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異域(五)

話說得雖然輕鬆,具體實施起來,卻不那麼簡單。當年高仙芝帶領着安西都護府兩萬正軍,五千多輔兵,連同拔漢那、葛邏祿、白水城僕從一萬餘,總計近四萬大軍與大食人決戰,危急關頭,卻被葛邏祿從背後狠捅一刀,以至於全軍潰敗。最後撤回安西境內的弟兄,還不到兩千。剩下的要麼做了孤魂野鬼,要麼被大食聯軍俘虜,專賣給了藥剎水沿岸各地諸侯。

那些輔兵當中,多是些工匠、馬伕、獸醫之流,因爲沒什麼戰鬥力,且具備一技之長,所遭受的境遇還好,即便被買走後,也能在新主人家中混碗溫飽飯吃。那些純戰鬥兵種,則被視作了眼中釘。大食人將他們釘上鐐銬,分散發賣。新主人則日日派他們做最重的活,吃喂牲口的東西,還不肯將腳鐐打開,唯恐他們暴起反抗,或者找機會逃走。

眼下藥剎水兩岸諸侯雖然都奉大唐爲主,王洵卻無法強令他們交出當年的俘虜。首先,雙方是盟友關係,一道攻破了柘折城。無論諸侯沒出沒出力,都沒有打了勝仗反而要交出一部分奴隸道理。其次,王洵手中兵力只有兩千出頭,單獨對付任何一路諸侯都不甚充裕。憑着大勝之威,還能暫時震懾住各路盟友。萬一把盟友們都逼到對立面,他將面臨的局面,可不止是前功盡棄那麼簡單了。

反覆思量之後,他認定此事不能用強力逼迫。而與諸侯們比拼陰謀詭計的話,他和宇文至等人就顯得太嫩了些。並且對諸侯們的心思也算不上太瞭解,無法做到知己知彼。

“大人何不把姓麥的傢伙找來問問?”万俟玉薤見王洵想得辛苦,湊上前,低聲提議。“與諸侯打交道的話,他肯定比咱們在行!”

王洵心中對麥爾祖德的信任還有所保留,並不想讓此人蔘與過多軍中事務。然而此刻他麾下也的確沒有謀士可用,想了想,低聲問道,“這麼晚了,他還沒走麼?”

“屬下剛纔出去吩咐人拿木炭時,看見他正往後宮那邊去!這會兒,應該還沒有離開!”万俟玉薤做侍衛做得很盡職,很多王洵自己沒注意到的細節,他都記在了心裡。

經此提醒,王洵纔想起來,自己白天曾經准許麥爾祖德到大宛王宮中去安慰他的兩個女兒,便笑着搖了搖頭,低聲吩咐,“那就把他找來吧。連同沙將軍和黃將軍,如果還沒休息的話,也一併請過來來。對於這裡的情況,他們兩個肯定比我熟悉!”

“諾!”万俟玉薤拱了拱手,快步退下。不一會兒,便將麥爾祖德、沙千里、黃萬山三人請到了議事廳。三人不知道王洵找自己的目的,一進門,便拿出份手稿來,由麥爾祖德帶頭說道:“啓稟將軍,關於開釋俘虜的事情,我們已經商量出了一個大概辦法。但是我等才疏學淺,其中難免有遺漏之處,還請將軍不吝指正。”

說着話,雙手將手稿捧到了帥案之前。

“這麼快?!”王洵有些驚詫三人的辦事速度,一邊伸手去接,一邊笑着褒獎。“有勞三位了。王某還以爲至少需要等到明天呢!”

“主要是沙將軍和黃將軍見識高明,屬下只不過幫忙拾遺補漏而已!”麥爾祖德爲人乖巧,知道自己這個新投靠者,無論如何都不能跟王洵身邊的老弟兄相提並論。所以甘願俯身做小,把功勞全向沙、黃兩人身上推。

沙千里和黃萬山兩個都是磊落漢子,倒不肯貪圖這點兒小便宜,趕緊擺擺手,笑着否認,“大人別聽這廝謙虛。整個章程基本都是這廝拿出來的,我們兩個根本沒幫上什麼忙!”

“兩位將軍客氣了。沒有你們二位把關,小人怎麼可能做事如此順手!”麥爾祖德天生一條老泥鰍,言談之間,便拉近了與沙、黃兩人的距離。。

他越謙虛,沙千里和黃萬山越不好意思,齊齊衝王洵拱了拱手,大聲解釋,“麥參軍熟悉民政,做事非常有條理。我們兄弟兩個今天跟在他身後着實受益匪淺!”

“是兩位將軍看得長遠,不像屬下,總是顧着眼前那一點點光亮!”麥爾祖德也向王洵拱手,死活不肯居首功。

“行了!三位一起做事,功勞也都是一樣的!”王洵見三人推讓起來就沒完沒了,只好笑着出言打斷,“我會把它記下來,日後於其他功勞一道向朝廷爲三位申請嘉獎。不過今天我找你們三個,還有另外一件事情。黃都尉、沙都尉、麥爾祖德參軍…..”叫着對方的官稱,他耐心地詢問,“當日怛羅斯之戰,我安西弟兄,總計有多少人落到敵軍手裡。你們三個有沒有個大概印象?”

“這個…….?”沙千里和黃萬山兩人臉上的表情立刻凝重了起來,想了好一會兒,才由沙千里帶頭,咬着牙迴應,“當年高帥方寸大亂,竟然命令陌刀手頭前砍自己人開道。幾個從西域來的部族,又爭搶着逃命。弟兄們被陌刀砍,被敵人殺,被盟友馬踩人踏,血水把整個山谷都染紅了。屬下和黃兄弟是被埋在了馬屍體下,最後才撿了一條命回來。但過後不敢靠近任何大城,也沒有親眼目睹被俘虜那些弟兄們受人欺凌的慘狀,所以,算不清到底多少弟兄被俘。但大體上估計,至少有八千到九千的樣子吧!”“

“不過其中一半兒是輔兵,正兵沒帶傷就被放下兵器的,估計沒幾個!”唯恐王洵將當年那支安西軍瞧扁了,黃萬山趕緊補充。

對此,王洵倒是深信不疑。此時大唐乃天下第一繁華之國度,從官員到百姓,幾乎每個人都把驕傲刻進了骨子裡。所以外人投靠過來,大夥能欣然接納。唐人向外敵投降,無論其當初有多少理由,都會鄙夷一輩子。

到底大唐是因爲其強大,所以才包容。抑或因爲其包容,所以才強大。王洵也弄不明白。反正他相信自己遇到同樣的情況,肯定會血戰到生命最後一刻。這一點無關於對朝廷的忠誠,而是對家園,對本族,對自幼生長土地,對將自己養大的雲姨,對陪着自己長大的紫蘿等人,本能地一種歸屬感。無論遭受多少磨難,也很難令其淡化下去。

所以,王洵纔不想讓那些已經留了血的前輩們,繼續在別人的馬鞭下流淚。他們已經盡力了,他們應該得到更好的歸宿。以前安西軍沒能力西進,所以也無法對他們施以援手。如今自己既然已經代表大唐天子,接受了各路諸侯的投效,就有理由把他們都救出來,帶回中原去。

“你呢,當年在俱車鼻施麾下,參與過此事麼?”想到這兒,他將頭轉向麥爾祖德,低聲追問。

“屬下!”麥爾祖德楞了楞,臉色約略有些尷尬,“不敢欺騙將軍大人,屬下當年的確在柘折城中,替大食人操辦過買賣戰俘的勾當!不光是唐人,還有很多部族武士,當年都被大食人集中到了柘折城中,按照各自的本領、體格、年齡,隨意出價,誰給的錢最多,誰就能把他們領走!”

“嘿!”沙千里和黃萬山二人同時冷笑,看向麥爾祖德的目光透出幾分凌厲。

麥爾祖德知道這事兒早晚需要對王洵有個交代,索性竹筒倒豆子,把一切都說了出來,“勝者佔有一切,敗者爲奴爲婢,這是藥剎水沿岸自古就有的規則。大食人也一個樣。只不過他們更貪財,更肆無忌憚些。幾位將軍別怪屬下。當年屬下是俱車鼻施的臣子,眼裡只有自家主人,沒有大唐。如今屬下既然決心投效大人,自然一切都爲大唐謀劃,同樣不敢有絲毫保留!”

“知道了,你繼續說!被俘的唐軍將士總計有多少人,都賣到哪裡去了?!”雖然清楚對方的話句句在理,王洵心裡依舊覺得極其不舒服。擺擺手,命令麥爾祖德儘快轉向主題。

“大食人拿出來公開發賣的,大概是七千三百人出頭。這裡邊大概三千多是輔兵,非常容易區分,看眼神就能看出來,也最好賣。因爲他們通常都比較溫順,並且有一技在身。其中木匠、皮匠或者泥瓦匠最爲搶手……”

“應該不止這麼多。輔兵不懂得打仗,跑得也慢!”沒等麥爾祖德說完,黃萬山大聲打斷。

“的確如此!”麥爾祖德坦然承認,“會造紙、會算賬和會打造兵器鎧甲的,大食人自己都當寶貝帶回了老家,根本不肯分給他們的盟友。”

“其他人大致去向呢?今天城裡這些諸侯,恐怕每個人都買了不少吧!”王洵不想追究這些細節。無論正兵還是輔兵,在他眼裡都是唐人,都值得他全力營救。

“大人明鑑,今天在城裡這些諸侯,當初有一大半兒是跟着大食人身後的。只有拔汗那,白水城、東西兩曹,當時心向大唐。他們四家沒資格參與戰俘買賣,但過後,也從其他諸侯手中轉買了不少奴隸,其中也包括唐奴。”麥爾祖德躬了下身,正色迴應。

“具體數字,你記得麼?”王洵越聽越冒火,皺着眉頭追問。

“屬下記不得每家諸侯最後分到手的具體數字。但當年的賬本,屬下到存了一份!隨時可以找出來獻給大人!”麥爾祖德點點頭,低聲答應。

第4章 社鼠(八)第2章 初雪(二)第1章 看劍(二)第5章 春曉(七)第1章 秋聲(二)第4章 樓蘭(四)第6章 大唐(三)第2章 霓裳(二)第5章 紫袍(八)第3章 壯士(二)第4章 霜降(三)第3章 陽關(一)第5章 雙城(四)第1章 秋聲(二)第6章 驚蟄(八)第1章 笳鼓(二)第5章 異域(三)第2章 初雪(八)第2章 天威(一)第3章 陽關(二)第1章 羽衣(二)第5章 雙城(四)第5章 春曉(三)第5章 春曉(五)第1章 羽衣(四)第3章 正氣(三)第4章 霜降(三)第5章 異域(四)第1章 白虹(二)第6章 驚蟄(三)第3章 壯士(四)第5章 異域(三)第3章 國殤(六)第6章 大唐(七)第2章 礪鋒(七)第2章 天威(三)第4章 社鼠(八)第1章 看劍(四)第2章 霓裳(四)第6章 雙城(中)第3章 霜刃(六)第6章 大唐(七)第3章 陽關(七)第5章 紫袍(十)第4章 英魂(七)第5章 不周山(三)第6章 大唐(五)第4章 光陰(一)第3章 陽關(一)第6章 大唐(四)第3章 國殤(六)第2章 霓裳(二)第3章 國殤(三)第3章 陽關(二)第5章 紫袍(十)第2章 天河(七)第6章 驚蟄(一)第2章 初雪(五)第4章 光陰(二)第4章 英魂(四)第4章 英魂(八)第2章 霓裳(一)第3章 陽關(六)第2章 礪鋒(二)第5章 異域(七)第1章 羽衣(七)第6章 大唐(一)第2章 初雪(八)第5章 異域(五)第1章 長生殿(三)第6章 大唐(五)第3章 霜刃(三)第2章 霓裳(七)第6章 大唐(九)第4章 破軍(二)第1章 秋聲(六)第1章 笳鼓(二)第1章 笳鼓(八)第6章 大唐(九)第2章 初雪(七)第5章 不周山(五)第6章 大唐(七)第5章 雙城(一)第5章 異域(二)第4章 光陰(三)第1章 笳鼓(七)第6章 大唐(九)第2章 天威(二)第6章 雪夜(一)第4章 英魂(四)第6章 雪夜(四)第4章 霜降(三)第3章 陽關(四)第1章 羽衣(五)第1章 羽衣(八)第5章 不周山(五)第3章 壯士(四)第5章 異域(六)第4章 英魂(六)
第4章 社鼠(八)第2章 初雪(二)第1章 看劍(二)第5章 春曉(七)第1章 秋聲(二)第4章 樓蘭(四)第6章 大唐(三)第2章 霓裳(二)第5章 紫袍(八)第3章 壯士(二)第4章 霜降(三)第3章 陽關(一)第5章 雙城(四)第1章 秋聲(二)第6章 驚蟄(八)第1章 笳鼓(二)第5章 異域(三)第2章 初雪(八)第2章 天威(一)第3章 陽關(二)第1章 羽衣(二)第5章 雙城(四)第5章 春曉(三)第5章 春曉(五)第1章 羽衣(四)第3章 正氣(三)第4章 霜降(三)第5章 異域(四)第1章 白虹(二)第6章 驚蟄(三)第3章 壯士(四)第5章 異域(三)第3章 國殤(六)第6章 大唐(七)第2章 礪鋒(七)第2章 天威(三)第4章 社鼠(八)第1章 看劍(四)第2章 霓裳(四)第6章 雙城(中)第3章 霜刃(六)第6章 大唐(七)第3章 陽關(七)第5章 紫袍(十)第4章 英魂(七)第5章 不周山(三)第6章 大唐(五)第4章 光陰(一)第3章 陽關(一)第6章 大唐(四)第3章 國殤(六)第2章 霓裳(二)第3章 國殤(三)第3章 陽關(二)第5章 紫袍(十)第2章 天河(七)第6章 驚蟄(一)第2章 初雪(五)第4章 光陰(二)第4章 英魂(四)第4章 英魂(八)第2章 霓裳(一)第3章 陽關(六)第2章 礪鋒(二)第5章 異域(七)第1章 羽衣(七)第6章 大唐(一)第2章 初雪(八)第5章 異域(五)第1章 長生殿(三)第6章 大唐(五)第3章 霜刃(三)第2章 霓裳(七)第6章 大唐(九)第4章 破軍(二)第1章 秋聲(六)第1章 笳鼓(二)第1章 笳鼓(八)第6章 大唐(九)第2章 初雪(七)第5章 不周山(五)第6章 大唐(七)第5章 雙城(一)第5章 異域(二)第4章 光陰(三)第1章 笳鼓(七)第6章 大唐(九)第2章 天威(二)第6章 雪夜(一)第4章 英魂(四)第6章 雪夜(四)第4章 霜降(三)第3章 陽關(四)第1章 羽衣(五)第1章 羽衣(八)第5章 不周山(五)第3章 壯士(四)第5章 異域(六)第4章 英魂(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