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七章 沉默寡言的江東丞相

樑家堡,張華在此地聚集兵馬,同時震懾公子扶蘇和瓦崗寨。

周泰入駐之後,張華可以看到周泰的英雄天賦。

周泰的英雄天賦十分特殊,讓他很難戰死。

【英雄】:周泰

【等級】:47

【統帥】:75 【武力】:92 【智力】:48 【政治】:38

【血量】:483

【攻擊】:60~72

【防禦】:25

【敏捷】:10

【天賦】:不死(周泰受傷後,防禦和韌性上升,而且周泰有極強的自愈能力,可以消耗體內真氣,在極短的時間內恢復傷勢。但體內真氣耗盡,需要時間緩慢恢復。)

【擅長兵種】:步兵、水師

【兵種】:吳國輕步兵

【來歷】:江表十二虎臣之一。

張華髮覺周泰的天賦“不死”,與馬武的天賦“剛體”相似。

只不過,周泰擁有受傷之後的驚人自愈能力,而馬武是淬鍊肉體,難以受傷。

周泰的兵種只是普通的吳國輕步兵。

吳國輕步兵與蜀漢輕步兵不同,吳國輕步兵擅長水戰,而蜀漢輕步兵擅長山戰。

一個勢力不可能只有精銳兵馬,低階步兵、弓兵、弩兵纔是大頭。

張華的領地人口增加至27萬,可以養兩萬士卒,張華大舉招兵買馬,也爲周泰招募一批吳國輕步兵。

張華一邊招兵買馬,一邊繼續種田。

按照欽天監郭守敬的歷法計算,當前是大夏曆二年五月。

郭守敬精通天文,確定了二十四節氣,以及計算時間。

這一點對於種田至關重要。

种師道、种師中、趙廣在休整之後,繼續討伐邙山山賊,積累戰功。

孫尚香想要早日升遷爲校尉,於是也參與討伐山賊。

周泰負責保護孫尚香,在前面衝鋒陷陣,令邙山山賊聞風喪膽。

周泰對江東孫氏忠心耿耿,基本絕無背叛的可能。

在洛陽盆地東邊,是更加廣袤的平原,有更多勢力割據,征戰不斷,烽火連天。

皇太極跟隨多爾袞來到後金大汗努爾哈赤在前線的營地。

努爾哈赤的營帳,八旗牛錄進進出出,傳遞命令,或者帶兵出征。

皇太極進入營帳,見到了熟悉的面孔。

“父汗。”

“皇太極,你做的很好,沒有讓我失望。”

努爾哈赤得知自己死後,皇太極不但鞏固了建州女真勢力,還建立大清,爲入關做好準備,對這個繼承人相當滿意。

如果換另一個繼承人,或許清軍會在鬆錦之戰被明軍打垮,也就沒有後來的大清朝了。

皇太極面無表情說道:“孩兒被一個漢人勢力擊敗,恐怕已經辜負了父汗的期望。”

“不必計較一城一池之得失。只要你助父汗滅掉崇禎皇帝,今後依然是你繼承汗位。”

“當真?”

皇太極見努爾哈赤對自己的能力滿意,重新燃起鬥志。

“一言九鼎。”

“若是遇到洪武大帝,孩兒不敢保證。但對方是崇禎,那麼孩兒必定敗之。”

沒有人比皇太極更懂崇禎,因此,皇太極有十成把握擊敗崇禎。

營帳內,努爾哈赤的幾個小兒子,多爾袞、阿濟格、多鐸,見努爾哈赤對皇太極重視,他們發現原本令他們崇拜的兄長皇太極很有可能繼承汗位,不免心生妒意。

皇太極併入努爾哈赤勢力,努爾哈赤封賜皇太極一萬戶人口,下轄十個牛錄。

努爾哈赤帶着幾個成長起來的兒子,皇太極、多爾袞、阿濟格、多鐸,征戰四方。

努爾哈赤的主要敵人,是明朝末代皇帝——崇禎皇帝朱由檢。

瓦崗寨,李密與軍師徐世勣、心腹王伯當、文臣魏徵巡視瓦崗寨的農田。

洛陽盆地有大量平地可供耕種,瓦崗寨有良田萬頃,供瓦崗軍征戰提供糧草。

瓦崗寨原本是農民起義軍,所以種田的水平不低。

“張華連敗皇太極、金兀朮,又收編邙山羣賊,勢力與我們已經相差無幾,懋功,如何破敵?”

李密憂心忡忡。

洛陽盆地從四大勢力鼎立,變成了夏鎮與瓦崗寨龍爭虎鬥的格局。

李密沒有絕對把握擊敗張華。

皇太極、金兀朮不是什麼簡單人物,結果都敗在張華手下。

李密的能力未必強於皇太極和金兀朮,只是瓦崗寨猛將如雲,往往可以通過幾個猛將齊推的方式,將對方打垮。

蒙恬就是因爲雙拳難敵四手,被瓦崗寨壓制。

然而夏鎮的猛將數量,不遜色於李密,瓦崗寨的戰術對夏鎮無效。

最終還是要比拼人口、兵力。

瓦崗寨軍師徐世勣爲瓦崗寨的中流砥柱,無論統帥、智力都是一流。

徐世勣思索道:“我方勝算,還在五成。如要增加勝算,那麼只能依靠外力。只是這樣一來,有利有弊,付出的代價未免太大。”

“依靠外力?努爾哈赤是否可靠?我放他的兵馬從領地經過,算是對他有恩。”

李密打起了努爾哈赤的主意。

努爾哈赤麾下有不少戰將,是清朝的開國陣容,努爾哈赤還在重組八旗,勢力不比瓦崗寨弱小,甚至比瓦崗寨更加強勢。

只是努爾哈赤的目標不是洛陽盆地,而是關東之地。

徐世勣答道:“努爾哈赤此人狡詐無比,有梟雄之姿,恐怕要讓其出兵,需要付出不小的代價,還要防備因此被努爾哈赤控制。”

李密不由頭疼,在這個大爭之世,想要經過層層角逐,最終成爲一方諸侯,談何容易。

每一個勢力都不是省油的燈。

李密想要獲得努爾哈赤的援軍,可能要因此付出巨大的代價。

“王伯當,你去與努爾哈赤交涉,看努爾哈赤是什麼情況。”

“是。”

樑家堡,張華正襟危坐,對面是一個一臉嚴肅的士人。

張華故意傳開孫尚香在夏鎮效力的消息,以此來吸引東吳的文臣武將投靠。

本來張華想着姜太公釣魚,願者上鉤,是否有東吳文臣武將投靠,聽天由命。

結果還真的有人找上門來了。

正坐在張華對面、板着臉的士人乃是東吳丞相顧雍。

顧雍,出身江東吳郡四大姓之一吳郡顧氏。

吳中“顧、陸、朱、張”四姓,起家於東漢,崛起於東吳,鼎盛於東晉,中衰於劉宋,又中興於齊樑,終衰於樑陳。

江東吳郡四大姓的代表人物分別爲顧雍、陸遜、朱桓、張溫。

四大姓不只是在東吳顯赫,實際上到了南北朝,依然風光無限。

百年的王朝,千年的世家。

前來投靠的顧雍是吳郡顧氏的代表人物,爲江東第二任丞相,爲相十九年,深得孫權信任。

顧雍之所以能夠擔任孫權的丞相十九年,除了出身於江東大家族以外,還與顧雍的爲人處世有關。顧雍時常暗中蒐集意見,秘密上報孫權,如果孫權採納,則歸功於孫權,如果不被採納,永不泄密。

顧雍在金兀朮的領地隱居,聽說孫尚香在張華這裡,於是主動出山。

顧雍此時年逾五旬,十分威嚴,而且沉默寡言,氣氛有些尷尬。

不同的文臣武將,性格天差地別。

陳宮整天在想辦法說服張華一起搞事情,而范仲淹一身正氣,有大儒風範,不時以典故勸誡張華,避免張華自甘墮落。

顧雍的性格與范仲淹相似,爲人正直,但顧雍更加沉悶。

范仲淹還能談笑風生,而顧雍很少說話,言出必中。

孫尚香正坐在張華身邊,好奇地打量顧雍。

顧雍與孫堅是一輩的人物,在孫權的幕府擔任左司馬。

孫尚香認識顧雍。

不過,孫尚香在赤壁之戰穿越過來,而顧雍是在孫權稱王之後穿越過來。

顧雍看到年少的孫尚香,唏噓不已,讓顧雍想到了當年風華正茂的孫策、孫權兄弟。

江東孫氏,人才濟濟。

終於,沉默寡言的顧雍開口了:“公主殿下避免政治聯姻,或許是一件好事。”

顧雍身爲世家大族,知道政治聯姻的殘酷。

孫尚香知道顧雍嚴肅,也不敢亂說話,暗中拉扯張華的衣角。

“你先下去吧。”

張華要單獨招攬顧雍,收到孫尚香暗示,於是讓孫尚香避開嚴肅的顧雍。

顧雍太過嚴格,孫尚香不怎麼喜歡受到拘束,暗中向張華吐吐舌頭,然後心滿意足地離開。

在場只剩下顧雍、張華二人,氣氛更加尷尬。

好傢伙,怪不得孫尚香都對顧雍避之不及,這個傢伙,似乎有點缺乏幽默感啊。

據說,孫權設宴招待羣臣時,衆人因爲顧雍在場而不敢放縱,連孫權都抱怨酒席不開心。

可見顧雍可怕的冷場能力。

張華主動打破沉默:“元嘆前來拜訪,有何高見?”

顧雍聊到正事,話語多了起來:“一來,爲見公主殿下一面,以確保殿下安全。二來,公主殿下爲吳王之妹,在下蒙受吳王知遇之恩,故來答謝大人收留公主殿下之恩。”

果然,顧雍也是因爲孫尚香的緣故,故此出仕。

“新安縣正缺一名縣令,元嘆可爲縣令?”

張華聽出顧雍想要出仕的意思,於是任命顧雍爲新安縣縣令。

顧雍爲東吳丞相,治理人口十萬的新安縣,不是難事。

“願意一試。”

顧雍說完,又陷入沉默。

“……”

張華也被顧雍整沉默了。

顧雍雖然話少了一些,但是一個幹實事的人,張華只好忽視顧雍的性格缺點,正式任命顧雍爲新安縣縣令。

顧雍走馬上任,雷厲風行,在新安縣組織百姓開墾荒田,繼續討伐邙山羣賊,讓新安縣一片寧靜。

顧雍出仕之後,張華可以看到這個東吳丞相的能力。

【英雄】:顧雍

【等級】:47

【統帥】:53 【武力】:28 【智力】:84 【政治】:90

【天賦】:民意收集(顧雍擅長民意調查,暗中探訪,將收集的民意秘密反應給主公,以供施政參考,且顧雍守口如瓶,絕不泄密。)

【來歷】:吳郡世家弟子,東吳丞相。

“顧雍的政治能力竟然有90……”

張華以爲顧雍在三國沒有什麼存在感,遠不如東吳的張昭、諸葛瑾等人有名氣。

但顧雍可以在孫權麾下擔任19年的丞相,沒有太大的過錯,已經很是厲害。

顧雍的天賦似乎有擔任御史、監察百官的潛力,通過暗訪,蒐集民意,這樣一來,可以考察各地官吏的政績。

這是一個對於征戰沒有多大作用,但對於治理內政相當實用的天賦。

張華暫時安排顧雍出任縣令,積累資歷,等到將來設立御史時,再提拔顧雍。

顧雍出仕,對張華來說是一個意想不到的驚喜。

除了顧雍前來投靠之外,又有幾個自稱是東吳官員的文臣前來投靠,不過都是縣丞、郡吏之類的官吏,政治值在60~75之間,他們的姓名,張華都沒有聽說。

三國時期知名的文臣武將都是其中的佼佼者,中低層文官還是佔據了多數,沒有聽說過也很正常。

哪怕是東吳丞相顧雍,也沒有多少人有印象。

但在東吳,顧雍地位很高。

張華任命這批官吏到各個村鎮擔任要職,強化吏治,領地的行政指數因此上升。

行政指數影響治安、民心,還會影響生產效率、徵發徭役、招兵買馬。

張華將各個鎮子、村莊的治安、民心、生產作爲文官的考覈指標,提拔政績卓越的官吏,罷免無能之人。

這些數據指標爲治理領地減少了許多不必要的麻煩。

當然,數據指標也不能完全證明治理該地的文官及格,還要考察忠誠度和清廉程度。

張華的領地重歸平靜之後,各地百姓忙着耕種,一副欣欣向榮之象。

各座鎮子的兵營招兵買馬,張華的兵力接近兩萬人。

兩萬兵馬,無論在哪一個朝代都是一股不容小覷的力量。

瓦崗寨有大唐宰相魏徵擔任文官,治理內政,與夏鎮勢力勢均力敵,雙方在暗中較勁。

相比之下,勢力有所削弱的公子扶蘇,卻缺少文官,形勢更加危急。

秦鎮因爲張華介入,瓦崗軍退兵,公子扶蘇爲了以示答謝,贈送夏鎮糧食千石、布匹兩百、良馬五十。

公子扶蘇只剩下七萬人口之後,實在是拿不出什麼東西了。

對於公子扶蘇的示好,張華收下。

蚊子再小也是肉。

秦鎮,蒙恬在練兵,卻對前景不怎麼看好。

秦鎮以及下轄的村莊,人口七萬,而夏鎮、瓦崗寨人口二十餘萬。

夏鎮、瓦崗寨武將不遜色於蒙恬,因此蒙恬以弱勝強的可能性,基本爲零。

夏鎮、瓦崗寨只要派出一支兵馬牽制蒙恬,另派一支兵馬長驅直入,蒙恬就要告負。

因此,蒙恬開始尋找出路。

都尉涉間前往秦川,看是否可以找到秦始皇或者秦國曆代國君建立的勢力。

然而,各地烽火不斷,道路隔絕,從洛陽盆地前往秦川,危險重重。

涉間僞裝成流民,一路向西。

首先,涉間穿過張華的領地,其次進入秦川,還要經過袁術勢力。

在秦川,幾百個勢力混戰,烽火連天,白骨露於野,一將功成萬骨枯。

八百里秦川,勢力更加密集,名將如雲,文臣如雨。

涉間在袁術勢力的酒鋪打聽秦國勢力的情報。

“金兀朮竟然投靠了袁術。”

涉間從袁術勢力的百姓閒談之中,得知金兀朮投靠袁術。

而且,涉間陸續獲悉秦川的勢力。

“什麼,秦孝公也在此地!”

涉間終於打聽到一個秦國國君建立的勢力。

秦孝公是推行商鞅變法的秦國國君,讓秦國國力加強,逐漸成爲戰國霸主。

“如果以蒙恬將軍的才能,與秦孝公聯合,或許可以成爲秦川霸主。”

涉間自言自語。

秦川相當遼闊,袁術都能混成霸主之一,那麼秦孝公要是有蒙恬這些秦將相助,也有可能崛起爲諸侯。

涉間秘密前往秦孝公的領地。

在途中,涉間經過一處戰場,只見上萬兵馬來回廝殺,慘烈程度不亞於秦軍與瓦崗軍的戰鬥。

“唐?”

涉間看到其中一方兵馬的旗幟,上書一個大大的“唐”字。

涉間知道,那是一個不亞於秦的強盛王朝。

第二百二十一章 玉璧城第六百七十九章 五虎將大戰李存孝!第六百一十七章 關羽的蹤跡!第四百一十章 西楚大將龍且!第六百八十章 李世民的玄甲軍!第一百三十章 匈奴漢國覆滅第二百六十九章 煮酒論英雄第六百七十四章 我要娶你女兒第二百五十八章 又見雲臺二十八將第四百四十四章 李信敗北第五百九十五章 你太弱了!第一百六十一章 呂玲綺初戰第四百七十九章 諸葛亮VS司馬懿第二十三章 乞活帥陳午第三百七十八章 柴榮與趙匡胤第六百零八章 遊俠季布!第六百六十一章 銀錘猛將!第五百九十二章 前秦張蠔VS三國張飛!第五十八章 元朝科學家第二百七十章 大明於少保第九十三章 樑家堡第四百五十五章 賀蘭山斗將第四百九十九章 春秋魯國第四百八十六章 趙雲與馬雲祿(五更)第六章 花木蘭第四百六十章 陷陣營VS鐵鷹銳士!第七十三章 招攬趙破奴第六百五十二章 推倒趙雲第四百七十四章 馬超破城第三百六十三章 遼東公孫康!第三百一十七章 信陵君投靠第五百零五章 亞歷山大出擊!第七十二章 許褚的可怕第一百一十七章 陳勝、吳廣第五十七章 皇太極的手段第四百四十四章 李信敗北第二百三十七章 吳玠與諸將天賦第五百三十五章 公輸班與機關城(5000字)第六百八十七章 大破司馬懿!第一百九十四章 明朝夜不收!第一百一十三章 李績與魏徵第三百三十五章 劍仙李白(月底求月票)第五百五十九章 川蜀女將,桃花馬上請長纓!第一百七十四章 火燒藤甲兵第六百一十五章 街亭大戰!(4000字)第一百七十三章 袁術與藤甲兵第五百一十章 樑將王彥章第六百章 入關第二百零八章 北府衆將回歸第六百零九章 平定涼州!第一百五十五章 大唐長公主(加更1/5)第五百八十一章 宋國與魯國名將第四百六十六章 西夏皇后第七百一十三章 五虎將VS亞歷山大!(4000字)第四百章 北齊敗亡第四百六十六章 西夏皇后第六百零六章 孫臏與龐涓!第三百七十四章 討伐高歡第二百三十七章 吳玠與諸將天賦第五百五十章 李存孝十八騎!(4000字)第四百六十六章 西夏皇后第一百九十一章 製造農民起義第六百六十一章 銀錘猛將!第二百六十三章 孫策與太史慈第四百七十三章 組建遠征軍團第三百三十四章 北齊三將第六百五十七章 軍神李靖!第一百七十八章 北府軍第五百六十八章 微操大師趙光義第七十章 遇險第一百二十四章 楊無敵第五百二十八章 生擒王彥章!第五百七十七章 大破機關城!第二百一十八章 劉邦親征第五百四十六章 唐軍南下(4000字)第六百八十八章 生擒晉惠帝第六百九十七章 朱元璋的死敵第六百五十五章 被忽視的齊國名將!第三百九十四章 北宋禁軍第六百五十四章 鬼谷的宿命對決!第六十八章 趙破奴第三百二十一章 六將大戰李存孝第六百四十八章 孫堅投奔!第五百八十二章 秦國的最後希望第六百八十五章 兵仙韓信!第一百八十六章 陳慶之歸來第六百七十二章 唐軍攻城!第二百八十六章 大戰隋朝三將!第六百一十二章 霍去病的武將面板(4000字)第五百章 後梁朱溫第三十五章 金兵來襲第六百八十八章 生擒晉惠帝第四百四十九章 常山趙子龍第七章 木蘭辭的真相第六十七章 皇太極與鰲拜第七百零六章 各方驚動第一百三十三章 薛仁貴第三百二十九章 蘭陵王入陣曲!第一百二十三章 第二支乞活軍
第二百二十一章 玉璧城第六百七十九章 五虎將大戰李存孝!第六百一十七章 關羽的蹤跡!第四百一十章 西楚大將龍且!第六百八十章 李世民的玄甲軍!第一百三十章 匈奴漢國覆滅第二百六十九章 煮酒論英雄第六百七十四章 我要娶你女兒第二百五十八章 又見雲臺二十八將第四百四十四章 李信敗北第五百九十五章 你太弱了!第一百六十一章 呂玲綺初戰第四百七十九章 諸葛亮VS司馬懿第二十三章 乞活帥陳午第三百七十八章 柴榮與趙匡胤第六百零八章 遊俠季布!第六百六十一章 銀錘猛將!第五百九十二章 前秦張蠔VS三國張飛!第五十八章 元朝科學家第二百七十章 大明於少保第九十三章 樑家堡第四百五十五章 賀蘭山斗將第四百九十九章 春秋魯國第四百八十六章 趙雲與馬雲祿(五更)第六章 花木蘭第四百六十章 陷陣營VS鐵鷹銳士!第七十三章 招攬趙破奴第六百五十二章 推倒趙雲第四百七十四章 馬超破城第三百六十三章 遼東公孫康!第三百一十七章 信陵君投靠第五百零五章 亞歷山大出擊!第七十二章 許褚的可怕第一百一十七章 陳勝、吳廣第五十七章 皇太極的手段第四百四十四章 李信敗北第二百三十七章 吳玠與諸將天賦第五百三十五章 公輸班與機關城(5000字)第六百八十七章 大破司馬懿!第一百九十四章 明朝夜不收!第一百一十三章 李績與魏徵第三百三十五章 劍仙李白(月底求月票)第五百五十九章 川蜀女將,桃花馬上請長纓!第一百七十四章 火燒藤甲兵第六百一十五章 街亭大戰!(4000字)第一百七十三章 袁術與藤甲兵第五百一十章 樑將王彥章第六百章 入關第二百零八章 北府衆將回歸第六百零九章 平定涼州!第一百五十五章 大唐長公主(加更1/5)第五百八十一章 宋國與魯國名將第四百六十六章 西夏皇后第七百一十三章 五虎將VS亞歷山大!(4000字)第四百章 北齊敗亡第四百六十六章 西夏皇后第六百零六章 孫臏與龐涓!第三百七十四章 討伐高歡第二百三十七章 吳玠與諸將天賦第五百五十章 李存孝十八騎!(4000字)第四百六十六章 西夏皇后第一百九十一章 製造農民起義第六百六十一章 銀錘猛將!第二百六十三章 孫策與太史慈第四百七十三章 組建遠征軍團第三百三十四章 北齊三將第六百五十七章 軍神李靖!第一百七十八章 北府軍第五百六十八章 微操大師趙光義第七十章 遇險第一百二十四章 楊無敵第五百二十八章 生擒王彥章!第五百七十七章 大破機關城!第二百一十八章 劉邦親征第五百四十六章 唐軍南下(4000字)第六百八十八章 生擒晉惠帝第六百九十七章 朱元璋的死敵第六百五十五章 被忽視的齊國名將!第三百九十四章 北宋禁軍第六百五十四章 鬼谷的宿命對決!第六十八章 趙破奴第三百二十一章 六將大戰李存孝第六百四十八章 孫堅投奔!第五百八十二章 秦國的最後希望第六百八十五章 兵仙韓信!第一百八十六章 陳慶之歸來第六百七十二章 唐軍攻城!第二百八十六章 大戰隋朝三將!第六百一十二章 霍去病的武將面板(4000字)第五百章 後梁朱溫第三十五章 金兵來襲第六百八十八章 生擒晉惠帝第四百四十九章 常山趙子龍第七章 木蘭辭的真相第六十七章 皇太極與鰲拜第七百零六章 各方驚動第一百三十三章 薛仁貴第三百二十九章 蘭陵王入陣曲!第一百二十三章 第二支乞活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