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八章 陳勝的困境

“大楚興,陳勝王!”

“攻破汝州鎮,佔領糧倉,我們就有糧食過冬了!”

十幾萬農民起義軍攻打三大節度使的主城,陳勝、吳廣的天賦作用於整支起義軍,起義軍狀若癲狂,拼死登城。

他們已經有一段時間沒有吃飽飯,寒冬又凍死了不少人,如果再不攻下淮西節度使吳元濟的汝州鎮,徹底擊敗三大節度使,整支農民軍都會因爲缺糧餓死。

缺少糧食的起義軍聽說吳元濟的汝州鎮囤有大量糧食,於是像是發瘋一樣,強攻汝州鎮。

唐朝的三個節度使這個時候因爲缺少糧食,不少將士逃亡,汝州鎮只剩下不到兩萬兵馬,面對陳勝、吳廣的十幾萬大軍,岌岌可危。

“給我上,殺了這羣狗賊!”

王鳳統帥一支起義軍登城,與三大節度使的唐軍交戰。

王鳳拔刀斬殺數人,身先士卒。

正是因爲王鳳作戰勇猛,因此王鳳才能成爲起義軍的校尉。

守軍節節敗退,三大節度使不得不令人豎起白旗,向陳勝、吳廣投降。

陳勝帶兵殺到糧倉,搜刮汝水流域最有可能有糧食的地方。

然而,吳元濟的糧倉,只剩下不到三萬石糧食。

“糧食去哪裡了?!”

陳勝看到不少糧倉已然空蕩蕩,怒不可遏。

他本來以爲攻佔三大節度使的領地,就可以爲起義軍獲得度過寒冬的糧草。

但地主家也沒有餘糧。

三萬石糧食,也許能夠上萬人過冬,但對於擁有五十萬人口的陳勝、吳廣,幾乎是杯水車薪。

憤怒的陳勝、吳廣令人將三大節度使押來審問。

“你們是否挖了地窖,私藏糧草?”

三大節度使臉色蒼白:“連月征戰,民不聊生,農田荒廢,我們的將士都要捕魚爲食,哪裡還有糧草?糧倉裡這三萬石糧草,也是爲了守城,從平民那裡搜刮而來。實在是沒有餘糧了。”

陳勝、吳廣對視一眼,這三人應該沒有說謊。

汝水流域的戰火持續兩年,伏屍百萬,流血千里,終於在這個寒冬爆發嚴重的荒災,各地都缺少糧食。

陳勝沒有糧食,吳元濟也沒有糧食,雙方都已經在崩潰的邊緣。

如果不是荒災,導致三大節度使的農民加入陳勝的起義軍,以三大節度使的兵力,陳勝也不能取勝。

“糧草將盡,哪怕我們省吃儉用,這點糧草也無法支撐過這個寒冬。”

“只能設法從其他地方獲取糧食了。反正都是死路一條,不如站着死。”

陳勝、吳廣二人經過簡單的商議,最終決定從其他地方掠奪糧食。

滅掉唐朝三大節度使,陳勝、吳廣佔領汝水上游,算是有了相對安穩的後方。

“那麼這三人該怎麼處置?”

“他們剝削百姓,此地百姓對他們多有怨言,不如殺了他們,贏取民心。”

陳勝、吳廣決定殺了三個節度使,提升這片區域的民心。

陳勝和吳廣也發現了,如果殺了這些大地主,民心會大幅度上升。

吳元濟臉色蒼白,對陳勝、吳廣說道:“我知道有一地,有大量糧草,糧食足夠百萬人一年食用。若是大王的五十萬人馬得到這批糧草,兩年內都無需擔心糧草,可以成就大業!”

“何地?”

“河洛。該地已經有數月時間沒有戰亂,超過10萬汝水流民進入河洛避開戰亂。在下願意投靠大王,帶領先鋒兵馬,攻入河洛,爲大王開路!”

吳元濟三人見有希望活命,於是自告奮勇,投靠陳勝,作爲陳勝進軍河洛的急先鋒。

“你們三人擔任都尉,帶兵前往河洛,本王在後方策應。”

陳勝、吳廣稍作思忖,同意下來。

只要吳元濟三人可以掠奪糧食,那麼饒他們一命又如何?

王鳳此時就在陳勝、吳廣身邊,得知他們打算到河洛搶奪糧食,不動聲色:“大王,我們只獲得三萬石糧草之事,不可讓衆將士得知,否則必定會引發軍心動搖。這個時候,應當讓衆將士飽餐一頓,補充體力,穩定軍心,然後再進軍河洛。”

陳勝投來讚許的眼神:“張風,你懂兵法,又有計謀,本王決定賜你將軍印,一同攻打河洛。”

王鳳平靜答道:“多謝大王。”

王鳳本就是農民軍首領之一,在陳勝的起義軍之中,可以說是如魚得水,得到陳勝的賞識。

可惜的是,陳勝、吳廣有成爲農民起義軍首領的天賦,卻沒有梟雄資質。

起義軍攻破汝州糧倉,終於可以飽餐一頓,士氣高漲。

人命如草芥,在亂世可以吃上一頓飽飯,已經很是不錯。

十幾萬起義軍,吸收了吳元濟的一萬唐軍,並且以吳元濟的唐軍爲先鋒,開始進軍河洛。

河洛對於正在外面混戰的各片區域而言,已經是世外桃源,有着數之不盡的糧食。

河洛經過范仲淹屯田,第二年的糧食產量確實驚人,糧倉堆積的糧草超過百萬石,各地流民前來投奔,河洛地區人口從75萬增加至80萬。

也就是說,哪怕張華不設法攻略關中,在河洛種田,人口也可以持續增加。

蔣欽奉命駐守伊水縣,接納來自汝水的流民。

伊水縣人口增加至10萬人,守軍從3000增加至5000人。

蔣欽鎮守伊水縣以來,數月無事,一直在操練兵馬。

縣令杜牧則負責治理民政,接納流民,進行屯田。

然而,從汝水傳來的消息越來越不利。

陳勝的起義軍徹底擊敗三大節度使之後,注意到糧草充足的河洛地區。

攻下伊水縣,然後經過狹窄的伊闕關,就可以抵達夏縣所在的伊洛平原。

“據說陳勝和吳廣的起義軍,人數已經到了六十萬。如果他們攜家帶口來攻,我們伊水縣這5000兵馬,難以守住。”

縣令杜牧對此感到悲觀。

陳勝和吳廣採取的是人海戰術,而且他們的天賦還可以將鄉勇轉職爲農民起義軍,壯大隊伍。

伊水縣的5000兵馬,不算是精銳,基本上全部是低階兵種,維持治安和討伐小股山賊還行,對付十幾萬起義軍就難了。

陳勝和吳廣掃滅汝水上游大大小小的勢力,繳獲了不少精良的兵器和盔甲,已經不是初期的農民起義軍。

“向夏縣求援,夏縣應該可以調來一萬兵馬,足以守住此地了。”

蔣欽輕視陳勝的起義軍,認爲15000兵力,可以擋住陳勝和吳廣的起義軍。

杜牧進行推論:“陳勝和吳廣二人糧草不濟,我們堅壁清野,陳勝、吳廣必敗。”

一個驛站的小吏緊急來報:“兩位大人,主公決定從關中回師,鎮壓陳勝、吳廣!”

杜牧和蔣欽二人對視,看來陳勝、吳廣這回攤上大事了。

夏鎮,張華趁着唐玄宗和安祿山拉鋸期間,暗中帶領一萬騎兵,從崤山北道,經過潼關、函谷關,回到夏鎮,見到了繁榮的夏鎮。

張華離開之後,委任范仲淹爲縣令,成功將夏鎮升級爲三級鎮子,與目前唐玄宗的長安鎮在一個級別。

“主公離開數月,征戰關中,似乎有所成長。”

范仲淹見張華經過在關中數月的征伐,眼神更加堅定,不由欣慰,也不枉他守家這麼長時間。

“這些時日,多虧希文盡忠盡職,我才能放心在關中大施拳腳。”

張華也慶幸招攬范仲淹這麼一位王佐之才。

如果不是范仲淹治理後方,抵禦來自東邊努爾哈赤的威脅,那麼張華擔心後方有失,根本不敢攻打關中。

“主公令我在此地募兵一萬,這是要攻打陳勝、吳廣了?”

范仲淹可以從張華的行動,揣測出張華的意圖。

北邊的孫策、東邊的努爾哈赤,這兩個勢力都不是用一兩萬兵馬能夠解決的強敵。

范仲淹想來想去,就只有陳勝的起義軍,容易被人以少勝多。

“希文猜的不錯,對付陳勝和吳廣,一萬騎兵足矣。我令你招募的一萬新兵,作用僅是用於助陣和建造工事罷了。”

“另外,召集鎮守洛水縣的陳午、函谷關的种師道。”

張華回到夏鎮,立即召集所有的兵力。

陳午和种師道奉命,立即帶兵前來匯合。

“陳午,不曾想我們還能把酒言歡!”

乞活帥田禋見到同爲乞活帥的陳午,兩人激動不已。

他們曾經是西晉幷州刺史司馬騰的部下,因爲時局混亂,各奔前程,乞活軍四分五裂。

現在,兩個乞活帥再次相見,唏噓不已。

“楊業大人!”

種家軍的种師道見到楊家軍的楊業,更是激動不已。

楊業是北宋初年的武將,而种師道是北宋末年的武將,楊業算是前輩。

“种師道麼……”

楊業不認識到作爲後人的种師道。

但他聽說種家軍的故事後,對种師道也很是欽佩。

楊家軍、種家軍,都是北宋的將門,爲了北宋出生入死。

“現在可不是敘舊的時候,等此次凱旋歸來,本將軍再設下盛宴,供諸位把酒言歡。”

張華回到夏鎮不久,立即用兵。

兵馬集結,不盡快速戰速決,每一天消耗的糧食,數以噸計。

范仲淹說道:“主公,陳勝、吳廣的先鋒兵馬,已經在向伊水縣進發。”

“三軍齊進,迎擊陳勝、吳廣。”

張華徵發一萬騎兵、一萬新兵,還有一千乞活軍、一千種家軍,一共2.2萬人。

三大節度使吳元濟、王承宗、李師道,已經帶着一萬兵馬進入伊水河谷。

河洛的主力遠征關中,如果張華沒有回師,說不定陳勝、吳廣還真有可能打下河洛。

蔣欽、杜牧堅壁清野,以5000兵馬死守伊水縣的石鎮,抵禦三大節度使的兵鋒。

吳元濟、王承宗、李師道三人,相當於二三流武將,也有些才能。

吳元濟帶兵來到石鎮附近駐營,四處搜刮用於過冬的糧草,卻一無所獲。

杜牧早就遷走了附近的居民,或者讓他們暫時逃入山林中避難。

石鎮有充足的糧草,而陳勝、吳廣、吳元濟等汝州的兵馬,沒有糧草,因此吳元濟是被動的一方。

攻不下石鎮,他們將全部凍死、餓死。

“這座鎮子至少有供十萬人使用的糧食,攻下石鎮,我們纔可活命!”

吳元濟帶着一萬唐軍,冒着大雪攻城。

這羣跟着三個節度使的唐軍也算是倒黴透頂,爲了活命的糧食,他們前赴後繼,架梯攻城。

蔣欽帶着弓箭手守城,箭如雨下,不時有唐軍士卒中箭身亡。

“啊!!!”

守軍將煮的滾燙的火油澆下,唐軍發出慘叫聲,滾落下城,在雪地裡掙扎。

先是燙傷,然後又是凍傷,不少唐軍失去戰鬥力。

與唐玄宗勢力裝備精良、糧草充足的唐軍相比,三大節度使的唐軍不但缺少裝備,而且缺少糧草,戰鬥力差了一個層次,無法攻下石鎮。

戰鬥持續了一個上午,唐軍折損千餘人,無法攻下,吳元濟被迫停止攻勢。

再這樣打下去,不但缺糧,士氣也會下降至谷底。

“只能等陳勝、吳廣到來了。”

吳元濟臉色難看。

雖然不想承認,但他的唐軍與巔峰時期的唐軍差了不少,否則換成盛唐時期的一萬唐軍,不至於無法攻陷只有5000低階兵種的石鎮。

杜牧、蔣欽沒有因爲吳元濟的唐軍撤退而鬆懈,因爲陳勝、吳廣的大軍已經出現在他們的視野之內。

十幾萬起義軍進入伊水流域,漫山遍野,猶如蝗蟲,四處搜尋糧食。

名聲大噪的陳勝、吳廣二人,統帥十幾萬起義軍,進軍河洛!

這些農民起義軍裹着破爛的粗布衣,臉頰凍得發紫,好不容易吃上飽飯,體力還算充沛。

只有陳勝、吳廣等起義軍高層知道情形不容樂觀。

起義軍沒有過冬的被褥,糧草也堅持不了多久,必須儘快攻下石鎮,獲得補給。

然後通過獲取石鎮的兵器、糧草,攻打夏鎮。

農民起義軍只能不斷擴張,一旦停下來,就會走向滅亡。

陳勝、吳廣到來,十幾萬起義軍將石鎮重重圍困,眼神狂熱。

這些人都知道鎮子裡面有過冬的糧食和被褥,攻下石鎮,他們至少可以再堅持一兩個月的時間。

“廢物,連一座只有幾千兵馬的鎮子都無法攻下!”

陳勝、吳廣招來失利的吳元濟、王承宗、李師道三人,厲聲呵斥。

吳元濟三人敢怒不敢言,因爲他們確實打不下石鎮。

“準備攻城!”

陳勝、吳廣又要使用人海戰術,強行打下石鎮。

“大楚興,陳勝王!”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吳廣的天賦發動,十幾萬起義軍進入狂熱狀態,山呼海嘯,聲音迴盪在整個的伊水河谷,石鎮爲之顫動!

石鎮數萬軍民人心惶惶,城外的起義軍數量比城內居民還多,要是不計代價,石鎮根本無法防守。

“援軍將至,衆人不必驚慌。”

杜牧看到在石鎮上方翱翔的戰鷹,知道夏縣承諾的援軍即將到來。

“那是……”

陳勝、吳廣也注意到了出現的戰鷹,隱隱有不好的預感。

陳勝只知道河洛有大量糧食,不少汝州的流民都逃入河洛,但陳勝對河洛的實力,完全沒有概念。

王鳳望着戰場上空的戰鷹,知道潛伏多時,終於可以發揮作用了。

噠噠噠……

石鎮北方,一萬鐵騎南下,夏軍旌旗在呼嘯的北風中獵獵作響,趙破奴、楊業、黃忠三員猛將像是貪狼,冒着風雪急進!

趙破奴有“疾行”天賦,提升騎兵行軍速度,這一萬騎兵馬蹄有疾風流溢,長驅直入!

十幾萬農民起義軍望向北方,只見漫天風雪之中,人影憧憧,巨大的夏字軍旗迎風招展!

“不好,對方騎兵已至!”

“列陣!”

陳勝、吳廣在攻城之前,必須擊敗前來解圍的援軍。

然而,這支援軍不只是解圍那麼簡單,而是要以一萬騎兵,直接沖垮十幾萬農民起義軍!

在關中地區,強敵如林,兵甲精良,哪怕是楊業、黃忠,也打不出一萬破十幾萬的戰績,能打出一萬破幾萬的戰績,已經可以橫着走了。

而對付缺少兵器和糧草的起義軍,卻完全有可能做到!

起義軍的各個武將臉色蒼白,趕緊排兵佈陣,阻擋南下的鐵騎。

“快!”

吳元濟這三個投降農民起義軍的節度使也趕緊呼喚手底下的將士,擺出剋制騎兵的長槍方陣。

一萬鐵騎來勢洶洶,風馳電掣,十幾萬農民軍還來不及排開隊形,恐怖的鐵騎已經高高擡起馬蹄,將起義軍踐踏在雪地裡!

“喝!”

金刀無敵楊業提着一把大刀,與黃忠爲左右大將,手起刀落,斗大的首級飛起,一抹鮮血濺到楊業的戰甲上!

一萬鐵騎碾壓而過,鐵蹄錚錚,長槍突刺,起義軍遭到征戰關中的精銳鐵騎單方面碾壓,無數起義軍倒在雪地之中,鮮血染紅積雪。

陳勝與吳元濟在汝水流域征戰,雖然很是慘烈,但對抗程度不如關中羣雄激烈,當征戰關中的精銳騎兵回來,陳勝意識到自己與真正的梟雄軍隊的巨大差距。

十幾萬農民軍,被一萬鐵騎沖垮,死傷上萬,潰不成軍,向汝州方向敗退。

第四百三十七章 將門之後第四百三十五章 花木蘭的提升第三百三十一章 杜牧與李白第二百六十三章 孫策與太史慈第一百六十八章 白袍兵變第一百八十一章 活捉白蓮聖女第一百七十一章 白袍來投第八十三章 黑甲秦軍第一百一十一章 生擒大唐武將第九十六章 清軍壓境【求訂閱】第六百九十九章 岳飛逃亡第二百零五章 漢高祖劉邦第三百七十九章 九江王英布!第五百五十章 李存孝十八騎!(4000字)第七十九章 北宋種家軍第二百九十章 秦瓊歸心第五百五十六章 黑臉門神VS白馬銀槍!第六百一十六章 南越武王的能力!(4000字)第一百八十一章 活捉白蓮聖女第四百零五章 狄青的震撼第一百三十三章 薛仁貴第四百七十八章 羅士信VS英布第三百六十七章 柴榮與楊妙真的逆天屬性第三百八十五章 秦瓊、羅士信VS英布、王彥章(上)第三十五章 金兵來襲第六百四十五章 李世民的進軍路線第四百四十一章 李繼遷死於此地第二百三十八章 大儒王守仁(大章)第三百七十四章 討伐高歡第六百一十一章 霍去病效忠!第五百四十四章 雪夜入河東(4000字)第四百六十章 陷陣營VS鐵鷹銳士!第二百五十五章 闖王軍師宋獻策第三百一十八章 反擊開始!第三十四章 金兀朮第七百一十七章 回回炮第六百四十三章 五虎上將齊聚!第一百七十一章 白袍來投第六百二十二章 周公瑾火燒連營!第一百二十八章 長安聚會,唐玄宗第七十三章 招攬趙破奴第二百九十七章 戰國四公子第一百六十七章 收編唐軍第六百八十七章 大破司馬懿!第三百七十二章 相愛相殺的袁紹和曹操第二百一十八章 劉邦親征第六百四十四章 六國合縱軍!第四十六章 雲臺二十八將第八十一章 重建種家軍第二十三章 乞活帥陳午第八十五章 升級,夏鎮第六百四十四章 六國合縱軍!第二百六十五章 卦象:大凶!第二百三十七章 吳玠與諸將天賦第五百九十九章 趙破奴與霍去病!第六百三十五章 十萬鐵騎出玉門!第一百九十一章 製造農民起義第九十五章 梁紅玉來投【求首訂】第二百八十五章 猛將羅士信!第一百九十七章 秦國將門,王與蒙第四章 來自宋朝的流民第一百一十五章 無當飛軍第四百三十八章 當狗是一種榮幸第三百二十一章 六將大戰李存孝第五十六章 收穫糧食第三百四十二章 借東風!第一百四十九章 義子營第二百八十七章 張須陀的絕望第二百九十章 秦瓊歸心第四百七十八章 羅士信VS英布第三百零六章 田橫五百士第八十九章 武藝高強的山賊第五百二十九章 武人當道的朝代第二十八章 蔣欽第三百八十一章 南陽諸葛廬第二百四十八章 鮮卑騎兵南下第六百六十九章 三十六計第六百七十章 六軍鏡!第三十五章 金兵來襲第七百二十五章 一戰定乾坤第一百六十章 歐陽修第七百零六章 各方驚動第一百七十三章 袁術與藤甲兵第六百二十二章 周公瑾火燒連營!第十九章 陳宮的復仇第二百八十九章 薛仁貴VS羅士信第四百四十章 黃忠大戰鐵鷂子第一百一十五章 無當飛軍第四百四十三章 流寇馬超第三百八十八章 火燒臥龍崗第一百八十四章 招攬白蓮聖女第五百六十四章 名將投奔第四百五十八章 秦武王的兵車軍團第六百七十八章 再戰李存孝!第三十六章 綠林軍vs鐵浮屠第一百四十八章 斬安祿山第六百八十三章 援軍抵達第一百零四章 勵精圖治袁公路【求訂閱】第九章 射人先射馬第七百二十四章 劉秀氣運的終結
第四百三十七章 將門之後第四百三十五章 花木蘭的提升第三百三十一章 杜牧與李白第二百六十三章 孫策與太史慈第一百六十八章 白袍兵變第一百八十一章 活捉白蓮聖女第一百七十一章 白袍來投第八十三章 黑甲秦軍第一百一十一章 生擒大唐武將第九十六章 清軍壓境【求訂閱】第六百九十九章 岳飛逃亡第二百零五章 漢高祖劉邦第三百七十九章 九江王英布!第五百五十章 李存孝十八騎!(4000字)第七十九章 北宋種家軍第二百九十章 秦瓊歸心第五百五十六章 黑臉門神VS白馬銀槍!第六百一十六章 南越武王的能力!(4000字)第一百八十一章 活捉白蓮聖女第四百零五章 狄青的震撼第一百三十三章 薛仁貴第四百七十八章 羅士信VS英布第三百六十七章 柴榮與楊妙真的逆天屬性第三百八十五章 秦瓊、羅士信VS英布、王彥章(上)第三十五章 金兵來襲第六百四十五章 李世民的進軍路線第四百四十一章 李繼遷死於此地第二百三十八章 大儒王守仁(大章)第三百七十四章 討伐高歡第六百一十一章 霍去病效忠!第五百四十四章 雪夜入河東(4000字)第四百六十章 陷陣營VS鐵鷹銳士!第二百五十五章 闖王軍師宋獻策第三百一十八章 反擊開始!第三十四章 金兀朮第七百一十七章 回回炮第六百四十三章 五虎上將齊聚!第一百七十一章 白袍來投第六百二十二章 周公瑾火燒連營!第一百二十八章 長安聚會,唐玄宗第七十三章 招攬趙破奴第二百九十七章 戰國四公子第一百六十七章 收編唐軍第六百八十七章 大破司馬懿!第三百七十二章 相愛相殺的袁紹和曹操第二百一十八章 劉邦親征第六百四十四章 六國合縱軍!第四十六章 雲臺二十八將第八十一章 重建種家軍第二十三章 乞活帥陳午第八十五章 升級,夏鎮第六百四十四章 六國合縱軍!第二百六十五章 卦象:大凶!第二百三十七章 吳玠與諸將天賦第五百九十九章 趙破奴與霍去病!第六百三十五章 十萬鐵騎出玉門!第一百九十一章 製造農民起義第九十五章 梁紅玉來投【求首訂】第二百八十五章 猛將羅士信!第一百九十七章 秦國將門,王與蒙第四章 來自宋朝的流民第一百一十五章 無當飛軍第四百三十八章 當狗是一種榮幸第三百二十一章 六將大戰李存孝第五十六章 收穫糧食第三百四十二章 借東風!第一百四十九章 義子營第二百八十七章 張須陀的絕望第二百九十章 秦瓊歸心第四百七十八章 羅士信VS英布第三百零六章 田橫五百士第八十九章 武藝高強的山賊第五百二十九章 武人當道的朝代第二十八章 蔣欽第三百八十一章 南陽諸葛廬第二百四十八章 鮮卑騎兵南下第六百六十九章 三十六計第六百七十章 六軍鏡!第三十五章 金兵來襲第七百二十五章 一戰定乾坤第一百六十章 歐陽修第七百零六章 各方驚動第一百七十三章 袁術與藤甲兵第六百二十二章 周公瑾火燒連營!第十九章 陳宮的復仇第二百八十九章 薛仁貴VS羅士信第四百四十章 黃忠大戰鐵鷂子第一百一十五章 無當飛軍第四百四十三章 流寇馬超第三百八十八章 火燒臥龍崗第一百八十四章 招攬白蓮聖女第五百六十四章 名將投奔第四百五十八章 秦武王的兵車軍團第六百七十八章 再戰李存孝!第三十六章 綠林軍vs鐵浮屠第一百四十八章 斬安祿山第六百八十三章 援軍抵達第一百零四章 勵精圖治袁公路【求訂閱】第九章 射人先射馬第七百二十四章 劉秀氣運的終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