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64章 重聚

“文軒如何在此?”

李遺剛剛感嘆了一聲,只聽得旁邊有人問了一句。

“哦,原來是楊長史。”

李遺轉身一看,連忙行了一禮。

楊儀含笑,微微點了點頭,看起來心情極好。

向朗本是隨軍長史,如今主動請辭,所以跟隨在軍中的楊儀由參軍升長史,算是接替了向朗的位置。

這幾日來,一向不與人主動親近的楊儀,此時也居然會主動與李遺這個新進之輩打起了招呼,讓李遺略有意外。

“遺準備給丞相送一些公文。沒想到在這裡遇到了長史。”

李遺知道楊儀心眼不大,再加上自己又是剛入丞相府,所以不欲得罪此人,便恭敬地回了一句。

“看來是巧了,丞相正好找我有事,且一起同行吧。”

楊儀很滿意李遺的態度。

楊儀生性狷狹,偏偏又有才能,雖說與同僚的關係還沒達到惡劣的地步,但也沒多少人願意與他太過於親密,更別說他能邀李遺這等後進之輩同行。

“遺乃後進,豈敢與長史同行?長史且先行,遺隨其後。”

李遺連忙說道。

楊儀點點頭,也不客氣,自顧自地走在前面。

哪知剛走到丞相議事廳門口,前軍師魏延正好也迎面走來。

楊儀與魏延兩人對視一眼,皆是沒給對方好臉色,齊齊怒哼一聲。

魏延下意識地把手虛按到腰間,作出拔刀之勢。

楊儀神色一變,退了一步,然後這才發現魏延根本沒有佩刀。

魏延看到楊儀這動作,臉上露出嘲弄的神色,直接邁步進入議事廳。

楊儀無意間就落後一步,這讓他臉色一下子就變得陰沉無比,看向魏延的背影,目光怨毒。

李遺垂目立在後面,彷彿什麼也沒看到。

只待楊儀也跟着入內見了禮,李遺這才捧着公文送到丞相的案前。

“我有事欲與楊長史和前軍師商議,文軒你身爲參軍,正好在旁聆聽,以累經驗。”

諸葛亮示意李遺道。

李遺知道這是丞相在培養自己,連忙應了下來,“遺遵丞相意。”

當下便在離門口最近的地方肅手而立。

作爲剛入丞相府的參軍,李遺有自知之明,他本來是沒有什麼資格參與丞相府的各項議事。

如今能旁聽丞相與他人議事,對他本人的未來成長而言,有很大的幫助。

只是沒想丞相看到下邊魏延和楊儀怒目相視對方,卻是先嘆了一口氣,說道,“昔益德欲笞曹豹致失徐州,雲長言斬糜芳而亡荊州,先帝每爲此未嘗不噓唏而三嘆。”

“今文長勇而有略,威公善於籌畫,吾不能偏有所廢,常恨恨之。爲何汝等不能釋私怨以報國家,共成大業?偏如水火一般?”

魏延楊儀聞言,再看到坐在上頭的丞相臉色不悅,當下只得收斂起情緒,卻是無人願意開口求和。

諸葛亮也知道,兩人積怨已久,非是自己一言兩語所能化解,只得先議事。

“昔高祖爲漢王,從漢中伐關中,據三輔而戰項籍,歷四年而有天下,由此而言,漢中實乃大漢龍興之地。”

“如今北伐大勝,據隴右而俯視關中,又是以漢中爲前沿。天子思慕高祖之雄烈,欲鼓北伐將士士氣,故派了光祿勳持節前來漢中,立壇拜祭天地。”

“威公,此事還需你多加操心。”

楊儀連忙應諾,又隱蔽地挑釁看了一眼魏延。

“說起北伐,此次雖僥倖敗了曹賊,得復隴右,但曹賊如今陳十數萬兵於關中,隨時欲西翻隴山,南下漢中。”

“再加上西邊的涼州亦頑固不降,時時威脅隴右,故此時不但不可掉以輕心,反要加強防備。文長,你久治漢中,熟知漢中各個關口險隘。”

“我欲在漢中多築新城關隘,以防曹賊自關中進軍漢中。到時還需要你多加操心此事。”

魏延一聽,在應諾的同時,又冷笑地看了一眼楊儀。

說完了這兩件事,剩下的就是一些人事調動。

比如說,杜禎、柳伸兩人,從益州別駕從事遷到了隴右都督府任職。

李遺自然是聽說過這兩人。

畢竟街亭一戰,排首功的是兄長,排第二位的,就是這位死守街亭不降的柳隱。

而柳隱,當初可是受了兄長的舉薦,這才得以到軍中任職。

很明顯,支持北伐的蜀中世家,終於開始得到了回報,隴右相當一部分的空缺,都是由蜀中人士擔任。

待議事完畢,諸葛亮特意留下了李遺。

“昨日從錦城那邊轉了李中都護的奏表過來。”

諸葛亮臉上有些疲憊之色,北伐勝利,並沒有讓他得到更好地休息。

相反,因爲戰後的各種賞功罰過,他都要親自過目,以免出現賞不公,罰不平的事情發生。

以前是杖二十以上的懲罰上都要丞相親臨高,如今又加了一個五緡以上的獎賞,所以諸葛亮這兩個月來,甚至比以前還要繁忙。

將士皆歡欣,覺得朝廷賞罰公平,然丞相卻是日夜勞累,比起北伐前,更是消瘦了一些。

只見諸葛亮拿起一個公文,遞給李遺,“你且看看。”

李遺連忙趨步上前接過來,打開細細地看了起來。

“如何?”

待李遺看完後,諸葛亮開口問了一聲。

李遺有些遲疑地說道,“李中都護之事,遺人輕言微,不敢輕易置喙。”

“給你看就是讓你說的。”

李遺組織了一下語言,這才說道,“丞相,李中都護似乎有些公私不分……”

諸葛亮聽到李遺這話,當下就是冷笑一聲。

他站了起來,來回走動,臉色有些難看,“他何止是公私不分,簡直是拿公器作一傢俬用!”

“這江州是大漢的江州,還是他李嚴的江州?嗯?把他調回錦城署丞相府事,他居然還要讓李豐典江州諸事才願意回錦城?”

“明知朝廷任命向寵爲江州都督,他這般做,把朝廷的任命置於何地?豈不是把自己凌駕於朝廷之上?”

諸葛亮越說越氣,聲音也跟着大了起來。

北伐前,還是自己答應了李嚴,後面讓他來掌丞相府諸事,這才勸說他回到了江州準備北伐之事。

可是沒想到後來讓他領軍到漢中支援,他竟然找藉口不來。

待自己正領着大軍在隴右與曹賊相持,他又突然說要領軍北上,嚇得留守錦城的天子和朝廷諸公惶惶不安。

如今自己按他北伐前的意願,讓他回錦城署丞相府事,他又另提條件。

不但讓朝廷難做,更是已經光明正大地把江州當成了自家地盤。

他想幹什麼?究竟想幹什麼?

再想起以前李嚴的種種所爲,大漢丞相心頭的怒火根本壓抑不住。

李恢身爲庲降都督,正處於江州都督李嚴的後方。

即便李恢不說,李遺自然也能隱隱猜出庲降都督與江州都督的一點微妙關係。

只是這種事情,事關大漢兩位輔命大臣之爭,李遺自知還沒資格參與,他垂目不語,沒有言語。

丞相留下自己,定然是有別的事情吩咐。

果然只聽得丞相發泄完這些,又緩住語氣說道,“文軒,你寫上一封信,給隴右的馮明文,讓他給李豐去一封信。”

李遺有些意外地擡起頭,他還以爲丞相是通過自己提醒大人一聲,沒想到卻是要給兄長去信。

看着李遺那迷惑不解的神色,諸葛亮也不過多解釋,“你只管把此事說與他聽,他自會知道怎麼做,好歹當年李豐也是叫他一聲兄長的。”

李遺這纔想起來,當年兄長入獄,還是李豐到馮莊送消息。

這般說起來,李豐確實與兄長有一份交情在。

當下他便點點頭,“遺知道了,下去後就馬上給兄長寫信。”

待李遺出得門來,心裡喜憂參半。

丞相與中都護,乃是先帝親口定下的輔政大臣,也是如今大漢最頂尖的兩位重臣。

兄長能參與到這裡頭,足以說明身份之重,或者說明丞相對兄長的看重。

可是這等爭鬥,與戰場上的兇險少不了幾分,一不小心,就有身危之險。

這般想着,李遺便把自己的所知,以及所想到的,皆一一寫在信上,末尾還重之又重地提醒馮永一定要小心行事。

最後才讓人找來東風快遞的管事,讓他一定要親手把這信交到馮永手上。

馮永自然不知道大漢丞相打算把他拉進這一場政治鬥爭裡。

此時的他,雖說比不過大漢強盛時的護羌校尉,能聲勢浩大地統萬騎巡行障塞,以壯大漢威風,擊不臣之國。

但領兩千漢軍居中,五六千胡騎爲羽翼,爲獵犬,爲鷹爪,隴右羌胡,望之無不披靡,或降或臣服,也算是頗有聲勢。

至少隴右不管漢民還是羌胡,皆得聞大漢護羌校尉之名。

馮永領着大軍從隴右西邊的山腳下再轉而向西,回到了平襄。

只是當威風凜凜的馮大校尉看清平襄城出來的迎接的人時,當下“哎呦”一聲,連滾帶爬地滾下馬背,屁顛屁顛地跑過去。

“阿郎!”

風華絕代的關姬成爲人婦後,更添貴氣,雍容之氣讓那些羌胡只敢遠遠地看着,根本不敢正視。

“阿兄。”

鳳眼半彎,內藏琥珀的張星憶在甜甜地笑,猶如一襲春風,吹散了剛剛轉寒的天氣。

“主君。”

俏麗的阿梅眼中含秋波,站在關姬身後,眼中臉上全是思念得所償的模樣。

“君侯。”

李慕轉眄**,腮凝新荔,柳腰輕彎,對着馮永盈盈一拜。

“好好好!”

馮土鱉眼中放光,雙臂一張。

只見關姬臉上的笑意微微一斂,然後雙眸精光一凝,馮永登時就驚醒過來,他訕訕地把手臂收了回去,乾咳一聲,“都來了?”

此人有個毛病,就是一高興之下,老是把不住嘴。

他又往幾人身後看去,問道,“咦,怎的少了一個?”

“誰?還有誰?”

張星憶反應最是快速,一聽這話,心頭就是莫名一緊,嘴裡連珠問道。

“花……呃,”馮土鱉話都到了嘴邊,眼光瞥到關姬眉頭微不可見地一挑,連忙生生地把舌頭一咬,“哇,不是說了讓魏容也跟過來嗎?怎麼不見他?”

關姬眉眼這才重新柔和起來,溫聲道,“跟過來了,只是此時正帶着人在安排平襄諸事,忙得抽不開身,阿郎此時有事要見他?”

“沒事沒事。他忙就讓他先忙。”

馮永連忙擺擺手,放眼看去,四女交相輝映,強大的氣場連部曲都只能遠遠避開,看來魏容是個有眼色的。

“阿郎征戰辛苦了,城中已經備好熱水飯食,先回城裡歇息吧?”

關姬身爲正室,此時看上去,賢惠之極。

“好好,先回城。”

馮永連連點頭,由護羌校尉轉變成護家男人,直接扔下衆將士不管了。

“你幹嘛?”

張嶷看到劉渾傻乎乎地就要跟上去,連忙一把拉住他。

“某在外是護羌從事,在內則是馮侯的隨從,自是隨身保持馮侯。”

劉渾很是老實地回答。

“呵!”張嶷一聲哂笑,“有君侯夫人在的地方,還需要你的保護?莫得偷懶,趕快跟我去安排軍中事宜方是正事。”

劉渾有些不明所以地被張嶷拉走,又回頭看了看馮永等人的背影,甚是不服氣地說道,“長史此話何意?就是因爲有幾位夫人在,所以更需要人保護纔是。”

張嶷把劉渾拉到一個角落,看到周圍無人,這纔不耐煩地說道,“休得囉嗦,夫人的武藝比你還厲害,用得着你去保護?”

在越巂的時候,夫人還曾親自帶着人掃蕩了邛都附近的小部族,甚至邛都最開始的城池部署,有不少還是夫人親自定下的。

若非是女兒身,大漢怕不又多了一名虎將?

不然如何能以督郵的身份去越巂,又能以護羌從事的身份來到隴右?

劉渾聽完張嶷的解釋,有些不敢相信地問道,“那個一直沒來上任的關從事原來就是……就是……”

張嶷知道劉渾以君侯的隨從自居,這個事情他遲早會知道,心想現在自己得先給他解釋清楚了,也免得後頭讓他做出尷尬事來。

當下點了點頭,“夫人雖是女子,但不論是軍略還是武藝,皆是上等,當年可是有虎女之稱,連孫權之子都不看在眼裡。”

劉渾看到張嶷的神色不似作假,這才喃喃地說道,“我說爲什麼張小娘子不能成爲正室夫人,原來是君侯家中竟然已經有了虎女……”

他本是受了張星憶的舉薦,這纔有了今日,所以自然是向着張星憶。

哪知張嶷一聽到這話,臉色都白了,一把捂住他的嘴,“你個憸人闆闆哦!不會說話就不要說!想要害死個人嗎?”

關張二女的事情,作爲馮君侯的親信,誰不知道?

但誰敢亂嚼舌根?

一個是武藝上能吊打他們,一個是皇后的親妹妹,哪一個是他們能惹的?

劉渾這小子在沙場上是個不要命的,算得上是一員猛將,張嶷也甚是喜愛。

但在平日裡,只看他寧願做君侯的隨從,也不願意去投靠張家,就知道是個一根筋的傢伙。

張嶷想到這裡,心裡暗道這些日子我得小心看着他,不然讓他在夫人面前說了不該說的話,只怕大夥的日子不好過。

畢竟……馮侯怕夫人,啊,不是,應該叫君侯是很寵夫人的。

第0459章 守關中必須守隴右第0366章 有棗沒棗打兩杆子第0548章 出生第0534章 丞相的親傳弟子?(先發一個大章,正在趕第二章)第1094章 遛驢第0716章 真到假時假爲真第0441章 祖傳的什麼什麼第0808章 我走了,我又回來了第0754章 這樣也行?第997章 鐵嶺第0629章 兵臨隴西第0632章 我不騎馬!第1169章 索頭部第0609章 厲害吧?第0899章 缺失的環節第0677章 統一思想第1182章 絞殺第0936章 契機第1112章 籌碼第1203章 調兵第806章 倒黴鬼第1251章 再暈一個第0172章 魏昌(還有一更)第0358章 送別第0963章 君子講義,小人講利(五千字大章)第0715章 假到真時假亦真第0955章 鑄大錢第1213章 破關第0352章 養蠶第0269章 山門隱現第0146章 報應第0079章 呂老兵的小心思第0399章 閒極無聊第0671章 奸商第0504章 出征前第0492章 擦肩而過第0862章 大勢所趨第0917章 互逞計謀第0468章 丞相,你信嗎?第1103章 一拍即合第0718章 拉攏第0912章 時代的逝去第0441章 祖傳的什麼什麼第0621章 交易所第303章 李恢的心思第901章 魏國亂象第1018章 是戰是逃?第0196章 第一代廠妹第1295章 勸諫第0548章 出生第1225章 斷後第0111章 三十六計是這樣用的?第0875章 相遇第0970章 蝴蝶扇動的翅膀第0962章歷史的青衣第0257章 真心與黑心第1237章 不同的選擇第1166章 別逼我第1174章 另起波瀾第1150章 下放縣鄉第0672章 試探第0164章 關姬的心思第0977章 惡夢重來第0189章 要點臉吧?第0890章 王侯書生如何能與才高八斗相比?第0273章 風險與利潤第0429章 我在這裡等你第0322章 浪奔,浪流第156章 都有一份第0371章 寶地第0404章 亂第1234章 真正目的第0118章 豪爽黃家女第0069章 種族的分隔第1099章 立廟第0132章 各種算計第0824 名將第0956章 以命博富貴第0621章 交易所第0475章 又聞藥香第0804章 繼續向前第1088章 洛陽第0032章 莊戶的孩子們第0357章 賣女兒第0596章 遇敵第0526章 一個典故第0068章 瞞不住了第0706章 風波起第0341章 知識解釋權第0582章 軍紀第1075章 討價還價第0937章 孩子引發的問題第0632章 我不騎馬!第0337章 張溫黜罷第0335章 兄弟談心第0486章 兩家的煩心事第0828章 重寶第1057章 後事(二)第0239章 招工第0915章 我們吃肉,丞相吃殼
第0459章 守關中必須守隴右第0366章 有棗沒棗打兩杆子第0548章 出生第0534章 丞相的親傳弟子?(先發一個大章,正在趕第二章)第1094章 遛驢第0716章 真到假時假爲真第0441章 祖傳的什麼什麼第0808章 我走了,我又回來了第0754章 這樣也行?第997章 鐵嶺第0629章 兵臨隴西第0632章 我不騎馬!第1169章 索頭部第0609章 厲害吧?第0899章 缺失的環節第0677章 統一思想第1182章 絞殺第0936章 契機第1112章 籌碼第1203章 調兵第806章 倒黴鬼第1251章 再暈一個第0172章 魏昌(還有一更)第0358章 送別第0963章 君子講義,小人講利(五千字大章)第0715章 假到真時假亦真第0955章 鑄大錢第1213章 破關第0352章 養蠶第0269章 山門隱現第0146章 報應第0079章 呂老兵的小心思第0399章 閒極無聊第0671章 奸商第0504章 出征前第0492章 擦肩而過第0862章 大勢所趨第0917章 互逞計謀第0468章 丞相,你信嗎?第1103章 一拍即合第0718章 拉攏第0912章 時代的逝去第0441章 祖傳的什麼什麼第0621章 交易所第303章 李恢的心思第901章 魏國亂象第1018章 是戰是逃?第0196章 第一代廠妹第1295章 勸諫第0548章 出生第1225章 斷後第0111章 三十六計是這樣用的?第0875章 相遇第0970章 蝴蝶扇動的翅膀第0962章歷史的青衣第0257章 真心與黑心第1237章 不同的選擇第1166章 別逼我第1174章 另起波瀾第1150章 下放縣鄉第0672章 試探第0164章 關姬的心思第0977章 惡夢重來第0189章 要點臉吧?第0890章 王侯書生如何能與才高八斗相比?第0273章 風險與利潤第0429章 我在這裡等你第0322章 浪奔,浪流第156章 都有一份第0371章 寶地第0404章 亂第1234章 真正目的第0118章 豪爽黃家女第0069章 種族的分隔第1099章 立廟第0132章 各種算計第0824 名將第0956章 以命博富貴第0621章 交易所第0475章 又聞藥香第0804章 繼續向前第1088章 洛陽第0032章 莊戶的孩子們第0357章 賣女兒第0596章 遇敵第0526章 一個典故第0068章 瞞不住了第0706章 風波起第0341章 知識解釋權第0582章 軍紀第1075章 討價還價第0937章 孩子引發的問題第0632章 我不騎馬!第0337章 張溫黜罷第0335章 兄弟談心第0486章 兩家的煩心事第0828章 重寶第1057章 後事(二)第0239章 招工第0915章 我們吃肉,丞相吃殼