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可惜缺了一副好牙口

“我們現在最缺的就是時間!”李建成嘆了口氣。

大唐剛剛打敗了東突厥,接受了東突厥一百三十多萬部衆,這些人口雖然按照門下省政事堂的意見,採取打亂、分散安置的辦法。

不過,這些突厥人並沒有真正歸心,他們周圍需要二十多萬唐軍將士時刻戒備着。哪怕李建成有心想打,他也沒有實力。

“陛下的意思是……準備接受?”魏徵望着李建成問道。

其實,暫時的和平更符合大唐的利。不過,要犧牲李建成的女兒,所以魏徵並沒有發表他們的意見。

李建成苦笑道:“吐蕃來使,名爲求親,實則威逼,用大唐與吐蕃四十七個邊州,一百五十九座城池作爲威脅!”

說到這裡,李建成的臉色陰沉如水,一臉殺氣的道:“咱們大唐,理當策馬揚鞭,橫掃宇內!現在軍馬未動,就先去向吐蕃送公主乞和,這算是什麼事兒!不行!絕對不行!”

房玄齡感慨的道:“糧草還沒有齊備,甲冑還沒有齊全,更重要的是,我們還沒有做好向吐蕃用兵的準備,此時用兵,有悖兵法。”

魏徵也道:“陛下,治大國如烹小鮮,不能一味的輕銳氣盛,可天下之事,該勇猛精進的時候勇猛精進,該忍耐妥協的時候忍耐妥協,總不可能永遠只憑一股豪情就橫掃宇內的。激勵士氣的時候,話可以說得慷慨激昂,但真要辦事時,還是得落到實處啊。”

李建成望着魏徵道:“你錯了!”

然後,李建成又指着房玄齡道:“你也錯了,你們都錯了!”

魏徵愕然。

房玄齡又疑惑不解。

他們二人都是聰明人,實在不明白,李建成所指他們錯在何處。

畢竟,大唐如今正處於表面上的強大,實際上非常虛弱。大唐正需要時間來消化戰勝東突厥的勝利果實。

一旦用時間充足,大唐完全消化了東突厥的一百三十多萬人口,吐蕃將會面對一個比現在更加強大三倍的大唐。

李建成道:“自武德初,我大唐立國以來,吐蕃先後一百五十三次入侵大唐,劫、殺我大唐臣民不下二十萬人。”

魏徵和房玄齡也都沉默不語。

唐與吐蕃可以算是世仇,早在武德元年大唐攻滅薛舉,戰領秦、涼、河、沙、甘、肅等州,與吐蕃直接接壤以來,吐蕃就開始自隴右、巴蜀、劍南道……

李建成接着道:“我們大唐與吐蕃我們有親嗎?”

事實上,大唐的朝廷上上下下都非常明白,吐蕃與大唐非常沒有親,還有仇。

房玄齡沉吟道:“或許……吐蕃人是見我們滅了東突厥,擔心……”

“若是他們擔心大唐趁機攻滅吐蕃,他們就不會帶着吐蕃人的傲慢前來長安乞和!”

房玄齡問道:“陛下是在懷疑什麼?”

“朕懷疑,對方提出這樣的條件,好像是將我們大唐都算計進去了!”李建成沉吟道:“他們是算準了,我們一定會答應,因爲這對我們大唐是最有利的。可是,吐蕃人憑什麼會幫我們考慮問題?我可不相信這些胡人會來替我們設想!所以想到最後,我只能想到兩點,要不,就是吐蕃人自身出了亂子,要不,就是他們這麼做背後另有陰謀!”

“陰謀?什麼陰謀?”魏徵問道。

“朕也不知道!”李建成坦率地道:“朕只是感到這件事不對勁!”

李建成一邊想,一邊返回太極宮。

李建成自然是一個非常聰明的人,他在考慮吐蕃這麼做的真正用意。

帶着傲慢與威脅的態度,前來長安求親。

結果無非兩個。

答應或不答應。

答應的話,大唐會失去一個公主?

不,爲了社稷和天下蒼生,李建成還真不擔心失去一個公主。

即使像隋朝和親一樣,嫁一個公主去吐蕃,攜帶貴重的嫁妝,一千陪嫁侍女、僕從,兩百宮娥、宦官,十數萬貫錢糧。

這些東西,真的不重要。

就在李建成與房玄齡走到太極宮玄武門的時候,李建成將心中的話整理了一下,才道:“剛纔,朕在這裡還要算另外的一筆賬:那就是,如果我們和吐蕃議和,會失去什麼!”

“失去什麼?”魏徵緊張的問道。

李建成沒有回答魏徵的話,轉而望着李安儼道:“李安儼,你說,我們大唐一旦接受吐蕃人的議和求親,將會失去什麼?”

李安儼想了想,突然望着玄武門城牆上,一名執勤的元隨禁軍將士正在打着哈欠。

李安儼恍然大悟的道:“陛下、房相、魏相,末將明白了!”

李建成滿意的點點頭。

房玄齡問道:“我們將失去什麼?”

“我們會丟掉我們大唐的雄心壯志!”李安儼原本還真沒有想到到底是什麼原因,可是在看到玄武門的時候,他終於明白了過來。

四年之前,玄武門前,血流成河、屍骨如山。三年之前,也差點在這個地方釀成驚天血案。

然而,時隔三年,這些駐守在玄武門城門樓上的元隨禁軍將士,他們腰間贅肉橫生,早已不復當年之勇。看着他們的臀部大的無法擠進馬鞍之內,看着甲冑已經無法裝下他們的大肚腩,李安儼終於想通了這個問道。

在房玄齡和魏徵的期盼下,李安儼脫口而出道:“陛下,這次吐蕃議和求親,其實就是一次試探。我們或許能得到一時的和平,卻很可能會從此失去和吐蕃一決高下的霸氣!當我們向吐蕃人低過一次頭以後,如果吐蕃人再向我們提出第二個條件時,我們會不會想,反正已經低過一次頭,無妨再忍耐一回。然後,就會有第三回、第四回、第五回……當我們的銳氣被他們這種漸漸逼近的步伐消磨殆盡後,若他們的鐵蹄再一次忽然奔來,那時候,我們是否還有勇氣拾起對抗他們的戰刀?”

魏徵仔細想想,李安儼的話不是沒有可能。

雖然這只是李安儼一廂情願的說法,他也拿不出真憑實據。

可是,李安儼的話,又何嘗沒有道理?

如果,吐蕃真有意求親,姿態放低,態度卑謙,何嘗不能如願。

……

戰爭,不是解決問題的唯一途徑。然而,作爲大唐安西大都護、驃騎大將軍的陳應,陳應感覺,唯有戰爭才能對得起驃騎二字。

要不然,就會辱沒霍驃騎的威名。

陳應率領一萬餘名安西軍騎兵一路南下,非常快速的抵達崑崙山北側。

馬周疑惑的望着陳應,他還以爲陳應只是做做樣子。可是,眼看着越過崑崙山脈,就要進入吐蕃境內。

馬周有些擔心的道:“主上,吐蕃多山,我們鉤鐮槍騎兵的戰鬥力無法發揮出來,我們恐怕對付不了五百多萬吐蕃人!”

吐蕃,與中原不一樣。在吐蕃,面積超過一萬畝平地,都是非常罕見的。

“我有辦法對付他們!”

陳應刻竟讓張士貴、段志感率領安西軍一部,從旁遮婁普進攻吐蕃。刻意製造一種輕敵冒進的架勢。

主要目的就是爲了吸引吐蕃人主動出擊。

吐蕃高原非常大,而且山多。

兵馬越多,對於後勤的壓力則會更重。

戰爭從來不是依靠人口可以取勝的,雖然陳應麾下只有一萬多人馬,不及吐蕃總兵力的三十分之一。

陳應望着馬周輕鬆的笑道:“咱們雖然只有一萬多人馬,補給依舊是一個非常大的問題。你只要負責好全軍後勤,吐蕃人有我來對付!”

陳應對於這次出征吐蕃,有着明確的通盤考慮。

陳應命令羅士信作爲全軍先鋒部隊,率領兩個折衝府共三千騎兵向前快速挺進,爭取早日抵達桑丹康。

陳應這麼做的目的有兩點,第一是安西內部的細作看着陳應“輕敵”,其次就是讓吐蕃人有信心有勇氣可以勇敢一戰。

成名太早也不見得是什麼好事。

畢竟,現在陳應要想扮豬吃老虎已經不可能了。

哪怕吐蕃人偏遠,哪怕吐蕃人消息閉塞。

可是,成了吐蕃國師,可以左右吐蕃局勢的宇文化及也絕對不會輕視陳應。

血淋淋的教訓擺在眼前,任何輕視陳應的人都會死得很慘。

正應了那句話,任何時候,計劃永遠趕不上變化。

就在羅士信所部剛剛翻閱崑崙山的時候,突然對面山谷馬蹄聲大作。

“得得得……”

聽着馬蹄聲雜亂而響,羅士信揚起手。後面的鉤鐮槍騎兵,立即端平鉤鐮槍,排成三十騎一排,將整個山谷堵得嚴嚴實實。

終於,視線盡頭。

數十名騎兵揚起大股塵煙。

距離還有一箭之外,馬上騎士揚起手大吼道:“羅大將軍,緊急軍情,帶我去見陳大將軍!”

這名背嵬軍將士恰恰是從原定遠軍將士中抽設出來的,曾經作爲羅士信的部曲,一眼就看到了羅士信。

羅士信雖然不認識這名士兵,不過能一口準確的叫出自己的名字,應該是自己人。因爲羅士信槍下,很難逃過一死。

羅士信望着模樣悽慘的信使道:“怎麼回事?劉統軍呢?”

時間不長,信使抵達陳應面前。

信使向陳應稟告道:“啓稟陳大將軍,劉統軍所部五千人馬在康延居城被圍!”

“什麼?”陳應驀然心中一緊,急道:“詳細說來!”

信使躬身說道:“原本蘇毗茹已經是我們背嵬軍的勢力範圍,蘇毗那珍率領蘇毗部向我們大唐投降。三個月前,蘇毗那珍向尋副將求援。尋副果斷率領三千兵馬解圍康延居城!”

“康延居城一仞孤城不可久守,而且就算守住了也沒什麼大的意義!”陳應道:“他們難道不知道這是陷井嗎?”

信使難以啓齒。

原本那個醜陋不堪的蘇毗女王,居然與尋相有了夫妻之實。後來珠胎暗結,反而給尋相生了三個孩子。

因爲自己的孩子跟着蘇毗那珍,尋相明知是計,還是一頭插進了吐蕃人的包圍圈。

“尋副將與三千背嵬軍兄弟被圍,劉統軍也不能見死不求!”信使喝了一水囊水,這才緩緩道:“這是打了一場糊塗仗,也不知道怎麼的,原本投降我們的吐蕃部落,現在突然間向我們發起進攻,我們背嵬軍不備,損失慘重。現在吐蕃茹達仁負責統領吐蕃十數萬軍隊,全力攻打康延居城!”

陳應一擰,冷聲道:“我們必須前去營救!”

劉仁軌鄭重搖搖頭道:“大將軍,這裡面……恐怕有鬼!”

“與此同時,我們不能顧首舍尾。吐蕃人的一部分兵馬,就虎視眈眈的盯着涼州。一但我們在蘇毗有所動作,他們就很有可能會趁虛而入攻打涼州斷我後路。”

陳應想了想,說道:“我需要平陽公主的配合作戰。郭洛,以最快的速度聯絡平陽公主,讓她接掌安西都護府其餘兵馬,命郭孝恪率領安西各鎮,與本大將軍匯合。”

“是!”郭洛策馬而走。

陳應大聲下令,道:“全速行軍。目標――康延居!”

衆將驚愕,“大將軍,不去那曲了?”

陳應道:“形勢有變,改道康延居!”

“是!”

大部人馬加快行軍,所有的輜重糧草都暫時脫離了大部隊,延後押運。

……

康延居,這座石頭城就是原蘇毗國的國都。隨着背嵬軍的實力越來越強大,早在三年之前,背嵬軍就控制了蘇毗國的二十二城。

雖然說,蘇毗國已經成爲歷史。

可是,蘇毗那珍對於蘇毗國還有着深厚的感情。

這裡河水密集,溝壑縱橫。

居住在這裡安心養胎的蘇毗那珍根本就沒有想到吐蕃軍隊居然突然攻打這裡。

區區不到部落兵的蘇毗那珍只好向她的情人尋相求援。

尋相雖然來了,可是卻沒能突破吐蕃人的包圍圈,反而把三千背嵬軍困在這裡。

慢慢的,這場莫名奇妙的仗,打成了添油戰術。

尋相被困,劉統來救。

結果包圍在周圍的吐蕃軍隊更加多了,粗略估計不下十萬人。

除了最初吐蕃人確實不計傷亡猛攻之外,當劉統派出信使向陳應求援之後。

吐蕃人反而停止了進攻,如果劉統不試圖突圍,他們就在周圍安心的放養喂牛。

站在城牆,張望着外面的吐蕃人。

副相苦笑道:“對不起,老劉,我連累了你,還有衆兄弟們!”

這是一個陰謀,非常大的因謀。

如果尋相再看不出來,這些年他就活到狗身上了。

劉統淡淡的笑道:“用陳大將軍的話說,吐蕃人想圍點打援,可惜缺了一副好牙口!”

尋相疑惑的道:“你是說……陳大將軍會來?”

劉統笑道:“這等美事,豈能少了陳大將軍!”

第六十七章連環火馬一地血泥第六十章軍紀的本質就是絕對服從(二更)第四十四章人之將死其言也善第一一八章陳應的威懾力第二十三章一車八馬十萬斤第三十五章所向睥睨(五更求訂閱)第二四五章給陛下一個機會第八十章寧殺錯勿放過(二更)第三十九章射崩了第二十七章以胡治胡爲何不可第一百一十章細節決定成敗第三十章機會永遠留給準備好的人(二更)第一二一章寧學桃園三結義不學瓦崗一爐香第五十六章斬將奪旗捨我其誰第一九三章孤注一擲勝利或者死亡第二十二章初戰失利第二七九章我若登基許你楚地封王第二三八章外強中乾斬首行動第二七六章我們的戰爭纔剛剛開始第六十六章外強中乾的空城計第一百零四章他必須活到那個時候第二十二章初戰失利第八十五章李世民出鎮太原第一八九章母狼一樣的李道貞第七十章此處無聲勝有聲第一二五章區區西域突厥何足掛齒(二更)第八十一章李秀寧的下堂書第七十三章一地血肉之路(一更)第十三章割腦袋換糧食第六十三章香車美人第一九六章混世魔王專招下三路招呼第七十六章那一槊的風情第二一八章缺德冒煙的損餿主意第二六四章以子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三更)第一二五章趁他病要他命第一五六章生殺大權一念而決(一更)第一七四章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一更)第三十五章飛錢的防僞技術(一更)第三十四章匹夫無罪懷壁其罪第一百章九寺五監第三十六章戰略計劃第八十四章廢太子改立秦王第五十二章可憐天下父母心第三十章陛下您真要殺微臣第一零七章不作就不會死第五十六章如喪考妣第一二三章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第一三七章三天三千里陳應會飛嗎?第四十三章靈州烽煙再起第一七一章莫離支不要再做夢了第一六九章慕容伏允你還記得故人否第一六四章誰能橫刀立馬唯我陳大將軍第四十九章天問第十五章夏國凌敬第十三章進退兩難第一五八章阿史那思摩大意失荊州第二八二章成則爲王敗則爲寇第八十一章聯合起來共抗大唐第七十二章柳成蔭第一七八章會叫的孩子有奶吃(爲仁者無敵87加更)第二五一章強軍在手何處去不得?第一四三章怎麼沒有勝利的喜悅第二六零章屋漏偏逢連天雨第五十七章噁心到了第二八零章我若死你一定會斷子絕孫(爲掌門無想無情加更)第二零三章太子就是比秦王強第四十五章受命平叛第六章繼續和稀泥第二十八章人生自古誰無死第一二八章陳應的王道與霸道第二一六章最壞的就是混個從龍之功第一六四章楊文乾造反真正的原因第一六四章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首第三十六章爹爹你趴在娘身上做什麼第六十二章陌刀軍(上)第八十五章算計劉文靜第二十二章詭異的女子第五章巾幗不讓鬚眉第一百零四章他必須活到那個時候第八十四章窮是原罪搶劫是本能第十三章佛門信物第九十八章帶她看盡人間繁華第九十四章把他從烏龜殼裡鉤出來第八十二章只能金戈鐵馬絕對不能用道義第五十五章父愛如山母愛如水(二更)第八十章招攬羅士信(上)第九十二章放火焚燒大非川第二十二章詭異的女子第三十八章家世難寧第一一五章女皇是怎麼樣練成的第一六七章精度不夠密度來湊第一三四章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第六十三章請君入甕第一七六章季孫之憂蕭牆之內第四十五章集中力量解決突厥問題第四十一章尉遲恭第一五四章皆大歡喜的搶劫第六十三章陳應發瘋了第一章人逢喜事精神爽(三更)第一三八章王家伺候不長
第六十七章連環火馬一地血泥第六十章軍紀的本質就是絕對服從(二更)第四十四章人之將死其言也善第一一八章陳應的威懾力第二十三章一車八馬十萬斤第三十五章所向睥睨(五更求訂閱)第二四五章給陛下一個機會第八十章寧殺錯勿放過(二更)第三十九章射崩了第二十七章以胡治胡爲何不可第一百一十章細節決定成敗第三十章機會永遠留給準備好的人(二更)第一二一章寧學桃園三結義不學瓦崗一爐香第五十六章斬將奪旗捨我其誰第一九三章孤注一擲勝利或者死亡第二十二章初戰失利第二七九章我若登基許你楚地封王第二三八章外強中乾斬首行動第二七六章我們的戰爭纔剛剛開始第六十六章外強中乾的空城計第一百零四章他必須活到那個時候第二十二章初戰失利第八十五章李世民出鎮太原第一八九章母狼一樣的李道貞第七十章此處無聲勝有聲第一二五章區區西域突厥何足掛齒(二更)第八十一章李秀寧的下堂書第七十三章一地血肉之路(一更)第十三章割腦袋換糧食第六十三章香車美人第一九六章混世魔王專招下三路招呼第七十六章那一槊的風情第二一八章缺德冒煙的損餿主意第二六四章以子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三更)第一二五章趁他病要他命第一五六章生殺大權一念而決(一更)第一七四章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一更)第三十五章飛錢的防僞技術(一更)第三十四章匹夫無罪懷壁其罪第一百章九寺五監第三十六章戰略計劃第八十四章廢太子改立秦王第五十二章可憐天下父母心第三十章陛下您真要殺微臣第一零七章不作就不會死第五十六章如喪考妣第一二三章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第一三七章三天三千里陳應會飛嗎?第四十三章靈州烽煙再起第一七一章莫離支不要再做夢了第一六九章慕容伏允你還記得故人否第一六四章誰能橫刀立馬唯我陳大將軍第四十九章天問第十五章夏國凌敬第十三章進退兩難第一五八章阿史那思摩大意失荊州第二八二章成則爲王敗則爲寇第八十一章聯合起來共抗大唐第七十二章柳成蔭第一七八章會叫的孩子有奶吃(爲仁者無敵87加更)第二五一章強軍在手何處去不得?第一四三章怎麼沒有勝利的喜悅第二六零章屋漏偏逢連天雨第五十七章噁心到了第二八零章我若死你一定會斷子絕孫(爲掌門無想無情加更)第二零三章太子就是比秦王強第四十五章受命平叛第六章繼續和稀泥第二十八章人生自古誰無死第一二八章陳應的王道與霸道第二一六章最壞的就是混個從龍之功第一六四章楊文乾造反真正的原因第一六四章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首第三十六章爹爹你趴在娘身上做什麼第六十二章陌刀軍(上)第八十五章算計劉文靜第二十二章詭異的女子第五章巾幗不讓鬚眉第一百零四章他必須活到那個時候第八十四章窮是原罪搶劫是本能第十三章佛門信物第九十八章帶她看盡人間繁華第九十四章把他從烏龜殼裡鉤出來第八十二章只能金戈鐵馬絕對不能用道義第五十五章父愛如山母愛如水(二更)第八十章招攬羅士信(上)第九十二章放火焚燒大非川第二十二章詭異的女子第三十八章家世難寧第一一五章女皇是怎麼樣練成的第一六七章精度不夠密度來湊第一三四章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第六十三章請君入甕第一七六章季孫之憂蕭牆之內第四十五章集中力量解決突厥問題第四十一章尉遲恭第一五四章皆大歡喜的搶劫第六十三章陳應發瘋了第一章人逢喜事精神爽(三更)第一三八章王家伺候不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