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六章 風華文化創意產業基金

楓葉基金會主要做公益方面的事情。

至於產業投資,林風還需要好好斟酌一番。

西北最大的問題,一是交通,物流成本高;二是人才,除了西安之外,基本上其他各省市沒有成規模的高校,大量人才向北上廣等大都市和東南沿海流失。第三點也是很核心的,就是當地政府的觀念相對發達地區比較落後,用企業的管理角度來看就是執行力弱。

如何營造一個能夠吸引外界投資、大量人才的產業窪地,並不是那麼容易,而且高效的政府作爲更是林風無法控制的。

所以,前期林風只能是先安排人做調研,再等待合適的時機。

…………

近期有一件事引起了林風的注意。

2009年7月22日,我國第一部文化產業專項規劃——《文化產業振興規劃》由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通過。

這是繼鋼鐵、汽車、紡織等十大產業振興規劃後出臺的又一個重要的產業振興規劃,標誌着文化產業已經上升爲國家的戰略性產業。

根據規劃,國家將重點推進的文化產業包括:文化創意、影視製作、出版發行、印刷複製、廣告、演藝娛樂、文化會展、數字內容和動漫等。

風行集團的互聯網內容業務,其實也是文化創意產業的一種,可以說這一規劃的推行,也預示着互聯網內容產業進一步發展的趨勢。

林風知道,在接下來的幾年內,文化創意產業在國家的大力推動下,即將迎來一輪爆發式發展!

事實上,全球金融危機爆發後,金融、房地產和諸多傳統產業受到嚴重衝擊,世界經濟增速下滑,世界各國都在調整經濟發展戰略,尋找新的經濟增長點。

而文化創意產業具有產業融合性高、需求潛力大、創新能力強等優勢,符合新常態下“保增長、擴內需、促就業”目標。在此背景下,文化創意產業日益成爲拉動中國經濟增長的新“亮點”。

從全球範圍來看,美國文化產業的增加值達到8187億美元,文化產業產值已佔美國GDP總量的18%-25%。

英國文化創產業產值從1996至2009年,年均增長率都在6%左右,而英國整體經濟增長率僅爲2.8%左右。英國十三項文化創意產業2010年的產值超過2775億美元,出口值超過164億美元。

而在亞洲,日本文化產業的規模超過11070億美元,約佔GDP總量的15%;韓國文化產業的規模約650億美元,約佔GDP總量的6.2%。

到2015年,中國文化創意產業的增加值由2010年的11052億元,增長到27235億元,佔GDP的比重也從2.75%上升到3.82%。

相比發達國家,中國的文創產業無疑還有着巨大的發展潛力。

林風知道這是一個非常好的機會。

對於風行集團而言,現在已經是一家綜合型的互聯網平臺公司。

作爲平臺,當然已經佔據了產業鏈極佳的位置,但互聯網本身而言,就像蒸汽機和電力一樣,是基礎的信息技術手段,未來的競爭核心還是內容。

尤其是風行本身就具備的內容基因,無論是遊戲、音樂、影視、文學等方面都已經提前做好了佈局。

而且林風很早就已經在佈局“開放平臺戰略”,包括“十百千”計劃,這一針對初期的中小創業公司孵化計劃,更是早早就將大量的初創公司納入了風行的生態體系。

可以說,比起未來的其他兩家文創鉅頭公司,萬達和阿里,合併了騰訊之後的風行前期優勢非常明顯。

現在,藉助國家政策的東風,林風認爲,是時機進一步加快風行在文創產業上的佈局了。

…………

產業發展在大勢上的驅動力,一方面是政策,另一方面就是資本。

根據《文化產業振興規劃》,明確要求由中央財政注資引導,吸收國有骨幹文化企業,大型國有企業和金融機構認購,設立中國文化產業投資基金。2009年9月,文化部發布《關於加快文化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提出引導、扶持、規範非公有資本進入文化產業。

實際上,早在2009年4月,由“黎叔”黎瑞剛掌舵的華人文化產業投資基金,就通過國家發展改革委備案審批,基金規模50億元人民幣,成爲第一個在國家發改委獲得備案通過的文化產業私募股權基金。

華人文化產業投資基金的發起方是國家開發銀行旗下國開金融和上海東方惠金文化產業投資有限公司。兩家各投了1/3。東方惠金是國資背景,由SMG、精文投資、張江集團三家聯合成立。

而剩下的1/3資金,是黎瑞剛親自在市場上募集的,他最終贏得了深圳招商局、大衆資本、文匯新民報業集團等的支持。

在林風的記憶裡,今後的幾年內,國內將會如雨後春筍般,出現數以百計的文化產業基金。

其中既有國家隊,如財政部出資的中國文化產業投資基金,也有各省市地方政府牽頭成立的地區性文化產業基金,還有上市公司參與產業併購基金,以及大型民企或金融機構設立的產業基金。

正是在政策扶持,經濟轉型,消費升級、人口結構變遷、互聯網技術加碼等多重因素疊加下,資本開始爭先介入了文化創意這個充滿掘金商機的造夢領域。

而這些資本的涌入,也推動了國內文化創意產業的飛速發展。

未來的數年裡,文創產業將是一個資本狂歡的時代!

林風既然知道這一大的趨勢,自然不會放任不理,他不僅要積極參與其中,甚至要更快的佈局。

因爲優勢的內容資源始終是少數,投資標的有限,手快有手慢無啊……

不過,這些資本運作,如果都用風行集團自身來進行操作的話,一方面有點本末倒置,畢竟風行是企業,公司的核心還是業務經營層面,而不是資本運作;

另一方面,也有樹大招風的嫌疑。

最好的方式,還是設立文化產業投資基金來操作。

不過,文化產業投資基金的設立,在現階段的政策層面,還是有着不大不小的問題……

產業投資基金本質上是私募股權投資基金的一種,但現階段在我國,產業投資基金與私募股權投資基金相比較,還是具有較強的政府主導性,只向特定機構投資者以私募方式籌集資金,主要對未上市企業進行股權投資的集合投資方式。

而特定機構投資者,則是包括以國家財政撥款爲主要資金來源的企事業單位,國家控股的商業銀行、保險公司、信託投資公司、證券公司等金融機構以及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等。

尤其是傳媒文化領域,本來就是相對監管比較嚴的產業,對於這一領域的資本准入,更是有着諸多的限制。

要到了2010年,九部委聯合下發《關於金融支持文化產業振興和發展繁榮的指導意見》,鼓勵多元資金支持文化產業發展,引導符合條件的保險公司參與文化產業投資基金;

以及2012年6月,文化部出臺《鼓勵和引導民間資本進入文化領域的實施意見》,鼓勵民間資本以投資基金形式進入文化產業領域。

這兩個政策性文件發佈之後,民營資本纔開始大規模進入文化產業基金這一領域。

當然,對於現在的林風而言,已經有足夠的聲望、背景、資源和來提前試水,只是需要與有關主管部門進行溝通,同時,拉上一些具有國資背景的“合夥人”而已。

而在這一大背景下,設立文化創意產業投資基金後,林風甚至有一定的機會,投資一些原本無法投資的項目,比如涉及傳統文化企業改制的項目。

林風將希望設立文化產業基金的想法,通過一些渠道向高層表達之後,果然引起了有關方面的重視。

畢竟林風不同於普通的商人。

且不說他是中國這幾年來最成功的優秀企業家,在國際上也有着比較高的聲望和影響力,是世界級的大富豪。

就從一直以來風行在諸多方面,都積極配合主管部門的政策,而且近期,還剛剛通過私人基金會捐贈了100億,用於西部地區的公益慈善事業。

有關方面對於林風,一直都是非常關注和大力扶持的。

很快,財政部、文化部的人就來到風行集團,進行調研和協商。

而通過winston,也有不少身居國有大型金融機構高位的二代,對於林風準備設立的這一文化產業投資基金比較感興趣,也通過多方面的資源,都在幕後努力推動這一項目的產生。

林風的“口碑”,在圈子裡還是不錯的,不吃獨食,利益均沾。

經過一段時間的溝通以及幕後多方的推動,2010年1月,林風籌劃的“風華文化創意產業投資基金”終於獲得了發改委的審批。

風華文化創意產業投資基金的主要發起方和出資人爲:風行集團、國開行下屬的國開金融、中銀控股、招商資本、New Horizon、林風等。基金的目標規模爲100億人民幣,初期募資60億,其中風行集團先期出資20億,國開金融出資10億,中銀控股出資10億,招商資本出資5億,New Horizon出資5億,林風通過私人公司(楓林葉控股)出資10億。

在將來的運作過程中,基金還將吸納包括VC/PE在內的其他資本的加入。

風華文化創意產業投資基金將採用有限合夥制,建立基金出資人設立基金、基金管理人管理運作基金資產、基金託管人保管基金資產的運作架構。

該基金將主要以股權投資方式,投資新聞出版發行、廣播電影電視、文化藝術、網絡文化、文化休閒及其細分文化及相關行業等領域,爲目標公司提供成長性資本、企業重組、管理層收購等市場化融資。

而隨着風華文化創意產業投資基金的設立,林風也在市場上找到了第一個投資目標——財新傳媒。

第一百六十二章 偷襲得手第三百七十六章 風華文化創意產業基金第一百三十六章 今日方知我是我!第六十二章 驚喜勁舞第三百五十四章 開啓新時代!第三百零二章 沃頓商學院演講-1第三百七十三章 止於脣齒 掩於歲月第一百五十九章 一記耳光第一百三十六章 今日方知我是我!第三百一十七章 林凡軼第六十一章 隱憂第一章 畢業日第四十三章 利益吸引第三百五十九章 視頻網站洗牌第二百四十四章 個人品牌形象第一百四十章 滬上戰略第三百零二章 沃頓商學院演講-1第二百二十九章 北戴河會議-1第二百零二章 服從第三百四十六章 那些花兒第一百三十三章 再下一城第五十五章 家宴第九十八章 母校第八十五章 蒼山洱海第一百五十四章 FF-2第二百九十二章 身居高位的修養第三百三十三章 花錢這事兒上癮第一百九十一章 小馬哥的醒悟第一百二十章 商業地產第五章 技術大牛第二百五十章 酒吧夜談第一百三十一章 浩方爭奪第二十一章 閒下來了第三十六章 融資計劃第一百九十六章 小超人第二百九十八章 啓動私有化第三百六十二章 And you?第一百八十八章 如果安卓沒有谷歌?第六十一章 隱憂第一百零八章 我來了第二百一十三章 分寸感第一百五十九章 一記耳光第二百七十章 大洋彼岸的收購第二百一十七章 互聯網思維第二百七十四章 千金買馬骨第一章 畢業日第三百七十七章 財經媒體第二百八十五章 業績考覈第二百六十五章 林風想幹什麼第一百六十八章 雙方籌碼第三百四十二章 經濟座談會第一百二十四章 奠基第四十九章 煲湯第一百五十六章 江湖夜雨十年燈第一百八十三章 觀海第三百五十章 風景這邊獨好第十七章 也算有房有車第三百八十七章 收購與狙擊第三百零一章 受邀演講第二百四十章 葉家的大日子第一百三十四章 自省心障第三百九十三章 合縱連橫第一百零一章 風行來襲!第二百五十三章 壕無人性的年會第一百六十四章 暗度成倉!第一百四十二章 中環世貿第三百三十七章 一起改變世界!第一百三十二章 恐怖的男人第九十七章 演講第一百二十六章 滿城蝴蝶飛第四十四章 仙俠網遊第三百五十一章 超級名利場第二百四十三章 大叔與少女第七十九章 合併方案第三百三十六章 騰訊的命運第三十三章 看話劇第三百七十六章 風華文化創意產業基金第一百九十四章 郭氏集團第一百三十一章 浩方爭奪第一百三十九章 花店第一百一十九章 接機第三百九十三章 合縱連橫第二百三十三章 內部講話第三十四章 一時無語第一百四十章 滬上戰略第一百五十八章 16.5億第一百一十二章 浮生半日第二百六十章 王后的城堡第二百零四章 商業王國第三百四十二章 經濟座談會第一百一十二章 浮生半日第九十章 集思廣益第四十三章 利益吸引第二百四十五章 放棄卓越網第一百四十一章 楓葉投資第一百二十章 商業地產第九章 遊戲與歌第二百五十二章 年終盤點第一百五十五章 神豪“風之子”第一百九十章 前夜
第一百六十二章 偷襲得手第三百七十六章 風華文化創意產業基金第一百三十六章 今日方知我是我!第六十二章 驚喜勁舞第三百五十四章 開啓新時代!第三百零二章 沃頓商學院演講-1第三百七十三章 止於脣齒 掩於歲月第一百五十九章 一記耳光第一百三十六章 今日方知我是我!第三百一十七章 林凡軼第六十一章 隱憂第一章 畢業日第四十三章 利益吸引第三百五十九章 視頻網站洗牌第二百四十四章 個人品牌形象第一百四十章 滬上戰略第三百零二章 沃頓商學院演講-1第二百二十九章 北戴河會議-1第二百零二章 服從第三百四十六章 那些花兒第一百三十三章 再下一城第五十五章 家宴第九十八章 母校第八十五章 蒼山洱海第一百五十四章 FF-2第二百九十二章 身居高位的修養第三百三十三章 花錢這事兒上癮第一百九十一章 小馬哥的醒悟第一百二十章 商業地產第五章 技術大牛第二百五十章 酒吧夜談第一百三十一章 浩方爭奪第二十一章 閒下來了第三十六章 融資計劃第一百九十六章 小超人第二百九十八章 啓動私有化第三百六十二章 And you?第一百八十八章 如果安卓沒有谷歌?第六十一章 隱憂第一百零八章 我來了第二百一十三章 分寸感第一百五十九章 一記耳光第二百七十章 大洋彼岸的收購第二百一十七章 互聯網思維第二百七十四章 千金買馬骨第一章 畢業日第三百七十七章 財經媒體第二百八十五章 業績考覈第二百六十五章 林風想幹什麼第一百六十八章 雙方籌碼第三百四十二章 經濟座談會第一百二十四章 奠基第四十九章 煲湯第一百五十六章 江湖夜雨十年燈第一百八十三章 觀海第三百五十章 風景這邊獨好第十七章 也算有房有車第三百八十七章 收購與狙擊第三百零一章 受邀演講第二百四十章 葉家的大日子第一百三十四章 自省心障第三百九十三章 合縱連橫第一百零一章 風行來襲!第二百五十三章 壕無人性的年會第一百六十四章 暗度成倉!第一百四十二章 中環世貿第三百三十七章 一起改變世界!第一百三十二章 恐怖的男人第九十七章 演講第一百二十六章 滿城蝴蝶飛第四十四章 仙俠網遊第三百五十一章 超級名利場第二百四十三章 大叔與少女第七十九章 合併方案第三百三十六章 騰訊的命運第三十三章 看話劇第三百七十六章 風華文化創意產業基金第一百九十四章 郭氏集團第一百三十一章 浩方爭奪第一百三十九章 花店第一百一十九章 接機第三百九十三章 合縱連橫第二百三十三章 內部講話第三十四章 一時無語第一百四十章 滬上戰略第一百五十八章 16.5億第一百一十二章 浮生半日第二百六十章 王后的城堡第二百零四章 商業王國第三百四十二章 經濟座談會第一百一十二章 浮生半日第九十章 集思廣益第四十三章 利益吸引第二百四十五章 放棄卓越網第一百四十一章 楓葉投資第一百二十章 商業地產第九章 遊戲與歌第二百五十二章 年終盤點第一百五十五章 神豪“風之子”第一百九十章 前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