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二章.王保仁的決定.

……

……

趙俊臣偏執於農業改革、觀點又是這樣的激進,近乎不可理喻,與往日的理智表現截然不同,百官們皆是不能理解。

趙俊臣也有自己的考慮。

除了營造一種自己受到百官圍攻的局面、以降低德慶皇帝的警惕之外,趙俊臣也確實是想要辦些實事,若是有可能的話,趙俊臣也確實希望朝廷可以通過自己的提議。

趙俊臣如今的策略,與民間小商小販們的討價還價手段並沒有太大的區別,漫天要價、坐地還錢,僅此而已。

趙俊臣也有一些相對緩和的提案,但若是直接將這些相對緩和的提案拋出來,百官們依然會激烈反對,但若是趙俊臣先拋出一個非常激進的提案,並且反覆用這個激進提案表示自己的堅定立場,順便也試探百官們的心理底線,然後再在適當時候拋出相對緩和的提案,這個相對緩和的提案就讓人容易接受了。

如今,趙俊臣已經漸漸摸清了百官們的底線,再過一段時間,就可以拋出另一份提案了。

*

結束了早朝之後,百官們紛紛離開了皇極殿。

“趙黨”幾位核心官員也是一如既往的圍在趙俊臣的身旁,與趙俊臣商議後續的事情。

因爲“趙黨”在“京察”中受益最大,所以“趙黨”幾位核心人物皆是一副人逢喜事精神爽的樣子,畢竟他們的許多親信也同樣成爲了受益者。

離開了皇極殿之後,眼看着周圍沒有外人,工部尚書陳東祥首先說道:“趙大人,如今‘京察’的事情已經塵埃落定,與咱們關係親近的朝廷官員總計有二十八人得到了外放晉升的機會,此外還有十餘位官員雖然沒有前往地方衙門任職,但官銜也得到了提升,當真是一件大喜事……”

左蘭山也點頭道:“是啊,從今往後,咱們的勢力影響,也終於可以離開京城、擴散地方、百尺竿頭更進一步了!早朝上陛下他宣佈了‘京察’的結果之後,我看朝廷各派系大都有些嫉妒眼紅的意思。”

被左蘭山打斷了話語之後,陳東祥下意識的眉頭一皺。

自從他全心全意的依附於趙俊臣之後,陳東祥就以趙俊臣的爪牙自居,但也僅僅是忠於趙俊臣一個人而已,對於“趙黨”的其餘幾位核心人物,陳東祥依舊是看不上眼,平日裡對待左蘭山這位“趙黨”二號人物也沒有太多恭敬,此時被左蘭山打斷了話語,難免是有些不滿。

陳東祥是一個野心勃勃的人,他隨時都能爲自己找到實現野心的目標方向,如今他又盯上了左蘭山的位置,想要取代左蘭山成爲“趙黨”的二把手。

事實上,對於陳東祥的野心,也是趙俊臣所默許的,“趙黨”內部有限度的競爭,也有助於趙俊臣加強自己對“趙黨”的控制力。

不過,陳東祥也知道自己目前尚沒有挑戰左蘭山的能力,所以並沒有明確表示不滿,只是繼續說道:“依我的想法,趁着今天的機會,咱們不妨擺一場宴席,邀請那些即將要前往地方衙門任職的親近官員聚會,除了聚攏人心之外,也可以趁機叮囑他們一些必要的事情。”

趙俊臣沉吟片刻後,點頭道:“也好,時間就定在今天傍晚酉時,地點就定在天海樓,通知的事情就由陳尚書來負責。”

陳東祥見趙俊臣採納了自己的建議,不由是面現喜色,連連點頭說道:“趙大人放心,我一定及時將消息傳給他們。”

就在這時,霍正源卻是突然伸手指向遠處,說道:“趙大人您看,王保仁好像是要去覲見陛下了!”

聽到詹善常的提醒,趙俊臣轉頭看去,正好看到一位小太監領着王保仁向着御書房的方向走去。

見到這一幕,趙俊臣不由是面現沉思。

霍正源問道:“趙大人您說,這王保仁突然間覲見陛下,究竟是爲何目的?”

沉思片刻後,趙俊臣緩緩道:“試探陛下的底線,順便是討價還價、爲自己爭取好處、想辦法減少損失罷了,王保仁乃是一個聰明人,如今見到大局已定,自然是懂得如何抉擇。”

說到這裡,趙俊臣嘴角閃過一絲笑意,說道:“或許,朝廷中樞對付南京六部的事情,會比想象中更加順利。”

*

不談趙俊臣與“趙黨”衆人的討論,卻說王保仁下了早朝之後,並沒有馬上離宮,而是求見了德慶皇帝,德慶皇帝也很快就召見了王保仁。

進入御書房之後,王保仁的態度要比昨天謙卑許多,向德慶皇帝恭敬行禮道:“老臣王保仁見過陛下。”

德慶皇帝依舊是一副信任有加的模樣,問道:“王太師見朕有何事?坐下談話吧。”

說話間,德慶皇帝再次命人搬來一張凳子爲王保仁賜坐,情景與昨日一般無二,但王保仁的心情卻是截然不同,再也沒有昨日誌得意滿的樣子。

事實上,養心殿太監爲王保仁搬來凳子之後,王保仁並沒有落座,反倒是態度愈加謙卑,向德慶皇帝躬身請罪道:“陛下,老臣不敢坐,老臣這次求見陛下,乃是爲了請罪而來!”

德慶皇帝似乎不明白王保仁的意思,訝然問道:“請罪?王太師不過是剛剛回京,又有何罪?”

王保仁沉聲道:“老臣昨日造訪都察院,向都察院詢問戶部尚書趙俊臣遇刺案的進度,然後才發現這件案子與南京六部有關!似乎是南京六部有一小撮官員暗中通過走私牟利,又怨恨趙大人整頓商稅的事情,竟是勾結走私商人刺殺趙大人!而老臣從前身爲南京戶部尚書,對於這件事情竟是毫無察覺,實在是罪責深重!還望陛下降罪責罰!”

事到如今,王保仁心中很清楚,朝廷中樞已是鐵了心要把趙俊臣遇刺的髒水潑給南京六部了,簡直就是上下同心,王保仁在京城中樞的影響力尚且不足,完全不能扭轉局勢,所以就打起了棄車保帥的主意。

王保仁的這一番話,表面上是向德慶皇帝請罪,但實際上就是想要把趙俊臣遇刺案的事情歸咎於“南京六部的一小撮官員”,以保全南京六部絕大部分官員的意思。

然而,德慶皇帝又如何聽不明白王保仁的深意,卻是緩緩說道:“這件事情,王太師也只是受了小人矇蔽,罪不在你,而在於那些矇蔽你的小人!不過,話又說回來,以王太師的眼光見識,若是這件事只是一小撮官員的私下所謂,恐怕是瞞不住王太師的眼睛!畢竟他們參與走私的事情已經持續了很多年時間了。依照黃有容的彈劾,南京六部的糜爛乃是大範圍的事情,絕大部分官員皆是脫不了干係,朕同樣是傾向於黃有容的說法,也唯有絕大部分南京六部官員皆是參與了此事,並且是一同聯手隱瞞王太師,這件事情才顯得合理,否則又如何解釋王太師毫不知情的事情!”

德慶皇帝的這一番話,看似是對王保仁的信任不減,認爲王保仁絕對沒有參與南京六部的罪行,但隱含的意思卻是十分冷酷——若是王保仁堅持認爲這些事情只是南京六部一小撮官員的私下作爲,那麼就代表着王保仁同樣有知情不報、甚至是庇護黨羽的嫌疑!若是王保仁同意南京六部絕大部分人都參與了庇護走私、刺殺趙俊臣的罪行,那麼王保仁就與這件事毫無關係!

聽到德慶皇帝這麼一番看似信任、實則冷酷的表態之後,王保仁不由是沉默良久!

通過這些話,王保仁也摸清了朝廷中樞的立場,知道南京六部必然要面臨一場大規模的清洗整頓了。

想到這裡,王保仁的心情愈加沉重。

然後,王保仁擡頭向德慶皇帝問道:“卻不知,若是南京六部的罪行一旦落實,陛下您又要如何懲治南京六部?”

德慶皇帝態度堅決的說道:“南京六部既然是出現了大範圍的糜爛,絕大部分官員皆是膽大妄爲、視朝廷法紀於無物,甚至還膽敢刺殺朝廷重臣,朕自然是不能輕饒,一場大規模的清洗整頓是必須的,所有涉案的官員、以及知情不報的官員,皆是要問罪撤換!”

聽到德慶皇帝的表示,王保仁也終於是下定了決心,表情嚴肅的說道:“老臣懇請陛下務必要謹慎一些,在南京六部之中,即使是出現了大規模的糜爛,但依然有許多忠君勤勉的官員,若是陛下您的動作太大的話,恐怕會有許多無辜官員會受到牽累、也容易造成冤案。”

所謂“忠君勤勉的官員”,其實也就是特指王保仁留在南京的朋黨親信。

王保仁向來是性格果斷,知道事不可違之後,他就開始設法爲自己減少損失了。

他這一番話的意思很明顯,那就是他願意幫助朝廷中樞出手整頓南京六部,也願意站在朝廷中樞這邊,與南京六部徹底決裂,但希望朝廷能夠保全他的勢力人脈,不要讓他多年以來的經營付諸於流水。

在此之前,王保仁固然是南京六部的領袖人物,但南京六部畢竟只是王保仁的踏腳石而已,該放棄的時候,王保仁也絕不會有太多的猶豫。

聽到王保仁這麼快就有了選擇,德慶皇帝眼中閃過了一絲欣賞。

事實上,王保仁的這番表態,也正中德慶皇帝的下懷!

德慶皇帝固然是想要整頓清洗南京六部,但也並不希望王保仁的權勢人脈受到太大的損失,因爲德慶皇帝還希望王保仁將來制衡周尚景、趙俊臣等人。

……

第一更!

……

第1316章.大有用處!.第1252章.遼東劇變(二).第八百八十一章.驚夢.第七百六十九章.七份公文.第1395章.好人壞人.第九百六十三章.御書房內的陰謀(完).第1035章.除夕夜(一).第三百五十七章.顧慮(下).第八百五十一章.戰(六).第1309章.在握(十八).第五百零五章.做戲與哭訴(上).第六百六十章.無可奈何.第一百零四章 .趙黨預備軍(中).第五百三十九章.下下之策.第四百零七章.敗局?(中).第四百三十六章.朱和堅定計.第一百五十七章 .養心殿內第三百二十九章 .明察暗訪(中)第九百六十二章.御書房內的陰謀(二).第1094章.與此同時.第六百七十九章.牢房之中.第四百五十四章.趙俊臣的準備.第1091章.杏林風波.第三百四十五章 .趙家祖宅(下).祝福天津!第六百七十二章.密謀.第二十四章回京之前下第二百四十三章.聚議.第1322章.意外收穫.第九百一十章.京城震動(三).第1091章.杏林風波.第九百一十九章.班師回營.第1449章.大亂鬥(九).第四百七十章.格局變動(下).第七百八十四章.戰兵新軍(四).第三百七十二章.合作的方向(下).第七百一十四章.上路.第九百四十章.督撫齊至.第1192章.兩軍衝突.第1366章.輿情風變.第五百九十四章.人之初.第1094章.與此同時.第1422章.赴宴途中.第二百六十四章 .再一次第六百六十七章.統一陣線.第八百零四章.狼煙起(二).第七百三十七章.遇襲(四).第七百四十五章.李如安的堅持.第五百四十三章.合縱連橫(上).第三百七十九章.考覈(上).第1016章.入閣輔政初體驗(三).第八百二十二章.乘棺滅蒙.第五百四十四章.合縱連橫(中).第1415章.海盜“相助”.第1190章.風雲際會(七).第四百九十七章.交涉(下).第1315章.烽火狼煙.第四百九十八章.陰謀與圍捕(上).第九百八十四章.巴根的甦醒.第二百三十五章 .對質.第七十六章.考覈與人才收集.第九百八十六章.被自殺(完).第1235章.必須是,也只能是(九).第1106章.朕不高興(三).第1055章.諜中諜中諜.第六百七十章.王保仁抵京.第1062章.周尚景的真正計劃.第1420章.最後通牒.第四百五十二章.各方的謀劃(二).第八百零八章.狼煙起(六).第三百四十二章 .“歸鄉”(中).第二百九十五章.趙俊臣出招.第1042章.心有萬一.第八百九十六章.衛國軍.第五十五章.敵友變化(上)一更第1439章.皆爲正義(八).第二百六十一章.陳芷容的投名狀(中).第三百一十二章.攤牌!(下).第1188章.風雲際會(五).第五百一十六章.開始了(上).第九百七十三章.趙俊臣病倒了(一).第七百九十四章.戰前(五).第八百零三章.狼煙起(一).第五百三十三章.博弈(九).第七百四十六章.定計.第三章 轉世貪官下第九百六十八章.朝廷亂象.第1199章.敵與友.第九百一十二章.左蘭山的鷹.第六百零八章.未來.第七百八十章.敏感問題.第一百四十三章 .周尚景的打算〔中〕.第八百五十四章.戲與餌(三).第1091章.杏林風波.第八百七十三章.勢(完).第1003章.政治交易(二).第六百四十五章.方茹與陳芷容(下).第六百一十五章.整治(下).第九百章.樑輔臣脫困.第1108章.狗咬狗(二).第五百一十四章.成立(中).
第1316章.大有用處!.第1252章.遼東劇變(二).第八百八十一章.驚夢.第七百六十九章.七份公文.第1395章.好人壞人.第九百六十三章.御書房內的陰謀(完).第1035章.除夕夜(一).第三百五十七章.顧慮(下).第八百五十一章.戰(六).第1309章.在握(十八).第五百零五章.做戲與哭訴(上).第六百六十章.無可奈何.第一百零四章 .趙黨預備軍(中).第五百三十九章.下下之策.第四百零七章.敗局?(中).第四百三十六章.朱和堅定計.第一百五十七章 .養心殿內第三百二十九章 .明察暗訪(中)第九百六十二章.御書房內的陰謀(二).第1094章.與此同時.第六百七十九章.牢房之中.第四百五十四章.趙俊臣的準備.第1091章.杏林風波.第三百四十五章 .趙家祖宅(下).祝福天津!第六百七十二章.密謀.第二十四章回京之前下第二百四十三章.聚議.第1322章.意外收穫.第九百一十章.京城震動(三).第1091章.杏林風波.第九百一十九章.班師回營.第1449章.大亂鬥(九).第四百七十章.格局變動(下).第七百八十四章.戰兵新軍(四).第三百七十二章.合作的方向(下).第七百一十四章.上路.第九百四十章.督撫齊至.第1192章.兩軍衝突.第1366章.輿情風變.第五百九十四章.人之初.第1094章.與此同時.第1422章.赴宴途中.第二百六十四章 .再一次第六百六十七章.統一陣線.第八百零四章.狼煙起(二).第七百三十七章.遇襲(四).第七百四十五章.李如安的堅持.第五百四十三章.合縱連橫(上).第三百七十九章.考覈(上).第1016章.入閣輔政初體驗(三).第八百二十二章.乘棺滅蒙.第五百四十四章.合縱連橫(中).第1415章.海盜“相助”.第1190章.風雲際會(七).第四百九十七章.交涉(下).第1315章.烽火狼煙.第四百九十八章.陰謀與圍捕(上).第九百八十四章.巴根的甦醒.第二百三十五章 .對質.第七十六章.考覈與人才收集.第九百八十六章.被自殺(完).第1235章.必須是,也只能是(九).第1106章.朕不高興(三).第1055章.諜中諜中諜.第六百七十章.王保仁抵京.第1062章.周尚景的真正計劃.第1420章.最後通牒.第四百五十二章.各方的謀劃(二).第八百零八章.狼煙起(六).第三百四十二章 .“歸鄉”(中).第二百九十五章.趙俊臣出招.第1042章.心有萬一.第八百九十六章.衛國軍.第五十五章.敵友變化(上)一更第1439章.皆爲正義(八).第二百六十一章.陳芷容的投名狀(中).第三百一十二章.攤牌!(下).第1188章.風雲際會(五).第五百一十六章.開始了(上).第九百七十三章.趙俊臣病倒了(一).第七百九十四章.戰前(五).第八百零三章.狼煙起(一).第五百三十三章.博弈(九).第七百四十六章.定計.第三章 轉世貪官下第九百六十八章.朝廷亂象.第1199章.敵與友.第九百一十二章.左蘭山的鷹.第六百零八章.未來.第七百八十章.敏感問題.第一百四十三章 .周尚景的打算〔中〕.第八百五十四章.戲與餌(三).第1091章.杏林風波.第八百七十三章.勢(完).第1003章.政治交易(二).第六百四十五章.方茹與陳芷容(下).第六百一十五章.整治(下).第九百章.樑輔臣脫困.第1108章.狗咬狗(二).第五百一十四章.成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