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章 婦人之仁

出發之前,郭紹見了李娘子,又向高夫人辭行。從高夫人那裡得到一面大虎旗,上面繡着幾個大字“還我河山”;考慮到北伐尚未開始,需要一定程度上保密,郭紹先把旗幟藏了起來。這陣子郭紹所見所聞頗有些感概,東京高門貴胄和庶民百姓、都很支持北伐,柴榮用兵甚合民意。

趁着還在東京書寫比較方便,他便給符二妹寫了分別以來的第一封信。

除了寫明行程,他在信中又寫了一些自己的想法與符二妹分享。可能有些東西符二妹不一定感興趣,但因爲出自郭紹之手,符二妹肯定也會仔細琢磨……無它,她一直想了解郭紹。

郭紹在信中插了一些自己的見解,這世道極其荒誕,野蠻常常戰勝文明,中原百姓因爲是農耕民族並不嗜血、只願意太平過日子,但難以感化蠻夷,只有通過鐵血才能自我保護;天下庶民絕大部分都在種地、手無寸鐵,不過只要統籌得當,力量仍舊很強,戰勝遊牧鐵騎並非不可能。

他從所見所聞中,想到那些吃糠咽菜勞苦一生的平民,還要遭受強人的肆意凌|虐、血腥屠殺,生的痛苦如同地獄,讓他對這個世道的人充滿了深切的同情和憐憫……郭紹告訴符二妹,等完成了自己作爲禁軍武將的責任,纔可以安心與她廝守。

不過那些讓他難受的見聞,至少還沒有讓郭紹絕望……因爲周朝也是個暴|力國家,郭紹追隨禁軍南征北戰見識了周軍的戰力,他覺得至少現在有那個實力翻盤,把丟掉的河北拿回來、並且懲戒不義。

作爲武夫,郭紹認爲痛訴敵人爲非作歹是沒有用的,那些發展滯後的部族、還不懂什麼是文明,需要用力量用行動來教他們做人。

八月底,校場點兵開拔。如同無數次的點兵一樣,一衆武將在人馬中轉了一圈,然後召集指揮使以上衆將念樞密院調令。

調令早就被高級大將驗證過了,指揮使一級武將是沒有機會參與決策的,只管聽從命令便是。

虎捷軍諸將在開拔前會在主將身邊聚集一次,聽從臨行前的訓辭;每次戰前也是這般習慣。郭紹坐在棕色毛皮油光水滑的高大純血馬上,站在一面老虎旗下,趁衆將都在便言語了一番。

“本將醜話說在前頭,目無軍法、沿途襲擾劫掠百姓者,我六親不認一律嚴懲!”郭紹冷着臉吼道,“爾等都出身行伍,經歷過艱難困苦,也見識過庶民疾苦;那些百姓活着已是不易,爾等若還要縱兵殺掠,於心何忍?”

郭紹在禁軍中本來就有“婦人之仁”的名聲,所以他這麼下令大夥兒一點都不覺得奇怪;不過也沒人不滿,因爲只有郭紹纔敢搶了敵國之後大家分贓。屠城殺戮痛快一時,回京後衆人還是覺得分贓的好處更長久一些。

他說得興起,又道:“大周皇帝體恤百姓,我禁軍乃王師,王師就得有個王師的樣子,以王道伐不義,是以武力來保土安民……河北久苦,只待王師。諸位定會明白,我等所作所爲是在做一件意義重大利國利民的大事,機會難得,此時流

血犧牲也是值得的;錯過了時機,將來悲痛也是無用。”

郭紹一面說一面回顧衆將,大部分都沒啥反應,正如楊彪曾說“當兵吃糧賣命”如此而已,大夥兒並不是很在意是不是意義重大。不過總算還是有一部分人聽得津津有味,特別是年輕的董遵訓一臉激動,似乎對郭紹所言深以爲然,聽得是一臉的崇拜……年輕的世家武將,總是更容易懷有夢想。

遠處還有一隊人馬在圍觀,那是剛剛來送別的幾個朝中大臣和大將,一時還沒離開。樞密使魏仁溥、副使王樸,還有侍衛馬步司的韓通和高懷德,他們似乎都對郭紹的訓辭很有興趣,個個不動聲色聽着。

郭紹也懶得多說了,大喝道:“出發!”

於是諸將拜別散夥,紛紛回到自己的人馬中,按序列出校場,成片的軍隊緩緩向城中大道開拔。

郭紹等騎馬出來,但見路邊的家眷非常多,挨着校場這裡有侍衛守備,能過來的大多是武將家眷。郭紹轉頭看時,發現玉蓮楊氏京娘等和一衆隨從也在路邊,不遠處還有高夫人及一衆轎伕、奴僕。此前已經辭過行,現在郭紹等身在軍隊中,不便再逗留,只能騎在馬上目視家眷好友,在鬧哄哄中揮手道別。

家眷們看到衆將,紛紛在路邊彎腰行禮。一大羣馬兵便帶着東京家人的尊敬厚望,在馬蹄聲和刀兵如林中向北而行。

皇后應該是不會來了……虎捷軍左廂也並不進內城,只沿着南邊陳州門和北邊陳橋門之間的筆直大道、從外城穿過東京。

與皇后符氏的最後一面,已是兩個多月前新婚時被召見的那一次,然後便幾乎音訊全無。郭紹向左轉頭看內城的城樓,就算在東京也無緣再見。他伸手摸着腰間的腰飾,心下倒有些離別的傷感。

離別本身算不得什麼,但悲哀的是離別後連寫信的名義都沒有。郭紹只尋思以後還能不能再見……世事無常、風雲飄搖,誰知道以後會怎樣?

……虎捷軍左廂約步騎二萬,沒有水軍,並不沿永濟渠(漕運)走。行軍路線也是樞密院定好的,若無必要,還是遵照朝廷的安排行軍比較妥當,一則表現得比較規矩,二則既定路線沿途的州縣會提供糧草補給。

他們先到滑州,從黃河渡口搭浮橋渡過黃河,然後向正北方向行軍。沿路經過相、洺、邢、趙,然後到達目的地祁州。

經過洺州時,距離大名府只有幾十裡,但郭紹手握兵權不能在中途隨便離開軍隊,只得派人把自己的信送去大名府。正道是過老丈人家門而不入。

軍中沒有婦人,連可以近身保衛郭紹安危的京娘也沒有隨軍。不過文官左攸、周端等人倒是隨行組成了一個簡單的幕府。一路上比較太平,在內地行軍,道路平坦糧秣充足、什麼事都沒有。衆將士也很遵守軍紀,左廂跟着郭紹東西南北縱橫的路都有萬里之遙了,大小戰役數十計,大夥兒已習慣他的作風,反正平時規矩點、打贏了便準備分贓發財……人們很容易從多次經驗中形成習慣。

剛過黃

河不久,郭紹沒有搞任何動作,每日便帶領部將幹些行軍紮營的事。晚上休息時,也和左攸、周端等人一起聊聊,聽聽文官的建議,不過大部分時候只是閒扯。

一日駐紮之後,衆大將和兩個文官在中軍大帳聚集,天氣已經有點冷了,大夥兒晚上便圍坐喝酒聊起來。此時已進入河北,衆人都知道北伐在即,話題少不得說遼國的事兒。

周端道:“在下於東京聞周軍大將史彥超嗜殺,不過似乎有點冤枉他了。”

楊彪估計想起了史彥超在攻北漢時濫殺無辜的事,當下便忍不住說道:“哪裡冤枉了他?”

周端坐正了身體,說道:“你們難道沒聽說過契丹主耶律明(璟,避諱大周信祖郭璟)的事兒,史彥超和他比起來,簡直就是心慈的活菩薩。”

郭紹一聽也不禁好奇起來,和周端相處了一段時間,他發現周端吹牛的口才比左攸高了不止一個檔次,這廝一開口總是很容易吸引衆人的注意力。

果然大夥兒都忙追問,想知道史彥超怎麼會變成活菩薩。

周端賣了個關子,這才說道:“在下只是說相較之下。我去了一趟幽州,暗裡聽了一些事兒,這便說來與諸位聽聽。那耶律明乾的事,嗜殺已是不足爲道,他喜歡的是食人。”

衆人面面相覷,楊彪卻冷冷道:“咱們啥事沒見過?”

周端不理會,淡定地說道:“天下總不缺這等人,我見識了不止一個兩個了。就說那耶律明,傳言不能生育,有女巫進了仙藥,吃人的腦子可以讓那|活兒有用。那廝便把人捉了來吃腦子……你們以爲是怎麼吃?把人綁結實了,拿鐵錘敲開天靈蓋,然後舀燒燙的油澆進去……”

周端忽然喝了一聲“嗤”!衆將也聽得身上一顫,個個臉色變白。

他又像他親眼所見一般,描述道:“那白煙就冒了起來,然後放上藥引子進去。巫女把人腦子舀出來,進獻給耶律明食用。那被綁的人在被害前、淚流滿面,掙扎嚎叫也是無用。”

周端說罷,從烤熟的魚上撕一塊下來放在鐵盅裡遞過去:“楊將軍,來吃,這白白的肉和腦子似的,感受一下。”

楊彪忽然一陣乾嘔,罵道:“操!”

董遵訓聽罷大罵道:“那被抓的人,怎生不反抗,乾脆一起拼死算了,讓遼人這麼折騰!”

周端冷笑道:“董將軍這便不懂人了。那些被抓起來的人,被關在一起,巫女上去選;被選中的人就被同伴推攘着出來,別人一點力都不費。反正沒選中自己,剩下的人幹嘛要爲馬上被害的人拼命?

就好像河北幽雲十六州被蹂躪了幾十年,此前誰願意去拼死?那晉朝皇帝還白送出去,反正禍還沒落到他們頭上……又說現在遼人在河北,若是哪天打到黃河以南來了,你看更南邊的人會顧你們不?”

周端又道:“呵,對了,我倒是南邊來投郭將軍的人。”

衆人聽罷皆盡沉默。

.......

(本章完)

第六十二章 勝不在文采第六百七十七章 三寸不爛之舌第三百一十八章 大勢如同兒戲第一百八十七章 都在遇見你後第一百九十一章 再抱一次第六百五十一章 三番五次跳火坑第三百六十四章 黃曆第六百七十六章 草蒿第五百零一章 占卜第一百六十章 活口第三百四十三章 嘴和咽喉第六十五章 不辭而別第八百零三章 不測風雲第三十二章 大人不記小人過第二百一十章 風雨飄搖第四百七十二章 江寧(3)第二百一十六章 無法制衡第四百七十章 江寧(1)第九百零二章 衆望所歸第十八章 晉陽之役(3)第九百一十章 回溯之門第八百一十六章 黑潮第八百七十二章 魚我所欲也第七百九十二章 千字文第六百零三章 舊地故人第二百零一章 控弦百萬第四百三十七章 采石之役(6)第五百九十七章 心氣第九十二章 發酵第五百三十一章 不願回頭第六百五十二章 作死第一百一十二章 軍令狀第八百零七章 寧靜微風第六十一章 無風搖曳的簾子第九百零七章 妒賢嫉能第二百三十四章 挺講道理第二百八十二章 可以反抗得更好第八百九十八章 萬勝王第四百七十五章 仁者無敵(1)第一百一十九章 走了四趟第七百二十四章 王忠辦事朕放心第八百五十四章 悲痛震怒第三百零四章 兵臨城下第三百七十二章 光景不敢想象第一百三十七章 味與聲第六百四十七章 失德第四百一十八章 只要穩一點第二百一十四章 一道聖旨的力量第八百九十章 黑鍋第六十六章 軍用圖第六百一十章 塵霧籠罩第三百三十三章 鍛錘第七百三十五章 如鳥之翼第四百三十四章 采石之役(3)第五百三十六章 躬親第七百零九章 最好的禮物第八百五十六章 血染陰霾第九百零三章 月光第五十六章 信任第三百一十三章 捍衛者第五百三十九章 生存的面具第二百九十三章 孫子第七百四十四章 梔子花第三百九十七章 雙喜第四百一十四章 有人惦記第三百三十三章 鍛錘第五百八十一章 勸降與對峙第五百二十章 舞的想象第八百七十四章 泥潭第七十一章 落花與流水第六百二十四章 有多少事可以胡來第三百二十九章 蜀國焉有名將第三百五十章 周通第三百三十三章 鍛錘第一百二十二章 逼降與擴地第二百四十六章 帶刺玫瑰第二百六十五章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第十四章 武訖鎮(4)第五百九十四章 宣仁功德閣第六百七十章 要多少有多少第三章 衛國夫人、紹哥兒及玉蓮(3)第七十八章 威武城(4)第六百五十四章 江南本無事第五百一十五章 暗香滋德殿(3)第五百三十四章 夜御十女第一百四十五章 桃花林第二百八十二章 可以反抗得更好第八百四十一章 遺憾第一百九十二章 用力的一聲嘆息第二百六十九章 哀愁(1)第七十章 滿意表現第六百四十三章 香油第六百九十八章 上刀山下火海第二百一十章 風雨飄搖第二百四十三章 驚豔手段第五百二十四章 藥材第四百四十章 江寧風雲第六百六十三章 聯姻第六百七十八章 旭日東昇第五百六十九章 再聚晉陽(9)
第六十二章 勝不在文采第六百七十七章 三寸不爛之舌第三百一十八章 大勢如同兒戲第一百八十七章 都在遇見你後第一百九十一章 再抱一次第六百五十一章 三番五次跳火坑第三百六十四章 黃曆第六百七十六章 草蒿第五百零一章 占卜第一百六十章 活口第三百四十三章 嘴和咽喉第六十五章 不辭而別第八百零三章 不測風雲第三十二章 大人不記小人過第二百一十章 風雨飄搖第四百七十二章 江寧(3)第二百一十六章 無法制衡第四百七十章 江寧(1)第九百零二章 衆望所歸第十八章 晉陽之役(3)第九百一十章 回溯之門第八百一十六章 黑潮第八百七十二章 魚我所欲也第七百九十二章 千字文第六百零三章 舊地故人第二百零一章 控弦百萬第四百三十七章 采石之役(6)第五百九十七章 心氣第九十二章 發酵第五百三十一章 不願回頭第六百五十二章 作死第一百一十二章 軍令狀第八百零七章 寧靜微風第六十一章 無風搖曳的簾子第九百零七章 妒賢嫉能第二百三十四章 挺講道理第二百八十二章 可以反抗得更好第八百九十八章 萬勝王第四百七十五章 仁者無敵(1)第一百一十九章 走了四趟第七百二十四章 王忠辦事朕放心第八百五十四章 悲痛震怒第三百零四章 兵臨城下第三百七十二章 光景不敢想象第一百三十七章 味與聲第六百四十七章 失德第四百一十八章 只要穩一點第二百一十四章 一道聖旨的力量第八百九十章 黑鍋第六十六章 軍用圖第六百一十章 塵霧籠罩第三百三十三章 鍛錘第七百三十五章 如鳥之翼第四百三十四章 采石之役(3)第五百三十六章 躬親第七百零九章 最好的禮物第八百五十六章 血染陰霾第九百零三章 月光第五十六章 信任第三百一十三章 捍衛者第五百三十九章 生存的面具第二百九十三章 孫子第七百四十四章 梔子花第三百九十七章 雙喜第四百一十四章 有人惦記第三百三十三章 鍛錘第五百八十一章 勸降與對峙第五百二十章 舞的想象第八百七十四章 泥潭第七十一章 落花與流水第六百二十四章 有多少事可以胡來第三百二十九章 蜀國焉有名將第三百五十章 周通第三百三十三章 鍛錘第一百二十二章 逼降與擴地第二百四十六章 帶刺玫瑰第二百六十五章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第十四章 武訖鎮(4)第五百九十四章 宣仁功德閣第六百七十章 要多少有多少第三章 衛國夫人、紹哥兒及玉蓮(3)第七十八章 威武城(4)第六百五十四章 江南本無事第五百一十五章 暗香滋德殿(3)第五百三十四章 夜御十女第一百四十五章 桃花林第二百八十二章 可以反抗得更好第八百四十一章 遺憾第一百九十二章 用力的一聲嘆息第二百六十九章 哀愁(1)第七十章 滿意表現第六百四十三章 香油第六百九十八章 上刀山下火海第二百一十章 風雨飄搖第二百四十三章 驚豔手段第五百二十四章 藥材第四百四十章 江寧風雲第六百六十三章 聯姻第六百七十八章 旭日東昇第五百六十九章 再聚晉陽(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