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七章 遊說白袍副將

“不知道先生私自找在下,意欲何爲?”

白袍軍副將馬佛念在右扶風鎮子的酒樓見到了縱橫家蘇代。

蘇代帶着一衆隨從來到右扶風之後,被元顥奉爲上賓,風頭無二,令不少武將嫉妒。

蘇代僅僅以一己之力,在右扶風攪動風雲。

蘇代又找到白袍軍副將。

“請。”

蘇代將酒杯推到馬佛念面前。

馬佛念死死地盯着蘇代,實在不清楚這個蘇代到底想要做什麼。

這些縱橫家,看似爲每一個人考慮,維護他們的利益,實際上,誰也不知道他們真正效忠的人。

“你到底有什麼用意?”

馬佛念逐漸焦躁。

在馬佛念不經意間暴露自己的性格之後,蘇代已經知道該如何對付此人。

“將軍稍安勿躁。我知道將軍對元顥不滿,此人是鮮卑人,重用胡人,忌憚白袍軍,有意削弱你們的兵力。在下實在是爲將軍感到不值啊。”

“你竟然也知道此事。”

馬佛念看向蘇代的眼神有些複雜。

蘇代已經將右扶風衆人的關係整理的清清楚楚,這是一個可怕的人。

馬佛念可能明白對方找上他的用意了。

“元顥是胡人,不可靠。而現在也不是南北朝了。白袍軍爲何要依附於元顥?”

蘇代找到馬佛念內心的薄弱處,對馬佛念施加影響,不知不覺間,馬佛念感覺到內心無窮無盡的不甘。

是啊,現在不是南北朝,有沒有樑國都很難說,爲何白袍軍還要奉梁武帝的命令,相助元顥建立魏國?

白袍軍在元顥勢力充當打手,但卻被元顥忌憚。

“只是我們將軍依然遵循樑帝的命令,在找到樑帝結束命令之前,依然要相助元顥。將軍太過頑固了。”

馬佛念取了蘇代推過來的酒杯,一飲而盡,對此耿耿於懷。

“哦?”

蘇代又發現了馬佛念與陳慶之的分歧。

副將馬佛念希望陳慶之以白袍軍,襲殺元顥,取而代之,讓陳慶之和白袍軍成爲右扶風的統治者。

而陳慶之遵循梁武帝蕭衍的命令,沒有與元顥反目。

這就是主將與副將產生分歧的地方。

蘇代搖頭:“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更別說此時樑帝生死不明瞭,陳慶之還真是一個頑固的傢伙,若是將軍你可以統領白袍軍,那就好了。”

“不可,陳將軍生活儉樸,帶兵有方,深得衆心,我不如之,也沒有取而代之的想法。”

“嗯。”

蘇代原本打算慫恿副將馬佛念取代主將陳慶之,然後控制白袍軍。

但從馬佛唸的口氣來看,馬佛唸對陳慶之的決定有所不滿,卻沒有背叛陳慶之的意思。

於是蘇代轉變思路:“陳慶之性格祗慎,不願與元顥發生衝突,也是正常。在關鍵時刻,將軍你與白袍軍衆多將士,應當推他一把,他才能下定決心啊。”

“先生認爲何時何地可以發動兵變?”

馬佛念也認爲該慫恿將士,迫使陳慶之與元顥決裂,蘇代強化了他的想法。

蘇代見馬佛念已經坦白,對馬佛念說道:“我來自東部的大夏勢力,該地有人口三百萬,張華大人最有希望取得關中,成就霸業。如果白袍軍能夠按照我的指使從事,不但元顥無法加害白袍軍,而且,一旦成事,張華大人可厚待白袍軍,讓白袍軍重現以往的輝煌。將軍你也將立下功勞。”

馬佛念眼神凌厲:“你前來遊說我叛亂?”

蘇代輕笑:“將軍本就不是元顥的部將,而是客將,白袍軍也不是元顥的兵馬,而是客兵,又如何談得上是叛亂呢?”

馬佛念陷入久久的沉默,終於說道:“請先生詳說。”

三原鎮,這座鎮子,正在籌備科舉考試。

三原縣的士子都在此地考試。

張華在三原鎮駐兵,同時向咸陽和長安施壓。

在曳落河等精銳兵馬招募出來之前,張華無意南下攻打咸陽和長安,而是耐心地建設各座領地,舉行科舉,興修水利。

“蘇代還真是不簡單,成功遊說元顥與我結盟,還與白袍軍副將馬佛念搭上關係。”

張華收到蘇代的回信,對這些縱橫家刮目相看。

這些縱橫家爲了達到目的,使用各種手段拉攏、分化、慫恿,起到無法估量的作用。

這就是縱橫家起到的作用。

元顥可以出兵五萬人,到時從西面攻打咸陽,與張華配合。

蘇代爲了拉攏元顥,承諾將咸陽一地劃分給元顥。

當然,這些縱橫家的承諾,在張華看來,和吹牛不打草稿一樣。

等攻下咸陽鎮,到時候如何拿捏實力不濟的元顥,就看張華的意思了,大不了讓蘇代背鍋。

永穆公主入駐三原鎮,張華倒是沒有想到大唐皇室的公主也有英雄屬性。

【英雄】:李玉蕊

【等級】:15

【統帥】:30 【武力】:20 【智力】:71 【政治】:62

【天賦】:祈福(所在的地方,領地氣運指數提升)

【來歷】:唐玄宗長女,永穆公主。

……

永穆公主對提升領地的氣運指數有幫助,也不枉張華出兵擄掠過來。

唐玄宗、秦孝公已經多次派來使節,譴責張華出兵掠走永穆公主的行爲,並且要求歸還永穆公主。

但張華無視了唐玄宗和秦孝公的譴責。

反正被譴責也不會掉一塊肉,得到實實在在的好處,纔是最重要的。

“主公,范仲淹大人告急。”

張華在準備科舉、練兵、種田期間,鎮守河洛的范仲淹向張華強調來自虎牢關以東的威脅。

大金國的努爾哈赤擊敗朱由檢,勢力範圍擴張,讓虎牢關的防守壓力驟增。

“令范仲淹在河洛招募兩萬新兵。”

“等武舉的時候,招募一批武官,補充河洛地方的武將。”

張華勢力,最精銳的一批武將都被張華部署在關中,對付唐玄宗和秦孝公。

河洛那邊,有點名氣的武將只有范仲淹、耿恭、种師道、蔣欽、桓誕、王鳳,總兵力六萬。

這些兵馬想要控制整個河洛以及汝州縣,本來還不算困難。

但虎牢關以東的努爾哈赤大金國勢力越加強大,虎牢關的防守壓力也越來越大。

一旦努爾哈赤向東邊擴張的勢頭受到遏制,轉而向西邊擴張,那麼虎牢關隨時可能面臨被攻陷的危機。

張華只能希望武舉可以吸引一批武將過來,哪怕不是名將,補充中低層軍官也不錯。

統領千軍萬馬,不只是依靠幾個名將,還有大量中低層軍官。

比如白袍軍,除了主將陳慶之,還有副將馬佛念,在他們手下,還有一批中低層軍官,負責將命令層層傳達下去,或者帶兵衝鋒陷陣。

在籌備一段時間後,張華勢力的十二個縣,幾乎在同時進行科舉,選拔人才,補充文臣武將的缺口。

科舉考試需要漫長的時間,在結果出來之前,張華將舉辦科舉的事情,交給對應的官吏。

等到科舉結果出來,各縣優秀的士人和武夫,將會前來三原鎮,接受張華的親自考覈。

張華負責最後把關,最起碼保證不會讓科舉選拔出來的前面的一批人是庸人。

三原縣,前來參與武舉的約有數百人。

文無第一,武無第二。

敢主動報名參與武舉的人,多少有點自知之明,畢竟自己的力氣如何,騙不了自己。

武舉選拔是中低層軍官,然後立下軍功,纔有可能被提升爲高層將領。

而且,張華爲了選拔出將帥之才,而不是選拔士兵,還要求參與武舉的人識字、會兵法。

因此參與武舉的人數就更少了。

“怎麼可能,這可是五百斤重的石塊!”

在武舉選拔現場,衆人見到一人輕鬆舉起五百斤的石塊,表情淡然,無不大吃一驚。

更加令人驚奇的是,這個考生是一個少女,單手舉起了五百斤石塊!

“此人或許可以一拳打死你我二人。”

兩個負責考覈的主考官只是武力60多的軍司馬,見此人單手舉起巨石,背後嚇出一身冷汗。

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啊。

“可以了嗎?”

少女將五百斤石塊放下。

轟!

武舉校場的地面一陣輕微的晃動,地面出現裂痕。

“力量,甲等。”

“下一項,騎射。”

兩個主考官擦拭額頭的汗水。

很快這個少女又前去考覈騎射。

戰馬疾馳,少女在一百步外調轉馬頭,側對箭靶,引弓搭箭,命中靶心!

“嘶……”

在場衆人又是一驚。

此人很有可能是競爭武舉第一的人選之一!

何況還是女子。

“最後一項,考覈兵法。”

主考官又擦拭汗水,唯一能夠難倒此人的,或許只有兵法了。

張華設立的武舉選拔將帥之才,對兵法重視,不亞於步射、騎射、舉重。

汝州縣的武舉校場,一個考生步射五箭、騎射五箭,全部命中靶心!

“不過如此罷了。”

考生似乎輕視武舉項目,不以爲然。

“百步穿楊,不可思議……”

“或許此人有希望爭奪武舉第一。”

“此人的名字……!”

汝州縣的武舉主考官見此人精通箭術,幾乎百發百中,再次確認其姓名,對此人很是看重。

而且此人氣質不凡,是將門之後。

汝州縣是張華在收編陳勝、吳廣的農民起義軍之後,在汝水設立的一個縣,以杜牧爲縣令。

杜牧招回當地因爲戰亂而逃至山林中的流民,讓汝州縣的人口達到了十幾萬。

不只是這些流民,汝水下游地方,也有人慕名而來。

以汝州縣的人口,出現一兩個將門之後,也不足爲奇。

“將此人舉薦給主公,即使不用參與武舉,以其身份,至少可以擔任校尉了。”

汝州縣的武舉主考官派人上報這次武舉出現的優秀人才。

除了武舉,還有文舉也在進行,但文舉的人數更加龐大,在古代人眼中,文官纔是仕途,何況有些時候,文官還可以帶兵。

一些歷史名人,本來可以直接自薦爲官,但想要嘗試科舉,於是也參與了這次科舉。

擔任文舉總主考官的范仲淹擁有一目十行的眼力,掃視了一遍參與文舉的衆多士子的名單,看到其中一人的名字,也有些許意外。

“張華在河洛等地開科舉,招攬賢才,又大舉屯田,時日一久,必成大患。”

大金國,領主努爾哈赤安插在河洛地區的斥候,向努爾哈赤彙報張華勢力的一舉一動。

張華在河洛、關中等地開科舉,大規模招攬中低層的文臣武將,引起了不小的轟動,最起碼周圍勢力都注意到了張華的舉動。

佔據了虎牢關以東大片平原的努爾哈赤,將河洛的張華視爲強敵。

張華耕戰的行爲,讓努爾哈赤感受到了威脅。

一旦張華廣納賢才,積攢糧草,到時再出兵橫掃關東羣雄,努爾哈赤也難以抵擋。

皇太極站出來向努爾哈赤提議:“我們可效仿張華之所爲,在黃河以南,開墾農田,開設科舉,招攬各族人才,爲我們所用。”

“此事就全權交給你負責。”

努爾哈赤知道皇太極有籠絡人心的能力,也正是如此,皇太極招攬了不少漢將,這些漢將甘心爲皇太極驅使。

努爾哈赤承認皇太極是衆多兒子之中,最擅長種田、發展勢力的一個,而且皇太極的種田能力還要勝過努爾哈赤,因此努爾哈赤讓皇太極、范文程等人負責農耕、科舉等事,壯大實力。

皇太極在大金國的權力更大,讓多爾袞、阿濟格、多鐸等人感到不滿。

第一百五十九章 呂布之女第一百一十八章 吳三桂第二百一十八章 劉邦親征第三百六十一章 武舉選拔,猛將登場!第十二章 地主惡霸第四百九十九章 春秋魯國第一百八十七章 黃金火騎兵第三百六十七章 柴榮與楊妙真的逆天屬性第二百五十三章 清河崔氏,天才軍師第五百七十四章 肉食者鄙,未能遠謀!(4000字)第六百六十章 唐軍兇猛!!第三百一十九章 李存孝的斬首行動第一百七十三章 袁術與藤甲兵第六百四十七章 西域都護府副校尉第六百四十六章 被碾壓的孫堅第四百一十三章 北宋諸將的屬性第六百四十四章 六國合縱軍!第五百零八章 長安盛會第四百九十二章 羊祜與趙雲第二百一十三章 王禎農書第六百三十四章 關羽與班超第四百六十九章 趙雲的斬首行動!第七百零七章 決戰彭城第六百九十七章 朱元璋的死敵第四百八十四章 趙雲與趙廣(三更)第五十七章 皇太極的手段第六百九十八章 精忠報國!第一百五十四章 搶親第一百四十章 會盟孫策第二百四十七章 繼承人問題第六十三章 伏擊石敬瑭第六百零九章 平定涼州!第六百四十九章 孫權與呂蒙第六十五章 鑄銅幣,放牛郎第三百六十六章 周世宗柴榮(下)第六百二十二章 周公瑾火燒連營!第五章 不速之客第四百一十七章 刺殺秦王政!第一百七十六章 錦衣衛第二百八十二章 不裝了,攤牌了第六百六十九章 三十六計第四百五十五章 賀蘭山斗將第二百七十二章 諸葛恪與淩統的能力第五百四十五章 張飛到來第六章 花木蘭第六十五章 鑄銅幣,放牛郎第一百四十八章 斬安祿山第三百四十五章 陳慶之的強敵第一百四十四章 安祿山的新軍師第二百一十八章 劉邦親征第三百八十九章 俘虜蘭陵王!第二百九十章 秦瓊歸心第二百八十九章 薛仁貴VS羅士信第一百七十二章 八階白袍軍第一百五十四章 搶親第五百五十八章 司馬穰苴第九十六章 清軍壓境【求訂閱】第二百四十四章 白甲兵第四百五十二章 秦軍出動!第七十三章 招攬趙破奴第一百一十章 血色樑家堡第二十三章 乞活帥陳午第二百零九章 後宮之爭第四百二十六章 結盟劉秀第五百六十七章 齊國孫臏第一百七十九章 三千白袍入河東第二百九十一章 八風營與玄甲軍第一百零六章 不死周泰第四十二章 諸子百家第二百九十七章 戰國四公子第四百八十六章 趙雲與馬雲祿(五更)第三百五十三章 趙匡胤的武力!第二十二章 乞活第二十二章 乞活第二百八十六章 大戰隋朝三將!第五百六十九章 韓擒虎與賀若弼第四百一十九章 兵家亞聖出仕第二百二十三章 馬其頓方陣第四百九十七章 崩潰的孟獲第六百九十七章 朱元璋的死敵第七十章 遇險第四百六十四章 矛與盾,王翦的絕對防禦!第二百二十一章 玉璧城第三百五十一章 努爾哈赤之死!第二百七十五章 西晉白起第七百零三章 迎娶三女第六百八十三章 援軍抵達第三百零八章 薛仁貴VS呂布第五十三章 皇太極來使第二百六十四章 光武帝劉秀!第四百七十三章 組建遠征軍團第三百九十五章 趙匡胤懼怕的人物第五百五十六章 黑臉門神VS白馬銀槍!第一百七十四章 火燒藤甲兵第四百六十八章 定遠侯班超第二百八十六章 大戰隋朝三將!第六百零九章 平定涼州!第五百八十三章 燕然山第五十七章 皇太極的手段第五百零七章 祖龍,秦始皇的天賦!
第一百五十九章 呂布之女第一百一十八章 吳三桂第二百一十八章 劉邦親征第三百六十一章 武舉選拔,猛將登場!第十二章 地主惡霸第四百九十九章 春秋魯國第一百八十七章 黃金火騎兵第三百六十七章 柴榮與楊妙真的逆天屬性第二百五十三章 清河崔氏,天才軍師第五百七十四章 肉食者鄙,未能遠謀!(4000字)第六百六十章 唐軍兇猛!!第三百一十九章 李存孝的斬首行動第一百七十三章 袁術與藤甲兵第六百四十七章 西域都護府副校尉第六百四十六章 被碾壓的孫堅第四百一十三章 北宋諸將的屬性第六百四十四章 六國合縱軍!第五百零八章 長安盛會第四百九十二章 羊祜與趙雲第二百一十三章 王禎農書第六百三十四章 關羽與班超第四百六十九章 趙雲的斬首行動!第七百零七章 決戰彭城第六百九十七章 朱元璋的死敵第四百八十四章 趙雲與趙廣(三更)第五十七章 皇太極的手段第六百九十八章 精忠報國!第一百五十四章 搶親第一百四十章 會盟孫策第二百四十七章 繼承人問題第六十三章 伏擊石敬瑭第六百零九章 平定涼州!第六百四十九章 孫權與呂蒙第六十五章 鑄銅幣,放牛郎第三百六十六章 周世宗柴榮(下)第六百二十二章 周公瑾火燒連營!第五章 不速之客第四百一十七章 刺殺秦王政!第一百七十六章 錦衣衛第二百八十二章 不裝了,攤牌了第六百六十九章 三十六計第四百五十五章 賀蘭山斗將第二百七十二章 諸葛恪與淩統的能力第五百四十五章 張飛到來第六章 花木蘭第六十五章 鑄銅幣,放牛郎第一百四十八章 斬安祿山第三百四十五章 陳慶之的強敵第一百四十四章 安祿山的新軍師第二百一十八章 劉邦親征第三百八十九章 俘虜蘭陵王!第二百九十章 秦瓊歸心第二百八十九章 薛仁貴VS羅士信第一百七十二章 八階白袍軍第一百五十四章 搶親第五百五十八章 司馬穰苴第九十六章 清軍壓境【求訂閱】第二百四十四章 白甲兵第四百五十二章 秦軍出動!第七十三章 招攬趙破奴第一百一十章 血色樑家堡第二十三章 乞活帥陳午第二百零九章 後宮之爭第四百二十六章 結盟劉秀第五百六十七章 齊國孫臏第一百七十九章 三千白袍入河東第二百九十一章 八風營與玄甲軍第一百零六章 不死周泰第四十二章 諸子百家第二百九十七章 戰國四公子第四百八十六章 趙雲與馬雲祿(五更)第三百五十三章 趙匡胤的武力!第二十二章 乞活第二十二章 乞活第二百八十六章 大戰隋朝三將!第五百六十九章 韓擒虎與賀若弼第四百一十九章 兵家亞聖出仕第二百二十三章 馬其頓方陣第四百九十七章 崩潰的孟獲第六百九十七章 朱元璋的死敵第七十章 遇險第四百六十四章 矛與盾,王翦的絕對防禦!第二百二十一章 玉璧城第三百五十一章 努爾哈赤之死!第二百七十五章 西晉白起第七百零三章 迎娶三女第六百八十三章 援軍抵達第三百零八章 薛仁貴VS呂布第五十三章 皇太極來使第二百六十四章 光武帝劉秀!第四百七十三章 組建遠征軍團第三百九十五章 趙匡胤懼怕的人物第五百五十六章 黑臉門神VS白馬銀槍!第一百七十四章 火燒藤甲兵第四百六十八章 定遠侯班超第二百八十六章 大戰隋朝三將!第六百零九章 平定涼州!第五百八十三章 燕然山第五十七章 皇太極的手段第五百零七章 祖龍,秦始皇的天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