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3章 一拍即合

裴潛表面上是偷偷地來見自己的兒子裴秀,但他好歹也是做過魏國尚書令,知道這件事情根本不可能瞞得過馮鬼王。

所以在他來見裴秀之前,已經有人比他提前一步,來到長安,拜見馮君侯。

這個人就是裴秀的二叔裴俊。

裴俊現在不過是一個六百石的議郎,和當年馮郎君獻八牛犁,得天子接見後所封的散官相差不遠。

也就是說,裴俊現在和剛出仕不久後的馮君侯,差不多一個等級。

相比起發育了十多年,就成爲了大漢BOSS之一的馮君侯,裴俊升級的速度有點慢。

所以他來到長安,面見馮君侯時,須得恭敬行禮:

“河東裴俊,拜見君侯。”

在得到裴俊來訪的消息時,馮君侯一開始感覺有點蒙。

他是真的沒有想到,河東裴家的人,居然有人在蜀地當官。

這個發現,再一次刷新了馮君侯對世家錯綜複雜,盤根錯節龐大關係網的認知。

只是這個裴俊,本就不在馮君侯的三國名人記憶裡。

而且此人現在不過是光祿勳下邊的一個屬官。

對於馮君侯現在的地位來說,裴俊不過是一個沒有名氣的小官。。

再加上他剛接替丞相坐鎮關中,馬上就發動了上黨戰役,待上黨戰役過後,又開始巡視幷州,忙得是前腳不搭後腳。

哪有時間去梳理河東世家那些眼花繚亂的關係網?

所以在此之前,沒有聽說過裴俊也是正常。

據馮君侯這麼多年的經驗看來,裴俊所任的官職,大多都是用來收買有名無實的名士的無權散官。

最典型的就是被法正稱爲“天下有獲虛譽而無其實者”的許靖,尊譽不斷,官至太傅。

他們最大的作用, 就是嘴炮和佔據道德高點, 要麼吹自己這邊,要麼貶敵人那邊。

像馮君侯那些所謂的“巧言令色”“心狠手辣”之類的風評,大約都是這類人物下的定義。

所以他估摸着,這一位十有八九也就是個縮水版的許靖之類。

心裡是這麼想的, 馮君侯的言行舉止卻是客氣非常:

“當不得裴議郎如此大禮, 請,請上坐。”

畢竟劉備都把許靖供起來了, 馮君侯好歹也是朝廷重臣了, 自然也不能再拿自己的風評去開玩笑。

主客坐定之後,馮君侯這才問道:

“裴議郎此番前來長安, 可是有何要事?”

裴俊答道:

“回君侯, 俊祖籍本在河東,年少時因故離家已有數十載,如今得聞河東光復,不勝狂喜。”

“故而特向天子告假, 回鄉探親。如今路過長安, 特意前來拜訪馮君侯, 還望君侯莫要怪某冒昧。”

馮君侯擺手:“不會不會!”

你若不是出自河東裴氏, 那登門拜訪自然是冒昧。

但你既然在拜帖上說自己出自河東裴氏, 那就不算冒昧。

“裴議郎離開這麼多年, 如今終於可以和家人團聚, 實是可喜可賀啊!”

“謝過君侯。”裴俊連忙道謝, 然後又說道, “說起來,某能再回河東與家人相聚, 其實還真是託了君侯的福啊。”

馮君侯明其意,謙虛道:

“裴議郎言重了, 我不過是奉天子之命,討賊興漢而已。”

同時心裡暗道:也不知河東民亂, 裴家有多少損失?

不過河東世家基本都被犁了一遍,估計裴家也是大出血。

若是這位裴議郎回到河東後, 發現老家被抄了一遍, 會不會把這帳記到我頭上?

想到這裡,馮君侯心懷鬼胎地暗戳戳問了一句:

“我看拜帖上說,裴議郎是出自河東聞喜縣?這些年來,可與家中有所聯繫, 家裡還有些什麼親人?”

“裴議郎有所不知啊,王師進入河東的時候, 這賊人欺壓百姓太甚,河東百姓趁亂而起。”

馮君侯臉不紅心不跳地陳述事實:

“不少河東大族,都受到波及,若非鄉賢及時求助大軍,只怕這河東還不知亂成什麼樣子呢。”

得先試探一番,要不然的話,這位裴議郎的某位近親在民亂中喪了命。

自己糊里糊塗成了對方的仇人而不自知,那就不太好了。

不怕仇家滿天下,就怕不知仇家是誰。

要不然,被人陰了都不知道。

陰慣了人的馮鬼王心裡這般想着,卻是不知裴俊此行,是另有目的。

本來上黨一役之後,幷州河東局勢基本已定,裴俊在那個時候就可以回河東。

如今拖了這麼久,就是爲了等馮某人回到長安。

但見裴俊聽了馮鬼王的話,臉皮不由地就是一抽。

若非吾久在蜀地, 深知汝之手段,說不得還真信了你馮鬼王的鬼話。

蜀地與涼州,不知沒了多少世家豪族。

就在你馮鬼王去巡視幷州的時候,鐵甲騎軍還在涼州踏平了好幾家豪族呢!

領頭的,可不正是趙三千?

這個事情,要說你不知道,誰信?

若非怕家族不知好歹,撞上你馮鬼王的手段,吾怎麼可能眼巴巴地趕來長安?

“有勞君侯關心。某確實是出自聞喜裴氏,兩個月前,才與河東的家人通了消息,家中親人一切都好。”

“哦?都還安好?那我就放……咳咳,那就好啊!哈哈,哈哈!”

馮君侯說着,最後竟是打了個哈哈。

兩個月前?

意思就是說家裡人確實沒有受到民亂波及?

如果記得沒錯的話,關將軍進入河東時,聞喜縣根本就沒有抵抗,直接開城門投降了?

正因爲聞喜縣的知時務,聞喜裴家在河東民亂時,受到的波及確實比別家要少一些。

馮君侯想要把裴秀收入門下,除了看中他的才能。

還有一點,就是知道聞喜裴家宗房受到的損失比較小,可能比較容易從他們身上打開河東世家的口子。

至於到了後來,聽說裴家的裴潛,在河東光復之後,反而成了魏國的尚書令,卻是個歪打正着的事情。

在馮鬼王的算計裡,真要能撬動聞喜裴家,讓裴家表明態度投靠過來。

到時候還可以順便看看讓裴潛當上尚書令的魏國,是個何等精彩的臉色。

噁心敵人的事嘛,順手做一做,就算對敵人沒造成傷害,也能愉悅一下心情。

也不知是不是因爲兩人懷着某種同樣的心思。

馮君侯這纔剛想到裴潛,只聽得裴俊已經主動提起:

“其實不敢瞞君侯,某此次冒昧上門拜訪,除了是謝君侯讓我能重回故里與親人相聚,還曾受兄長之託,前來與君侯相見。”

“哦?”

馮君侯聞言,頓時一怔,下意識地拿起茶杯做掩飾。

同時在心裡快速地過了一遍自己認識的人裡,似乎並沒有一個姓裴的故人。

除了裴秀。

只是裴秀沒有必要繞着一個圈子,託人來見自己吧?

“卻不知裴議郎的兄長是誰?”

“吾家兄長,上裴下潛,字文行,正是聞喜裴氏的家主……”

話未說完,就聽得“噗”地一聲,馮君侯嘴裡的茶全噴了出來。

馮君侯極其失禮叫出聲來:“裴潛?裴……裴文行是你的兄長?”

不怪馮君侯不知此事。

實是裴俊離開河東,已有數十載,再加上後來三國鼎立,難通消息,裴俊都做好了自己這輩子回不了河東的心理準備了。

馮君侯不過出仕十餘載,裴俊又不是什麼出名人物,他哪裡會知曉這些事情。

除非是先帝入蜀時就出仕的老臣,說不定還能知道一些消息。

裴俊卻是有些不知所以,不明白自家兄長爲何會引起這麼大的反應。

就算兄長以前是魏賊的尚書令,但大家族嘛……這點事不至於吧?

心裡這麼想着,嘴裡卻不得不回答:“回君侯,正是。”

“親的?親兄長?”

“沒錯。”

也不知是不是幻聽,裴俊似乎聽到屏風後面有人輕咳了一聲。

馮君侯咳了一下,把茶杯放下,正色看向裴俊:

“吾記得,裴文行不是魏國的尚書令麼?他怎麼會在兩個月前派人送信給裴議郎呢?”

裴俊連忙解釋道:

“不敢瞞君侯,家兄其實早就有心棄賊從正,故而趁魏國大亂之時,設法出逃。”

“只是因爲上黨戰事,無法越過邊關,直至幾個月前,上黨戰事平息,這才尋得機會,回到河東。”

“家兄回到河東後,就立刻派人給某送信,欲託某向君侯表明歸順大漢之意。”

魏國尚書令裴潛出逃魏國,要前來投靠大漢?

馮君侯一聽到這個消息,以他這些年修煉來的心性,仍是止不住地驚呼:

“此話當真?”

“某豈敢欺騙君侯?”裴俊說着,從袖套裡拿出一封信,起身奉上,“此乃家兄託某給君侯的信,請君侯過目。”

馮君侯接過來,並沒有當場打開,而是放到案上。

然後看向裴俊:

“令兄有心棄賊從正,那自是最好不過,只是爲何他不親自前來,而是託了裴議郎前來?”

“回君侯,家兄有一子,雖是庶出,但極是聰慧,少有名聲,被稱河東領袖。”

“如此良材美玉,自然是被家兄視若珍寶,把他當成繼承者來培養。”

“只是去年的時候,此子在河東民亂中失蹤。故而家兄回到河東後,一是急欲尋回愛子,二是藉此機會,重整裴氏。”

“所以這纔沒有立刻前來拜見君侯,只是託某先給君侯送信,還請君侯海函。”

話雖說得有些不太明白,但馮君侯卻是聽明白了。

“嫡庶之爭?”

“君侯明見。”

這麼說來,這個裴潛能當上魏國的尚書令,確實是有兩把刷子啊。

魏國丟了河東,身爲家主的裴潛,卻在魏國當官。

要說裴家的其他人,對宗房沒有任何想法,那肯定是不可能的。

世家內部的爭鬥,有時候並不比敵我之爭來得輕鬆。

再加上裴潛居然把一個庶子當作接班人來培養,看起來是有魄力。

但此事對於裴氏內部來說,卻是一個隱藏的炸藥桶。

裴潛要是能一直掌握裴家大局,那倒還好說。

關鍵是他在魏國當官,而河東卻落入了大漢手裡。

偏偏那個少有名聲的庶子還失蹤了……

對於裴氏某些有心人來說,這不是天賜良機是什麼?

裴潛壯士斷腕,從魏國跑回來,並沒有立刻來見自己,而是先重新統一裴氏內部意見。

若是能同時尋回愛子,恐怕還能借此機會,把裴氏的嫡庶之爭一併解決掉。

手段,確實了得啊!

只是這個“河東領袖”的稱謂怎麼有點熟悉?

“裴議郎,不知裴公的那個愛子,是叫什麼?”

“裴秀,裴秀彥。”

“咳咳咳……”

馮君侯再次咳嗽起來。

“所以裴議郎的意思是,令兄是去找他的愛子了?”

“正是。”

馮君侯突然哈哈大笑起來:

“裴議郎,若是有機會,請轉告令兄,馮某對裴公聞名久矣,若是能與裴公相識,實乃馮某人之幸也!”

就衝着裴潛破除常規,公開扶持庶子的做法,就值得見上一面。

瓦解世家,大推恩令乃是利器啊!

PS:裴潛逃回河東的原因,我覺得已經寫得很明白了吧?

魏國讓他上臺,本來就是爲了河東,想讓裴家做第二個西平郭家,所以他到底做不做?

除非他真看好魏國的未來,能反攻河東,否則他真要做了,等待河東裴家的,就是被血洗。

前有西平郭家,後有河東民亂,只要是正常人,都相信漢國不可能手軟。

但若是他不做,那就暴露了自己的立場,那種情況下,魏國但凡有點智商,都知道他不值得信任。

到時候肯定是要提防着他,怎麼還可能讓他繼續做尚書令?

能看在河東裴家的面上,讓他留着性命做個散官不錯了。

察看魏國高層決策,隨時策應漢國之類,想想都知道不可能。

從個人層面來說:

漢國收復了河東,他身爲家主,卻在魏國做官,就意味着失去了來自河東家族的支持。

在這種情況下,基本就相當於主動放棄了家主的位置。

在沒有與漢國溝通,甚至連家族都沒有溝通的前提下。

就讓堂堂裴氏家主主動化身細作潛伏在魏國,實在是太過理想化了。

更別說還是沒有太大希望,甚至沒有太大意義的那種細作。

相反,如果他以魏國尚書令,再加上河東裴家家主的身份,前來投奔漢國。

那他所能受到的待遇,根本不可同日而語。

所以他會做出什麼樣的選擇,還需要考慮嗎?

第0682章 擴權第0122章 利害第0073章 李神仙第0750章 計劃之外第0048章 失敗品第0178章 有點意思第0636章 胡人人心第0817章 擒賊第1199章 王翦與李信第0225章 張機?張仲景?第1110章 退隱第0573章 異道會潼關?第1068章 初定第1155章 潘氏第889章 開始考課第0541 食言第0633 總覺得哪裡不對勁第1125章 交權第1303章 變量第0250章 試探第1081章 打掃屋子第0282章 交配權第0716章 真到假時假爲真第0157章 豈能落了下風?第1040章 宮闈之變(二)第1172章 反思第0151章 打白工也是賺了第0979章 陰山,快到了第1016章 走留皆難第440章 祖傳的規矩?第0164章 關姬的心思第0401章 撿肥皂第0361章 羣魔亂舞之地第0661章 明君良臣第0179章 你要做什麼妖?第0854章 好人一生平安第1089章 試探第0271章 人口第1095章 人心思變第1081章 打掃屋子第0131章 用生命在泡第0545章 大忽悠第0071章 不一樣的讀書種子第1232章 杜元凱第0918章 不幹人事馮刺史第0812章 兩個人,不同待遇第0525章 論平日哄好老婆的重要性第0832章 對對對,是是是第0372章 臭味相投第0824 名將第0893章 文壇羣英會第0824 名將第1309章 接班人第1266章 歸師第0507章 書店見聞第1225章 斷後第0593章 七十緡第1039章 宮闈之變(一)第1201章 兵臨城下第0369章 喜歡未必就是愛情第0955章 鑄大錢第0909章 不要跟傻子玩第1261章 知一點情第0376章 當空皓月之下的閃亮星光第0551章 三國,三國第1066章 有些微妙的變化第1029章 笑裡藏刀第1302章 南中之南(給魅力無限的善熊諦聽成熟小叔叔加更)第1000章 魏國的增援第0793章 巾幗第0865章 棋手第0627章 周魴斷髮第0928章 司馬懿的想法第0874章 補窟窿第0744章 歐皇第0428章 鮑三娘第0249章 翻車第1063章 餘波(三)第0986章 天意第1190 先退一步第0271章 人口第0178章 有點意思第0224章 溫柔可人?第0918章 不幹人事馮刺史第1103章 渡河(二)第0572章 反了第0673章 只道平常卻難尋第0524章 你們在幹什麼?第1155章 潘氏第0263章 來人第0855章 摩托化的設想第0825章 僞·巧言令色第0535 荊州之計第1151章 棄徒第1095章 人心思變第0358章 送別第0562章 天理何在?第1223章 來了第1246章 渡河第0839章 送禮
第0682章 擴權第0122章 利害第0073章 李神仙第0750章 計劃之外第0048章 失敗品第0178章 有點意思第0636章 胡人人心第0817章 擒賊第1199章 王翦與李信第0225章 張機?張仲景?第1110章 退隱第0573章 異道會潼關?第1068章 初定第1155章 潘氏第889章 開始考課第0541 食言第0633 總覺得哪裡不對勁第1125章 交權第1303章 變量第0250章 試探第1081章 打掃屋子第0282章 交配權第0716章 真到假時假爲真第0157章 豈能落了下風?第1040章 宮闈之變(二)第1172章 反思第0151章 打白工也是賺了第0979章 陰山,快到了第1016章 走留皆難第440章 祖傳的規矩?第0164章 關姬的心思第0401章 撿肥皂第0361章 羣魔亂舞之地第0661章 明君良臣第0179章 你要做什麼妖?第0854章 好人一生平安第1089章 試探第0271章 人口第1095章 人心思變第1081章 打掃屋子第0131章 用生命在泡第0545章 大忽悠第0071章 不一樣的讀書種子第1232章 杜元凱第0918章 不幹人事馮刺史第0812章 兩個人,不同待遇第0525章 論平日哄好老婆的重要性第0832章 對對對,是是是第0372章 臭味相投第0824 名將第0893章 文壇羣英會第0824 名將第1309章 接班人第1266章 歸師第0507章 書店見聞第1225章 斷後第0593章 七十緡第1039章 宮闈之變(一)第1201章 兵臨城下第0369章 喜歡未必就是愛情第0955章 鑄大錢第0909章 不要跟傻子玩第1261章 知一點情第0376章 當空皓月之下的閃亮星光第0551章 三國,三國第1066章 有些微妙的變化第1029章 笑裡藏刀第1302章 南中之南(給魅力無限的善熊諦聽成熟小叔叔加更)第1000章 魏國的增援第0793章 巾幗第0865章 棋手第0627章 周魴斷髮第0928章 司馬懿的想法第0874章 補窟窿第0744章 歐皇第0428章 鮑三娘第0249章 翻車第1063章 餘波(三)第0986章 天意第1190 先退一步第0271章 人口第0178章 有點意思第0224章 溫柔可人?第0918章 不幹人事馮刺史第1103章 渡河(二)第0572章 反了第0673章 只道平常卻難尋第0524章 你們在幹什麼?第1155章 潘氏第0263章 來人第0855章 摩托化的設想第0825章 僞·巧言令色第0535 荊州之計第1151章 棄徒第1095章 人心思變第0358章 送別第0562章 天理何在?第1223章 來了第1246章 渡河第0839章 送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