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4章 滿門皆富貴

佑慶七年。

這八年裡,發生了許多事,徐謙連娶二女,徐家又多了兩個女主人。當政八年,新政已是逐漸鋪開,雖然舊黨阻力仍在,可是大勢所趨,已非人力所能挽回。

朝中的風氣卻還是如故,徐謙不打算整肅,也沒功夫整肅,新政推行之後,新黨崛起,所佔的讀書人已佔了天下一半,便是舊黨,也不再復從前的保守,畢竟時代在變,尤其是佑慶二年開始了贖買土地之後,許多士紳雖然不情願,可是最終還是拋棄了土地,逐漸去接受了新的事物。舊黨的基礎岌岌可危,不得不求新求變。

內閣大臣豐熙一直以來,對徐謙的施政都有牴觸,只不過他畢竟只是一個閣臣,官大一級壓死人,兩座新黨的大山壓着他,令他透不過氣,更別提說新黨對他冷漠倒也罷了,便是舊黨的幾個部堂,也是時常給他下扳子。各種嘲笑紛沓而至,豐熙自己也不太爭氣,但凡是他擬出來的票擬,總是被人用各種理由封駁回來,有一次河南大旱,這位豐大人爲了一展自己的才華,居然批了個‘此乃失德之故,當地官吏,當下文罪己’。

這票擬出來,真真沒把人嚇死,其實有了災情,大家在自身上找找毛病也沒什麼,但凡有災害,清流們跳出來大罵幾句,說是肯定有失德之處,應當引以爲戒,有時候災情嚴重,甚至連天子都不免要下詔罪己,這倒是沒有錯。

可謂這位豐學士壞就壞在他忘了清流和政務官員的區別,你清流可以空談。可以琢磨着是不是哪裡有失德之處,可是你現在是內閣大臣了。人家上書,是讓你內閣學士來解決問題的。可不是讓你來找問題出自哪裡的,若是無論遇到什麼天災,內閣大臣都擬個票,說是要罪己,說是失德,那還要內閣大臣做什麼,還不如請幾個道德先生來,專門來給大家教化一下什麼是德行好了,有了德行。彷彿就不會有災害一般。

戶部給事中當然二話不說把奏疏封駁回來,偏偏這位豐學士覺得這是盤踞在戶部的無恥新黨藉機給自己難看,決定要好好整治自己一番,這時候,自然不肯退讓,既然你們封駁,那就召開廷議,倒要看看,道理站在誰這一邊。

等到廷議時。幾乎所有的官員,都是用神經病的眼神看豐學士,身爲豐學士同黨的陳新陳部堂很不客氣,直接就冒出來了一句:“國朝百年。凡遇災難,未嘗有內閣如此票擬。”

豐熙梗着脖子爭辯:“難道國朝不是以德治天下嗎?”

於是乎,大家傻眼了。你還真不能和這樣的人較真,這個人的世界觀裡。多半是非黑即白,多半隻認死理。

徐謙倒是痛快。直接道:“豐學士吃藥了嗎?”

豐熙道:“徐學士莫非也知道老夫近來身體不適?”

徐謙道:“多吃藥,不要停!”緊接着解散了廷議,至於廷議的記錄,徐謙都不好意思讓宮中存檔,私下命人刪節了一些原話,對這記錄之人道:“給朝廷留點體面吧。”

豐熙還是不明白怎麼回事,總是覺得大家都針對於他,然後他發現,針對他的何止是朝中諸公,第二日的報紙標題是‘豐學士腦疾、徐學士關懷備至’。

豐熙氣的哆嗦,差點沒把報紙吃下去。

豐學士這一下子當真成了萬衆矚目的人物。

接下來的幾年,豐學士便在這槍林彈雨中度過,新黨罵他,舊黨罵他,新黨笑他蠢貨,舊黨恨他碌碌無爲,放任新黨推行新政,你就算不給力,也不要鬧笑話,不要讓舊黨蒙羞。

豐學士一看不對勁,耗了幾年,覺得沒臉呆下去,索性願乞骸骨,請宮中準允告老還鄉,可是宮裡卻沒有答應,卻是出面安撫他,說他乃是柱國之臣,萬不可起這樣的念頭,現在天子年幼,缺不得豐學士。

便是徐謙,也是死死的拉着豐熙不肯讓他走,這麼好的擋箭牌,放走了實在可惜,舊黨對新黨的怒火,對新政推行的不滿,幾乎都宣泄到了這位豐學士頭上,這廝若是走了,大家掉轉槍口,肯定要衝着自己來的。

在舊黨眼裡,徐謙可恨,張子麟可恨,可是豐熙卻是最可恨,這就是爲何同黨中出了敗類,首要的任務就是先除敗類而絕不對外的原因,因爲這種人對舊黨的危害更大。

八年過去,新政已有小成,海路安撫使司的上傳遮天蔽日,遊弋四海。一座座工坊如雨後春筍一般冒頭,在福建,在嶺南,在浙江,在山東,各省衛所逐漸編練新軍,浩浩蕩蕩的大潮,在內閣主持之下已是無可抵擋。

佑慶七年即將結束,舊黨摩拳擦掌,八年之期就要到了,許多人覬覦內閣已久,新舊黨的黨爭此時在新一次公推的醞釀下,已到了高潮。

只是八年前的舊黨和現在的舊黨早已不同,八年前舊黨佔了天下七成,而如今,已是五五開,舊黨固然想要內部整合,重新再戰,對徐謙來說,也早已不足爲慮。

紫禁城。

佑慶天子稚氣未脫,興匆匆的穿着一身小一號的皇家校尉鎧甲,召見了徐謙。

佑慶天子很個男子漢了,至少表面上,他一直都在模仿徐謙神情,比如徐謙皺眉的時候鼻子會微皺,比如嚴肅時會下意識的託一託下巴。

佑慶天子召見徐謙,並非是他的本心,而是劉太后暗中吩咐的。

“陛下,徐學士第三個兒子已經誕生了,沒有徐學士,你我孤兒寡母,早給人害死,陛下能有今日,多賴徐學士盡心竭力。”

“母后,你已和朕說過三百遍了。”

“母后和你說這些,是告訴你。徐學士第三個兒子既然已經生了,陛下得施以恩惠。又該封爵了,不如依循徐恆道和徐恆正的先例。立即下旨,封爲公爵,況且這個兒子,還是太康公主所誕,宮中更不能薄待。”

“好。”佑慶天子一口答應。

劉太后又道:“別的公爵無封地,可是徐恆道和徐恆正都有封地,一個是在臺灣府,一個呢,是在新開拓的新直浙。近來倭國請求內附,不如這個,封地便在倭國吧。”

佑慶天子哪裡知道這是劉太后的政治手腕,用一些不太實際的土地,敕封徐家,臺灣府本就是海路安撫使司收回大陸,所謂新直浙,更是遠在千里,位於爪哇國下方。一片新大陸,至今這大陸到底有多大,也無人知曉,只是有不少商賈在那裡建設了港口。不少人前去開荒。這些對大明朝來說,盡都是可有可無,敕封徐謙。一方面是拉攏,另一方面卻是借花獻佛。

“知道了。知道了。”佑慶天子得了劉太后的指使,召來徐謙。將劉太后的主意統統宣佈,如小大人一樣,道:“徐愛卿,倭國在哪裡?”

徐謙傻眼,你敕封倭國給我兒子,你現在問我倭國在哪裡?

徐謙只得道:“倭國在朝鮮之下。”

佑慶天子道:“朕聽說過朝鮮,可是也不知朝鮮在哪裡?”

徐謙語塞:“距離遼東不遠。”

佑慶天子點頭,雖然還是不明白,卻還是似懂非懂。

徐謙道:“陛下再過兩年,便可入皇家學堂鍛鍊,到時,自要熟讀海圖圖志,大明萬里江山,陛下也定能看明白。”

佑慶天子眼睛一亮:“皇家學堂裡能坐大船嗎?朕要坐大船。”

徐謙道:“今年年底,正是太皇太后壽誕,海路安撫使司將聚三百艦隊於天津,恭祝太皇太后萬壽無疆,到時候,陛下可以去看看。”

佑慶嘆口氣:“還要等到年底。徐卿……”他看左右無人,又改了口:“徐叔叔,朕總是問宮裡的人,朕的父皇是什麼樣的人,可是宮裡的人都語焉不詳,便是皇祖母,也不作聲,大家都說,你和父皇名爲君臣,實爲兄弟,你和朕講講吧。”

小皇帝想爹了。

徐謙不疾不徐的坐下,有太監給他斟茶,潤了潤喉嚨,徐謙鄭重其事的道:“先帝是個好皇帝,先帝在的時候,文成武德,開新政,東征倭國,北掃大漠……”

佑慶天子噓口氣:“我要做父皇那樣的好皇帝。”

徐謙點點頭:“陛下會比先帝做的更好。”心裡捏一把汗。

佑慶目視遠方:“嗯,朕會比先帝做的更好。”

…………………………………

佑慶二十三年。

寒冬臘月裡,徐家老小已從京師啓程,前往臺灣府過冬。

長子誠國公徐恆道率船隊來迎,徐恆道已經大了,眉宇之間有徐謙的影子,頗爲俊朗,在船艙裡,他低聲在埋怨:“自父親致仕,這新黨是越來越不爭氣了,前兩年還有張閣老在維持,現在的這個徐階,竟不能統合新黨,這一次雖然拿到了首輔,可是舊黨有兩個舊黨入閣,許多人都指望父親大人出面,整肅新黨呢。”

徐謙淡淡一笑,道:“這些事,爲父已經不想理會了,你也不要攙和,安心做自己的國公罷。”

徐恆道頜首點頭:“二弟那邊,傳來了書信,說是想回直浙住一趟,新直浙那邊太苦寒了。”

徐謙道:“苦寒也得呆着,那裡不比倭島和臺灣,前幾日,不是說有許多海盜出沒嗎?他這信國公,不能只貪圖享樂,地方是偏僻了一些,可是徐家有一口氣在,就得有人鎮着。”

不知不覺之間,徐謙這個曾經的‘新黨’,在兒女們看來已成了一個老頑固。

徐恆道只得點頭,道:“是。”

徐謙道:“爲父乏了,你也去歇了吧。”

碩大的樓船趁着月色,遊弋于波濤之間,船隊向東,一直向東……

……………………………

完本了,每一次完本的時候,老虎就很難受,因爲已經沒什麼可寫了,狗尾續貂,就意味着騙錢,很多時候,適可而止是最好的選擇,寫了將近一年,老虎同樣難以割捨,人生有幾個一年,在這一年裡,大家通過一本書聯繫在一起,回想起來,一年又覺得過於短暫,在這三百個日夜裡,老虎感謝大家的陪伴,永遠感激。

新書《公子風流》已上傳,每一本書的結束,對於老虎這種專職的寫手來說,就是一個新的開始,老虎不能指望所有人都去支持新書,老虎想告訴大家的是,每一本書,老虎都費盡心血,或許會有能力不及之處,但是老虎一直以最端正的態度對待自己的書,自己的讀者。

感謝大家,感謝有你!

本書完結,看看其他書:
第29章 良心很值錢第127章 金錢都是浮雲第432章 驚天捷報第216章 缺德啊缺德第616章 情義第520章 恩賞第262章 恩科老虎求安慰第271章 中了 中了第197章 升官發財第653章 破門而入第657章 風暴第425章 徐謙出品 整人專用第540章 論戰第367章 三個男人一臺戲第399章 男子漢當揚眉吐氣第636章 滿盤皆輸第158章 一腳踢開第31章 頭昏腦脹蘇縣令第529章 空前絕後第163章 有人要完蛋第491章 賊王第6章 坑蒙拐騙纔是致富之道第641章 升任尚書第173章 第一名解元第531章 鉅變第450章 清算第662章 坑爹第729章 降表第693章 萬馬奔騰第260章 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第509章 血債只能血償第547章 財源廣進第600章 你死我活第621章 天子動怒第50章 都付笑談中第59章 濁流知府第94章 不識擡舉第118章 公心還是私心第301章 皇帝奉天之寶第43章 一入仕途深似海第418章 動搖國本第375章 拼命第57章 別惹我第602章 殺氣第472章 新官放火燒死你第365章 夠狠第496章 討倭檄文第380章 你死我活第451章 賊就是賊第117章 天子也傻眼第52章 不畏強暴徐生員第629章 美好的前途第6章 坑蒙拐騙纔是致富之道第250章 太歲頭上動土第759章 目標首輔第384章 就是不給你面子第650章 風捲殘雲第244章 三司會審第515章 老狐狸教小狐狸第74章 亡羊補牢 未爲晚也第654章 株連第202章 簡單粗暴第605章 至德至賢第119章 皇帝的試練第141章 聖旨下第356章 一山不容二虎第146章 你要造反嗎第445章 徐侍讀翻雲覆雨第300章 點翰林第525章 豪族第650章 風捲殘雲第733章 兩宮支持第643章 反攻倒算第745章 殺人第647章 謎團第262章 恩科第513章 娶妻第347章 動手第605章 至德至賢第59章 濁流知府第675章 新星第70章 打上門了第469章 侍讀學士徐謙第196章 聖旨是可以倒賣的第329章 皇家第83章 徐兄弟,你高中了第61章 不死不休第83章 徐兄弟,你高中了第265章 當着主人打狗第33章 誰纔是傻瓜第442章 大功一件第606章 倒打一耙第440章 倭人斃命第457章 楊廷和敢應戰嗎第104章 主動權第511章 孫兒來遲第193章 面聖第47章 名士
第29章 良心很值錢第127章 金錢都是浮雲第432章 驚天捷報第216章 缺德啊缺德第616章 情義第520章 恩賞第262章 恩科老虎求安慰第271章 中了 中了第197章 升官發財第653章 破門而入第657章 風暴第425章 徐謙出品 整人專用第540章 論戰第367章 三個男人一臺戲第399章 男子漢當揚眉吐氣第636章 滿盤皆輸第158章 一腳踢開第31章 頭昏腦脹蘇縣令第529章 空前絕後第163章 有人要完蛋第491章 賊王第6章 坑蒙拐騙纔是致富之道第641章 升任尚書第173章 第一名解元第531章 鉅變第450章 清算第662章 坑爹第729章 降表第693章 萬馬奔騰第260章 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第509章 血債只能血償第547章 財源廣進第600章 你死我活第621章 天子動怒第50章 都付笑談中第59章 濁流知府第94章 不識擡舉第118章 公心還是私心第301章 皇帝奉天之寶第43章 一入仕途深似海第418章 動搖國本第375章 拼命第57章 別惹我第602章 殺氣第472章 新官放火燒死你第365章 夠狠第496章 討倭檄文第380章 你死我活第451章 賊就是賊第117章 天子也傻眼第52章 不畏強暴徐生員第629章 美好的前途第6章 坑蒙拐騙纔是致富之道第250章 太歲頭上動土第759章 目標首輔第384章 就是不給你面子第650章 風捲殘雲第244章 三司會審第515章 老狐狸教小狐狸第74章 亡羊補牢 未爲晚也第654章 株連第202章 簡單粗暴第605章 至德至賢第119章 皇帝的試練第141章 聖旨下第356章 一山不容二虎第146章 你要造反嗎第445章 徐侍讀翻雲覆雨第300章 點翰林第525章 豪族第650章 風捲殘雲第733章 兩宮支持第643章 反攻倒算第745章 殺人第647章 謎團第262章 恩科第513章 娶妻第347章 動手第605章 至德至賢第59章 濁流知府第675章 新星第70章 打上門了第469章 侍讀學士徐謙第196章 聖旨是可以倒賣的第329章 皇家第83章 徐兄弟,你高中了第61章 不死不休第83章 徐兄弟,你高中了第265章 當着主人打狗第33章 誰纔是傻瓜第442章 大功一件第606章 倒打一耙第440章 倭人斃命第457章 楊廷和敢應戰嗎第104章 主動權第511章 孫兒來遲第193章 面聖第47章 名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