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戰爭的藝術

他們離開鳳翔、返回東京時,已經臨近臘月,冬天如期到來。

李處耘一家子以及楊羅左等親隨已經散去,大夥兒一進東京城門就找到了過日子的氣氛,相比別的地方,這裡有比較良好的秩序和熟悉的環境。跟着郭紹回來的只有京娘,因爲她之前就在這裡住了好些日子,至今還有十幾個人在府上;這裡不一定被她當做家,但至少算一處比較長期的住處。

“郎君!”剛進大門,就聽到了玉蓮的聲音充滿重逢的驚喜。

她那張鵝蛋臉和脖頸上露出的肌膚養得更加白淨光滑,豐腴的胸脯、有着柔韌感覺的腰部線條讓她看起來姿色越來越好了。

玉蓮上前來剋制住熱情高興的情緒,先是有模有樣地彎膝執禮。郭紹扶住她的時候,做出了一個令旁人詫異的動作,他徑直把玉蓮拉到懷裡,然後伸手攔腰將她抱了起來。

“呀……”玉蓮意外之下發出了一聲嬌呼,雙手摟住郭紹的後頸,好像擔心摔下去一般。

郭紹完全不顧京娘等人驚訝目光,抱起玉蓮就往院子裡面走。

也許玉蓮想過多次他離家兩三個月後的情形,或許會說些甜言蜜語的念想情意,會談論旅途的見聞經歷……但她應該猜不到是這般光景。

郭紹有時候對女子是溫和而細緻的,有着一顆射手敏銳的心,就像上次玉蓮剛進這個府邸悲傷時,他能很有耐心地拿一株蒲公英來安慰她開導她;但有時候他又完全表現出作爲武將的一面。

簡單、粗暴、直接。

在外面太久不識溫柔滋味,一見到玉蓮,他首先感受到的不是敘述思念之情,而是想來一發!沒有任何僞裝,連風度都顧不上了。

“我很想你。”郭紹對懷裡的玉蓮悄悄說,聲音火熱而飢|渴。

他充滿力量的手臂,大步如風的急迫,已經聲音裡的熱度,目光裡的神色,每一個地方每一個細節都帶着那樣的感覺,好像要吃了玉蓮。

玉蓮的臉龐滾燙,早已猜中他想做什麼。沒有任何的挑|逗和曖昧的動作,她的身子便已經軟了,聲音裡帶着慌張和柔軟,她橫躺在郭紹的懷裡,雙手不知放在哪裡,輕輕按在了郭紹結實的胸膛上,小聲說道:“大白天的,你別這麼急……”

過了一會兒她又說:“慢點,你有點嚇人,今天我又要遭罪了。”

……

兩三個月外出的旅途勞頓、玉蓮的溫存,這些都沒有讓郭紹鬆懈下來,反而他這次回到東京變得比以前更加緊張。不是慌慌張張的緊張,也不是成天忙得不得了,卻在平素的一言一行中莫名錶現出來。

就好像如臨大敵劍拔弩張的狀態,平靜中似乎隱藏着什麼。

幾乎每一天他下午都會在家裡呆很久,但不是休息,而是重新開始練箭。

後園有一條青石小路,其中一段比較直。郭紹就在路上放一個靶子,然後站在七八十步

開外拿弓箭對着靶子練。

這種時候,別說事情本身很枯燥,連旁觀的人看也看得沒意思。

搭箭、開弓,對着靶子停止不動,良久,一直這樣重複。偶爾會讓人覺得稍微有意思一點,他會不停息地用箭連續射擊靶子,直到箭壺裡的箭矢射光;速度很快,有很大一部分射不中靶子……但這種事不是經常的,大部分時候他只是慢悠悠地拉弓瞄準,很久都不放一箭。

玉蓮和董三妹住在後園,一有空就在後邊的小路上看他反覆地毫不厭倦地做這樣的事。她們都不敢去打攪郭紹,只是把糖水、茶等東西擱在亭子裡,等郭紹休息的時候可以飲用。

年關越來越近了,到處已經充滿了節日的氣息,郭紹依舊不理會過年的任何事,他每天上值或會客之後,就站在青石小路上幹那件很枯燥的事。

此時的中層武將,除了用兵,武藝也很有用;而且練武還會讓人保持一種準備待命的好狀態。帶頭的不勇猛很難鼓動士氣,史彥超常常打前鋒就是因爲他個人勇猛,以身作則。而作爲戰陣用的武藝,箭術無疑是這個時代很具有優勢的擊殺手段。

相比衝前的近戰刺殺,用弓箭不需要冒着被圍攻的危險,也不需要與人拼命,遠距離射殺十分具有優勢,只要力度和精準。只不過訓練繁瑣,要求高,頂尖的神射手通常需要從小就開始培養,以達到有利肌肉骨骼的發育效果;大凡是出身條件,從小就當武將培養的人,無不練習箭術,李處耘、羅彥環在之前的職業生涯裡,都有靠射箭揚名立萬的記錄。

郭紹常常練得累了,就會站在小路上閉目靜立。記憶裡,符家一個名不見經傳的教頭的一句話在郭紹的腦子裡十分清晰:不要想得太多。

這句簡單的話,讓郭紹每過一段時間都有新的領悟。

也許教頭不是讓兒郎們不動腦子,恰恰是要把腦子用在最直接的地方。排除雜念,思維進入一種敏銳卻最直接的模式:何時出手,何時放箭,沒有爲什麼,就是一種直覺、一個感受。

郭紹就是靠無數次擊中和未擊中的經驗中,去領悟這樣的時機。

心中不能糾結,不能有絲毫猶豫。也許頂尖的神射手不一定是君子,但一定不是小人。只有通達的念頭、順暢的思維,才能把這種簡單粗糙的藝術發揮到極致……一如戰爭的藝術。

坦蕩蕩卻不需要太多的束縛,不需要任何僞裝來掩飾自己,一切恢復最原始的本性和真性情。

……

除了練箭,他也經常呆在南城的虎捷軍軍營,第一軍、第二軍的人數常常不齊,但總是有一部分人駐守。

郭紹的私下裡還是比較喜歡這支軍隊的將士,他們的特點同樣是簡單直接,膽子大有着一股子野性,難怪後世的統治者會非常忌憚這種精銳將士……就算是皇帝也沒辦法想讓他們幹什麼就幹什麼;比如前朝發生的一次兵變,朝廷讓職業兵去屯田,結果大夥兒

直接兵變了事。

郭紹親身感覺到,這些將士就是一把雙刃劍,能打,卻不是那麼溫順的一類。

將校們正在點卯,郭紹一改以往那些大將的作風,徒步從行列之間走過,一個個注視叉開腿站立的士卒。

軍士們多是肩膀寬、手臂粗長但腰不粗的猛漢,從體型到皮膚,每一個地方都能看出他們是久經戰陣的沙場老兵。他們服從自己的將領,習慣抱團成陣,但沒有絲毫普通人見了官的那種膽怯和卑躬。

郭紹站在一個士卒面前,就近面對面地,隨手拉平他身上歪了的鎧甲。士卒有點緊張,但口拙,直挺挺站在那裡沒動也沒吭聲。

將士們此時還是比較服郭紹的率領,精兵悍將並非全然桀驁不馴,他們只服有本事的人,就像楊彪那類人一樣。軍中裡少了幾分溫情,多了幾分叢林般的法則。

就在這時,各指揮的武將上來稟報人數,郭紹不慌不忙地聽他們說完,自己也不說任何訓詞,直接揮手道:“解散,按前幾天樞密院的軍令駐防。”

各軍有各軍的都指揮使及各級將領,各部的駐防任務也由不得郭紹等武將,全憑樞密院一手部署;特別是京師的人馬,未得樞密院命令擅自調動或調防的話,非常嚴重。郭紹就是不來巡視也沒問題,不過他還是很長時間呆在軍營裡,和將士們儘量熟悉。

他等各部點卯換防後,就完全不插手他們的軍務了,最近在整理複製從關中帶回來的地圖,一共六張。

忙活了兩三個月,郭紹覺得可以上個奏章,獻秦鳳二州地形圖,好在朝廷裡找一點存在感。此時的朝廷機構在唐朝的基礎上進一步精簡集權,卻還沒形成宋明那種比較嚴密的體系,而且樞密院權重、軍事對國家事務中最重要的部分……郭紹認爲自己獻圖,或許可以到達皇帝或樞密使的手裡。

李處耘在邠州時,一個無軍職的節度使的親戚都可以上奏告狀,郭紹覺得自己身爲禁軍將領完全可以上奏疏。

不過這是郭紹第一次向皇帝上奏疏,寫文章有點捉急。這份上書他都搞了兩三天了,還沒弄利索。

別說寫文言文章,他就是看也不太看得明白……並非文盲,繁體字也認得,關鍵是沒有標點。娘|的,古代這些讀書識字的人真是怎麼複雜怎麼來;若是文章書籍裡有斷句的符號,就是一個墨點,郭紹都能毫無壓力地看懂大部分文章,但就是沒有。

在五代十國有差不多五年了,但郭紹大部分時間是小卒,這個時代的書籍又貴,而且軍士小卒也不需要識字,他哪有功夫去研究古籍?除非現在科舉有好的出路,也衣食不愁可以專業讀書科舉,那倒可以研究研究。

想來想去,郭紹決定還是讓左攸來寫,然後自己看看差不多的話,再抄一下了事……上次在邠州不辭而別留的書信,也是出自左攸之手。

(本章完)

第七百六十五章 一切都不同了第二百九十六章 舊事第五百六十五章 再聚晉陽(5)第一百六十六章 匹夫無罪懷璧其罪第五百九十八章 奇襲第二百五十九章 秘聞第三百零八章 晉州之役(3)第七百四十三章 認了錯再說第八百七十七章 認錯第五百八十二章 等你很久了第八百一十四章 嚐嚐滋味第二百四十三章 驚豔手段第七百一十四章 兵火第七百一十章 磨損痕跡第八百八十八章 澶淵之盟第八百一十五章 鬼魅第五百四十四章 神火都第五百五十九章 龍城(3)第八百三十章 董去病第八百八十一章 烽火再起第五百五十七章 龍城(1)第二百五十一章 臥薪嚐膽第二百四十五章 追隨腳步節拍第九十五章 天下沒有對手第三百零九章 刀口舔血第三百一十一章 戰鼓雷鳴第六百二十二章 報應第二百七十九章 惡魔第八百七十八章 功在千秋第一百七十七章 暴殄天物第一百一十一章 旭日第五百三十五章 料錯第七百三十六章 本源第三百一十九章 三隻耳環第五百七十五章 虎口(5)第三百八十一章 在寒冬取暖第五百一十七章 戰爭的痕跡第六百七十七章 三寸不爛之舌第六十八章 宮闈中的意志第九百章 羊全席第六百一十三章 風急第五百九十五章 一個人的意志第六十八章 宮闈中的意志第五百一十五章 暗香滋德殿(3)第二百五十一章 臥薪嚐膽第四十一章 糾葛第四百二十二章 連本帶利第一百零六章 壽州(2)第三百一十八章 大勢如同兒戲第二百二十六章 殿前風雨聲第七百零二章 大幹一場第九十九章 微笑第二百三十六章 箭在弦上第八百六十九章 故地故人第八百一十七章 有序之力第五百七十八章 救民於水火第三百八十三章 蜂蝶第六百零一章 沿路走下去第二百八十七章 不爲奴第二百九十八章 敞開閨閣第三百五十二章 三國第七百四十二章 春暖花開第三十七章 機智的男人第六百九十五章 回家罷第八百三十章 董去病第四百零一章 感謝天第四百六十八章 就不讓如願第一百四十六章 萬物復甦的春色第四百六十五章 孩兒第一百三十章 郭破城第三百一十九章 三隻耳環第三十二章 大人不記小人過第五百八十七章 收不住手第二百八十七章 不爲奴第四十九章 傻笑第一百九十九章 報答第二百八十一章 無奈的假戲第七百九十三章 新的開始第三百二十二章 跨國商人第四百八十九章 紫微星之下第三百七十七章 世修降表第六百四十五章 有始有終第二百一十四章 一道聖旨的力量第一百六十七章 直面風雲第五百六十七章 再聚晉陽(7)第三百八十八章 服不服第六十九章 戰爭的藝術第一百四十二章 風中的長髮第七百四十三章 認了錯再說第七百四十七章 不得不服老第六百四十章 雨季第六百五十八章 初學乍會第二百七十五章 背叛與謊言第八百五十八章 迷迭香第三百六十二章 大帽子第八百八十一章 烽火再起第六十八章 玄奘西天取經第七百九十二章 千字文第八百二十七章 看清楚方向第二百七十四章 哀愁(6)
第七百六十五章 一切都不同了第二百九十六章 舊事第五百六十五章 再聚晉陽(5)第一百六十六章 匹夫無罪懷璧其罪第五百九十八章 奇襲第二百五十九章 秘聞第三百零八章 晉州之役(3)第七百四十三章 認了錯再說第八百七十七章 認錯第五百八十二章 等你很久了第八百一十四章 嚐嚐滋味第二百四十三章 驚豔手段第七百一十四章 兵火第七百一十章 磨損痕跡第八百八十八章 澶淵之盟第八百一十五章 鬼魅第五百四十四章 神火都第五百五十九章 龍城(3)第八百三十章 董去病第八百八十一章 烽火再起第五百五十七章 龍城(1)第二百五十一章 臥薪嚐膽第二百四十五章 追隨腳步節拍第九十五章 天下沒有對手第三百零九章 刀口舔血第三百一十一章 戰鼓雷鳴第六百二十二章 報應第二百七十九章 惡魔第八百七十八章 功在千秋第一百七十七章 暴殄天物第一百一十一章 旭日第五百三十五章 料錯第七百三十六章 本源第三百一十九章 三隻耳環第五百七十五章 虎口(5)第三百八十一章 在寒冬取暖第五百一十七章 戰爭的痕跡第六百七十七章 三寸不爛之舌第六十八章 宮闈中的意志第九百章 羊全席第六百一十三章 風急第五百九十五章 一個人的意志第六十八章 宮闈中的意志第五百一十五章 暗香滋德殿(3)第二百五十一章 臥薪嚐膽第四十一章 糾葛第四百二十二章 連本帶利第一百零六章 壽州(2)第三百一十八章 大勢如同兒戲第二百二十六章 殿前風雨聲第七百零二章 大幹一場第九十九章 微笑第二百三十六章 箭在弦上第八百六十九章 故地故人第八百一十七章 有序之力第五百七十八章 救民於水火第三百八十三章 蜂蝶第六百零一章 沿路走下去第二百八十七章 不爲奴第二百九十八章 敞開閨閣第三百五十二章 三國第七百四十二章 春暖花開第三十七章 機智的男人第六百九十五章 回家罷第八百三十章 董去病第四百零一章 感謝天第四百六十八章 就不讓如願第一百四十六章 萬物復甦的春色第四百六十五章 孩兒第一百三十章 郭破城第三百一十九章 三隻耳環第三十二章 大人不記小人過第五百八十七章 收不住手第二百八十七章 不爲奴第四十九章 傻笑第一百九十九章 報答第二百八十一章 無奈的假戲第七百九十三章 新的開始第三百二十二章 跨國商人第四百八十九章 紫微星之下第三百七十七章 世修降表第六百四十五章 有始有終第二百一十四章 一道聖旨的力量第一百六十七章 直面風雲第五百六十七章 再聚晉陽(7)第三百八十八章 服不服第六十九章 戰爭的藝術第一百四十二章 風中的長髮第七百四十三章 認了錯再說第七百四十七章 不得不服老第六百四十章 雨季第六百五十八章 初學乍會第二百七十五章 背叛與謊言第八百五十八章 迷迭香第三百六十二章 大帽子第八百八十一章 烽火再起第六十八章 玄奘西天取經第七百九十二章 千字文第八百二十七章 看清楚方向第二百七十四章 哀愁(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