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二章 炙手可熱

河東潞州,九月的天氣已經很冷了。

但節帥衙署內卻是很暖和,門口掛着充填厚實的門簾;裡面燒着石炭,火焰正旺,把從高高房樑吊下來的一口鐵鍋裡的水燒得“咕嚕咕嚕”直響,白煙一直在衝。

北面揹着手正在回顧周圍的中年漢子便是昭義軍節度使李筠,李筠在這裡已經呆了好幾年,長期和北漢軍作戰。

李筠身穿一身綢袍,長得人高馬大,兩道劍眉頗有殺氣。但也許是他嘴皮長得薄、膚白、皺紋少的關係,儀表看起來不如周圍的武將五大三粗。

下首幾個五大三粗的武將穿得非常厚。在這屋子裡呆了一會兒,他們已經有點坐不住了,有人臉上開始冒汗……外面很冷,穿着厚衣服進來卻很燥熱。另外幾個幕僚因爲沒披甲,倒比較方便,有人已經把大衣脫下來。

“三處都派人來了,父親先見誰?”一個年輕武將開口問道。

一個部將納悶道:“三處?不是隻有符彥卿和李繼勳派來的人麼……還有一處是哪裡的?”

李筠冷哼道:“還有一處,北漢的使臣。”

“哈哈!主公現在炙手可熱哩!”那部將大笑道。

一個幕僚進言道:“砍了北漢使臣獻上去,謝絕李繼勳的兒子李守恩,與符家聯姻乃是上上之策。符家既有大周太后,又與禁軍新貴郭紹爲姻親;主公只要和符彥卿聯姻,可保高枕無憂。”

另一個人卻沉聲道:“先帝駕崩,東京還不知道會怎樣……”

李筠看了一眼剛纔說話的人,已然明白幕僚的意思。若要起兵圖謀大事,現在李繼勳、李重進聯合造反,若又有北漢兵來助,聲勢實力便大了,勝敗猶可一爭。

這時部將嚷嚷道:“先砍了北漢的人!他|娘|的,打了這麼多年,咱們死了那麼多人,還有臉來和解?”

不料李筠揮手道:“散了,明日再說。”

衆人只得紛紛告辭。

等人都走了,李筠對長子李守節道:“李繼勳的兒子李守恩安頓在衙署內?”

兒子道:“是,父親。爲了不讓那三人相互見面,我安頓在衙署後面的房子裡。”

“隨我去瞧瞧。”李筠當即說道。

及至待客的地方,李筠見到了李繼勳的兒子。相互寒暄了一番,李守恩是替他的弟弟來提親的,帶來了不少禮物。

李筠很不耐煩地打斷了守恩誇讚弟弟如何文武雙全的廢話,直接問道:“李繼勳現在派人來提親,意下是要我和他們一起謀反罷?”

守恩愣了愣,回過神來急忙沉聲道:“素聞節帥忠義,常念太祖知遇之恩。今東京姦夫淫婦勾結內外,弒君意圖篡位,黨同伐異大肆屠殺忠正之士;大周太祖傳下來的江山危在旦夕。節帥……”

“怎麼起兵?”李筠聽到滿口大道理越來越不耐煩了。

守恩只得說道:“淮南節度使李重進乃太祖之甥,我父親欲擁立爲主

,仍奉大周國號。”

李筠一聽笑道:“我提着腦袋擁立李重進?哈哈,李重進是我爹還是我什麼人?”

守恩一言頓塞。幸好旁邊有個幕僚,立刻說道:“您稍安,自古結盟實力大者爲主,我家主公(李繼勳)意在自保,無心爭權。只要您願意一同起兵,主公可先以利害勸說李重進;無論李重進什麼態度,我家主公都願意奉您爲主!”

李筠卻直接搖頭道:“扯!李重進還做侍衛馬步司都指揮使的時候,李繼勳是步軍都指揮使吧?他倆共事多年,挺合得來。李繼勳不和李重進一個鼻孔出氣,卻要和我同心同德?我連李繼勳長啥樣都沒見過。呵,實在太荒謬……你們剛還說奉李重進爲主,馬上嘴皮一翻輕輕巧巧又變了,問過李繼勳了嗎、問過李重進了嗎?爾等小輩說了能算話?”

“節帥!禁軍勢大,無論誰當權都不會把機會留到外鎮來;此時我家主公和李重進一心起兵,機遇難得,失之不再來吶!”幕僚急切勸道,“那郭紹年輕小輩,您卻要聽命於他真的服氣?”

李筠已經失去了興趣,很無禮地拂袖就走。

這時幕僚小聲勸守恩道:“事不濟也,咱們趕緊想辦法從潞州逃走!”

守恩道:“父親言李筠事關重大,不能畏懼危險。”

幕僚急勸道:“李筠狂妄自大之人,難以理喻。王饒若是沒病逝,他與趙匡胤曾有聯姻婚約;咱們先拉攏王饒之後,還能爭取一下李筠。現在無計可施了。”

……李筠離開後直接去前衙禮館,那邊安頓的是符延卿的長子符昭序。現在李筠還沒說要反、仍奉東京詔令,所以接待符延卿的人正大光明。

李筠先見了李繼勳的人之後,心下里承認一句話比較有道理:和李重進、李繼勳一同起兵,是一個機遇,這樣地盤才寬、兵力纔多。

但這個機遇實在不是很好,這邊三李是扯皮的,李筠看不到最大的好處歸誰;東邊大名府符彥卿離得很近,實力很大,河北還有龍捷軍左廂兩萬人,一旦起事、龍捷軍左廂可能會南調交到符彥卿手上壯大實力。

不如先坐山觀虎鬥,看看李繼勳、李重進和東京禁軍幹一仗,也好估摸禁軍現在是什麼狀況。

李筠到了驛館,符昭序等人迎出大門,一口一個自稱晚輩十分恭敬。

“昭願從小喜讀書,他的大姐(皇太后)和二姐(郭紹妻子)都特別疼愛他。”符昭序三十多歲了,沒有多少誇張的言辭,徑直就暗示實在的東西。

李筠觀之,笑道:“衛王的兒子比李繼勳的兒子懂事。”

“晚輩謝李公美言。”符昭序拜道。

李筠又道:“李繼勳也派人來提親了,我覺得一個姓的,聯姻怕世人笑話,已經謝絕。”

符昭序道:“李公英明。我父親對待緊鄰同僚也是滿心誠摯,彰德軍王節帥病故,父親專程派人到相州幫助其子女操辦喪事,又憐王節帥子女年輕,欲

收爲義子義女,待之如家眷。”

“衛王在遠近威望很甚,大夥兒都服他。”李筠好言附和道。與剛纔見李守恩的態度全然不同。

李筠起身道:“昭序隨我來,來而不往非禮也,我收了衛王的禮,自然應該奉上一份。”

“那晚輩卻之不恭。”符昭序跟着他出門。

李筠連侍衛都不帶,徑直和符昭序二人走到衙署後門。李守恩等二人聽見稟報,趕緊又出來迎接,他們打量了一番李筠身邊符昭序的打扮,頓時有些疑惑。在場的四個人引薦了一番。

就在這時,李筠忽然從腰間拔出劍,一劍捅了過去。“大公子!”幕僚驚呼。連符昭序也吃驚得臉色變了,剛剛纔好好的寒暄說話,完全沒有要動武的徵兆。

“啊!”李守恩慘叫一聲,捧着腹部蹲了下去。

李筠往後一抽,猛地把劍拔了出來,頓時血濺得滿地都是。他立刻又一腳踢了過去,將李守恩踢翻在地,不顧他痛苦地蜷縮着身體,上去抓住帽子扯掉,一把揪住李守恩的髮髻,揮起劍就向其脖子上劈下。

那幕僚站在那裡發抖,忽然轉身就跑。“來人!”李筠這才大喊了一聲,外面的侍衛涌進來,便下令一個武將道,“那屋子裡的人,全部就地殺了丟出城外去。”

“喏!”武將抱拳應答,隨後便一揮手。

李筠已經把李守恩的腦袋割了下來,遞給符昭序道:“李繼勳的長子,剛纔也引薦過了。這份禮怎樣?”符昭序只得伸手抓住血淋淋的髮髻,按捺住震驚道:“多謝李公厚禮。這份禮晚輩得送到東京去替您請功纔好。”

李筠談笑自若道:“一顆腦袋能有多少功勞?我攻遼州等地殺的北漢軍何止此數?”

“李公英雄氣概。”符昭序忙讚道。

李筠談論了一會兒,便叫人送符昭序回禮館。他猶自回衙署大堂,正見到李守節,便沉聲交代道:“入夜後,把北漢使臣送走。”

守節不解:“剛剛聽說父親殺了李守恩,殺了便殺了,不如把北漢人一併剁了!”

李筠笑道:“你太年輕,尚需歷練。今後會懂的,現在照爲父的話做便是。”

“兒遵父親之命。”李守節只得拜道。

……符昭序得到腦袋,雖然天氣冷了,還是趕緊把腦子血肉清理一番,拿鹽來醃好。他一面派快馬回大名府送信稟報,一面告辭了李筠府,攜着腦袋徑直往東南方去,繞道翻越太行山、從河北渡黃河,然後纔去東京。因爲西南方黃河北岸的河陽三鎮在李繼勳手裡。

潞州離東京並不遠,只要有合適的黃河渡口,快馬三天就能到。(所以潞州的地形才十分有利和重要,就好像在周朝頭上的一把劍,過太行、渡黃河便可一馬平川攻擊東京。但此地不僅能威脅東京,也是抵擋北漢軍南侵的重鎮,沒有潞州昭義軍,北漢軍騎兵便可長驅南下,周朝連預警和緩衝的餘地都沒有。)

(本章完)

第八百一十三章 海上來的消息第一章 衛國夫人、紹哥兒及玉蓮(1)第三百二十三章 背後說壞話第四百三十二章 采石之役(1)第二百八十三章 欲哭無淚第四百六十一章 京口之役(4)第四百四十二章 聲東擊西第一百零九章 壽州(5)第一百零三章 高下立判第八百四十六章 如果流血第三百五十六章 白日夢第十八章 晉陽之役(3)第二百五十二章 非常簡單的道理第八十七章 童叟無欺第七百六十五章 一切都不同了第七百七十七章 無定河之役(2)第二百九十五章 迷茫與紛亂第四百零八章 項莊舞劍(3)第四百七十七章 事無兩樣第三百八十章 那難堪的一面第六百零五章 簡單的情意第五百零九章 兵曹司第六百一十九章 陽光第二百六十八章 匹夫之怒第三百五十二章 三國第一百一十章 名聞全軍第七百一十二章 象徵之地第二百二十三章 紫微星弱第五百八十五章 期待第七百六十五章 一切都不同了第四百七十一章 江寧(2)第四十三章 破罐子破摔第五百七十九章 三頭六臂第八百五十章 三思第八百六十五章 廢棄的長城第二百二十一章 從不讓人失望第八百八十五章 勇冠三軍第二百八十章 聲色第五百八十七章 收不住手第四百二十六章 衣裳第八十四章 生死有命第六百五十一章 三番五次跳火坑第五百四十一章 危險人物第六百九十一章 貓鼠之戲第三百九十一章 梅花圖第四百六十七章 勸降書第七百九十五章 行省事略第六百四十四章 精貴第八百九十九章 如若是真第五百九十一章 左攸獻圖第八章 高平(2)第七百六十章 饑荒論第八百九十八章 萬勝王第二百一十章 風雨飄搖第三百六十八章 夔州(3)第一百八十八章 高高在上第三百八十四章 善變的女子第七十八章 威武城(4)第八百二十章 天誅許寇第三百七十八章 五百年必有聖人出第二百六十一章 軟弱的婦人第四百零五章 殘留的氣味第五百四十七章 落花與腰飾第四百二十五章 驕陽中的箭第五百零九章 兵曹司第四百八十章 帝國之樹第三百四十三章 嘴和咽喉第四百六十五章 孩兒第七百零三章 對峙第三百二十四章 意志第二百二十四章 短促低沉的話第六百七十七章 三寸不爛之舌第四百一十五章 只可經營不可強迫第四百七十八章 打心眼裡謝恩第二百四十九章 帝王的陰影第四百零九章 長亭外第六百四十九章 歸來時第三百二十章 有力的心跳第一百五十一章 這世來還債第四百四十九章 犧牲(3)第二百三十七章 皇城的戰慄(1)第七百七十四章 欲拒還迎第四十章 忠貞不渝的執念第二百九十三章 孫子第一百七十四章 有一回便有二回第六百七十四章 裝甲軍第七百一十二章 象徵之地第六十九章 戰爭的藝術第二百二十八章 最後的煎熬第八百零二章 上弦月第二百八十六章 萬劫不復第十九章 晉陽之役(4)第一百七十七章 暴殄天物第八百三十章 董去病第三百三十四章 霸王舉鼎第三百九十二章 象戲第八百六十六章 哪來的滾哪去第五十一章 夢裡花落知多少第八百七十五章 意氣用事第三百四十一章 滄桑
第八百一十三章 海上來的消息第一章 衛國夫人、紹哥兒及玉蓮(1)第三百二十三章 背後說壞話第四百三十二章 采石之役(1)第二百八十三章 欲哭無淚第四百六十一章 京口之役(4)第四百四十二章 聲東擊西第一百零九章 壽州(5)第一百零三章 高下立判第八百四十六章 如果流血第三百五十六章 白日夢第十八章 晉陽之役(3)第二百五十二章 非常簡單的道理第八十七章 童叟無欺第七百六十五章 一切都不同了第七百七十七章 無定河之役(2)第二百九十五章 迷茫與紛亂第四百零八章 項莊舞劍(3)第四百七十七章 事無兩樣第三百八十章 那難堪的一面第六百零五章 簡單的情意第五百零九章 兵曹司第六百一十九章 陽光第二百六十八章 匹夫之怒第三百五十二章 三國第一百一十章 名聞全軍第七百一十二章 象徵之地第二百二十三章 紫微星弱第五百八十五章 期待第七百六十五章 一切都不同了第四百七十一章 江寧(2)第四十三章 破罐子破摔第五百七十九章 三頭六臂第八百五十章 三思第八百六十五章 廢棄的長城第二百二十一章 從不讓人失望第八百八十五章 勇冠三軍第二百八十章 聲色第五百八十七章 收不住手第四百二十六章 衣裳第八十四章 生死有命第六百五十一章 三番五次跳火坑第五百四十一章 危險人物第六百九十一章 貓鼠之戲第三百九十一章 梅花圖第四百六十七章 勸降書第七百九十五章 行省事略第六百四十四章 精貴第八百九十九章 如若是真第五百九十一章 左攸獻圖第八章 高平(2)第七百六十章 饑荒論第八百九十八章 萬勝王第二百一十章 風雨飄搖第三百六十八章 夔州(3)第一百八十八章 高高在上第三百八十四章 善變的女子第七十八章 威武城(4)第八百二十章 天誅許寇第三百七十八章 五百年必有聖人出第二百六十一章 軟弱的婦人第四百零五章 殘留的氣味第五百四十七章 落花與腰飾第四百二十五章 驕陽中的箭第五百零九章 兵曹司第四百八十章 帝國之樹第三百四十三章 嘴和咽喉第四百六十五章 孩兒第七百零三章 對峙第三百二十四章 意志第二百二十四章 短促低沉的話第六百七十七章 三寸不爛之舌第四百一十五章 只可經營不可強迫第四百七十八章 打心眼裡謝恩第二百四十九章 帝王的陰影第四百零九章 長亭外第六百四十九章 歸來時第三百二十章 有力的心跳第一百五十一章 這世來還債第四百四十九章 犧牲(3)第二百三十七章 皇城的戰慄(1)第七百七十四章 欲拒還迎第四十章 忠貞不渝的執念第二百九十三章 孫子第一百七十四章 有一回便有二回第六百七十四章 裝甲軍第七百一十二章 象徵之地第六十九章 戰爭的藝術第二百二十八章 最後的煎熬第八百零二章 上弦月第二百八十六章 萬劫不復第十九章 晉陽之役(4)第一百七十七章 暴殄天物第八百三十章 董去病第三百三十四章 霸王舉鼎第三百九十二章 象戲第八百六十六章 哪來的滾哪去第五十一章 夢裡花落知多少第八百七十五章 意氣用事第三百四十一章 滄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