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58章 巧言令色者,須得巧言令色之人對付(二)

看到素來多謀的錢欽臉上露出笑意,衆人心裡皆是一喜。

此人這般神情,多是已有計較。

但見呂壹連忙按捺不住地問道:

“什麼事情?且速道來。”

“中書可記得,前幾日前往蜀國求馬的使者派回信使,只言蜀人已同意換馬一事?”

“自然記得,只是這與我們又有何相干?”

呂壹有些皺眉道。

校事府的權力,說大確實很大,監察百官,監控州郡,大小官吏,聞校事之名,無不色變。

但要說小,那也確實小。

指的是權力範圍很小,僅限於監察。

若是無陛下之令,校事府連抓捕、行刑的權利都沒有。

更別說與蜀人外交這等事情,那根本就不在校事府的權力範圍之內。

“與蜀人相交,確實與我等無關,但與蜀人交易,難道也與我等無關麼?”

錢欽胸有成竹地一笑,提醒了呂壹一聲。

因爲吳蜀交好之故,所以蜀人每年都會有不少緊俏物資販到吳國。

這些緊俏物資,如毛料蜜酒之類,除了有一部分是落入那些有門路的權貴世家手裡。

剩下的大部,以前由少府專轄。

而這些年來,則是轉到了校事府手裡。

原因也很簡單,少府壓不住權貴,但校事府可以。

畢竟陛下也很缺錢啊!

“兵法雲:避實而擊虛。李衡等賊子以巧舌說得陛下心生疑慮,吾等若是當面應之,一個不好,只會令陛下更加反感。”

“不若避其鋒芒,另尋他徑以自證。”

說到這裡,錢欽又是微微一笑:

“陛下缺錢,我們就給陛下尋錢,陛下想要打壓那些世族,我們就讓那些世族不敢放肆,如此一來,陛下又如何會棄吾等而不用?”

呂壹仍是沒有明白過來:

“計是好計,然則當如何行之?”

別說是他,就是衆人,亦是被錢欽這番話,說得雲裡霧裡。

唯有一人,突然一拍大腿,叫道:“妙啊!”

這一聲大喊,引得衆人皆是循聲看去。

不是呂壹引爲左膀右臂之一的秦博是誰?

“吾亦是聽得錢校事巧言令色一語,這纔有些猜想。”

秦博說着,對錢欽拱了拱手,得到錢欽的迴應後,這才繼續說道:

“蜀人所輸往我大吳的物資中,毛料蜜酒多是由我等專轄,然則有一物,乃是例外。”

“紅糖?”

衆人終於有人反應過來。

“沒錯,正是紅糖。”

紅糖這東西實行的是配額返還制。

也就是說,想要得到紅糖份額,你得先賣給蜀人粗糖。

而想要得到粗糖,那你就得去種甘蔗。

不然的話,你就只能從蜀人手裡高價買紅糖,而且還不一定能買得到。

當然,因爲蜀吳交好,蜀人每年都會以同樣的價格半送半賣給陛下一批紅糖。

但這批紅糖比起每年流入吳地的紅糖總量來說,實在是不值一提。

“此事不知有多少權貴世家參與其中,牽連甚大不說。更重要的是,紅糖乃掌於蜀人之手,陛下都不敢輕易動之,吾等又能如何?”

呂壹聽明白了錢欽的話,不過對此事仍是不太樂觀。

對於紅糖,他們不是沒有起過念頭。

如此暴利的東西,讓人望之而不可得,對於極度缺錢的陛下來說,當真算得上是一件煎熬的事。

因爲陛下不止一次流露出想要把紅糖實行專賣的意思。

作爲陛下身邊的親信,呂壹甚至還知道,陛下在五月吃紅糖蘸糉子的時候,還嘆息過這個事情。

“正是因爲紅糖之利,控於蜀人之手,所以我等纔有機會啊!”

錢欽加重了語氣說道,“若是控於世族之手,吾等那纔是沒有絲毫機會。”

校事府雖權大,但也是僅限於朝堂之上。

在營生方面,比起那些有百餘年甚至數百年的世族來說,手段根本就不在一個層次。

更別說世族之間的關係網,層層疊疊,有如百年老樹藏在地底下的根鬚。

當年長沙桓王(即孫策)把這些江東世家殺得人頭滾滾,最後依舊都沒能拿他們怎麼樣,更何況校事府?

“然則紅糖多是控於張家之手。”

有人提醒了一句。

“張家非陸家朱家可比,且此時正處於低谷,焉敢與校事府相爭?唯可慮者,乃是張家與馮文和關係匪淺。”

“如何能說動馮文和,將這紅糖配額,多讓於我等手上,這纔是關鍵所在。”

聽到錢欽這番話,呂壹若有所思,喃喃自語地說了一句:

“這張家,倒也算是好命。”

吳郡四姓,各有家風:張家文,朱家武,陸家忠,顧家厚。

朱家的朱桓有節假之權,朱據乃孫權之婿。

陸家就更不必說,陸遜位上大將軍,吳**中第一人。

顧家的顧雍是吳國丞相,爲人寬厚。

所以孫權最重者,便是朱家和陸家。

平日裡又任用顧雍處理政務。

唯有張家,雖說以才學見長,但還是那句話:

亂世之中,人主所需者,要麼是治世之略,要麼是統軍之能。

才學之事,反倒是列於末位。

所以孫權想要打壓江東世族,身爲江東望族,同時又不被看重的張家,自然就是被拿來教猴的那隻雞。

但也同樣是因爲張家“文”,因爲張溫從蜀地回來後,大力宣揚馮文和的文章,爲其揚名。

此舉與馮文和結下善緣,給張家帶來了意想不到的大好處。

所以呂壹才說張家是好命。

有人感嘆道:“蜀人以忠義爲先,怕只怕,我等未必能說得動馮文和啊!”

劉備關羽張飛三人之事,聽說在蜀地已經被寫成了小說,乃是說書之人必講。

就是蜀地百姓,亦張口可言“桃園三結義”什麼的。

世間怪異奇幻之事,莫過於此。

入孃的劉備三人什麼時候在桃園結過義?

偏偏那些蒼頭黔首還就喜歡這一套!

現在好了,蜀人尚結社,忠義必爲先。

瞧瞧張家那個張白,開口閉口就是“馮君義字當頭,張家深受其惠”……

不管馮文和是不是如張白嘴裡那般講義氣,但想要勸他把紅糖之利轉給校事府,張家那一關肯定是繞不過去的。

“呂中書,我們若是能說動馮文和放棄張家,那自是上上之策,但這幾乎是不可能的!”

錢欽重重地敲了敲案几,提醒衆人不要想得太美。

“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讓張家答應與我們合作。若是張家能識相,相信陛下自然不會再追究前過。”

“對張家現在的處境來說,這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只要能掌握紅糖渠道,不但就有了源源不斷的財源,而且還能順便打壓那些世族,想來陛下定然是高興。”

因爲陛下缺錢啊,還是非常缺的那種。

而紅糖比起毛料蜜酒等物,來源顯然是要穩定得多。

因爲毛料和蜜酒,蜀人那是想賣多少就賣多少,就算是不賣,大夥也沒資格說什麼。

而紅糖不一樣,給多少粗糖,那就得要按比例返多少紅糖。

除非興漢會敢砸自己這麼多年的招牌。

“更何況,只要此事有了校事府參與,蜀人就算是想要毀約,那也得看他們敢不敢視兩國盟約於無物。”

“畢竟我等可是代表着陛下啊!比起光靠張家與馮文和的交情,豈不是牢靠得多?”

呂壹等人一聽,頓時覺得大妙。

於公,此舉不但爲陛下開了錢源,同時還能借此多了一層打壓世族的手段。

於私嘛,那紅糖之暴利……嘖嘖!

“於今之計,一則是去試探陛下之心,看看張家可用否?二嘛,則是看看派何人前往涼州,說服那馮文和。”

“張家之事不用擔心!”呂壹得到了解決方案,頓時大氣起來,“陛下宏量,若是不想用張家,那又豈會派張白作爲副使前往涼州?”

用當然是要用,但怎麼用,陛下自會有裁量。

說不得,以後校事府當真能把張家從紅糖渠道里擠出去,獨享其利呢?

“唯有這第二麼,”呂壹掃了一眼衆人,“倒是當真得要好好思量一番。”

自己肯定是不能離開陛下身邊的,否則的話,萬一再來一個李衡,沒人掌握大局,大夥怎麼死都不知道。

剩下的人選……

呂壹的目光在秦博和錢欽之間來回掃視。

秦博知其意,當下拱手說道:

“某倒是願意前往涼州,只是……”

他遲疑了一下,“馮文和素來有巧言令色之稱,某口舌笨拙,怕是說不過他……”

此話一出,衆人又是一陣沉默。

是啊,聽說那張郃與曹真,便是被他安上爬山涉水之名,然後被活活氣死的。

雖然不知真假,但此人口舌之利,刀劍猶有不及的傳聞,寧可當真,不可輕視。

呂壹突然咬了咬牙:

“口舌再利,能利得過錢財耶?蜀人販賣諸物,不就是爲了一個利字?”

“若是吾等能給馮文和足夠利益,又豈怕他不答應?”

此話一出,衆人皆是大驚失色。

秦博嚥了一口口水,他感覺有些後悔了:吾不應該答應去涼州的……

шωш☢ttκa n☢¢ o

但見呂壹陰冷的眼神掃了一眼衆人:

“陛下如今對校事府已是心有疑慮,那李衡身後之人,難道僅僅會止步於此?”

“吾等這些年所做之事,得罪了多少人?豈還有後路?此時不奮力一博,到時只怕身無全屍矣!”

錢欽亦是有些哆嗦:

“呂中書,若是給蜀人讓利太多,日後被陛下知曉,只怕吾等亦同樣是身無全屍啊!”

呂壹呵呵一聲冷笑,陰惻惻地說道:

“爾等難道都忘了自己是以什麼起家的?只要此事能成,陛下定會比以前更加看重校事府。”

“就算是日後被人重翻出來,難道吾等還怕無人代受此過?”

看到衆人仍是面有驚懼之色,呂壹就是有些不耐煩:

“爾等都在怕什麼?前往涼州與蜀人談判,最後還不是要陛下做決定嗎?只要陛下認可,你們還怕什麼?”

呂壹一番連恐帶嚇,終是把所有人都說服了。

校事府衆人雖說目光淺短,皆是小人之流,但他們也知道,若是此次校事府捱不過去,那麼他們也討不了好。

反之,若是馮文和當真能答應此事,那麼不說校事府在陛下的心目中會更進一步。

就是光增加紅糖之利,就足以值得他們放手一博。

商議已畢,呂壹又連忙尋了機會,前去見孫權,只言吳蜀這些年來,物資往來越多,這商賈之事更是數不勝數。

聽聞蜀人早兩年在永安設立了易市,專門管理與大吳的交易,而大吳卻沒有相應的署府。

不若趁着此次與蜀人交易馬匹的機會,與蜀人商量,共同建立易市渠道,方便管理。

孫權一聽,立刻就明白了呂壹的意思。

他不由地大喜過望:他人只道呂壹乃是小人,卻不知這些年來,校事府爲朕收上來多少易市之利。

想到這裡,他這些時日對呂壹的顧慮,一下子就消除了大半。

呂壹久在孫權身邊,又豈會看不出孫權心中之意?

於是趁熱打鐵,連忙把密室當中商議好的計劃說出來。

當然,如何說服馮文和之事,自然是一字未提。

只言此事若是能成,則不但能開一個錢糧源,同時還能借機打壓世家。

這一句話,簡直就是要說到孫權心裡頭最深處去了!

當年朕讓你們開荒墾田,誰知你們這開着開着,最後卻和蜀人換紅糖去了。

這麼多年來,年年吃了那麼多紅利,吃得爽吧?

是不是忘了頭上還有自己這麼一位皇帝?

老子年年帶兵到前方打仗。

將士們吃的穿的用的,哪一樣不要錢糧?

開!

必須開!

把這個易市開起來,統一收稅!

但這個事情吧,得蜀人配合,所以還是得派人去跟蜀人談。

孫權自己也知道,有能力與蜀人交易這些物資的人家,就沒有一個是小戶人家。

若是公開推行,怕是會受到不少阻力。

再加上此事又是呂壹提出來的,所以他仍然把此事交給校事府去做。

呂壹得了孫權的允許,差點沒笑出聲來。

於是第二次前往涼州的使者突然發現,自己在沒有接到通知的情況下,使團裡就多了校事府的人。

建興十三年七月,吳國的第二批使者進入蜀地。

第0851章 出塞第0672章 試探第1009 各有算計第0903章 設伏第0079章 呂老兵的小心思第0349章 不宜回府第0150章 糧食換羊毛計劃第0721章 設局第0842章 陽謀第0064章 張星第0882章 另一種方式的移民實邊第0614章 名聲第0979章 陰山,快到了第0814章 危險悄至第1291章 羊氏與辛氏第0718章 拉攏第0594章 戰爭迷霧第0648章 諸事第0619章 謀害親夫第0194章 天賦第0918章 不幹人事馮刺史第0161章 被髮癔症第0625章 道別第0674章 冬日裡的日常第0598章 你來打我啊第1101章 軍中分歧第0084章 各不相同第0564章 意想不到的來人第1004章 功歸一簣第0677章 統一思想第0391章 多打了一巴掌(二合一大章)第0382章 招財進寶馮土鱉第0153章 舅子哥第0878章 長史第1176章 在其位,謀其政第0375章 這名字怎麼這麼熟悉?第0037章 成了第1199章 王翦與李信第1105章 意外之喜第1021章 釣魚佬絕不空軍第1067章 維新之宏志第0757章 孫權的野望第0778章 行宮第0011章 識字與讀書第0895章 揭開第1049章 郎心似鐵第0325章 土鱉的進化第0593章 七十緡第0669章 比試第1162章 家事第0341章 知識解釋權第0442章 意外的水到渠成第1043章 新的局面第697章 雙管齊下第0502章 婚畢第0893章 文壇羣英會第0352章 養蠶第0668章 挑戰第0242章 私貨第0110章 羌人第0827章 簞食壺漿第0001章 收麥的季節第1157章 姐妹連襟第0759章 虞氏與郭氏第1054章 關將軍的小心思第0533章 問策第0314章 想搞腐鯤的土鱉第0171章 老流氓第0820章 暗流涌動第0493章 趙老將軍親自出馬第0874章 補窟窿第1014章 其疾如風第0003章 顛才第0224章 溫柔可人?第0110章 羌人第0391章 多打了一巴掌(二合一大章)第0205章 男女平等?第0521章 張星憶要人第0041章 王訓第0722章 女中諸葛第0005章 養點雞 吧第0965章 失誤第0212章 取名第1091章 軍事與政治第0149章 軍資第0841章 流言第0740章 國之重器第0352章 養蠶第0466章 東州派第1006章 維新與守舊第0188章 真假難辨第1134章 榷場第0045章 奶酪第0171章 老流氓第0836章 且同歸,且同歸第0898章 悲歡不相通第0089章 我才十六歲啊!第1225章 第1234 致人而不致於人第1055章 繼續北伐?第0409章 攻城
第0851章 出塞第0672章 試探第1009 各有算計第0903章 設伏第0079章 呂老兵的小心思第0349章 不宜回府第0150章 糧食換羊毛計劃第0721章 設局第0842章 陽謀第0064章 張星第0882章 另一種方式的移民實邊第0614章 名聲第0979章 陰山,快到了第0814章 危險悄至第1291章 羊氏與辛氏第0718章 拉攏第0594章 戰爭迷霧第0648章 諸事第0619章 謀害親夫第0194章 天賦第0918章 不幹人事馮刺史第0161章 被髮癔症第0625章 道別第0674章 冬日裡的日常第0598章 你來打我啊第1101章 軍中分歧第0084章 各不相同第0564章 意想不到的來人第1004章 功歸一簣第0677章 統一思想第0391章 多打了一巴掌(二合一大章)第0382章 招財進寶馮土鱉第0153章 舅子哥第0878章 長史第1176章 在其位,謀其政第0375章 這名字怎麼這麼熟悉?第0037章 成了第1199章 王翦與李信第1105章 意外之喜第1021章 釣魚佬絕不空軍第1067章 維新之宏志第0757章 孫權的野望第0778章 行宮第0011章 識字與讀書第0895章 揭開第1049章 郎心似鐵第0325章 土鱉的進化第0593章 七十緡第0669章 比試第1162章 家事第0341章 知識解釋權第0442章 意外的水到渠成第1043章 新的局面第697章 雙管齊下第0502章 婚畢第0893章 文壇羣英會第0352章 養蠶第0668章 挑戰第0242章 私貨第0110章 羌人第0827章 簞食壺漿第0001章 收麥的季節第1157章 姐妹連襟第0759章 虞氏與郭氏第1054章 關將軍的小心思第0533章 問策第0314章 想搞腐鯤的土鱉第0171章 老流氓第0820章 暗流涌動第0493章 趙老將軍親自出馬第0874章 補窟窿第1014章 其疾如風第0003章 顛才第0224章 溫柔可人?第0110章 羌人第0391章 多打了一巴掌(二合一大章)第0205章 男女平等?第0521章 張星憶要人第0041章 王訓第0722章 女中諸葛第0005章 養點雞 吧第0965章 失誤第0212章 取名第1091章 軍事與政治第0149章 軍資第0841章 流言第0740章 國之重器第0352章 養蠶第0466章 東州派第1006章 維新與守舊第0188章 真假難辨第1134章 榷場第0045章 奶酪第0171章 老流氓第0836章 且同歸,且同歸第0898章 悲歡不相通第0089章 我才十六歲啊!第1225章 第1234 致人而不致於人第1055章 繼續北伐?第0409章 攻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