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七章 傳國玉璽

冀縣城外,十里之亭,公子扶蘇與商鞅、範睢等大臣,捧着玉璽、兵符等象徵着秦國權力的信物,與秦國的一羣文武大臣,迎接到來的夏國大軍。

夏國大軍挾勝利之勢而來,秦國最後三郡, 天水、隴西、武都,望風而降,傳檄而定。

最強勢的兩個秦王,秦王政和秦武王兵敗被擒,公子扶蘇又沒有什麼野心,所以街亭一敗, 秦國直接崩潰。

鄧艾、曹劌死活不願接受公子扶蘇、商鞅、範睢等人投降,直到張華率領在街亭決戰的夏軍主力抵達冀縣, 鄧艾、曹劌帶兵與張華匯合, 將滅國之功,讓給了張華。

張華倒有些意外。

在張華看來,鄧艾是一個比較驕傲和貪功的人,居然忍住了平推冀縣的功勞,耐心等到自己前來,着實不容易。

“士載、曹劌,你們二人,雖然沒有參與街亭之戰,但你們二人率領2萬精兵, 從陳倉出發,沿着渭水,逆流而上,穿過秦嶺, 披荊斬棘,襲取天水若干城邑,動搖秦國人心,立下大功。。我會令人記下你們的功勞,論功行賞,必定不會少了你們二人。”

張華很滿意鄧艾、曹劌的表現。

也就鄧艾,可以帶兵在秦嶺快速穿行,翻山越嶺,不在話下。

這次鄧艾、曹劌如此識趣,張華自然不會虧待他們。

“多謝主公。”

鄧艾向曹劌投以感激的眼神。

還是曹劌會玩,雖然失去了接受秦國投降的功勞,但這樣一來,張華肯定會設法補償他們,憑藉參與滅亡秦國,吞併涼州的功勞,只要將來不犯大錯誤,封侯是肯定的。

街亭大戰太過慘烈,直接參與街亭大戰的武將,就沒有一個人沒有受傷。

要是鄧艾、曹劌不費吹灰之力,接受公子扶蘇投降,那麼其他武將估計會恨不得胖揍鄧艾、曹劌一頓。

公子扶蘇跪在前方,捧着玉璽、兵符,張華翻身下馬,接過秦國的玉璽,兵符。

“秦國的傳國璽!”

張華看到玉璽方圓四寸,上紐交五龍,正面刻有“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八個蟲鳥篆字,內心一驚,雙手一顫。

玉璽很小,但其意義卻極其重大!

據傳,秦代丞相李斯奉始皇帝之命,一說用藍田玉,一說用和氏璧,鐫刻成爲傳國璽,爲歷代正統皇帝的證憑,秦始皇打算將帝國傳至秦二世,秦二世傳至秦三世,一直到萬世,無窮無盡。

西漢末年,傳國璽因爲王莽之亂,崩了一角。

再後來,傳國璽在各個朝代時隱時現,至於是不是真品,那就不爲人知了。

而張華得到的傳國璽,是經過秦人認證的正品!

沒有人比蒙恬、蒙毅這些秦國武將,更加熟悉傳國玉璽!

有了傳國玉璽,即能以正統自居。

最讓張華詫異的是,他居然看到了傳國玉璽的屬性!

這居然是一件寶物!

【寶物】:傳國玉璽

【效果】:持有此璽者,正統地位得到世人認可,勢力的文臣武將,將士平民,忠誠度上升。擁有此璽鎮壓國運,領地內可以誕生更多人才,使得國祚永存。

【來歷】:受命於天,既壽永昌。

“嘶……”

張華看到傳國玉璽這一件寶物的屬性,更是吃驚。

名將或許有衰老凋零的時候,但有了傳國玉璽,領地內,世世代代都能誕生名將!

這是一件鎮國神器啊!

僅僅是領地內誕生更多人才這一效果,就能保佑華夏國祚永存,人傑地靈!

“公子扶蘇,起身,我們早在河洛之是,曾經結盟,不料今日反目成仇,實乃情非得已。”

張華扶起公子扶蘇,安撫在秦國素有名望的扶蘇。

扶蘇也無奈,他可以作爲治世的君王,但在亂世,不如秦王政和秦武王強硬,難有作爲,所以一直隨波逐流。

扶蘇嘆道:“還請大王不要殺我父王。”

“你且放心,我不會動他。”

“多謝大王。”

扶蘇只求保住秦王政的性命即可。

“商鞅、範睢,還有……張儀。”

張華掃視在場的秦國衆人,這些都是名動一時的大人物,戰國後期,秦國獨霸天下,他們也有一份功勞。

商鞅變法,範睢遠交近攻,張儀合縱連橫,三人的智力都超過了90。

“商鞅,昔日你在關中輔佐秦孝公,現在終於得到你了,可否願爲我效力?”

“大王有令,豈敢不出仕?”

商鞅很痛快就答應下來。

商鞅變法的結果也很悲壯,商鞅最終被秦國貴族污衊造反,被秦惠王派兵殺死,屍首車裂。

商鞅因爲知道了後來發生的事情,所以商鞅對大秦的忠誠度,沒有那麼高。

至於縱橫家範睢、張儀,認爲秦國滅亡,投靠其他王國,並不是什麼丟人的事情。

春秋戰國,衆人都認爲自己是周天子的臣民,投靠哪一個王國,都無所謂。

春秋戰國有一個現象,門客對家主的忠誠度,比門客對國君的忠誠度還高。

鄧艾、曹劌在攻克上邽城時,還活捉了秦國內史騰。

內史騰是滅亡韓國的武將,也有一些能力。

秦國臣服,張華順利帶兵進入冀縣。

秦王政、秦武王被提前押送到長安城,被張華派人控制起來,以免繼續與秦國將士叛亂。

張華帶着俘虜的秦國武將進城,城內百姓,多數是老幼婦孺,至於秦國青壯,多數死於連年征戰,街亭大戰,又死傷幾十萬青壯,國力大損,各座城邑,人心不安。

張華看到家家戶戶皆穿着白衣,百姓神情悲憤,不少遺孀以淚洗面,哭聲不絕於耳,冀縣的民心只有不到30,知道秦地的百姓,對自己哀聲怨道,甚至抱有恨意。

街亭之戰,太多秦國青壯戰死了,嚴重影響了秦國的農耕。

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更多的秦地青壯,永遠也回不來了。

城內瀰漫着悲壯的氛圍。

如果不好好處理,恐怕張華的兵馬離開,秦地百姓就會揭竿而起。

沒了秦王政、秦武王、公子扶蘇,他們還會推舉秦三世、秦四世……

張華不禁想到秦末亂世,鉅鹿之戰,項羽擊敗秦將章邯、王離,坑殺二十萬秦軍,後來又火燒阿房宮,關中秦地百姓對項羽恨之入骨。

劉邦與關中百姓約法三章,深得人心,在後來楚漢爭霸時,正是源源不斷的關中秦兵,幫助劉邦與項羽爭鋒。

劉邦最後也選擇在關中定都。

有項羽這個負面例子在前,張華自然不會重蹈覆轍。

範睢見張華眉目間有不忍之色,心領神會,於是進諫:“秦王窮兵黷武,南涼苦於征戰,沒有一年得以安寧,以至於民不聊生,還請大王減免此地百姓負擔,以聚人心。”

“南涼之地,免除三年徭役賦稅。今年南涼之地,春耕受到影響,遷走貴族以及部分平民,前往關中就食。”

張華知道秦國的民心極低,所以免除此地百姓的負擔,再將秦國貴族遷徙到關中,進行監視,以免他們在關鍵時刻,煽動百姓造反。

部分人口遷至關中就食,以關中的存糧,可以幫助災民渡過今年的難關。

範睢答道:“多謝大王。”

張華瞥了範睢一眼,這個傢伙,是一個很複雜的人。

這個人睚眥必報,對與自己結怨的人,拼命玩死裡整。對於自己有恩的人,卻又散家財物給予酬謝。

秦孝公與商鞅、秦惠文王與張儀、秦昭襄王與範睢、秦始皇與李斯……

秦國不但有六代明君,還有一代代名相,才能擊敗關東六國。

與商鞅、張儀、李斯等人相比,範睢在後世的名氣不高,但範睢輔佐秦昭襄王時,秦國擁有極其豪華的陣容。秦昭襄王嬴稷時期,文有範睢,武有白起、司馬錯、蒙驁、魏冉、王齕。範睢的遠交近攻戰略,對秦國統一天下,有不可磨滅的功勞。

王守仁目睹秦國百姓連年征戰,百姓疲憊,不禁感慨:“隴右既下,便可見兵,南擊蜀虜。人苦不知足。既平隴,重望蜀。每一發兵,頭鬢爲白。”

十五從軍徵,八十始得歸。

王守仁見多了亂世,依然動容。

張華聽到王守仁的感慨,對王守仁說道:“涼州疲敝,在數年之內,不宜南征巴蜀。”

王守仁作揖:“主公英明。光武帝得隴望蜀,是因爲當時,天下間沒有敵手,可輕易攻取巴蜀。而如今巴蜀爲漢高祖佔據,秦嶺山道險阻,劉邦麾下名將如雲,若是貿然發兵,如有挫折,涼州必反。”

“嗯。”

張華沉重點頭。

秦軍是勁旅,所以街亭之戰才如此慘烈。

在涼州恢復過來之前,不宜對巴蜀用兵。

一旦伐蜀,那麼位於前線的涼州百姓,必定受到影響,甚至有可能爆發大規模的叛亂。

在這個時候,秦國衆多文武大臣,各懷心思。

縱橫家張儀出其不意地站出來,對張華說道:“有一人,爲秦王記恨,被關於地牢之中,飽受折磨,但此人是王佐之才,明公不妨見他一面。”

“哦?”

張華打量張儀這個比蘇代還厲害的縱橫家,不知道此人到底在打什麼算盤。

張儀是秦惠文王的丞相,但在秦惠文王死後,秦武王即位,崇尚武力的秦武王很不喜歡這個耍嘴皮子的傢伙,於是將張儀逐出秦國。

張儀對秦武王的忠誠度很低。

張儀只是懷念秦惠文王,這纔在秦國出仕,幫助秦王政、秦武王。

張儀此時向自己舉薦人才,又是被秦王政關押在地牢之中的人才,不知道會是何人?

“帶我前去地牢,如果當真是人才,可將其赦免。”

既然張儀求情,張華怎麼也要給張儀面子。

何況,張華也好奇張儀舉薦之人的身份。

第四百七十三章 組建遠征軍團第一百二十五章 五虎將黃忠第四百三十二章 老兵不死,老營不滅!第四百一十二章 亞父范增第二百四十三章 多爾袞出兵第三百二十四章 魏文侯臣服第二百七十二章 諸葛恪與淩統的能力第二百四十八章 鮮卑騎兵南下第三百四十章 何不食肉糜的晉惠帝第五百四十四章 雪夜入河東(4000字)第二百六十八章 銀戟太歲雪天王!第十四章 南宋叛臣第四百二十三章 人形兵器巨無霸第六百八十三章 援軍抵達第三百五十章 李績的領悟!第五百五十九章 川蜀女將,桃花馬上請長纓!第二百八十七章 張須陀的絕望第三百二十九章 蘭陵王入陣曲!第六百五十五章 被忽視的齊國名將!第三百五十四章 蟠龍棍法!第二百五十二章 收編大順軍第二十章 陳宮的天賦第一百零三章 血戰鐵浮屠【求訂閱】第一百二十六章 名醫李時珍第三百五十一章 努爾哈赤之死!第三百六十一章 武舉選拔,猛將登場!第二百八十八章 隋軍歸降,水淹大梁第五百一十四章 李白與杜甫,長安盛會開始!第三百九十八章 我吳起,生平不敗!第六百七十三章 呂布迴歸!第六百三十七章 關羽、張飛相見!第九十五章 梁紅玉來投【求首訂】第三百六十三章 遼東公孫康!第四百九十四章 蠻王孟獲第四百二十七章 劉秀:我有一個妹妹第一百六十四章 白袍,奔流!第六百六十七章 齊國衆將第五百一十一章 鬥將!第五百八十四章 鐵木真的草原大軍!第三百章 呂玲綺的決心第三百九十八章 我吳起,生平不敗!第三百五十一章 努爾哈赤之死!第五十八章 元朝科學家第一百八十八章 對壘曹真第二百三十七章 吳玠與諸將天賦第四百二十八章 西夏野利兄弟第四百五十四章 司馬師的三千死士第四百二十五章 兩個位面之子的鬱悶第一百一十八章 吳三桂第六十九章 討伐匈奴第二百九十九章 重生的呂布第一百二十七章 黃忠出仕第一百八十九章 氐族第一猛將第三百八十章 此地名爲臥龍崗第四百八十八章 要走趙雲(七更)第五百二十七章 三將大戰王彥章!第四百六十五章 楚軍圍城,風林火山!第八十章 种師中的震撼第八十八章 有女柳如是第三百九十七章 吳起出戰第二百四十六章 招攬飛將第三百八十八章 火燒臥龍崗第五百一十一章 鬥將!第一百四十一章 江左名士第五百五十一章 崇禎勢力的巾幗女將第二百六十四章 光武帝劉秀!第二百二十八章 俘虜秦檜第一百二十九章 渭水大戰第五百六十四章 名將投奔第一百七十章 大唐諸將第四百九十三章 倒黴的寧平公主第四百九十一章 文鴦降服(十更)第六百九十二章 唐軍敗北!第一百七十六章 錦衣衛第二百二十章 草木皆兵,北府陷城!第二百六十二章 周瑜VS耿弇第一百六十三章 西域,安西都護府第三百八十一章 南陽諸葛廬第一百九十九章 虎豹騎第三百四十三章 名將的窩囊死法第一百九十四章 明朝夜不收!第六百四十一章 漢軍VS唐軍!第一百七十一章 白袍來投第六百八十八章 生擒晉惠帝第七十二章 許褚的可怕第七十二章 許褚的可怕第二十四章 鐵浮屠第一百六十七章 收編唐軍第三百三十八章 白蓮聖女歸來第一百二十章 立足秦川第一百五十八章 選拔武將(加更3/5)第七百零四章 三年,韓信伐蜀第七十九章 北宋種家軍第一百零二章 女真武將的天賦【求訂閱】第四百四十四章 李信敗北第三百一十章 在下羅貫中第六百五十一章 大將軍竇憲第二百一十七章 逮住一個狠狠揍第三百四十六章 脫身
第四百七十三章 組建遠征軍團第一百二十五章 五虎將黃忠第四百三十二章 老兵不死,老營不滅!第四百一十二章 亞父范增第二百四十三章 多爾袞出兵第三百二十四章 魏文侯臣服第二百七十二章 諸葛恪與淩統的能力第二百四十八章 鮮卑騎兵南下第三百四十章 何不食肉糜的晉惠帝第五百四十四章 雪夜入河東(4000字)第二百六十八章 銀戟太歲雪天王!第十四章 南宋叛臣第四百二十三章 人形兵器巨無霸第六百八十三章 援軍抵達第三百五十章 李績的領悟!第五百五十九章 川蜀女將,桃花馬上請長纓!第二百八十七章 張須陀的絕望第三百二十九章 蘭陵王入陣曲!第六百五十五章 被忽視的齊國名將!第三百五十四章 蟠龍棍法!第二百五十二章 收編大順軍第二十章 陳宮的天賦第一百零三章 血戰鐵浮屠【求訂閱】第一百二十六章 名醫李時珍第三百五十一章 努爾哈赤之死!第三百六十一章 武舉選拔,猛將登場!第二百八十八章 隋軍歸降,水淹大梁第五百一十四章 李白與杜甫,長安盛會開始!第三百九十八章 我吳起,生平不敗!第六百七十三章 呂布迴歸!第六百三十七章 關羽、張飛相見!第九十五章 梁紅玉來投【求首訂】第三百六十三章 遼東公孫康!第四百九十四章 蠻王孟獲第四百二十七章 劉秀:我有一個妹妹第一百六十四章 白袍,奔流!第六百六十七章 齊國衆將第五百一十一章 鬥將!第五百八十四章 鐵木真的草原大軍!第三百章 呂玲綺的決心第三百九十八章 我吳起,生平不敗!第三百五十一章 努爾哈赤之死!第五十八章 元朝科學家第一百八十八章 對壘曹真第二百三十七章 吳玠與諸將天賦第四百二十八章 西夏野利兄弟第四百五十四章 司馬師的三千死士第四百二十五章 兩個位面之子的鬱悶第一百一十八章 吳三桂第六十九章 討伐匈奴第二百九十九章 重生的呂布第一百二十七章 黃忠出仕第一百八十九章 氐族第一猛將第三百八十章 此地名爲臥龍崗第四百八十八章 要走趙雲(七更)第五百二十七章 三將大戰王彥章!第四百六十五章 楚軍圍城,風林火山!第八十章 种師中的震撼第八十八章 有女柳如是第三百九十七章 吳起出戰第二百四十六章 招攬飛將第三百八十八章 火燒臥龍崗第五百一十一章 鬥將!第一百四十一章 江左名士第五百五十一章 崇禎勢力的巾幗女將第二百六十四章 光武帝劉秀!第二百二十八章 俘虜秦檜第一百二十九章 渭水大戰第五百六十四章 名將投奔第一百七十章 大唐諸將第四百九十三章 倒黴的寧平公主第四百九十一章 文鴦降服(十更)第六百九十二章 唐軍敗北!第一百七十六章 錦衣衛第二百二十章 草木皆兵,北府陷城!第二百六十二章 周瑜VS耿弇第一百六十三章 西域,安西都護府第三百八十一章 南陽諸葛廬第一百九十九章 虎豹騎第三百四十三章 名將的窩囊死法第一百九十四章 明朝夜不收!第六百四十一章 漢軍VS唐軍!第一百七十一章 白袍來投第六百八十八章 生擒晉惠帝第七十二章 許褚的可怕第七十二章 許褚的可怕第二十四章 鐵浮屠第一百六十七章 收編唐軍第三百三十八章 白蓮聖女歸來第一百二十章 立足秦川第一百五十八章 選拔武將(加更3/5)第七百零四章 三年,韓信伐蜀第七十九章 北宋種家軍第一百零二章 女真武將的天賦【求訂閱】第四百四十四章 李信敗北第三百一十章 在下羅貫中第六百五十一章 大將軍竇憲第二百一十七章 逮住一個狠狠揍第三百四十六章 脫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