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語不驚人死不休(二更)

“考慮考慮……”的潛臺詞,就是不予考慮。聽到這個話,李世民非常失望。隨着洛陽大敗,李世民雖然沒有處罰,可是卻沒有升官。特別是秦瓊、程知節、謝映登、牛俊達等瓦崗舊將的投降,讓李世民非常爲難。

因爲,李世民暫時被剝奪了軍職,只剩下一個掛名的尚書令,至於天策上將這個名號,差不多就等於原本陳應的冠軍大將軍,只是一個武散官虛銜,並沒有實際的要務。那麼問題來了,秦瓊、程知節、牛俊達等諸將如何安排,卻是迫在眉睫的問題。

一個組織也好,一個集團也罷,所謂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有共同的理念,最爲關鍵的還是利益。沒有足夠的利益,也沒有組織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如今東宮可謂是風光無限,一下子升上來羅士信、張士貴、張懷威、段志感、馮立、魏文忠、薛萬徹、楊文乾等八個從三品武將。從三品武官,在這個時候,差不多相當於後世的省軍區正職級別,整個大唐滿打滿算也不是三十六位,然而,東宮一下子就涌上來了八個人。更何況還有十六衛大將軍級別的正三品武職,如陳應、羅藝。

從兵權方面考慮,東宮如今直接掌握或間接掌握的兵權,已經超過了大唐的三分之一。原本秦王府在朝廷文官方便,幾乎是一片空白,哪怕褚遂良、褚亮、也不過是一個小小的秘書郎、秘閣、其他人員態度都是搖擺不定,一旦這個難關過不去,李世民就玄了。

什麼理想,什麼兼濟天下,什麼匡復社稷,什麼爲了天下蒼生,這都是虛的。只有切實的利益,這纔是最真實的東西。沒有足夠的利益,整個團體和組織的人心就會散掉,同理,人心如果散了,隊伍就不好帶了。

想到這裡,李世民的心中更加悽苦。

孔子誅少正卯,雖然不合情理,但權術奸詐,卻因這一刀而使得權臣畏懼,市井安然。李淵如今欲效仿先賢,行權霸之術,殺凌敬而震懾竇建德,離散河北文武之心。

當然,無罪而誅,難免讓天下人不服,故而李淵設了這麼一個局。坐實凌敬裡通突厥,欲圖謀反之罪,一旦李世民配合,讓褚亮模仿凌敬的筆跡,休說凌敬百口莫辯,必死無疑,就連竇建德也難以倖免。

道理雖然懂,可是,擅長模仿別人筆跡的並不單指褚亮一人,秘閣虞世南同樣也擅長模仿別人的筆跡,現在虞世南作爲降臣(他曾投降竇建德,任中書侍郎),待罪之身,一旦褚亮在李世民的授意下不配合,李淵則可以找虞世南,那麼虞世南在這個情況下,恐怕會拿凌敬的人頭,以示其誠。

看着李淵絲毫沒有同意的意思,李世民還真不知道怎麼辦纔好。

如果秦瓊和程知節被雪藏,他們心中會不會有怨言,會不會有什麼想法,李世民拿捏不準,關鍵是這樣以來,會給秦王府諸將釋放一個信號,李世民前途堪憂。

官場,其實就像後世的股市。人人趨利避害。一旦有什麼風吹草動,都會引得一番風聲鶴唳。只要皇帝對哪個大臣露出心儀之色,恐怕他馬上就會門庭若市,如果一個大臣被貶低,他就會變得門可羅雀。

現實就是如此殘酷。

要說起來,李世民也不是沒有戰敗過,也不是沒有坐過冷板凳,關鍵是,以前做冷板凳的時候,他的秦王府都是原班人馬,大家知根知底,對他有着絕對的信心。

可是,關鍵是現在他與秦瓊、程知節、謝映登、牛俊達卻沒有長時間的瞭解,秦瓊、程知節、他們幾個都是有“前科”的人,王世充給他們每人統領一千餘兵馬,他們馬上撂挑子不幹了。如今,李世民連一千兵馬都不能給他們,他們會怎麼樣?還真說不準。

要說東宮魏徵受爲李建成信任,而且又是李密的心腹,原本瓦崗諸將的智囊,現如今李世民,最擔心的是,魏徵出面,把秦瓊、程知節、謝映登他們四人拉到東宮陣營裡去,那樣對於李世民來說,纔是致命性的打擊。

李世民喝着懷裡的葡萄釀,感覺卻無比的苦澀,腦袋中更是空空如也。

渾渾噩噩,渾然不知魂歸何處,不知道坐了多久。

李世民終於醒悟了過來,他衝一旁邊伺候的宦官問道:“父皇如今何在?”

宦官躬身道:“回稟秦王殿下,陛下,如今正在臨潮閣會見陳駙馬!”

“替孤傳句話,秦王必不負父皇所託!”此時李世民已經轉過彎,什麼都是虛的,他如今只需要扮演好一個角色,那就是最聽話的兒子。

……

甘泉宮臨潮閣,李淵帶着工部尚書武士彠,以裴寂與陳應商量,陳氏鋼坊的問題。簡單來說,李淵想聽聽陳應的意見,是將他的那些鋼鐵、甲坊、弩坊掛在武器監之下,還是掛在工部之下。事實上武器監也好,工部也罷,都想把這隻會下蛋的金雞爭到手中。

因爲這些鋼坊一年的利潤就多達一百餘萬貫,差不多相當於大唐國庫收入的三分之一。無論是誰,拿到這些產業,哪怕只是經營,幹出成績,升官發財不在話下。一番爭執,結果李淵還是傾向於陳應的便宜表姐夫,李淵的老友工部尚書武士彠。不過,現在李淵還是要聽聽陳應這個專家的意見,再做最後的決定。

陳應聽到李淵叫他的來意,想了想,望着武士譾道:“武尚書,如果把這些工坊,全部放在工部,工部有哪些劣勢?”

陳應這麼問武士譾,其實也不算是爲難他,而是要看看武士譾是不是到底合適的人選,搞工業,絕對不能大躍進,雖然高爐鍊鋼的技術並不算高明,可是對於這個時代而言,依舊是躊時代的先進科技。

如果按照工部的那些工作模式,很可能會把好事辦成壞事,至少陳應的這兩座高爐,根本就可能發揮出原本的效率。

武士彠想了想道:“工部最大的劣勢,就是我們工部,規模生產的經驗基礎薄弱,現有的幾個工坊,工匠的技術不高,接收之後,可能會面臨着缺乏高水平工匠的障礙。”

懂行啊,陳應在心裡道。但他臉上卻是不動聲色,說道:“這麼說來,武尚書對工部的工匠技術情況,也是比較瞭解的羅?”

“我曾經在在工部幾個工坊觀摩了三個多月。”武士彠自豪地說道。

“原來如此。”陳應又點了點頭,道:“那你說,這個問題我們該如何解決呢?”

聽到陳應反問,又年看到李淵期許的目光,武士彠侃侃而談道:“我覺得可以有幾個辦法。第一,將原來的工坊工匠,全部留用,並且擢升他們的待遇……”

不等武士譾說完,陳應就打斷道:“擢升他們的待遇,恐怕有些爲難!”

“爲難?”李淵非常好奇的問道:“這有什麼好爲難的?他們的各個坊署,你所謂廠長,直接委任爲正七品署令,次者從七品,各級管事和工匠則以此類推。”

陳應突然語不驚人死不休的道:“陛下,這恐怕不夠。臣在建立工坊的時候,把工匠分成三等九級,既第三等最低,爲匠工。三個月學徒期滿,自動成爲三等匠工,做滿一年,則提升成二級匠工,三年以上者,則提升爲一等匠工。匠工之上,則是匠士,分別爲三等匠士,二等匠士,一等匠士,最高級別的是,匠師,以一等匠師爲最高,我給他們開的待遇是,一等匠師年俸祿六百貫。”

“什麼俸祿六百貫?”別說武士彠膛目結舌,就連李淵也震撼異常。

以武士彠的官職,他一個月的俸祿,其實就八千錢,也是就八貫,一年下來,加上俸料三百七十石,加上九百畝職田,其實他的全部合法收入,也不過兩百四十貫錢,不過唐朝的錢比後世的人民幣值錢多了,三品官員的俸祿,對比人民幣大約是一百零一萬六千塊。

可是陳應居然給一等匠師,開出六百貫的俸祿,這可是相當於後世人民幣兩百五十萬元(本文算法,採取論壇平均值,既唐朝貞觀年間,銅錢一貫,約合人民幣四千二百四十八塊)。

陳應給工匠開出這麼高的工資,其實也是非常有道理的。因爲這個時代的鋼鐵賣的價格太高了,一斤高炭鋼,可以賣兩百文,約合人民幣八百多塊,這個時代的鋼鐵價格高得嚇人了。開出這樣的高薪,其實也無可厚非,因爲壟斷行業從業人員的薪水本來就高。

以中國金融行業從業人員的薪水計算,他們平均工資還真不高,大約八千塊上下,可是架不住人家獎金高,年收入二十萬+.

李淵聽到這話,都不知道怎麼說陳應了。

你丫一個工匠開出比當朝一品大員的俸祿高出一倍的薪水,這個消息要是真傳揚出來,還不鬧翻天?

PS:不好意思,有點晚,太晚了,寫着寫着,老程睡着了。到現在剛剛寫好,非常抱歉!

第五十五章父愛如山母愛如水(二更)第七十五章虧大了第五十一章收還是不收第六十五章一刻鐘破關第二十六章大唐崛起第一四零章挖一個大坑請君入甕第二五八章兩國交兵禍不及妻兒(一更)第一六九章慕容伏允你還記得故人否第二三六章封駁之權真宰相第九十七章宿命裡的相逢第二八七章君子但不可欺之以方第八十七章彷彿被抽空(一更)第六十章空頭支票第十五章夏國凌敬第二一六章最壞的就是混個從龍之功第七十章投降的姿勢不對(二更)第一七零章命不好怪得了誰?第九十五章齊王殿下送你五萬兵馬第二五四章人心爭奪戰第一三一章李世民的野望第五章誰能力挽狂瀾唯有陳大將軍第二八一章四海太平天下長安第九章不積細流無以成江海(一更)第九十四章笑道最後第一二九章洛陽城速戰速決第一四四章考慮一下如何分髒第五十九章道之以德齊之以禮第一二七章唐朝的職業化建設第四十五章不足爲慮第一七六章李世民的底氣到底在哪裡?第八十四章窮是原罪搶劫是本能第一百零七章一刻鐘一把陌刀第二六六章只可智取不可力敵(一更)第二五七章解決土地兼併的辦法第六十八章不出手則已一出手石破天驚第一六六章治療暈船最好的辦法第七十七章斷尾求生故佈疑陣(三更)第一八四章替大唐守住中原第一九五章請戰征討西突厥第二零一章程知節血染風采第一四七章不會說人話那就死吧第五十一章率軍攻打統萬城第一二一章咱們現在老賬新賬一起算第一二一章不遠萬里尋找信仰第九十七章唐騎之下何敵不克第一二一章咱們現在老賬新賬一起算第三十八章刺頭(三更求訂閱)第一七四章最後的瘋狂第一二二章以己之短擊敵之長第一七二章魏徵你的膽子肥了啊(一更)第二四七章竇建德被殺誰是真兇?(月票加更)第二零七章大唐陳氏重工集團(二合一大章)第一七四章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一更)第九十二章一刀將狗頭砍下來第九十六章古浪鎮殺意滔天第二六零章屋漏偏逢連天雨第一五二章得罪陳應後果很嚴重(二合一大求票)第十六章恨意難消第七十章投降的姿勢不對(二更)第八章大唐涇陽總管第十二章錢莊是一個好東西(二更)第一八九章母狼一樣的李道貞第一零八章某些人就不是長記性第二十二章非打不可第一六八章痛徹心扉的損失第二八六章梟雄無畏時代終結(三更)第十九章敵人太狡猾第五十八章不見棺材不落淚(三更)第二零五章一刀在手天下我有(月票四百加更)第一九四章敢動我的奶酪找死(爲書友紙天萬賞加更)第三十九章清河馬周第六十八章莫須有第六十五章一刻鐘破關第八十一章三眼神將第二七四章無論勝敗生死不相負(一更)第十八章朕考慮考慮再作決定(一更)第三十七章鬧夠了沒有第八十六章尷尬第八十一章三眼神將第五章誰能力挽狂瀾唯有陳大將軍第一七九章打虎親兄弟上陣夫妻兵(第二更)第二五七章戰鬥力廢了一半(一更)第一四四章此東風非彼東風第二六六章只可智取不可力敵(一更)第二五八章鑄犁爲劍征戰四方第八十九章大唐的安危豈能靠女人的胸脯第九十章魔高一尺第六十章李建成你真是上天的寵兒第一八八章強攻不得那就智取第二二八章真怕關鍵時候掉鏈子第十二章從長計議第十四章雪原陷馬坑第十九章烏加河整編第一六七章武士彠你給老孃等着(二更)第八十七章一招鮮吃遍天第一二三章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第九十章原來都是宇文化及搞鬼第五十四章人啊總是不見棺材不落淚第一六六章陳應是不會虧待表姐的(一更)第九十五章史上第一例刨腹產
第五十五章父愛如山母愛如水(二更)第七十五章虧大了第五十一章收還是不收第六十五章一刻鐘破關第二十六章大唐崛起第一四零章挖一個大坑請君入甕第二五八章兩國交兵禍不及妻兒(一更)第一六九章慕容伏允你還記得故人否第二三六章封駁之權真宰相第九十七章宿命裡的相逢第二八七章君子但不可欺之以方第八十七章彷彿被抽空(一更)第六十章空頭支票第十五章夏國凌敬第二一六章最壞的就是混個從龍之功第七十章投降的姿勢不對(二更)第一七零章命不好怪得了誰?第九十五章齊王殿下送你五萬兵馬第二五四章人心爭奪戰第一三一章李世民的野望第五章誰能力挽狂瀾唯有陳大將軍第二八一章四海太平天下長安第九章不積細流無以成江海(一更)第九十四章笑道最後第一二九章洛陽城速戰速決第一四四章考慮一下如何分髒第五十九章道之以德齊之以禮第一二七章唐朝的職業化建設第四十五章不足爲慮第一七六章李世民的底氣到底在哪裡?第八十四章窮是原罪搶劫是本能第一百零七章一刻鐘一把陌刀第二六六章只可智取不可力敵(一更)第二五七章解決土地兼併的辦法第六十八章不出手則已一出手石破天驚第一六六章治療暈船最好的辦法第七十七章斷尾求生故佈疑陣(三更)第一八四章替大唐守住中原第一九五章請戰征討西突厥第二零一章程知節血染風采第一四七章不會說人話那就死吧第五十一章率軍攻打統萬城第一二一章咱們現在老賬新賬一起算第一二一章不遠萬里尋找信仰第九十七章唐騎之下何敵不克第一二一章咱們現在老賬新賬一起算第三十八章刺頭(三更求訂閱)第一七四章最後的瘋狂第一二二章以己之短擊敵之長第一七二章魏徵你的膽子肥了啊(一更)第二四七章竇建德被殺誰是真兇?(月票加更)第二零七章大唐陳氏重工集團(二合一大章)第一七四章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一更)第九十二章一刀將狗頭砍下來第九十六章古浪鎮殺意滔天第二六零章屋漏偏逢連天雨第一五二章得罪陳應後果很嚴重(二合一大求票)第十六章恨意難消第七十章投降的姿勢不對(二更)第八章大唐涇陽總管第十二章錢莊是一個好東西(二更)第一八九章母狼一樣的李道貞第一零八章某些人就不是長記性第二十二章非打不可第一六八章痛徹心扉的損失第二八六章梟雄無畏時代終結(三更)第十九章敵人太狡猾第五十八章不見棺材不落淚(三更)第二零五章一刀在手天下我有(月票四百加更)第一九四章敢動我的奶酪找死(爲書友紙天萬賞加更)第三十九章清河馬周第六十八章莫須有第六十五章一刻鐘破關第八十一章三眼神將第二七四章無論勝敗生死不相負(一更)第十八章朕考慮考慮再作決定(一更)第三十七章鬧夠了沒有第八十六章尷尬第八十一章三眼神將第五章誰能力挽狂瀾唯有陳大將軍第一七九章打虎親兄弟上陣夫妻兵(第二更)第二五七章戰鬥力廢了一半(一更)第一四四章此東風非彼東風第二六六章只可智取不可力敵(一更)第二五八章鑄犁爲劍征戰四方第八十九章大唐的安危豈能靠女人的胸脯第九十章魔高一尺第六十章李建成你真是上天的寵兒第一八八章強攻不得那就智取第二二八章真怕關鍵時候掉鏈子第十二章從長計議第十四章雪原陷馬坑第十九章烏加河整編第一六七章武士彠你給老孃等着(二更)第八十七章一招鮮吃遍天第一二三章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第九十章原來都是宇文化及搞鬼第五十四章人啊總是不見棺材不落淚第一六六章陳應是不會虧待表姐的(一更)第九十五章史上第一例刨腹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