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7章 魚和熊掌不可兼得

吐蕃、佛寺、淫穢,這三個本來風馬牛不相及的事情,居然在某一刻關聯了起來。

爲了“淨化風氣,弘揚正氣”,汴州朝廷在汴州及臨近州縣開展了轟轟烈烈的“掃黃打非”行動。

什麼女人紅杏出牆的,男人四處採花的事情,一經查實,不問對錯直接送善緣山莊“勞改”。

這些人裡面,有錢的可以交錢坐牢,在善緣山莊種地。沒錢的,那就對不起了,直接編入運輸糧秣的輔兵。

什麼時候戰爭結束,什麼時候才能脫離編制。

一時間,汴州及相鄰州縣的各大寺廟,都成爲了重災區,幾乎沒有漏網之魚,全都被搜刮……搜查了一遍。

而寺廟所屬的各種產業,也被官府以“查淫穢”的名義,暫時收繳和扣押。

在朝廷疾風暴雨般的嚴打之下,不僅大量僧侶還俗,就連汴梁城內賣小黃書的商鋪老闆,都開始夾起尾巴做人,不敢造次。

生怕官府以“掃黃”爲由,將他們送去前線運輸糧秣。

整個社會的風氣都爲之一振!似乎過街老鼠都要舉着“人畜無害”的牌子,然後纔敢出門。

然而,正在關中與李寶臣作戰的李抱玉,他們所面臨的情況,則是比汴州百姓要複雜百倍。

因爲,李寶臣居然派人來向他求和了!

面對始終都不肯進長安,不打算入套,幾乎油鹽不進的李抱玉,李寶臣終於認慫了!

其實也不是寶臣大帥太軟,而是他此刻面臨的情況,有點險惡。

西面的吐蕃在攻城略地,從隴右逃難而來的流民一波接一波,帶來的壞消息也是一個接一個。

東邊,則是李抱玉帶着河東軍屯兵灞橋,一步都不肯挪動。

孤軍困守鳳翔府的李寶臣,只覺得這兩個都是活閻王,此刻就是來收他的。

不過相比之下,還是吐蕃人更可怕一些。於是寶臣大帥寫了一封言辭懇切的親筆信給李抱玉,他在信中詢問:

你是想把我滅了以後,在損兵折將,部曲被打殘了的情況下,冒着全軍覆沒的危險迎接吐蕃人的刀鋒;

還是想逼我投靠吐蕃人,然後掉轉頭來打你?

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現在吐蕃人就是漁翁。難道我們真要打個你死我活,然後讓吐蕃人來撿便宜?

你家還是在河西經營百年的大族呢,這點道理難道不明白嗎?

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

四處不留爺,大爺投吐蕃!

就問你怕不怕!

李寶臣的信,可謂是柔中帶剛,綿裡藏針。

李抱玉怕不怕呢?

他當然很怕,而且恨得牙癢癢的。

年輕時跟吐蕃人打過不少交道的李抱玉,比寶臣大帥更明白吐蕃人是什麼貨色。

李寶臣如果狗急跳牆投靠吐蕃,那樣的話,關中的局面,會瞬間發展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李抱玉簡直不敢想象那副畫面有多美。

可是,李抱玉也有他的難處,因爲汴州軍前鋒已經過了潼關!意圖不明!

現在關中的情況十分複雜,渾水泛起,讓李抱玉憂心忡忡,壓根就沒法考慮進長安的事情。

李抱玉被汴州軍牽制着,而李寶臣則有玉石俱焚之心。如果李抱玉把他逼急了,他就投吐蕃,作爲吐蕃軍前鋒打回來!當然了,那是在走投無路的情況下,寶臣大帥也不想揹負罵名。

而汴州軍的意圖,李抱玉還不是很清楚,所以他現在比李寶臣還要受煎熬。

這天一大早,從西面而來的流民給李抱玉帶來了一個很糟糕的消息:吐蕃軍似乎放棄了西進橫掃西域的打算,而是調轉頭向東,朝着鳳翔府的方向而來,目前正在攻打蘭州!

這讓李抱玉心中的危機感直接拉滿!

如果說此前吐蕃人的意圖還不太明朗的話,那麼現在已經是圖窮匕見,他們就是衝着關中,衝着長安而來的!

一時間,李抱玉竟然萌生退意,想回河東當個割據一方的土王八了。

畢竟,他們現在經營河東多年,已經有些根基,不必盯着長安不放。即便今年不入長安,以後也多的是機會。

“兄長,汴州那邊有使者前來,就在大營內,要不要見一下?”

正當李抱玉心中着急上火的時候,其弟李抱真悄悄的來到帥帳,對他低聲稟告道。

終於來了!

李抱玉鬆了口氣,最近他就一直在等汴州來的使者。汴州軍已經穿過潼關進入關中,雖然人數不多,但顯然是有戰略意圖的。

無論如何,哪怕是勸降,也該有個人來這裡接觸一下吧。

搞不明白汴州軍的意圖,李抱玉便寢食難安。

毒蛇猛獸都不可怕,人類有“善假於物”的特長,只要知道這些猛物的習性,拿下並不困難。

世間最令人害怕的東西,叫做“未知”,未知的東西纔是最可怕的。

因爲在不瞭解這個東西之前,你永遠不知道它究竟是人畜無害,還是可以一刀秒你。

“快請!罷了,你帶我去吧!”

李抱玉壓住心中的激動說道,此刻心中有種便秘一個月終於通暢的爽快。

在一處僻靜的小帳篷內,李抱玉見到了風塵僕僕而來的元載。他輕咳一聲掩飾臉上的激動,儘量保持面色平靜詢問道:“不知道汴州而來的使者來見本帥,有什麼指教呢?”

聽到李抱玉詢問,元載一句話也不說,直接從懷裡掏出一封信,將其遞給一旁的李抱真,保持着高冷的姿態。

正統就要有正統的威嚴,元載決定賭一把,不慣着李抱玉。

看到元載不苟言笑,李抱玉微微皺眉接過信,將其拆開,一目十行的看完。他臉上露出錯愣的表情,似乎有點不太相信,又把信拿起來,一字一句的讀了一遍。

他臉上的神色不斷變幻,最後長長的吐出一口濁氣,卻又什麼話都沒有說。

“官家是怎麼說的?”

很久之後,李抱玉看向元載問道。

“官家說,安氏在河西的地位不變,過去的事情就過去了,無論恩仇,都一筆勾銷,以後不會再追究。

現在大敵當前,吐蕃人要入關中,沒有什麼事情比這件事更大。只要是願意出兵打吐蕃的,都是我們官家的朋友,都是自己人。

李大帥如果願意易幟,奉李琦爲天子,歸順到朝廷旗下,那麼部曲可以保留,不會打散參與整編。大軍的後勤,我們會承擔供給。

當然了,河東地區,必須要納入到朝廷管轄,這件事沒有商量的餘地。安氏的根基,只在河西。

安氏子弟可以到汴州來做官,參加科舉,類似這些,都可以談。”

元載一板一眼的解釋道,沒有任何勸說的意思,幾乎都是方重勇原話。

李抱玉微微點頭,不置可否說道:“元先生所說,事關重大,李某要好好想一想,不如先生就在我大營暫時歇息一下,明日李某便有答覆,這樣如何?”

“這是應有之意,李大帥請便。”

元載隨口答道,似乎並不擔心李抱玉有什麼奇怪的想法。

待安頓好元載後,李抱玉拉着李抱真來到帥帳,屏退閒雜人等後,二人坐下來商議方重勇招安他們的事情。

“方清有大氣魄,不是一般人啊。”

李抱玉將那封信拿出來又看了一遍,感慨嘆息道。

當年王忠嗣自盡那件事,其他人或許不覺得如何,但李抱玉是心中有數的,方清饒不了他!

爲什麼這麼說呢,因爲這是“公事”而不是“私仇”。私仇可以放下,公事必須要辦。方清麾下部曲,很多都是王忠嗣舊部,更別提王忠嗣的女兒還是方清的正妻。

這仇恨跟殺父之仇也不差多少了。

現在方清說可以放下,那就是展現了極大的誠意,如果拒絕……最好還是不要拒絕。

拒絕的話,將來失敗,必會被滅族!

別人展現了極大誠意,如果拒絕,那這份誠意就會轉變爲惱羞成怒的恨意。本來沒有仇也要結仇了,更何況有殺岳父之仇呢?

“兄長,只怕這件事拒絕,就是魚死網破,你死我活了。”

李抱真沉聲說道。

李抱玉點點頭,他也是這麼想的。

信中所說讓出河東的事情,反倒是最小的一件事。因爲這跟涼州安氏要走的路線有關。如果佔據河東,就必須要自己稱帝,自己打天下。

否則,在河東困守一隅,他們連做割據勢力的權力都沒有。河東這地方被割據了,哪個中央政權都會坐不住的,不可能讓你割據,絕對是打生打死的鬥爭!

涼州安氏在河東並無深厚根基,當初入主河東,不過是因爲統帥赤水軍而已。而赤水軍的根基在河西,大部分都是涼州人。

李抱玉看似實力雄厚,實則掣肘很多,一切都不是他自己能夠說了算的。他們本身就沒有雄霸天下的野心,也沒有這樣的能力和人脈。

昭武九姓之一的家族(還只是安氏的其中一支),要想統治整個中國,建立一個統一王朝,不會比蒙古建立大元更容易。

絕大部分人,出身就已經決定了人生的上限。涼州安氏的上限,就是作爲一個和大唐帝國與國同休的勳貴家族存在,僅此而已。

“如果同意的話,李琬這面旗幟就倒了,李琦成爲了無可爭議的正統。我們失去河東,但是不必擔心後路被斷,也不必負擔放任吐蕃軍入主關中的罵名。”

李抱玉沉聲說道,心中感受無比複雜。

其實,方重勇這封信已經暗示了:如果他們不同意,那麼汴州軍就會大舉進攻河東!

目前河東軍主力都在關中,面對李寶臣和已經不太遠的吐蕃人,實屬騎虎難下,想回防河東又談何容易。

即便他們不想放棄河東,汴州軍也可以自己去取!

但是,接受招安,好處也是極多的!

首先就是確保了涼州基本盤的利益,然後可以在史書上留下美名。當然了,如果方清耍詐,那麼名聲臭掉的是方清,而不是涼州安氏。

此外,糧道的安穩,後勤的安穩,也是不可忽視的福利。接受招安,也就意味着不必從河東運糧了。

接下來,就是把吐蕃人趕走,然後回涼州老巢,也不失爲一條可以走的明路。

不過,這也意味着,涼州安氏這幾年的經營全部化爲烏有,只是保住了本錢而已。要說賺了多少……只能說在這亂世,不虧就已經是賺了吧。

“汴州軍入潼關,大概也是在逼迫我們接受招安。如果他們着急,恐怕早就打到灞橋了,不至於走這麼慢。”

李抱玉苦笑道,搖了搖頭,心中患得患失。

方清的條件,可謂是正好踩在了涼州安氏的底線上。多給一點,那就是爲安氏鞍前馬後白忙活;少給了,李抱玉早就直接讓人亂棍把元載轟走,壓根不會考慮這些。

正因爲條件開得剛剛好,所以才讓李抱玉難以割捨。

他有野心,但是不多。放棄心有不甘,不放棄又擔憂其中的嚴重後果。用“魚和熊掌不可兼得”來形容,恐怕也是恰如其分了。

“兄長,當斷不斷反受其亂。某以爲,我們是接受天子李琦的招安,不是接受方清的勸降。

李琦現在是傀儡天子,但有我們加入以後,那以後便不好說了。

無論如何,將吐蕃人趕走,收復河西對我們來說都是第一位的。以後的事情,可以等趕走吐蕃人以後再說。

赤水軍將士皆來自涼州,河東軍中河東本地兵馬並不是很多,我們還是要以涼州爲重啊!”

李抱真苦心勸說道。

他這話倒是提醒李抱玉了。對於方重勇來說,他們接受招安,或者不接受招安,那都不過是汴州軍打得順手不順手的區別。

他們不招安,將來吐蕃人打過來了,汴州朝廷隨便安排一幫無良文人,到處宣傳涼州安氏投靠吐蕃,寧可打內戰也要幫吐蕃人入關中。

那時候,李抱玉真是跳進黃河也洗不乾淨了!

而吐蕃人攻克涼州,進而橫掃河西,毀掉的是涼州安氏的根基,而不是汴州朝廷的根基。一棵樹若是沒有根基,那還能長得好麼?

所以現在的情況,其實並不是方重勇在求着他們歸順,而是給出了一個大家都可以放下兵戈一致對外的最優方案。

從長遠來說,對於涼州安氏家族是有利的,雖然對李抱玉本人未必是最有利。真要說的話,涼州安氏還得謝謝汴州朝廷爲他們主持公道呢!

“不如這樣吧,眼見爲實耳聽爲虛,你和元載一起走一趟汴州,一來一回也就幾天而已。

你探一探方清的口風,如果覺得他很有誠意,你回來以後我們再仔細合計一番。”

李抱玉長嘆一聲說道。

吐蕃人的不斷靠近,以及李寶臣威脅投靠吐蕃,讓李抱玉察覺到了身後的危機。這種局面不找個靠山,確實風險太大了。

李寶臣威脅要投吐蕃,他又如何不能投汴州呢?

第556章 水入江河,沙落灘塗第361章 豪門夜宴(上)303.第263章 發展產生的問題只能靠發展解決第75章 得非所願第61章 新書上架通知第483章 反客爲主第703章 父死子繼第795章 蓄勢待發196.第174章 江湖上竟然有我的傳說145.第133章 厲不厲害你的基哥第781章 若無方清,不知幾人稱孤道寡第561章 蠅是真的蠅,狗也是真的狗第61章 新書上架通知第35章 一日殺三子第776章 血灑長安(中)第781章 若無方清,不知幾人稱孤道寡第569章 優勢在我109.第106章 當世界對你不再寬容第418章 焦慮成災第307章 逐漸崩壞的建制派第699章 驚魂上源驛第611章 戰爭是政治的延續第718章 兩難自解第1章 我還是個孩子啊!歷史網文到底是什麼玩意?眼睛感染,請假一天第496章 徒勞的掙扎第612章 金縷玉衣第77章 犯強漢者,雖遠必誅114.第110章 “皇恩浩蕩”第746章 忠誠的代價152.第138章 滿嘴跑火車第509章 怎麼又打我?145.第133章 厲不厲害你的基哥第45章 開元年到天寶年大唐中樞的多重矛盾與第478章 明日隔山嶽,世事兩茫茫第405章 腹誹之罪第549章 難以置信第585章 no money no talk第789章 道不同不相爲謀259.第226章 梨園射姬(下)第418章 焦慮成災第574章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本卷完)第327章 多餘之人第456章 不拋棄,不放棄第705章 who cares第317章 釣魚怎能不戴頭盔305.第265章 老子不是在單打獨鬥第439章 夜來風甚急第756章 佛祖有幾個師?第444章 變生肘腋第507章 欲破曹公宜用火攻192.明天去太原及權力運作的思考260.第227章 慈悲爲懷298.第258章 羊吃人第702章 衝過陣的都是兄弟第753章 俠之大者,爲國爲民書評區的新規則第509章 怎麼又打我?第631章 人與人不一樣117.第113章 麻煩成堆的單車刺史第799章 醒於此睡於此第290章 用魔法打敗魔法第424章 敵在香積寺第787章 天子有德者居之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第451章 長安連環滅門案147.明天晚點更新哈(求全訂)第470章 不同的心境164.第148章 我們是講道理的第422章 人無傷虎意,虎有傷人心258.第225章 梨園射姬(上)第304章 忠!誠!第400章 毫無波瀾第23章 無言以對320.第276章 高端紙張的防僞技術第513章 攪亂一池秋水156.第142章 沒有人比我更懂吐蕃第712章 朕頭痛好殺人112.推薦一本好書,順便做個問卷調查第92章 風來急!第77章 犯強漢者,雖遠必誅第544章 強者從不抱怨環境第659章 易牙殺子爲上進209.第185章 規則碾壓第736章 錢難賺話難聽277.第242章 人還沒來,官職先到257.第224章 “聽勸”的基哥第447章 河北飄來的陰雲第537章 扶風火牛陣第288章 長安官僚傻子少第563章 失去的東西一定要拿回來277.第242章 人還沒來,官職先到第551章 以身入局192.明天去太原及權力運作的思考第597章 大道五十,天衍四九第581章 建國大業之遠交近攻第83章 宰相之才第496章 徒勞的掙扎唐代的文人,到底是在追求什麼
第556章 水入江河,沙落灘塗第361章 豪門夜宴(上)303.第263章 發展產生的問題只能靠發展解決第75章 得非所願第61章 新書上架通知第483章 反客爲主第703章 父死子繼第795章 蓄勢待發196.第174章 江湖上竟然有我的傳說145.第133章 厲不厲害你的基哥第781章 若無方清,不知幾人稱孤道寡第561章 蠅是真的蠅,狗也是真的狗第61章 新書上架通知第35章 一日殺三子第776章 血灑長安(中)第781章 若無方清,不知幾人稱孤道寡第569章 優勢在我109.第106章 當世界對你不再寬容第418章 焦慮成災第307章 逐漸崩壞的建制派第699章 驚魂上源驛第611章 戰爭是政治的延續第718章 兩難自解第1章 我還是個孩子啊!歷史網文到底是什麼玩意?眼睛感染,請假一天第496章 徒勞的掙扎第612章 金縷玉衣第77章 犯強漢者,雖遠必誅114.第110章 “皇恩浩蕩”第746章 忠誠的代價152.第138章 滿嘴跑火車第509章 怎麼又打我?145.第133章 厲不厲害你的基哥第45章 開元年到天寶年大唐中樞的多重矛盾與第478章 明日隔山嶽,世事兩茫茫第405章 腹誹之罪第549章 難以置信第585章 no money no talk第789章 道不同不相爲謀259.第226章 梨園射姬(下)第418章 焦慮成災第574章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本卷完)第327章 多餘之人第456章 不拋棄,不放棄第705章 who cares第317章 釣魚怎能不戴頭盔305.第265章 老子不是在單打獨鬥第439章 夜來風甚急第756章 佛祖有幾個師?第444章 變生肘腋第507章 欲破曹公宜用火攻192.明天去太原及權力運作的思考260.第227章 慈悲爲懷298.第258章 羊吃人第702章 衝過陣的都是兄弟第753章 俠之大者,爲國爲民書評區的新規則第509章 怎麼又打我?第631章 人與人不一樣117.第113章 麻煩成堆的單車刺史第799章 醒於此睡於此第290章 用魔法打敗魔法第424章 敵在香積寺第787章 天子有德者居之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第451章 長安連環滅門案147.明天晚點更新哈(求全訂)第470章 不同的心境164.第148章 我們是講道理的第422章 人無傷虎意,虎有傷人心258.第225章 梨園射姬(上)第304章 忠!誠!第400章 毫無波瀾第23章 無言以對320.第276章 高端紙張的防僞技術第513章 攪亂一池秋水156.第142章 沒有人比我更懂吐蕃第712章 朕頭痛好殺人112.推薦一本好書,順便做個問卷調查第92章 風來急!第77章 犯強漢者,雖遠必誅第544章 強者從不抱怨環境第659章 易牙殺子爲上進209.第185章 規則碾壓第736章 錢難賺話難聽277.第242章 人還沒來,官職先到257.第224章 “聽勸”的基哥第447章 河北飄來的陰雲第537章 扶風火牛陣第288章 長安官僚傻子少第563章 失去的東西一定要拿回來277.第242章 人還沒來,官職先到第551章 以身入局192.明天去太原及權力運作的思考第597章 大道五十,天衍四九第581章 建國大業之遠交近攻第83章 宰相之才第496章 徒勞的掙扎唐代的文人,到底是在追求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