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二章.殿試開始.

……

在明朝,殿試是最高一級的科舉考試,它雖不似前些日子的會試那般重要,只是決定着最終的名次,並不存在被黜落的問題,但對於天下讀書人而言,卻是一場極爲隆重的文壇盛事,每屆殿試的狀元、榜眼、探花們,也都會在最短的時間內揚名天下,受無數世人追捧。

殿試只考時務策,在太和殿內頒發策題。期間,皇帝會在殿廷上對貢士們親自策問。

待殿試結束後,於次日讀卷,皇帝及監考大臣們會根據考生的表現,劃分三甲,一甲只有三人,既世人所熟知的狀元、榜眼、探花,然後二甲若干人,名曰“賜進士出身”,三甲若干人,名曰“賜同進士出身”,並於第三日放榜。

接着,在放榜當日,皇帝會於太和殿舉行傳臚大典,宣佈殿試結果,其中一甲三人於殿試後立即授職,狀元授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則皆授翰林院編修;其他進士,按殿試、朝考名次,分別授以翰林院庶吉士、主事、中書博士、推官、知州、知縣等官職。

不過,趙俊臣對於殿試的重視,卻並非是因爲這是讀書人的盛典,而是他在關心那些“趙黨後備軍”們的最終殿試名次!

雖說殿試並不存在落榜的問題,只要會試晉級之後,考=子們便都可爲官,並且爲官之後,其本人的家世背景、靠山人脈、以及爲人處事的本領纔是決定他們爲官道路上的關鍵,但殿試名次的影響也同樣不可小覷。

舉個最實際的例子,目前的朝中首輔周尚景。便是四十一年前孝貞皇帝欽點的殿試狀元,並且還是三元及第。文名滿天下,朝中清流們雖然成天叫嚷着周尚景是大貪官大奸臣。但若論學問,卻少有人可與之相提並論;而另一位閣老程遠道,則是崇禎年間的殿試狀元出身,剩下的兩位閣老黃有容與沈常茂的出身稍差,但也分別是前朝的榜眼與探花出身。

再往前說,前閣老老崔勉曾是崇禎年間的殿試狀元,前閣老溫觀良是德慶三年的榜眼出身。

即使不談這些閣老們,就說如今朝中這些手握大權的尚書與大學士們,也皆是在科舉中表現不凡。趙俊臣本身是狀元出身不說,工部尚書左蘭山是德慶十二年的二甲進士第五名;吏部尚書宋啓文是德慶十三年的榜眼;即將到任的新任刑部尚書張伯崇,是德慶七年的二甲第四名出身;禮部尚書林維,是德慶四年的二甲第三名出身……

相對而言,兵部尚書王壽的功名最低,殿試成績只是二甲第二十八名,但他同時還是勳貴出身,有世襲的爵位,其家族世代都受到明朝帝王們的信任。如今德慶皇帝更是讓他掌管兵部要職,卻又不能與尋常人同日而語。

至於那些學問卓著的大學士們,更不用提了。

再往下數,六部的侍郎、五寺的寺卿、都察院的都御使們。有一個算一個,除了少數勳貴出身之外,他們的科舉殿試成績。沒有一個低於二甲十五名!

如此一看,便知道科舉名次的重要性了。殿試的最終成績直接影響着一個官員的起點、晉升速度以及官職上限。

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兩名同樣政績卓著的官員。吏部在晉升他們官職的時候,若是拋開了其他的考量因素,絕對會優先晉升那位科舉成績排位靠前的官員。而一位考生若是在殿試中只取得了二甲靠後、甚至是第三甲的成績,那麼除非他擁有十分過硬的聖寵、運氣與背景,否則三四品左右的官階就是他一生極限了。

若論原因,只能說這是一個讀書人掌控着話語權的時代,許多時候連皇權也不敢相爭,朝中的上下官員也皆是科舉出身,在這樣一個大環境之下,唯有在科舉中取得卓越成績,才能贏得上下官員的尊敬,在擔任要職之後,也才能讓世人信服。

如此一來,對於那些投靠自己的考生們的最終殿試排名,趙俊臣自然是十分在意,這密切關係着趙黨一派在朝中的後續發展,並且是趙俊臣積蓄自己在朝中底蘊的第一步。

這一次名列杏榜的一衆貢士之中,屬於趙俊臣的總共有二十餘人,趙俊臣也需要藉着殿試的機會考察一下,看看在這裡面究竟有誰值得自己重點栽培,若是這些人有誰能夠名列一甲,又或者二甲前列,趙俊臣接下來自然會集中資源重點培養,至於那些二甲靠後乃至於名列三甲的貢生,趙俊臣就只能給他們一些殘羹剩飯吃了。

趙俊臣的諸般考量,暫且不用再提,卻說崔俞搬入趙府後的第三日,殿試終於開始了。

在這一天,趙俊臣與衆大臣一樣,不敢遲到,早早的來到午門點卯,然後到了太和殿內,等待德慶皇帝的駕臨。

當德慶皇帝駕臨之後,先向衆臣詢問了幾句,得知衆貢生皆已經到齊,並且朝中暫無其他重要事情之後,便宣佈殿試開始。

接着,在衆大臣的注目之下,衆貢生魚貫進入太和殿內,先後歷經了點名、散卷、贊拜、行禮等禮節,再隨着衆貢生入座,殿試也正式開始了。

殿試的諸般禮節,其實頗爲枯燥,趙俊臣並沒有認真觀禮,只是認真觀察着眼前這一衆貢生。

在這一衆貢生之中,最讓趙俊臣在意的,則有五人。

第一人自然是“江南才子”趙山才,前太子太師何明的關門弟子,趙俊臣深知此人的能力心智,可惜屢次試探都無法收服,他最終還是決定輔佐太子,讓趙俊臣深感惋惜,這一次趙俊臣也想看看他究竟能取得怎樣的成績。

第二人,則是首輔周尚景的孫子周素文,此人早有“神童”之稱,又深得周尚景的喜愛,更還是本科會試第一名,想來並非易與之輩。

第三人是四川布政使曾從榮的小公子曾煒,在投靠了趙俊臣的一衆考生之中,趙俊臣最看好他,不僅學問好,而且頗有心計城府,知進退懂形勢,趙俊臣早已決定今後要重用,而曾煒也沒有辜負趙俊臣的厚望,本科會試考了第三名,這次殿試想來名次不會太差。

第四人,自然是柳子岷了,趙俊臣關注他並非因爲看好,只是與他比較熟悉罷了。不過看在他這些日子以來爲趙俊臣辦了不少事情的份上,趙俊臣也希望他能取得一個好成績。

至於第五人,則是隻與趙俊臣有過一面之緣的李純臣!

…………

ps:恩,第二章!身邊出了點事,耽誤了許多時間,所以這一章字數不夠,只是過度章節!

第八百二十一章.戰鞏昌(完).第九百三十一章.召見.第1261章.遼東劇變(十一).第三百九十六章.競標.第一百二十七章 .三策.第1109章.狗咬狗(三).第1158章.事端開啓(三).第一百八十章 .黨爭(三)一更第1287章.手腕(十四).五月總結與六月更新計劃!說一下近況。第二百六十六章.流言與危機.第六百四十九章.德慶皇帝的賞賜.第九百二十四章.解散戰兵新軍(完).第九百五十九章.功成身退.第四百八十八章.逃命.第十八章.賺錢大計(下)一更第四百二十二章.收服(上).第六百九十八章.計劃進行中(八).第二百九十九章.未雨綢繆.第四百三十八章.德慶回京(二).第六百三十章.抄家狂潮(五).第二十三章.風暴伊始(中).二合一第一百八十八章 .黨爭(十二)一更.第十三章天才神棍上第1146章.逼迫(六).第七百五十八章.夜談(三).第四百零八章.敗局?(下).第七百九十四章.戰前(五).第1391章.途中閒聊.第四百二十八章.趙俊臣的構想(上).第一百一十五章.秦威的故事.第三百二十一章 .紈絝.第1363章.梟雄老去.第1447章.大亂鬥(七).第1373章.情深義重.第三百一十五章.德慶皇帝的愧疚與補償.第二百二十六章.你想辦大事?還是混日子?.第四百零五章.混亂(下).第1102章.君入甕中.第1189章.風雲際會(六).第六百六十八章.連環毒計.第五百二十八章.博弈(四).第三百四十六章 .考察(上).第五百三十九章.下下之策.第1317章.都該死!.第三百二十六章 .意外的聯想(上)第二百八十九.裂痕.第五百五十四章.各有圖謀、誰是漁翁?(下).第1144章.逼迫(四).第五百三十六章.一些情報.第三百一十二章.攤牌!(下).第九百二十一章.解散戰兵新軍(一).第四百九十七章.交涉(下).第六百四十四章.方茹與陳芷容(上).第二百五十六章 .相約.第1048章.各方的表演(一).第六百九十一章.計劃進行中(一).第1201章.偏與全.第八百零三章.狼煙起(一).第一百八十八章 .黨爭(十一).第九百七十四章.趙俊臣病倒了(二).第1296章.在握(五).第八百六十四章.勢(二).第1159章.江南第二才子.第四百五十八章.馬車之中(下).第1245章.撲朔迷離(二).第1222章.各有算計.第三百一十八章.陳芷容的“長遠眼光”.第七百一十五章.人才.第一百五十八章.趙俊臣的暗示第七百三十九章.趙俊臣的計策.第1282章.手腕(九).第八百七十章.勢(八).第七十四章.猜測與做戲.第八百一十八章.戰鞏昌(七).第六百三十六章.圖窮匕見(中).第1169章.南京民變(二).第二百八十六章 .南巡之前(上).第二百一十七章.形勢比人強.第六百一十二章.出手.第1081章.拆屋別砸樑.第1356章.功成身退(五).第七百八十章.敏感問題.第1296章.在握(五).第七百五十四章.收服(四).第七十七章.考慮與打算.第九十七章.左右爲難.第四百一十二章 .逆轉(上).第八百七十二章.勢(十).第1337章.誠意合作.第1203章.虛與實.第六百五十五章.李倫的建議.第七百零五章.賜婚.第七百四十三章.章晟德的表態.第七百八十九章.戰兵新軍(完).第七百六十五章.遠在京城的變故(二).第一百一十三章.小鬼難纏.第八百四十九章.戰(四).第七百一十五章.人才.
第八百二十一章.戰鞏昌(完).第九百三十一章.召見.第1261章.遼東劇變(十一).第三百九十六章.競標.第一百二十七章 .三策.第1109章.狗咬狗(三).第1158章.事端開啓(三).第一百八十章 .黨爭(三)一更第1287章.手腕(十四).五月總結與六月更新計劃!說一下近況。第二百六十六章.流言與危機.第六百四十九章.德慶皇帝的賞賜.第九百二十四章.解散戰兵新軍(完).第九百五十九章.功成身退.第四百八十八章.逃命.第十八章.賺錢大計(下)一更第四百二十二章.收服(上).第六百九十八章.計劃進行中(八).第二百九十九章.未雨綢繆.第四百三十八章.德慶回京(二).第六百三十章.抄家狂潮(五).第二十三章.風暴伊始(中).二合一第一百八十八章 .黨爭(十二)一更.第十三章天才神棍上第1146章.逼迫(六).第七百五十八章.夜談(三).第四百零八章.敗局?(下).第七百九十四章.戰前(五).第1391章.途中閒聊.第四百二十八章.趙俊臣的構想(上).第一百一十五章.秦威的故事.第三百二十一章 .紈絝.第1363章.梟雄老去.第1447章.大亂鬥(七).第1373章.情深義重.第三百一十五章.德慶皇帝的愧疚與補償.第二百二十六章.你想辦大事?還是混日子?.第四百零五章.混亂(下).第1102章.君入甕中.第1189章.風雲際會(六).第六百六十八章.連環毒計.第五百二十八章.博弈(四).第三百四十六章 .考察(上).第五百三十九章.下下之策.第1317章.都該死!.第三百二十六章 .意外的聯想(上)第二百八十九.裂痕.第五百五十四章.各有圖謀、誰是漁翁?(下).第1144章.逼迫(四).第五百三十六章.一些情報.第三百一十二章.攤牌!(下).第九百二十一章.解散戰兵新軍(一).第四百九十七章.交涉(下).第六百四十四章.方茹與陳芷容(上).第二百五十六章 .相約.第1048章.各方的表演(一).第六百九十一章.計劃進行中(一).第1201章.偏與全.第八百零三章.狼煙起(一).第一百八十八章 .黨爭(十一).第九百七十四章.趙俊臣病倒了(二).第1296章.在握(五).第八百六十四章.勢(二).第1159章.江南第二才子.第四百五十八章.馬車之中(下).第1245章.撲朔迷離(二).第1222章.各有算計.第三百一十八章.陳芷容的“長遠眼光”.第七百一十五章.人才.第一百五十八章.趙俊臣的暗示第七百三十九章.趙俊臣的計策.第1282章.手腕(九).第八百七十章.勢(八).第七十四章.猜測與做戲.第八百一十八章.戰鞏昌(七).第六百三十六章.圖窮匕見(中).第1169章.南京民變(二).第二百八十六章 .南巡之前(上).第二百一十七章.形勢比人強.第六百一十二章.出手.第1081章.拆屋別砸樑.第1356章.功成身退(五).第七百八十章.敏感問題.第1296章.在握(五).第七百五十四章.收服(四).第七十七章.考慮與打算.第九十七章.左右爲難.第四百一十二章 .逆轉(上).第八百七十二章.勢(十).第1337章.誠意合作.第1203章.虛與實.第六百五十五章.李倫的建議.第七百零五章.賜婚.第七百四十三章.章晟德的表態.第七百八十九章.戰兵新軍(完).第七百六十五章.遠在京城的變故(二).第一百一十三章.小鬼難纏.第八百四十九章.戰(四).第七百一十五章.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