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七十章 草木瘋長

大許始興元年、遼應歷十四年(耶律賢新年號將於明年初使用),時已至冬月底,正是寒冬臘月之時。不過等許軍到西北,可能已經是年底或明年初了。

遼國大將楊袞率先到達了夏州,立刻進王宮與李彝殷會面。

二人都不會說對方的語言,但都會慢慢地說漢話。於是兩邊合夥對付漢兒,卻只能用漢話交流才無須翻譯官。

楊袞以前深得耶律璟信任,耶律璟既死,他投靠了蕭思溫,蕭思溫也大度地接納了他。他是個看起來表情嚴肅、持重的中年人,較之中原人大多比較圓潤的面相,楊袞的臉有些狹長,鼻樑高。他戴着獸皮暖帽,護耳也是毛|茸茸的,走進王宮便與李彝殷相互鞠躬。

李彝殷馬上就道:“本王爲党項各族共認首領,願楊將軍約束部下,勿襲擾平夏之民。”

楊袞道:“公無憂也,只要保障遼軍所需糧秣,本將保證秋毫無犯。”他口氣一轉,又急着說道,“數日前本將得到北院樞密使蕭公急報,已察明許軍此番動用兵力七萬至八萬人,其中禁軍四五萬人……”

李彝殷聽罷臉上立刻露出懷疑的表情:“平夏與大遼聯手,許國大張旗鼓雷聲那麼大,一副要滅了党項的架勢,才用幾萬人進攻?”

楊袞也有些尷尬,因爲目前各部聯軍已經有十餘萬,又是在党項本地防守,實在少見進攻的一方兵力大約只有守軍一半的事。

楊袞道:“這是蕭公親自遣人送來的消息,應不會有錯。”

李彝殷問道:“許國的人馬尚在其國內,大遼如何得知許軍兵力?”

楊袞答道:“用奸細。以往大遼刺探東京,皆派斥候渡黃河打探,常被中原的巡檢抓獲;或以派使節,卻只能看到很少的狀況。後來大遼有司在上京查獲了幾個許國奸細,蕭公頗感震驚,許國人竟神不知鬼不覺深入草原到上京來了!一問方知,他們是僞裝成商人,利用契丹人貪利、勾結契丹人以掩藏身份。

蕭公依樣畫瓢,讓大遼奸細僞裝成商人,讓利於許國人。果然被許國人當作下金蛋的雞一般掩藏着。

不久前的東京大張旗鼓,在城郊聚集兵馬、校檢人馬,持續半月之久。蕭公派的人多次打探,賄賂官吏,好不容易得到了這個消息。”

李彝殷仍舊不太信。

楊袞也不敢確定消息是否準備,畢竟經過的周折太多。他便建議李彝殷在東南部道路上安插奸細,等許軍靠近|平夏時,再實地刺探。

楊袞說罷,恍然想起了什麼,便從懷裡掏出一封書信來,交給李彝殷:“蕭公親筆給李公寫的書信,殷切之辭盡在信中。”

李彝殷拿起來一看,全是漢文,用十分工整好看的小楷寫成,不想那大遼重臣蕭思溫竟也如此精通漢文……顯然李彝殷他們看不懂契丹文,最後還是漢文最方便,就算放一千年的文字都能辨認如常。

然而蕭思溫的文采在這裡並沒有什麼卵用,因爲李彝殷文化有限

,實在看得是一頭霧水。他的神色有點尷尬,畢竟自身是党項人最高的首領,不願意展示自己胸無點墨,便道:“承蒙蕭公親筆,我定當沐浴更衣,靜心細讀。”

他心裡琢磨着,回頭找個人幫忙。一瞬間又不經意想起了女兒李月姬,月姬比他讀書多,肯定看得懂的。

李彝殷微妙的表情變化,被楊袞看在了眼裡。楊袞便主動說道:“蕭公交代末將,定要竭盡全力與將軍同仇敵愾,絕不會隔岸觀火……”

李彝殷若有所思地點點頭。

……楊袞不動聲色道:“李將軍切勿懷疑遼軍誠意。蕭公言,而今天下多年風調雨順,如草木逢甘霖,將是伸展瘋長之時;薩滿祭司夜觀天象,悟神靈指示,祭司也預言,今後百年都將興榮。莊稼豐收、牛羊肥壯,人口必將興旺……”

李彝殷聽罷瞪着眼,不知可否。什麼祭司預見百年之後的事兒,他只覺得是大忽悠,完全不信。何況那薩滿教似乎會崇拜祖先,那是契丹人的祖先,關党項人屁事?

但他沒有提出任何質疑,只是悶着不吭聲……西北教派繁多,有信佛的、喇嘛佛的、摩尼教的、拜火教的等等,若是非要對別人信奉的東西爭個輸贏,那大傢什麼都不用談了,先爭出神靈真假來再說。

楊袞似乎是個薩滿教的信奉者,說起來津津有味,“人口興旺乃興盛之基,此時乃各國各族壯大的時機。許國漢兒人多勢衆,據有中原廣袤膏腴之地,而今野心勃勃,它將是所有部族的威脅。我們理應結盟起來,不能讓郭鐵匠極其羣臣嚐到擴張的甜頭……”

李彝殷聽到後面的話,這才頻頻點頭,不管怎樣,遼軍只要真心實意幫老子就行了!

至於其它的,都是廢話!李彝殷頭髮已經花白,幾十歲的人了,豐富的閱歷讓他本身的信念越來越頑固,楊袞妄圖在別的觀念上說服他,顯然並不容易。

楊袞又叮囑道:“許軍火器攻城十分犀利,若是固守要地時,切要留心。野戰也很勇猛,不過也是常用戰陣之法。”

……

及至臘月中旬,李彝殷纔對遼國大臣蕭思溫的能耐刮目相看。

他的斥候已經打探清楚了洶洶而來的許軍兵力,不多不少,正是七萬人到八萬人之間!而這個消息,蕭思溫竟然在一個月前就搞清楚了!

大遼畢竟是北方草原,統攝從西到東大片土地各族部落的大國,果然非同等閒。

此時天氣已經冷得叫人連門都不想出,消息讓李彝殷打了一個機靈,精神了不少。

“只有七萬多人,分成前後兩股,兩股相隔數十里……”李彝殷忽然有點興奮。

前面只有四萬多主力?起先遼人傳來消息,他覺得很可笑,但現在自己人多番打探觀察,正好吻合,叫李彝殷不得不信。

光是遼軍援軍步騎就有兩萬,党項各部加起來兵力已近十萬!幽州之戰許軍靠人多而已,遼軍雖在幽州戰敗,但所有部落依舊不敢否

定其鐵騎戰力,援軍已經相當於此次許軍近半的兵力了……

這時下首的野辭忽然有些惱怒:“許國人也太看不起我們了,這是對我們的蔑視和羞辱!”

李彝殷沒明白這漢子爲啥生氣,“戰陣廝殺不是靠羞辱,你惱甚?”

野辭道:“許軍出動這麼點人馬,恐怕是隻在意遼軍援兵,將我們党項人視作無物!”

李彝殷沒好氣地看了他一眼,“不管怎樣,只要此戰擊敗許軍,便再也沒有人阻止党項人建立大白高國。”

這時沒藏道:“漢兒非蔑視我族,實乃迫於無奈。”

他看了一眼野辭道:“漢兒自東京來,走東南邊的道路,沿着黃河北上。橫山以南,溝壑縱橫、土地貧瘠,許國轄地人口稀疏,糧草要遠道送來。山高路遠,運送不便,就算是七八萬人馬,也夠許國朝廷折騰了。

這也是中原朝廷多年封賞寬容,想要拉攏我們的緣故。非不願,實不能拿我們怎樣。而党項人少地小,與中原爲敵也沒什麼好處。”

李彝殷聽罷沉吟道:“言之有理。聽說幽州之戰時中原動用大軍耗費糜大,可能現在用度不寬裕,因此纔有這般局面。”

李彝殷也尋思了很多理由,以便說服自己相信擺在眼前的事情。

野辭冷冷道:“既然中原朝廷無力,還如此撕開臉面,強行欺壓羞辱我們?”

李彝殷心裡已經很高興激動了,但他覺得自己應該沉住氣,所以顯得比較冷靜,“一動兵戈,非此一次,此戰之後,以後怕是烽火不息。”

他的言下之意,許軍這次進攻討伐,可能只是一次試探。最難的事還在後面,可能許國會憑藉底子厚實,與黨項長期消耗。

不過李彝殷還是忍不住示意道,“許軍此次乃御駕親征,皇帝也在軍中……”

野辭立刻鞠躬道:“請我部打前陣,將那皇帝捉了來,替月姬郡主雪恥!”

李彝殷道:“甚好。就算沒捉住皇帝,擊敗了皇帝親軍,今後党項人的地位也不可同日而語!”

李彝殷當即召集諸部商議應對之策。探明許國軍隊正沿着黃河北上,大夥兒都猜測,他們可能會沿着較大的河流行軍,一則不容易迷路,二則完全可以保障大軍水源……那麼便是從黃河進入無定河,先攻綏州,進而突破橫山地區。

平夏之地北面主要是草原牧地,橫山地區是農業耕地,他們能從橫山地區得到大量補給;所以不能放棄橫山之地,讓許國先把那片土地站穩了。

綏州時橫山東南部地區的一箇中心,許軍若攻佔此地,可以變成一個後方大營;而進展綏州之前,有很遠的一段路沒有任何重鎮和物資聚斂之處。聯軍出綏州尋機作戰,不利於許軍。

最主要的原因,此時各路人馬士氣十分高漲,都盼着去教訓堂堂中原皇帝,個個躍躍欲試……畢竟皇帝身邊的兵馬不算多!

.........

(本章完)

第一百一十章 名聞全軍第三百六十章 蜜蜂蟄人第四百六十三章 京口之役(6)第四百七十七章 事無兩樣第八百七十七章 認錯第七百三十章 祭祀第三十三章 你們都不是人第五百九十四章 宣仁功德閣第九百一十一章 風景第四十七章 朦朧的飛花第一百三十三章 雪花第九百零四章 自古不變第五百五十章 伏擊(2)第七百二十八章 有辱斯文第五百二十章 舞的想象第八百七十四章 泥潭第九十七章 很厲害的樣子第五百四十三章 皇后相第四百七十一章 江寧(2)第二百七十九章 惡魔第八百六十六章 哪來的滾哪去第六百六十九章 趕集第二百六十章 垂簾聽政第四十二章 走光第一百五十七章 血光之災第五百四十九章 伏擊(1)第八百一十章 兵力不足第八百三十一章 螻蟻第一章 衛國夫人、紹哥兒及玉蓮(1)第九十四章 折陽壽第二百二十九章 悽風慘雨第二百一十二章 雲裡霧裡第五百四十五章 厲兵秣馬第四百九十九章 一段距離第一百一十章 名聞全軍第四百七十三章 殺個痛快第六百零二章 征伐第一百八十一章 秘事第六百二十四章 有多少事可以胡來第八百一十八章 最後一夜第八十章 廂都指揮使第四百四十章 江寧風雲第二百九十五章 迷茫與紛亂第六十三章 無法停止難受第一百六十章 活口第八百一十二章 綻放的夜色第一百二十三章 劊子手第一百二十一章 一唱一和第五百七十七章 驚懼之城第六百四十四章 精貴第七百五十九章 一曲廣陵散第七百八十三章 君無戲言第七十一章 落花與流水第五十七章 非等閒之輩第二百零一章 控弦百萬第七百三十二章 五世之澤第七百八十二章 風起北方第九十四章 折陽壽第七百八十二章 風起北方第五十章 鋪牀疊被第二百七十九章 惡魔第三百八十三章 蜂蝶第七百七十四章 欲拒還迎第三百九十九章 狂奔的金盞第四章 衛國夫人、紹哥兒及玉蓮(4)第五百九十一章 左攸獻圖第八百四十章 夏日暴雨第四百一十八章 只要穩一點第六百八十七章 血火紅顏第四百一十一章 拍馬腳第六百七十六章 草蒿第四百一十章 敵人第五百六十六章 再聚晉陽(6)第三百二十二章 跨國商人第四百六十章 京口之役(3)第二百零一章 控弦百萬第五百三十三章 一入宮廷深似海第六百七十四章 裝甲軍第四百三十二章 采石之役(1)第二百二十五章 尚可醫治第二十九章 黃蓮第一百九十一章 再抱一次第四百一十五章 只可經營不可強迫第三百六十六章 夔州(1)第二百一十七章 北國彩面第二百四十九章 帝王的陰影第七百一十三章 草原之虎第八百一十七章 有序之力第七百六十七章 白高大第九百章 羊全席第二百九十五章 迷茫與紛亂第八百九十八章 萬勝王第四百一十七章 滿意爲止第三章 衛國夫人、紹哥兒及玉蓮(3)第七百八十六章 不會有盡頭第六百四十三章 香油第八百二十四章 盛世太平第七百一十章 磨損痕跡第七百八十八章 雷霆之勢第六百九四章 可記得醉紅樓
第一百一十章 名聞全軍第三百六十章 蜜蜂蟄人第四百六十三章 京口之役(6)第四百七十七章 事無兩樣第八百七十七章 認錯第七百三十章 祭祀第三十三章 你們都不是人第五百九十四章 宣仁功德閣第九百一十一章 風景第四十七章 朦朧的飛花第一百三十三章 雪花第九百零四章 自古不變第五百五十章 伏擊(2)第七百二十八章 有辱斯文第五百二十章 舞的想象第八百七十四章 泥潭第九十七章 很厲害的樣子第五百四十三章 皇后相第四百七十一章 江寧(2)第二百七十九章 惡魔第八百六十六章 哪來的滾哪去第六百六十九章 趕集第二百六十章 垂簾聽政第四十二章 走光第一百五十七章 血光之災第五百四十九章 伏擊(1)第八百一十章 兵力不足第八百三十一章 螻蟻第一章 衛國夫人、紹哥兒及玉蓮(1)第九十四章 折陽壽第二百二十九章 悽風慘雨第二百一十二章 雲裡霧裡第五百四十五章 厲兵秣馬第四百九十九章 一段距離第一百一十章 名聞全軍第四百七十三章 殺個痛快第六百零二章 征伐第一百八十一章 秘事第六百二十四章 有多少事可以胡來第八百一十八章 最後一夜第八十章 廂都指揮使第四百四十章 江寧風雲第二百九十五章 迷茫與紛亂第六十三章 無法停止難受第一百六十章 活口第八百一十二章 綻放的夜色第一百二十三章 劊子手第一百二十一章 一唱一和第五百七十七章 驚懼之城第六百四十四章 精貴第七百五十九章 一曲廣陵散第七百八十三章 君無戲言第七十一章 落花與流水第五十七章 非等閒之輩第二百零一章 控弦百萬第七百三十二章 五世之澤第七百八十二章 風起北方第九十四章 折陽壽第七百八十二章 風起北方第五十章 鋪牀疊被第二百七十九章 惡魔第三百八十三章 蜂蝶第七百七十四章 欲拒還迎第三百九十九章 狂奔的金盞第四章 衛國夫人、紹哥兒及玉蓮(4)第五百九十一章 左攸獻圖第八百四十章 夏日暴雨第四百一十八章 只要穩一點第六百八十七章 血火紅顏第四百一十一章 拍馬腳第六百七十六章 草蒿第四百一十章 敵人第五百六十六章 再聚晉陽(6)第三百二十二章 跨國商人第四百六十章 京口之役(3)第二百零一章 控弦百萬第五百三十三章 一入宮廷深似海第六百七十四章 裝甲軍第四百三十二章 采石之役(1)第二百二十五章 尚可醫治第二十九章 黃蓮第一百九十一章 再抱一次第四百一十五章 只可經營不可強迫第三百六十六章 夔州(1)第二百一十七章 北國彩面第二百四十九章 帝王的陰影第七百一十三章 草原之虎第八百一十七章 有序之力第七百六十七章 白高大第九百章 羊全席第二百九十五章 迷茫與紛亂第八百九十八章 萬勝王第四百一十七章 滿意爲止第三章 衛國夫人、紹哥兒及玉蓮(3)第七百八十六章 不會有盡頭第六百四十三章 香油第八百二十四章 盛世太平第七百一十章 磨損痕跡第七百八十八章 雷霆之勢第六百九四章 可記得醉紅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