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百七十一、匪夷所思的調度

“大人,小的確實看清了,都是些普通百姓,滿山都是,少說也有五六萬吧,還有些看起來像是廂軍,不過人實在太多,屬下根本不敢靠近,只能隔着山頭看。”身着軍服的斥候一一彙報道。

簡陋的大堂中薰香嫋嫋,幾個華服老者分坐,坐在堂中正坐的是丁家老太公,也是丁家族長。

他們都是出事之後緊急從蘇州城趕來的,畢竟此事太大,幾乎關乎徐國安危,丁家存亡,他們不得不親自來。

丁毅站在他手邊,一聽這話臉色陰沉下來,然後遞給他牌子:“去賬房領賞錢。”

斥候連忙拜謝,然後歡天喜地的離開了。

斥候一走丁毅就大罵起來:“我早就說過,不能動起家兄弟,不能動起家兄弟!起家兄弟在手,瀘州知府就不敢跟我們魚死網破,做視他們內耗則大事可期,堂堂大事,居然毀於小人之人!”

他這話開口,衆多長輩都臉色難堪,不敢接話。

畢竟當初就是他強壓丁毅,把丁家嫡系子弟安插在軍中,而丁柄也是那時被安插進去的,沒想是這樣的敗類,一下子壞了大好形勢,一粒老鼠屎,攪壞一鍋湯,形勢瞬間變。

那一敗可不止是尋常戰敗那麼簡單,三萬大軍一鬨而散,第二天平定下來之後在凜陽內點兵,只聚攏不到萬衆,其它人都死的死,傷的傷,跑的跑,散的散。

最重要的是大營中辛苦籌備數月,準備用來攻下瀘州的十萬石糧食,衆多軍器,攻城器械,良馬,統統落入敵人手中。

氣氛十分壓抑,沒人說話,在坐的都知道,若是蘇州陷落,其他大家還有活路,可他們丁家是萬萬沒有的......

“好了,此時再論過錯也無大用,再說丁柄也戰死在亂軍之中,此事揭過,還是先想想退敵之策吧。”最後丁老太公發話,他說話,丁毅只能揭過。

隨後丁毅發表自己的看法道:“首先,對方不過是手無寸鐵的瀘州百姓,那日天光昏暗,未及防備,所以才着了道,如果將殘兵整合,再從我徐國南部,東部各縣調兵,集中到凜陽城,集中兵力,一定要儘快將大營奪回,然後接着接着攻瀘州。

還有,今日之後便不要派斥候去大營,免得打草驚蛇,他們人再多無非是些泥腿子,成不了大氣候。

再者,我不信起家人能號召如此之多的百姓爲他們賣命,此中可能別有原由,這點我想讓汪家去幫打探。他們偷走古馬道與瀘州通商,還以爲我不知道,只是懶得理會,現在正是時機,可以藉助他們打探瀘州到底出了什麼事,知己知彼纔有對策。”

丁太公點點頭:“好,就按你說的辦。”

衆多長輩也都點頭,畢竟他們根本拿不出什麼好主意。

就在這時候,有人敲門,太公點頭後,離門最近的丁毅四房小叔打開門,外面是一青衣小廝。

“老爺們,汪家,芬家家主求見,已經侯在大廳了。”小廝說着猶豫一下,然後道:“他們還說若知府大人說不在,就轉告十萬石糧不是小事,無數輜重也不是小事,他們幾大族積蓄數年也差不多這些,若知府大人不給個交代,他們.......接下來他們就不出糧了。”

這話說完,小廝也低下頭不敢說話了。

丁毅額頭青筋暴起,但最終還是忍住,只是揮揮手,一字一頓的打發小廝:“去告訴他們,本官不在。”

牆倒衆人推,鼓破萬人捶,以前他們丁家獨攬大權,軍政在握,幾大家都不敢說話,可如今一旦兵敗,軍師瓦解,頓時很多人都蠢蠢欲動,不安分起來。

見此情況,衆多長輩說不出來,丁太公面無表情:“毅兒準備怎麼辦。”

“還能如何。”丁毅無奈的嘆口氣:“丁柄不是死了嗎,正好空出一個副廂指揮使,加之南方和東方調來的軍隊估計還能獨成兩廂,勞煩爺爺和幾位族長說說吧,家中若有青年才俊,都送過來,本官會給他們安排官身差遣的。”

這是無奈的妥協,此時如果不將手中軍權分出去,幾大家定然不會在支持他們丁家了。

說完,丁毅感覺心頭煩悶,勞累無比。

最重要的問題他沒說,其實他一直想不通,爲何還在內鬥,一盤散沙的瀘州百姓,突然就擰成一股繩了,他自詡一切都在掌控之中,可不過短短半月,何來這變化翻天覆地的變化。

這就如同太陽明日突然從西邊出來一般,匪夷所思.......

.......

四月初,楊洪昭就收到京都來的聖旨,令他率衆西進,伺機收復蘇州南部,東部地區,因爲那些地區可能會兵力空虛,這是大將軍冢道虞做出的判斷,同時也是皇上準行的。

而自己的兒子楊建業因爲奏報有功,加封寧遠將軍,這也是他讓兒子親自送奏報的原因。

同時楊洪昭也完全明白了,這平南郡王李星洲,在陛下心中只怕真是不一般,因爲陛下居然下了讓他西進的命令。

楊洪昭依舊謹慎,聖旨歸聖旨,將在外君令有所不受,他必須自行判斷,小心翼翼。

大軍拔營,開始西進,但每日只行進不超過三十里,而且期間斥候不斷來會穿梭,報告蘇州情況,雖然艱難,但多少也有些有用消息。

可慢慢的,楊洪昭自己也發現不可思議的事情。

四月中旬之前,蘇州南方縣城和東面縣城開始大量往北調兵,這種兵員調動是不可能瞞過斥候的眼睛的,起初幾次回報他只以爲是叛軍障眼法。

楊洪昭依舊謹慎,可隨着接連幾天的調動,他也明白過來,這不可能是叛軍的障眼法,他們真的開始往北方增兵了!

可是爲什麼要往北增兵呢?

楊洪昭有些想不明白,北方凜陽城及冷風箐附近大營,叛軍不是依舊駐紮數萬叛軍,這種情況下抽調南方兵力,不是放空南方,鋌而走險嗎?叛軍首領是傻子不成......

隱隱的,楊洪昭想到一些可能,難道........然後他又忙在心中否認,這怎麼可能,那不過是千人而已,再怎麼都過於不可思議,或許叛軍只是想萬無一失吧。

可這理由連他自己都不信,萬無一失也不至於傻到將南部和東部至於險地,這大局面上的調度看起來更像是......迫不得已!

這樣的推測他更加不敢相信,因爲實在太過匪夷所思,太過......驚駭!

沒錯,就是驚駭。

可無論如何,他還是如實奏報,上奏朝廷,然後咬咬牙,一改小心翼翼的行軍,下令加快行軍速度。

因爲不管如何,正如冢道虞所說,蘇州南方和東部開始空兵力虛了.......

東部還好,接壤大山,大軍行進不便,不適合作戰。

可是南部呢,南部可是有水道要地的,一旦控制蘇州南部縣城,水道就會暢通無阻,從京都發船,直接能在瀘州西部登陸。

楊洪昭眼神火熱起來,這可是名留青史的機會,他若能搶過蘇州水道,就能打通早已阻塞的河運!

兩百三十八、天眷丁家+最大的安排五百一十八、新炮彈的威力+王府來人六百三十三、皇上的對策一百六十七、皇帝問策(下)兩百一十四、詩語的變化+欽使末敏雲一百九十九、自保策略五百二十九、覬覦中原+拼命七百八十九、捷報進京六百三十三、皇上的對策五百二十九、西方世界+苦難(含科普)三百九十七、衛離拿人三百四十、談判早已開始一百二十八、輿論與心理三百二十四、朝堂的明爭暗鬥(上)六百五十五,命運的邂逅九十三、太子又輸一招三百三十四、議定兩百九十二、遼國;女真;西夏(下)兩百五十六、鐵娘子的手段三百九十二、混亂勢力五百七十八、談判+北方的好消息兩百一十九、鞍峽口之戰(終)+落幕五十三、十八人上京八十一、拖何昭下水兩百六十六、新軍騎兵三百七十四、家常事(上)五百七十四、對峙九十六、湯舟爲之求五百二十一、皇帝的莫名任命五百七十五、找到耶律大石七百一十六、現實與夢想第三章、麻煩來了一百八十七、滑輪組,秋兒的成長一百九十七、花魁一百一十五、大將軍冢道虞一百七十四、突如其來的機會(下)七百七十七、(777......)艱難兩百八十九、言與論四百一十九、活着回來六百二十三、善後兩百二十四、皇帝的冷血+蘇半安兩百四十七、時不我待+遼國皇室五百六十七、蕭幹設防七百一十七、不懂的偉大情懷四百二十、戰略六百八十六、捷報五十九、打酒竈五十二、虛驚一場四百、安排(下)三百九十一、秩序逐漸迴歸五百三十七,失利的後果兩百四十二、丁毅佈局+慶安公主+入瓜州八十三、何不食肉糜三百九十二、翻盤的王牌一百六十七、皇帝問策(下)四邊零五、人才爭奪三百四十九、一丁點聖人+羽承安的機會六百零五、劉旭之謀(上)兩百六十七、皇帝的期許一百九十七、花魁五百一十六、季春生的血五百零二、大將軍之哀(上)三百三十二、鴻臚寺四百一十四、出兵安排+耶律雅裡五百七十七、火燒雲四百三十六、勝利的消息三十八、聽雨樓從此太平五百七十八、談判+北方的好消息六百一十二、戰場經驗兩百五十七、星星之火五百五十四、慾望+狂熱的開端六百三十六、雷酸汞,改變戰爭的契機四百一十七、第二條通道兩百九十八、皇帝的野心五百三十五、送行大軍五百八十五、權變兩百六十九、一將功成萬骨枯五百六十、扶大廈之將傾一百九十四、禍起兩百七十九、星辰與皓月五百二十一、皇帝的莫名任命三百一十六、口舌之爭五百八十五、決勝+士氣一百七十二、方聖公其人五百三十九、感悟和計劃第六章、天下大勢一百七十四、突如其來的機會(下)兩百六十四、爾虞我詐三百九十五、家族至上第二十一章、開端兩百二十四、皇帝的冷血+蘇半安六百八十八、八月初兩百四十五、瀘州的求救+大事不好一百八十三、鴻門宴四百零三、大將軍之哀(下)六百八十五、反擊一百七十五、責任分擔四百一十二、上京遇襲五百八十一、確實捉住了六百七十一、五百年必出聖人
兩百三十八、天眷丁家+最大的安排五百一十八、新炮彈的威力+王府來人六百三十三、皇上的對策一百六十七、皇帝問策(下)兩百一十四、詩語的變化+欽使末敏雲一百九十九、自保策略五百二十九、覬覦中原+拼命七百八十九、捷報進京六百三十三、皇上的對策五百二十九、西方世界+苦難(含科普)三百九十七、衛離拿人三百四十、談判早已開始一百二十八、輿論與心理三百二十四、朝堂的明爭暗鬥(上)六百五十五,命運的邂逅九十三、太子又輸一招三百三十四、議定兩百九十二、遼國;女真;西夏(下)兩百五十六、鐵娘子的手段三百九十二、混亂勢力五百七十八、談判+北方的好消息兩百一十九、鞍峽口之戰(終)+落幕五十三、十八人上京八十一、拖何昭下水兩百六十六、新軍騎兵三百七十四、家常事(上)五百七十四、對峙九十六、湯舟爲之求五百二十一、皇帝的莫名任命五百七十五、找到耶律大石七百一十六、現實與夢想第三章、麻煩來了一百八十七、滑輪組,秋兒的成長一百九十七、花魁一百一十五、大將軍冢道虞一百七十四、突如其來的機會(下)七百七十七、(777......)艱難兩百八十九、言與論四百一十九、活着回來六百二十三、善後兩百二十四、皇帝的冷血+蘇半安兩百四十七、時不我待+遼國皇室五百六十七、蕭幹設防七百一十七、不懂的偉大情懷四百二十、戰略六百八十六、捷報五十九、打酒竈五十二、虛驚一場四百、安排(下)三百九十一、秩序逐漸迴歸五百三十七,失利的後果兩百四十二、丁毅佈局+慶安公主+入瓜州八十三、何不食肉糜三百九十二、翻盤的王牌一百六十七、皇帝問策(下)四邊零五、人才爭奪三百四十九、一丁點聖人+羽承安的機會六百零五、劉旭之謀(上)兩百六十七、皇帝的期許一百九十七、花魁五百一十六、季春生的血五百零二、大將軍之哀(上)三百三十二、鴻臚寺四百一十四、出兵安排+耶律雅裡五百七十七、火燒雲四百三十六、勝利的消息三十八、聽雨樓從此太平五百七十八、談判+北方的好消息六百一十二、戰場經驗兩百五十七、星星之火五百五十四、慾望+狂熱的開端六百三十六、雷酸汞,改變戰爭的契機四百一十七、第二條通道兩百九十八、皇帝的野心五百三十五、送行大軍五百八十五、權變兩百六十九、一將功成萬骨枯五百六十、扶大廈之將傾一百九十四、禍起兩百七十九、星辰與皓月五百二十一、皇帝的莫名任命三百一十六、口舌之爭五百八十五、決勝+士氣一百七十二、方聖公其人五百三十九、感悟和計劃第六章、天下大勢一百七十四、突如其來的機會(下)兩百六十四、爾虞我詐三百九十五、家族至上第二十一章、開端兩百二十四、皇帝的冷血+蘇半安六百八十八、八月初兩百四十五、瀘州的求救+大事不好一百八十三、鴻門宴四百零三、大將軍之哀(下)六百八十五、反擊一百七十五、責任分擔四百一十二、上京遇襲五百八十一、確實捉住了六百七十一、五百年必出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