人:“明叔,我還是不放心兕子。”

目光中,帶着祈求之‘色’。

道人想了想,輕聲道:“這樣吧,我這就手書一封信,送往棲霞山,請族中子弟暗中助他一臂之力。”

自魏晉以來,平原明氏歷經許多‘波’折。

隨着晉帝南渡,中原大族紛紛遷往南方,而明氏卻始終堅守家園,與異族進行抗爭。以至於到南朝劉宋政權的時候,對明氏邊境豪族的地位非常依賴,更委以重任。

史書記載,明氏南渡隨晚,但名位甚高,自劉宋至樑,共出六位刺史。

不過,鑑於當時南朝大多是由王、謝、庾、桓四大家族把控,對明氏極爲忌憚。明氏南渡的時候,沒有隨行一品大員,同時也從此分爲兩支,爲洛陽房和江寧房。

洛陽房,在戰‘亂’中早已不復存在,但江寧房卻隨之崛起。

而明崇儼,就是江寧房子弟。

上元三年,也就是公元676年,在江寧的棲霞寺外營建了一座石碑,名爲明徵君碑。這明徵君,就是劉宋時期的隱士明僧紹,曾多次被皇帝徵召,也多次拒絕,故而稱之爲‘徵君’。明僧紹號‘棲霞’,死後把他的住宅捐獻出來,建造爲佛寺,最初名爲棲霞‘精’舍,後又被改名作棲霞寺。至李唐,棲霞寺再次更名,改爲功德寺。但是對於明家子弟而言,棲霞寺就是棲霞寺,誰也改變不得……

明僧紹的兒子,叫明山賓。

而明崇儼,就是明山賓的五世孫!

楊承烈聽聞道人這麼說,總算是鬆了一口氣。

明家在江南東道,多多少少還是有些影響力。雖然到如今只有一個明珪在朝爲官,但其隱藏的力量仍不容小覷。如果楊守文有明家的人關照,定不會再有危險。

也不知道,兕子如今已到了何處?

洛陽,此時正烈日炎炎。

而遠在千里之外的徐州,卻下着瓢潑大雨。

烏雲滾滾,雨勢駭人。

泗水在暴雨中變得兇猛起來,渾濁的河水發出隆隆的聲響,滾滾向東南流淌去。

第356章 長洲(四)第596章 反擊第180章 真相第286章 歡喜冤家(三)第428章 擒賊先擒王第530章 碎葉之變(三)第616章 火燒武家樓(二)第104章 赴約第215章 三皇觀(五)第698章 求救(下)第502章 裴巽第七百五十五章第538章 唯一的出路第221章 太子不賢(上)第82章 盧永成歸來(下)第147章 慕容玄崱跑了(上)第315章 朝天闕(五)第89章 阿布思吉達(上)第303章 呂八第666章 夜襲(一)第729章 各有算計第528章 碎葉之變(一)第722章 歸途(二)第168章 女將(下)第121章 兵臨城下(下)第718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上)第410章 登島(上)第13章 悶聲發大財(上)第50章 盧永成(下)第714章 生死不論第726章 天羅地網第108章 祚榮第713章 檣櫓灰飛煙滅第538章 唯一的出路第21章 醜丫頭(上)第678章 追擊(六)第733章 先發制人第719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下)第343章 楊執一(下)第473章 驚變(下)第47章 女兒吟(上)第588章 夜探天馬城堡(四)第575章 刺客的進化(一)第657章 其實大有可爲(一)第25章 你叫菩提祖師(上)第285章 歡喜冤家(二)第142章 結義第1章 風雪青石渡第590章 小鸞臺的前世今生第617章 膽大包天第617章 膽大包天第466章 從此世上無安樂(六)第51章 長眉羅漢(上)第461章 從此世上無安樂(一)第18章 有那麼一隻猴子(下)第259章 歸義(三)第510章 真主信徒第342章 楊執一(中)第203章 雅趣(五)第349章 惡作劇?第727章 傳法第459章 越人歌(上)第560章 阿史不來山口(六)第217章 小鸞臺之怒(下)第306章 過公子破案記(二)第603章 驛站伏殺(下)第517章 九斤九兩九錢金(上)第569章 棄子第735章 倭人不可信第98章 又見神秘人(三)第354章 長洲(二)第387章 背後的人第660章 兵進銅山第29章 老楊一家(上)第486章 狄公(一)第176章 命案發生(上)第666章 夜襲(一)第431章 吉凶一念間第136章 歲寒三友勾魂香(中)第493章 帝王之家無小事(下)第182章 女嬰(上)第686章 最長一夜(三)第73章 寶香閣(一)第96章 又見神秘人(一)第712章 前夜第650章 驚變第218章 上達天聽(上)第297章 牡丹令第434章 接踵而至第668章 夜襲(三)第598章 狄公之殤(一)第681章 奪城第78章 好大膽子第659章 其實大有可爲(三)第664章 蒙舍詔第612章 雲詭波譎第732章 神人共憤第209章 改姓第678章 追擊(六)第251章 佛門秘事(二)
第356章 長洲(四)第596章 反擊第180章 真相第286章 歡喜冤家(三)第428章 擒賊先擒王第530章 碎葉之變(三)第616章 火燒武家樓(二)第104章 赴約第215章 三皇觀(五)第698章 求救(下)第502章 裴巽第七百五十五章第538章 唯一的出路第221章 太子不賢(上)第82章 盧永成歸來(下)第147章 慕容玄崱跑了(上)第315章 朝天闕(五)第89章 阿布思吉達(上)第303章 呂八第666章 夜襲(一)第729章 各有算計第528章 碎葉之變(一)第722章 歸途(二)第168章 女將(下)第121章 兵臨城下(下)第718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上)第410章 登島(上)第13章 悶聲發大財(上)第50章 盧永成(下)第714章 生死不論第726章 天羅地網第108章 祚榮第713章 檣櫓灰飛煙滅第538章 唯一的出路第21章 醜丫頭(上)第678章 追擊(六)第733章 先發制人第719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下)第343章 楊執一(下)第473章 驚變(下)第47章 女兒吟(上)第588章 夜探天馬城堡(四)第575章 刺客的進化(一)第657章 其實大有可爲(一)第25章 你叫菩提祖師(上)第285章 歡喜冤家(二)第142章 結義第1章 風雪青石渡第590章 小鸞臺的前世今生第617章 膽大包天第617章 膽大包天第466章 從此世上無安樂(六)第51章 長眉羅漢(上)第461章 從此世上無安樂(一)第18章 有那麼一隻猴子(下)第259章 歸義(三)第510章 真主信徒第342章 楊執一(中)第203章 雅趣(五)第349章 惡作劇?第727章 傳法第459章 越人歌(上)第560章 阿史不來山口(六)第217章 小鸞臺之怒(下)第306章 過公子破案記(二)第603章 驛站伏殺(下)第517章 九斤九兩九錢金(上)第569章 棄子第735章 倭人不可信第98章 又見神秘人(三)第354章 長洲(二)第387章 背後的人第660章 兵進銅山第29章 老楊一家(上)第486章 狄公(一)第176章 命案發生(上)第666章 夜襲(一)第431章 吉凶一念間第136章 歲寒三友勾魂香(中)第493章 帝王之家無小事(下)第182章 女嬰(上)第686章 最長一夜(三)第73章 寶香閣(一)第96章 又見神秘人(一)第712章 前夜第650章 驚變第218章 上達天聽(上)第297章 牡丹令第434章 接踵而至第668章 夜襲(三)第598章 狄公之殤(一)第681章 奪城第78章 好大膽子第659章 其實大有可爲(三)第664章 蒙舍詔第612章 雲詭波譎第732章 神人共憤第209章 改姓第678章 追擊(六)第251章 佛門秘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