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章 代理人戰爭

咚!咚!咚!

朝歌城下,袁紹與耿弇組成的東漢聯軍,戰鼓轟鳴,聲勢震天動地,太行山豕突狼奔,驚起百千飛鳥。

東漢聯軍橫掃河北之地,無數諸侯被東漢聯軍掃滅,即使孫策的氣焰,也遭到東漢聯軍壓制。

袁紹,本身就是東漢的臣子,毫無心理負擔,投靠東漢軍,成爲東漢軍南下的大將。

“連營百里,何其強盛。若是光武帝親至,我等也只能俯首稱臣,毫無勝算。”

周瑜羽扇綸巾,雄姿英發,卻認爲難以匹敵光武帝劉秀。

光武帝劉秀乃是氣運之子,除非在長江與周瑜決戰,周瑜纔有勝算。

但這裡是北方,周瑜的優勢難以發揮。

袁紹在顏良、文丑兩員猛將的保護下,來到城下,勸降孫策:“孫伯符,你我皆是漢末之臣,爲何不打開城門,獻城投降?莫非要等到陛下御駕親征,被陛下誅殺,才善罷甘休?”

孫策臉色陰晴不定。

對於袁紹、耿弇背後的領主,孫策也認爲難以抗衡。

不過孫策也找到靠山,未必怕了袁紹。

更何況,孫策也是一個高傲之人。

耿弇被稱爲東漢小韓信,而孫策好歹也是江東小霸王!

東漢的韓信與項羽,在朝歌城再次交戰。

孫策呵斥:“除非陛下親征,我再臣服,但你袁紹不行!”

“找死!”

袁紹見孫策輕視自己,不由勃然大怒。

在沒有獲得雲臺二十八將相助之前,袁紹確實被孫策擊敗了。

袁紹敗於曹操、孫策等同一個朝代的梟雄,深感顏面無存。

“不必因此惱火,圍困此城,分兵佔領河內各鎮,不出半年,無論孫策是否出城,必敗無疑。”

耿弇以大軍圍困孫策,與此同時,分遣武將,出兵攻取孫策勢力其他城鎮,吞併孫策的人口,孤立朝歌城。

黃河以北的河陽城,諸葛恪、呂範奉命帶兵2萬堅守這座城池。

孫策想要獲得張華的援軍,必守河陽城。

河陽城位於黃河以北,是河洛進入河內的必經之地。

如果這座城池失守,那麼張華出兵相救孫策,難度更大。

諸葛恪臨危受命,不敢怠慢,清野堅壁,同時將水師部署在河中沙洲。

“主公如此重視我,不能丟了父親和叔父的名聲。”

諸葛恪倍感壓力。

他是諸葛瑾之子,還有諸葛亮這樣赫赫有名的叔父,因此諸葛恪也希望能出人頭地,揚名立萬。

沮授、田豐也知道河陽城的重要性,向袁紹建議分兵攻克河陽城。

於是袁紹、耿弇各派一支兵馬,繞過朝歌城,攻打河陽城。

在河陽城對面就是夏城。

河內遭到東漢聯軍大舉進攻,收到消息的夏城,人心惶惶,多次向范仲淹告急。

如果河內各座城池被東漢聯軍攻克,袁紹、耿弇很有可能會攜帶勝利之威,直接渡河,進攻夏城,掃蕩河洛。

“你領水師,支援河陽城。”

范仲淹佔據滎陽,令張煌言率領夏軍水師,前去支援河陽城的諸葛恪。

范仲淹不怎麼放心。

諸葛恪容易自傲,萬一東漢聯軍一個挑撥,誘使諸葛恪出城迎戰,那麼諸葛恪必敗無疑。

范仲淹清楚諸葛恪的弱點,於是派出援軍,放緩對努爾哈赤勢力的攻略速度,將重點變爲河北之地。

“光武帝和雲臺二十八將,可不是什麼容易對付的敵手。但主公在我危難之際收留我,豈能知恩不報?”

張煌言這段時間確實在孟津訓練了一支南明水師,倒是可以支援到位於河陽城的諸葛恪。

“我與張蒼水同往,你守住滎陽城。”

李績認爲張煌言還無法救下河陽城,於是決定親自前往。

東漢聯軍大舉進攻朝歌城、河陽城,引起中原地區動盪,各個諸侯的戰略都因此調整,大量兵馬向朝歌城、河陽城聚集。

袁紹的前鋒,已繞過朝歌城,飲馬黃河!

袁紹派出袁譚,耿弇派出臧宮,合力攻拔河陽城。

四萬東漢聯軍兵臨河陽城,臧宮令人樹立千面旗幟,登山鼓譟,氣勢如虹!

臧宮也是雲臺二十八將之一,武勇與馬武齊名,鳴劍抵掌,馳志伊吾!

東漢二十萬大軍南下,摧枯拉朽,孫策勢力各座城鎮望風而降,只剩下朝歌、河陽兩座城池,處境艱難。

東漢大軍背後的領主是光武帝劉秀,傳說中的位面之子,漢朝以後的文臣武將、平頭百姓,都聽說過光武帝的名聲,不敢與東漢大軍爲敵,紛紛投降。

只有孫策這種梟雄敢正面抵禦東漢大軍的兵鋒。

因此,袁譚、臧宮的大軍氣勢如虹,想要一舉攻克河陽。

呂範登城觀望袁譚、臧宮的軍勢,不由膽寒:“以城外的沙塵和動靜,城外之兵,恐怕不下八萬。耿弇不愧是韓信再世,在圍攻朝歌城的同時,竟然還能派遣八萬大軍南下攻打河陽城。”

諸葛恪觀望對方的軍陣,卻連連搖頭:“這是敵將故弄玄虛之計,實際兵力,應該在你估計的數量之上,打一個對摺。”

“你是說城外只有四萬人?”

呂範看向諸葛瑾之子,知道此子的頭腦確實不簡單。

在三國二代武將之中,曹真、諸葛恪等人,都已經算是意外不錯了,要知道,即使是趙雲之子趙廣、諸葛亮之子諸葛瞻,都沒有曹真、諸葛恪二人的成就。

只要諸葛恪不發病,那麼諸葛恪的謀略還是數一數二的,一眼看破雲臺二十八將之一的臧宮的疑兵之計。

“對城內將士宣稱,這是敵將的疑兵之計,城外實則只有兩萬敵兵,而河洛的援軍即將到來,河陽之圍,不日將解,不必憂慮。”

諸葛恪也開始用謀,故意將臧宮的兵力說少一半,望梅止渴,安撫軍心。

“諸葛恪,你既是漢臣,如今漢軍到來,何不歸降?”

袁譚出面,想要直接招攬諸葛恪,避免攻城導致損失。

諸葛恪厲聲呵斥:“放屁,我出生之時,漢天子已被曹賊挾持,名存實亡,我侍奉孫權,乃是吳國臣子!”

“……”

袁譚被諸葛恪反駁,竟無言以對,因爲諸葛恪說的是實話。

諸葛恪本就驕傲,不會輕易投降,這也是爲何孫策會讓諸葛恪來守重要的河陽城,保住與河洛接壤的城池。

臧宮使用疑兵之計,壯大聲勢,本想着不費吹灰之力攻取河陽城,但疑兵之計被諸葛恪識破,諸葛恪拒絕投降,臧宮只能與袁譚準備攻城器械,強攻河陽城。

諸葛恪已經提前拆卸了城外的屋舍,不給臧宮和袁譚獲得製造攻城器械的原材料,臧宮只能派兵到附近的樹木採集木料和石料。

諸葛恪清野堅壁,拖延臧宮和袁譚的攻城進度。

與此同時,張煌言晝夜兼程,返回孟津,調動孟津的一萬南明水師。

“孟津與河陽城隔着黃河,中間有一座沙洲,這座沙洲被諸葛恪的水師控制,在沙洲上設有一座水寨。可在孟津、水寨、河陽城之間搭設浮橋,三城以浮橋相連,互爲犄角,必破漢軍。”

張煌言雖然不是一流名將,但在使用水師上,有一定的心得,很快想出支援諸葛恪的辦法。

張煌言想出浮橋橫江之計,需要與諸葛恪的軍團進行配合。

張煌言率領一隊水師,前去河中沙洲,諸葛恪提前在該地設立的水寨。

孫策勢力提前佔據黃河中間的沙洲,本來是爲了將來攻下河北,然後大舉南下,攻陷河洛。

然而,隨着孫策被擊敗,危在旦夕,這座水寨反而成爲了吳軍與夏軍合作的關鍵。

“將軍,有水師逼近水寨!”

“衆人不必擔心,此乃夏軍的水師。他們應該是來設法解除河陽之圍。”

一個吳國武將站在水寨的碼頭,望着豎立夏軍旌旗的戰船,知道這是張煌言訓練的水師,於是下令安撫人心。

本來雙方可能會成爲敵人,相互爭奪黃河中間的沙洲,但東漢軍南下,反而促進雙方聯合。

張煌言也是膽大心細,直接帶領戰船,闖入吳軍的水寨,與此地武將合兵。

“在下吳國呂範之子,呂據,擔任安軍中郎將,領兵三千,駐守水寨,一旦河陽城危急,則立即出兵,牽制漢軍。”

“諸葛恪有言,如果你們夏軍出兵救援,必經此地,因此久候了。”

水寨吳將呂據,繼承呂範的能力,是吳國中後期一員名將,受到諸葛恪節制,奉命防守水寨,接應張煌言。

“諸葛恪才氣幹略,果然不凡,他竟已算計到了這一點。”

張煌言感慨,諸葛恪是有真才實學,只要不驕傲,那麼諸葛恪也有一流謀士的水準。

孫策看人的能力也是一流,在諸葛恪寸功未立,還沒有驕傲的資本時,讓諸葛恪死守河陽城。

這個時候的諸葛恪,還不會自滿。

在諸葛恪的部署下,河陽城固若金湯。

張煌言的南明水師,與呂據的吳國水師匯合,開始搭建浮橋,源源不斷往河陽城運輸糧草兵器。

有整個河洛支援,河陽城怎麼也不會被攻下。

當夏軍修築浮橋,正在準備攻城的袁譚意識到事情不大對勁,只見黃河水面,戰船連成浮橋,夏軍正式介入河內戰場!

“河洛的夏軍也插手黃河以北了,事情比想象中更加棘手。”

袁譚在諸葛恪、張煌言的配合下,深感棘手,只好向袁紹請求更多兵馬,攻打河陽,以斷夏軍支援孫策的道路。

河陽城守軍見浮橋相連,夏軍戰船出現在黃河水面,知道援軍將至,軍心振奮,堅定死守的決心。

呂範在城頭,還看到了兒子呂據的水師,不由露出笑意:“犬子與夏軍來援,我們必勝無疑。”

諸葛恪擔心的是另外一件事情:“過於依賴夏軍,不見得是一件好事。黃河中間的沙洲,本來是我們的地盤,如今與夏軍共用水寨。如果夏軍得寸進尺,恐怕主公會因此被架空。此所謂驅虎吞狼。”

呂範默然,諸葛恪天生聰慧過人,有值得自傲的資本,他的推論,不無道理。

孫策要對付雲臺二十八將和袁紹,必須藉助張華的兵力,但與此同時,孫策勢力有被張華滲透的趨勢。

袁譚、臧宮發現夏軍介入河內戰場,急忙向袁紹、耿弇求援,而袁紹、耿弇圍困朝歌城的孫策,同樣需要大量兵馬。

“只能向陛下要求更多兵馬了。”

耿弇得知夏軍準備介入孫策與袁紹之爭,於是向後方求援。

孫策和袁紹爭鬥,成爲了張華與劉秀兩個氣運之子之間的代理人戰爭。

“陛下爲何不御駕親征?如果陛下親征,擊敗孫策,不過易如反掌。”

“陛下正在討伐太行山羣雄,無暇南下。如果不是張華的夏軍介入,我們二人,足以攻取孫策。”

……

太行山的山谷中,漢軍正在與太行山的領主組成的聯軍大戰,雙方連戰七日,漢軍佔據上風。

漢軍主將親自登高調度兵馬,幾十萬大軍在山谷廝殺,血流成河。

太行山羣雄也是各個朝代的梟雄人物,組成聯軍,即使是漢軍,也難以鎮壓。

“陛下,建威大將軍請求援軍,聲稱河洛的夏軍即將進入河內,與我們爭奪地盤!”

“夏軍終於還是選擇介入,與我劉秀爲敵。”

劉秀看向南邊羣山,夜盡天明,風中瀰漫着鮮血的氣味,在山下是東漢大軍的營地。

“此間的戰鬥,還遠遠沒有結束。吳漢、岑彭,你們二人,誰願領兵南下,相助耿弇?”

劉秀對左右兩員大將詢問。

“吳漢願領兵十萬南下,勢如破竹,攻下河洛!”

“此事交給我岑彭!”

兩員雲臺武將,主動請纓,請求帶兵南下。

“吳漢,你領五萬兵馬,南下支援耿弇。岑彭與孤,盡掃山中羣雄!”

“末將領命!”

吳漢得到單獨帶兵的機會,喜出望外,率領漢軍南下,壯大耿弇的聲勢。

雲臺二十八將,有五人蔘與絞殺江東小霸王孫策的戰爭。

代理人戰爭升級,孫策、袁紹背後的霸主,開始派出主力,介入其中。

第二百一十七章 逮住一個狠狠揍第五百零六章 先秦方士徐福第六百五十七章 軍神李靖!第四百四十七章 秦國雙王第二百五十一章 高桂英的決定第四百四十二章 秦將李信第一百零八章 多爾袞第一百五十三章 科舉與水利工程第三百六十六章 周世宗柴榮(下)第七百零五章 統一之戰開始第五百四十四章 雪夜入河東(4000字)第六百七十九章 五虎將大戰李存孝!第五百一十七章 朱棣與袁紹第六百二十七章 傳國玉璽第六百七十七章 呂布、五虎將到來!第六百零三章 我乃大漢霍去病!第六十五章 鑄銅幣,放牛郎第五百六十四章 名將投奔第一百六十二章 三千白袍(加更4/5)第三百六十二章 南唐名將林虎子!第二百四十一章 佈局(5000字)第五百一十一章 鬥將!第一百三十九章 收編起義軍第二百九十四章 生擒王彥章的男人第四百九十五章 英雄救美第六百三十四章 關羽與班超第七十五章 詩人杜牧第一百四十四章 大破史思明第三百七十四章 討伐高歡第三十章 李時珍後人第四百九十三章 倒黴的寧平公主第五百八十四章 鐵木真的草原大軍!第三百零八章 薛仁貴VS呂布第五百一十三章 遊擊大師彭越第五百八十九章 秦漢聯軍第六百二十五章 荊軻刺秦(4000字)第六百七十二章 唐軍攻城!第三百四十章 何不食肉糜的晉惠帝第二百五十七章 袁紹的客將第八十一章 重建種家軍第七十章 遇險第九十六章 清軍壓境【求訂閱】第三百二十一章 六將大戰李存孝第六百零二章 赫連勃勃的狡詐!第七十六章 秦檜第二百四十三章 多爾袞出兵第六十六章 匈奴與漢將第五百三十二章 王彥章的武道天賦(5000字)第六百六十六章 齊威王臣服第二百三十章 白袍史敬思第五百五十二章 唐軍蘇烈!(4000字)第一百二十二章 來自大唐的威脅第一百一十二章 飛將單雄信第四百七十六章 生擒怯薛長!第五十一章 陳宮,火牛計第六百零八章 遊俠季布!第二百零四章 謝玄與謝道韞第六百零九章 平定涼州!第五百五十八章 司馬穰苴第二百七十二章 諸葛恪與淩統的能力第六百一十六章 南越武王的能力!(4000字)第二百五十一章 高桂英的決定第五百六十九章 韓擒虎與賀若弼第一百六十五章 奇襲長安第五百八十九章 秦漢聯軍第四百八十二章 俘虜西晉名將(一更)第三百四十二章 借東風!第五百二十四章 山東猛將對決第一百五十三章 科舉與水利工程第一百三十章 匈奴漢國覆滅第七百二十一章 戚繼光第五百八十章 趙大與趙二第一百零一章 斬殺叛臣【求訂閱】第六百八十六章 韓信,背水一戰!第二百三十六章 蜀漢大將軍姜維第四百七十四章 馬超破城第二百七十一章 大明的忠臣與叛將!第三百七十六章 活捉堯雄第九十九章 北宋文臣【求訂閱】第五百四十四章 雪夜入河東(4000字)第四百二十七章 劉秀:我有一個妹妹第五十章 馮異的可怕天賦第五百零七章 祖龍,秦始皇的天賦!第三百零六章 田橫五百士第四十六章 雲臺二十八將第一百九十八章 蒙毅的可怕天賦第一百八十九章 氐族第一猛將第五百二十五章 決戰後樑!第一百六十一章 呂玲綺初戰第七十一章 莫欺少年窮第二百七十五章 西晉白起第一百九十一章 製造農民起義第三百二十七章 吳起的蹤跡第六百六十六章 齊威王臣服第七百零九章 兵聖孫武,風林火山!(4000字)第七十九章 北宋種家軍第九十四章 梁紅玉第二百章 出奇制勝第四百八十四章 趙雲與趙廣(三更)第三百八十二章 漢末三巨頭
第二百一十七章 逮住一個狠狠揍第五百零六章 先秦方士徐福第六百五十七章 軍神李靖!第四百四十七章 秦國雙王第二百五十一章 高桂英的決定第四百四十二章 秦將李信第一百零八章 多爾袞第一百五十三章 科舉與水利工程第三百六十六章 周世宗柴榮(下)第七百零五章 統一之戰開始第五百四十四章 雪夜入河東(4000字)第六百七十九章 五虎將大戰李存孝!第五百一十七章 朱棣與袁紹第六百二十七章 傳國玉璽第六百七十七章 呂布、五虎將到來!第六百零三章 我乃大漢霍去病!第六十五章 鑄銅幣,放牛郎第五百六十四章 名將投奔第一百六十二章 三千白袍(加更4/5)第三百六十二章 南唐名將林虎子!第二百四十一章 佈局(5000字)第五百一十一章 鬥將!第一百三十九章 收編起義軍第二百九十四章 生擒王彥章的男人第四百九十五章 英雄救美第六百三十四章 關羽與班超第七十五章 詩人杜牧第一百四十四章 大破史思明第三百七十四章 討伐高歡第三十章 李時珍後人第四百九十三章 倒黴的寧平公主第五百八十四章 鐵木真的草原大軍!第三百零八章 薛仁貴VS呂布第五百一十三章 遊擊大師彭越第五百八十九章 秦漢聯軍第六百二十五章 荊軻刺秦(4000字)第六百七十二章 唐軍攻城!第三百四十章 何不食肉糜的晉惠帝第二百五十七章 袁紹的客將第八十一章 重建種家軍第七十章 遇險第九十六章 清軍壓境【求訂閱】第三百二十一章 六將大戰李存孝第六百零二章 赫連勃勃的狡詐!第七十六章 秦檜第二百四十三章 多爾袞出兵第六十六章 匈奴與漢將第五百三十二章 王彥章的武道天賦(5000字)第六百六十六章 齊威王臣服第二百三十章 白袍史敬思第五百五十二章 唐軍蘇烈!(4000字)第一百二十二章 來自大唐的威脅第一百一十二章 飛將單雄信第四百七十六章 生擒怯薛長!第五十一章 陳宮,火牛計第六百零八章 遊俠季布!第二百零四章 謝玄與謝道韞第六百零九章 平定涼州!第五百五十八章 司馬穰苴第二百七十二章 諸葛恪與淩統的能力第六百一十六章 南越武王的能力!(4000字)第二百五十一章 高桂英的決定第五百六十九章 韓擒虎與賀若弼第一百六十五章 奇襲長安第五百八十九章 秦漢聯軍第四百八十二章 俘虜西晉名將(一更)第三百四十二章 借東風!第五百二十四章 山東猛將對決第一百五十三章 科舉與水利工程第一百三十章 匈奴漢國覆滅第七百二十一章 戚繼光第五百八十章 趙大與趙二第一百零一章 斬殺叛臣【求訂閱】第六百八十六章 韓信,背水一戰!第二百三十六章 蜀漢大將軍姜維第四百七十四章 馬超破城第二百七十一章 大明的忠臣與叛將!第三百七十六章 活捉堯雄第九十九章 北宋文臣【求訂閱】第五百四十四章 雪夜入河東(4000字)第四百二十七章 劉秀:我有一個妹妹第五十章 馮異的可怕天賦第五百零七章 祖龍,秦始皇的天賦!第三百零六章 田橫五百士第四十六章 雲臺二十八將第一百九十八章 蒙毅的可怕天賦第一百八十九章 氐族第一猛將第五百二十五章 決戰後樑!第一百六十一章 呂玲綺初戰第七十一章 莫欺少年窮第二百七十五章 西晉白起第一百九十一章 製造農民起義第三百二十七章 吳起的蹤跡第六百六十六章 齊威王臣服第七百零九章 兵聖孫武,風林火山!(4000字)第七十九章 北宋種家軍第九十四章 梁紅玉第二百章 出奇制勝第四百八十四章 趙雲與趙廣(三更)第三百八十二章 漢末三巨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