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送到嘴邊的兗州

“劉岱告急?”

郭嘉這一句話還沒說完,劉軒就知道平靜了大半年接近一年的日子到此終結了!

因爲劉岱告急就表示出了幾個信息:劉岱將放棄自己的諸侯身份,從新將兗州的統治權交回到了朝廷的手中——這是好事,同時也是大事,若非如此,朝廷也不會用加急信件送到劉軒手上。

同時,劉岱告急也證明太平道黃巾賊軍的戰鬥力超出了朝廷的預計,不但佔下了豫州大部,甚至還佔領了徐州西部大片領地,如今又將手伸向了兗州,要是讓黃巾賊成功,那麼黃河以南將再沒有可以制住太平道的勢力。

更重要的是,太平道黃巾軍就可以依靠黃河來佈置防線,抽出更多的人手對付陶謙,而陶謙一旦滅亡,揚州牧孫策以及南陽太守袁術無論哪一方都無法憑藉一家之力抵擋的住黃巾軍。

可以說,關東局勢已經進入了一個相當緊張的階段當中,否則劉岱不會主動向朝廷求援——他雖然是漢室宗親,但終究比不上坐鎮一州之地當個土皇帝來的爽,眼下也是沒有辦法了,若是被黃巾軍佔領了整個兗州,那麼他連求援都可以省了,只能一死了之。

“黃巾軍進攻兗州……”

劉軒一邊往長安趕一邊摸着下巴思索,同行的還有郭嘉以及荀攸,黃忠以及鍾繇也被劉軒給叫了來,一併坐在這大車上。

這輛車原本是用來裝載物資的,如今距離長安已經不遠,就不需要再帶那麼多東西,所有有幾輛車就空了出來,劉軒將衆人叫到了這車上一邊不耽誤趕路,一邊與這幾個親信之人討論起了當前的局勢。

幾個人中,以戶部尚書荀攸地位最高,所以幾個人都將目光放在了荀攸身上,想看看這位戶部尚書怎麼說。

荀攸雖然善於政事,但並非不通軍略,這時候的文人所學都很廣博,各方各面都要懂得,尤其是要成爲出色的頂尖人物,那得上馬能管軍,下馬能管民,擡頭就可知曉天機才行。

典型例子就是諸葛亮了,未來的蜀漢丞相可真是天文地理、民政軍事無所不通,也許唯一欠缺的就是戰術指揮方面了。

而在演義中作爲諸葛亮死對頭的司馬懿也精通軍政,同時對於天文星象頗爲擅長——未來的東吳大都督陸遜還懂得望氣之法,一瞧就知道對面那山林裡殺氣瀰漫,必有伏兵在內。

這些例子都證明了這時候的頂尖人才都是那種博學多才之輩,荀攸懂得軍事也不是什麼奇怪的事情。

“微臣以爲,劉刺史這次主動向朝廷求援,也是朝廷的一個機會。”

“哦?”劉軒點了點頭:“詳細說說!”

“陛下雖然制訂了先取西北,安定發展然後坐看關東羣雄內鬥,等時機成熟後再出關收復各州的計劃,但畢竟計劃要根據情況適時變化,眼下就是一個極好的收復關東州郡的機會,若能因此將朝廷勢力延伸到關東去,那麼以後再對付其餘諸侯也更方便一些。”

隨手指了指擺在衆人中間的地圖——因爲大車空間有限,衆人坐的都很近,那地圖展開後衆人之間就沒了旁的空間了。

“從關東入關西有幾條路,從河西渡河進河東,然後從幷州攻幽州或者冀州!”荀攸瞧了瞧劉軒:“依照陛下的意思,這也是原本的計劃之一吧?”

取關東諸郡的話,幷州肯定是個關鍵所在,若能佔領幷州,那麼也可以避免在黃河兩岸進行拉鋸對峙的情況發生,儘早的解決河北地區。說白了就是可以更輕易的收拾掉袁紹,原本的官渡之戰中曹操和袁紹隔着黃河對峙,就是因爲河北四州都入了袁紹之手。

“不過袁紹必然不會坐視這種情況的發生,如今他已經佔據了冀州和青州,與幽州公孫瓚對峙當中,他只要頂住公孫瓚不叫其南下,大可以分出餘力先去將幷州佔下!而朝廷方面,卻沒有太多應對的兵力。”

倒不是說朝廷這邊沒有兵馬打下幷州,關鍵還在一個佔領的問題,劉軒一直在整頓禁軍兵馬,導致禁軍士兵重質不重量,如今佈防西北各處還算夠用,若是在打下幷州,就真的沒有兵馬駐防了——這些地方關鍵緊要,只靠郡國兵劉軒是不放心的。

偏偏幷州又是四戰之地,必定需要大量兵馬。

“可是兗州也一樣四戰之地!”

鍾繇一直沒出聲,此時開口詢問了起來。在他看來,兗州的局勢怕是比並州還糟糕,若佔據兗州,估計消耗的兵馬也不少。

“不同,兗州有劉岱手下現成的兵馬,雖然戰力不比禁軍,但我們可以就近整編,而幷州現在幾乎是無主之地,盜匪橫行,不但不能就地補充兵卒,還需要浪費更多的兵士去征剿匪寇!”

幷州那地方,最著名的莫過於黑山賊,這也是黃巾軍餘部,但是因爲位置有點尷尬,這一次黃巾軍復起張燕似乎並沒有響應——說不上他是什麼想法,也許是想要在幷州等待時機然後與黃巾軍匯合,這樣的話太平道大軍北上攻打兗州也說的通了。

或者乾脆就是不想屈居人下,始終覺得自己獨鎮一方來的逍遙快活,所以根本就不想繼續和黃巾軍攪合到一起去。

“同時,兗州雖然四戰之地,但是北靠黃河,完全可以依憑黃河佈置防線,將主要兵力佈置在東南對付太平道賊軍。”

東面和南面暫時都不需要費神,畢竟這些諸侯名義上還是聽從朝廷的,若是主動來攻那就等於徹底撕破臉了,衆矢之的的感覺可不那麼好做,沒有什麼人會在這個時候做這種事情。

就算是袁術這種野心勃勃之輩,也得挑選朝廷無暇顧及他的時候再去做一些小動作,如今朝廷大軍開進關東,就佈陣在自己左近,想來他也不會在這時候鬧什麼幺蛾子出來。

“這樣的話,估計那袁術就不會稱帝了!”

劉軒摸了摸下巴,突然得出了這麼一個結論,若是這樣的話袁家的聲望就不會因爲袁術的一次莽撞行爲而失去。

“不過,也沒什麼大不了的!”

荀攸不曉得劉軒心中所想,只是繼續說着:“何況,劉岱如今主動將兗州送上門,若朝廷不取,乃是自絕於天下!”

的確,諸侯都已經主動將自己的領地送上門了,朝廷要是不敢收下未免太過讓人瞧不起了?那朝廷還有什麼威望可言?

甚至還會被人認爲是朝廷怕了太平道,所以纔不敢要兗州這個燙手山芋,但是你朝廷怕了,卻叫各地諸侯與太平道拼死拼活?

誰也不是傻子,等到那種情況一發生,太平道將不會再是衆人的死敵,反而是朝廷讓諸侯們更加提防,甚至與太平道達成什麼同盟協議也不是稀罕事情——那時候衆多諸侯雖然還沒反,卻真正的和朝廷翻臉。

朝廷再想收回關東諸郡,要碰上的難度比現在要大上數倍。

因此無論從哪一方面來看,兗州都必須收下。

“欲掌控兗州,還有個問題就是司州。”

黃忠一直不出聲,但是一開口就是關鍵。他是真正的將領,關注的問題更偏重於軍事方面:“司州若不能真正掌控在手,那麼兗州就是一塊飛地,根本無法妥善的治理,軍事上也受到諸多掣肘。”

鍾繇想了想:“司州現在是由孔融孔文舉坐鎮,此人一心忠於朝廷,想來問題不大。”

孔融爲河南太守,但司州轄地並不多,就幾個郡罷了,基本都圍着河南郡,孔融雖然名義上只是河南太守,實際上他還監管着周遭幾個郡。

只要孔融主動讓出司州控制權,朝廷掌控司州也就不是什麼問題了。方法也不是沒有,孔融當世大儒,而且地方上也頗有政績,調進朝廷中來也是合情合理。

“這樣的話,需要浪費的時間需要不少,可兗州局勢一日差過一日,最起碼得先讓大將前往坐鎮,頂住太平道賊軍的攻勢。”

黃忠指了指兗州與豫州交界的地區:“若不然等朝廷解決了司州的事情,兗州也落入賊手了。”

荀攸點了點頭,對黃忠的話很是贊同。

劉軒則在腦袋裡思索應該派何人領軍了,兗州位於中原,地勢開闊利於騎兵發揮,也許虎豹騎是時候登場了?

“公達覺得,以孟德統軍,如何?”

荀攸點了點頭,如今朝廷中的幾個統兵大將,能夠信賴的也就是那麼幾個。相比起呂布,曹操無疑更適合這種孤軍在外的作戰,因爲這一場戰更考量統帥的戰略眼光,呂布戰術指揮和個人勇武自然沒的說,偏偏戰略眼光差了那麼點,這一戰就不適合讓他統兵了。

“孟德統兵,有虎豹騎輔佐,雖然是孤軍在外,想來太平賊軍也奈何其不得,這樣我們也有時間處理司州的雜事!”

幾句話間就定了下來,見到皇帝有了主意衆人也就不再開口,倒是黃忠主動請戰:“陛下,此戰請着末將同行,末將願爲先鋒!”

劉軒呵呵笑了笑,沒有直接答應:“漢升也不必着急,早晚有你一展拳腳的機會!”卻是劉軒心中覺得黃忠還需要修煉一些時日,這一戰並不適合出陣。

至於先鋒將?劉軒早屬意關羽和張飛這對兄弟。

第37章 驚變第46章 平西第156章 襄陽城下第43章 兵事整編第79章 戰道第3章 爲了情報第16章 三國之勢?第42章 想做事,要有糧!第66章 中護軍第75章 效忠第38章 長生第26章 公主的選擇第102章 提親?第70章 雪洗北魏都城第36章 去其一臂第5章 吾若爲皇,如何?第69章 尉遲與呼延第77章 朝堂變換伊始第23章 入口第112章 兩個選擇第59章 井底之蛙第12章 呵斥第46章 李肅的安排第84章 禰衡第33章 殺了便是!第115章 官渡之戰?第95章 三公六部九卿第161章 斷了他這份念想第47章 南華第15章 攔路第33章 拉攏史道人第8章 帝國的情況第77章 朝堂變換伊始第73章 文官的心思第71章 遠征軍第7章 好處第44章 該揍還是要揍第20章 兩家火併第35章 何太后與弘農王第5章 疑惑第32章 箭囊第47章 貂貴人第43章 根基第32章 箭囊第15章 攔路第39章 西北糧倉第33章 拉攏史道人第83章 劉備的龍氣第8章 大漢的軍力第89章 天威第154章 信任?第34章 煉器司第13章 包庇?第160章 資源儲備?第3章 機會第137章 送上門第81章 夏侯惇第87章 西北第3章 目光要廣闊長遠第64章 雒陽令第86章 會和第2章 殺雞儆猴第7章 民生第87章 加快腳步第106章 幾年下來的成果第50章 初戰第65章 封賞第94章 黃龍天翔第69章 尉遲與呼延第78章 燃燒第49章 先發制人第129章 太逆天了!第145章 爵位改革第34章 混入孫家?第71章 南華的圖謀第32章 箭囊第9章 鎖定目標第89章 條頓騎士第38章 依法處置第83章 曹植第51章 擊潰第69章 荀彧的能力第4章 柳雲第5章 倚天第29章 把文若留住!第105章 黃承彥第97章 伏擊第157章 馬中赤兔第42章 好日子第43章 兵事整編第27章 南蠻第一美女第66章 亡靈先鋒呂第53章 大戰之前第23章 公主的婚事第110章 運氣第99章 斬顏良第73章 些許變化第50章 白虎第171章 漢室江山第81章 天文課
第37章 驚變第46章 平西第156章 襄陽城下第43章 兵事整編第79章 戰道第3章 爲了情報第16章 三國之勢?第42章 想做事,要有糧!第66章 中護軍第75章 效忠第38章 長生第26章 公主的選擇第102章 提親?第70章 雪洗北魏都城第36章 去其一臂第5章 吾若爲皇,如何?第69章 尉遲與呼延第77章 朝堂變換伊始第23章 入口第112章 兩個選擇第59章 井底之蛙第12章 呵斥第46章 李肅的安排第84章 禰衡第33章 殺了便是!第115章 官渡之戰?第95章 三公六部九卿第161章 斷了他這份念想第47章 南華第15章 攔路第33章 拉攏史道人第8章 帝國的情況第77章 朝堂變換伊始第73章 文官的心思第71章 遠征軍第7章 好處第44章 該揍還是要揍第20章 兩家火併第35章 何太后與弘農王第5章 疑惑第32章 箭囊第47章 貂貴人第43章 根基第32章 箭囊第15章 攔路第39章 西北糧倉第33章 拉攏史道人第83章 劉備的龍氣第8章 大漢的軍力第89章 天威第154章 信任?第34章 煉器司第13章 包庇?第160章 資源儲備?第3章 機會第137章 送上門第81章 夏侯惇第87章 西北第3章 目光要廣闊長遠第64章 雒陽令第86章 會和第2章 殺雞儆猴第7章 民生第87章 加快腳步第106章 幾年下來的成果第50章 初戰第65章 封賞第94章 黃龍天翔第69章 尉遲與呼延第78章 燃燒第49章 先發制人第129章 太逆天了!第145章 爵位改革第34章 混入孫家?第71章 南華的圖謀第32章 箭囊第9章 鎖定目標第89章 條頓騎士第38章 依法處置第83章 曹植第51章 擊潰第69章 荀彧的能力第4章 柳雲第5章 倚天第29章 把文若留住!第105章 黃承彥第97章 伏擊第157章 馬中赤兔第42章 好日子第43章 兵事整編第27章 南蠻第一美女第66章 亡靈先鋒呂第53章 大戰之前第23章 公主的婚事第110章 運氣第99章 斬顏良第73章 些許變化第50章 白虎第171章 漢室江山第81章 天文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