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倆出來這一趟,東西買了不少,念錦燭大包小包的拎着準備去鎮口坐回村的牛車,
走到一家成衣鋪門口的時候,突然聽到有人哭喊的聲音,
“老婦人!老婦人你怎麼了!?快停車停車!”
念錦燭隨着聲音望過去,只見身後一輛馬車停了下來,車廂內的一個丫鬟打扮的姑娘很是一臉焦急。
衝着馬車外的侍從喊道,“快去找郎中!老婦人臉色發青!突然暈倒了!快去!”
侍從聽後急忙衝着醫館的方向跑。
念錦燭醫者仁心,下意識的領着小寶走向了馬車往車廂裡張望,
車伕伸手攔住了念錦燭,“這位小娘子請移步,家中主人身體抱恙,不宜面客。”
念錦燭身子一蹲行了一禮。
“這位大哥,醫館距離此地還有一段不近的腳程,小女子本身就是醫者,老婦人似乎情況緊急,何不讓小女子看上一看?若是能知道病症救治一番,豈不是更好?”
車伕一聽,上下打量了一番面前的小娘子,見此女子面容嬌美,氣度不凡,沒想到竟是位醫者,車內的丫鬟也聽到了外面的動靜,急忙喊道。
“常福!快讓她進來!老太太臉色越來越不好了!”
叫常福的車伕一聽不敢耽擱,側身讓開,請念錦燭上去。
念錦燭把東西放在地上,讓小寶在一邊等着,利落的上了馬車。
只見車廂內一位老者倚在一位丫鬟懷裡不省人事。
錦燭連忙靠前蹲下伸手探向老者的脈搏,翻了下上下眼皮,湊近聽了聽呼吸,錦燭當下便明瞭這位老夫人是心疾突發,問向旁邊的丫鬟,
“老夫人暈倒前可是說胸口痛?”
丫鬟連連點頭,“對對對!老夫人剛纔突然說胸口痛,出了滿頭的汗!然後便臉色青紫捂着胸口說不出話來!”
錦燭回身喊小寶取了針具,便開始給老太太施針,
只見錦燭急刺了左手的中衝穴放血,又取針在老夫人耳穴,左右手各下一針,錦燭又貼近老夫人聽了聽呼吸和心跳,
又伸手在人中、肩膀及腋下反覆大力按揉,片刻,老夫人開始有反應,睜開眼醒了過來,只是還說不出話來。
丫鬟大喜,張嘴就就要呼喊,錦燭一個手勢制止住。
“切勿大聲,你快給老夫人拍拍後背,讓她咳嗽,老夫人,您儘量用力呼吸咳嗽出來!”
丫鬟忙按照錦燭的去做,老夫人開始輕微的咳嗽再到用力,直到似乎要喘不過氣時吐出了一口帶黑血的濃痰,老夫人這才舒服了不少,臉色逐漸恢復了過來,
這回先前的侍衛也回來了,領着郎中急匆匆上了馬車,錦燭便下了馬車在一旁等候。
郎中一看車廂內的情形,並未多言,給老夫人請脈觀察了一番後才露出了笑容。
“老夫人這是心疾突發啊!您福大命大,幸虧救治及時啊!現在脈象平穩,已無大礙,稍後老夫給您開個護心脈調理的方子,連着喝上半月即可。”說罷便帶着老太太的侍從回去開藥。
老太太似乎好了許多,已經能開口說話,吩咐身旁的丫鬟。
“綠屏,快把剛剛救了我一名的小娘子請上來。”
綠屏畢恭畢敬的又將錦燭請上馬車,念錦燭見老夫人面色已無大礙,便徹底放下心來,衝着老者行了一禮,道,“老夫人已無大礙,只要平時切忌勿動大怒,不可憂心過度。”
老夫人點點頭。
“今日多謝小娘子出手相救,否則我這把老骨頭恐怕就交代在這了,救命之恩不言謝,老太婆記下你這份恩情。”
念錦燭微微一笑,望了一眼旁邊的丫鬟綠屏。
“醫者仁心,小女子本就是醫者,哪有身懷醫術卻見死不救的道理,且老夫人身邊的這位妹妹也足夠果敢,放心讓我救治,若她阻攔,小女子也插不上手。”
綠屏聽後愣了一下,忙衝着老夫人行了一禮後,轉向錦燭
“老夫人就如同我的母親一般,老夫人情況緊急,婢見小娘子氣度不凡,衣着乾淨整潔又自稱醫者,必不會是壞人,所以斗膽讓小娘子醫治老夫人,如今您救了老夫人就是救了奴婢,奴婢無以爲報,先給您磕個頭。”
說罷竟就要跪下,
錦燭嚇了一跳,本想着老太太會阻止,沒想到那老夫人只笑了笑,看了綠屏一眼,讚賞的點了點頭。
錦燭連忙上前攔下,友善的笑道,
“妹妹你這是做什麼,快起來,哪受得了如此大禮,我救了你,你還要折煞我不成?”
念錦燭扶起綠屏,安撫的笑了笑,便回頭與老夫人告辭。
“老夫人現在應回府好好歇息,保持房間通風,空氣新鮮順暢,小女子這就不打擾了,出來一整天也該家去了。”
老夫人哪能讓念錦燭就這樣走了,讓錦燭留下家裡地址,要送予金銀做以酬謝
念錦燭堅決拒絕,帶着小寶就要走,老夫人見她如此,便在身上摘下一枚玉佩給小寶戴上,錦燭剛要攔着,老太太卻嚴肅的說道。
“小娘子,這玉佩是送給孩子的見面禮,你不可再拒絕,若將來有難事解決不了,可拿着玉佩到玲記號找薛掌櫃,天色已晚,我便不再留你,我們有緣再見。”
說罷便回到車廂,綠屏和常福向着念錦燭行了一禮後,便揚鞭趕車走了。
錦燭看了看小寶脖子上的玉佩,一看就不是凡物,乃是世間少有的臻品,回頭得趕緊找機會還回去,這麼貴重的東西,可別給小寶帶來什麼禍端。
娘倆坐在回村的牛車上,小寶好奇的看着念錦燭,
“孃親,您太厲害了!竟然還會治病!那你以前病了的時候怎麼不治好自己,嚇的小寶哭了好幾天。”
錦燭心裡咯噔一下,心想,可別讓小寶發現自己是個換了瓤兒的假孃親,忙颳了刮兒子的小鼻子,“因爲有句話叫——醫不自醫,等你長大了就懂啦!”
小寶點點頭,“嗯!等我長大了要和孃親一樣厲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