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4章 九原與鄴城

“阿母和三娘,可都還好?”

“都好都好,”馮二孃連連點頭,“我們都好着呢,我們就是擔心你。”

母女三人都是在紡織工坊,又是同一批上崗的女工,自然是沒有被分開。

唯獨馮傳,在農場一呆就是兩個多月,也沒有任何消息傳出來。

反而是他最令家人擔心。

得聞大家皆安好,再看到二孃雖是粗衣布履,但臉色竟是比初到九原時還要紅潤一些,馮傳總算是放下心來。

倒是馮二孃,看到阿兄打着赤腳,手上沾滿了泥,眼中就是一熱,有些哽咽:

“阿兄,你呢?是不是受苦了?累不累?”

苦和累那是肯定的,要不怎麼叫勞動改造?

但此時的馮傳,再苦再累也是硬挺着——至少不能在李某人面前露怯。

只見馮傳搖了搖頭:“沒事,習慣了。”

聽到阿兄這麼一說,馮二孃忍不住地抹了一把眼淚。

兄妹二人再次見面,各自說起分別以來的境遇,時間竟是在不知不覺間流逝。

打過招呼後就識趣站在遠處的李郎君走過來,提醒探視的時間就要到了。

馮二孃自是有些不捨,她看向李郎,語氣裡有些哀求:

“李郎,阿兄這麼大,從未受過這麼大的罪,你不能想想辦法,幫幫他?”

李建還沒有說話,馮傳臉色已是微微一變。

李郎?

什麼李郎?

但見李建搖了搖頭:

“二孃,你也知道,我能帶你過來,也是以我們二人關係的名義,向都督府申請通過了才行。”

“且軍中是軍中,農場是農場,二者各司其職,我如何能幫得上忙?”

馮二孃心裡亦是知此事幾無可能,但此時聽到李建親口拒絕,眼中就是一片暗澹。

一旁的馮傳再也忍不住了,詢問道:

“李郎君,你方纔說你與二孃的關係,是什麼意思?”

李郎君咳了一聲。

馮二孃臉上忽然又染了一片紅暈。

只聽得她有些吶吶地說道:

“就,就是好友……”

心虛地看向阿兄,看到阿兄那幾乎就要凝成實體的懷疑之色,馮二孃跺了跺腳,有些羞惱起來:

“哎呀,不是跟阿兄你說過了嗎,這一次,多虧了李郎君,我才能過來看阿兄!”

我眼沒瞎!

馮傳閉上了眼睛,深吸了一口氣,再看向李建:

“敢問李郎君貴鄉何處?”

“回馮郎君的話,建鄉籍是南中,尚未婚配。”

聽到對方的最後一句多餘的話,馮傳心裡不知爲何,暗鬆了一口氣。

雖然還不瞭解對方的全部情況,但既然阿母願意讓他陪同二孃前來,本身就是一種態度。

而且現在的馮傳,說是自身難保亦不爲過,根本無能爲力阻止這一切。

“二孃以前少有吃苦,然家逢大難以來,卻是嚐盡了人間之難。”

“是我這個當阿兄的,沒有能力啊!”馮傳苦笑,“我不敢求她以後能侈衣美食,但求她能平安喜樂便足矣。”

聽到阿兄託付般的言語,馮二孃又是羞又是喜,眼眶卻是紅了:

“阿兄……”

“馮郎君請放心,建雖出身寒微,但亦曾在學院有幸聞大儒詳解爲士之道。”

李建面容肅然,“士有百行,以德爲首,建雖不敢稱士,但心嚮往之。”

聽到這番話,馮傳還能說什麼?

長嘆了一口氣,他又對馮二孃說道:“好自爲之。”

馮二孃終於忍不住地哭出聲來。

李建看到她這副模樣,嘆了一口氣:

“我打聽過了,馮兄一家,乃是牽連受罪,連從謀都算不上,所以不用太過擔心。”

被流放過來的女子,誰能沾惹誰不能沾惹,都督府自然都是有考量的。

馮二孃這等容貌與修養皆上佳的世家女,確實可稱得上是邊疆將士的良配——若非是被流放,哪輪得到他們撿漏?

“眼下馮兄雖不能離開農場,但只要表現良好,好好勞作,半年之後,每月都有一日的時間外出與家人相聚。”

馮二孃驚喜地擡起頭:“真的?”

李建點了點頭:

“我記得二孃曾說過,馮兄在家亦曾讀過書?”

“對對!”

“塞外寒苦,胡人多而漢人少,像馮兄這樣的讀書人就更少了。朝廷欲在九原行教化,最缺的,正是讀書人。”

李建看向馮傳,“故而半年觀察期滿之後,馮兄可以申請考覈,看看能不能去大河工坊學堂作個教習。”

“大河工坊學堂?”

“對,那是都督府最大的學堂,附近工坊所有的孩童,無論胡漢,基本都在那裡開蒙。”

李建解釋道:

“若是馮兄能成爲教習,不但能展胸中所學,同時亦要輕鬆一些,而且工錢也高。”

說到這裡,他略略壓低了聲音:

“而且馮兄還可以在那裡安心繼續精研學問,待五年勞改期限一過,便算是自由身了。”

“到那時,若是馮兄不棄,建願意做個擔保人,馮兄可藉此申請參加都督府的考課。”

“如果能通過考課,就算不能回塞內,但在九原求個閒職,最不濟也能是個管事事曹之類,好歹也是衣食無憂。”

大河工坊學堂現在的學監,正好也是姓李。

不同的是,李建來自南中李。

而那位李學監,來自廣漢李,也就是蜀地李氏嫡系。

當然,現在的蜀地李氏,早就已經被肢解得七零八碎了。

如此說來,李監正說不得會與和眼前這位舅兄有一些共同語言。

聽得李郎這一番解釋,原本正在抹淚馮二孃,頓時又驚又喜:

“李郎,你說的,可是當真?”

李建灑然一笑:

“這等事情,我有騙二孃的必要?”

馮傳聽了,亦是怦然心動。

在這裡呆了近三個月,所見所聞,早就顛覆了馮傳對邊塞的固有印象。

牛羊成羣,農田成片。

聽二孃說,她所在的工坊,機房延綿不斷,機杼晝夜不息。

如果二孃沒有誇大,那麼如此說來,這古河南地,怕是可稱爲塞上小中原了。

上黨估計是回不去了,就算是以後能回去,那裡的一切也已經不屬於馮家。

倒不如好好考慮眼下。

馮傳正是懷着這樣的心思,準備要問個仔細,誰料到遠處傳來了農場管事的吆喝聲:

“馮伯茂,上工了!時間到了,再不上工,就扣你工錢!”

“阿兄,我們走了。”

“煩請李兄多加照拂二孃。”

“一定一定!”

重新回到地裡的馮傳,一把扯出菽根裡的雜草。

原本經歷大變而近乎死灰的心,在聽到未來妹夫的話後,悄然生出了某種念頭。

這種念頭,竟是如同雜草一般,不可抑制地開始瘋狂生長。

-----------------

鄴城。

“太傅,許昌來消息了。”

太傅府從事中郎傅嘏步履匆匆,手裡拿着一封公文,進入屋內,向司馬懿稟報。

正在伏桉批閱文書的司馬懿擡起頭來,看向神色有些焦慮的傅嘏,心裡微微一沉:

“許昌又有什麼消息?”

傅嘏走近至桉前,語氣裡有壓不住的急促:

“滿公病逝了!”

司馬懿的身子肉眼可見地頓了一頓,眼睛定定地看着傅嘏,好一會,這纔有些艱澀地問道:

“滿伯寧(即滿寵)?”

“正是。”

“叭!”

司馬懿手裡的筆掉到了桉上,把文書染上了一團黑墨。

然後又骨嚕嚕地滾動,再掉到衣襟上。

一向注重外表禮儀的司馬懿,從太原退守冀州後,整個人似乎就被抽掉精氣神。

此時的他,髮鬚皆是花白,鬍鬚看起來好久沒有好好打理過了,有些雜亂。

頭上的髮髻同樣是沒有梳理整齊,鬆鬆垮垮,幾縷頭髮猶如雜草般冒出來,顯得頗爲頹廢。

“太傅?”

看到司馬懿有些呆滯的神情,傅嘏不由地心頭也跟着吊了起來。

傅嘏本是出身北地傅氏,弱冠時便已知名於世,早年曾被司空陳羣辟爲掾屬。

曹芳登基後,傅嘏由尚書郎遷黃門侍郎,看不慣“臺中三狗”的所作所爲,於是對曹爽之弟曹羲對說道:

“何晏外表恬靜清澹,但是內心險惡陰暗,貪圖私利,不考慮立身行事的根本。”

“我斷定他一定會先迷惑你們兄弟(指曹爽),到時仁人賢士將會疏遠你們,而朝政也就會因此日趨衰敗了。”

誰料到這番話,被何晏所知,於是何晏尋了個小錯而罷免了傅嘏。

傅嘏被罷官後,本已是對朝堂心灰意冷,誰料司馬懿得聞此事,特意請他爲從事中郎。

兩位輔政大臣截然不同的態度,讓傅嘏堅定了太傅纔是大魏真正的社稷忠臣的看法。

看到太傅沒有迴應,傅嘏不由地稍稍提高了聲音:

“太傅?”

司馬懿似乎這纔回過神來,只見他低下頭,把毛筆拿起來放好,然後又抖了抖衣襟,面有歉意:

“蘭石,吾方纔失態了,莫怪。”

看着太傅面容蒼老而疲憊,全身上下透出凌亂而狼狽,傅嘏心裡就是一酸。

太傅爲大魏耗盡心力,不惜以六十又三的高齡,親領陣前,討伐西賊。

而另一位輔政大臣,正值壯年,卻是躲在後方驕奢淫逸,甚至陷害忠良,拖累前方,委實可恨!

但見傅嘏眼中的大魏社稷忠臣閉上眼,長長地嘆息:

“大魏痛失一四朝忠臣矣!”

嘆息畢,司馬懿又問道:

“大將軍打算給滿公上何諡?”

“尚未議定。”

司馬懿聞言,勃然色變:

“滿公立志剛毅,勇而有謀,典兵在外,專心憂公,有行父、祭遵之風,今不幸病逝,當早定美諡,以褒忠良,豈可久拖?”

當下立刻執筆寫了一封奏章,遞給傅嘏:

“煩請蘭石立刻派人送往許昌。”

傅嘏應了一聲喏,接過信,轉身出門。

不一會兒,他又重新回來,恭聲道:

“太傅,已經安排人送去了。”

司馬懿臉色鬱郁,點了點頭,好一會才說道:

“這些年來,多虧滿公在朝中周旋,許昌那邊,纔沒有斷了洛陽大軍的糧草,沒想到……唉!”

看到太傅扼腕嘆息不已,傅嘏安慰道:

“太傅,滿公年近九十而逝,可謂喜喪,且如今我們從洛陽脫困,駐軍冀州,已無缺糧之憂,也算是不枉滿公在朝中援手。”

司馬懿搖頭,面色沉重:

“吾所在意者,豈是缺不缺糧?而是滿公一去,朝中能識大局者,益少矣!”

“去年一戰,吾伐蜀無功,本以爲會被人說是虛耗錢糧,沒想到許昌那邊更甚,連襄陽都失了。”

說着,司馬懿臉色越發憂慮:

“傳聞襄陽失守,乃是因爲大將軍聽信小人饞言,導致援軍不能及時趕到,這才讓吳寇搶了先機。”(第1208章)

說到這裡,司馬懿恨恨地一拍桉幾,面容變成憤然:

“我只道臺中三狗貪財亂政,沒想到連這等軍中大事,他們也敢胡亂插手!”

“吾恨不得領大軍南下許昌,清君側,誅國賊!”

“太傅切莫衝動!”傅嘏嚇了一大跳,連忙勸說道,“朝廷纔剛下詔,讓太傅節制冀州諸事,以防西賊。”(第1265章)

“若是太傅領了詔令,其後又舉兵清君側,只怕大義要爲世人所疑,還是且再從長計議。”

司馬懿吐出一口氣,苦笑:

“吾又何嘗不知?只不過實是胸中鬱氣難消,不吐不快耳。”

傅嘏建議道:

“太傅手握大軍,冀州多糧,太行險要,只要阻塞諸陘,西賊何懼?太傅只管安守冀州,以待時機,萬不可着急。”

“依嘏看來,既然冀州大局已定,太傅下一步,不在南,而是在北啊!”

“北?”

“正是。”

冀州北邊有什麼?

幽州。

司馬懿若有所思地緩緩點頭,接着似是想起了什麼,語氣頗有些無奈:

“吾又何嘗不知?只是數月前,吾曾寫信給王元伯(即幽州刺史王雄),只是彼一直沒有回信,奈何!”

傅嘏笑道:

“此一時彼一時也。太傅寫信時,冀州名不正言不順,王元伯好歹也是一州刺史,豈會輕易便聽從太傅之命?”

“而此時又與數月前大不同。今太傅節制冀州,乃是有朝廷詔令,可謂名正言順。幽州西有西賊,北有胡人,東有公孫氏,三面皆險惡之敵也。”

“幽州居其中,兵力不足,糧草不備,安能獨力拒之?太傅不妨再書信一封,言明利害,相信王元伯會知道如何選擇。”

司馬懿一聽,眼睛一亮,捋了捋鬍鬚:

“妙啊!”

第1149章 反撲與較量第0916章 變動與成長第0996章 詐取雁門第1069章 初定(二)第0131章 用生命在泡第0543章 是你們逼我的第0958章 巧言令色者,須得巧言令色之人對付(二)第0362章 述職?第0406章 陰魂不散第0107章 兩個虎女第0222章 月犯心星第1232章 杜元凱第0039章 糧食問題是個大問題第0826章 你做初一,我肯定要做十五第1232章 杜元凱第0820章 暗流涌動第1285章 洛陽第0714章 隱藏的歷史第1062章 餘波(二)第1092章 大手筆開個單章向大家做個說明第0503章 所算所思第1104章 調動第0435章 哪有平白的好事?第0529章 涼州事第0828章 重寶第0072章 事情的根源第0678章 細言前事第0041章 王訓第0029章 醉漢第0452章 約……第403章 幹了第0586章 烈火焚城第0217章 張子房第0218章 變壞的小姐姐第0621章 交易所第0268章 天女傳說第0873章 天災第0608章 哪個馮郎君?第1165章 調動第0193章 怕什麼?第0425章 失蹤第0200章 馮郎君莫慌第0664章 重聚第0330章 心計第0123章 心腸狠毒第1288章 玄學與現實第1174章 另起波瀾第1090章 拉攏第1136章 準備第0968 憂與喜第0282章 交配權第0512章 師門秘法第1124章 入宮第1059章 示好第0664章 重聚第0329章 老實人蔣琬第0837章 大丈夫第0870章 枕頭風第1001章 地頭蛇第1031章 關家第0943章 巧合第1239章 偷渡稠桑第1161章 推波助瀾第0316章 項莊舞劍,意在沛公第1184章 計中計第0951章 豬隊友第0147 辛秘第0914章 土方子第1307章 草原第0053章 不讓買了第0677章 抉擇第0928章 司馬懿的想法第0188章 真假難辨第1086章 清談誤國第0482章 拜訪蔣府第1073章 不會種地馮君侯第1218章 錢糧不足第1044章 局勢的變化第0924章 大新聞第1083章 偶遇第1100章 應戰第0694章 巧合第0121章 織布第0400章 俗!真俗!第0134章 書房的談話第1263章 攻天井關第1126章 太子第1014章 其疾如風第1184章 計中計第0785章 許諾第0470章 搞個先例第0442章 意外的水到渠成第0311章 心計與重視第0317章 自取之第0523章 任性一把第1236章 關將軍的遲疑第0793章 巾幗第0147 辛秘第0352章 養蠶
第1149章 反撲與較量第0916章 變動與成長第0996章 詐取雁門第1069章 初定(二)第0131章 用生命在泡第0543章 是你們逼我的第0958章 巧言令色者,須得巧言令色之人對付(二)第0362章 述職?第0406章 陰魂不散第0107章 兩個虎女第0222章 月犯心星第1232章 杜元凱第0039章 糧食問題是個大問題第0826章 你做初一,我肯定要做十五第1232章 杜元凱第0820章 暗流涌動第1285章 洛陽第0714章 隱藏的歷史第1062章 餘波(二)第1092章 大手筆開個單章向大家做個說明第0503章 所算所思第1104章 調動第0435章 哪有平白的好事?第0529章 涼州事第0828章 重寶第0072章 事情的根源第0678章 細言前事第0041章 王訓第0029章 醉漢第0452章 約……第403章 幹了第0586章 烈火焚城第0217章 張子房第0218章 變壞的小姐姐第0621章 交易所第0268章 天女傳說第0873章 天災第0608章 哪個馮郎君?第1165章 調動第0193章 怕什麼?第0425章 失蹤第0200章 馮郎君莫慌第0664章 重聚第0330章 心計第0123章 心腸狠毒第1288章 玄學與現實第1174章 另起波瀾第1090章 拉攏第1136章 準備第0968 憂與喜第0282章 交配權第0512章 師門秘法第1124章 入宮第1059章 示好第0664章 重聚第0329章 老實人蔣琬第0837章 大丈夫第0870章 枕頭風第1001章 地頭蛇第1031章 關家第0943章 巧合第1239章 偷渡稠桑第1161章 推波助瀾第0316章 項莊舞劍,意在沛公第1184章 計中計第0951章 豬隊友第0147 辛秘第0914章 土方子第1307章 草原第0053章 不讓買了第0677章 抉擇第0928章 司馬懿的想法第0188章 真假難辨第1086章 清談誤國第0482章 拜訪蔣府第1073章 不會種地馮君侯第1218章 錢糧不足第1044章 局勢的變化第0924章 大新聞第1083章 偶遇第1100章 應戰第0694章 巧合第0121章 織布第0400章 俗!真俗!第0134章 書房的談話第1263章 攻天井關第1126章 太子第1014章 其疾如風第1184章 計中計第0785章 許諾第0470章 搞個先例第0442章 意外的水到渠成第0311章 心計與重視第0317章 自取之第0523章 任性一把第1236章 關將軍的遲疑第0793章 巾幗第0147 辛秘第0352章 養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