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2章 李客的推薦

天才壹秒記住愛♂去÷小?說→網,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天,亮了!

洪水漸漸退去,碎葉城重又顯現出來。

只是此時的碎葉城,已經全沒有早先那西陲重鎮的風貌。此前,這座擁有數萬常住人口,外加近十萬流動人口的城市,此刻卻是一片狼藉。洪水退去後,大地泥濘,變成了一片沼澤。行走其上,一個不小心就會陷入泥坑,半天才能脫身。

沼澤中,屍體隨處可見。

其中不泛有牛羊的屍體,但更多的,還是人的屍體……

也幸虧碎葉城最近局勢不穩,特別是阿勒皮家族的滅亡,使得不少人遷離,也令更多人止步於碎葉河谷外。否則的話,這一場洪水,碎葉城的死傷會更加驚人。

保大軍是在正午時才進入碎葉城,那時候的情況,已好轉許多。

到傍晚時,楊守文帶着黃鬍子也抵達碎葉城外。

他抵達碎葉城的第一件事,就是去尋找楊十六和封常清的下落。可是偌大的城市,又該從何處尋找?

幸虧李客突發奇想,提醒楊守文道:“楊君,水淹碎葉城的計策既然是醜奴想到的,那他很可能會猜到,楊君會以這種方式來攻城。所以,他會找碎葉城的高地藏身,而碎葉城地勢最高處,便是大清坊……他們並不熟悉碎葉城的情況,所以也找不到更隱秘的藏身之所。所以,彌勒瓷坊對他們可能更有安全感吧。”

“彌勒瓷坊?”

楊守文聞聽,頓時醒悟過來。

他連忙讓李客帶路,一行人匆匆趕到彌勒瓷坊。

才抵達彌勒瓷坊的時候,楊守文也嚇了一跳,因爲這彌勒瓷坊已經變成了廢墟。

好在有李客帶路,領着他們找到了後院的地窖。

當初,李客在建造地窖的時候考慮的很周全,把地窖分爲兩層,上層可以藏人,下層則挖通出去。一直延伸到大清坊外。加之大清坊的地勢確實很高,洪水雖然兇猛,但是並沒有給大清坊帶來太多的損毀,以至於當楊守文他們找到封常清兩人的時候。兩人躺在爛泥之中,昏迷不醒……好在,都沒有性命之憂。

楊守文總算是鬆了口氣,整個人也變得輕鬆許多。

他把封常清和楊十六抱出地窖,隨後便命人把他二人送去治療。並安置在城外高地……

沒辦法,碎葉城已經變成了澤國,根本無法入住

除了大清坊可以駐紮一些人馬之外,其他地方……更不要說,城中的房舍十之七八都被大水沖垮。

楊守文顯得有些沉默,看上去並不是很高興。

戰爭的殘酷!

此前,他雖然經歷了昌平之戰,但結果畢竟是保住了城池。

所以對於這破城後的情形,瞭解並不充分。從大清坊返回城外駐地的路上,楊守文看到無數從洪水中逃生的倖存者。在廢墟中尋找自己的親人。而那些確定自己親人已經死去的人們,則放聲大哭。哭聲,在碎葉城廢墟的上空迴盪不息……

從城外,傳來了蘇爾奈吹奏的樂曲聲。

那樂曲聽上去很是悲涼,讓原本心情就不是很好的楊守文,更感到了一種莫名的壓抑。

勝利了!

可是說好的喜悅呢?

楊守文沒有感受到,內心裡只有一種悽然的感觸。

“楊君不要如此傷感,其實對碎葉城而言,這也許是最好的結果。”

李客跟隨在楊守文的身後,見楊守文的情緒低落。一開始有些疑惑,但很快就明白過來。

對於這位來自洛陽的特使,李客真的是有些看不明白。

他聽過楊守文的大名,知道這是個文采飛揚的人;不過在經歷了那晚的叛亂之後。他也知道,楊守文同樣身手強悍。他可以爲了自己的徒弟不顧一切奪取保大軍的軍權,也能夠爲了攻破碎葉城,不惜水淹碎葉河谷。但是轉過身,卻又在爲這一場戰事中喪命的無辜者流淚、傷感……這位特使,究竟是怎樣一個人呢?

李客覺得。楊守文的身上充滿了矛盾,令他感受到一種邪異。

嗯,就是邪異!

不過,眼見楊守文興致不高,李客還是覺得應該加以勸說纔對。

“如果薄露站穩了腳跟,整個安西都將處於動盪。

而且,一俟朝廷大軍開拔過來,這碎葉城百姓的結局,恐怕會更爲悽慘。到時候,朝廷爲了威懾安西,肯定會大開殺戒。那時候,這些居住在碎葉城的人們……

現在,城破了,他們看似無家可歸。

但實際上,也算是給他們留下了一條生路。只要西域商路不斷,河西走廊暢通,這裡很快就會恢復生機。你看,那些人雖然流露悲傷之色,但並未失去希望。”

希望?

楊守文停下腳步。

他站在一塊空地上,看着來來往往的人們。

片刻後,他轉身眺望碎葉河谷……夜幕已經籠罩碎葉河谷,但是那河谷之中,卻滿是星星點點的火光

。人們在尋找親人的同時,何嘗不是在尋找着一種希望?

待來年,這片土地就會重現生機,恢復往日的生趣。

“李君,謝謝你。”

楊守文的心情並未好轉,但是已沒有此前那種壓抑的感覺。

他突然道:“李君,你真不願意等事情結束之後,隨我返回洛陽嗎?”

這李客,絕對是一個人才。

他有着非凡的洞察力,同時也有上佳的口才。

這要是在三國或者春秋戰國,那就是一個縱橫家,一個策士的水準。可惜到了唐代,縱橫家和策士的時代已經過去,即便李客有這樣的能力,也只能成爲一個密探。

但是,楊守文覺得,他的身邊也許需要這樣的一個人才。

李客猶豫了!

說實話,他有些心動。

但是他同時又是一個內心極其堅定的人,他有自己的目標,更不願意輕易嘗試改變。

不過,李客可以感受到,楊守文是真心在邀請他。

雖然對於楊守文如今在朝中具體是什麼狀況並不瞭解,但從楊守文手持太子定命寶來看,他的地位絕非等閒。

李客沉吟片刻後,輕聲道:“楊君美意,李客感激不盡。

但是客如今,並不想離開安西。不過,客想要爲楊君舉薦一人。若楊君得此人,勝客百倍。”

楊守文一怔,似乎沒想到李客會給出這樣的答案。

他有些好奇問道:“李君,你要爲我推薦何人?”

“我有一位兄長,正值不惑之年,才學和智謀勝我百倍。

他著有一部奇書,名曰《長短經》,可惜無人知曉。我正是看了他這部書,纔有如今的才學。楊君若能請得他出山相助,相信一定能夠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長短經?

楊守文心裡一動,那好奇心也變得更盛了。

《長短經》,我好像聽說過。

他前世曾看到過這本書的介紹,說它是一部小資治通鑑。

據說,連太祖也曾點評過這本書,說資治通鑑講的是陽謀,而長短經說的是陰謀和詭計。

不過,由於前世看過太多這樣的介紹,而且很多都是名不副實。

所以楊守文也就看了一下介紹,並沒有往心裡去。可是沒想到,李客竟然認識這部書的作者?

李客的才能,楊守文已經見識過了。

那麼他這麼鄭重其事的推薦,說明那個長短經的作者,的確是有真才實學

。同時,也使得楊守文對長短經的內容產生了一絲好奇。他有些後悔,前世忽略了這本書。

“敢問李君,你說的這位奇人,高姓大名?”

“我這位兄長,姓趙名蕤字太賓,號東巖子,是梓州鹽亭人氏。”

姓趙,那就沒錯了!

楊守文依稀記得《長短經》的作者好像是姓趙,但是具體叫什麼名字,卻記不太清了。

梓州,鹽亭?

楊守文默默記住了這個地名。

不過,他旋即又想起來一件事:記得陳子昂好像也是梓州人……聖曆元年一別,陳子昂返回梓州便再無消息。

雖然楊守文不太喜歡陳子昂,但那畢竟是一位名人。

梓州,還真是一處人傑地靈,藏龍臥虎的好地方……(。)

第154章 我在灤河觀風景(三)第255章 五咒第647章 驚變(七)第418章 神都來信第221章 太子不賢(上)第640章 伊人何處尋?第508章 黃鬍子(一)第22章 醜丫頭(下)第51章 長眉羅漢(上)第231章 變數(二)第327章 俠客行(一)第422章 事有蹊蹺第213章 三皇觀(三)第434章 接踵而至第338章 密旨(下)第721章 歸途(一)第280章 公子李過第361章 兵分兩路第719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下)第139章 歲寒三君勾魂香(續2)第412章 登島(下)第602章 驛站伏殺(上)第231章 變數(二)第506章 春風不度玉門關第564章 陌刀雄風第168章 女將(下)第364章 撲朔迷離(二)第184章 持刀的猴子(上)第480章 兄弟重逢(二)第588章 夜探天馬城堡(四)第581章 天馬城第731章 何爲畜生語?第267章 張氏兄弟第642章 驚變(二)第682章 兵臨城下第287章 歡喜冤家(四)第598章 狄公之殤(一)第696章 一刀了卻恩怨情仇第658章 其實大有可爲(二)第125章 第一日(二)第684章 最長一夜(一)第259章 歸義(三)第544章 那個男人第359章 夜探普會寺(一)第169章 薛家將(上)第81章 盧永成歸來(上)第418章 神都來信第303章 呂八第721章 歸途(一)第634章 蜀道難(一)第40章 清平調(下)第132章 萬歲樂,不得已(四)第197章 我欲揚名第236章 血統論(三)第661章 非君莫屬第436章 李過究竟什麼人?第64章 風雨欲來(下)第603章 驛站伏殺(下)第347章 七裡亭(下)第207章 法藏第572章 改變第558章 阿史不來山口(四)第407章 遊仙宮(六)第586章 夜探天馬城堡(二)第683章 中計第31章 這個縣令不簡單(上)第30章 老楊一家(下)第412章 登島(下)第433章 病第612章 雲詭波譎第698章 求救(下)第24章 楊茉莉(下)第137章 歲寒三君勾魂香(下)第220章 上達天聽(下)第747章 管虎之死第385章 盜亦有道(二)第208章 愛蓮說第413章 追尋明十三第676章 追擊(四)第289章 歡喜冤家(六)第244章 一路向西(中)第517章 九斤九兩九錢金(上)第73章 寶香閣(一)第223章 太子不賢(下)第700章 幕後黑手第195章 重逢(四)第16章 人比解語花(下)第287章 歡喜冤家(四)封推感言感冒中第611章 怛羅斯第516章 碎葉川第338章 密旨(下)第54章 看走了眼(下)第471章 桃花峪裡桃花僧第719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下)第411章 登島(中)第141章 後路第293章 應制(下)第549章 最長一日(四)第352章 死士(二)
第154章 我在灤河觀風景(三)第255章 五咒第647章 驚變(七)第418章 神都來信第221章 太子不賢(上)第640章 伊人何處尋?第508章 黃鬍子(一)第22章 醜丫頭(下)第51章 長眉羅漢(上)第231章 變數(二)第327章 俠客行(一)第422章 事有蹊蹺第213章 三皇觀(三)第434章 接踵而至第338章 密旨(下)第721章 歸途(一)第280章 公子李過第361章 兵分兩路第719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下)第139章 歲寒三君勾魂香(續2)第412章 登島(下)第602章 驛站伏殺(上)第231章 變數(二)第506章 春風不度玉門關第564章 陌刀雄風第168章 女將(下)第364章 撲朔迷離(二)第184章 持刀的猴子(上)第480章 兄弟重逢(二)第588章 夜探天馬城堡(四)第581章 天馬城第731章 何爲畜生語?第267章 張氏兄弟第642章 驚變(二)第682章 兵臨城下第287章 歡喜冤家(四)第598章 狄公之殤(一)第696章 一刀了卻恩怨情仇第658章 其實大有可爲(二)第125章 第一日(二)第684章 最長一夜(一)第259章 歸義(三)第544章 那個男人第359章 夜探普會寺(一)第169章 薛家將(上)第81章 盧永成歸來(上)第418章 神都來信第303章 呂八第721章 歸途(一)第634章 蜀道難(一)第40章 清平調(下)第132章 萬歲樂,不得已(四)第197章 我欲揚名第236章 血統論(三)第661章 非君莫屬第436章 李過究竟什麼人?第64章 風雨欲來(下)第603章 驛站伏殺(下)第347章 七裡亭(下)第207章 法藏第572章 改變第558章 阿史不來山口(四)第407章 遊仙宮(六)第586章 夜探天馬城堡(二)第683章 中計第31章 這個縣令不簡單(上)第30章 老楊一家(下)第412章 登島(下)第433章 病第612章 雲詭波譎第698章 求救(下)第24章 楊茉莉(下)第137章 歲寒三君勾魂香(下)第220章 上達天聽(下)第747章 管虎之死第385章 盜亦有道(二)第208章 愛蓮說第413章 追尋明十三第676章 追擊(四)第289章 歡喜冤家(六)第244章 一路向西(中)第517章 九斤九兩九錢金(上)第73章 寶香閣(一)第223章 太子不賢(下)第700章 幕後黑手第195章 重逢(四)第16章 人比解語花(下)第287章 歡喜冤家(四)封推感言感冒中第611章 怛羅斯第516章 碎葉川第338章 密旨(下)第54章 看走了眼(下)第471章 桃花峪裡桃花僧第719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下)第411章 登島(中)第141章 後路第293章 應制(下)第549章 最長一日(四)第352章 死士(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