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三章 孫策與太史慈

朝歌城被耿弇的東漢軍強攻二十三日,朝歌城的外城牆破爛不堪,外圍的土地一片焦黑,超過三座被焚燬的攻城塔還遺落在戰場上。

夜盡天明,東漢軍的營地,已經有馬伕起來餵養戰馬。

在耿弇的部署下,漢軍遊騎晝夜不停,在營地外圍逡巡。

朝歌城內,吳軍騎兵同樣集結。

雖然在騎兵在守城時,沒有什麼作用,但一旦用於反擊,對攻城的敵軍將會是一個巨大的威脅。

孫策身披重甲,騎鐵甲戰馬,握着破陣槍:“子義必定不辜負我,會準時到來。你們何人隨我前去陷陣?”

“我等願隨將軍!”

董襲、凌操等江東武將,慷慨萬分,豪情萬丈,與孫策一起出兵。

“公瑾,你們守好城池,待我破敵!”

孫策知道外面是雲臺二十八將和袁紹,但毅然選擇出擊。

如果繼續留在城內,再被耿弇繼續攻城,朝歌城遲早會被攻破。

與其坐以待斃,不如主動出擊。

“開城門!”

朝歌城佈滿刀槍劍痕的城門打開,孫策率領騎兵魚貫出城。

在外圍巡邏的東漢騎兵一驚,趕緊敲鑼打鼓,提醒同伴。

“太晚了!”

孫策馬快,來到一隊正在城下巡邏的東漢騎兵面前,在他們驚恐的眼神之中,破陣槍一掃,幾個東漢騎兵倒下!

孫策看向遠方,只見該地沙塵滾滾,另外一支騎兵正在快速接近!

“危難之際,子義果然沒有棄我而去!”

孫策與太史慈的交情,僅次於家人和周瑜。

兩人的騎兵,同時衝擊東漢軍營地!

孫策有12000名騎兵,太史慈有8000騎兵!

一共兩萬吳國騎兵,連破數重鹿角,闖入漢軍營地!

周瑜、魯肅站在城牆上,觀看這一場決定勝負的突襲。

“有點不對勁,東漢軍已經被驚動,但氣勢不如以往,莫非是空營?如果是空營,立即鳴金收兵!”

周瑜意識到了事情不大對勁。

如果是在夜間,東漢軍沒有散發殺氣,周瑜還難以判斷其氣勢,但遭到突襲的漢軍營地,應該會殺氣暴漲,一流的軍師完全可以感受到對方的氣勢變化。

“趕緊,鳴金收兵!”

魯肅呵斥吳軍的傳令兵,讓孫策退回來。

“來不及了。”

在東漢軍營地外面的山坡,袁紹的軍師沮授與田豐,俯視下方還有薄霧瀰漫的營地。

“公與,看來他們並不清楚你夜觀天象、預測兇吉的能力。”

“只要天象不被別人以奇門遁甲之術干擾,我倒還能預測一番。如果真的遇到那種擾亂天象的奇人,只怕我就無能爲力了。”

沮授負手在身後,對不久前被人擾亂天象還是心存畏懼。

只不過有一點可以確定,擁有干擾天象的謀士,不是孫策勢力的周瑜或者魯肅,而是另有他人。

袁紹從沮授、田豐後面出現,袁紹雙手交叉放在胸前,神情倨傲:“令顏良、文丑領伏兵四起,斬殺孫策!孫策這廝,年輕氣盛,完全不將本將軍放在眼中,必定給他好果子吃!”

孫策、太史慈陷陣,兩萬吳國騎兵進入東漢軍的營地,營地裡只有一萬漢軍。

這一萬漢軍在營地中間,組成圓陣,長槍如林,指向外圍,阻擋孫策、太史慈的騎兵。

而在外圍,伏兵四起,圍困孫策、太史慈!

十幾萬東漢軍,圍攻兩萬吳軍!

“孫策,乖乖束手就擒!”

“你刺我的一槍,到現在,我的傷口還隱隱作痛!”

顏良、文丑的騎兵左右夾擊,顏良臉上有一道可怖的傷口,這是不久前攻城時,被孫策的長槍劃出的傷口。

“不用跟他廢話,斬殺就是!我要看他的槍法厲害,還是我的槍法厲害!”

文丑持槍,直接突向孫策,要與孫策一較高下。

孫策完全有匹敵顏良、文丑的武力,甚至孫策的武力還高於其中一人。

“伯符,我們好像陷入重圍了。”

太史慈取下身後的兩把短戟,與孫策匯合,環顧四周,到處都是東漢軍的身影,而且還有顏良、文丑、蓋延這種級別的猛將,孫策、太史慈都未必可以全身而退。

董襲、凌操等武將,武力普遍比孫策、太史慈低一個層次,但他們都是敢賣命的亡命之徒,身處重圍,卻毫不畏懼。

這些都是足以打天下的狠人,不遜色於部分雲臺二十八將。

“子義,你怕嗎?”

孫策握槍,傲視在場敵軍,對太史慈問道。

太史慈爽朗答道:“大丈夫生於世上,當帶七尺之劍,以昇天子之階!如今奈何要死,只恨志向沒有實現,至於死本身,倒沒有什麼可怕!”

“哈哈哈,那今日,殺個痛快!公瑾和子敬,不會袖手旁觀,說不定還能回到城中!”

孫策、太史慈作困獸之鬥,開始奮戰突圍!

“三軍強化!”

“劍鋒所指,敵莫敢當!”

孫策的騎兵氣勢一變,殺氣騰騰!

如果張華可以看到孫策的軍團面板,必然發現孫策的騎兵,各項能力提升了三成!

三層能力提升,看似不多,但實際表現出來的戰鬥力卻相當兇殘!

孫策、太史慈充當刀刃,在前方開道!

董襲、凌操帶兵位列兩側!

兩萬騎兵,殊死一搏!

“大丈夫行於世,自當志在天下四方!不能死於此地!”

太史慈認爲還不是束手就擒的時候,狂亂地揮舞雙戟,斬滅照面而來的漢軍騎兵!

漢軍騎兵手中的長槍被太史慈的短戟砸中,頃刻間斷裂,腦袋也隨之碎裂!

太史慈一戟斬殺一個漢軍騎兵,不到一刻鐘,斬殺數十人!

漢軍騎兵都驚恐地避讓戰神一般的太史慈!

在朝歌城下,太史慈是武力最高的幾個武將之一,尋常漢軍騎兵,難以抵擋太史慈的衝擊。

忽然,太史慈心生預感,雙戟交叉碰撞,擋在身前!

鐺!

一道流光射來,射中太史慈的兵器,爆發出劇烈的撞擊聲,導致太史慈耳鳴!

太史慈的短戟,竟然被弓箭砸出了幾絲裂痕!

太史慈的手腕也因此發麻。

“可怕的箭術,與我的箭術可以一拼……”

太史慈不僅擅長近身格鬥,而且箭術更是一流,因此其他箭術高手,難以傷及太史慈。

太史慈猛然看向使用弓箭射向自己的武將,大概已經知道對方是雲臺二十八將之中的箭術高手蓋延。

據說歷史上的蓋延身高八尺,可以拉動三百斤的強弓,臂力驚人。

太史慈從對方險些射碎自己的兵器可以看出蓋延的驚人臂力。

“太史慈,休想離開!”

顏良提刀,截殺太史慈!

顏良的大刀帶着一丈長的浩蕩刀氣,凌空劈落!

太史慈怒吼,額頭青筋暴起,真氣在身前形成力場,以兵器和力場擋下顏良恐怖的一刀!

刀氣劈中太史慈的力場,刀氣在瞬間潰散,變爲凌亂而狂暴的氣流。

太史慈的短戟,因爲剛纔被蓋延的弓箭射中而產生的裂痕在不經意間加深。

顏良狂暴的一刀,讓太史慈也不能小覷。

雖然顏良被關羽一刀劈了,但那是在無備的前提下,正面大戰顏良,太史慈都感受到了壓力。

這一戰,未必可以全身而退。

不只是顏良、文丑、蓋延三員猛將,還有其他漢軍武將、袁軍武將從四面八方殺來,董襲、凌操要以一敵多,浴血拼殺。

凌操一刀劈死一個袁軍武將,又伸臂夾死一將,嚇壞周圍的袁軍武將。

“不要怕,給我上!”

袁尚揮劍,躲在後面,卻要求一羣袁軍武將上前去圍攻長相猙獰的凌操。

凌操有俠氣,爭強鬥狠,以一戰四,也毫無懼意,又斬一將!

這一員袁軍武將用雙手抓住凌操的大刀,拖延時間,表情猙獰:“臨死前,要你墊背!”

這些久經沙場的武將,不少都是狠人,他們明知必死無疑,乾脆豁出性命,要與凌操同歸於盡。

凌操後仰,避開另外一員袁軍武將的斬擊,刀刃刮過,在凌操臉上留下一道血痕!

鮮血沿着血痕流出,凌操雙眼赤紅。

這些袁軍武將武力雖然不如他,但勝在人數衆多,即使凌操,也雙拳難敵四手,難免受傷。

“休傷吾父!”

在凌操的身邊,一個少年武將斬殺袁軍一名校尉,見有袁軍武將砍傷其父,不由勃然大怒,縱馬過來,三刀將袁軍武將斬於馬下!

袁尚更是驚駭。

本來以爲凌操已經勇猛,結果又跑出一個比凌操還要勇猛的少年武將。

“統兒,不得戀戰,當務之急,是突出重圍!”

凌操隨意擦拭臉上的血痕,毫不在意。

對他這種在刀口舔血的武將而言,受傷是家常便飯。

少年武將淩統用力點頭,十分珍惜與父親一起征戰。

歷史上,凌操被甘寧射殺,而這個世界的凌操還活着,因此淩統設法保護好凌操,彌補之前的遺憾。

“動用幽州突騎!”

東漢軍主帥耿弇一直在觀察整個戰場,察覺孫策、太史慈、凌操等人有突出重圍的趨勢,於是調動高階騎兵幽州突騎,衝擊孫策一行人。

“駕!”

萬馬奔騰,身披重甲的幽州突騎發起突擊,地動山搖!

東漢軍步卒在耿弇的調度下,向兩側分開,讓出一塊空白,供幽州突騎發起衝擊!

幽州突騎平舉長槍,漢軍軍旗招展,像是山洪一般,衝擊孫策的騎兵!

孫策一行人猶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只能硬着頭皮,迎戰幽州突騎!

兩支騎兵在朝歌城郊外爆發大規模的騎兵會戰,不斷有騎兵墜馬,被不知道從哪裡踐踏過來的馬蹄踩碎!

幾萬匹戰馬疾馳,朝歌城郊外的土地被踩踏成泥濘的沼澤地!

“命令大戟士出動,絞殺孫策!”

袁紹發現孫策這支騎兵鬥志頑強,在這種不利的情況下,依然拼死戰鬥,於是調動平時都捨不得使用的河北大戟士。

一排排舉着巨盾、手握重戟的重甲步卒從兩側擠壓孫策的騎兵,而正面是耿弇統領的幽州突騎,兩支精銳兵種夾擊,絞殺孫策兩萬騎兵!

雙方從清晨戰至日中,孫策的騎兵已經不滿一萬!

啪的一聲,太史慈與顏良激戰多時,其中一支短戟因爲出現裂痕,最終不堪重負,因此碎裂,幾十塊鐵片飛濺!

“你的一把兵器已碎,不再是我的對手!”

顏良提着大刀,氣喘如牛,太史慈確實不容易對付,打了這麼久,顏良還沒佔什麼便宜。

現在太史慈斷了一把兵器,顏良才能佔據上風。

太史慈乾脆丟棄剩下的一把短戟,而是拔出七尺長劍,一聲不吭,繼續與顏良死戰。

“找死!”

顏良見太史慈遲遲不願投降,只好掄動大刀,繼續戰鬥。

文丑也還在與孫策血戰,兩員猛將的兵器都是長槍,攻勢兇猛,龍爭虎鬥,在上百個回合之後,文丑已經有些吃力。

孫策號稱江東小霸王,越戰越勇:“你比顏良,似乎要差一些!”

文丑大怒:“足以殺你!”

文丑的槍法之中,迸發龍吟虎嘯聲,速度加快,槍影重重,長槍化作殘影,在孫策眼中都顯得極快了。

孫策閉上雙眼,感受周圍風的流動,憑藉感覺和身體的條件反射,接下文丑所有攻勢。

文丑越來越着急,他不願承認連孫策都無法擊敗。

朝歌城中的周瑜、魯肅,試圖出兵救下孫策,但被耿弇親自率領騎兵攔截。

在野外使用騎兵,周瑜、魯肅都不如耿弇。

耿弇是在幽州長大和起兵的武將,他們耿家的騎兵,資助光武帝劉秀打天下,因此幽州突騎之名,名揚天下,耿家也成爲東漢的高門。

爲張華效力的耿恭,就是耿家武將之一。

“這下不妙了,我們果然還是不適合在北方征戰。”

周瑜見耿弇親自率領一萬騎兵攔路,知道難以救出孫策。

如果在江東,周瑜有各種方法取勝,在黃河以北的平原,周瑜這一羣江東武將,過於吃虧。

魯肅語氣沉重:“不對,按照我的推測,夏軍的騎兵應該很快就要到來了。”

周瑜、魯肅看向南邊,眼前這種局勢,只有張華的夏軍可以解圍了。

“是夏軍的戰鷹!”

在吳軍陷入危難之際,困守朝歌城的吳軍看到朝歌城戰場上空,出現了戰鷹的身影。

“有救了!”

周瑜、魯肅都知道這個時候意味着什麼。

孫策勢力在東漢軍的猛烈攻勢下,已經分崩離析,只能依靠夏軍的兵力反擊,縱使這是驅虎吞狼。

噠噠噠……

夏軍的狼騎兵和鐵鷹斥候出現在戰場邊緣,呂玲綺扛着方天畫戟,表情從容鎮定。

她追隨張華以來,也算是久經沙場,見慣了大場面。

夏軍追趕臧宮、袁譚的潰兵,抵達戰場邊緣,十幾萬漢軍盡皆大驚失色。

夏軍的騎兵,來的太快了!

……

太行山脈,東漢軍與太行山羣雄交戰多時,太行山羣雄被光武帝劉秀的兵力壓制,向劉秀乞和。

劉秀以一己之力,鎮壓十幾個領主組成的聯軍。

“衆將士疲累,或許該暫時結束與太行山衆人的戰鬥,率先擺平孫策的朝歌城。”

劉秀與太行山羣雄鏖戰月餘,東漢軍傷亡不少,劉秀也深感多線作戰的壓力。

太行山羣雄不乏絕世猛將,一旦與劉秀作戰不利,就會躲入太行山脈,因此劉秀對這羣梟雄,也感到棘手。

劉秀有自信徹底剿滅這羣以太行山脈爲據點的梟雄們,只是要花費大量時間。

三國時期,活躍在太行山的黑山軍就牽制了袁紹數年,導致袁紹進軍中原的進度受到影響,讓曹操發展了起來。

劉秀這樣的戰略大師,自然可以看到後果,因此儘量避免這樣的結果。

“同意與太行山羣雄和談。孤領一隊輕騎,悄然南下,親自前往朝歌,不可走漏風聲。”

劉秀挑選一人,假裝自己,仍在營中,然後使用金蟬脫殼之計,南下朝歌城,會一會征戰關中的夏軍。

第七十三章 招攬趙破奴第一百六十三章 西域,安西都護府第三百零八章 薛仁貴VS呂布第五百三十一章 後梁諸將(6000字)第三百五十五章 鹽商張士誠的能力第五百九十一章 給秦王政送女裝第一百三十章 匈奴漢國覆滅第三百七十九章 九江王英布!第五十一章 陳宮,火牛計第三百五十六章 鐵木真囚禁的武將第三百零七章 秦瓊VS田橫五百士第五十四章 鹽商張士誠第十八章 少女與騎砍第五百一十三章 遊擊大師彭越第二百四十三章 多爾袞出兵第二百零四章 謝玄與謝道韞第五百五十章 李存孝十八騎!(4000字)第六百八十九章 圍堵李世民第五百零七章 祖龍,秦始皇的天賦!第六百八十五章 兵仙韓信!第五百三十三章 崛起於漠北的漢軍(3000字)第五百五十三章 北府軍的瘋狂!第十五章 舉大義之旗第五百七十八章 平定魯國第五百二十九章 武人當道的朝代第一百零七章 沉默寡言的江東丞相第六百七十七章 呂布、五虎將到來!第六十四章 驅虎吞狼第二百五十八章 又見雲臺二十八將第六百五十章 宋武帝劉裕!第十章 明代地理學家徐霞客第二百零五章 漢高祖劉邦第二百六十八章 銀戟太歲雪天王!第三百零九章 田橫臣服第一百零五章 蒙恬的真正實力第六百一十七章 關羽的蹤跡!第六百二十八章 秦王關押之人第十八章 少女與騎砍第二百八十四章 收服黃巾軍第一百三十二章 八萬唐軍第六百二十六章 在下荊軻第八章 柔然騎兵第九十四章 梁紅玉第二百一十九章 安西軍西征第四百九十八章 孟獲臣服第三百零六章 田橫五百士第五百六十六章 齊威王與鄒忌第一百零七章 沉默寡言的江東丞相第七百一十三章 五虎將VS亞歷山大!(4000字)第六百三十五章 十萬鐵騎出玉門!第三百三十二章 秦將孟明視第五百六十二章 俘虜秦良玉第四十四章 入駐夏村的皇帝第六百六十六章 齊威王臣服第三百二十八章 蘭陵王高長恭第三百五十六章 鐵木真囚禁的武將第三百一十一章 大唐落榜考生第十章 明代地理學家徐霞客第六百二十九章 大秦蒙氏與王氏(4000字)第八十七章 結盟扶蘇第七百一十三章 五虎將VS亞歷山大!(4000字)第三百六十六章 周世宗柴榮(下)第二百三十一章 吾心即是宇宙,心學大師出手!第六百零二章 赫連勃勃的狡詐!第四百三十九章 大秦的野心第一百九十一章 製造農民起義第三百八十章 此地名爲臥龍崗第三百五十二章 活捉大明叛將!第三百八十九章 俘虜蘭陵王!第七百章 老趙家清理門戶第二十章 陳宮的天賦第一百零二章 女真武將的天賦【求訂閱】第六百六十八章 盧象升與秦良玉第二百章 出奇制勝第五百三十八章 交換張飛(4000字)第三百九十七章 吳起出戰第五百一十九章 歷朝文人的屬性(上)第四百五十八章 秦武王的兵車軍團第五百五十九章 川蜀女將,桃花馬上請長纓!第一百六十八章 白袍兵變第六百六十三章 佛系皇帝蕭衍第五百九十五章 你太弱了!第五百一十四章 李白與杜甫,長安盛會開始!第三百三十三章 魏延VS高長恭第二百零六章 重建北府軍第五十二章 招安綠林軍第三百八十六章 秦瓊、羅士信VS英布、王彥章(下)第二百四十八章 鮮卑騎兵南下第四百四十四章 李信敗北第四十八章 韓非變法(下)第五百一十八章 神機營第六百八十四章 涼州軍的危機第六百三十五章 十萬鐵騎出玉門!第六百九十三章 六國合縱失敗第四百四十四章 李信敗北第二百零四章 謝玄與謝道韞第五百七十三章 了結,五代十國的恩怨!(4000字)第三百九十章 三顧茅廬!第五百二十八章 生擒王彥章!第一百零八章 多爾袞
第七十三章 招攬趙破奴第一百六十三章 西域,安西都護府第三百零八章 薛仁貴VS呂布第五百三十一章 後梁諸將(6000字)第三百五十五章 鹽商張士誠的能力第五百九十一章 給秦王政送女裝第一百三十章 匈奴漢國覆滅第三百七十九章 九江王英布!第五十一章 陳宮,火牛計第三百五十六章 鐵木真囚禁的武將第三百零七章 秦瓊VS田橫五百士第五十四章 鹽商張士誠第十八章 少女與騎砍第五百一十三章 遊擊大師彭越第二百四十三章 多爾袞出兵第二百零四章 謝玄與謝道韞第五百五十章 李存孝十八騎!(4000字)第六百八十九章 圍堵李世民第五百零七章 祖龍,秦始皇的天賦!第六百八十五章 兵仙韓信!第五百三十三章 崛起於漠北的漢軍(3000字)第五百五十三章 北府軍的瘋狂!第十五章 舉大義之旗第五百七十八章 平定魯國第五百二十九章 武人當道的朝代第一百零七章 沉默寡言的江東丞相第六百七十七章 呂布、五虎將到來!第六十四章 驅虎吞狼第二百五十八章 又見雲臺二十八將第六百五十章 宋武帝劉裕!第十章 明代地理學家徐霞客第二百零五章 漢高祖劉邦第二百六十八章 銀戟太歲雪天王!第三百零九章 田橫臣服第一百零五章 蒙恬的真正實力第六百一十七章 關羽的蹤跡!第六百二十八章 秦王關押之人第十八章 少女與騎砍第二百八十四章 收服黃巾軍第一百三十二章 八萬唐軍第六百二十六章 在下荊軻第八章 柔然騎兵第九十四章 梁紅玉第二百一十九章 安西軍西征第四百九十八章 孟獲臣服第三百零六章 田橫五百士第五百六十六章 齊威王與鄒忌第一百零七章 沉默寡言的江東丞相第七百一十三章 五虎將VS亞歷山大!(4000字)第六百三十五章 十萬鐵騎出玉門!第三百三十二章 秦將孟明視第五百六十二章 俘虜秦良玉第四十四章 入駐夏村的皇帝第六百六十六章 齊威王臣服第三百二十八章 蘭陵王高長恭第三百五十六章 鐵木真囚禁的武將第三百一十一章 大唐落榜考生第十章 明代地理學家徐霞客第六百二十九章 大秦蒙氏與王氏(4000字)第八十七章 結盟扶蘇第七百一十三章 五虎將VS亞歷山大!(4000字)第三百六十六章 周世宗柴榮(下)第二百三十一章 吾心即是宇宙,心學大師出手!第六百零二章 赫連勃勃的狡詐!第四百三十九章 大秦的野心第一百九十一章 製造農民起義第三百八十章 此地名爲臥龍崗第三百五十二章 活捉大明叛將!第三百八十九章 俘虜蘭陵王!第七百章 老趙家清理門戶第二十章 陳宮的天賦第一百零二章 女真武將的天賦【求訂閱】第六百六十八章 盧象升與秦良玉第二百章 出奇制勝第五百三十八章 交換張飛(4000字)第三百九十七章 吳起出戰第五百一十九章 歷朝文人的屬性(上)第四百五十八章 秦武王的兵車軍團第五百五十九章 川蜀女將,桃花馬上請長纓!第一百六十八章 白袍兵變第六百六十三章 佛系皇帝蕭衍第五百九十五章 你太弱了!第五百一十四章 李白與杜甫,長安盛會開始!第三百三十三章 魏延VS高長恭第二百零六章 重建北府軍第五十二章 招安綠林軍第三百八十六章 秦瓊、羅士信VS英布、王彥章(下)第二百四十八章 鮮卑騎兵南下第四百四十四章 李信敗北第四十八章 韓非變法(下)第五百一十八章 神機營第六百八十四章 涼州軍的危機第六百三十五章 十萬鐵騎出玉門!第六百九十三章 六國合縱失敗第四百四十四章 李信敗北第二百零四章 謝玄與謝道韞第五百七十三章 了結,五代十國的恩怨!(4000字)第三百九十章 三顧茅廬!第五百二十八章 生擒王彥章!第一百零八章 多爾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