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南巡之論(上)一更

關於這些問題,趙俊臣早在潞安府之時,就已是想到了應對之策,此時見德慶皇帝詢問,亦是信心十足。

“先說着第一個問題。”趙俊臣輕輕揮着手中摺子,說道:“在許多朝中大臣看來,陛下南巡純屬面子功夫,並無實際意義,這實在是迂腐之語、陳舊之思,我大明疆域廣闊,正所謂天高皇帝遠,最是容易鬧出各種問題,而浙江安徽等地,又是我朝鹽糧重鎮,更是不得有失,正需要陛下南巡,巡視地方,強調帝王存在,傳播帝王威儀,讓地方官員與地方耆老由此而對朝廷心存敬畏,加強中樞與地方之聯繫,瞭解百姓民生與疾苦,難道不正是南巡的意義所在?爲了這些意義,難道爲南巡花上三五十萬兩銀子還算多嗎?”

頓了頓後,趙俊臣繼續說道:“陛下南巡,實爲憂國愛民之心,若日後還有人敢以‘南巡並無實際意義’爲理由,阻礙陛下南巡,陛下大可以直接把他拿下問罪,或是藐視君上用心良苦,乃大不敬之罪,或是別有用心,隱瞞地方情況,更是謀逆大罪。”

聽趙俊臣這麼說,德慶皇帝微微點頭表示讚賞。

雖然德慶皇帝很清楚,他之所以南巡,只是因爲皇宮呆膩了,想去江南山明水秀之地走走散心罷了,哪裡想過這麼多事情?

不過這些冠冕堂皇的話,不管在什麼時候,在什麼地方,都是不可或缺,所以德慶皇帝亦是把這些話語暗暗記在心中,等着日後用來反駁朝中衆臣,類似的理由他也能想出許多來,卻沒法像趙俊臣這樣說得漂亮。

不過,實際的銀錢問題沒能解決,一切都只是紙上之言,所以德慶皇帝雖然點頭表示了讚賞,卻並沒有多說什麼,只是示意趙俊臣繼續說下去。

而見到德慶皇帝的神色,趙俊臣亦是明白了關鍵所在,所以也加快了語速,繼續說道:“至於第二個理由,稱陛下身爲天子,就應該坐鎮京城,不可輕離,否則容易就容易生出亂子,在臣看來,更是可笑,這天下都是陛下的,難道陛下想去地方都不可以?若是陛下一旦離京,天下就會生出亂子,那究竟是陛下的問題?還是臣子的問題?更何況,關於國家建設,朝中諸般觀點,相爭相鬥,各有各的道理,陛下不去地方實際瞭解一番,又如何能制定國策?難道僅僅聽信臣子的一面之詞?古往今來,所有昏君聵主,皆是不瞭解民生國情,被臣子欺瞞之君王,陛下您英明神武,又愛民如子,又豈能僅僅坐在紫禁城中任由臣子擺佈?陛下身爲帝王,就應該獨斷乾坤,依臣看來,那些臣子之所以反對陛下巡視地方,怕是用心可疑。”

聽趙俊臣這麼說,德慶皇帝又是點頭不已。

趙俊臣之言,馬屁拍的恰到好處,正合了德慶皇帝自詡聖君、好大喜功的性子,再想到這些日子以來滿朝文武的反對,不由的,竟是讓德慶皇帝產生了“滿朝臣子無數,唯有趙俊臣深知朕心”之感慨。

而此時,趙俊臣亦終於說到了阻礙南巡的關鍵所在。

“至於第三個問題,即南巡勞師動衆驚擾民力的問題,以及第四個問題,即南巡耗費巨大但戶部銀錢不足的問題,其實是一分二、二合一的問題,歸根結底,朝中大臣們的這兩個觀點,可歸納爲四個字,即勞民傷財。雖略有道理,但在臣看來,只要變通一番,亦是頗容易解決。”

聽趙俊臣這麼說,德慶皇帝亦是來了精神,瞪了趙俊臣一眼後,道:“莫給朕繞關子,快快說來。”

他之所以急招趙俊臣回京,就是爲了用趙俊臣的理財之術,解決這些問題。

雖然德慶皇帝催促,但趙俊臣卻沒有急着回答,反而向德慶皇帝問道:“陛下,恕臣冒昧的先問一句,陛下南巡之時,難道就必須要住在行宮之中嗎?陛下真的想住行宮嗎?”

德慶皇帝眉頭微皺,問道:“怎麼說?”

趙俊臣說道:“依臣看來,陛下這次南巡,雖說是爲國爲民,爲了江山社稷,但未嘗不可以順便在江南散散心。”

趙俊臣口中的“未嘗”、“順便”,其實就是德慶皇帝南巡的主要心思,當然趙俊臣不會明說。

見德慶皇帝點頭,趙俊臣繼續說道:“既然如此,陛下又何必刻意住在行宮之中?行宮雖然建造的豪華大氣,可顯皇家氣派,但不管是巡視,還是遊玩,皆是不便,且行宮的各處建設,與陛下的紫禁城又有何區別?又哪有新鮮可談?千篇一律,又哪裡能讓陛下散心?”

看德慶皇帝似乎明白了一些,趙俊臣繼續說道:“與行宮相比,江南園林,向來是江南之地最大的特色與美景,素有‘城中山林’之美譽,以水景、古樹、花木、疊石爲主,巧於借景,素雅而富於野趣,造園如作詩文,必使其曲折有法,與宮廷景色相比,卻是另有一番味道,陛下想來是少有見到的。”

見德慶皇帝面露嚮往之色,趙俊臣笑道:“既然如此,陛下您又何必非要住在行宮之中?若是南巡之時,住在那江南園林之中,豈不是更好?”

德慶皇帝問道:“你是說,不建行宮,改建園林?”

趙俊臣笑着搖頭道:“臣雖有此心,爲陛下您建一處江南園林風格的行宮,然而園林之建造,怕是耗費還在行宮之上且不談,那建造園林的時間,更遠遠要超過建造行宮許多,沒三五年的功夫,是無法成形的,又哪裡能來得及?更何況,江南園林之美,盡在那些私人園林之中,臣的意思是,陛下南巡,大可不住行宮,而是住在江南現有的那幾處著名園林之中。”

見德慶皇帝略有猶豫,趙俊臣繼續說道:“臣計算過了,陛下南巡,就算能省擇省,也需要三五十萬兩白銀,在其中,行宮的建造與修繕,佔了最大頭,至少需要十五萬兩銀子,若是陛下改住江南園林,這一大筆銀子,或是大可省去,或是可用在增加陛下儀仗之上。”

頓了頓後,趙俊臣繼續說道:“而那些江南著名園林,如今大都掌握在那些江南富豪手中,陛下若想要住進入,自是他們的榮幸,那些人可是有錢的很,到時候,只要臣對他們稍加暗示,爲了爭取陛下入住之資格,這些富豪又豈會吝嗇?到時候,別說三五十萬兩銀子的費用,就算是再翻上一倍,怕也沒有問題。”

住別人的房子,還要別人倒貼銀錢,看似荒謬,但趙俊臣說的理所當然,德慶皇帝聽得也是理所當然,連連點頭。

而趙俊臣的話還沒有說完:“如此一來,陛下南巡,完全可以不耗費戶部銀錢,甚至還能增加內庫收入,既然如此,又如何有耗費巨大戶部銀錢不足之憂?至於勞民,亦主要是因爲建設行宮時的徵集民力、佔用民宅,若是陛下住在那些江南園林之中,又豈會驚擾民力?反而陛下您南巡之時,諸般採購,還會增加百姓收入,既是如此,又如何會勞民傷財?”

聽到趙俊臣說了這麼多,德慶皇帝終於被說服了,想到自己南巡自在之餘,不僅能爲國家創收,還能讓百姓致富,實乃是千古未有之舉,不由得意大笑,道:“世人皆言俊臣你理財之術天下第一,朕今日終於信矣!!”

趙俊臣笑道:“那還不是因爲陛下識人之明,用人有道?若不是陛下,臣如今怕還只是個落魄書生罷了。”

聽趙俊臣這麼說,德慶皇帝愈加的得意了,對於趙俊臣,德慶皇帝在這一刻滿意至極。

………

德慶皇帝去了心病後,興致頗高,又與趙俊臣談了許久,趙俊臣趁機把四川鹽務改革以及爲爲劉長安請功的摺子呈了上去。

四川鹽務改革關係重大,德慶皇帝只是謹慎支持,同意放到朝中討論,至於劉長安的請功摺子,德慶皇帝卻只是看了一眼後就恩准了。

又與德慶皇帝談了一些閒話,趙俊臣見德慶皇帝面現疲色,就知趣的告辭了。

然而,剛剛離開養心殿,趙俊臣就看到,太子朱和堉正在一羣太監的前呼後擁之下,向着養心殿走來。

~~~~~~~~~~~~~~~~~~~~~~~~~~~~~~~~~~~~~~~~

ps:三江票,蟲子現在排名第二,而且快被第三名趕上了,求支援。另,繼續厚顏求推薦和收藏。

!@#

第五百五十章.廟堂大亂(中).第1009章.重返廟堂(三).第1195章.三與四.第四百七十八章.解惑.第二百三十六章 .殺雞儆猴.第1146章.逼迫(六).“第九百五十五章.當面對質.”已經精修了。第四百二十九章.趙俊臣的構想(下).第二百七十章.提點.第二百四十九章 .即將失去的西廠【依然是萬字大章 】.第十四章.秋闈弊案(中).二合一第1433章.皆爲正義(二).第二百八十章.聚寶商行(下).第五百四十六章.寸步不讓!(上).第二百一十六章.患得患失的陳東祥.第六百三十四章.圖窮匕見(上).第1435章.皆爲正義(四).第三百四十九章.只需要一個態度罷了(上).第三百六十三章.儀式(上).第四百六十二章.朱和堅的殺意.第1329章.傳話玄燁.第一百三十五章 .相互印象.第六百六十三章.奏疏.第1314章.分而化之.第十三章.秋闈弊案(上).第五百三十章.博弈(六).第1051章.相同的招數.第二百四十六章 .德慶皇帝的動作第1214章.聰明與愚蠢.第1169章.南京民變(二).第1231章.必須是,也只能是(四).第1251章.遼東劇變(一).第八百八十六章.影響.第九百八十六章.被自殺(完).第1045章.多做多錯的時候太子總是表現活躍.第1395章.好人壞人.第一百四十二章.周尚景的打算(上).第六百七十六章.好運連連.第1448章.大亂鬥(八).第1095章.內廠.第1063章.各有所謀(一).第九十九章.書與九宮鳥.第七十五章.真情與師徒.第八百六十四章.勢(二).第七章.南巡之論(上)一更第七百四十章.計成?.第七百二十七章.審訊.第一百八十八章 .黨爭(十二)一更.第九十九章.書與九宮鳥.第1140章.江正的驚人表現.第二十八章.廟堂爭鋒(上)一更第三百五十一章.趙家的未來發展方向(上).第一百八十章 .黨爭(三)一更第1255章.遼東劇變(五).第三百五十五章.決定(下).第六百三十九章.趙俊臣與周尚景(中).第一章 轉世貪官上第一百八十七章.黨爭(十)三更.第九百二十八章.安排.第五百八十六章.朝議結束.第六百零六章.喜悲.第1206章.合與分.第1280章.手腕(七).第四百二十九章.趙俊臣的構想(下).第九百三十六章.一環又一環.第三百二十六章 .意外的聯想(上)第1216章.各方的決心.第1192章.兩軍衝突.第1406章.江正之計.第1026章.準備之中.第二十五章在路上上第六百一十二章.出手.第1357章.功成身退(六).第1106章.朕不高興(三).第五百二十八章.博弈(四).第一百零三章 .趙黨預備軍(上).第二百六十章 .陳芷容的投名狀(上).第1287章.手腕(十四).第1182章.遼東百態(三).第1125章.商場險惡.第四百二十五章.朱和堅的野望.第1247章.撲朔迷離(完).第六百九十章.惡人樑輔臣.第1402章.權臣遲暮.第六百三十二章.抄家狂潮(七).第1289章.手腕(十六).第九百八十一章.霍正源傳訊.第九百四十八章.活菩薩.第1272章.遼東劇變(二十二).第1146章.逼迫(六).第七百八十七章.戰兵新軍(七).第四百六十章.接觸(中).第九百八十七章.尾聲與開始(一).第1178章.初至遼東.第二百七十七章.弱也是一種優勢.第五百六十六章.第1258章.遼東劇變(八).第1022章.成長.第1258章.遼東劇變(八).第1305章.在握(十四).
第五百五十章.廟堂大亂(中).第1009章.重返廟堂(三).第1195章.三與四.第四百七十八章.解惑.第二百三十六章 .殺雞儆猴.第1146章.逼迫(六).“第九百五十五章.當面對質.”已經精修了。第四百二十九章.趙俊臣的構想(下).第二百七十章.提點.第二百四十九章 .即將失去的西廠【依然是萬字大章 】.第十四章.秋闈弊案(中).二合一第1433章.皆爲正義(二).第二百八十章.聚寶商行(下).第五百四十六章.寸步不讓!(上).第二百一十六章.患得患失的陳東祥.第六百三十四章.圖窮匕見(上).第1435章.皆爲正義(四).第三百四十九章.只需要一個態度罷了(上).第三百六十三章.儀式(上).第四百六十二章.朱和堅的殺意.第1329章.傳話玄燁.第一百三十五章 .相互印象.第六百六十三章.奏疏.第1314章.分而化之.第十三章.秋闈弊案(上).第五百三十章.博弈(六).第1051章.相同的招數.第二百四十六章 .德慶皇帝的動作第1214章.聰明與愚蠢.第1169章.南京民變(二).第1231章.必須是,也只能是(四).第1251章.遼東劇變(一).第八百八十六章.影響.第九百八十六章.被自殺(完).第1045章.多做多錯的時候太子總是表現活躍.第1395章.好人壞人.第一百四十二章.周尚景的打算(上).第六百七十六章.好運連連.第1448章.大亂鬥(八).第1095章.內廠.第1063章.各有所謀(一).第九十九章.書與九宮鳥.第七十五章.真情與師徒.第八百六十四章.勢(二).第七章.南巡之論(上)一更第七百四十章.計成?.第七百二十七章.審訊.第一百八十八章 .黨爭(十二)一更.第九十九章.書與九宮鳥.第1140章.江正的驚人表現.第二十八章.廟堂爭鋒(上)一更第三百五十一章.趙家的未來發展方向(上).第一百八十章 .黨爭(三)一更第1255章.遼東劇變(五).第三百五十五章.決定(下).第六百三十九章.趙俊臣與周尚景(中).第一章 轉世貪官上第一百八十七章.黨爭(十)三更.第九百二十八章.安排.第五百八十六章.朝議結束.第六百零六章.喜悲.第1206章.合與分.第1280章.手腕(七).第四百二十九章.趙俊臣的構想(下).第九百三十六章.一環又一環.第三百二十六章 .意外的聯想(上)第1216章.各方的決心.第1192章.兩軍衝突.第1406章.江正之計.第1026章.準備之中.第二十五章在路上上第六百一十二章.出手.第1357章.功成身退(六).第1106章.朕不高興(三).第五百二十八章.博弈(四).第一百零三章 .趙黨預備軍(上).第二百六十章 .陳芷容的投名狀(上).第1287章.手腕(十四).第1182章.遼東百態(三).第1125章.商場險惡.第四百二十五章.朱和堅的野望.第1247章.撲朔迷離(完).第六百九十章.惡人樑輔臣.第1402章.權臣遲暮.第六百三十二章.抄家狂潮(七).第1289章.手腕(十六).第九百八十一章.霍正源傳訊.第九百四十八章.活菩薩.第1272章.遼東劇變(二十二).第1146章.逼迫(六).第七百八十七章.戰兵新軍(七).第四百六十章.接觸(中).第九百八十七章.尾聲與開始(一).第1178章.初至遼東.第二百七十七章.弱也是一種優勢.第五百六十六章.第1258章.遼東劇變(八).第1022章.成長.第1258章.遼東劇變(八).第1305章.在握(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