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八章 平定魯國

“慶父、叔牙,你們兩個狗賊,吃裡扒外的東西!”

魯國三上卿之一的季友被五花大綁,見到兩個叛亂的兄弟,破口大罵。

若不是慶父、叔牙叛亂,與夏軍勾結,裡應外合,以魯國機關城的堅固程度,在城內糧食吃完之前,柴榮的三十萬大軍,根本拿機關城毫無辦法。

這可是工匠鼻祖魯班和他的弟子們傾盡數年心血打造的要塞,號稱固若金湯!

然而,柴榮幾乎是兵不血刃,就攻克了這座天下無敵的城寨。

“哈哈哈,我們也是爲了魯國的將士,這才棄暗投明。現在你是階下之囚,難道你還不明白自己的身份嗎?”

慶父拔出長劍,一步步走向季友。

慶父、叔牙,與魯莊公、季友,同父異母,所以關係並不算親密。

“狗賊,我哪怕死後化作鬼魂,也不會放過你們!”

季友還在破口大罵。。

“你該閉嘴了!”

慶父一劍封喉,鋒利的長劍刺穿季友的咽喉!

季友眼球凸出,不敢相信自己的兄弟竟然真的會殺了自己。

“這個傢伙, 早就該死了!”

叔牙見慶父殺了季友, 於是過來,用自己的長劍補了一劍,以免季友還能活下來。

他們已經與魯莊公、季友反目成仇,必須殺了他們。

慶父、叔牙殺了季友, 又提劍走向魯莊公, 想要將魯莊公也殺了。

“慶父、叔牙,你們豈可弒主!”

曹劌、叔梁紇、狄虒彌、秦堇父等投降的魯國武將被五花大綁, 怒目圓瞪, 眼神像是要噴出怒火,想要生吞了慶父、叔牙二人。

本來魯國也是一個不錯的諸侯國, 但魯國被幾個公卿搞的烏煙瘴氣,就連孔子都看不過去了。

“來人, 將他們拿下, 然後殺了。”

在魯國衆多將士怒氣衝衝時, 柴榮帶着五代十國的禁軍出現,喝令左右, 將慶父、叔牙拿下。

而且, 柴榮要殺了這次功勞最大的慶父、叔牙!

不少魯國將士都詫異地看向柴榮, 他不是和慶父、叔牙一夥的嗎?

慶父、叔牙臉色慘白,不甘地大喊:“你這是過河拆橋!”

柴榮板着一張臉:“我可有答應過你們什麼?”

與慶父、叔牙談條件的不是柴榮, 而是淪爲俘虜的趙匡胤,所以柴榮完全不認賬。

柴榮作爲曾經的後周皇帝, 對於駕馭將士有心得。

柴榮感受到魯國衆人對慶父、叔牙這兩個禍亂朝政、大逆不道的貴族大爲不滿。

如果不殺了慶父、叔牙,難以平息魯國將士的怒火。

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 走狗烹。

“況且, 你們二人,手足相殘, 不忠不孝,罪當萬死。”

柴榮不容慶父、叔牙二人狡辯,便示意張永德、王全斌兩員武將痛下殺手。

張永德、王全斌手起刀落,將慶父、叔牙兩個沒有了利用價值的工具人斬殺。

魯國衆將士見慶父、叔牙被殺, 怒氣果然有所消失。

在魯國衆人看來, 慶父、叔牙兩個禍亂朝政的權臣,比敵軍還可惡。

曹劌心情複雜,一直在拖後腿的慶父、叔牙二人,沒想到會以這樣的方式死去。

慶父、叔牙二人的報應, 來的太快了。

矛盾被轉移,魯國衆人還沒有意識到,魯國王室,死了三個人,只剩下了被俘虜的魯莊公,魯國徹底滅亡。

“俘虜的魯國衆將,和宋國衆將,全部押送到關中,讓這些武將與他們的兵馬分開,以免爆發叛亂。”

柴榮徹底平定魯國,活捉魯國國君魯莊公,還活捉了前來爭奪魯國的趙匡胤,僅僅是俘虜的名將數量就有上百人。

當然,這些名將並不算家戶喻曉,只是在史書上留下過名字。

在樑國滅亡後,魯國成爲第二個被平定的諸侯國。

“孔夫子和他的弟子,全部釋放,好生招待。”

柴榮也不敢得罪孔子和儒家弟子,否則會遭到天下讀書人譴責,於是令人將他們釋放。

孔子雖然有空前的影響力,但畢竟不是兵家,在魯莊公和一衆魯國武將被活捉以後,孔子和儒家弟子也掀不起什麼風浪。

“這座機關城,該如何處置?”

“爲了以免有賊人作亂,將其摧毀。”

柴榮在離開機關城之前,令人將公輸班打造的要塞破壞,避免將來被山賊或者叛軍利用。

機關城的堅固程度, 毋庸置疑,只是魯國內部不和, 才顯得不堪一擊。

至於建造了魯國機關城的工匠公輸班, 也被柴榮送往關中。

公輸班的流派,不亞於墨子的墨家流派, 只不過兩人的理念不同。

公輸班積極爲諸侯國生產戰爭兵器,甚至建造了專門爲戰爭而生的要塞——魯國機關城。

公輸班渴望利用戰爭,提升自己流派的影響力。

而墨子提倡兼愛非攻,儘量避免不義的戰爭。

如果不是張華資助墨家進行研究,禽滑釐和墨家弟子,不見得會願意爲張華生產兵器盔甲。

在柴榮看來,墨家在工匠羣體之中的影響力太大,如果同時扶持公輸班、禽滑釐兩派工匠,正好可以相互制衡。

柴榮當過皇帝,自然知道分權制衡的重要性。

公輸班、禽滑釐代表了兩派工匠,其中一派勢力太大,還可以拉攏另外一派,進行打壓。

“子夏在夏城,看來可以去見他一面。”

孔子聽說弟子子夏在夏城,在自知魯國滅亡已經是大勢所趨之後,感慨世事無常之餘,開始周遊列國。

以孔子的聲望,只要不起兵造反,各個勢力都不敢拿孔子如何。

子夏不像顏回、曾參等弟子一樣嚴守孔子之道,而是一位頗有經世傾向的弟子,在離開孔子之後,不再關注“克己復禮”,而是提倡與時俱進的當世之政,延展了儒家正統政治理論。

李悝、吳起、魏文侯,都曾向子夏請教。

孔子主張施行仁政,在禮制方面恢復周禮。

大致思想就是,君主通過施行仁政,來讓人們吃飽肚子,而吃飽肚子的人們才能學習禮節。

孔子得知後世禮崩樂壞,戰國時期,戰爭更加頻繁,而且兵家爲了獲勝,無所不用其極,又得知秦國統一六國,結果也不壞,纔有了後面的漢唐盛世,思想也有所轉變。

時代已經變了,孔子、王莽都想要恢復周天子的時代,但事與願違,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不會被一兩個人物所左右。

孔子的弟子子夏,在進入戰國時代後,已經意識到這一點,所以纔會在戰國第一個霸主的魏國講學,而且更加提倡經世致用之學,學而優則仕。

孔子知道後世發生的事情,大受震撼,他認爲有必要前去與子夏敘舊,以及更新自己的理論。

另外,孔子也發現,後世不少儒生,打着他的名義,發展儒家學說。

比如董仲舒的“天人感應”、“大一統”、“三綱五常”、“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又比如宋朝的程朱理學,宋明的陸王心學。

孔子並不完全贊同後世人對儒學的理解。

“我打算重塑儒學。”

孔子有了宏偉的目標。

各個朝代的儒學思想相互碰撞,孔子認爲有必要剔除一些違揹他本意的思想。

另外,孔子也意識到,想要恢復周禮,已經是不可能的一件事情。

不如說,孔子提倡的周禮,只是他想象中的烏托邦,實際上,周朝不見得比後世的朝代文明和繁榮,周朝也發生了一系列荒唐事,分封制更是導致春秋戰國的根源。

厚古薄今是所有人的本能,即使孔子也不例外,總覺得以前的人活得更好……

“我等願意繼續追隨老師。”

顏回等弟子,追隨孔子,開始新的周遊列國。

孔子的父親,叔梁紇,被押送至關中,但柴榮向孔子承諾不會殺害叔梁紇,孔子也就可以放心出行。

以孔子的武力,孔子不擔心途中遇到山賊或者亂兵,反而是山賊和亂兵,需要避開武力恐怖的孔子。

至今,孔子的武力如何,還是一個謎團。

來自五代十國的武將王全斌,也無法試探出孔子的武力深淺。

上百員武將被三萬大軍押送前去關中,隊伍浩浩蕩蕩。

“難道我趙光義一輩子就這樣渾渾噩噩過去了嗎?我不甘心!”

趙光義被關押在囚車內,不願接受可能被軟禁的命運。

他可是赫赫有名的宋太宗啊!宋朝的第二位皇帝!

而現在,他居然成爲了階下之囚,讓趙光義豈能甘心。

“屬下會設法立功,爲二位脫困。”

軍師趙普,與趙匡胤情同手足,想要搭救趙匡胤一把。

“則平代我照看好家人,我已感激不盡。”

趙匡胤只能將家眷委託給趙普代爲照料。

趙普作爲軍師,以他的才能,肯定會受到張華重用,倒是不會被關押。

石守信、高懷德、慕容延釗、畢再遇等宋軍武將,各懷心思。

只要趙匡胤點頭,那麼他們就可以順理成章,改旗易幟。

這就是作爲武將的好處。

柴榮送走俘虜之後,留下一支兵馬駐守魯國,然後按照原定計劃,帶兵進入齊國,前去與諸葛亮匯合,平定山東諸國之中最強大的齊國……

第五十二章 招安綠林軍第三百零七章 秦瓊VS田橫五百士第三百三十六章 劍仙李白VS時之項羽第一百七十五章 白蓮教第五百五十七章 天可汗,李世民!第一百四十章 會盟孫策第二十一章 明朝御用工匠第五十二章 招安綠林軍第六百四十三章 五虎上將齊聚!第五百零七章 祖龍,秦始皇的天賦!第一百六十六章 長安夜未央第三百九十八章 我吳起,生平不敗!第六百二十三章 決勝,大秦之殤!第一百五十章 縱橫家出沒第二百三十二章 馬踏連營!第五百三十二章 王彥章的武道天賦(5000字)第七百零五章 統一之戰開始第三百六十章 三帝之盟第三百四十章 何不食肉糜的晉惠帝第四百六十一章 駕長車,踏破賀蘭山闕第二百一十八章 劉邦親征第五百二十二章 生擒彭越第三百七十三章 禽滑釐的墨家機關術第六百二十一章 大風起兮雲飛揚!第七十四章 鄧艾與趙破奴第六百三十二章 苻堅與王猛的屬性第三百五十一章 努爾哈赤之死!第三百四十三章 名將的窩囊死法第六百七十七章 呂布、五虎將到來!第一百九十三章 冉良,十四歲,是乞活軍第四百二十四章 大戰賈復、巨無霸!第五百八十九章 秦漢聯軍第三百五十九章 李存孝的十階兵種第三百二十八章 蘭陵王高長恭第五百七十一章 騎兵對決!(4000字)第四百四十三章 流寇馬超第三百七十四章 討伐高歡第二百四十八章 鮮卑騎兵南下第五百六十八章 微操大師趙光義第一百九十一章 製造農民起義第二百一十章 大金國戰神第十六章 你是一個好人第九十九章 北宋文臣【求訂閱】第一百二十四章 楊無敵第五十三章 皇太極來使第七十七章 趙雲之子第六百九十二章 唐軍敗北!第四百章 北齊敗亡第一百九十二章 乞活軍,冉良!第三百六十九章 縱橫晉末的西涼鐵騎第一百五十五章 大唐長公主(加更1/5)第六百章 入關第七百零一章 岳飛父子第三十章 李時珍後人第五百五十七章 天可汗,李世民!第三百零三章 呂布父女第六百四十八章 孫堅投奔!第二百二十七章 大金二太子戰死第七百一十一章 決戰玉門關!(4000字)第七百一十章 入關,入關!(4000字)第五百六十五章 奇葩的大隋雙璧第十章 明代地理學家徐霞客第五百五十一章 崇禎勢力的巾幗女將第二百五十三章 清河崔氏,天才軍師第四百九十二章 羊祜與趙雲第一百八十七章 黃金火騎兵第四百七十二章 草原三巨頭!第一百九十七章 秦國將門,王與蒙第一百二十五章 五虎將黃忠第二百九十五章 墨家與名家第三百八十八章 火燒臥龍崗第四百四十八章 高仙芝與塞琉古第一百五十八章 選拔武將(加更3/5)第五百五十五章 三箭賜子第五十章 馮異的可怕天賦第一百一十一章 生擒大唐武將第二十一章 明朝御用工匠第六百四十六章 被碾壓的孫堅第二百五十一章 高桂英的決定第四百七十六章 生擒怯薛長!第四百二十四章 大戰賈復、巨無霸!第五百七十章 決戰趙匡胤第三百八十一章 南陽諸葛廬第六百五十一章 大將軍竇憲第六百三十二章 苻堅與王猛的屬性第三百三十八章 白蓮聖女歸來第四十六章 雲臺二十八將第六百三十三章 關羽的征程第五百零三章 蒙家軍第二百九十八章 十五鎮諸侯!第四百二十九章 收編東吳武將第四百六十三章 六十萬秦軍,王翦VS吳起!第一百五十二章 闖王李自成第四百零七章 周世宗柴榮:我攤牌了(下)第四百六十二章 猛將張華第一百二十四章 楊無敵第六百八十七章 大破司馬懿!第六百二十章 嬴政和劉邦的瘋狂!第七百零二章 五員名將第六百二十六章 在下荊軻
第五十二章 招安綠林軍第三百零七章 秦瓊VS田橫五百士第三百三十六章 劍仙李白VS時之項羽第一百七十五章 白蓮教第五百五十七章 天可汗,李世民!第一百四十章 會盟孫策第二十一章 明朝御用工匠第五十二章 招安綠林軍第六百四十三章 五虎上將齊聚!第五百零七章 祖龍,秦始皇的天賦!第一百六十六章 長安夜未央第三百九十八章 我吳起,生平不敗!第六百二十三章 決勝,大秦之殤!第一百五十章 縱橫家出沒第二百三十二章 馬踏連營!第五百三十二章 王彥章的武道天賦(5000字)第七百零五章 統一之戰開始第三百六十章 三帝之盟第三百四十章 何不食肉糜的晉惠帝第四百六十一章 駕長車,踏破賀蘭山闕第二百一十八章 劉邦親征第五百二十二章 生擒彭越第三百七十三章 禽滑釐的墨家機關術第六百二十一章 大風起兮雲飛揚!第七十四章 鄧艾與趙破奴第六百三十二章 苻堅與王猛的屬性第三百五十一章 努爾哈赤之死!第三百四十三章 名將的窩囊死法第六百七十七章 呂布、五虎將到來!第一百九十三章 冉良,十四歲,是乞活軍第四百二十四章 大戰賈復、巨無霸!第五百八十九章 秦漢聯軍第三百五十九章 李存孝的十階兵種第三百二十八章 蘭陵王高長恭第五百七十一章 騎兵對決!(4000字)第四百四十三章 流寇馬超第三百七十四章 討伐高歡第二百四十八章 鮮卑騎兵南下第五百六十八章 微操大師趙光義第一百九十一章 製造農民起義第二百一十章 大金國戰神第十六章 你是一個好人第九十九章 北宋文臣【求訂閱】第一百二十四章 楊無敵第五十三章 皇太極來使第七十七章 趙雲之子第六百九十二章 唐軍敗北!第四百章 北齊敗亡第一百九十二章 乞活軍,冉良!第三百六十九章 縱橫晉末的西涼鐵騎第一百五十五章 大唐長公主(加更1/5)第六百章 入關第七百零一章 岳飛父子第三十章 李時珍後人第五百五十七章 天可汗,李世民!第三百零三章 呂布父女第六百四十八章 孫堅投奔!第二百二十七章 大金二太子戰死第七百一十一章 決戰玉門關!(4000字)第七百一十章 入關,入關!(4000字)第五百六十五章 奇葩的大隋雙璧第十章 明代地理學家徐霞客第五百五十一章 崇禎勢力的巾幗女將第二百五十三章 清河崔氏,天才軍師第四百九十二章 羊祜與趙雲第一百八十七章 黃金火騎兵第四百七十二章 草原三巨頭!第一百九十七章 秦國將門,王與蒙第一百二十五章 五虎將黃忠第二百九十五章 墨家與名家第三百八十八章 火燒臥龍崗第四百四十八章 高仙芝與塞琉古第一百五十八章 選拔武將(加更3/5)第五百五十五章 三箭賜子第五十章 馮異的可怕天賦第一百一十一章 生擒大唐武將第二十一章 明朝御用工匠第六百四十六章 被碾壓的孫堅第二百五十一章 高桂英的決定第四百七十六章 生擒怯薛長!第四百二十四章 大戰賈復、巨無霸!第五百七十章 決戰趙匡胤第三百八十一章 南陽諸葛廬第六百五十一章 大將軍竇憲第六百三十二章 苻堅與王猛的屬性第三百三十八章 白蓮聖女歸來第四十六章 雲臺二十八將第六百三十三章 關羽的征程第五百零三章 蒙家軍第二百九十八章 十五鎮諸侯!第四百二十九章 收編東吳武將第四百六十三章 六十萬秦軍,王翦VS吳起!第一百五十二章 闖王李自成第四百零七章 周世宗柴榮:我攤牌了(下)第四百六十二章 猛將張華第一百二十四章 楊無敵第六百八十七章 大破司馬懿!第六百二十章 嬴政和劉邦的瘋狂!第七百零二章 五員名將第六百二十六章 在下荊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