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5章 交權

右夫人給馮君侯解了火,如今又主動提出,要爲馮君侯解憂。

喜得馮某人連忙一把摟住她,把自己這些日子以來的煩惱細說了一遍。

同時一再強調,鎮東將軍府是多麼地離不開右夫人。

自右夫人離家後,他可是日日都在掰着手指頭計算右夫人什麼能風光歸來。

張小四聽得她這麼一說, 心裡又是喜歡又是氣惱。

喜歡的是這個男人這麼說,足以證明自己在馮府的重要性。

氣惱的是……

張小四狠狠地咬了一口這個傢伙,這才恨恨地問道:

“所以說,你是因爲處理不了那麼多公務,這纔想起來要找我的?”

“呃,啊哈,怎麼可能?”

勞累後的馮君侯,本來還想着能眯一會, 聞言後立刻一個激靈:

“我是說,公務太多了,壓得我喘不過氣來,讓我根本不得閒,連進宮找你的時間都被擠沒了。”

說着,他還拍了拍張小四光滑的後背,“四娘,還是快幫我想想辦法纔是。”

張星憶也知道此時不是追究的時候。

畢竟此時兩人可是宮中,不是在府上,再加上剛纔已經耽擱了太久,只怕等會阿姊就要找自己了。

她感覺到自己終於恢復了一些力氣,於是一邊起身摸索着找衣服,一邊說道:

“平日裡還說你是深謀遠慮呢,怎麼事情輪到自己頭上, 就沒了頭緒?”

“你都知道皇帝姊夫把尚書檯帶過來了, 怎麼就不知道把府上這些公務都推到尚書檯那邊去?”

“你有平尚書事之權,讓尚書檯處理完了, 尚書檯難道還敢把處理結果瞞着你?不還是得要派人告訴你?”

“咦?”原本還躺着的馮君侯, 聞言立刻就坐了起來, “還可以這樣?”

“什麼叫還可以這樣?應該叫原本就應該這樣!”

右夫人扣好小衣,回答道:

“尚書檯本就是處理大漢政務的,府上那些公務,大事肯定是歸尚書檯管。”

“若是尚書檯有不管的事情,那就是歸雍州刺史府和司隸校尉府管。”

“只是因爲特殊時期,以及特殊情況,所以一直以來全部都歸鎮東將軍府管。”

“現在皇帝姊夫還於舊都了,諸事終是要走上正軌的,所以你手上的這些公務,最好還是交出去。”

“右夫人此話大是有理啊!”馮君侯擊掌,忍不住地讚歎道,“若非四娘提醒,吾竟是沒能想到這一層。”

怪不得和阿斗談話的時候,他會提起蔣琬和尚書檯呢,馮君侯竟是沒有聽出弦外之音。

慚愧,慚愧!

“只是陛下怎麼不明說呢?還有那蔣琬,鎮東將軍府這麼做, 可不是要壓了尚書檯一頭,他居然一聲不吭?”

馮君侯有些懊惱, 自己白白勞累了這麼多天,說不得還背上一個戀權不放的名聲。

“因爲陛下不想讓阿郎不高興啊!”

右夫人披上了外紗,重新坐到榻上,靠到馮君侯身邊,柔聲道:

“關中幷州河東,是丞相和阿郎聯手打下來,如今丞相已去,涉及此叄地之事,朝中誰都要給阿郎幾分面子。”

“阿郎是最受皇帝姊夫信得過的人,鎮守關中的時候可沒有出過任何一絲紕漏。”

“現在皇帝姊夫到長安纔多久?突然說收權就收權,就算阿郎不介意,但被別人看在眼裡,讓人會怎麼想?”

若是收回天子手裡也就罷了,偏偏是收到尚書檯那裡。

鎮東將軍可是有平尚書事之權呢!

這不是打鎮東將軍的臉麼?

打臉也就罷了,就怕有人會亂想,認爲天子要兔死狗烹,鳥盡弓藏。

“要是換作妾,這個事情根本不用着急,現在東有魏賊,東南有吳國,日後戰事還多着呢!”

“只要戰事一起,你這個鎮東將軍肯定要出征,到時自然就沒有辦法處理關中之事。”

“到時候怎麼收回,收到哪裡,還不是皇帝姊夫一句的事情?”

右夫人解釋完天子的心理,話鋒一轉,又提起尚書檯:

“至於尚書令蔣公琰,他本就不是好權之人,更兼年紀也大了,讓他跟你爭權,圖個什麼?”

說着,瞟了一眼馮君侯:

“再說了,鎮東將軍府壓了尚書檯一頭,本就是正常,又不是什麼丟臉的事。”

鎮東將軍有權知道尚書檯的決策,尚書令有權知道鎮東將軍府的決定嗎?

所以這壓一頭,不是很正常?

鎮東將軍現在纔多大年紀,就開始平尚書事了。

日後十有八九是要錄尚書事如果不出意外的話。

反觀蔣琬,軍功官職本就不如馮鎮東,而且都這麼個年紀了,他還能當幾年尚書令?

右夫人說到這裡,語氣悠悠地總結道:

“巧言令色馮郎君,心狠手辣小文和,深謀遠慮陰鬼王,施恩不索大善人。”

“莫說是蔣公琰,就是放眼朝野上下,有幾個敢和馮君侯別面子?你道人人是魏延麼?”

“更另說蔣公琰與阿郎之間,不是本就有交情麼?他如今這般,正是藉機示好。”

馮君侯雖然頂了“施恩不索大善人”的名頭,但誰敢把他當成大善人欺負?

聽完右夫人分析這裡頭的曲折,馮君侯這才恍然大悟。

朝堂之事,自己終是免不掉要正式參與了。

只是不知怎麼的,他總覺得右夫人這些話,聽在耳裡有些彆扭,但見他沉吟了一下,忽然說道:

“施恩不索大善人,說得極有道理,這話是什麼時候傳出來的,我怎麼不知道?”

“還有,你爲什麼要拿它與那什麼巧言令色心狠手辣相提並論?”

本來還在說正事呢,右夫人聽到馮君侯語氣不善地問出這個話,頓時就忍不住地笑了出來。

她軟軟地趴到馮君侯肩上,捶了幾下馮君侯,“鵝鵝鵝”地笑了好一會,斷斷續續地說道:

“可不,可不就是施恩不索嘛!”

“教南中夷人採油桐,種甘蔗,採茶葉,教涼州胡人圈養牛羊,幫他們劃分草場,減少糾紛。”

“讓荊州拿粗糖換紅糖,怕他們餓着,還給他們賣糧食,又給吳人租兵器鎧甲……”

“哦,對了,當年賣給長安魏賊的毛料,可是連蜀地都還沒有稀罕東西呢……”

“阿郎這種施恩不圖他人回報的做法,誰敢說不是大善人?哈哈,哈哈哈!”

說着說着,右夫人笑不成活了,倒在馮君侯的懷裡直打滾。

馮君侯雙手一摟,免得右夫人滾下榻去,無辜地說道:

“他們當時確實都賺了啊,就像前些日子的吳國校事秦博,還跟我道謝呢!”

本來已經有些緩過氣來的右夫人,這一下又笑得快要抽過去。

若非怕皇后隨時找過來,這一滾,說不得兩人又要齊齊往榻裡滾去。

兩人磨磨蹭蹭地終於穿好衣服,出得偏殿門口,門口早已是悄無人影。

也不知黃胡是早就離開了,還是在遠處暗中守着。

兩人依依分別前,右夫人叮囑馮君侯:

“反正阿郎就儘管放心去找蔣公琰,你以前也與他打過不少交道,當知此人實是少有的君子。”

“阿郎若欲把權,他肯定不會和你爭,但若你把這些事交給尚書檯,他非但不會推辭,還會好好給阿郎處理好。”

“此事若是傳出去,別人也會說阿郎知進退,重規矩。”

“現在看起來阿郎是退了一步,但正所謂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待日後阿郎行權柄,又何須擔心衆人不按令而行?”

馮君侯點頭應下。

右夫人這才轉身離去。

然後黃胡不知從哪個角落裡冒了出來。

“煩請黃內侍帶路,吾欲前去與陛下拜別出宮。”

黃胡滿臉笑容:

“回君侯,陛下曾留下話來,說是要去尋皇后說話,君侯與張娘子敘舊完畢,可徑自出宮就是。”

啊?

這樣的嗎?

馮君侯一愣,連忙對着未央宮的某個方向拱手行禮:

“臣謝過陛下。”

阿斗這個連襟,說實在話,真心不錯。

人不錯,性情也不錯,又講義氣,有人情味。

可惜他是天子,若不然,馮君侯說不得就得跟他喝酒拜把子,來個親上加親。

這時,一陣涼風吹來,讓人終於覺得有些涼快之意。

擡頭看天,原來日頭已經偏西。

但見馮君侯又對黃胡道謝:

“永能見到四娘,黃內侍居功亦多,永在此謝過。”

黃胡連忙還禮:“老奴不過是聽從陛下的吩咐,不敢居功。”

“那隻能說明黃內侍深得陛下信重啊。”

馮君侯上前握住黃胡的手,幾張票子已經悄無聲息地塞到對方手裡。

黃胡不用看,就知道手心裡是什麼東西。

他已經不是第一次收到馮君侯的票子了。

馮君侯爲人豪爽,他就算是傳個話,回宮時手都不會空着。

“都是陛下擡愛,受之有愧,受之有愧。”

黃胡嘴裡謙虛受之有愧,手頭一翻,票子已毫無蹤跡,妥妥的卻之不恭。

“君侯可是要出宮,老奴送君侯。”

“不忙,我還有事,要去一趟尚書檯。”

但凡臺、閣,皆是皇宮建築。

臺者,處於禁省之內。

閣者,處於宮城之中。

也就是說,尚書檯的辦公地點,是在皇宮裡面。

這算是中國兩千餘年帝王制的一個特點,比如說明之內閣,清之軍機處,都是一脈相承。

因爲這些換了名字的中樞權力機關,都是直接對皇帝負責。

正所謂趁熱打鐵,馮君侯得了右夫人的指點,正好順道去一趟尚書檯。

“那老奴給君侯帶路。”

“就是怕麻煩黃內侍。”

“陛下特意留下老奴,就是給君侯帶路的。”

“那就卻之不恭了。”

“君侯請。”

黃胡大約是皇宮內侍裡,對尚書檯最爲熟悉的人之一。

身爲天子信任的內侍,他要經常拿着天子手詔送往尚書檯或者給尚書檯傳天子口詔。

看着黃胡來到尚書檯,值守的尚書郎過來迎接:

“黃內侍,可是陛下又有詔令?”

這讓馮君侯看向黃胡的目光都有些意外。

在吸取了後漢教訓的基礎上,丞相對宦官的壓制還是很強力的。

雖說現在丞相不在了,但蔣琬費禕董允這些人,那都是丞相挑出來輔佐天子的人。

有他們在,宮裡的宦官基本都是翻不了天。

所以馮君侯看到尚書檯的尚書郎居然對黃胡這般有禮,這纔有些意外。

不過黃胡接下來的舉動,給馮君侯解了惑。

雖是天子身邊最信任的內侍,但黃胡面對一個不過是值守門口的尚書郎,仍是極爲客氣:

“沒有沒有,這一回,我就是……”

黃胡的話還沒有說完,尚書郎就已經看清了站在他身後的馮君侯的面容。

但見尚書郎目光驟然瞪大,突然急步上前,對着馮君侯深深躬身行禮:

“祐,拜見君侯。”

馮君侯大笑,扶起王祐,道:

“弘化,你怎麼會在這裡?來長安多久了?怎麼不告知我一聲?”

王祐,王甫之子。

王甫跟隨先帝東征,在夷陵一戰遇害。

王祐就由從叔王士照顧,後來王士跟隨丞相南征,隻身提前南下,勸降南中叛軍頭領之一的雍闓。

誰料雍闓行事不密,被孟獲發覺,王士遂殉國。

可以說,悽縣王氏,滿門忠烈,是大漢的鐵桿支持者。

不過幸好,王士南下勸降雍闓前,曾把自己及從兄王甫的家小都託付於丞相。

當年丞相探獄馮君侯,身邊所帶的人,王祐就是其中之一,可見丞相對王祐的照顧。

不過王氏所在的悽縣,屬於廣漢郡。

而廣漢最有名的姓氏,則是李姓,同時也是蜀地最大的世家之一。

王氏與李氏同處一郡,自然有着千絲萬縷的關係。

這些年來,王祐也不知爲了避嫌,還是其他原因,再加上馮君侯南征北戰,少有回蜀。

所以身在蜀地的王祐,與一直領軍在外的馮君侯,往來並不算密切。

時至今日,馮君侯身居高位,不知有多少人想要與之攀上關係。

以王祐的性子,自然就更不可能特意上門拜訪馮君侯,免得被人認爲是趨炎附勢。

沒曾想到,馮君侯見到他,卻是表現出極大的熱情,一如當年在錦城的少年相交時。

這讓王祐心裡心裡就是一熱。

他微微垂首,解釋道:

“丞相去世後,小弟便被選入尚書檯,任守尚書郎中,今年才轉爲尚書郎,跟隨陛下到長安。”

“如今尚書檯事務繁忙,小弟一直抽不出時間,故而沒有前去拜訪兄長,望兄長莫怪。”

多年未見,本以爲變得生疏,沒想到馮君侯一聲“弘化”,讓王祐如同回到了當年,連自稱都變回了小弟。

“當然要怪,怎麼能不怪?來了長安也不去找我,若不是今日我過來,你打算瞞我到什麼時候?”

馮君侯把着王祐的雙臂,“再忙也不能這樣啊。”

馮君侯對王祐這般熱情,不爲別的,只爲王氏忠烈。

對於忠烈,他一向心存敬意。

“小弟知錯了。”

“知錯就好,明日我在府上設宴,你一定要來。”

“是。”王祐終於擡頭,展顏一笑:“卻不知兄長今日到尚書檯,可是爲了何事?”

“找蔣尚書令,有些事想與他商量一番。”

“那兄長先請坐,小弟這就去稟報尚書令。”

“好。”

轉頭看去,只見黃胡正一臉古怪地看向自己,馮君侯不禁問道:

“黃內侍何以如此?”

黃胡臉色變成了欽佩,只見他拱手道:

“當年聞君侯乃蜀地郎君之首,年青才俊莫不稱兄,今日親眼見之,方知所傳不虛。”

馮君侯指着黃胡,又是開懷大笑:

“這般會說話,讓人聽了心裡高興,怪不得陛下會讓你一直跟在身邊。”

第0489章 有喜有悲第0133章 魏延第1082章 一石二鳥第0981章 協議第1029章 笑裡藏刀第0114章 刀筆第0351章 再見黃月英第1296章 勸諫(二)第0552章 交代第0650章 落定第1207章 兩害取其輕第0839章 送禮第0033章 關姬第1217章 軍情如火第0250章 試探第0921章 糧食問題第0484章 眥睚必報第0615章 怎麼還要打啊?第0843章 改制第0976章 虛實不定第0115章 所謂羊毛第1130章 上朝第1074章 傳聞第0197章 人心難測第0321章 說開第0718章 拉攏第1002章 最後一道關口第0984章 渡水第1300章 糜郎君再現江湖(再次爲善熊諦聽巨佬奉上5000字大章)第0914章 土方子第1215章 風聲鶴唳第0396章 活着不好嗎?第1072章 相爭第0995章 泄歸泥第0535 荊州之計第0083章 純粹的人第0522章 旄牛部第1038章 隱蔽戰線(二)第0451章 都不容易第1246章 渡河第0230章 傷寒雜病論第0655章 詭道第0937章 孩子引發的問題第0078章 沐浴第1240章 配合與不爭功第0933章 消除不去的夢魘第1164章 專家第0392章 數據統計(二合一大章)第403章 幹了第0883章 下馬威第0170章 價錢合適(還有一更)第0032章 莊戶的孩子們第0530章 許諾第0576章 亂第0257章 真心與黑心第0663章 約定第0135章 羊入虎口?第0890章 王侯書生如何能與才高八斗相比?第0143章 畫的含義第1069章 初定(二)第1227章 取捨第0274章 屯糧第0999章 叛變第1048章 撂擔子第901章 魏國亂象第0972章 不謀全局者,不足以謀一域第0758章 兩面派第0614章 名聲第0940章 誅心第0419 張星彩所憂第0306章 多情馮郎君第0414章 好大的胃口第0180章 盤頭髮第0874章 補窟窿第0644章 摸着石頭過河第1135章 提成第0146章 報應第0411章 雷第0829章 一盆冷水第0511章 勸說第1224章 抗命?第0356章 樊阿看病第0336章 紙第0169章 畫風不大對第0087章 不放心第0157章 豈能落了下風?第1225章 第1234 致人而不致於人第0598章 你來打我啊第0250章 試探第0278章 李家姊弟第0489章 有喜有悲第0716章 真到假時假爲真第0853章 神往第0957章 巧言令色者,須得巧言令色之人對付(一)第0980章 會面第0150章 糧食換羊毛計劃第0493章 趙老將軍親自出馬第0987章 退兵第0750章 計劃之外第1103章 一拍即合
第0489章 有喜有悲第0133章 魏延第1082章 一石二鳥第0981章 協議第1029章 笑裡藏刀第0114章 刀筆第0351章 再見黃月英第1296章 勸諫(二)第0552章 交代第0650章 落定第1207章 兩害取其輕第0839章 送禮第0033章 關姬第1217章 軍情如火第0250章 試探第0921章 糧食問題第0484章 眥睚必報第0615章 怎麼還要打啊?第0843章 改制第0976章 虛實不定第0115章 所謂羊毛第1130章 上朝第1074章 傳聞第0197章 人心難測第0321章 說開第0718章 拉攏第1002章 最後一道關口第0984章 渡水第1300章 糜郎君再現江湖(再次爲善熊諦聽巨佬奉上5000字大章)第0914章 土方子第1215章 風聲鶴唳第0396章 活着不好嗎?第1072章 相爭第0995章 泄歸泥第0535 荊州之計第0083章 純粹的人第0522章 旄牛部第1038章 隱蔽戰線(二)第0451章 都不容易第1246章 渡河第0230章 傷寒雜病論第0655章 詭道第0937章 孩子引發的問題第0078章 沐浴第1240章 配合與不爭功第0933章 消除不去的夢魘第1164章 專家第0392章 數據統計(二合一大章)第403章 幹了第0883章 下馬威第0170章 價錢合適(還有一更)第0032章 莊戶的孩子們第0530章 許諾第0576章 亂第0257章 真心與黑心第0663章 約定第0135章 羊入虎口?第0890章 王侯書生如何能與才高八斗相比?第0143章 畫的含義第1069章 初定(二)第1227章 取捨第0274章 屯糧第0999章 叛變第1048章 撂擔子第901章 魏國亂象第0972章 不謀全局者,不足以謀一域第0758章 兩面派第0614章 名聲第0940章 誅心第0419 張星彩所憂第0306章 多情馮郎君第0414章 好大的胃口第0180章 盤頭髮第0874章 補窟窿第0644章 摸着石頭過河第1135章 提成第0146章 報應第0411章 雷第0829章 一盆冷水第0511章 勸說第1224章 抗命?第0356章 樊阿看病第0336章 紙第0169章 畫風不大對第0087章 不放心第0157章 豈能落了下風?第1225章 第1234 致人而不致於人第0598章 你來打我啊第0250章 試探第0278章 李家姊弟第0489章 有喜有悲第0716章 真到假時假爲真第0853章 神往第0957章 巧言令色者,須得巧言令色之人對付(一)第0980章 會面第0150章 糧食換羊毛計劃第0493章 趙老將軍親自出馬第0987章 退兵第0750章 計劃之外第1103章 一拍即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