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三章 對決大遼

北漢的投降,宣佈後周已經基本完成了北方的統一,無論如何,這都是一個值得稱頌的豐功偉績,接下來自然就是論功行賞了。

從發兵北漢到入主晉陽,符太后一共也不過用了一個多月的時間,除了捨身飼虎的柴美容公主以外,遠在河-北道阻擊契丹援軍的周瑜自然也是第一大功,與契丹耶律墶烈交戰七次,都取得了相當不俗的戰績,一時間軍中人人以戰神相稱。

這下,再也沒有人能否認周瑜武曲星下凡的事實了,同樣的,坐實了這位武曲星,自然也就坐實了小皇帝的聖主,這一仗的意義甚至早就超過了軍事意義,幾乎就是對小皇帝和太后天命的肯定。

沒說的,這樣的戰功就是誇上天也沒什麼不應該的,一股腦的加了一堆的榮譽頭銜,什麼將軍啊,大夫啊,除了三公三師不能給以外其他能給的都給了,甚至還隨手封了個雄州節度使。

只是接下來的劇情發展卻急轉直下,讓衆人無論如何也想不到。

事情的開端很正常,魏仁輔作爲文相,中書省老大,這打完了仗總要站出來說兩句不是,雖然符彥卿現在權傾朝野,但畢竟文武相互制衡,他這個管中書省的總不能去拍樞密院的馬屁,雖然誰都知道他比不上符彥卿,不過這該乾的事還是要乾的吧,雖然那是太后他親爹,但魏仁輔卻覺得,太后一定不希望自己去抱符彥卿的大腿,相反倆人時不時唱唱反調什麼的恐怕纔是太后喜聞樂見的。

抱着這個原則,平日裡基本上符彥卿反對的他魏仁輔就堅決擁護,嗯。。。雖然沒啥用。同樣,符彥卿支持的,他大半也統統反對,嗯。。。雖然更沒有啥用。不過政治麼,大家都明白是怎麼回事兒,符彥卿也樂意跟他打個配合,平日裡都挺默契的,但今天卻一不小心撞鐵板上了。

說起來也冤,這次出征雖然符太后御駕親征,但畢竟主帥卻是符彥卿,功高蓋主從來都是政治不穩的信號,魏仁輔這樣忠心的臣子,尤其還作爲文官領袖,自然要站出來打壓一下他的囂張氣焰,儘管符彥卿是太后的親爹,對此符太后自然也是贊成的,總之就是在歌功頌德的時候儘量淡化符彥卿地作用,突出符太后的作用之力,這都沒有問題,但奈何他好死不死地,最後卻提出趕緊回開_封,順便趁着咱們勝利跟契丹議個和,反正現在北漢已滅,他們就算趕過來也晚了。

就是這句話,捅了符太后的馬蜂窩,讓本來可以得到讚賞的一通演講變成了狠狠地一通責罵。

魏仁輔當然很委屈啊,說到底現在還是在軍中,行的是軍法,既然北漢已經打完,當然要趕緊回去啊,要知道部隊在外的每一天符彥卿的威望都是增長的,而且傾巢而出也很容易造成內部不穩,自己這個中書令也沒太大的用,沒法掣肘符彥卿,這仗纔打兩個月符彥卿都快大權獨攬了。

只是接下來符太后說的話,就讓他嚇着了:“如今契丹二十萬大軍犯我國土,魏愛卿你勸朕灰溜溜地滾回開-封然後和他們苟合?”

額。。。。。魏仁輔明顯是一臉懵逼的狀態。

只見符太后一拍桌子,“契丹欺朕太甚,如今周將軍既然打了個旗開得勝,引得耶律墶烈傾巢而出,那朕就讓他們:有!來!無!回!”

噗!

這下大家算是弄明白符太后發火的原因了,這是嫌打的不過癮,打算把耶律墶烈來個連鍋端啊,可是太后啊!!您知道您到底在說什麼嗎!!

看着魏仁輔憋得通紅的一張臉,明顯是想說什麼又生生強忍住的表情,後面偷看的秦浩都心疼他,如果他敢把話說出來,秦浩敢打包票,他要說的一定會是:太后啊,您到底知不知道,什麼是契丹啊!

契丹,或者也可以叫遼,原是鮮卑族的一支,唐朝時期一直對中原王朝比較謙卑,但自從武媚娘那個內政滿分軍事卻不及格的女人則天以後就成爲了漢人的主要對手之一。

直到耶律阿保機雄才大略,一統契丹八部,從此後契丹就一直以第一強者的姿態俯瞰東亞其他地區,無人可以與其爭鋒,縱觀華夏曆史,遼國的建立甚至可以算做草原民族政權形式的一個分水嶺,在此之前,不管是不可一世的匈奴,還是天下無敵的鮮卑,都遠遠沒法跟契丹相比,因爲它已經不再是單純的遊牧民族,攻打中原王朝的目的也不僅僅是爲了要搶劫,而是建立了一個半遊牧半農耕的文明,立下國策遼人治遼漢人治漢,漢人在遼國擁有和遼人相等的權利和平等的地位,有他的城邦,有他的皇宮,也有他的文明和制度,控弦百萬且國事穩定,鹽鐵充足經濟發達,加上天下無敵的契丹鐵騎,這是一個前所未有的龐然大物!遠比後周還要強大的龐然大物!

可是符太后卻不管,也不知是因爲初生牛犢不怕虎還是因爲信心的爆棚,符太后毅然決定,要和契丹正面開戰!

“太后!!不可啊!!契丹之強,遠勝北漢百倍,如今中原尚未安定,我大周國力尚且弱小,無論如何不能和契丹再正面開戰了啊!”

“可惡,先帝在世時也曾親征燕雲,契丹主力遠盾幽州城外不敢應戰,爲何如今他們自己送上了門,你們卻要委屈求和?”

這個。。。。如果符太后有讀心術的話,相信她一定可以從所有大臣們的心裡聽到同樣的一句話:廢話,您是先帝麼!

柴榮活着的時候就跟bug差不多,一生征戰怎麼打怎麼贏,豈是你一個從沒上過戰場的女流之輩可以相提並論的麼?再說,即使是柴榮攻打燕雲,也是正好挑了個契丹內部內亂沒有皇帝的時候,而如今契丹皇位穩妥的很,你又憑什麼認爲你有資格和契丹開戰?

於是乎,衆人紛紛力勸,核心思想只有一個:太后啊,我們打不過契丹啊,不能得罪他們啊。

符太后這個氣啊,倉冷一聲抽出了寶劍狠狠地就劈碎了前面的桌案,擲地有聲地說道:“朕意已決,必滅了耶律墶烈這一支大軍,天予不取反受其咎,如果遼國要跟朕開戰朕奉陪到底,再敢有異議着,形同此桌!”

第三百零五章 大賞第二百九十一章 小鋤頭揮啊第二百一十二章 東南事了第二百八十六章 天使第三十章 試用期的考驗第二百六十七章 再添強敵第一章 缺人才找獵頭第一百四十四章 陰鬼算計第二百六十一章 前世冤家的倆人第一百三十章 調教符太后(下)第六章 天道之力第九十九章 出發,去太原第一百五十五章 天道代理人(小小邊民盟主一加更)第一百零一章 大變第一百六十六章 不聽不聽,王八唸經第五十六章 勝天半子第一百九十一章 趙匡胤看宋史第一百六十四章 世界的打開方式不對第三百零九章 新客戶?舊相識!第五十章 夜話秦浩第三十六章 血肉磨坊第二百八十九章 雲哥出手第一百三十九章 心猿意馬第二百五十六章 雍丘城第四十二章 裝神弄鬼第二百七十三章 趙匡胤在南宋第一百二十七章 又見佛道第一百八十章 戰事結束第四十二章 裝神弄鬼第一百四十八章 初試攝心決第二百九十二章 臨時可汗第二十五章 亡國與亡天下第二十一章 節外生枝第一百零一章 大變第一百七十五章 周瑜=劉仁瞻?第九十二章 恭喜發財,金幣拿來第一百一十五章 四十載功名謀一醉第十一章 這突然而來的衝突第二百八十三章 府兵與募兵(下)第一百七十六章 反間與連環第一百一十六章 賈詡入職第一策第一百一十一章 天道吃屎去了?第二十六章 荀彧兇猛第二百八十三章 府兵與募兵(下)第一百七十章 君心 民心 軍心第一百一十一章 天道吃屎去了?第一百三十二章 臨朝稱朕第一百八十三章 大風起浮萍第一百九十八章 消失的趙匡胤第二百零二章 雄關如鐵第二百四十一章 出發,新的征程第二百九十八章 拉票第三十七章 秦浩的打算第七十章 菩薩第一百三十一章 靠山回朝第一百八十七章 義社十兄弟VS十三太保第九十四章 避風頭第九十四章 避風頭第一百八十九章 崇禎的決意第八十九章 系統的真相(上)第二百二十三章 慈不掌兵第一百五十一章 上中二策第一百三十七章 刀尖跳舞第九十九章 出發,去太原第六十七章 皇駕寺里老和尚第二百八十章 暴擊第一百八十三章 大風起浮萍第一百八十一章 秦浩升級了第二百四十九章 日月換新顏第二百八十八章 戰書第一百零五章 援軍(下)第一百三十五章 拜會趙府第一百章 不忠不孝之人第二百四十八章 太孫呢?第二百四十一章 出發,新的征程第二百一十三 航海時代等等我第二百四十六章 傳位第一百九十五章 西北大亂(上)第一百零五章 援軍(下)第二百三十九章 勝利之後(下)第七十三章 請叫我拆臺小王子第一百一十九章 受傷了?(上架第一更)第六十六章 姚廣孝第二百五十章 軍師第六十六章 姚廣孝第一百六十二章 天下第一獵頭李扶搖第一百三十二章 臨朝稱朕第一百九十二章 突兀出現的牛人第二百六十五章 鄭成功出戰第九十八章 劍出鞘,引龍嘯第一百九十四章 新白馬義從第三章 簽訂合同第一百五十七章 再遇難題第一百六十三章 友好條約?呸!第一百四十三章 不講究的趙匡胤第一百九十一章 趙匡胤看宋史第一百八十七章 義社十兄弟VS十三太保第十章 遼東巡撫第一百一十八章 趙子龍參上
第三百零五章 大賞第二百九十一章 小鋤頭揮啊第二百一十二章 東南事了第二百八十六章 天使第三十章 試用期的考驗第二百六十七章 再添強敵第一章 缺人才找獵頭第一百四十四章 陰鬼算計第二百六十一章 前世冤家的倆人第一百三十章 調教符太后(下)第六章 天道之力第九十九章 出發,去太原第一百五十五章 天道代理人(小小邊民盟主一加更)第一百零一章 大變第一百六十六章 不聽不聽,王八唸經第五十六章 勝天半子第一百九十一章 趙匡胤看宋史第一百六十四章 世界的打開方式不對第三百零九章 新客戶?舊相識!第五十章 夜話秦浩第三十六章 血肉磨坊第二百八十九章 雲哥出手第一百三十九章 心猿意馬第二百五十六章 雍丘城第四十二章 裝神弄鬼第二百七十三章 趙匡胤在南宋第一百二十七章 又見佛道第一百八十章 戰事結束第四十二章 裝神弄鬼第一百四十八章 初試攝心決第二百九十二章 臨時可汗第二十五章 亡國與亡天下第二十一章 節外生枝第一百零一章 大變第一百七十五章 周瑜=劉仁瞻?第九十二章 恭喜發財,金幣拿來第一百一十五章 四十載功名謀一醉第十一章 這突然而來的衝突第二百八十三章 府兵與募兵(下)第一百七十六章 反間與連環第一百一十六章 賈詡入職第一策第一百一十一章 天道吃屎去了?第二十六章 荀彧兇猛第二百八十三章 府兵與募兵(下)第一百七十章 君心 民心 軍心第一百一十一章 天道吃屎去了?第一百三十二章 臨朝稱朕第一百八十三章 大風起浮萍第一百九十八章 消失的趙匡胤第二百零二章 雄關如鐵第二百四十一章 出發,新的征程第二百九十八章 拉票第三十七章 秦浩的打算第七十章 菩薩第一百三十一章 靠山回朝第一百八十七章 義社十兄弟VS十三太保第九十四章 避風頭第九十四章 避風頭第一百八十九章 崇禎的決意第八十九章 系統的真相(上)第二百二十三章 慈不掌兵第一百五十一章 上中二策第一百三十七章 刀尖跳舞第九十九章 出發,去太原第六十七章 皇駕寺里老和尚第二百八十章 暴擊第一百八十三章 大風起浮萍第一百八十一章 秦浩升級了第二百四十九章 日月換新顏第二百八十八章 戰書第一百零五章 援軍(下)第一百三十五章 拜會趙府第一百章 不忠不孝之人第二百四十八章 太孫呢?第二百四十一章 出發,新的征程第二百一十三 航海時代等等我第二百四十六章 傳位第一百九十五章 西北大亂(上)第一百零五章 援軍(下)第二百三十九章 勝利之後(下)第七十三章 請叫我拆臺小王子第一百一十九章 受傷了?(上架第一更)第六十六章 姚廣孝第二百五十章 軍師第六十六章 姚廣孝第一百六十二章 天下第一獵頭李扶搖第一百三十二章 臨朝稱朕第一百九十二章 突兀出現的牛人第二百六十五章 鄭成功出戰第九十八章 劍出鞘,引龍嘯第一百九十四章 新白馬義從第三章 簽訂合同第一百五十七章 再遇難題第一百六十三章 友好條約?呸!第一百四十三章 不講究的趙匡胤第一百九十一章 趙匡胤看宋史第一百八十七章 義社十兄弟VS十三太保第十章 遼東巡撫第一百一十八章 趙子龍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