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一章.五百年前是一家.

呂純孝身爲都察院右督察御史,官拜二品,按理說也算是權高位尊了。但呂純孝在京中的府邸,看上去卻頗爲簡陋低檐黑瓦,門牆斑駁,大小僅有兩三畝,屋舍不過十餘間。與趙俊臣那佔地百畝、修繕奢華的府邸相比,可謂是天差地遠,有云泥之別,卻是一副清廉做派。 ωwш⊙ тт κan⊙ ¢○

來到呂府門外後,在趙山才的示意下,趙睦從懷中取出了兩封舉薦信,然後叩門求見。

接着,有呂府下人開門詢問,得知來人竟是拿着前太子太師何明、以及前文華殿大學士魏東成的舉薦信後,自然是不敢怠慢,先是態度客氣的請趙山才主僕二人稍等片刻,然後就趕忙返身回去稟報了。

沒過多久,那呂府下人再次出現,態度也愈加的客氣恭敬,向趙山才躬身行禮道:“這位公子,我家老爺請您入府說話。”

…………

如果是趙俊臣的府邸,想要從大門處走到趙府正堂,足足需要一盞茶的時間,但呂純孝的府邸不大,從大門處走到府中正堂,卻是幾步就到了。

呂府的正堂,同樣的樸素簡單,不見有太多裝飾。

舉步走入正堂後,趙山才擡頭看去,卻見在正堂主位上,正坐着一名身穿儒袍面白無鬚的中年人,中年人的氣質儒雅,卻又神色嚴肅,目光炯炯且又表情剛毅,顯然就是都察院右督察御史呂純孝了。

趙山才向前快走幾步,行禮道:“學生趙山才。見過呂大人,今日冒昧來訪,還望呂大人您勿要怪罪。”

呂純孝也不答話。只是坐在那裡上下打量着趙山才,卻見趙山才神色平靜,態度恭敬,卻又可以與自己坦然對視,眼神純粹明亮。

打量了片刻後,呂純孝終於展顏一笑,點頭讚賞道:“你就是名動京城的江南才子趙山才?果真是後生可畏。連先師也曾對我提及過你。說你已是深得到何老太師的真傳,不可小覷。近些日子以來,朝野間風雲變幻。我正琢磨着要不要聯絡你,沒想到你竟然主動找上門了,說起來,你我也算是同輩之人。不必多禮。坐下說話吧!”

趙山才笑道:“多謝呂大人。”

等到趙山才落座後,呂純孝的神色突然變得慎重,問道:“沒曾想到,趙公子你竟然會有何老太師與魏大學士的引薦信,但直到今日纔拿了出來,又是在這般敏感時機,想來是有什麼重要事情吧?”

趙山才嘆息一聲,說道:“大人明察秋毫。確實如此,學生身爲應試舉子。如今會試剛剛結束,杏榜又尚未公佈,在這個時候求見大人,確實是時機敏感。學生本是想等到殿試結束後,再憑藉這兩封舉薦信求見太子殿下,但如今形勢緊急,又事關太子殿下,卻也顧不得這些。”

聽趙山才這麼說,呂純孝神色愈加慎重了。

事實上,太子一黨在朝中的官員數量雖然不少,但趙山才唯獨求見於呂純孝,卻也是經過深思熟慮的。

根據趙山才所得到的消息,呂純孝不僅是太子一黨的核心人物之一,深得太子朱和堉的看重,而且在太子一黨當中,呂純孝也是少有的性子不迂腐、行事間懂得靈活變通之人。最重要的是,呂純孝身爲肖溫阮的弟子,最是明白何明的厲害之處,也不會因爲趙山才的年輕與資歷而小看。

所以,對於趙山才的一些想法計劃,或許唯有呂純孝纔會真正的重視。

如今,看到呂純孝面色慎重,又認真詢問,沒有絲毫小覷,顯然趙山才的這般考慮是正確的。

另一邊,呂純孝聽到事關太子後,表情也愈加的嚴肅,問道:“趙公子既然已是深得何老太師的真傳,定然是胸中自有錦繡,若是連你也覺得事情緊迫,想來必是大事了,不妨與我詳細說說。”

趙山才問道:“學生聽聞,如今這南巡籌備的紕漏善後、各地百姓的冤屈審理,朝廷都已是交由太子處理,不知消息可是當真?”

呂純孝點頭道:“正是如此。”

趙山才卻是問道:“那麼,依大人看來,這是好事?還是壞事?”

呂純孝聽到趙山才的詢問,不由一愣,答道:“這自然是好事,若是太子平息了各地百姓的冤屈,處理了乒百姓的貪官污吏,不僅受損的聲望可以彌補回來,還能幫着太子殿下在朝野之間樹立威望,想來陛下正是看明白了這一點,所以才把這件事情交給太子去做的……難不成趙公子你另有看法?”

趙山才嘆息道:“這世間之事,變化詭譎,禍福相依,一件事情的好壞,往往最是說不清楚。許多事情,看似利好,但若是加了一些特定的條件,反而會變成大大的禍事,而太子如今的處境,就正是如此!”

“還請趙公子明說。”呂純孝皺眉問道。

雖然不敢小覷趙山才,但此時的呂純孝,還是覺得趙山才這是在危言聳聽。

見到呂純孝神色間略有些不以爲然,趙山才詳細解釋道:“正如大人所說,若是太子殿下處理了各地的貪官污吏,平息了百姓們的冤屈不滿,自是可以扭轉名聲,增長威信,看似是一件好事,但如今多了三點限制條件,卻是讓這件好事變成了禍事。”

“哦?不知是哪些限制條件?”

“其一是兩個月的時間限制,其二則是東廠的參與,其三是太子的剛正心性。”

說到這裡,趙山才目光炯炯的看着呂純孝,問道:“若是我所料不差,這兩個月的時間限制、以及由東廠輔佐太子查案,甚至將此事交由太子處理負責。都是由趙俊臣一手推動的吧?”

呂純孝又是一愣,沉吟片刻後,緩緩點頭道:“確是如此。當日早朝之上,陛下詢問百官,該由何人來負責南巡籌備的紕漏善後,趙俊臣竟是出乎意料的舉薦了太子殿下,當時滿朝上下都是吃驚不已;

然後,那趙俊臣又宣稱陛下南巡在即,太子殿下有着監國重任。所以纔有了兩個月的期限。接着又爲了太子能夠在期限內完成任務,那趙俊臣還毛遂自薦,想讓西廠輔佐太子查案。卻是被陛下否決了,轉而交由東廠輔佐……”

說到這裡,呂純孝似乎也察覺到了什麼,不由面色一肅。凝聲道:“經你提醒。如今想來,這件事的至始至終,說是由趙俊臣一手推動,也並不爲過。”

趙山才問道:“那麼,呂大人您當真認爲,那趙俊臣會有如此好心,竟會想着幫助太子殿下扭轉名聲形勢?”

呂純孝沉默不語,但神色之間。卻滿是深沉,眉頭緊緊的皺着。

趙山才嘆息一聲。詳細解釋道:“正如學生剛纔所說,許多事情,看似利好,但若是加了些特殊條件,就會變成大大的禍事!如今正是如此!這南巡籌備的紕漏,各地的百姓冤屈,從北直隸到南直隸,所涉及的府、州、縣不下數十之多!但僅僅兩個月時間,又哪裡處理的完?

太子爲了在期限內完成任務,接下來的案件審理,必然會從快從嚴,期間難免會出現紕漏。但若僅是如此,那也就罷了,偏偏陛下在趙俊臣的蠱惑下,爲了太子能在期限內完成任務,竟是又把東廠的人派去輔佐太子……”

說到這裡,趙山纔再次嘆息,繼續解釋道:“自趙俊臣奉旨重建西廠以來,西廠屢立大功,風頭徹底的壓過了東廠,那東廠又如何甘心?如今必然會是一心想着與西廠爭寵爭功!而這次由他們輔佐太子查案,對東廠而言,正是一個立功正名的大好機會!

只是,以東廠一貫的習性,爲了能夠多立功勳,接下來必然會拼命的羅織大案重案、竭盡所能的把事情鬧大,甚至會無中生有不惜誣陷忠良!偏偏太子他僅只有兩個月的查案時間,對於東廠所查到的諸般案件與罪證,根本沒有時間去細查覈實,再加上太子他的心性又太過剛正,一心想着除惡務盡,這三點結合在一起,會造成怎樣的後果,呂大人您可曾想過?”

隨着趙山才話聲落下,呂純孝的臉色終於大變!

緊迫的時間限制、東廠的貪功與欺瞞、再加上太子那除惡務盡的剛嚴心性,三者結合在一起,所造成的後果,細細想來,着實可怕!

那必然是大量的冤假錯案!

而這些冤假錯案一旦暴露出來,那麼負責此事的太子……

想到這一點,呂純孝猛地站起身來,神色嚴肅道:“多謝趙公子的提醒了!我原先竟是沒能想到這事情當中竟還存着如此隱患,那東廠的習性,我最是瞭解,趙公子你的這些憂慮,確實極有可能會發生!若是事情當真發展到那般地步,造成了大量的冤案錯案,那麼太子在朝野間的名聲,怕就是徹底毀了!”

…………

另一邊,看到呂純孝如此看重自己的意見,趙山纔不僅沒有開心,反而下意識的眉頭一皺。

無他,卻是趙山纔沒有想到,呂純孝雖然看重自己的意見,但眼中卻僅僅只是盯着太子朱和堉的名聲好壞,竟是完全沒有考慮其他方面。

其實,若僅只是太子朱和堉的名聲受損,趙山才根本不必如此的着急擔憂,繼承了帝王心術的趙山才,對名聲好壞並不看重,只是將之視爲實?目的.囊恢質侄畏椒ā6謖飧鍪貝胗唄郟釷莚ongyì操控,只要稍稍使些手段,就完全可以扭轉。

趙山才真正擔心的,是太子朱和堉在此事當中,在東廠的蠱惑與欺瞞下,到處羅織大案要案,地方豪族士族紛紛受到牽連,進而會得罪太多的地方勢力!

名聲狼藉了,還有辦法可以彌補解決,但若是得罪了太多的地方勢力,造成了雙方不死不休的局面,卻又如何可以彌補解決?

來呂府之前。趙山才曾向趙睦解釋過,太子如今最大的優勢與根基,不是他名聲的好壞。而是衆皇子當中,無人可與他相爭!在沒有更好的選擇之下,德慶皇帝也只能一心的培養太子朱和堉!

但若是太子得罪太多的地方勢力,再加上中樞各大派系的不滿,將來的登基會引起太大的混亂與動盪,讓德慶皇帝覺得由太子朱和堉登基會得不償失,影響大明江山傳承。並質疑了太子朱和堉治理江山的能力……那麼朱和堉的太子之位,就不再安穩了!

也正是考慮到這一點,趙山才纔會如此的急切擔憂!

而趙俊臣的這般佈局計劃。看似順水推舟不着痕跡,但若是一旦實現了,對太子而言,卻不啻於釜底抽薪!將會極大的動搖太子朱和堉的根基!

但趙山才卻沒有想到。呂純孝在太子一黨之中。也算是少有的人才干將了,竟是完全沒有看到這一點,眼中只是盯着朱和堉的名聲好壞!

太子的賢良名聲,原本是太子一黨的最大優勢,但太子一黨如今卻開始被這般賢良名聲所拖累了!

所以,趙山才忍不住提醒道:“呂大人,這名聲與輿論,其實最是容易操控。想些辦法總是能夠挽回,並不需要如何在意。但在這般情況下。太子他還會得罪大批的地方勢力,這些地方勢力日後也必會竭力反對太子登基,而太子的辦事能力,也必然會讓陛下心存疑慮,這纔是最最緊要的地方!還望呂大人能夠多多考慮!”

另一邊,聽趙山才這麼說,呂純孝微微一愣,卻也不知道有沒有聽進去,只是點頭說道:“趙公子說的有理,我這就去寫信,將趙公子你的考慮轉告給太子殿下,太子殿下在今天才剛剛離京,想來事情還來得及!”

~~~~~~~~~~~~~~~~~~~~~~~~~~~~~~~~~~~~~~~~

當趙山才離開呂府時,時間已晚,天空中暮色顯露。

而趙睦跟在趙山才身後,回想着剛纔趙山才與呂純孝之間的談話,不由的面露欽佩,說道:“還是公子想的深遠,沒想到事情當中竟還有這般隱患,不過那趙俊臣的佈局計劃,再是如何巧妙隱蔽,終究還是無法瞞過公子的慧。而有了公子提醒,想來那趙俊臣的計劃佈局,接下來就要落空了!”

趙山才卻沒有任何開心模樣,反而嘆息一聲,搖頭道:“不一定。”

趙睦微微一愣,問道:“難不成即使有了公子你的提醒,這事情還有變數?”

趙山才苦笑道:“太子他性子倔強,如今又是一心想着要懲辦那些在南巡籌備期間乒百姓的地方貪官,而我的這些猜測,卻終究只是口說無憑,若是能夠當面見到太子殿下,那我還有些許可能說服太子,但若是通過呂大人轉告,太子他即使聽進去了,又如何會放在心上?即使放在了心上,太子他終究經驗不足,如今又時間緊迫,也無法看清楚東廠對他的欺瞞,所以這一次,太子他怕是又要栽跟頭了!”

趙睦又是一愣,問道:“那公子你今天的所作所爲,豈不是在白費功夫?”

趙山才又是搖頭,說道:“這倒不一定,謀事在人,成事在天,但有萬一的可能,我終究是要嘗試一番,若事不可爲,那等到太子在日後栽了跟頭,招惹了一身麻煩,也必然會第一時間想起我來,而我再能幫着太子解決了麻煩,從今往後,太子也必然會對我心生信服,從此來看,倒也算是一件好事!”

聽趙山才這麼說,趙睦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

…………

就這樣,談話之間,主僕二人已是出了京城西區,來到了商業繁華的南區。

本以爲今日諸事已定,在回客棧的路上,夜市漫步之間,眼看天色已晚,趙山才正打算尋些吃食。

突然,身後有人高聲喚道:“這不是山才堂兄嗎?山才堂兄!山才堂兄!”

聽到有人呼喚自己,還是以“堂兄”相稱,趙山纔不由一愣,轉頭看去,卻見一名衣裝華貴、神色輕佻的青年公子,正快步走來。

這人好似與趙山才極爲熟絡,但趙山才卻一時間想不起這人的身份姓名,只是看着有些眼熟,不由眉頭微皺。

正所謂“同姓之人,五百年前是一家”,“趙”姓在江南之地是大姓,許多同姓之人,都有着或近或遠的親屬關係。

而趙山纔出身於江南蘇杭大族,僅只是血緣三代以內的堂兄弟,就有不下數十之多,若是再帶上那些八竿子才能打着的遠親,具體數量恐怕更是數不勝數!

所以,對於眼前這位以“堂兄”稱呼自己的青年人,趙山才並不認識,只是覺得對方神色輕佻,滿是紈絝之氣,心中下意識的有些不喜。

而對這些事情,還是趙睦記得清楚,向趙山才輕聲提醒道:“公子,這人是揚州趙家的三公子,名叫趙軒成,與咱們這邊有些淡薄血緣,公子你赴京應試之前,曾與他見過一面。”

“揚州趙家?”

聽到趙睦的提醒後,趙山才又是眉頭一皺。

揚州趙家,也是一個大族,只是名聲不大好,時常會有些欺男霸女的傳聞。

雖然如此,但當趙軒成走到趙山才身前,趙山才還是客氣的拱手行禮道:“原來是揚州趙家的三公子,沒曾想你竟也到了京城,他鄉相遇,當真有緣。”

趙軒成與趙山纔不同,雖然同樣是出身大族,但在家族中僅只是一個小人物,甚至連趙山才都不記得自己還有這樣一個遠親。

然而,不知爲何,此時的趙軒成,神色間卻滿是得意,見到趙山才還記得自己,這般得意也就愈加濃重了。

“哈哈,不妨告訴堂兄你知道,我這是隨父親來京中探親了!”帶着些迫不及待的炫耀,趙軒成已是洋洋得意的說道。

“哦,揚州趙家在京城中也有分家?”趙山才並不在意,只是有些敷衍的隨口問道。

聽到了趙山才的詢問,趙軒成更加的興奮得意,說道:“嘿嘿,倒也不能說是分家,人家如今可是朝中炙手可熱的大人物,將來誰是誰的分家還不一定,只是那位大人當年與族裡生了些紛爭恩怨,從此就不再來往了,所以我們這邊也是秘而不宣,生怕會引來人家的不喜。

但終究還是一家人,那位大人在年前卻是派人與族裡聯絡了,有心想要修復關係,這天大的好事,連族長也不敢怠慢,年關剛過不久,就親自帶着族裡的幾位長老來京了,我父親就在其中,所以連我也就跟着來了……”

說到這裡,趙軒成又故弄玄虛的炫耀問道:“山才堂兄不妨猜猜,這位與咱們有親的大人,究竟是誰?”

聽到趙軒成的詢問,趙山才笑道:“京中姓趙的高官不少,但……”

話剛纔說到一半,趙山才聯想到了官場中的某些傳聞後,突然面色怪異。

~~~~~~~~~~~~~~~~~~~~~~~~~~~~~~~~~~~~~

ps:二合一大章節。

第七百五十六章.戰前(七).第1239章.必須是,也只是能是(十二).第四百六十二章.朱和堅的殺意.第六百七十章.王保仁抵京.第六十四章.七皇子朱和堅.第八百三十四章. 真作假時假亦真.第1284章.手腕(十一).第三百四十三章 .“歸鄉”(下).第1173章.南京民變(完).第三百一十七章.矛盾的思緒.第九十七章.左右爲難.第1361章.見吳三桂.第1025章.打回去!.第四百二十章.牆角(下).第二百零五章.成爲最終勝者的可能性! 上第四百三十九章.德慶回京(三).第三百三十章 .明察暗訪(下).第七百三十七章.遇襲(四).第四百九十二章.風波(三).第二百五十章 .虛僞的正義【還是萬字大章 】.第1093章.摘桃子.第二百章.反間.第九百四十一章.最終的決定.第二百章.反間.第一百七十一章.五百年前是一家.第1018章.河套戰事的結束.第1309章.在握(十八).第三百四十九章.只需要一個態度罷了(上).第1401章.幾處變數.第1096章.李純臣的崛起.第1103章.路旁.第1089章.謠言惡毒.第三百六十五章.儀式(下).第1123章.順便而已.第二百一十七章.形勢比人強.第三百五十九章.問答(上).第1399章.虛則實之.第二百五十章 .虛僞的正義【還是萬字大章 】.第1419章.君入甕中.第七百三十六章.遇襲(三).第1007章.重返廟堂(一).第四百六十五章.串聯(上).第1080章.多方博弈.第四百七十二章 暗棋(中).第1130章.見面.第四百三十六章.朱和堅定計.第1201章.偏與全.第七百二十九章.最壞與最好.第六百七十二章.密謀.第1371章.各懷鬼胎.第八百二十六章.圍堵(四).第1272章.遼東劇變(二十二).第1169章.南京民變(二).第1381章.布子收官.第五百零八章.承諾(上).第1280章.手腕(七).第二百六十七章.獎勵與懲罰.第九百一十三章.朱和堅的怒火.第1011章.漕運.第七百三十九章.趙俊臣的計策.第八百九十三章.爭功百相.第三百四十章 .陳芷容的暗示.第九百一十一章.京城震動(四).第1444章.大亂鬥(四).第七百一十二章.出京之前(下).第六百三十三章.抄家狂潮(完).第八百三十二章.皮癬之患.第八百三十九章.劉冶.第1449章.大亂鬥(九).第五百九十一章.同行.第二百二十二章.機遇(下).第九百四十八章.活菩薩.第1994章.各方齊至.第八百三十四章. 真作假時假亦真.第1173章.南京民變(完).第1272章.遼東劇變(二十二).第七百三十七章.遇襲(四).第五百四十一章.德慶皇帝的鄙夷.第一百八十二章 .黨爭(五)三更.第五百四十章.趙正和出局!.第三百零二章.微服私訪(上).第六百五十三章.德慶皇帝的警惕.第1369章.轉守爲攻.第五百九十六章.預兆(上).第二百二十一章.機遇(中).第九百七十章.爲國捨命.第三百七十五章.保障湖?瘦西湖!.第八百七十六章.趙俊臣的奏疏.第六百九十章.惡人樑輔臣.第1314章.分而化之.第1307章.在握(十六).第1401章.幾處變數.第1103章.路旁.第1422章.赴宴途中.第一百五十一章.攻訐(上).第七百零四章.禍福.第三百二十四章.疑惑.第二百六十七章.獎勵與懲罰.第八百九十五章.戚斌新軍的消息.第九百六十四章.趙俊臣的考慮.
第七百五十六章.戰前(七).第1239章.必須是,也只是能是(十二).第四百六十二章.朱和堅的殺意.第六百七十章.王保仁抵京.第六十四章.七皇子朱和堅.第八百三十四章. 真作假時假亦真.第1284章.手腕(十一).第三百四十三章 .“歸鄉”(下).第1173章.南京民變(完).第三百一十七章.矛盾的思緒.第九十七章.左右爲難.第1361章.見吳三桂.第1025章.打回去!.第四百二十章.牆角(下).第二百零五章.成爲最終勝者的可能性! 上第四百三十九章.德慶回京(三).第三百三十章 .明察暗訪(下).第七百三十七章.遇襲(四).第四百九十二章.風波(三).第二百五十章 .虛僞的正義【還是萬字大章 】.第1093章.摘桃子.第二百章.反間.第九百四十一章.最終的決定.第二百章.反間.第一百七十一章.五百年前是一家.第1018章.河套戰事的結束.第1309章.在握(十八).第三百四十九章.只需要一個態度罷了(上).第1401章.幾處變數.第1096章.李純臣的崛起.第1103章.路旁.第1089章.謠言惡毒.第三百六十五章.儀式(下).第1123章.順便而已.第二百一十七章.形勢比人強.第三百五十九章.問答(上).第1399章.虛則實之.第二百五十章 .虛僞的正義【還是萬字大章 】.第1419章.君入甕中.第七百三十六章.遇襲(三).第1007章.重返廟堂(一).第四百六十五章.串聯(上).第1080章.多方博弈.第四百七十二章 暗棋(中).第1130章.見面.第四百三十六章.朱和堅定計.第1201章.偏與全.第七百二十九章.最壞與最好.第六百七十二章.密謀.第1371章.各懷鬼胎.第八百二十六章.圍堵(四).第1272章.遼東劇變(二十二).第1169章.南京民變(二).第1381章.布子收官.第五百零八章.承諾(上).第1280章.手腕(七).第二百六十七章.獎勵與懲罰.第九百一十三章.朱和堅的怒火.第1011章.漕運.第七百三十九章.趙俊臣的計策.第八百九十三章.爭功百相.第三百四十章 .陳芷容的暗示.第九百一十一章.京城震動(四).第1444章.大亂鬥(四).第七百一十二章.出京之前(下).第六百三十三章.抄家狂潮(完).第八百三十二章.皮癬之患.第八百三十九章.劉冶.第1449章.大亂鬥(九).第五百九十一章.同行.第二百二十二章.機遇(下).第九百四十八章.活菩薩.第1994章.各方齊至.第八百三十四章. 真作假時假亦真.第1173章.南京民變(完).第1272章.遼東劇變(二十二).第七百三十七章.遇襲(四).第五百四十一章.德慶皇帝的鄙夷.第一百八十二章 .黨爭(五)三更.第五百四十章.趙正和出局!.第三百零二章.微服私訪(上).第六百五十三章.德慶皇帝的警惕.第1369章.轉守爲攻.第五百九十六章.預兆(上).第二百二十一章.機遇(中).第九百七十章.爲國捨命.第三百七十五章.保障湖?瘦西湖!.第八百七十六章.趙俊臣的奏疏.第六百九十章.惡人樑輔臣.第1314章.分而化之.第1307章.在握(十六).第1401章.幾處變數.第1103章.路旁.第1422章.赴宴途中.第一百五十一章.攻訐(上).第七百零四章.禍福.第三百二十四章.疑惑.第二百六十七章.獎勵與懲罰.第八百九十五章.戚斌新軍的消息.第九百六十四章.趙俊臣的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