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3章 兩宮支持

權利這東西很奇妙,尤其是張太后的權利更是奇妙無比,嘉靖在的時候,她的權柄幾乎全部喪盡,可是一旦嘉靖危在旦夕,此時此刻,她的地位瞬時又比王太后要崇高的多。

這裡頭不但有資歷的問題,畢竟正德在的時候,她已是太后,用一句粗俗一點話來說,老孃做太后的時候,你還是山疙瘩裡的王妃呢。另一方面,還有正統的問題。

王太后固然是太后,可是所有臣民的心目之中,張太后纔是正宗的正統,她是弘治皇帝的皇后,是正德皇帝的母親;而王太后至多也就是嘉靖皇帝的母親,卻不過是興獻王的王妃而已。

張太后顯然已經動了心,可是她沒有吭聲,畢竟見識的多,這個時候,是決不能輕易表態的。

這裡頭牽涉的東西實在太多,牽涉的範圍也太廣,不是一句兩句能說清,現在跳出來表任何態,都可能陷入被動。

而張太后顯然已經感覺不對勁了,因爲她突然發覺,絕大多數的大臣,居然都支持楊廷和的提議,有人提到益王的時候,近八成的人都在點頭。

若不是此前就早已商議過,是絕不可能的,而在座的人裡頭,哪一個走出紫禁城,都是跺跺腳京師的地皮就要顫一顫的人物,人家是早有預謀,很不簡單,她一個女人,怎麼可能和整個文官集團對抗。

尊貴是一回事,可是權利又是一回事。顯然張太后也知道自己足夠尊貴,可是要左右局勢。未必能行得通。

畢竟這些文官要權有權,要門生故吏有門生故吏,還掌握了輿論,要人有人,要錢有錢,還佔在道德的制高點,你一個女人,憑什麼對抗。

啪……

這時候。徐謙豁然而起。

他知道,若是此時退後一步,就一切都完了,張太后和王太后都是女人,一旦被這些人蠱惑,後果很難想象,眼下也絕不是客氣的時候。他起身之後,一腳踹出去,直接踢翻了几椅旁的几案。

徐謙的動作,頓時讓所有人都愕然了一下。

這個傢伙,居然敢在慈寧宮裡掀桌子,反了他。

徐謙臉上殺氣騰騰。大喝道:“什麼兄終弟及,什麼中山王爲太子,簡直就是胡說八道,天子還未大行,又遺有血脈在世。中山王纔是正宗,益王是什麼東西。他也配做天子?中山王殿下即是太子,現在就是儲君,誰想要擁立益王,誰就是圖謀不軌。這是祖法,誰敢悖逆?”

嘉靖的祖宗們俱都躺槍,後世不肖啊,高興了,就把所謂的祖法踢到一邊,不高興了,又高舉祖法的旗幟,合着這祖法成了夜壺,都是你們隨意玩的。

只是朝廷的事,本就是如此,這就好像孔老夫子他老人家一樣,要用的時候,他老人家就搬出來,覺得沒用的時候,誰都不提,對自己有利時,立即便成了擋箭牌,相比孔夫子這個夜壺,顯然朱家的列祖列宗很不夠看。

徐謙這般,無非就是表態,他環顧四周,厲聲道:“誰想兄終弟及,有本事,就從徐某人的屍體上走過去,益王若是敢登基,徐某人就敢誅了這國賊。”

這種毫無迴旋餘地的態度,其實並非是針對楊廷和,也非是張進用,而是兩宮太后。

張太后見狀,更加審慎,原本還指望支持大臣們的意見,可是現在,卻是暫時打消掉了主意,一方面,她不願意和徐謙翻臉,張家和徐謙如漆似膠,利益早就綁在一起,任何人做皇帝,對她來說都無所謂,可是爲此而鬧得和徐謙反目,卻並不是什麼好事。

至於王太后,則是精神大受鼓舞,一開始,她滿腹擔心,此時徐謙肯站出來,態度如此堅決,一下子從慌亂中解脫出來,人有了依靠,自然底氣也就足了,她冷冷一笑:“不錯,天子有血脈,何故要請別人主持大局,固是幼主克繼大統,可大明朝有的是忠臣良將,難道還怕沒有人輔佐嗎?你們啊,總是說歷朝歷代,前車之鑑固然要規避,可是也不是沒有好的先例。”

王太后表態了。

讓楊廷和等人臉拉了下來,張進用這時候更是鬱悶,國仇家恨啊,他現在對徐謙是恨之入骨,剛剛徐謙讓他丟了大臉,而現在呢,更是在慈寧宮裡如此,他忍不住道:“徐謙,你誤國。”他不敢找王太后的麻煩,矛頭直指徐謙。

張進用捋起袖子,振臂一呼,道:“國事豈可兒戲,社稷不是你姓徐的家事,姓徐的,你到底要做什麼?”

他一站起來,許多大臣紛紛站起來,大家都紅了眼睛。

這個時候,若是再客氣,那就是作死了,態度都表明了,假若最後還是朱載基登基,等人家站穩了腳跟,第一個要收拾的,就是今日在這殿裡請藩王入京的大臣,今日勸兩宮太后兄終弟及的大臣,都在誅之列。

因此,所有人的態度都只有一個,拼了,不是要表明立場嗎?那就表明立場。

大家磨刀霍霍,直將現在比做了土木堡之變後的朝廷。也將徐謙當做了逆賊,一個個摩拳擦掌,隨時都要拼命。

兩宮太后一看,臉色驟變,幾個太監見狀不妙,紛紛上前要阻止。

“姓徐的,你這奸賊,豈敢耽誤國事。”

“我等與奸賊不共戴天、勢不兩立。”

“家國大事,輪得到戶部尚書說話嗎?”

……………………………………

www_ Tтka n_ C〇

張子麟連忙站起來,可惜他這老骨頭不太中用,大明朝的大臣可是習慣了用拳頭解決問題的,所謂不能言語上消滅你,就在肉體上消滅你,惹得急了,什麼事都敢做。

倒是那張孚敬,卻是從未見過這個局面,他在朝做官的時候不多,大多數時候,都呆在南京,南京的官員其實是很和善的,最多也就是耍嘴皮子論戰一下,畢竟南京那些人,就算吵起來,利益的牽涉也不深,和北京城這些人比起來,戰鬥力實在低了太多的檔次。

其實大家都是斯文人,不涉及到切身利益,誰願意動手動腳。

張孚敬是嚇住了,所以他穩穩坐在那裡,居然大氣不敢出,這是一趟渾水啊,他猛地想到徐謙所說的十萬士紳,數千地方官員,數百京官的理論,只有苦笑連連的份。

徐謙冷冷一笑,突然大喝:“左右侍衛何在?”

一聲令下,殿下人影憧憧,外頭有人大聲迴應:“卑下新軍中隊官楊讓靜候大人吩咐。”

這一下子,所有人臉色變成了豬肝。其實大家早就該料到,這些入宮衛戍的新軍和皇家校尉,還有勇士營的軍馬,都和徐謙穿的是一條褲子。

徐謙冷酷的道:“保護好兩宮太后和太子殿下,誰敢造次,格殺勿論。”

他故意將太子殿下四字咬的很重,可是這番話,顯然不只是向外頭的新軍和校尉所言,最重要的是,告訴這些大臣,放老實一點,你們敢魚死網破,我就敢殺人!

張進用頓時像泄氣的皮球,秀才遇上兵啊,這日子沒法過了。

倒是楊廷和,早料到徐謙會如此,卻只是抿嘴,並不做聲。

徐謙說罷,拜倒在地,朝兩宮太后道:“現在情勢緊急,還請兩宮娘娘主持大局。”

他這麼做,其實就是象徵意義,若說他來調動新軍和校尉,將來遲早會被人攻訐,可是現在,請兩個太后主持,表面上就是兩宮太后來穩住局勢了。

張太后覺得這樣不妥,可是終究沒有說什麼,她和徐謙,畢竟有太多的瓜葛,有些話,不能說重。

王太后喜出望外,心下篤定了不少,徐謙不但態度嚴厲的表態,還告訴了她,外頭都是‘自己’人,這無疑給了王太后極大的信心,王太后毫不猶豫的道:“很好,你有心了,傳懿旨,眼下是非常時期,宮中禁衛,要加強警戒,任何人有不軌之圖,立即拿辦。”

徐謙忙道:“微臣遵旨。”

王太后道:“徐謙,這件事,就交給你了,穩住大局,才最要緊。”

徐謙道:“微臣赴湯蹈火,萬不敢辭。”

王太后滿意點頭,看向張太后,笑吟吟的道:“張娘娘怎麼說?”

態度很客氣,可是無疑是逼張太后表態,張太后沉吟片刻,道:“一切王娘娘定奪,便是依着哀家看,徐謙主持大局,那自是極好的,眼下是多事之秋,切記小心啊。”

王太后道:“不如你我共同頒出懿旨?”

張太后道:“好極。”

張太后的態度逆轉,此時已經不留餘地的站在了徐謙一邊。

…………………………………

第159章 徐大善人第449章 吾皇聖明第33章 誰纔是傻瓜第216章 缺德啊缺德第379章 大案要案第288章 殿試第358章 算賬第643章 全瘋了第412章 王法第敵百零七章 人心不古第441章 皇帝的面子第299章 六首第316章 平倭第61章 不死不休第549章 宰人第517章 真儒是也第278章 善戰者死於兵 善泳者溺於水第291章 有了官做,還要臉做什麼第356章 送你一程第138章 小子 終於抓住你把柄了第441章 皇帝的面子第521章 臣謹遵聖旨第666章 死鬥第461章 軒然大波第396章 功在千秋第617章 生與死第665章 殺人不過頭點地第289章 有人要倒黴第702章 權傾天下第560章 格殺勿論第190章 大禮包第635章 貿易自由第186章 進宮第308章 人得而誅之第102章 趕鴨子上架第152章 龍顏大悅第356章 一山不容二虎第355章 總督與巡撫第614章 謀反第282章 風暴第549章 宰人第490章 窮寇第633章 這是挑釁第366章 天官來了第726章 你發達了第60章 手眼通天第480章 徐某人妙計求全第106章 變數第275章 宮裡宮外擦屁股第549章 宰人第90章 挖坑者死於坑第296章 天子出擊第171章 誰可爲第一第697章 太子千歲第55章 你跑不掉的第488章 宮變第265章 當着主人打狗第584章 就怕太監有智商第54章 請神容易送神難第21章 公堂對質第716章 你犯事了第187章 不作死就不會死第174章 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第182章 朋友,你是來賣萌的嗎第696章 微臣救駕來遲第639章 抗稅第16章 家大業大第143章 良善可欺的軍頭第496章 討倭檄文第738章 使朕無憾第516章 禮教大防第511章 孫兒來遲第224章 陛下仁德第329章 皇家第9章 坑的是你第313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309章 想作死就成全你第15章 要玩就玩票大的第355章 不殺不足以平民憤第399章 男子漢當揚眉吐氣第173章 第一名解元第2章 死太監第572章 天子心術第130章 你會後悔的第455章 粉身碎骨第592章 左副都御史第110章 人擋殺人而已第449章 吾皇聖明第101章 攤牌第146章 你要造反嗎第260章 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第545章 變革第226章 宮中過問第722章 不簡單第717章 囂張部 堂第590章 吾皇萬歲第560章 格殺勿論第330章 上陣父子兵第103章 衝擊官府第460章 侍讀學士
第159章 徐大善人第449章 吾皇聖明第33章 誰纔是傻瓜第216章 缺德啊缺德第379章 大案要案第288章 殿試第358章 算賬第643章 全瘋了第412章 王法第敵百零七章 人心不古第441章 皇帝的面子第299章 六首第316章 平倭第61章 不死不休第549章 宰人第517章 真儒是也第278章 善戰者死於兵 善泳者溺於水第291章 有了官做,還要臉做什麼第356章 送你一程第138章 小子 終於抓住你把柄了第441章 皇帝的面子第521章 臣謹遵聖旨第666章 死鬥第461章 軒然大波第396章 功在千秋第617章 生與死第665章 殺人不過頭點地第289章 有人要倒黴第702章 權傾天下第560章 格殺勿論第190章 大禮包第635章 貿易自由第186章 進宮第308章 人得而誅之第102章 趕鴨子上架第152章 龍顏大悅第356章 一山不容二虎第355章 總督與巡撫第614章 謀反第282章 風暴第549章 宰人第490章 窮寇第633章 這是挑釁第366章 天官來了第726章 你發達了第60章 手眼通天第480章 徐某人妙計求全第106章 變數第275章 宮裡宮外擦屁股第549章 宰人第90章 挖坑者死於坑第296章 天子出擊第171章 誰可爲第一第697章 太子千歲第55章 你跑不掉的第488章 宮變第265章 當着主人打狗第584章 就怕太監有智商第54章 請神容易送神難第21章 公堂對質第716章 你犯事了第187章 不作死就不會死第174章 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第182章 朋友,你是來賣萌的嗎第696章 微臣救駕來遲第639章 抗稅第16章 家大業大第143章 良善可欺的軍頭第496章 討倭檄文第738章 使朕無憾第516章 禮教大防第511章 孫兒來遲第224章 陛下仁德第329章 皇家第9章 坑的是你第313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309章 想作死就成全你第15章 要玩就玩票大的第355章 不殺不足以平民憤第399章 男子漢當揚眉吐氣第173章 第一名解元第2章 死太監第572章 天子心術第130章 你會後悔的第455章 粉身碎骨第592章 左副都御史第110章 人擋殺人而已第449章 吾皇聖明第101章 攤牌第146章 你要造反嗎第260章 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第545章 變革第226章 宮中過問第722章 不簡單第717章 囂張部 堂第590章 吾皇萬歲第560章 格殺勿論第330章 上陣父子兵第103章 衝擊官府第460章 侍讀學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