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1章 行卷

在唐代的歷史長河中,傑出的人物可謂是層出不窮。

張九齡,絕對是其中不可忽視的重要一員。

貞觀有房杜,開元有二張。張九齡,也就是那‘二張’之中的一個……其政治生涯不復贅言,單就其在文壇的地位,同樣不容小覷。他是嶺南詩派的開創者,一首‘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流傳千古,成爲在無數人口中傳唱的佳句。

楊守文沒想到,居然會在這泰伯瀆遇到張九齡。

此時的張九齡不過雙十年華,但在言談舉止當中,已經流露出了一種別樣風姿。

唐玄宗時期,每當任命宰相時,都會問一句:他的風姿比之張九齡如何?

“若徵事郎爲難,那我再想其他辦法。”

張九齡見楊守文遲遲沒有回答,於是便準備拱手告辭。

楊守文這才醒悟過來,忙攔住了張九齡,笑道:“張先生隨我登船吧,反正船很大,多幾人倒也無妨。不過呢,我們可不是簡單的渡河,而是準備乘船轉入官塘河,直奔丹徒。”

張九齡大喜,連忙道:“不妨事,不妨事……我們北上,也要在丹徒渡江。”

楊守文點點頭,示意呂程志帶張九齡等人上船。

“那是我的船。”

明秀在一旁,忍不住抱怨道:“青之你也太不客氣了,至少應該問問我這個主人才是。”

“哦,時辰不早了,咱們也登船吧。”

楊守文翻了個白眼,便毫不客氣的直奔畫舫而去。

對於張九齡,楊守文很好奇。

這個在歷史中曾留下濃濃一筆的名人,說實話楊守文並不是非常熟悉。

他對張九齡的瞭解,更多還是那一首‘海上生明月’,除此之外,也就不清楚他的事蹟了。

這是開元名臣,輔佐唐玄宗開創了開元盛世。

張九齡死後。就是李林甫接掌了相位。巧的是,這歷史上的一忠一奸,居然都和楊守文產生了交集。這讓楊守文感到很有趣,同時也想對張九齡多一些瞭解。

不過。楊守文不會表現的太過熱情,那反而會讓張九齡生出警惕之心。

他登船之後,就被明秀引到了甲板上。

那船首的甲板上,擺放着瓜果酒水,兩人坐下來後。畫舫就緩緩自泰伯瀆駛離。

“四郎,你姑姑呢?”

楊守文沒有看到明溪,感覺有些奇怪。

明秀吃了一口酒,笑道:“我姑姑是五斗米教弟子,不可能跟我四處遊轉。她之前在厥妃觀,是爲了幫我們看守遊仙宮。現在遊仙宮事畢,她已經返回龍虎山。”

“龍虎山?”

“嗯,五斗米教張天師府邸。

如今,江左天師世家漸趨沒落,倒是那張天師一支。逐漸撐起了天師一脈的傳承。我明氏一族當年授封上仙百五十將軍籙,本爲鶴鳴都功。今張天師得了正統,我們也許奉詔。我姑姑自幼入道,需前往龍虎山受戒,而後纔算得了道統。”

“哦?”

楊守文對五斗米教裡的那些科儀並不是很清楚,所以興趣不大。

他笑了笑,輕聲道:“你姑姑不惜在厥妃觀苦修,後又冒險進入遊仙宮,怕不單單是爲那《佛國記》而去吧。”

明秀聞聽,沉默了!

他看了楊守文一眼。突然把話鋒一轉,舉杯笑道:“來,吃酒,吃酒!”

哼。我就知道……

楊守文也沒有繼續追問下去,因爲這裡面可能牽扯到五斗米教之中的一些事物。他可不想自找麻煩,之所以說起這件事,也是因爲明溪的緣故。和明溪認識不久,接觸也不是很多。但不知爲什麼,楊守文對這個清冷的女冠非常好奇。

可明溪畢竟是明秀的姑姑。問的太多,說不得會被誤會。

龍虎山……那豈不就是後世正一道的道場嗎?

這宗教事務,最是複雜。

楊守文想了想,還是決定置身事外爲好!

……

天,已經大亮。

可是卻陰沉沉的,不見陽光。

仲秋時節的江南,天氣變幻莫測。昨日還是晴空萬里,可今早已變成了烏雲密佈。

到晌午時,細雨靡靡。

楊守文和明秀不得不撤了酒席,返回船艙。

“等了你一夜,我快困死了……先去補個覺,你也休息一下,咱們還要走兩天水路呢。”

明秀和楊守文道別,返回自己的房間。

楊守文也有些困了!

說起來,他也有兩天未曾閤眼。從前日在常熟得了消息,日夜兼程趕回了長洲,而後又急急忙忙啓程動身,披星戴月的趕路。雖則他修習金蟾引導術,精神比之普通人強盛許多。可這樣子連番的消耗,就算是鐵打的身體,也承受不住。

“徵事郎留步。”

就在楊守文準備返回房間休息,卻被人叫住。

找他的人,竟然是張九齡。

楊守文感到頗爲詫異,疑惑看着對方。他和張九齡是今日才認識,他找自己,又有什麼事情?

“敢問徵事郎,可是那總仙會上,醉酒詩百篇的楊青之嗎?”

“哦,正是在下。”

“啊!”張九齡臉上頓時露出了激動之色,那表情活生生,好像後世粉絲遇到偶像時的模樣。他顯得有些手足無措,忙不迭躬身一揖,“學生在廣州時,就聽說徵事郎大名。今日能夠在此相見,實在是,實在是……還請徵事郎受學生一拜。”

楊守文先一愣,旋即恍然。

他連忙攔住了張九齡,詫異道:“我的詩,已經傳至了嶺南?”

“是啊!”張九齡臉發紅,顯得很興奮。他激動說道:“學生是在前些時日,在廣州刺史府中聽聞徵事郎的事蹟。府尊更對徵事郎的愛蓮說讚不絕口,也經常在學生面前提及。學生此次北上,是因爲兩年後的科考,故而提前去洛陽準備。”

楊守文聞聽。不禁上下打量張九齡兩眼。

“張先生要參加科考嗎?”

“正是。”

“那正好,我這次也要回洛陽,你若是不嫌棄,就與我同路。也可以有些照應。”

“啊,真的可以嗎?”

張九齡激動的身體打顫。

他做了兩個深呼吸,而後小心翼翼從挎包裡取出一卷紙張。

“這是學生早前的拙作,若徵事郎有空,還請多多指正。”

咦。我居然有了指正別人文章的資格了嗎?

楊守文猶豫一下,還是從張九齡手中接過了那一卷紙張,而後朝他笑了笑道:“指正不敢當,我一定會好好欣賞。張先生想必也一夜未休息,不如先好好休息一下,然後咱們在暢談。”

“那,學生就不打攪徵事郎了。”

張九齡轉身離去,楊守文則目送他背影消失,這才轉身回到了自己的房間。

他剛坐下來,就聽有人敲門。

呂程志的聲音從屋外傳來。“阿郎,可休息了嗎?”

“哦,八郎啊……進來吧。”

伴隨着楊守文聲音落下,房門打開。

呂程志走進屋中,而後把房門合攏,笑呵呵道:“阿郎還未休息嗎?”

“哦,剛回來。”說着話,他揚了揚手中的文卷道:“這不,剛得了那張九齡的文章,正說要欣賞一二。”

“哈。果然!”

呂程志臉上露出曬然之色,拿過文卷道:“我就知道,他若知道了阿郎身份,定會奉上行卷。”

“行卷?”

楊守文一怔。“何爲行卷?”

呂程志坐下來笑道:“這是本朝的一種風尚,本朝科舉,分進士科和明經科。相比之下,進士科的前途最好,參加的人也最多。其中評判的一個重點,就是文辭的優劣。除了主試官員之外。文壇上有地位的人,也可以推薦人才,影響名次。

這個,稱之爲‘通榜’。”

說着,呂程志嘆了口氣,“想當初,我也曾奉上行卷,可惜文詞不好,無人舉薦。”

他把手中的行卷放下來,輕聲道:“不過,這張九齡倒真是一個有心人。”

楊守文先前的喜悅,一下子不見了。

他閉上眼,細思方纔張九齡的表現,突然間曬然笑了。

那張九齡氣度非凡,一看就知道是個驕傲的人。他和自己年紀相當,甚至比楊守文還大一些。可是,先前所表現出的喜悅,似乎與他的性格和氣度並不相合。

聽呂程志這麼一說,楊守文也就明白了張九齡的用意。

他是想要拿自己當敲門磚……如果楊守文與之交好,再點評幾句,日後在洛陽遞交行卷,會方便許多。他生在韶州,洛陽也沒有什麼熟人,需要有人推介一番。

楊守文,無疑是一個最佳的人選。

如果這麼想來,張九齡先前表現出的激動和崇拜之情,恐怕有一多半都是假的。

“好了,不說他了,八郎找我有事?”

呂程志點點頭,輕聲道:“阿郎,我是來提醒你一下,觀那位明公子的態度,我覺得他怕不是單純爲送你而來。估計他可能會與你一同前往洛陽,你當有所準備。”

“啊?”

楊守文愣住了,“你怎麼知道?”

呂程志微微一笑,指了指自己的眼睛,“我可是做過三年縣令,這份眼力倒是不缺。”

楊守文沉默了!

他點點頭,沉聲道:“八郎,此事我會留意。”

“阿郎這兩日奔波,想來也辛苦,先休息一下,我告辭了。”

呂程志說完,起身離開。

楊守文把他送出艙房,站在門口,半晌後突然搖搖頭,自言自語道:“都不是省油的燈呢。”(。)

第223章 太子不賢(下)第422章 事有蹊蹺第90章 阿布思吉達(下)第472章 驚變(上)第270章 兵車園(三)第591章 薄露來襲(一)第326章 弘農楊氏(上)第338章 密旨(下)第129章 萬歲樂,不得已(一)第488章 狄公(三)第504章 刺客信條(二)第80章 後路第91章 步步緊逼(上)第544章 那個男人第133章 萬歲樂,不得已(五)第599章 如意娘第525章 紅忽魯奴兒第82章 盧永成歸來(下)第146章 出城第85章 最凌厲的反擊(上)第40章 清平調(下)第56章 故事(下)第七百五十五章第488章 狄公(三)第534章 碎葉之變(七)第45章 且冷眼旁觀(上)第182章 女嬰(上)第469章 從此世上無安樂(九)第486章 狄公(一)封推感言感冒中第490章 狄公(五)第374章 線索第362章 蘇韻第65章 老軍客棧(上)第537章 奪回保大軍第161章 聖歷二年(中)第256章 春夜喜雨第208章 愛蓮說第185章 持刀的猴子(中)第77章 刺殺第724章 張士龍第132章 萬歲樂,不得已(四)第744章 呼羅珊國(二)第326章 弘農楊氏(上)第83章 變天了(上)第59章 人生在世,全憑演技(上)第489章 狄公(四)第98章 又見神秘人(三)第566章 危機到來第81章 盧永成歸來(上)第293章 應制(下)第692章 毒士(下)第40章 清平調(下)第740章 閉門羹(二)第109章 水很深第137章 歲寒三君勾魂香(下)第522章 吉達(二)第366章 蘇威(一)第705章 改頭換面第39章 清平調(上)第143章 似乎不對勁第472章 驚變(上)第179章 斷案第125章 第一日(二)第586章 夜探天馬城堡(二)第218章 上達天聽(上)第557章 阿史不來山口(三)第578章 一張白紙第131章 萬歲樂,不得已(三)第431章 吉凶一念間第103章 請柬第63章 風雨欲來(上)第68章 各有心思(下)第386章 盜亦有道(三)第188章 二月春風似剪刀第564章 陌刀雄風第474章 輪不到你做主!第64章 風雨欲來(下)第705章 改頭換面第73章 寶香閣(一)第621章 梅花引第295章 你想討好我?第452章 端倪第417章 推心置腹第164章 別管叔(下)第430章 明秀算卦第9章 大生意(上)第149章 追擊第739章 閉門羹(一)第100章 李元芳第236章 血統論(三)第409章 奇門遁甲第715章 風波起第360章 夜探普會寺(二)第179章 斷案第320章 朝天闕(十)第325章 阿布思野望第235章 血統論(二)第460章 越人歌(下)第164章 別管叔(下)
第223章 太子不賢(下)第422章 事有蹊蹺第90章 阿布思吉達(下)第472章 驚變(上)第270章 兵車園(三)第591章 薄露來襲(一)第326章 弘農楊氏(上)第338章 密旨(下)第129章 萬歲樂,不得已(一)第488章 狄公(三)第504章 刺客信條(二)第80章 後路第91章 步步緊逼(上)第544章 那個男人第133章 萬歲樂,不得已(五)第599章 如意娘第525章 紅忽魯奴兒第82章 盧永成歸來(下)第146章 出城第85章 最凌厲的反擊(上)第40章 清平調(下)第56章 故事(下)第七百五十五章第488章 狄公(三)第534章 碎葉之變(七)第45章 且冷眼旁觀(上)第182章 女嬰(上)第469章 從此世上無安樂(九)第486章 狄公(一)封推感言感冒中第490章 狄公(五)第374章 線索第362章 蘇韻第65章 老軍客棧(上)第537章 奪回保大軍第161章 聖歷二年(中)第256章 春夜喜雨第208章 愛蓮說第185章 持刀的猴子(中)第77章 刺殺第724章 張士龍第132章 萬歲樂,不得已(四)第744章 呼羅珊國(二)第326章 弘農楊氏(上)第83章 變天了(上)第59章 人生在世,全憑演技(上)第489章 狄公(四)第98章 又見神秘人(三)第566章 危機到來第81章 盧永成歸來(上)第293章 應制(下)第692章 毒士(下)第40章 清平調(下)第740章 閉門羹(二)第109章 水很深第137章 歲寒三君勾魂香(下)第522章 吉達(二)第366章 蘇威(一)第705章 改頭換面第39章 清平調(上)第143章 似乎不對勁第472章 驚變(上)第179章 斷案第125章 第一日(二)第586章 夜探天馬城堡(二)第218章 上達天聽(上)第557章 阿史不來山口(三)第578章 一張白紙第131章 萬歲樂,不得已(三)第431章 吉凶一念間第103章 請柬第63章 風雨欲來(上)第68章 各有心思(下)第386章 盜亦有道(三)第188章 二月春風似剪刀第564章 陌刀雄風第474章 輪不到你做主!第64章 風雨欲來(下)第705章 改頭換面第73章 寶香閣(一)第621章 梅花引第295章 你想討好我?第452章 端倪第417章 推心置腹第164章 別管叔(下)第430章 明秀算卦第9章 大生意(上)第149章 追擊第739章 閉門羹(一)第100章 李元芳第236章 血統論(三)第409章 奇門遁甲第715章 風波起第360章 夜探普會寺(二)第179章 斷案第320章 朝天闕(十)第325章 阿布思野望第235章 血統論(二)第460章 越人歌(下)第164章 別管叔(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