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五章 八字破陣

大軍主力暫時還要等一段時間,從襄州下來的漢水船隊、以及漢陽軍水師(武漢)組成的聯合船隊從長江逆水而上,速度緩慢。東路軍走長江航道,肯定要水軍協同。不過前鋒董遵誨部及一部分船隊已經向歸州方向開拔,帶的是繳獲的荊南軍水師。

荊州的周軍軍紀很好,這是一個寧靜的夜。但郭紹的內心一點都不寧靜。

他翻閱了各種文章和圖紙,在自己的本子重新歸納信息。古人其實經驗豐富也很有智慧,但是思維模式不一樣,他們不會用樹形的歸納總結方法(如報表一類的書寫辦法),各種情報看起來十分凌亂。

郭紹的手指沿着地圖上一條蜿蜒的線條慢慢摸索到了兩個模糊的字跡上:夔州。

如果此時旁邊有人,一定能被他的眼神感動,他的目光如此專注,似乎帶着某種愛戀的神情,溫柔中夾帶隱忍的欲|望。江山真的能讓人沉迷,如果當人能感覺到它們被掌握在自己手裡時。

哪怕是個現代人,也會恢復到遠古的本能狀態,一個男人的原始本能……就好像一個領主,渴望自己的地盤,在那裡他說了算,想改變什麼、想創造什麼都全憑自己的願望,想在那裡實現自己的思想、嘗試、意志以及夢想。當年郭紹最簡單的夢想裡“有一個屬於自己的地方”,就包含了這種欲|望,自己的地方能給予他最基本的尊嚴、安全。

郭紹打了個哈欠,丟下手裡的圖,目光又停留到放在旁邊的腰飾上。

他忍不住拿起來摩挲,心裡想起了符金盞。這腰飾有些舊了,洗過多次,上面的一針一線仍舊歪歪斜斜。郭紹用手指摸着上面的針腳,彷彿看到了符金盞一個人偷偷刺繡的場面。

他提起筆寫了一些東西,把此時的心情描述一番。郭紹沒有古人那麼婉約含蓄,他有什麼感受會說出來,而不是藏着裝深沉。

“我能想到你讀到這裡的樣子,會抿一抿嘴脣暗道:能給你繡就不錯了,還嫌棄手藝不好,我也沒嫌你字寫得不好。但你接着應該會用手輕輕撫一下耳際的髮梢,那是你經常做的動作,也許臉頰還會露出一絲紅暈。你的這另一面模樣

,也許只有我纔有幸看到……”

“攻蜀之戰馬上就要開始,此戰事關重要,爲了能穩定大周局面,我不想讓你失望。”

郭紹胡亂寫了密密麻麻的一張蠅頭小楷。尋思一番,這封信根本送不出去,如果派人送到宮廷,似乎不太|安穩,萬一被別人看到了是沒事自找麻煩。當下只好收了起來,變成一封無法送出去的自娛自樂的文字。

……

成都府,戰爭的訊息再次傳來。興州、青泥嶺等處再度急報遭到周軍大舉進攻;東面夔州急報,荊南國投降,周朝大軍已經進佔江陵。

這次不像是嚇唬人,兩路一起來,動靜那麼大。

孟昶被一嚇,在花叢中流連忘返的雅興再次被打攪,急忙召集大臣商議對策。朝堂上一如既往,衆臣一呆在一起就開始吵。

有大臣質問王昭遠:“去年底王副使不是說,郭鐵匠胸無大志?現在兩路大舉入寇,所圖十分明顯,你怎麼說?”

王昭遠道:“你什麼意思,又要勸陛下放棄尊號?周軍已經動兵了,現在放棄尊號也沒用!”

“休得胡扯什麼尊號,老夫現在是問你,你號稱周軍已被拒之國門之外、高枕無憂是何意?”那大臣咄咄逼人。

宰相李昊見王昭遠臉色尷尬,只覺得出了一口惡氣,但李昊不敢對王昭遠落井下石、幫着指責他,不然一會兒又要扯到李昊家中富可敵國養了無數歌妓、還寫過降表那茬上。

王昭遠紅着臉道:“輕舉妄動對我大蜀用兵,就是胸有大志了嗎!周廷是被逼無奈,小皇帝母子靠一個郭鐵匠沒法穩住局面、威望不足,所以急需大功震懾四方,否則就是坐以待斃,這才狗急跳牆孤注一擲動兵戈……出兵就能拿我大蜀怎樣?咱們且看着,周軍勞師動衆無功而返,怎麼收場!去年的青泥嶺之戰就是例子,他們連一個青泥嶺都沒法突破,能攻下北路劍門、東路三峽這等天險?

周朝此戰後必內亂,陛下宜整軍備戰,在恰當時機出川。”

大將李廷珪說道:“得先守住兩面要地再說,王副使既然口若懸河,且在陛下面前拿出一個方略,

該如何防守?北路和東路重點守何處?”

王昭遠踱了兩步,若有沉思在胸,一時不言。

李昊說道:“周軍東路是殿前都點檢郭紹親率大軍,殿前司一向是周軍最精銳的人馬。臣以爲我國兵戰力不如周軍,宜以數倍的人數優勢才能彌補弱勢;應集中主力在東面,先死守三峽、夔州,再聚重兵於東川阻擋東路軍。而北路周軍是偏師,主要是鎮兵,即便突破了巴山、孤軍深入到綿州,我國也可以禁軍就近馳援。”

王昭遠冷笑道:“李丞相說得好,不在巴山劍門險地設兵嚴防,卻要放周軍到西川平原上野戰?”

李昊道:“王副使若有高見,說來聽聽。”

王昭遠似乎想出了辦法,此時已十分從容,淡定道:“八個字可破周朝軍隊。”

孟昶好奇心被誘起,急問:“哪八字?”

“處處防守,出奇制勝。”王昭遠長身拜道,“援軍分兩路,分別倚靠地勢層層防守,將周軍拒之國門之外!東川何須重兵?高彥儔不是在夔州,陛下再發一支人馬增援,有長江三峽天險和夔州堅城,拒敵足也。蜀地在防守時就靠地利,應該分兵在各處險要節節抵抗,呆周軍水土不服兵馬疲敝,再出兵一舉將其擊潰!”

孟昶沉吟片刻,覺得李昊的說法很不靠譜,居然要削弱北路、敞開離成都最近的綿州(綿陽)……綿州一失,成都直接被兵臨城下;相比之下,東川還隔得更遠,沿路還有許多重鎮。孟昶實在沒看出李昊之策的高明之處,他便說道:“朕以爲王副使的計策更穩靠,應依靠地利在險地防守。但我軍不能輕舉妄動,拿要地當兒戲冒險。”

王昭遠拜道:“陛下,守城也有抓住機會出城襲擾的做法,一味死守也非上策。時不時滅掉敵軍一股人馬,消弱其實力,等防守時就更輕鬆;攻守互爲長短也。”

李昊急勸道:“陛下萬勿聽信王副使偏言!山河再險,也要用兵才能一戰,分兵乃大忌;何況節節抵抗,不斷戰敗會影響全軍士氣,得不償失。”

孟昶一時間拿不到注意,沒一會兒朝堂上又吵了起來。

(本章完)

第六十五章 不辭而別第九百零三章 月光第二百三十五章 興亡彈指間第七百八十七章 拆臺第二百二十八章 最後的煎熬第十二章 武訖鎮(2)第六百六十八章 荒嶺之狼第五百四十五章 厲兵秣馬第一百九十一章 再抱一次第一百五十七章 血光之災第七百六十七章 白高大第五百一十章 不變的宮廷第七百五十七章 原來是真的第六百二十章 天助主公第四百零七章 項莊舞劍(2)第三百五十三章 前面風景更好第七百章 涿州之急第五百六十三章 再聚晉陽(3)第五十七章 非等閒之輩第七百九十四章 日出處天子第五百一十九章 朦朧燈火第二百三十三章 戰神第七百三十七章 稀世珍寶第一百六十二章 董瓦匠第二百二十四章 短促低沉的話第二百八十一章 無奈的假戲第五百一十二章 端慈第二百四十七章 跑哪裡去第五百二十七章 銅罄之音第八百四十四章 命運之手第七百九十章 哭窮第八百二十六章 小窗之光第二百四十四章 包袱拿好第二百一十七章 北國彩面第三百四十五章 八字破陣第四百六十一章 京口之役(4)第四百一十九章 恨相識太晚第二百九十九章 如虎添翼第三百九十一章 梅花圖第二百二十二章 只是什麼都不願做第二百零八章 一看就不是好人第五百六十七章 再聚晉陽(7)第七百四十八章 胸懷大志第四百二十六章 衣裳第五百二十六章 講理的魏仁溥第一百三十六章 廉頗老矣第五百四十六章 撥霧雲開第四百四十章 江寧風雲第七百八十四章 博弈第三百三十六章 雪中沉寂的野心第二百九十七章 還給我了第九百一十章 回溯之門第四百三十六章 采石之役(5)第三十九章 佛曰第四百五十三章 犧牲(7)第三百三十七章 我懂第六百六十五章 初見第五百三十七章 震耳欲聾第一百二十章 甜又鹹第八百零四章 國泰民安第五百二十三章 烹小鮮第四百五十九章 京口之役(2)第二百三十六章 箭在弦上第五百六十四章 再聚晉陽(4)第二十三章 指揮使太小第三百六十三章 職業武夫第三百一十五章 長得很像第五百七十八章 救民於水火第一百零八章 壽州(4)第七百八十章 初春的寒意第三百九十八章 殉葬第三百二十九章 蜀國焉有名將第六百零四章 簡單的事第五百六十二章 再聚晉陽(2)第八百九十五章 無聲的掙扎第二百三十一章 富貴險中求第七百四十二章 春暖花開第七百三十五章 如鳥之翼第七百六十章 饑荒論第六百四十一章 家眷老小第三百二十五章 欲加之罪第七百九十章 哭窮第六百三十章 食不甘味第四百八十九章 紫微星之下第三百零五章 粗劣的腰飾第二百六十章 垂簾聽政第六百七十二章 箭下留人第七百六十八章 人主替天行道第六百五十八章 初學乍會第九百零二章 衆望所歸第三百五十五章 狹路相逢第三百零三章 老奸巨猾第五十章 鋪牀疊被第七百七十八章 無定河之役(3)第六百九十一章 貓鼠之戲第六百零七章 宮帳第六百五十五章 衣錦還鄉第八章 高平(2)第五百七十五章 虎口(5)第八百三十八章 風暴雷雨
第六十五章 不辭而別第九百零三章 月光第二百三十五章 興亡彈指間第七百八十七章 拆臺第二百二十八章 最後的煎熬第十二章 武訖鎮(2)第六百六十八章 荒嶺之狼第五百四十五章 厲兵秣馬第一百九十一章 再抱一次第一百五十七章 血光之災第七百六十七章 白高大第五百一十章 不變的宮廷第七百五十七章 原來是真的第六百二十章 天助主公第四百零七章 項莊舞劍(2)第三百五十三章 前面風景更好第七百章 涿州之急第五百六十三章 再聚晉陽(3)第五十七章 非等閒之輩第七百九十四章 日出處天子第五百一十九章 朦朧燈火第二百三十三章 戰神第七百三十七章 稀世珍寶第一百六十二章 董瓦匠第二百二十四章 短促低沉的話第二百八十一章 無奈的假戲第五百一十二章 端慈第二百四十七章 跑哪裡去第五百二十七章 銅罄之音第八百四十四章 命運之手第七百九十章 哭窮第八百二十六章 小窗之光第二百四十四章 包袱拿好第二百一十七章 北國彩面第三百四十五章 八字破陣第四百六十一章 京口之役(4)第四百一十九章 恨相識太晚第二百九十九章 如虎添翼第三百九十一章 梅花圖第二百二十二章 只是什麼都不願做第二百零八章 一看就不是好人第五百六十七章 再聚晉陽(7)第七百四十八章 胸懷大志第四百二十六章 衣裳第五百二十六章 講理的魏仁溥第一百三十六章 廉頗老矣第五百四十六章 撥霧雲開第四百四十章 江寧風雲第七百八十四章 博弈第三百三十六章 雪中沉寂的野心第二百九十七章 還給我了第九百一十章 回溯之門第四百三十六章 采石之役(5)第三十九章 佛曰第四百五十三章 犧牲(7)第三百三十七章 我懂第六百六十五章 初見第五百三十七章 震耳欲聾第一百二十章 甜又鹹第八百零四章 國泰民安第五百二十三章 烹小鮮第四百五十九章 京口之役(2)第二百三十六章 箭在弦上第五百六十四章 再聚晉陽(4)第二十三章 指揮使太小第三百六十三章 職業武夫第三百一十五章 長得很像第五百七十八章 救民於水火第一百零八章 壽州(4)第七百八十章 初春的寒意第三百九十八章 殉葬第三百二十九章 蜀國焉有名將第六百零四章 簡單的事第五百六十二章 再聚晉陽(2)第八百九十五章 無聲的掙扎第二百三十一章 富貴險中求第七百四十二章 春暖花開第七百三十五章 如鳥之翼第七百六十章 饑荒論第六百四十一章 家眷老小第三百二十五章 欲加之罪第七百九十章 哭窮第六百三十章 食不甘味第四百八十九章 紫微星之下第三百零五章 粗劣的腰飾第二百六十章 垂簾聽政第六百七十二章 箭下留人第七百六十八章 人主替天行道第六百五十八章 初學乍會第九百零二章 衆望所歸第三百五十五章 狹路相逢第三百零三章 老奸巨猾第五十章 鋪牀疊被第七百七十八章 無定河之役(3)第六百九十一章 貓鼠之戲第六百零七章 宮帳第六百五十五章 衣錦還鄉第八章 高平(2)第五百七十五章 虎口(5)第八百三十八章 風暴雷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