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7章 出征

在經過棉花期田事件以後,幷州與河東的世家,但凡有參與投資的,都會派出負責人常駐長安。

畢竟既然已經決定登上大漢的戰車,肯定是需要時刻關注大漢的政治中心。

而且派出族中子弟來到學院學習,也是需要有人照顧看管的。

事實證明,這個決定非常正確。

大漢聯合儲備局決定擴收成員的消息,如同在平靜的湖面上砸下一塊巨石,掀起了巨大的浪花。

各家有如聞到血腥味的鯊魚,紛杳而至。

“君侯,外面又有人送了拜帖過來……”

“不見不見!現在哪有時間去見他們,跟他們說我沒空。”

“喏。”

真是服了這幫傢伙,一日投三次拜帖,當馮府是什麼?

廢紙簍嗎?

再說了,紙那麼寶貴,拿來幹這種重複而又徒勞的事情,真是不懂節約。

既然決定了要領軍出征,自然是以軍情爲重。

馮都護哪有時間和心情去搞那些沾滿銅臭味的蠅營狗苟之事?

“各家最後交多少錢糧上來,怎麼交,這些都不用你操心,皆由尚書檯的蔣公去跟他們談。”

“蔣公與他們談妥之後,自會把各家上交的錢糧詳情送到你手上。”

“你所要做的,就是根據蔣公送過來的詳情單子,看看如何分配成員名額。”

“此事大概章程,我已與你說過,若有什麼大的變化,你可與右夫人商量一番。”

馮都護對着李慕吩咐道,最後一句的後半句,轉看向正在抱着孩子的右夫人。

右夫人白了他一眼,撇了撇嘴。

倒是李慕,低眉垂首,恭順地回答道:

“是,男君放心,妾記住了。”

在馮都護出任護羌校尉的時候,她曾留守南鄉,一直幹得不錯。

交易所和儲備局的一些人員,還是她當年親自帶出來的。

如今重操舊業,馮都護沒有什麼不放心的。

當然,其實這個事情也可以交到右夫人手裡。

但右夫人要帶孩子,再加上還要閱覽從尚書檯那邊送過來的政事,並把它們進行歸檔。

若非馮都護出征,她還要把重要的內容挑選出來,方便馮都護知曉。

所以這個事情,就不要再壓給她了,免得她累着。

這絕對不是因爲大漢聯合儲備局裡面也有皇家的席位,所以馮都護生怕自己出徵不在府上,皇家會趁虛而入,藉機干涉此事。

馮都護走到右夫人面前,低頭看了看自己最小的女兒。

孩子已經在她母親的懷裡睡着了,安安靜靜,很是乖巧,看來以後長大肯定是一個淑女。

馮都護臉上露出笑容,他下意識地放低了聲音,說道:

“此事所涉錢糧,雖說皆由蔣公琰去跟他們談,但最終的數目,我們還是要過目的,監管一定要做好。”

“可是真有問題,三夫人不方便與蔣公琰見面,但你可以,這個你也要放在心上。”

府上有左右夫人,進門有先後,但不分大小。

所以阿梅就是二夫人,至於李慕,自然就是三夫人。

右夫人掂了掂懷裡的孩子,輕輕晃了晃,同時輕哼一聲:

“你和蔣公琰聯手促成此事,難道還信不過他?”

阿姐身爲皇后,前幾日親自到中都護府上與自己的阿郎商議事情。

不管理由是什麼,其實終還是有些紆尊降貴。

身爲皇后的妹妹,她自然也能隱約猜到一些原因——尚書檯發力了,給了宮裡一些壓力。

丞相去世,天子親政,宮裡,或者說是皇后想要利用魏延,壓一壓阿郎。

氣得阿郎跑去邊疆巡視,同時在外人看來,這是阿郎退了一步。

只是皇后大概想不到,反擊會來得這麼快——甚至後面有一把刀子還是她親手遞過去的。

大漢聯合儲備局剛成立的時候,宮裡也算是出力不小。

佔了原始份額的便宜,宮裡在儲備局的話語權,就算是比不過興漢會,但也不算小。

如今突然擴大席位,而且還是由中都護府與尚書檯牽頭,無形中就稀釋了宮裡的話語權。

畢竟誰不知道那些世家的德性?

誰給好處跟誰走!

要不是世家的推波助瀾,後漢就算是最終要倒,也不會倒得這麼快。

“我哪裡不信他了?此次出征的糧草,不就是全由他負責?”

此次出征,動用了府庫裡最後的底子。

不過夏糧入庫在即,看看現在這些世家的模樣,想必很快就能無縫銜接補上。

丞相出征在外,蔣琬能足衣足食供給大軍。

馮都護相信輪到自己的時候,蔣琬同樣也能做到。

馮都護沒有擡頭,只是語氣平靜地說道:

“所以在這個事情上,這不是信不信得過的問題,而是規矩的問題。”

“交情是交情,但若要做事,還是要按規矩走。”

說到這裡,他終於按捺不住,伸出手,輕輕地碰了碰孩子粉嫩的臉頰:

“不按定下的規矩走,註定是走不遠的。”

右夫人咬了咬下脣,突然問道:“那你不怕我向着宮裡?”

馮都護聞言,擡起頭來,臉上露出溫和的笑容,輕聲道:

“你不一樣,我相信你,我可以爲你改規矩。”

說着,他隔着孩子探過頭去,輕輕地吻了一下右夫人的臉,然後又伸出手,揉了揉她的腦袋:

“你以後可是要和我一起埋在馮家的族墳裡的人呢!”

шωш тт kдn ¢Ο

“呀!”

雖然老夫老妻了,但馮都護突然當着其他三位妻妾來這麼一下,嚇得右夫人發出一聲短促的驚呼聲。

臉頰如少女般起了紅霞,迅速蔓延開來,讓右夫人只覺得臉上像是着了火。

“你,你……什麼族墳……”

馮家現在哪來的族墳?

阿舅阿姑的墳墓,現在都是衣冠冢,何況也沒聽阿郎說過要把那裡劃成族墳之地。

族墳選地,那可是大事。

馮都護這些年,難得再見到自家夫人有如此小女兒之態,不禁哈哈一笑。

不過想來右夫人說得也是,如果不出意外的話,自己死後,怕是要陪葬在小胖子的帝陵旁邊。

以小胖子的性子,說不得還要讓自己排在首位。

而右夫人,她一直有一個身份,那就是宮裡的女官尚工,同時還代表着少府在外的負責人。

這些年可沒爲宮裡立下功勞。

要不然也不至於能成爲順德君,甚至宮裡還御賜了她一座府邸。

到時候自己陪葬在帝陵旁邊,說不得順德君也能陪葬在後陵旁邊。

至於左夫人,就憑關將軍的赫赫名聲,以功臣的身份陪葬帝陵綽綽有餘。

咦,到時候自己三人說不準還真葬不到馮家的族墳裡。

到時候阿蟲阿順阿漠等人去祭拜自己,豈不是就得去阿斗的帝陵祭拜?

想到這裡,馮都護又伸手攬過左夫人,同樣親了一口。

左夫人眼波流轉,臉頰紅瀾,似嗔還喜。

“我走了!”

“阿郎(男君)小心!”

出了屋子,庭院裡的一衆孩子排成一列。

劉諶的目光裡帶着好奇,但更多的是崇拜,還有激動。

中都護是大漢名將,能親眼看到中都護出征,可謂是一件幸事。

只是讓他覺得有些失望的是,大漢右驃騎將軍出征,似乎有些過於低調了。

至於諸葛瞻,雖也有些好奇,但卻是努力地掩飾着自己的情緒。

畢竟比起劉諶來,他的大人,可是丞相,曾屢次領大軍出征伐賊。

至於阿蟲阿漠等人,則是平靜許多。

早幾年的時候,大人與阿母,常常出征在外,一年半載見不到人也是常事。

唯一情緒不對的孩子,反而是雙雙這個大姐頭。

她的小臉上佈滿了擔憂,眼裡甚至還有些悲傷。

“大人,不去行不行?”

看到大人與阿母出來,她飛奔上去,抱住馮都護的大腿,帶着哭腔道。

馮都護看到她這個模樣,心裡微微一疼,抱起她,強行笑着安慰道:

“大人這是爲國出征,怎麼能說不去呢?放心吧,大人不會有事的。”

還是女兒疼自己啊。

雙雙抱住馮都護的脖子,大聲叫道:

“可是我捨不得大人!”

“雙雙乖,放心吧,大人很快就會回來。”

“真的嗎?”

“真的,我怎麼會騙你?”

雙雙放開了馮都護的脖子,眼睛忽閃地看着馮都護,然後掰了掰手指算了算:

“那,那三天夠了嗎?後天,不,大後天能回來嗎?”

大概在她心裡,三天就是很久了。

看到女兒如此模樣,馮都護心裡更是不捨。

身後的左夫人看着眼前的父女深情,忽然澹澹地開口道:

“大人不在府上,你可得好好學習,若不然,府裡可就再沒人能護着你了。”

馮都護只覺得雙雙身體一僵。

就在他愣神的時候,雙雙麻熘地從他懷裡下來,跑到左夫人面前,拉着左夫人的手,乖巧地說道:

“阿母,我一定會的,我以後不會再惹阿母生氣了。”

馮都護下意識地摟了摟,摟了個空氣,頓時覺得空落落的。

左夫人瞟向馮都護。

馮都護長嘆一聲:“走了!”

“恭送大人(中都護)!祝大人(中都護)旗開得勝!”

在一衆孩子的恭送聲中,馮都護走出府門外,翻身上馬,對府門內的親人舉手示意。

然後一夾馬腹,“駕!”

馬蹄得得,在親衛的護衛下,向着城門方向而去。

驕陽似火,衣甲如血。

調動潼關守軍的軍令,早就以中都護府的名義與天子詔令一起發了出去。

這個時候,李球應該已經整軍出發。

馮都護從長安出發,並沒有等李球,而是隻帶了親衛營的將士,朝前向着武關而去。

在經過藍田的時候,他特意停留了一天,上山祭拜丞相。

一直守着丞相祠的郭模,也已經老了,身子變得有些句僂。

有時候他會吹吹簫,或者撫撫琴,吹的是《笑傲江湖曲》,彈的也是《笑傲江湖曲》。

一些前來祭拜的江湖人士,得聞曲名,再聽到是馮都護所傳,登時驚爲天曲。

“先生大才,比我用笛子吹的好聽多了。”

馮都護站在丞相的墓前,對着郭模說道。

郭模力氣已衰,平日裡少有上山,不過馮都護來了,他怎麼說也要跟着上來一趟。

聽到馮都護的讚美,他卻是沒有半點得意之色,只是似是懷念,又似惋惜地撫着手裡的長簫,說道:

“若是丞相仍在,能與丞相琴簫合奏,何等快意!”

“丞相曾說過,等先生回來,定要與先生合奏一曲,先生與丞相,果真知己是也。”

若非知己,又如何爲了丞相而康慨赴死?

郭模笑笑,然後又嘆了一口氣:

“合奏看來是指望不上了……”

他看了馮都護一眼,然後又再嘆一口氣:

“若是有幸,能葬於丞相之側,於黃壤之下與丞相合奏,完成夙願,倒也不錯。”

馮都護聞言而知其意,笑道:

“先生心願,永已知矣。此事吾已記下,但回長安面見陛下時,可替先生問起此事。”

想起丞相生前節儉,又讓自己在他死後要薄葬,這麼大的一座山,若是僅葬丞相一人,怕是丞相在地下也要罵自己。

更別說丞相自己一人在山上,恐怕也有些孤獨寂寞,到時候讓郭模這個知己來陪陪他,也算是一份孝心。

郭模得到馮都護的承諾,眼睛一亮,句僂的身子竟是挺直了幾分,然後又拱手彎腰:

“某在這裡,先謝過中都護。若是心願能了,某感激涕零……”

馮都護扶起郭模:

“先生何須如此,丞相若是能得先生相陪,怕也是高興,身爲丞相弟子,是我要謝過先生纔是。”

祭拜完丞相之後,馮都護繼續向東,過嶢關,終於來到武關。

句扶與孟琰早早在武關關城門前迎接:

“拜見中都護!”

“不必多禮,起!”

馮都護翻身下馬,擡頭看了看眼前的關城,對着兩人說道:

“走,進城再說話。”

武關是建在峽谷間一座較爲平坦的高地上,北依少習山的巖崖。

東、西、南三面皆環繞着武關河谷之絕澗,關城橫出河心,地勢極爲險要。

關城東西各開一門,通往關中方向的西門地勢較爲平坦。

通往荊襄方向的關城東面,有四道竣嶺,高且陡峭,上山一道,不容並騎,爲武關屏蔽。

故而關中只要派兵據守此處,關城一閉,則荊襄路難通。

但關隘再險要,終是要有人把守。

前漢興於武關,亦亡於武關,可見關城之險,不在地勢,而在人心。

第0033章 關姬第156章 都有一份第0567章 德不配位第707章 安撫與穩定第0950 新東西第0010章 賣身契第0979章 陰山,快到了第0373章 誤會第0735章 好日子第0735章 好日子第0884章 想賣點糧食第850章 回府第1302章 南中之南(給魅力無限的善熊諦聽成熟小叔叔加更)第0775章 最後的準備第1055章 繼續北伐?第0482章 拜訪蔣府第0462章 鬧事第0459章 守關中必須守隴右第0121章 織布第0811章 再一次見面第1185章 以身作餌第1092章 大手筆第0029章 醉漢第0473章 探獄第0711章 當歷史遇到虛構第0248章 歷史的軌跡第0247章 運輸效率第0645章 爭執第0384章 端木哲第0673章 區別對待第0546章 別有所圖第0754章 這樣也行?第0220章 李球第0679章 公孫徵第0272章 第一次遇到好事第0235章 推銷第0207章 遠小人第1094章 遛驢第1169章 索頭部第1231章 爭分奪秒第0980章 會面第0002章 蠻頭啊第0833章 蜀地的最後一塊拼圖第1109章 第一場雪前後第1232章 杜元凱第1139章 幷州長史第0844章 狡如狐第0828章 重寶第0381章 南中屯墾第0164章 關姬的心思第0897章 接班人第1308章 一切都在掌握之中關於攤丁入畝與小農經濟阻礙季漢新興產業發展的討論第0516章 年少熱血第0115章 所謂羊毛第0673章 家族大事第0209章 趙管家送東西第1278章 馮明文的師承第0129章 稱呼問題第0939章 路都是自己選的第0446章 平定第0077章 死氣第1274章 全氏與戰馬第0510章 我們一起種甘蔗吧第0040章 姓劉的都不是好東西第0384章 端木哲第0819章 膠着第0329章 老實人蔣琬第0274章 屯糧第0378章 豈曰無衣第0323章 略懂第0897章 接班人第0455章 比試第902章 徵遼第0575章 兵臨祁山第0717章 解疑第0103章 李遺的荷爾蒙第0499章 陰影第0683章 往南第0814章 危險悄至第0903章 設伏第1103章 渡河(二)第0294章 爲君系彩絲第0079章 呂老兵的小心思第0099章 有些反常的李遺第0287章 民團第0569章 不可勝在己,可勝在敵第0164章 關姬的心思第0170章 價錢合適(還有一更)第0537章 無心插柳第1213章 破關第0441章 祖傳的什麼什麼第1137章 漢吳之別第1173章 聯手第0576章 亂第0292章 角黍第1082章 一石二鳥第1308章 一切都在掌握之中第0986章 天意第0238章 深入陰平
第0033章 關姬第156章 都有一份第0567章 德不配位第707章 安撫與穩定第0950 新東西第0010章 賣身契第0979章 陰山,快到了第0373章 誤會第0735章 好日子第0735章 好日子第0884章 想賣點糧食第850章 回府第1302章 南中之南(給魅力無限的善熊諦聽成熟小叔叔加更)第0775章 最後的準備第1055章 繼續北伐?第0482章 拜訪蔣府第0462章 鬧事第0459章 守關中必須守隴右第0121章 織布第0811章 再一次見面第1185章 以身作餌第1092章 大手筆第0029章 醉漢第0473章 探獄第0711章 當歷史遇到虛構第0248章 歷史的軌跡第0247章 運輸效率第0645章 爭執第0384章 端木哲第0673章 區別對待第0546章 別有所圖第0754章 這樣也行?第0220章 李球第0679章 公孫徵第0272章 第一次遇到好事第0235章 推銷第0207章 遠小人第1094章 遛驢第1169章 索頭部第1231章 爭分奪秒第0980章 會面第0002章 蠻頭啊第0833章 蜀地的最後一塊拼圖第1109章 第一場雪前後第1232章 杜元凱第1139章 幷州長史第0844章 狡如狐第0828章 重寶第0381章 南中屯墾第0164章 關姬的心思第0897章 接班人第1308章 一切都在掌握之中關於攤丁入畝與小農經濟阻礙季漢新興產業發展的討論第0516章 年少熱血第0115章 所謂羊毛第0673章 家族大事第0209章 趙管家送東西第1278章 馮明文的師承第0129章 稱呼問題第0939章 路都是自己選的第0446章 平定第0077章 死氣第1274章 全氏與戰馬第0510章 我們一起種甘蔗吧第0040章 姓劉的都不是好東西第0384章 端木哲第0819章 膠着第0329章 老實人蔣琬第0274章 屯糧第0378章 豈曰無衣第0323章 略懂第0897章 接班人第0455章 比試第902章 徵遼第0575章 兵臨祁山第0717章 解疑第0103章 李遺的荷爾蒙第0499章 陰影第0683章 往南第0814章 危險悄至第0903章 設伏第1103章 渡河(二)第0294章 爲君系彩絲第0079章 呂老兵的小心思第0099章 有些反常的李遺第0287章 民團第0569章 不可勝在己,可勝在敵第0164章 關姬的心思第0170章 價錢合適(還有一更)第0537章 無心插柳第1213章 破關第0441章 祖傳的什麼什麼第1137章 漢吳之別第1173章 聯手第0576章 亂第0292章 角黍第1082章 一石二鳥第1308章 一切都在掌握之中第0986章 天意第0238章 深入陰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