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小洲帶隊前往上亥考察的這兩天,常一丁陷入苦惱之中。★
先是*和幾大部委先後文明確表示支持b重組,稱鋼鐵業的重組是大勢所趨。b合併有利於產業優勢整合,提升競爭力。
然後郭小洲在《n參》上的文章幾乎一邊倒的被熱炒,甚至罕見的從內部刊物中走向了市場媒體,華夏時報,c考消息,新華網等主流媒體紛紛轉載。
而這兩天上亥方面又頻頻傳回好消息。
武江和上亥政府方面的磋商非常成功。
一些消息靈通的媒體已經出了“b合併近在咫尺”的評論文章。一些財經雜誌記者已經趕赴鋼b鋼採訪雙方的企業領導。
b鋼方面對自己的體量和優勢一直抱有信心,對於重組合並一直保持“不排斥,不主動”的態度,穩坐釣魚臺。但是這一次b鋼的領導卻非常直接的表示對合並重組的期待。
鋼方面,由於最大障礙袁名山的落馬,總經理解嚴的態度非常低調,表示一切服從大局,要爲鋼爲職工爭取最大的利益。
至於武江民間以及鋼城,郭賣廠的外號隨着基調的下落,而慢慢消失。郭小洲出動出訪上亥,獲得經濟界的一片掌聲。稱他是最懂經濟的官員。
而明天下午,郭小洲將帶領團隊成功返回。
七天後,鋼和b鋼將在南京進行第一輪談判。談判成功的呼聲空前高漲。
常一丁的心情也越來越煩躁。
他沒想到事情會展到這個程度。
當初他來武江前是信心百倍的,他所在的圈子能把他推上省委常委的位置,雖然說耗費了寶貴資源,但隨着他的位置越高,地位和資源的傾斜度就越高。
他相信一屆任期後,他甚至可以衝擊省委副書記位置,然後成爲他所在小圈子裡的頭馬,一騎絕塵。
對於郭小洲的到來,他開始時和田紅兵是取得過一致的。對於這樣強勢而又年輕的下屬,沒有那個領導會喜歡。
所以纔有郭小洲履新時的“下馬威”,郭小洲到任的那天,他和田紅兵雙雙不在。
他和田紅兵都相信,只要他們黨政一把手在堵截郭小洲的路上同心,郭小洲縱然是神仙,也跳不出他們的五指山。
誰知道田紅兵因爲兒子的事情被郭小洲拿捏,防線破裂。郭小洲跳出了樊籠。
田紅兵這邊失守,又來了個熊文濤。
熊文濤是他黨校的同學,雖然說在黨校班裡交往不算多,但各自回到地方後,交流反而密切了。對於這個佔盡資源的天之驕子,他是羨慕又嫉妒的。但這樣的人物他是百分百願意交結的。
當熊文濤電話裡暗示他要對付郭小洲時,他自然是一拍即合。在他想來,能搭上熊文濤這樣的未來政治巨人,又能打壓郭小洲,對他沒有任何壞處。
可是,他沒有想到郭小洲如此勇敢而頑強,上任伊始就敢踩踏鋼重組的火藥桶,而且導致袁名山的強烈反擊。
在他想來,在熊文濤袁名山和他的三重夾擊下,郭小洲應該被絕對碾壓。
可是郭小洲居然在鋼事件和重組壓力下強勢突圍,不僅借大勢扳倒了袁名山和景華平,還利用重組獲得先手。
他知道,郭小洲率團返回武江的那天,就等於完完全全在武江站穩腳跟,風頭之勁直逼他和田紅兵。可以預見,將來的武江,三分天下,郭小洲必佔其一。
如果b重組成功,郭小洲的鋒芒將跨越武江和西海,如蛟龍出海。到時,他是攔不住郭小洲的。只能避其鋒芒,甚至推送一把,給自己留條後路。
可是,他偏偏犯了一個最大的錯誤,前幾天約了韓雅芳見面。提出了那個現在看起來無比好笑的要求。
而且韓雅芳第二天就給予了他答覆。
這意味着,這事郭小洲已經知道。知道他在背後搗鬼。
以郭小洲以往對待政敵的態度和手段,絕對不會輕易放過他。
這次郭小洲回來,他怎麼面對。必須做出選擇。
是繼續陪熊文濤一起對付他,還是化干戈爲玉帛?
這兩個選項都不好選。如果不陪熊文濤玩,頂多就是失去熊黃的優厚資源。想必熊文濤也不能怪他。
如果繼續和郭小洲對峙下去,三兩年內他應該還能佔據優勢,但一旦郭小洲脫幅而去的那天,他將成爲郭小洲當其衝的打擊對象。
想到郭小洲現在的鋒芒,以及上層巨頭對他的垂青。他就不寒而慄。
當他邊想邊走進會議室時,聞到一股嗆人的煙味,市委常委中有兩個大煙槍,一個是政法委書記秦國棟,一個是市委副書記包元山。
好在這兩位看到他走進來,都下意識的把煙摁熄在菸灰缸裡。
田紅兵擡頭,等常一丁坐下,他手扶話筒,語氣嚴肅的說:“今天召開的這個常委會議,主要內容是討論b重組後鋼的安穩問題,包括分流人員的安置和鋼的優勢保留。下面請賈石同志向大家彙報下郭小洲同志在上亥的談判成果。”
賈石神情平淡的拿起手上的文件,念道:“兩個城市達成的協議中說,合併後上市後的公司將通過強強聯合將成爲全球最具競爭力的鋼鐵企業之一,通過對採購、銷售、產品研、技術創新、企業文化等方面的有效整合,充分揮規模效應和協同效應,實現一體化運營,強化核心及重要戰略產品的優勢地位,並進一步加強持續盈利能力。”
“合併後上市公司將擁有上亥寶山、南京梅山、湛姜東山、武**山四大生產基地,通過產能結構調整、協同國內物流網絡及整合全球營銷服務網絡等方式合理佈局周邊市場、有效降低成本並提高客戶需求響應能力,全面整合鋼鐵區位優勢。”
“上亥方面承若,硅鋼和汽車板材均爲鋼的強項,這兩個鋼的先進產能不僅不會丟,而將按照b鋼的模式重新規劃整合展。”
“合併後面臨的一個重要課題是去產能。目前,上亥b鋼集團已明確,b鋼股份3座15o噸轉爐、b鋼特鋼公司1座1oo噸電爐將在年內拆除或封存。同時,確認鋼方面將減少粗鋼產量不過8o萬噸……”
賈石唸完,放下文件,“當然,這只是兩個政府之間的初步協議,正式協議框架將由兩大鋼企在這個協議的基礎上完成。”
田紅兵看了常一丁一眼,說:“下面請常書記言。”
說起來,他不喜歡郭小洲,也不喜歡常一丁。因爲正副職永遠是矛盾的交集點。總體說起來,他更不喜歡郭小洲。
因爲常一丁畢竟是他的上級。
但目前形勢不容他做出任何選擇。
但常一丁的選擇就有些困難了。至少他在b合併問題上從來沒有過度表態。
而常一丁卻是旗幟鮮明的表達過反對合並重組的意見。
現在讓常一丁言,也有看笑話的意思。你不是反對嗎?現在大勢所趨之下,看你怎麼表態。因爲怎麼表態都不對。
常一丁平靜的說:“郭小洲同志和工作組付出了極大的努力,爲兩大鋼廠的合併打下堅實的基礎。我認爲,兩個鋼廠的合併將有利於抵禦市場風險,盈利能力更強,合併後的這艘“大船”噸位更高,有利於未來破浪遠航。而且將增強國企的效率,是國企做強的路徑選擇,我希望b合併後能趟出一條新路。”
他的言令所有常委都有些驚訝。
b合併的確是大勢所趨,但作爲一名高級領導人,你的態度轉變未免太快了吧。這等於當衆扇自己耳光。
難道就不能再委婉點?表達方式低調點,晦澀點,不那麼旗幟鮮明。
常一丁當然知道自己這樣有些無恥,但無恥和無力他寧可選擇前者。既然做出了選擇就要乾脆點,不要拖泥帶水。
他相信,他的這番表態能很快被郭小洲知道。
等郭小洲回了,他們之間就有了化干戈爲玉帛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