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9章 皇家

卻說徐昌告別了徐謙來到了暖閣外頭,通報一聲,便入閣覲見。

嘉靖想來已是等得不耐煩了,他哪裡知道徐昌在宮裡還和徐謙寒暄了好一陣子,只以爲沿途有什麼事耽誤,顯得有些不悅道:“怎生來得這麼遲?徐愛卿不必多禮,起來說話吧。”

他沉吟一下,才道:“賜坐。”

顯然賜坐二字是他深思熟慮之後才做出的決定,按理來說,徐昌的身份是不可能御前賜坐的,嘉靖心裡也有猶豫,最終還是決心給予這個優待。

御前賜坐對徐昌來說自然是第一次,他小心翼翼地坐下,道:“卑下來遲,還請陛下恕罪。”

嘉靖淡淡一笑,反而責怪之心隨着他的笑容漸漸消融了,他不以爲然地道:“你勤於王事,公務繁忙嘛,怎麼樣,路政局那邊的事務依舊繁雜嗎?”

若是以往,徐昌肯定要表現下自己如何勤勞、如何塌實肯幹,只是現在得知要賦予重任,若是說自己現在忙得腳不沾地,這不是傻子嗎?徐昌不是傻子,還透着一股子耍弄小心眼的聰明,他連忙道:“現在好了一些,不像從前那樣事無鉅細都要過問,如今規矩已經定了下來,讓下頭人按部就班做各自的事也就好了。”

這個回答還算得體,一方面是告訴嘉靖,現在徐某人很清閒,請皇上趕快給徐某人的肩膀上再壓一壓擔子吧。另一方面卻又是告訴皇帝,自己從前還是很忙的,這苦勞還是有的。

嘉靖對徐昌沒有什麼戒心。這種話沒有往深裡去琢磨,因此也沒有體會到話中的意思。笑吟吟地頜首點頭道:“很好,你勞苦功高。朕自然是知曉的,你和徐謙父子二人都是朕的肱股之臣,有些功勞就算別人不知,朕也不去過問,可是心裡卻是清楚,路政局被你管理得很有條理,近半年來衝入內庫的銀錢也大出朕的預料之外,有功要賞,朕的旨意已經起草了。敕封你爲錦衣衛千戶,如何?”

徐昌連忙道:“卑下何德何能得蒙陛下垂青,如今身無寸功,卻得陛下重賞,大恩大德,異日便是肝腦塗地,亦難報萬一。”

這種討喜的話,當年徐昌在錢塘縣衙裡,一天不知道要對人說多少遍。如今在天子面前說出來,無非是恭維的人從縣尊、縣丞、主簿、典吏、都頭變成了天子而已。

奉承對徐昌來說就和吃飯喝水一樣,不但不生澀,還練出了感情。他們徐家父子對待天子的態度幾乎是兩個極端。徐謙總要耍點聰明,偶爾會打個小擂臺,可是徐昌卻是極盡奉承。你一句話沒說完,他就有無數好聽的話在這兒等着了。

嘉靖顯然對此頗爲受用。點頭道:“這是你應得的,一個千戶有什麼大不了的?若不是你資歷不夠。便是僉事,朕也捨得,事情就這麼定了,朕召你來倒不是爲了這個事,眼下不說錦衣衛,就是整個親軍都是亂象叢生,這些力士、校尉多有懈怠,這其中的原由既有平時管束不嚴的緣故,另一方面卻也因爲武官無能,朕聽說許多人連大字都不識得幾個,公文都不知道怎麼看,這些,你是知道的吧?”

徐昌老臉一紅,話說他老人家也是粗通文墨,十個字只認得七八個而已。不過他和那些世襲的武官們終究不一樣,這些人都是世襲得的官職,從前的時候,十個就有八個是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公子哥,就算有人是靠着嘉靖才發的家,比如在王府的時候曾經做過護衛,可是眼界畢竟狹隘,說白了,讓這種人去做官,實在是爲難了他們,徐昌雖然文化水平不高,可是因爲在縣衙裡辦公,下頭還管着十幾號人,平時徵稅、拿人、站班……這些縣衙裡的雜事在經過二十年的當差之後,早就積累了無數的經驗,這不但練就了徐昌的精明,更是讓徐昌在辦事方面有自己一套獨特的風格。也正因爲如此,嘉靖纔對他印象不錯,否則單憑有一個好兒子就想榮升錦衣衛千戶,真當嘉靖是二百五嗎?

嘉靖看了徐昌一眼,道:“朕找你來,就是想問問你,你可有什麼主意?”

徐昌道:“陛下所說的這些,卑下也略有耳聞。至於怎麼整肅,卑下卻不敢胡說,陛下聖明,想來已有了辦法。”

這也是徐昌和徐謙的區別,若是徐謙,莫說是嘉靖問起,就算嘉靖不問,他都能一二三四五說出一大堆東西來。可是徐昌自知在這方面是他的軟肋,反正說得不好,那麼索性就給嘉靖戴個高帽子,營造出一個忠厚本份的形象出來。

嘉靖滿意地點頭,道:“朕確實有了辦法,朕打算效仿內宮內書房,在親軍之中也專設一個學堂,這個學堂歸你節制,如何?”

徐謙道:“卑下何德何能……”

嘉靖擺手打斷他,道:“朕既然決心讓你來籌辦,自然有朕的道理,你就不要推辭了。不過如何籌辦,朕卻想聽聽你的意思。”

顯然,嘉靖想考校一下徐昌,靠拍馬屁是不成的,嘉靖得靠這個來整肅親軍,這是嘉靖比較看重的大事,雖然沒有平倭那般急迫和重要,卻也是一塊心病,總不能拿這個來做人情吧,若是徐昌不能說出一個子醜寅卯來,那麼也只好另擇高明。

徐昌自然看穿了嘉靖的心思,沉默片刻道:“要建學堂,卑下倒是有三點看法。”

三點……

嘉靖突然覺得有些看低了徐昌,這傢伙倒是張口即來啊,連嘉靖自己都沒有想到三點。嘉靖頗爲興趣地道:“你但言無妨。”

徐昌道:“其一,要建學堂,就必須先要有個名分,比如國子監,國子監裡的讀書人多是舉人,跨出半步,那就是朝廷命官,身份顯貴。這親軍學堂也是一樣,既然這是親軍學府,將來在這裡學習之人將來難免要受重任,那麼就必須給他們一個名份,名份若是不足,就不能提升他們的自信和自豪感,所以卑下以爲,陛下最緊要的,是給予學堂一個殊榮。”

“殊榮……”嘉靖聽到徐昌先是拿名份說事,心裡不免有點看輕徐昌了,原來起個名字也成了三點看法之一,可見徐昌所謂的三點看法實在水的很。可是後來聽了徐昌的分析,又覺得很對,這就好像親軍一樣,親軍和其他官兵能有什麼分別?還不都是吃着餉銀混飯,同樣有官兵之分,可是正因爲這親軍二字,使得這親軍成了天下武人嚮往的所在,天子親師,絕不是鬧着玩的,如此一琢磨,嘉靖倒還真覺得這個有幾分道理。

此時,嘉靖眯着眼不由重新審視起徐昌了,他突然覺得,這個人比自己想象中更加不簡單。

“你繼續說下去。”

受到了鼓勵,徐昌繼續道:“所以卑下認爲,這學堂的名字越響亮越好,同時再給予裡頭的學生們一些優待,就算只是一點點,也足以讓他們感受陛下恩德,心中對陛下無限感激。”

“那麼,該取什麼名字呢?就叫御林如何?御林學堂……似乎還是差了一些。”

徐昌道:“卑下倒是有個名字,不妨就叫皇家學堂如何?”

“皇家……”嘉靖呆了一下,這皇家二字可不是玩笑,大明朝還從來沒有哪個衙門叫做皇家,可是話說回來,冠名皇家,確實是彰顯其特殊身份,而且還有點兒天子私學的意思。而這些人都將是親軍的骨幹,天子親軍、皇家學堂,這似乎也不衝突。

嘉靖慢悠悠地道:“這個名兒倒是可以,你的第二點看法是什麼?”

徐昌道:“既然是要辦學,那麼教授學生哪些知識卻也是重中之重,卑下以爲,可將傳授的課程一分爲三,其一‘講武’,其二‘明理’,其三‘治軍’,講武即是騎射,讓學生們學習騎射武藝,既是強身,也能增強個人的武藝。所謂明理,就是如國子監的生員一般,學習四書五經,教授他們識字,同時講授他們忠君的道理;所謂治軍,則是教授他們做事的本領,如何讓人信服,如何以身作則,甚至遇有敵情,如何調配人手圍剿或是固守,學生上午講武,下午可以明理,到了傍晚,還可以學習治軍,不知陛下以爲如何?”

嘉靖本來只是想向內書堂一樣,讓這些世襲的子弟們學點東西,到時候不至於是個窩囊廢,可是現在徐昌大談講武、明理、治軍之道,倒是讓他突然改了主意,小打小鬧畢竟沒什麼意思,既然冠以了皇家之名,當然不能只是隨意讓人學點東西纔算,徐昌說的倒是不錯,按着這個思路,培養忠君、精通騎射又能治軍的人才出來,似乎不錯。

……………………

第631章 化外之地第188張 鬥法第625章 升任總督第626章 勝之彰武第58章 杭州小才子第37章 背水一戰第885章 報復第87章 難得做好人第131章 就是來鬧事的第608章 衝突第242章 鳳顏大怒第442章 大功一件第290章 大丈夫不可一日無權第199章 爲官第347章 動手第518章 成親第705章 中興之主第656章 小內閣第2章 死太監第762章 內閣首輔大學士第658章 老子也要有德第417章 非常時期行非常事第217章 太后不好惹第204章 拿下第192章 帝心難測第232章 殺手鐗第583章 人心第62章 我需要作弊嗎第431章 殺雞儆猴第125章 神了第233章 上貢好處多第476章 你敢殺人?第640章 升賞第551章 強買強賣第179章 榮華富貴第241章 棄子第358章 漢賊不兩立第339章 高升第105章 箭在弦上第260章 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第722章 不簡單第418章 動搖國本第41章 縣試第一老虎求安慰第280章 聖德王太后第281章 悍婦第119章 皇帝的試練第197章 升官發財第291章 有了官做,還要臉做什麼第710章 威懾第514章 主政一方第97章 技壓羣雄第敵百零七章 人心不古第655章 死了你一家 幸福千萬人第123章 名利知多少第425章 徐謙出品 整人專用第22章 我乃忠良之後,你是什麼東西第141章 聖旨下第515章 老狐狸教小狐狸第442章 大功一件第679章 哭笑不得第323章 請戰血書第387章 無惡不作、令人髮指第397章 雞賊的皇帝第194章 君臣奏對第358章 漢賊不兩立第136章 一封奏疏第237章 觸怒宮中第611章 這裡輪不到他說話第244章 三司會審第250章 太歲頭上動土第639章 瘋狂時代第750章 無路可走第399章 男子漢當揚眉吐氣第712章 君憂臣辱第355章 總督與巡撫第372章 龍爭虎鬥第641章 升任尚書第226章 宮中過問第427章 殺第687章 箭已在弦第365章 夠狠第733章 兩宮支持第663章 裝神弄鬼第356章 一山不容二虎第661章 藉機反戈第657章 風暴第641章 升任尚書第656章 早知今日 何必當初第183章 勢不兩立第563章 聞名不如見面第386章 你們死定了第92章 欽賜御劍第234章 愛卿所言甚是第570章 門生故吏第282章 風暴第11章 亢奮了第203章 聖駕出宮第32章 老成縣令
第631章 化外之地第188張 鬥法第625章 升任總督第626章 勝之彰武第58章 杭州小才子第37章 背水一戰第885章 報復第87章 難得做好人第131章 就是來鬧事的第608章 衝突第242章 鳳顏大怒第442章 大功一件第290章 大丈夫不可一日無權第199章 爲官第347章 動手第518章 成親第705章 中興之主第656章 小內閣第2章 死太監第762章 內閣首輔大學士第658章 老子也要有德第417章 非常時期行非常事第217章 太后不好惹第204章 拿下第192章 帝心難測第232章 殺手鐗第583章 人心第62章 我需要作弊嗎第431章 殺雞儆猴第125章 神了第233章 上貢好處多第476章 你敢殺人?第640章 升賞第551章 強買強賣第179章 榮華富貴第241章 棄子第358章 漢賊不兩立第339章 高升第105章 箭在弦上第260章 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第722章 不簡單第418章 動搖國本第41章 縣試第一老虎求安慰第280章 聖德王太后第281章 悍婦第119章 皇帝的試練第197章 升官發財第291章 有了官做,還要臉做什麼第710章 威懾第514章 主政一方第97章 技壓羣雄第敵百零七章 人心不古第655章 死了你一家 幸福千萬人第123章 名利知多少第425章 徐謙出品 整人專用第22章 我乃忠良之後,你是什麼東西第141章 聖旨下第515章 老狐狸教小狐狸第442章 大功一件第679章 哭笑不得第323章 請戰血書第387章 無惡不作、令人髮指第397章 雞賊的皇帝第194章 君臣奏對第358章 漢賊不兩立第136章 一封奏疏第237章 觸怒宮中第611章 這裡輪不到他說話第244章 三司會審第250章 太歲頭上動土第639章 瘋狂時代第750章 無路可走第399章 男子漢當揚眉吐氣第712章 君憂臣辱第355章 總督與巡撫第372章 龍爭虎鬥第641章 升任尚書第226章 宮中過問第427章 殺第687章 箭已在弦第365章 夠狠第733章 兩宮支持第663章 裝神弄鬼第356章 一山不容二虎第661章 藉機反戈第657章 風暴第641章 升任尚書第656章 早知今日 何必當初第183章 勢不兩立第563章 聞名不如見面第386章 你們死定了第92章 欽賜御劍第234章 愛卿所言甚是第570章 門生故吏第282章 風暴第11章 亢奮了第203章 聖駕出宮第32章 老成縣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