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4章 當斷不斷反受其亂

第764章 當斷不斷反受其亂

方重勇這次強力堅持天子李琦掛帥出征,是一個徹頭徹尾的陽謀。即便是李寶臣和李抱玉等人洞悉了圖謀,也改變不了什麼。

本來,就是大大方方給這些人看的,不需要藏着掖着。

這是在給各路軍閥一個臺階下,他們“投降”的是大唐正統,而非是方清本人。所以在心理上便沒有什麼不能接受的地方。

站住這個大義,李抱玉等人就必須要做出選擇:你是想當反賊自立,以至於連老家都不顧,還是要回歸到朝廷的旗幟下,反攻河西,奪回涼州?

這是把李抱玉架起來烤,也是給他遞了個梯子。識趣的就趕緊順着梯子下來,要不然摔死了可別怪他人!

所以面對辛雲京的質問,李抱玉只能勸說衆將,說是事關重大不能不慎重考慮,但絕不會投降吐蕃!希望麾下各部將領稍安勿躁,三日之內必有決斷。

聽到李抱玉信誓旦旦的保證,衆將這才散去。只是走的時候每個人臉上都面色凝重,心事重重的樣子。

等衆人走後,李抱玉這才長嘆一聲,對李抱真抱怨道:“吐蕃大軍壓境,軍中人心浮動,要如何破局?莫非真要聽方清的調度,交出赤水軍的控制權嗎?”

聽從汴州朝廷指揮,打回河西,這對李抱玉來說是沒有什麼心理障礙的。他們家本就是世代生活在涼州,要不然也指揮不動赤水軍,趕走吐蕃人是應有之義。

但將赤水軍的指揮權交給方清,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赤水軍是河東軍的絕對主力和絕大部分精銳,沒了赤水軍,他們就只剩下這幾年在河東地區招募的一些團結兵了。

其戰鬥力跟赤水軍這種建軍超過百年的老牌勁旅相比,差的不是一星半點!

換言之,投靠汴州朝廷的話,他們雖然依舊是一方大員,但實力已經不足以掀起風浪,只能泯然衆人而已。

李抱玉不甘心吶,這是打斷了涼州安氏的脊樑!他們以後會被方清隨意拿捏!

可是,現在博弈的核心本身就是:你投靠我,要有誠意才行!

什麼叫誠意?

你甘心被我拿捏,然後我選擇板子高高舉起,輕輕放下,一笑泯恩仇,這才叫政治利益交換,這才叫有誠意。

否則,你手裡還有赤水軍這張王牌,是不是還想着其他事?或者是有別樣心思?

這些政治上的彎彎繞繞,李抱玉沒法跟麾下那些將領們說。畢竟,立場不同,對同一件事的看法就很可能截然相反。

“兄長,方清應該還會派人來此,而且應該就是近期,我們不妨先等兩天再說。

至於軍中將領,我私下裡一個一個去說。”

李抱真低聲建議道,除了辛雲京這般的刺頭,其他人的立場其實並不堅定。

那辛雲京爲什麼要當刺頭呢?

因爲辛氏老家蘭州,剛剛淪陷,他心中非常焦急。而且辛氏同樣是河西大族,其子弟廣泛分佈於開元時期的河西諸軍之中。

換言之,辛氏可以說是漢人出身的“涼州安氏”,與涼州安氏在很多方面高度重合!

如果說河西五州一定要找一家跟朝廷對接的家族,那麼辛氏在很多方面亦是可以取代安氏。世上本就沒有無緣無故的仇恨,只要涉及到了關鍵利益,親兄弟和生養父母也能反目成仇!

更何況辛雲京和涼州安氏過往走的就不是一個路子,其人脈與關係網,並不完全重合,各自有各自的利益與人脈。

辛雲京藉機發難,其動機非常單純,就是爲了爭奪赤水軍的主導權!典型的屁股決定腦袋。

“辛雲京此人留不得,不如……”

李抱真伸出手,做了一個劈砍的手勢。

李抱玉搖搖頭道:“不可,辛氏在赤水軍中頗有人脈,貿然動手卻無合適的理由,容易引起動盪。吐蕃人在側,我們亂不得。”

“唉!”

聽到這話,李抱真一聲長嘆。什麼叫“內憂外患”,現在這樣的情況,就是內憂外患!

“兄長,當斷不斷反受其亂。三日之後,直接派人捉拿辛雲京,就說他是吐蕃人的內應。

將他的部曲分給其他將領,這樣大家都沒什麼好說的了。”

李抱真臉上閃過一絲狠厲,壓低聲音建議道。李抱玉沉思片刻,終於還是緩緩點頭。

……

話分兩頭。

另外一邊,諸將返回各自的營帳後也沒有閒着。因爲並不是只有李抱真一人,才懂得“當斷不斷反受其亂”的道理。

論氏五兄弟的營盤,被李抱玉安排在新豐驛的西邊,讓他們防備汴州軍可能的突襲。

就在軍議之後的當天剛剛入夜,辛雲京便悄悄來到論氏五兄弟的大營內,與他們商議大事。

辛雲京自幼便是天之驕子,年少從軍當年就是河西最年輕的軍使。

其人心思縝密,行事心狠手黑,而且膽大包天什麼事情都敢搞。在河西從軍時,他就經常假扮盜匪劫掠過往胡商,只在方重勇手中栽過一次。

李抱玉兄弟的心思,辛雲京心中如明鏡一般,可謂是洞若觀火。他在軍議時看上去很魯莽,不斷挑起衆將對李抱玉的不滿,就如同一個沒腦子的刺頭。

實則他一直都有全盤的計劃,絕非是臨時起意在鬧事。

“諸位,現在情況有點不妙啊。”

辛雲京看着面前的論氏五兄弟,忍不住長嘆一聲。

衆人都是默然點頭,辛雲京這句話也算是“正確的廢話”了。

“辛將軍,李抱玉不肯歸順朝廷,是不是因爲與官家有私怨?”

論惟貞低聲詢問道。

“聽聞官家岳父王忠嗣是李抱玉逼死的。”

論懷義附和了一句。

其實李抱玉兄弟的事情,麾下將領並非一無所知。畢竟他們也不是瞎子聾子。在軍中擡頭不見低頭見,這些事情多多少少都有所耳聞。

“確實如此,李抱玉私心太重,害怕被方清打擊報復。但某這裡有方清的親筆信,承諾將會優待赤水軍將士。

我們本就是方清舊部,現在投靠過去,也是理所當然,諸位以爲如何?”

辛雲京將自己命人僞造的那封“方清親筆信”,交給論惟貞等人查看。

只要事情辦成,只要方清不提,誰會在乎他這封信是真的還是假的?此情此景,論氏兄弟也無法查驗真僞呀!

論氏五兄弟將辛雲京遞過來的那封信傳閱了一番,然後都是輕輕點頭。

“諸位,李抱玉跟官家有仇,可咱們跟官家卻是有舊啊,打敗吐蕃人以後,我們將來封侯拜相也不在話下。

至於李抱玉如何,那與我們又有什麼關係呢?

跟赤水軍將士又有什麼關係呢?”

辛雲京環顧衆人,不動聲色的鼓動道。雖然論氏五兄弟中沒人說話,但衆人臉上顯然是有所意動。

“再有,現在天子李琦和汴州朝廷,便是大唐當之無愧的正統。難道我們現在,還要跟着李抱玉他們扶持的僞帝李琬混麼?

現在汴州朝廷管轄數十個州,已經有大唐大半之地,丁口何止千萬?

我們跟着李抱玉一頭走到黑,圖個什麼呢?”

辛雲京又補了一刀。

論惟貞是爽快人,直接詢問道:“說吧,要怎麼做?”

“李抱玉、李抱真兄弟,暗通吐蕃,罪無可恕。

我赤水軍將士忠於朝廷,不願跟隨他投吐蕃。於是奮起舉事,粉碎了李氏兄弟的陰謀,將二人斬殺!

首級送與朝廷,以示忠誠和歸順的誠意,請天子到長安主持大局。

汴州軍與赤水軍合兵一處,則唐軍勢強,擊退吐蕃,收復失地不在話下。

於公,此舉在挽救河西百姓,爲國盡忠。

於私,我等擺脫了和朝廷對抗的不利位置,爲子孫後代謀了一條康莊大道,有何不可?”

辛雲京將自己的計劃和盤托出,娓娓道來。

這番話入情入理,而且極具可操作性。論惟貞等人都是頻頻點頭。

比起李抱玉兄弟的詭譎與猶疑,辛雲京的主意可謂是坦坦蕩蕩。

一句話,就是幹!

“事不宜遲,今夜就動手!”

論惟貞斬釘截鐵的說道!

他們的祖父論欽陵,以及家族,當年就是在佔盡優勢的情況下,低估了贊普一派的狠辣果決,動手晚了被人滅族,這才奔逃到大唐。

這樣的錯誤,犯一次就夠了,絕不能犯第二次!

辛雲京也是沒料到論惟貞這般果斷,他有些猶疑的詢問道:“你我二部合起來不到萬人,兵馬並不佔優,倉促起事會不會……”

“人多容易壞事,走漏消息萬事皆休。不如現在就派人去通知官家,讓官家,不,最好是天子也一起來河東軍大營主持大局。

今夜子時,你我二部同時動手!直奔新豐驛站!”

論惟貞十分確信的說道。

一個人的人品,平時看不出來什麼。但是到了關鍵時刻,往往會起到決定性的作用。當年方重勇在河西擔任刺史,順便搞走私,讓河西諸軍將領都吃飽了。

他處事公道童叟無欺,衆人皆心服口服。

後面領兵作戰,方重勇也是指揮若定,頗有章法,分配任務合理,報功從不拖欠疏漏。

比起盤踞在涼州,出身昭武九姓之一的安氏,顯然已經在新朝廷裡面一言九鼎的方重勇,看起來更值得信賴。

論惟貞就是覺得方重勇有能力有擔當,值得押寶。至於李抱玉他們……拜託啊,那又不是他們的衣食父母,不過是異父異母的非兄弟罷了!連老鄉都算不上!

頂多將來在他們墳頭多上幾炷香,還要怎樣?

“舉事之時,派人去李抱玉本部人馬以外的其他各部遊說,就說李抱玉等人已經派人去引吐蕃軍過來了,請諸軍守衛好大營,莫要讓吐蕃人佔了便宜即可。

事態混亂,必有許多人不願意捲入其中。他們寧可作壁上觀,等我們跟李抱玉分出個勝負以後再說。

這件事辛某來辦!”

辛雲京緊握雙拳說道,多年的江湖經驗,多年背後捅刀的熟練度,讓他可以在緊急時刻從容的考慮到各種情況。

派人去態度曖昧的將領那邊,給李抱玉等人潑髒水,穩住這些人,就是一招妙棋。做成的可能性很大。

反倒是邀約其一起舉事,容易走漏消息。

“行,領口掛紅綢是自己人,其他的擋路殺無赦。”

論惟貞點點頭道,說完轉身便去安排軍務了。論氏其他幾個,也各忙各的,非常幹練。

辛雲京走出論氏所在的營帳,此時滿天星斗,看上去瑰麗而神秘。

只是不知道今夜會有幾顆隕落。

……

華州鄭縣,這是王忠嗣的老家。汴州軍抵達華陰後,方重勇便留王難得守華陰,帶着車光倩和前鋒軍來到鄭縣駐紮,順便來王氏的祖墳,在此祭拜王忠嗣。

“當年,王將軍之父便是力戰吐蕃軍而亡,可悲可嘆。

如今吐蕃人又來了,我輩實在是責無旁貸,要痛擊吐蕃人才是。”

看着王忠嗣的墓碑,車光倩忍不住搖頭感慨道。

“話雖如此,飯還是要一口一口的吃。吐蕃並非回紇那般編制脆弱,一打就散。

要收復河西,將吐蕃趕回高原,那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方重勇面色平靜說道,看起來不知道在想些什麼。

吐蕃軍有備而來,速勝論顯然不可取。三年之內能將吐蕃人趕回青海湖,便已經是不世之功了。

這是最理想的情況。

“官家,辛雲京長子辛求見。”

正當方重勇思索吐蕃之事的時候,張光晟湊到他耳邊,低聲稟告道。

“就是那個尿得遠?”

方重勇頓時恍然大悟,當年在河西的時候,經常逗這孩子。辛只比方重勇小五歲,當年二人還比賽過誰尿得更遠。

只不過那時候方重勇天天跟阿娜耶這個假胡姬在牀上鬼混,身體有點虛。所以辛才得了個綽號叫“尿得遠”。

“可不就是那位嘛,不過他這次來有急事!”

張光晟先是露出怪笑,隨即立刻面色嚴肅了起來。

“走,去看看。”

來到王家祖宅的大堂,方重勇就看到一個和辛雲京有幾分相似的年輕人,在大堂外走來走去,看起來異常焦急。

“哈哈哈哈,果然是你呀,尿得遠。”

一見面,方重勇就走過去拍了拍辛的肩膀,哈哈大笑。

見方重勇一點也不見外,辛這才鬆了口氣,壓低聲音稟告道:“官家,李抱玉兄弟要投吐蕃人,我父與論氏兄弟已經兵變,讓我來通知官家,去新豐驛主持大局,最好天子也去。”

嗯?

聽到這話,方重勇和車光倩都是一愣。

李抱玉要投吐蕃人?這好像有點……不合常理啊!

二人心中都是感覺非常詫異。

“那兵變結果如何?”

車光倩很快抓住了重點。

誰知辛一臉無奈的搖搖頭道:“父親與論氏兄弟約定在子時兵變,現在已經過去了差不多七八個時辰了,某也不知道結果如何。或許……已經成功了吧。”

辛面色有些爲難,誰讓古代沒有電話沒有網絡呢,通訊不發達就容易出現這樣的狀況。

這要怎麼辦?

一時之間,方重勇與車光倩二人都有些猶豫。

如果兵變成功,那直接過去接管就行。但萬一失敗了呢?

他們去那邊不是送給李抱玉一個大禮?

第548章 德不配位,必遭其咎第411章 精緻利己主義者第791章 今時不同往日第738章 忠心又耿耿第720章 非友即敵的規則第41章 幫小方想一個表字第79章 節帥的陰影第79章 節帥的陰影第401章 禁咒魔法師第26章 上元夜(下)320.第276章 高端紙張的防僞技術第609章 何爲忠奸172.第156章 重拳出擊(下)第796章 喪鐘爲誰而鳴第608章 先入關中者爲王170.第154章 打工人的自覺第789章 道不同不相爲謀228.第200章 甘露寺之變第84章 回望長安繡成堆(本卷完)第575章 話不能亂說第642章 公平,公平,還是公平115.第111章 國策之變第612章 金縷玉衣第616章 障眼法第705章 who cares第481章 新造的人第720章 非友即敵的規則263.第230章 再別長安(本卷完)第685章 軍中缺良將,汝當勉之第62章 家父方有德143.第132章 疾走的基哥第445章 摻沙子大法第76章 河西事,唯吐蕃而已195.關於“野無遺賢”鬧劇的澄清第697章 老腰一閃第603章 失敗才叫叛亂,成功了叫革命第506章 名士出馬,一個頂兩第465章 菜就多練第747章 我不吃牛肉的268.第234章 募兵一時爽,軍費火葬場第291章 沒那麼簡單第404章 不能說的秘密第355章 人分爲兩種第760章 生死存亡之秋第400章 毫無波瀾第362章 豪門夜宴(下)第743章 微臣正欲死戰168.第152章 英雄氣短,兒女情長第70章 用力過猛第536章 打完這一仗就能回老家第632章 凡事皆有例外第492章 臨陣換帥第476章 不得不做的事情第702章 衝過陣的都是兄弟第541章 宿命的輪迴309.第268章 是時候給大唐人民來一點小小的299.第259章 以戰止戰第680章 劍指渤海國第697章 老腰一閃第94章 白亭海度假村第283章 利刃下的權威第767章 功在微末處242.第213章 多少也貪一點吧193.第172章 權力的風采第557章 寶臣大帥的春天第301章 祿山之死(本卷完)罪己詔第509章 怎麼又打我?第800章 金城定盟第412章 你不懂基哥123.第118章 無所不在的結社第507章 欲破曹公宜用火攻第509章 怎麼又打我?第7章 遠方來客第327章 多餘之人第278章 五年平遼第78章 東北有全忠168.第152章 英雄氣短,兒女情長289.第250章 平時安西萬里疆第58章 我的公公是李隆基119.新羣開了第678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797章 色字頭上一把刀這本書寫得要抑鬱了302.第262章 蘭州密議第685章 軍中缺良將,汝當勉之想衝一下月票榜第46章 河西故事第683章 柳城悲歌第780章 拜錯碼頭第523章 月黑風高殺人夜第567章 鹽之戰第408章 難繃的雙標第449章 貌似忠良193.第172章 權力的風采第714章 石頭剪刀布第505章 猛虎潛行第101章 君臣佐使(下)第626章 挨頓打就老實了
第548章 德不配位,必遭其咎第411章 精緻利己主義者第791章 今時不同往日第738章 忠心又耿耿第720章 非友即敵的規則第41章 幫小方想一個表字第79章 節帥的陰影第79章 節帥的陰影第401章 禁咒魔法師第26章 上元夜(下)320.第276章 高端紙張的防僞技術第609章 何爲忠奸172.第156章 重拳出擊(下)第796章 喪鐘爲誰而鳴第608章 先入關中者爲王170.第154章 打工人的自覺第789章 道不同不相爲謀228.第200章 甘露寺之變第84章 回望長安繡成堆(本卷完)第575章 話不能亂說第642章 公平,公平,還是公平115.第111章 國策之變第612章 金縷玉衣第616章 障眼法第705章 who cares第481章 新造的人第720章 非友即敵的規則263.第230章 再別長安(本卷完)第685章 軍中缺良將,汝當勉之第62章 家父方有德143.第132章 疾走的基哥第445章 摻沙子大法第76章 河西事,唯吐蕃而已195.關於“野無遺賢”鬧劇的澄清第697章 老腰一閃第603章 失敗才叫叛亂,成功了叫革命第506章 名士出馬,一個頂兩第465章 菜就多練第747章 我不吃牛肉的268.第234章 募兵一時爽,軍費火葬場第291章 沒那麼簡單第404章 不能說的秘密第355章 人分爲兩種第760章 生死存亡之秋第400章 毫無波瀾第362章 豪門夜宴(下)第743章 微臣正欲死戰168.第152章 英雄氣短,兒女情長第70章 用力過猛第536章 打完這一仗就能回老家第632章 凡事皆有例外第492章 臨陣換帥第476章 不得不做的事情第702章 衝過陣的都是兄弟第541章 宿命的輪迴309.第268章 是時候給大唐人民來一點小小的299.第259章 以戰止戰第680章 劍指渤海國第697章 老腰一閃第94章 白亭海度假村第283章 利刃下的權威第767章 功在微末處242.第213章 多少也貪一點吧193.第172章 權力的風采第557章 寶臣大帥的春天第301章 祿山之死(本卷完)罪己詔第509章 怎麼又打我?第800章 金城定盟第412章 你不懂基哥123.第118章 無所不在的結社第507章 欲破曹公宜用火攻第509章 怎麼又打我?第7章 遠方來客第327章 多餘之人第278章 五年平遼第78章 東北有全忠168.第152章 英雄氣短,兒女情長289.第250章 平時安西萬里疆第58章 我的公公是李隆基119.新羣開了第678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797章 色字頭上一把刀這本書寫得要抑鬱了302.第262章 蘭州密議第685章 軍中缺良將,汝當勉之想衝一下月票榜第46章 河西故事第683章 柳城悲歌第780章 拜錯碼頭第523章 月黑風高殺人夜第567章 鹽之戰第408章 難繃的雙標第449章 貌似忠良193.第172章 權力的風采第714章 石頭剪刀布第505章 猛虎潛行第101章 君臣佐使(下)第626章 挨頓打就老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