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零三章徹底解決突厥

“採取諸兵種,以夥爲基本單位進行混編,這樣更爲靈活,方便在山地進行機動和調配,這點本王理解,可是爲什麼要成建立背嵬折衝府?”李世民驚訝的問道:“難道有親衛團還不夠嗎?”

在唐朝寧遠將軍以上會設立自己的親衛營,規模與主將的級別而定,如果是上都督府親衛,一般而言是一個旅的規模一百人。如果是行軍總管級別的將軍,他們的親衛營的規模就是一個團,如果到了十六衛將軍級別,他們的親衛規模將會兩個團左右,如果到了十六衛大將軍領軍出征的時候,親衛規模將是一個折衝府。

當然,唐朝對於親軍翊衛校尉的待遇也是提到了正六品上的昭武校尉。陳應此時已經是東宮太子賓客,論級別在戰時成立親軍是可以的,不過卻單獨再成立一支背嵬軍,李世民就有點搞不懂了。

陳應無聲的笑了:“不一樣的,親軍翊衛的職責是保護主帥以及指揮機關,若是承擔了戰場偵察的任務,就無法保護主帥,這樣以來,兩者不可兼顧,所以臣打算成立一支背嵬折衝府,下轄八百或一千二百人,專門從事戰場偵察,堡壘突破、反斥候偵察。”

李世民點點頭,但是他卻沒有直接發表意見。

杜如晦卻道:“臣認爲可以,這樣以來可以做到知已知彼。”

李世民道:“若是如此,那陳大將軍暫時先成立背嵬軍,專門戰場偵察,若是效果顯著,那就全軍推廣。”

“謝秦王殿下成全!”陳應大喜過望着,立即下達正式書面軍令,命令全軍四個衛率十八折衝府八十二個團把最優秀的士兵送到中軍大營,讓陳應親自挑選。

李世民望着陳應中軍大帳中長達一丈六尺見方的巨大的沙盤,指着那道栩栩如生的函谷關地形圖道:“陳大將軍準備拿下主攻函谷關的任務?”

陳應點點頭道:“若是鄭國全力死守函谷關,函谷關即使最終會被攻下來,損失也會非常慘重,臣只是在試驗一種全新的作戰理念和作戰方式——山地作戰。”

李世民輕輕的笑道:“戰場上變幻莫測,誰也不敢保證每戰必勝,影響勝負的關鍵因素很多,稍不注意就會鑄成大錯,陳卿倒是對本王信心實足啊!”

“秦王殿下何必妄自菲薄!”陳應笑道:“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用兵更是如此。知彼知已,方能百戰不敗。知彼,不僅僅是要知道對方有多少人馬,有多少糧草,駐紮在什麼地方,從哪兒來,要往哪兒去,更要知道將領是誰,有什麼用兵習慣。將是一軍之主,就像人的腦子一樣關係重大。如果他是個愚蠢的人,就算有雄兵百萬也不可懼。如果他是一個聰明的人,我們就不能掉以輕心。王世充是什麼樣的人?殿下想必比臣更清楚。”

事實上,王世充與李淵都是差不多的一類人,非常不信心非李氏皇室之外的將領,他也害怕軍權旁落,最終丟失皇位。然而李淵比王世充更幸運的是,李淵的兒子也好,侄子也吧,哪怕是族子,都是個頂個的人才。

後來的江夏王李道宗,十七歲時就跟隨堂兄李世民四處征戰,既英勇善戰,又頗有謀略。後來單獨領兵作戰,在靈州大敗樑師都和突厥聯軍,高祖李淵大爲讚賞。貞觀時,和李靖、李勣等攻滅東突厥汗國,俘虜東突厥頡利可汗,除掉了唐朝最大敵患;後又打敗了另一遊牧民族吐谷渾,立下赫赫戰功,以功被封爲江夏王。

除了李道宗之外,還有李虎五子李繪的孫子李道玄,

性情沉穩篤厚,喜歡練武,他十五歲就跟隨堂兄李世民東征西戰,十五歲是個追星的年齡,李道玄也是追星一族,他的偶像就是堂兄李世民,李世民在每次戰鬥中從來都是身先士卒、衝鋒陷陣,李道玄深受堂兄的影響,在征伐宋金剛、王世充等的戰爭中英勇無比,在與竇建德的武牢決戰中,李道玄挺身殺入刀林箭雨的敵陣中,貫穿敵陣,再從敵陣背後殺回,反覆多次,戰馬被敵軍的箭羽射的如同刺蝟,他仍然勇氣不減,奮勇殺敵。不過李道玄因爲太過勇猛,被劉黑闥伏擊殺死,死時年僅十九歲。

李虎的七子李蔚有四個兒子,有四個兒子李琛、李孝恭、李瑊、李瑰。這兄弟幾個大都比較有德行和才幹,比如襄郡王李琛在任地方官的時候爲政寬簡,被轄區的各族人民愛戴;再有漢陽郡王李瑰,出使突厥時不卑不亢,突厥頡利可汗一氣之下來硬的把他扣了起來,結果李瑰不吃這一套,頡利沒有辦法,只要放他回去,後來在出任荊州都督的任上處理政務、安撫少數民族都有很一手,挺有政績的。最厲害的就算李孝恭了。

唐高祖剛剛打進首都長安就命李孝恭到招撫巴蜀(巴蜀可是天府之國,很好的後勤保障基地),也就是勸這裡的地方官僚趕緊來歸順,並取得很大的成功,三十多個州都被他搞定,他又揮師一舉殲滅了食人惡魔朱粲(把成千上萬的婦女兒童當軍糧吃掉)。在李靖的配合下,滅掉了南樑蕭銑,可以說李唐初唐時期三分天下,其中有一分是李孝恭一個人搞定的。而且李孝恭最牛逼之處是他從長安開始,一直打到了南海邊。整個人帶勸降帶打下來的地盤,比竇建德與王世充加起來還要大。

除了這幾位既打打仗,又能撫民的子侄之外,李淵還有李神通,李神符等十八個侄子(有名有姓,沒有功績沒有史書記載的不算)反觀王世充的子侄,幾乎全是坑爹貨,除了被影視劇黑得最慘的王仁則還有點本事之外,其他一個比一個坑爹。李淵任用子侄,最多碰到一個李元吉與李孝基一子一侄坑了他一把,然而王世充任用的子侄,除了王仁則之外,全部都是坑貨。

李世民聞言哈哈大笑:“陳大將軍真乃妙人,真是一語中的。”

陳應其實也暗暗嫉妒李虎的能生,他生了八個兒子,與李淵同輩份的堂兄就十七人,如果算上李建成兄弟的堂兄弟,足足二十多人,這些人當然也不全然是人才,也有幾個坑貨,但是大部分李唐宗室都是非常牛逼的人物。

反觀侯莫陳氏,關鍵整個家族到了陳應這一代,幾乎沒有能拿得出手的人才。當然他自己如果不是擁有一顆後世的靈魂,估計早就被蘇護玩死了。

李世民看着陳應沉默,好奇的問道:“以陳大將軍之見,那麼王世充是什麼樣的人呢?”

“王世充是個極謹慎的人,”陳應該擡起頭,看向遠方。“所以,我們的這次征伐王世充,要在戰略上藐視敵人,戰術上重視敵人。”

李世民喃喃的自語道:“戰略上藐視敵人,戰術上重視敵人……克明,記錄下來,一個字都不要漏!”

看到杜如晦充當李世民的記事文書,陳應突然想起歷史上被宋代列入《武經七書》之一的《李衛公問對》,難道這次會面,將來也會記入史書,成爲《陳郡公問對》。

想到這裡,陳應臉上的表情頓時精彩極了。

不過,陳應倒沒有緊張。自己雖然不像李靖那樣對《孫子兵法》有着非常高的造詣,然而陳應在軍事領域的看法上,卻不一定會弱於李靖。

當天慢慢黑的時候,李世民與陳應從中原大戰,講到了漠北草原,李世民知道陳應曾以弱師大勝突厥,現在他也非常關心這個問題。

事實上突厥問題並不是李唐一代的問題,用後世的話說,這叫歷史遺留問題。陳應知道遊牧民族爲禍害北方長達兩千餘年,匈奴人滅亡之後,鮮卑人在草原上興起,隨後就是柔然人,當柔然人沒落之後,緊接着又是契丹人,接着在契丹人沒落之後,女真人興起,女真人像一顆流星一樣,崛起得迅速,衰敗得同樣迅速,如同曇花一現。接着蒙古人興起。

提到這個問題,陳應想了想道:“農耕民族跟遊牧民族進行的戰爭,農耕民族永遠都處在不利的地步。遊牧民族不管在農耕民族的地盤上搶到了什麼都是勝利,而農耕民族能收穫的只有遊牧民族的生命,基本上談不到收益。”

李世民憤憤道:“難道說在陳大將軍眼中,沒有足夠的利益,就任由突厥豺狼肆意屠戮我華夏百姓?要記得非我族類,其心必異。”

陳應道:“臣可沒有說不打,而是如何打的問題,突厥人與其他遊牧民族一樣,來去如風,他們執行的戰略其實可以分爲十六字方針“敵進我退,敵駐我擾,敵疲我打,敵退我追。所以,單純的從軍事方面,根本無法解決突厥問題,必須軍事和政治、經濟三管齊下,這纔可以徹底的解決突厥。”

李世民聽到這話,眼睛不禁陡然一亮,興奮的問道:“如何三管齊下?”

第五十三章敵人來了第一四六章意想不到的官第二三零章一定要親自當莊家第七十四章來世再見第二八三章宋侍中莫讓我爲難(二更)第一百一十章細節決定成敗第一零四章李世民會獵定襄(二更)第十五章文明星火燎原(二)(三更)第一三五章居然嚇哭了第二五一章強軍在手何處去不得?第七十九章侯莫陳氏家訓第一一三章沒有問題纔怪第二六一章國之將亡必出妖孽(三更)第二十二章天下大還是朝廷大(一更)第五十七章驅羊衝陣第八十章豔若桃花第五十六章如喪考妣第六十九章投降降你麻痹(一更)第九十七章富貴險中求第七十八章一萬泉邊磨刀霍霍第二七五章功夫再高也怕火燒(二更)第二二二章新概念戰爭(四)第三十五章殺豬也沒有那麼快第六十五章麻煩大了第一九九章英明盡毀丟人現眼分類強推感言第一九四章不必理會繼續進發第四十二章撿個大將軍當馬奴第一一七章狹路相逢勇者勝第一一二章給臉不要要頭何用?第八十八章罪惡的奴隸貿易(上)第四十四章誰能力挽狂瀾?(一更)第四十八章雪夜奔襲靈州第一八七章初戰不利退兵二十里第一六一章從源頭扼殺第二章高句麗楊萬春死得真冤第二四一章不在其位不謀其政(二更求訂閱)第二三零章一定要親自當莊家第二四零章殺了他一了百了(三更)第二二一章新概念戰爭(三)第二三零章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第一七五章計劃趕不上變化分類強推感言第五十三章敵人來了第二十四章此情無計可消除(一更)第六十七章先禮後兵第二一九章新概念戰爭(爲護法無想無情加更)第八章少生兩條腿第九十四章王薄降唐(二更)第八十二章只能金戈鐵馬絕對不能用道義第三十五章嚇得尿了第三十三章殺戮開始(三更)第二八七章大唐的人口問題(一更)第一一四章長孫無垢的艱難選擇第一六五章給本將軍輾死這幫傻逼第一二六章薛仁貴攜美闖安西第六十一章憤怒(三更)第七章集體榮譽感第二七五章異變迭起席捲而去(二更)第三十一章明修馳道暗渡河西第五章眼睛看到的不一定真實第二十六章不堪入目第八十一章聯合起來共抗大唐第九十九章人爲財死鳥爲食亡第四十三章打到牀上去第三十三章會叫的孩子有奶吃第二四四章能用錢解決的事就不是事第九十七章富貴險中求第一六一章李世績絕對不會袖手旁觀第一二三章侯莫陳崇的猛虎義從第四十章不服氣死去第三十一章明修馳道暗渡河西第二七二章命運之戰天下誰屬(一更)第一四六章意想不到的官第五十五章未卜先知(一更)第一百零四章他必須活到那個時候第三十一章鑄造軍魂第一五三章真相真的很重要嗎?第一五六章舊規矩害死人第三十二章初會李建成(上)第四十七章若不取之天必棄之(二更)第三十一章二子奪嫡還是三子奪嫡?(一更)第一三二章好兵都是打出來的第五十四章救兵來了第四十七章政治風暴(三更求訂閱)第三十八章縣令算個屁第一五四章改變中的李秀寧(爲長老無想無情加更)第一七八章被燒壞的玉鉞第九十六年反松贊干布聯盟建立第二四零章殺了他一了百了(三更)第四十六章組團上青樓第九十章李世民的拉攏第一五二章以上犯上當不當殺第四十三章始畢可汗震怒第十三章進退兩難第二二三章識大體顧全大局第九十一章折服許敬宗(二更)第一四三章怎麼沒有勝利的喜悅第七十三章身世之謎第三章急智生擒賊首
第五十三章敵人來了第一四六章意想不到的官第二三零章一定要親自當莊家第七十四章來世再見第二八三章宋侍中莫讓我爲難(二更)第一百一十章細節決定成敗第一零四章李世民會獵定襄(二更)第十五章文明星火燎原(二)(三更)第一三五章居然嚇哭了第二五一章強軍在手何處去不得?第七十九章侯莫陳氏家訓第一一三章沒有問題纔怪第二六一章國之將亡必出妖孽(三更)第二十二章天下大還是朝廷大(一更)第五十七章驅羊衝陣第八十章豔若桃花第五十六章如喪考妣第六十九章投降降你麻痹(一更)第九十七章富貴險中求第七十八章一萬泉邊磨刀霍霍第二七五章功夫再高也怕火燒(二更)第二二二章新概念戰爭(四)第三十五章殺豬也沒有那麼快第六十五章麻煩大了第一九九章英明盡毀丟人現眼分類強推感言第一九四章不必理會繼續進發第四十二章撿個大將軍當馬奴第一一七章狹路相逢勇者勝第一一二章給臉不要要頭何用?第八十八章罪惡的奴隸貿易(上)第四十四章誰能力挽狂瀾?(一更)第四十八章雪夜奔襲靈州第一八七章初戰不利退兵二十里第一六一章從源頭扼殺第二章高句麗楊萬春死得真冤第二四一章不在其位不謀其政(二更求訂閱)第二三零章一定要親自當莊家第二四零章殺了他一了百了(三更)第二二一章新概念戰爭(三)第二三零章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第一七五章計劃趕不上變化分類強推感言第五十三章敵人來了第二十四章此情無計可消除(一更)第六十七章先禮後兵第二一九章新概念戰爭(爲護法無想無情加更)第八章少生兩條腿第九十四章王薄降唐(二更)第八十二章只能金戈鐵馬絕對不能用道義第三十五章嚇得尿了第三十三章殺戮開始(三更)第二八七章大唐的人口問題(一更)第一一四章長孫無垢的艱難選擇第一六五章給本將軍輾死這幫傻逼第一二六章薛仁貴攜美闖安西第六十一章憤怒(三更)第七章集體榮譽感第二七五章異變迭起席捲而去(二更)第三十一章明修馳道暗渡河西第五章眼睛看到的不一定真實第二十六章不堪入目第八十一章聯合起來共抗大唐第九十九章人爲財死鳥爲食亡第四十三章打到牀上去第三十三章會叫的孩子有奶吃第二四四章能用錢解決的事就不是事第九十七章富貴險中求第一六一章李世績絕對不會袖手旁觀第一二三章侯莫陳崇的猛虎義從第四十章不服氣死去第三十一章明修馳道暗渡河西第二七二章命運之戰天下誰屬(一更)第一四六章意想不到的官第五十五章未卜先知(一更)第一百零四章他必須活到那個時候第三十一章鑄造軍魂第一五三章真相真的很重要嗎?第一五六章舊規矩害死人第三十二章初會李建成(上)第四十七章若不取之天必棄之(二更)第三十一章二子奪嫡還是三子奪嫡?(一更)第一三二章好兵都是打出來的第五十四章救兵來了第四十七章政治風暴(三更求訂閱)第三十八章縣令算個屁第一五四章改變中的李秀寧(爲長老無想無情加更)第一七八章被燒壞的玉鉞第九十六年反松贊干布聯盟建立第二四零章殺了他一了百了(三更)第四十六章組團上青樓第九十章李世民的拉攏第一五二章以上犯上當不當殺第四十三章始畢可汗震怒第十三章進退兩難第二二三章識大體顧全大局第九十一章折服許敬宗(二更)第一四三章怎麼沒有勝利的喜悅第七十三章身世之謎第三章急智生擒賊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