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七章 勸降書

郭紹與幾個武將從破院子裡出來,從覃石頭手裡接過繮繩便翻身上馬。別的人也上馬,隨即響起了“駕、駕”的幾聲吆喝。

一行人返回中軍行轅,正遇到王樸。王樸道:“老夫寫好了勸降書,正想讓郭將軍看看。”

“出自王使君之手,定然是穩妥的。”郭紹不加猶豫道,不過還是接過來瞧了一遍。由於他剛和人商量如何謀反,忍不住又留意了王樸一眼。

郭紹還記得一個書上看到的故事……歷史上趙匡胤稱帝后,路過王樸的畫像前,說“如果這個人還活着,我沒法得到皇位”。這算是從德才兩方面的褒揚吧?

他又想起了在東京兵變後的事,王樸在那節骨眼上故意進言、建議預防武將權力過大;當時太后和郭紹是一個鼻孔出氣,王樸的上書一點作用都沒有,唯一的用處是表明他的氣節和忠誠。王樸這個人還是很在乎名節的,所以郭紹前期密謀階段不能讓王樸參與,哪怕現在與王樸的私交已經很不錯。

郭紹越想,越覺得自己與郭威的爺爺“相認”是比較穩妥的法子。自己是受周朝恩惠起家的,承認太祖郭威的地位,起碼吃相要好看一點;否則就像後來的宋朝,沒法洗掉欺負孤兒寡母、得國不正的詬病。

天下大勢能走向統一穩定,(後)周兩代雄主和文武大臣的勵精圖治功不可沒,無論怎麼掩蓋都洗不清後來者摘桃子的本質。

無論將來的廟號是不是太祖,現在都是稱帝,權勢聲威和開國皇帝沒有二樣,無非圖個名;可做了太祖也是一個污點罵名,還要來作甚?況且,郭紹對這個時代的家族祖先缺乏認同感,光宗耀祖的心理需要也就不存在了……之前李處耘等人不想苦勸郭紹,可能就是覺得爲祖上增光是郭紹自己的事;他自己都不顧了,外人勸他作甚?

郭紹那樣選擇,不僅是在承認前人的功業,也是在認可在大周旗幟下流血犧牲馬革裹屍的無數將士的價值。功勞不是他一個人的,不過是站在成堆的屍骨之上罷了。

……他遞還勸降書,隨口說道:“王使君之言,有理有節、有情有義。不過,派誰去勸降?

王樸回頭看了一眼,道:“盧多遜。”

陪侍在後面的幾個文官中,一個年輕人走了過來,抱拳道:“下官是主動請纓,願擔當此任。”

郭紹見狀,立刻想起了往事,說道:“當年我在秦鳳和蜀國打仗,奉命前來嘉獎咱們將士的人就是盧先生。我拿到升廂都指揮使任命狀,就是從你手裡接的。”

多遜高興道:“在下只是奉命行事,跑跑腿罷了。不想郭大帥連這等事都記得如此清楚。”

“別人對我好幾乎都記得,我這人記吃不記打。”郭紹笑道。

身邊的李處耘、羅彥環等武將聽罷都一陣鬨笑。

郭紹伸出手掌,一掌拍在盧多遜的肩膀上。盧多遜的嘴一咧,不經意露出痛苦的表情。郭紹道:“南唐國只剩一座古城,覆滅只是遲早的事,現在最後一步了,你可得活着回來,不然不是虧得慌?”

盧多遜忙抱拳道:“下官願爲大周軍早日光復江南,盡綿薄之力。”

風險還是有的,但正因幹提着腦袋的事,纔算得上功勞。郭紹點頭道:“願盧先生不辱使命。”

……

盧多遜拿着勸降書去江寧城,被斥候逮住後,是坐吊籃上城的。江寧城的全部城門都緊閉,開閉城門的權力被幾個衙門相互制約,現在要開門非常麻煩。他一時沒能見到南唐國主,勸降書卻被收走了。書先被許多官員看到了,然後纔到深宮裡的李煜手裡。

下面還有一些文臣武將站在殿上,頓時人們就義憤填膺。

一個叫咼彥的武將從後面出列,徑直說道:“臣請陛下將這等人拖出去斬首,然後將其首級送還給周國人,以示我國死戰之決心!”

頓時就有馬誠信、馬承俊等武將附議。

李煜坐在皇位上內心十分複雜,充滿了各種負面情緒。他不得不懷疑這幾個是什麼居心,現在還能死戰保有國家?不過只要朝廷還沒明確表明投降的態度,他們確實不敢隨便提投降……哪怕心裡早就想投降了。

誰要是主動提出投降,就會被懷疑忠心,你是等着賣主求榮吧?所以對周國使臣喊打喊殺,反正至少是不犯錯的。

李煜回顧殿上諸公,沒看到陳喬……陳喬去了南都,皖口之戰後下落不明,如今不知道在哪裡。

他有把目光停留在韓熙載的身上,問道:“韓公以爲,該如何迴應周國?”

韓熙載被點名道姓垂問,當下便執禮道:“老臣附議咼將軍等人,將使者斬首並無不妥。”

“有言道兩國交戰不斬來使,我朝這麼做,便是與周軍表明結仇。”李煜道,他雖然近來精神不佳,但還沒昏頭,“斬了使節,接下來該如何保國?”

韓熙載頓時被問住,站在那裡一怔一怔的。李煜見狀,情知這老東西的話也是敷衍之言:這廝是北方難逃的士族,下面一幫北方南遷士人,怕被懷疑心存二心,纔不敢勸降。

朝堂上一片噤聲,李煜“唉”地嘆息一聲,他自知已經迴天無力了。可是,那郭紹肯定記着派人刺殺的仇,怨恨已經結下,就算投降,自己能活得成、能被寬容?

就在這時,李煜欽點的狀元黃璨出列,抱拳道:“陛下,微臣以爲殺使者不妥。”

衆人聽罷紛紛側目。不過此人畢竟是皇帝門生,他說這種話,還好一點。

李煜忙問:“爲何不妥?”

黃璨昂首回顧殿上,道:“國事如此,就算諸公不願說,形勢一目瞭然。周軍主帥郭紹非等閒之人,兩個月攻滅蜀國;又數月之間,攻佔江南大片國土,擊敗我國二十萬以上兵力……”

有人毫不客氣地打斷黃璨的話:“蜀國不思進取、君暗臣昏,豈能與我國相提並論?”

黃璨道:“那爲何兩三個月內、我國就變成了這般光景,爲何如此不堪戰?就是那些身負陛下重託之人,不爲國效力,一敗再敗,將陛下的隆恩拋諸腦後……”

李煜聽到這裡,倒覺得黃璨正直敢言,把自己心裡的惱怒都說出來了,也算稍稍出了一口悶氣。湖口的朱令贇要是不放周軍東下,池州、銅陵、當塗的守將不是丟城失地那麼容易,皇甫繼勳、林仁肇不是一敗塗地,劉澄能稍微少犯兩個錯……南唐國不是沒有實力,形勢何至於如此惡化?都是這幫人辜負了自己!把老子害苦了。

這時一個大臣不高興了,說道:“黃狀元出口成章,爲何不爲陛下想出一個退敵之策?”

黃璨道:“派人散佈郭紹會謀反稱帝的消息,亂其國內。”

“這樣空口說,有人會信?”那人道。

黃璨正色道:“那郭紹已是殿前都點檢,周國朝廷最高的武將,又有平叛二李、攻滅蜀國的大功,這回若是我國不存,再被他立下大功;照中原的老路,他不謀反?這回正好,大軍在外,他掌握兵權,帶兵回京時是謀反稱帝的大好良機!這種話能叫散佈流言麼,諸位且想想,郭紹是不是真會稱帝?”

朝堂上頓時議論紛紛,許多人此前沒有想那個事,經黃璨一提,衆人都猜測郭紹可能真會稱帝。

黃璨見狀,又道:“還有,前陣子朝廷不是從海路派了人去聯絡遼國和北漢嗎……咱們若是投降太快,北方都來不及攻周國腹背以爲策應。”

李煜聽到這個資歷見識還很淺的官兒說得頭頭是道,還是沒生出什麼希望,主要是形勢太糟糕了,國境東面就剩一座孤城。

.......

(本章完)

第八百七十一章 到嘴邊的肉第六百五十一章 三番五次跳火坑第四百三十四章 采石之役(3)第五百二十五章 去去就來第二百六十一章 軟弱的婦人第二百四十八章 可惜可嘆第七百一十二章 象徵之地第八百二十八章 更心平氣和第八百四十章 夏日暴雨第一百九十九章 報答第四百五十三章 犧牲(7)第三百三十八章 戒指和美酒第十二章 武訖鎮(2)第六百六十章 無不散之宴席第七百五十五章 清官難斷家務事第二百章 婦人之仁第八百二十四章 盛世太平第二百七十四章 哀愁(6)第七十六章 威武城(2)第二百八十八章 人間滄海桑田第三百二十二章 跨國商人第二百一十七章 北國彩面第五百二十章 舞的想象第三百一十九章 三隻耳環第二百八十二章 可以反抗得更好第二百三十六章 箭在弦上第三百五十一章 推己及人第六百九十七章 首戰第一百五十二章 索還鞋墊第五十二章 喧譁軍營第三百二十一章 百鍛成鋼第五百七十八章 救民於水火第二十三章 指揮使太小第二百六十九章 哀愁(1)第五百三十章 利害第二百一十九章 姐姐卻可以陪伴第四百零六章 項莊舞劍(1)第六百三十五章 難得知己第二百九十二章 炙手可熱第六百九十九章 皮大衣第四百六十一章 京口之役(4)第二百三十一章 富貴險中求第四百六十七章 勸降書第二百零三章 勢如破竹第四百八十一章 無法掩飾的圖謀第二百八十七章 不爲奴第四百八十七章 通天上架感言第六百六十三章 聯姻第一百九十七章 戰爭烽煙味第五十一章 夢裡花落知多少第一百三十四章 邀請信第八百二十一章 悲慼第七百八十八章 雷霆之勢第五百七十一章 虎口(1)第一百零一章 只有一句話第七百五十九章 一曲廣陵散第四百七十二章 江寧(3)第九十三章 最關心最在意的人第八百四十四章 命運之手第八百二十章 天誅許寇第六百八十八章 議款第三十一章 青天大官爺第五百九十九章 心境第四百一十七章 滿意爲止第五十四章 不嫌難受麼第五百七十九章 三頭六臂第一百一十三章 好長的一夢第三百零二章 一萬六與六萬第八百六十二章 反賊周端第六百五十七章 風風雨雨第二百四十一章 皇城的戰慄(5)第六百三十六章 伴君如伴虎第一百三十八章 繁華與失落第四百七十三章 殺個痛快第三百五十七章 安息的魂魄第一百一十四章 所向披靡戰無不勝第二百二十七章 怒不可遏第五百七十九章 三頭六臂第八百九十九章 如若是真第四百九十三章 挑錯了人第八百一十二章 綻放的夜色第六百九十一章 貓鼠之戲第六百七十八章 旭日東昇第二百三十三章 戰神第七百四十二章 春暖花開第七百四十二章 春暖花開第一百一十八章 手板煎魚第三百五十三章 前面風景更好第六百一十一章 等待最是磨人第三百四十章 施主第八百四十六章 如果流血第六百八十三章 紅痕第一百一十五章 劉公第二百零九章 動物世界第九百零二章 衆望所歸第四百四十二章 聲東擊西第四百七十八章 打心眼裡謝恩第五百九十二章 未問願不願意第五百二十四章 藥材
第八百七十一章 到嘴邊的肉第六百五十一章 三番五次跳火坑第四百三十四章 采石之役(3)第五百二十五章 去去就來第二百六十一章 軟弱的婦人第二百四十八章 可惜可嘆第七百一十二章 象徵之地第八百二十八章 更心平氣和第八百四十章 夏日暴雨第一百九十九章 報答第四百五十三章 犧牲(7)第三百三十八章 戒指和美酒第十二章 武訖鎮(2)第六百六十章 無不散之宴席第七百五十五章 清官難斷家務事第二百章 婦人之仁第八百二十四章 盛世太平第二百七十四章 哀愁(6)第七十六章 威武城(2)第二百八十八章 人間滄海桑田第三百二十二章 跨國商人第二百一十七章 北國彩面第五百二十章 舞的想象第三百一十九章 三隻耳環第二百八十二章 可以反抗得更好第二百三十六章 箭在弦上第三百五十一章 推己及人第六百九十七章 首戰第一百五十二章 索還鞋墊第五十二章 喧譁軍營第三百二十一章 百鍛成鋼第五百七十八章 救民於水火第二十三章 指揮使太小第二百六十九章 哀愁(1)第五百三十章 利害第二百一十九章 姐姐卻可以陪伴第四百零六章 項莊舞劍(1)第六百三十五章 難得知己第二百九十二章 炙手可熱第六百九十九章 皮大衣第四百六十一章 京口之役(4)第二百三十一章 富貴險中求第四百六十七章 勸降書第二百零三章 勢如破竹第四百八十一章 無法掩飾的圖謀第二百八十七章 不爲奴第四百八十七章 通天上架感言第六百六十三章 聯姻第一百九十七章 戰爭烽煙味第五十一章 夢裡花落知多少第一百三十四章 邀請信第八百二十一章 悲慼第七百八十八章 雷霆之勢第五百七十一章 虎口(1)第一百零一章 只有一句話第七百五十九章 一曲廣陵散第四百七十二章 江寧(3)第九十三章 最關心最在意的人第八百四十四章 命運之手第八百二十章 天誅許寇第六百八十八章 議款第三十一章 青天大官爺第五百九十九章 心境第四百一十七章 滿意爲止第五十四章 不嫌難受麼第五百七十九章 三頭六臂第一百一十三章 好長的一夢第三百零二章 一萬六與六萬第八百六十二章 反賊周端第六百五十七章 風風雨雨第二百四十一章 皇城的戰慄(5)第六百三十六章 伴君如伴虎第一百三十八章 繁華與失落第四百七十三章 殺個痛快第三百五十七章 安息的魂魄第一百一十四章 所向披靡戰無不勝第二百二十七章 怒不可遏第五百七十九章 三頭六臂第八百九十九章 如若是真第四百九十三章 挑錯了人第八百一十二章 綻放的夜色第六百九十一章 貓鼠之戲第六百七十八章 旭日東昇第二百三十三章 戰神第七百四十二章 春暖花開第七百四十二章 春暖花開第一百一十八章 手板煎魚第三百五十三章 前面風景更好第六百一十一章 等待最是磨人第三百四十章 施主第八百四十六章 如果流血第六百八十三章 紅痕第一百一十五章 劉公第二百零九章 動物世界第九百零二章 衆望所歸第四百四十二章 聲東擊西第四百七十八章 打心眼裡謝恩第五百九十二章 未問願不願意第五百二十四章 藥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