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2章 籌碼

聽到陛下讓校事府調派人手去漢國,參與鐵甲騎軍的事情,呂壹強忍內心的狂喜,直到離開皇宮,回到校事府,他才放聲大笑。

下邊的人湊上來:

“校書令看來是遇到了喜事?”

呂壹笑畢,這才拍了拍對方的肩膀,笑容滿面地說道:

“不是吾遇到了喜事,是吾等遇到了喜事,去,把所有人都叫過來,吾有事要與大夥說。”

等校事府的人得知要派人去漢國,皆是大喜過望。

既然校事府有爲陛下斂財的差事,所以大夥也都知道,平日裡與漢國人做生意,最是賺錢。

更別說是軍中採購這種事情。

雖然他們也不知道,這鐵甲騎軍究竟要出多少錢糧。

但三國之間,軍中採購都是佔了朝廷府庫支出的大頭,可想而知錢糧數目之大。

既然是必要支出,那麼這些兵器盔甲等物,由誰來打造,怎麼個打造法。

不須刻意過手,都自會有油水主動沾上手來。

你說你家的料子好,他說他的料子好,只要是相差不大, 定哪一家那可是有講究的,對吧?

這幾年來, 興漢會對校事府多有照顧, 這才校事府重新在陛下面前站穩了腳跟。

校事府也投桃報李, 給興漢會在吳地的開了不少方便。

兩者之間,可說是關係密切。

“從漢國採買馬匹之事, 明明是校事府談下來的,偏偏最後卻便宜朱據那廝……”

有人憤憤道:“這口氣,實是讓人咽不下!”

呂壹擺了擺手, 語氣溫和:

“過去的事情就讓它過去了,雖說鐵甲騎軍是軍中之事,吾等也不甚明瞭,就是想插手也不好插好。”

“不過現在陛下遇到了難事,終是想起了咱們校事府的好。”

秦博點頭, 附和道:“想那朱據, 從未去過漢國, 更別說與馮君侯有什麼交情。”

“想來馮君侯交給他的鐵甲騎軍所耗錢糧, 根本不可能打什麼折扣, 不故意多說一些, 都算是看在陛下的面子上。”

呂壹會意, 笑着接口道:

“我們可就不一樣了, 不但見過馮君侯, 而且與興漢會往來甚密。”

“若是讓我們去談,那就不是官面上的談,我們可以私下裡跟馮君侯攀攀交情。”

“必要的時候,”呂壹說到這裡, 頓了一下,悠悠地說道,“興漢會不是一直想在荊州多種些甘蔗嘛。”

“只是礙於上大將軍的面子, 我們一直比較謹慎。”

上大將軍領軍駐守荊州的時候,曾上書陛下,讓將士在荊州屯田。

所以雖然荊州種甘蔗的風氣極盛, 但多是私人所爲。

軍中將士的屯田,雖然也有一些, 但多是在南邊, 核心地區比如南郡, 一直沒有放開限制。

“若是馮君侯當真能讓我們在陛下面前漲面子, 我們也可以想想法子,給馮君侯面子不是?”

此時拿屯田種甘蔗做籌碼,呂壹也是有底氣的。

那就是蜀地的糧食。

雖然前兩年漢國與魏賊在關中大戰,但蜀地的糧食仍是源源不斷地運往荊州,極大地充實了荊州的糧草供應。

這個功勞,也是要記在校事府的頭上。

因爲居中協調此事的,正是校事府。

如今漢國得了關中,乃是名副其實的天府之國。

聽興漢會的人說,會首曾提起,待關中局勢穩定之後,可以繼續加大對荊州的糧食運轉。

唯一的要求,就是把荊州的田地放開限制,幫興漢會多種一些甘蔗。

其實校事府也不是沒有過懷疑,既然蜀地與關中並稱天府之國,爲什麼不能在蜀地多種一些甘蔗?

興漢會的人就是嘆了一口氣:

“蜀地的地,特別是錦城周圍的地,多是屬於世家大族。”

“君侯與蜀地的世家極是不對付,故而興漢會一開始只能是跑去南中那邊種甘蔗。”

“而且丞相一向公正嚴明,就算是馮君侯,也是曾被丞相罰過的,所以不敢太過造次。”

“現在丞相雖然去世了,但君侯已是多年未回蜀中,總不能爲了區區甘蔗,放棄前方的功業回蜀地操勞此事吧?”

“再說了,君侯年輕時就曾因爲一些小事,被蜀中人士編排了不少難聽的話。”

“現在成了朝中重臣,不知有多少人盯着呢,更不好做得太過,否則的話, 人言可畏啊……”

理由很是充分,語氣極是遺憾。

沒辦法, 什麼巧言令色心狠手辣, 什麼小文和馮鬼王,那都是實打實的傳聞,就連吳國校事府的人,也有所耳聞。

校事府的人聞之,也不知怎麼的,有些心有慼慼焉。

是啊,想要做些事情,怎麼就那麼難呢?

校事府在吳地的不少人眼裡,不也是如狼似虎,人憎鬼厭?

“別看興漢會家大業大,其實內部也有不少難事呢。”

“就說前些時日,就有人趁着丞相去世的時候,給會裡上了眼藥,會首不得不派人清查會裡。”

“聽說有些人因爲手腳不太乾淨,被清查了出來,連累了妻女不說,嚴重的,甚至還丟了性命……”

“唉,別看君侯現在風光,其實背地裡也是如履薄冰,就怕一個不小心,被人抓到把柄啊!”

“反正現在有南中的甘蔗,也有荊州的甘蔗,君侯覺得眼下挺好的,也沒必要再大動干戈。”

林林種種,說得校事府都有些同情起來。

原來馮君侯也不容易啊!

不過也正是因爲知道了這些,校事府這才終於下了終的決心,全面放開荊州的田地限制。

爲了陛下的鐵甲騎軍,荊州的屯田,拿來種甘蔗,其實也不是什麼壞事。

甚至荊州軍中一部分將領可能還會感激校事府。

畢竟看着別人種甘蔗大賺特賺,每年還能分到紅糖。

自已辛辛苦苦開出來的屯田,卻只能種糧食,換誰誰會高興?

此正所謂不患寡而患不均是也!

當然,這種心思,也是這幾年興起來的。

若是換了前些年,荊州糧食緊張的時候,那自然另說。

只是也不知是怎麼的,明明越來越多的私田被拿來種了甘蔗,但糧價卻是越來越低。

再沒有動不動就數千乃至數萬錢一斛糧食的事情發生,真是奇也怪哉!

軍中的大老粗們不明白,但親自操刀此事的呂壹等人,卻是再明白不過。

甚至這件事情,他們可是看成了校事府的功績。

畢竟這可是讓荊州軍吏不再受糧食短缺之苦呢。

不過相對於呂壹的樂觀,秦博卻是有些擔心:

“校書令,若是那朱據所言不虛,鐵甲騎軍當真需要那般多的錢糧,那當如何是好?”

呂壹聞言,微微一笑,緩緩地說道:

“這個事情,就看秦校事的本事了。”

“我?”秦博有些愕然。

“對。”呂壹點頭,“吾須留在陛下身邊,片刻不能離開,以免有人暗中使壞我們而不自知。”

“秦校事,你屢有往來於吳漢之間,正是熟悉漢國情況的最合適人選。”

“此次前往漢國,你不但要替我們校事府把鐵甲騎軍辦成了,而且還要辦得令陛下滿意。”

校事府不同於其他朝臣。

陛下的信任,是校事府的立足根基。

不管事情有多困難,只要是陛下交代下來的事情,就一定要辦好。

“最好是,”呂壹的聲音變得陰惻起來,“讓校事府可以合情合理地插手鐵甲騎軍的事。”

秦博一驚:“如此一來,只怕朱據……”

呂壹語氣幽幽:“領軍的事情,我們不懂,但錢糧這種事情,朱據同樣不懂。”

“他領他的軍,但鐵甲騎軍耗費之事,吾等可不能讓他說什麼就是什麼。”

呂壹目光陰冷地看向秦博,“你要多多打聽,最好,能親自詢問馮君侯,看看具體是個什麼情況。”

秦博這一回聽出來,呂校書這是說,若是自已沒有辦法,可以去問馮君侯有沒有辦法荊州屯田,就是籌碼。

雙贏的事情,相信馮君侯也會很樂於見成不,應該說是三贏,四贏。

畢竟還有荊州世家,現在再加上荊州軍中將士終於也可以摻上一腳。

贏麻了!

這件事情裡的唯一代價,不過是區區一個朱據而已。

反正朱據與馮君侯又素無交情,我們吳國都願意,沒道理馮君侯不願意。

“下走明白了。”

秦觀對着呂壹拱手行禮。

呂壹這才滿意一笑。

萬里之外的馮君侯並不知道吳國內部的齷齪事,就算他知道了,也不會在乎。

在原丞相長史楊儀投敵之後,他就知道,雖然大漢已經把魏國打了個半殘,甚至魏國內部也開始分裂。

但孫大帝面對得到了大漢先進姿勢的魏國,只怕會更加束手無策。

大漢丞相在時,丞相府有兩個長史。

一個是隨軍長史楊儀,一個是留府長史蔣琬。

顧名思義,隨軍長史楊儀,是跟隨丞相領軍在外。

長史就是相府之中,丞相之下的第一人。

按理來說,若是丞相不在的時候,大軍確實應當由長史暫時統領。

所以原歷史上,有陰謀論說,丞相本來是讓魏延接替自已領軍。

結果楊儀在丞相死後,置丞相遺囑於不顧,勾結了軍中各部大佬,排擠魏延,這個是有些站不住腳的。

因爲不管是從法理上,還是從程序上,丞相長史確實是最適合接替丞相暫統大軍的人。

除非魏延能像馮君侯那樣,獨領一支大軍在外,不屬於相府屬官,地位超然。

這也是丞相就算知道馮君侯年紀尚輕,資歷還不太夠,仍要堅持讓他接替自已統領關中大軍的原因。

只要程序到位,至少在大義的名分讓人挑不出毛病。

而且丞相也相信馮君侯的能力和大局觀。

雖然在這個歷史線上,馮君侯成了接替丞相掌管關中大軍的人,而非原歷史上的楊儀。

但在此之前,楊儀這個隨軍長史,完全可以光明正大地接觸到大軍的大部分機密。

馮君侯有理由相信,魏國有了楊儀帶過去的那些機密。

再加上被大漢騎兵暴打的教訓,還有暴打吳國的經驗。

就算魏國不能還原出大漢鐵騎,但魏國騎兵在戰力肯定會有一個質的提升。

就憑孫十萬的名聲,原版的魏國騎兵他都打不過,要是再來一個魏國精騎p露s,怕不是要進化成孫百萬?

不過想想,想要進化成孫百萬,那不得把整個吳國的男丁都加起來?

馮君侯向來心善,不忍眼看着吳大帝變成孫百萬,故而自然是把大漢的騎兵成軍之法傾囊相授。

只是這麼一來,漢魏吳三國之間的軍事代差,就會被極大地拉近如果吳國當真能把騎兵組建起來的話。

不過就算吳國沒有成功組建騎兵,馮君侯也不在乎。

只要他們知道怎麼對付魏國可能出現的新式騎兵就行。

反正馮君侯心裡,壓根就沒有對吳大帝有過太大的指望。

不管吳國人願不願意承不承認,三國鼎立到現在,局勢已經明朗化:

一統天下的主角,不是漢就是魏,吳不過是個配角。

除非吳國能突破合肥,或者襄陽也行。

這兩個地方,是魏國壓制吳國的支撐點。

吳國拿不下這兩個地方,那就只能永遠被壓制在南邊。

否則,就算吳大帝想再來一次背刺大漢,那就只能是攻打永安了。

如果說合肥和襄陽是困難模式,那麼永安就是地獄模式。

本來魏國還有第三個支撐點,是用來壓制季漢的,那就是祁山。

可惜的是,有了某隻土鱉的幫忙,大漢丞相的第一次北伐,終是永久地拿下這個關鍵點。

魏國在失去了祁山堡之後,這些年來,在西邊戰場一直是惡夢連連。

吳大帝自然是把這一切看在眼裡,所以想要攻下合肥的心情,就越發地迫切。

呂壹是吳大帝的貼心人,又善揣摩上意,又怎麼會看不出吳大帝的這點心思?

作爲一個倖臣,呂壹對國家大事本就沒有什麼見解。

所以他更不知道如何領軍幫陛下拿下合肥。

但這麼多年來,陛下年年領軍北上攻打合肥,都未能拿下此地。

在呂壹看來,光靠大吳的將士,陛下怕是難以如願。

但這世間,辦法總是比困難多。

比如說……可以讓盟國幫忙?

馮君侯乃是天下名將,這些年來,攻城掠地,攻無不克。

關中一戰,轉戰萬里,更是震驚世人。

更別說表裡河山,有多少險關要城?

憑什麼人家就能攻下來?

既然吳漢乃是同盟,馮君侯現在連鐵甲騎軍這等國之重器都願意教於大吳。

那麼問一下他有沒有辦法攻下合肥,又有何妨?

校事府幫陛下刺探朝臣與地方的情況,收集情報就是本能。

現在吳國上下,現在都只顧盯着漢國的鐵甲騎軍。

但根據校事府打探的消息來看,漢國,或者馮君侯手裡,還有一種攻城利器。

當年蕭關一戰,馮君侯用三千鐵騎大破魏賊十萬軍營,爲世人所矚目。

但卻少有人注意到,在關中一戰出盡風頭的關家四郎,其實早在蕭關之戰露過面。

那個時候,關四郎領着偏師,卻能在短時間內連破賊人兩個要城。

據某位與興漢會關係密切,不願意透露姓名的馬先生曾無意中提起:

關四郎所用的,正是一種名爲石砲的攻城利器。

發動時聲如降雷,砸地立陷,任你什麼大城堅城,都經不起此等神器打擊。

吳國那些將軍,拉不下臉來請教,但對於呂壹來說,根本無所謂臉皮。

只要能讓陛下高興,臉皮算什麼?

但呂壹也知道,就算是吳漢同盟,馮君侯也不是什麼大善人,沒有理由會無故幫忙,更別說這等神器。

所以,這就要看自已開出的籌碼能不能打動對方。

第0122章 利害第0815章 微徑南通第1170章 鮮卑人的第三次崛起第0091章 不要太貪心第1006章 維新與守舊第0635章 阻於城下第0891 異常第888章 種桑得桑第1122章 悲觀不相通第0606章 何不正名?第850章 回府第0458章 論北伐第0365章 信仰第0949章 意料之外的鹿第1228章 那點珍貴無比的時間第0273章 風險與利潤第0169章 畫風不大對第0897章 接班人第1026章 收攏人心第0305章 傳聞有誤第0996章 詐取雁門第0931章 曹三之死第0621章 交易所第1218章 錢糧不足第0341章 知識解釋權第0961章 使團到來第0870章 枕頭風第0492章 擦肩而過第0042章 被人輕視的潛力股第0354章 魯班經第0201章 說不清第0447章 醫人殺人(二合一大章)第0928章 司馬懿的想法第0622章 內幕消息第1031章 關家第0150章 糧食換羊毛計劃第0096章 紛紛擾擾說漢中(中)第0814章 危險悄至第0357章 賣女兒第1048章 後事(三)第0521章 張星憶要人第0306章 多情馮郎君第1261章 城頭對罵,城下對質第0308章 不知不覺的變化第0299章 李慕的背叛第0836章 且同歸,且同歸第0865章 棋手第0355章 就說說話第0897章 接班人第0593章 七十緡第0616章 背後傷人第1150章 下放縣鄉第1304章 連環計(給諸葛謫星大佬加更)第0412章 活該第0458章 論北伐第0945章 始入亂象第0492章 擦肩而過第0521章 張星憶要人第1072章 相爭第1191章 歷史的重演第0329章 老實人蔣琬第0457章 北方來人第0714章 隱藏的歷史第1295章 勸諫第0362章 土鱉翻身第0165章 我想起來了第1124章 入宮第0227章 要什麼保險?第0087章 不放心第0200章 馮郎君莫慌第0167章 好像有搞頭啊第0318章 趙廣要債第1232章 杜元凱第1025章 試探第0043章 坐歪的屁股第0340章 一見馮郎情難逃第0920章 舉薦第0408章 鬼王轉世定南中第1288章 玄學與現實第0958章 巧言令色者,須得巧言令色之人對付(二)第0240章 誰叫我心善呢?第0228章 人手緊缺啊第0082章 高智商第0629章 兵臨隴西第1248章 玩一把大的第0497章 花鬘的心思第1091章 軍事與政治第1000章 魏國的增援第1151章 棄徒第0830章 馮頭目的野望第0750章 計劃之外第1230章 襄陽之戰(二)第1072章 相爭第0690章 問策第1264章 大意了,太大意了第0722章 女中諸葛第0107章 兩個虎女第0622章 內幕消息第1225章 斷後第0788章 試探
第0122章 利害第0815章 微徑南通第1170章 鮮卑人的第三次崛起第0091章 不要太貪心第1006章 維新與守舊第0635章 阻於城下第0891 異常第888章 種桑得桑第1122章 悲觀不相通第0606章 何不正名?第850章 回府第0458章 論北伐第0365章 信仰第0949章 意料之外的鹿第1228章 那點珍貴無比的時間第0273章 風險與利潤第0169章 畫風不大對第0897章 接班人第1026章 收攏人心第0305章 傳聞有誤第0996章 詐取雁門第0931章 曹三之死第0621章 交易所第1218章 錢糧不足第0341章 知識解釋權第0961章 使團到來第0870章 枕頭風第0492章 擦肩而過第0042章 被人輕視的潛力股第0354章 魯班經第0201章 說不清第0447章 醫人殺人(二合一大章)第0928章 司馬懿的想法第0622章 內幕消息第1031章 關家第0150章 糧食換羊毛計劃第0096章 紛紛擾擾說漢中(中)第0814章 危險悄至第0357章 賣女兒第1048章 後事(三)第0521章 張星憶要人第0306章 多情馮郎君第1261章 城頭對罵,城下對質第0308章 不知不覺的變化第0299章 李慕的背叛第0836章 且同歸,且同歸第0865章 棋手第0355章 就說說話第0897章 接班人第0593章 七十緡第0616章 背後傷人第1150章 下放縣鄉第1304章 連環計(給諸葛謫星大佬加更)第0412章 活該第0458章 論北伐第0945章 始入亂象第0492章 擦肩而過第0521章 張星憶要人第1072章 相爭第1191章 歷史的重演第0329章 老實人蔣琬第0457章 北方來人第0714章 隱藏的歷史第1295章 勸諫第0362章 土鱉翻身第0165章 我想起來了第1124章 入宮第0227章 要什麼保險?第0087章 不放心第0200章 馮郎君莫慌第0167章 好像有搞頭啊第0318章 趙廣要債第1232章 杜元凱第1025章 試探第0043章 坐歪的屁股第0340章 一見馮郎情難逃第0920章 舉薦第0408章 鬼王轉世定南中第1288章 玄學與現實第0958章 巧言令色者,須得巧言令色之人對付(二)第0240章 誰叫我心善呢?第0228章 人手緊缺啊第0082章 高智商第0629章 兵臨隴西第1248章 玩一把大的第0497章 花鬘的心思第1091章 軍事與政治第1000章 魏國的增援第1151章 棄徒第0830章 馮頭目的野望第0750章 計劃之外第1230章 襄陽之戰(二)第1072章 相爭第0690章 問策第1264章 大意了,太大意了第0722章 女中諸葛第0107章 兩個虎女第0622章 內幕消息第1225章 斷後第0788章 試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