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攤丁入畝與小農經濟阻礙季漢新興產業發展的討論

上一章裡,有讀者攤丁入畝鞏固了小農經濟,從而會阻礙新興產業的發展,這裡我說一說個人的看法。

是個人看法啊,不是槓。

因爲這個話題已經是比較深入了,需要探討。

本章說那一百多字,根本容不下,必須要單獨開一章來講。

小農經濟會阻礙新興產業的發展,這個說法在一定程度它確實是成立的。

但它有前提條件。

一個是糧食,一個是人口。

我們先說糧食。

農業是第一產業,是所有新興產業的基礎,因爲它們需要大量的商品糧。

而小農經濟又佔用了耕地,無法集中供應商品糧。

對吧?

但有沒有人想過,三國那點人口來說,想要把全國的耕種土地分完,那自耕農一人得分多少百畝地?

更何況古人沒有大夥想像的那麼傻,不可能在建國之初,就把手裡的土地一下子全部分出去,後面就撒手不管了。

這是不對的。

舉個栗子。

唐朝給個人分田地,是分爲兩種,一種叫永業田,一種叫口分田。

永業田呢,就是字面的意思,永遠可以耕種下去的田地。

口分田就不一樣了,只是分給你耕種,你死後國家是要收回去的。

同時在唐初時期,官府手裡還留存大量的田地。

爲什麼要這麼做?

這都是爲了給後面新增人口作準備的。

均田制和租庸調製就是建立在這個基礎上。

Www●ttKan●¢ o

直到唐朝朝廷把國家手裡的田地分完了,這才宣告均田制和租庸調製開始破產。

再拿近一點的事情來說,閱歷豐富一點的讀者應該都知道,我國的農業稅才取消沒幾年(相當於古代的田賦)。

在農民沒有再交公糧的情況下,爲什麼我國的商品主糧的供應一直很穩定?

原因就是國家整合了產糧區,同時放出一部分儲備耕地,轉化成爲商品糧供應基地。

同樣的道理,季漢統一天下後,除非新興產業在五十年內毫無發展,讓新增的人口把國家手裡的儲備耕地瓜分乾淨。

否則新貴們必然會在新興產業需要擴張的時候,強烈要求提高商品糧、原材料等各類物資的供應。

(這還是在不討論農業耕種技術提高的前提下)

新興產業的糧食問題,歸根到底就是:

新興產業利益集團,有沒有能力調動足夠的商品糧支撐新興產業的發展。

這個答案是不言而喻的。

前文提過好多次,土鱉每一次拉動新興產業的擴張,都是建立在足夠糧食供應的基礎上。

沒道理土鱉以前就知道這些道理,搞個攤丁入畝以後反而就不會了,這樣是講不通的。

等季漢統一天下,新貴們必然是季漢的數一數二的利益集團,說他們沒有能力調動糧食,這話你相信嗎?

丞相南征的時候,發生了什麼事都忘了?

那還只是興漢會的第一次聯手行動,根本無法與後面的財大氣粗的社團財閥相比。

第二個問題,人口。

糧食的增產,人口就會增多,但攤丁入畝減輕了農民的負擔,導致農民自願停留在土地上,不願意參與新興產業。

這也是有前提條件的。

那就是:自耕農的不斷增多,是建立在國家重新分配土地,維持自耕農數量的基礎上。

但如果季漢統一天下後,只分配一次土地,第二代自耕農沒有分到土地,怎麼辦?

家裡的地還是那點地,沒有足夠耕地的自耕農,那還叫自耕農嗎?

同樣拿我們自己的經歷來說,全面推廣承包制是1982年。

到了九十年代和千禧年,連二十年都沒到,卻出現了農村外出打工的浪潮?

爲什麼?

再近一點,有沒有想到這些年大夥親身經歷的城鎮化浪潮?

“農村剩餘勞動力”這種事情,不只我們有,而是歷朝歷代都有。

歷朝歷代的解決方法是不斷地把儲備的耕地地分出去,或者乾脆來個改革,重新丈量土地。

等哪天這些手段都玩不下去了,就會“砰”!

而我們呢,受益於工業化進程,可以解決得更好一些而已。

同樣的道理,季漢統一天下後,只要不再給增加的人口分配土地,那麼只要二十年,就足以讓自耕農的家庭壓力倍增。

多出來的人口會流向哪裡?

除了新興產業,他們還有地方去嗎?

不要說農民不願意離開土地。

如果你一家五口,需要天天下地幹活,這才能勉強維持溫飽。

而外出打工,一人能養活兩人,甚至三人,你看看他們願不願意離開?

參考越巂郡,如果再加上一點點政策優惠呢?

再拿現在來說,別說人頭稅,就連農業稅都取消了,甚至國家還有補貼,讓你去種家裡點地,你願意嗎?

這裡唯一的問題就在於,如果季漢當真能統一天下,那麼在休養生息的二十年裡,又正好是新興產業最大紅利期。

那麼它們成長養料是在哪裡?

答案也很簡單:季漢真要能吞下魏吳兩國,少說也要二三十年才能消化乾淨統一天下的紅利。

如果曹魏所代表的中原老牌世家和吳國所代表江東豪族是肥肉,那麼邊塞草原的異族就是瘦肉。

肥肉瘦肉你都不去吃,非要回頭去啃蒼頭黔首這點骨渣子,新貴的口味不至於這麼獨特。

更別說還有新舊生死之爭。

第三個問題,以自耕農爲代表的小農經濟與新興產業潛在衝突的問題。

這個問題,同樣可以看我國的發展過程。

我國地區發展不平衡,沿海發達,中西部落後。

這麼多年來,一直想要把沿海的剩餘產能轉移到中西部,結果資本呢?

轉移到中南半島去了。

同樣的道理,季漢自耕農足夠多,能夠形成小農經濟的地方,是在哪裡?

那肯定是內地平原地區。

新興產業是在哪裡?

涼州,隴右,南中。

都是邊疆地區。

拿最典型的涼州來說,它地廣人稀,有足夠的耕地生產糧食,又有足夠的原材料供應,有足夠的地理交易優勢。

內地除了糧食還有什麼?

所以憑什麼新興產業一定要向內地發展?

萬一它覺得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呢?

擁有世上最強大組織能力都做不到的事情,憑什麼季漢就能做到?

退一萬步說,季漢的新貴腦回路比較清新,就想要內卷。

但如果新興產業已經膨脹到需要破壞內地小農經濟的地步,那得要發展到什麼樣的程度?

國家儲備耕地生產的商品糧,還有國家以各種方式所能調控的糧食,還有利益集團手裡所能調動的糧食。

三者加起來,都已經不能滿足新興產業發展的胃口。

那就意味着新興產業所代表的生產力發展,已經膨脹到需要改變整個社會生產關係的地步。

這至少也是工業革命爆發的前夕了。

那種情況下,就算是把土鱉從墳裡刨出來,他也阻止不了資產階級全面代替封建社會的歷史潮流。

斬首也好,上絞刑架也罷,甚至掛路燈都行,該咋辦咋辦。

這已經不是需要土鱉去考慮的問題。

但目前而言,新興產業仍處於與攤丁入畝相互促進的階段,憑什麼不能共存?

資本的本質就是爲了追求利潤,達到這個目的的兩個手段,一個是提高產品價格,一個是降低生產成本。

都知道新興產業需要大量商口糧,那麼取消人頭稅,降低農業稅,不就是降低了糧食的供應成本?

所以降低生產成本的事情,憑什麼新貴們不能支持?

他們必須要支持啊!

至於剩下的問題,比如小農經濟產生的產品不流入新興產業,或者對新興產業沒有太大作用啥的。

就不想展開多說了。

農產品在工業產品面前,永遠都是弟弟。

流不流入,或者有沒有作用,自耕農所代表的蒼頭黔首說了不算,新興產業所代表的新貴說了纔算。

區別就在於,它是由國家整體調控,控制這個過程平緩進行。

還是讓新興產業過度膨脹後用激烈手段奪取自己想要的東西。

還是那句話,生產力決定生產關係,發展到哪個階段,就要集中力量解決哪個階段的主要矛盾。

季漢目前的主要矛盾,就是如何統一天下。

新興產業也好,攤丁入畝也罷,都是季漢統一天下的助力。

就眼下的階段而言,這二者的矛盾,並不是主要矛盾,而且也並非不可調和。

攤丁入畝主要爲了解決隱匿人口的問題,同時激發農民的積極性,儘快恢復生產,增加人口(參考清雍正之後的人口暴增)

它是爲了以後能更好地給新興產業儲備人力資源,而不是讓它現在馬上就給新興產業提供人口。

現在新興產業所需要的資源,一部分是新貴自己提供,一部分是異族。

還有相當一部分,則是從魏國和吳國,還有蜀國自己內部的那些守舊世家豪族手裡奪取。

這也是爲什麼土鱉要賣工坊名額,以及讓女總裁組織行業協會的原因:

шшш☢TTKдN☢C○

把新興產業的發展速度控制在一定範圍內,不能無序野蠻發展。

一代人解決一代人的問題,儘量不要把問題留給後代。

不要妄想幫後代一勞永逸地解決問題,因爲你不能解決還沒到來的問題。

如何瓦解世家政治,改變歷史走向,這纔是土鱉要解決的最重要問題。

至於新興產業會不會引發工業革命,如果引發,那麼新興階級是決定內卷,還是外擴,歷史會走向哪裡……

這已經不是土鱉所能夠決定的事情。

第0286章 第三碗狗糧第0247章 運輸效率第0915章 我們吃肉,丞相吃殼第0908 空手套白狼第0276章 教弟子第0758章 兩面派第0865章 棋手第0886章 民心第0887章 賣糧瑣事第1157章 姐妹連襟第0589章 退守第0966章 賴皮第0562章 天理何在?第0002章 蠻頭啊第0448章 我有一個想法第0571章 舊情第0673章 借題發揮第0695章 身份第0199章 何五郎第0356章 樊阿看病第1242章 賭輸的代價第1063章 餘波(三)第0873章 天災第1225章 斷後第0462章 從嚴從重的處罰第1107章 妾的,就是阿郎的第0529章 涼州事第0087章 不放心第0313章 紙和墨第0118章 豪爽黃家女第0072章 事情的根源第1063章 餘波(三)第1246章 渡河第0564章 意想不到的來人第0796章 商議第0647章 女官第0942章 鬼王果然不幹人事第0533章 問策第0018章 交易?第1263章 攻天井關第1143章 都該死第0531章 又坑人第0743章 人的名,樹的影第0141章 王平入府第0466章 東州派第0342章 一罈酒的價值(哈哈哈,我騙你們的!)第0386章 努力改變自己的命運第0937章 孩子引發的問題第0117章 關城守將第0664章 重聚第0369章 喜歡未必就是愛情第1261章 城頭對罵,城下對質第1093章 韭菜第0340章 一見馮郎情難逃第1238章 吳得其利第0643章 五十萬緡第0872章 建興九年的冬天第1250章 又昏了一個第0858章 無心插柳第0748章 誰吃誰?第0957章 巧言令色者,須得巧言令色之人對付(一)第0546章 別有所圖第1066章 有些微妙的變化第0861章 意料之外的張恭第0706章 風波起第0344章 李慕的進化第0573章 異道會潼關?第0467章 閒談第0491章 別離第0999章 叛變第0030章 廖立第0678章 細言前事第0426章 鮑三娘去哪了?第0973章 無事第0296章 包糉子第888章 種桑得桑第0934章 意想不到的消息第0393章 兩情千里也纏綿第0296章 包糉子第0375章 這名字怎麼這麼熟悉?第0086章 王平告假第0986章 天意第0671章 沒有頭緒第803章 枉稱小文和第0011章 識字與讀書第1285章 洛陽第1169章 索頭部第0388章 虎頭和虎兒第0681章 過新年第0335章 兄弟談心第0313章 紙和墨第0085章 自有計較第0355章 就說說話第0380章 花容月貌第0179章 你要做什麼妖?第0481章 張嶷第1307章 草原第888章 種桑得桑第0253章 真假有誰知?第0660章 我不是針對你
第0286章 第三碗狗糧第0247章 運輸效率第0915章 我們吃肉,丞相吃殼第0908 空手套白狼第0276章 教弟子第0758章 兩面派第0865章 棋手第0886章 民心第0887章 賣糧瑣事第1157章 姐妹連襟第0589章 退守第0966章 賴皮第0562章 天理何在?第0002章 蠻頭啊第0448章 我有一個想法第0571章 舊情第0673章 借題發揮第0695章 身份第0199章 何五郎第0356章 樊阿看病第1242章 賭輸的代價第1063章 餘波(三)第0873章 天災第1225章 斷後第0462章 從嚴從重的處罰第1107章 妾的,就是阿郎的第0529章 涼州事第0087章 不放心第0313章 紙和墨第0118章 豪爽黃家女第0072章 事情的根源第1063章 餘波(三)第1246章 渡河第0564章 意想不到的來人第0796章 商議第0647章 女官第0942章 鬼王果然不幹人事第0533章 問策第0018章 交易?第1263章 攻天井關第1143章 都該死第0531章 又坑人第0743章 人的名,樹的影第0141章 王平入府第0466章 東州派第0342章 一罈酒的價值(哈哈哈,我騙你們的!)第0386章 努力改變自己的命運第0937章 孩子引發的問題第0117章 關城守將第0664章 重聚第0369章 喜歡未必就是愛情第1261章 城頭對罵,城下對質第1093章 韭菜第0340章 一見馮郎情難逃第1238章 吳得其利第0643章 五十萬緡第0872章 建興九年的冬天第1250章 又昏了一個第0858章 無心插柳第0748章 誰吃誰?第0957章 巧言令色者,須得巧言令色之人對付(一)第0546章 別有所圖第1066章 有些微妙的變化第0861章 意料之外的張恭第0706章 風波起第0344章 李慕的進化第0573章 異道會潼關?第0467章 閒談第0491章 別離第0999章 叛變第0030章 廖立第0678章 細言前事第0426章 鮑三娘去哪了?第0973章 無事第0296章 包糉子第888章 種桑得桑第0934章 意想不到的消息第0393章 兩情千里也纏綿第0296章 包糉子第0375章 這名字怎麼這麼熟悉?第0086章 王平告假第0986章 天意第0671章 沒有頭緒第803章 枉稱小文和第0011章 識字與讀書第1285章 洛陽第1169章 索頭部第0388章 虎頭和虎兒第0681章 過新年第0335章 兄弟談心第0313章 紙和墨第0085章 自有計較第0355章 就說說話第0380章 花容月貌第0179章 你要做什麼妖?第0481章 張嶷第1307章 草原第888章 種桑得桑第0253章 真假有誰知?第0660章 我不是針對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